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

时间:2019-05-12 01:5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找规律 4

教学反思

从四年级开始,各册教材都设置了“找规律”的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探寻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今天学习的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大胆说一说。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1.课始,我没有创设复杂的情境,而是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直接观察两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为研究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也为后面探究规律留出了时间。

2.探究规律时,我让学生用小棒和圆片代替实物来摆出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这样做使学生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又方便了“一个对着一个”的教学操作。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寻找规律,抓住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还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也能有序地进行观察、比较。

3.在大量图片的展示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表象,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和总结。学生初步得出规律后,我重视让学生通过操作来验证规律,使学生更加确信规律的一般性,从而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4.对于“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能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重视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有一个广告牌”这样的说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在理解时可能会有困难,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使学生明确:电线杆和广告牌是一一间隔排列的,而且两端都是电线杆,这样教学对学生理解下面的习题扫除了障碍。另外,对于锯木头这样的题目,我并没有停留在用画图或想象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答案,而是与本课所学的内容有机结合,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明确:锯下的每一段小木料都可以看作是两端物体,每一个锯口都可看作中间物体。这样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案

穆阳中心小学 钟锦珠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1、游戏: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数数有几根手指?再看看每两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栏?一共有几个空栏?你还知道什么?

2、学生交流得出:一只小手有5根手指,每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栏,一共有4个空栏。

3、小结:手指5个,空栏4个,手指数比空栏数多1,空栏数比手指数少1,像这样的现象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一起去兔宝宝家去看看。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像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空栏这样排列的事物吗?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师:每组中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板书:一一间隔)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个数是多少,这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的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个。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2)变式练习:

1、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2圆周问题:

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和圆片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是相等的?

五、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2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找规律 2

教学反思

本次校评优课我执教了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第一课时。课上我通过六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全过程,在探索的全过程中,突出了一个“找”字。全课我分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第一环节是通过游戏导入,引出规律。通过让学生猜测两串彩球的颜色,引出“规律”,并激发学生“找”规律的欲望。

第二环节是观察主题图,探索规律。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探索寻找规律。一是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场景图,从中发现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等都是间隔排列的。二是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数一数这三组物体各有的个数,并对这些个数进行比较,发现每组中两个物体之间相差“1”个。三是归纳小结规律,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总是多一。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在教学一一间隔,围成圈首尾不同的两种排列情况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

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是隐含并可以发现的,只有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要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如果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失去找规律的教学价值。

在对“一一间隔,首尾相同,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总是多一”这个规律的探索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比较扎实,到位,成功的,但是在对“一一间隔,首尾不同”、“ 一一间隔,围起来”这 1

两种情况的探索由于时间不够,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太少,对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不够深刻。

练习的设计有层次,但是多以口答为主,学生动笔练习的量不够,课堂上的检测太少。板书突出规律的得出,对探索规律有帮助,但是遗漏了解题的过程,没有列式,缺少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5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找规律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激活学生思维。

几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在一年级认图形时就有过接触。因此,课始我出示两组图形,每组图形都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填出图形,学生有学习基础完成这样的练习兴趣很高。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分散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时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流畅。

二、从生活情境入手,探索获取规律。

这时学生认识一一间隔排列还停留在表面,接着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进一步观察,在学生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规范数学语言“两端物体”、“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再让学生数一数,收集信息。借助收集到的信息比一比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思考、归纳得出规律。进而通过摆小棒和圆片验证规律,然后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这一规律,使学生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清晰。

三、增加变式,开阔学生思维。

在用小棒和圆片摆一摆时,我把书上的要求作了适当改动。书上要求学生先摆小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片,从而验证小棒与圆片的个数关系。我觉得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1

我将这一环节进行了开放式处理,就要求学生把小棒和圆片进行一一间隔排列。学生缺少了条件限制,思维更开阔了,出现了“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比小棒多1”和“小棒和圆片一样多”三种情况。再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小棒在两端,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在两端,圆片比小棒多1。也就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1。验证了今天发现的规律。同时引导发现两端物体不同,小棒和圆片的个数相同。使学生对所找到的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为学习封闭图形一一间隔的排列规律作了铺垫。

四、合理运用课件,化解学习难点。

间隔问题中,段数与次数的关系,封闭图形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时,运用课件演示锯木头,帮助学生理解木段与锯痕的关系,从直观上帮助学生解决了段数与次数的关系问题。教学封闭图形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时,化曲为直,与前面摆圆片和小棒时发现的规律相呼应,并再次与排成一条线两端相同的情况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学习的难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现象的复杂多样,能灵活地应用知识思考解决问题。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伸出手张开,问:有几个手指?有几个空档?如果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能夹几枝笔?(板书:每两个手指间夹一枝笔)

2、请4名男生和4名女生排队,要求: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全都排着符合要求吗?怎么办?(排成4男3女)他们是怎么排的,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交流表示的方法。师:这样的排列方法叫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索规律

1、出示教学挂图。

(1)在图上找一找,有没有像刚才男生和女生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交流。能不能用一句话描述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2)这些一一间隔排列有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规律?同桌合作讨论、探究。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出示名称:两端物体 中间物体(4)归纳出“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运用规律

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提问:“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相”可知什么? 各自解答。交流。

把上题改成:马路一边有25个广告牌,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该怎样解决?

2、(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提示:一根木料锯1次,能锯成几段?画图理解。那锯3次能锯几段呢?为什么?(2)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四、拓展规律

1、把前面表演过的4男4女再次请上台。思考:有什么办法不多加一名男生或者不去掉一名女生,使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围成一圈)归纳:当围成一圈时,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同样多。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提问:为什么桃树也是75棵?

五、总结规律。

下载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学反思4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1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些......

    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这课我设计学生最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通过观看手拉手曙光小学“六一联欢会”教室的布置,找出彩旗,小花,灯笼的规律,导入新课。通过“参观联欢会会场”——“取......

    《找规律》数学教学反思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一开始,从游戏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接着举例手中也藏着规律,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认为这部分上的......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数学 四年级上册 镇江市丹徒区黄墟中心小学:陈光 邮编:212142 教材简解: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 首先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二年级《找规律》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找规律》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找规律》数学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