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海南省三„文章来源:刘昱瑛[推荐]点击数: 328更新时间:2009-4-7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代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能够较好体现学校特色,凸现学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近一年的实验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制度文化、创新了课程文化、建立了课堂文化、打造了教师文化、构建了学生文化、开发了社区文化、凸现了评价文化。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育全新的学校精神,重建校园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一门能够较好体现学校特色、凸现学校文化的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和发展探索中,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完善了制度文化
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它要求学校变革学校日常的管理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新文化。我校是2005年2月28日开始开课的,是一所全新的政府投资兴建的全日制小学。制度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校的管理具有导向性。一个学校不能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的宗旨。建校伊始,校领导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对我校的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九小五年远景规划》《九小课题研究和管理制度》《九小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九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九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九小学生一日常规》等等。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和管理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表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奖励方案》等,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内容、实施、管理和评价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具有弹性的课程时间管理制度,由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制度是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实验的外在因素,同时也为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思想和行为的方向,为教师参与综合实践课程试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促使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无处不飞花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校园,可以说是一项实施学校管理的过程。校园文化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当学生长期置身于书香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高雅的风格和气质。办学校就是办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的熏陶和文化的积淀。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
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全部工作都是在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
1、充分利用橱窗、学生成果展览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让先进文化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为主旨,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各种现象缺少鉴别能力的特点,用健康向上、充满童趣的语言武装文化。在养成行为方面,如:楼梯迎面的墙上印有“上下楼梯,靠右行”;拐角处、楼道上“静我校园,不大声喧哗”,洗手盆旁“你关好了水龙头,真是好孩子”等校风、学风、课间行为准则的宣传语。在德育方面,有形式的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长廊”:有众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甄彬桥下拾履”等历史教育故事;有教育的名言名句、有激励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等“五爱”的彩色宣传报„„这些墙壁上的“无语之师”就是学生的第一顿知识快餐。学校根据楼层的不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设立楼层文化:一楼是行为习惯走廊,以儿歌的方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团结、孝敬、勤奋学习等十一种传统美德。儿歌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二楼为自然文化遗产,着重从开拓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也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让学生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脊髓,萌生向往之心、神驰之心;三楼设立名人名言走廊,对培养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伟大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有科学巨匠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校的莘莘学子立志图强,奋发有为,为母校争光添彩,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无论是从环境的建设、校园布局等方面,九小都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巧妙地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倡导健康、积极、先进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九小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文化无处不飞花!
2、“浪花”文学社搭建校园文化的的平台。
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书香校园、强化读书“一二三”工程的成果,提升办学特色与品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学及写作的兴趣,我校组建了“浪花”文学社。政教处全面负责具体操作。图书室全天候对社员开放,社员随时阅览书籍、报刊。所有文学社社员每周要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习作,择优投稿。每周出一期文学社小报(8K)印发,橱窗张贴一份。优秀习作刊登在校园网。我校六年级学生张星旖参加三亚市普通话推广周的征文活动,其征文《我与普通话的故事》获得一等奖;四年级李佩文获得三等奖。另外,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设定10分钟的校园广播时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浪花文学社的组建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浪花”文学社及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我校向学生发起来了“校园形象天使”的评选活动,以此为载体,为契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而且,树立典型,倡导优秀,带动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健康地成长。
三、创设自主互动、合作探究、交流型的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课堂风格、规则、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课堂物质文化、课堂精神文化、课堂制度文化。而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
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社区背景,超越知识本身,形成新的课程意识,创造性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涉及到课程文化中最内层、最重要的精神观念建设。因为良好的自主、合作心理塑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各科知识的形成。同时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又可以使学生“借助于这种课堂文化的熏陶而自觉学习,从精神上带来新的塑造”。因此,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构建师生平等互动,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只有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每一个人才能坦率的呈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即使暴露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不会招致教师及同伴的非议和嘲笑。使大家产生一个共识:产生错误和不足是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是取得进步和成熟的途径,获得自己独特体悟的方法。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课堂文化,形成平等对话的局面。“你很棒!”“对不起!老师也不知道。课后我们一起查找。”“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这些语言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教师放下尊者的架子,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释放,享受与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愉悦与轻松,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老师,我有话想跟您说。”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达成的教育目标上。
2、在活动中凸现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只有教师一人单薄的声音和动作的课堂是谈不上互动、探究的课堂,单调和呆板乃课堂之大忌。课堂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心乐园,又是思想与思想交流、感情与感情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心灵家园。“在活动中学”,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课堂探究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其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去体验。当然在活动中教和学,要注意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还塑造教育为自然教育,还知识教育为生活教育”。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自然、文化,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文化、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同时,养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交往、实践、信息、生活积累等方式,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形式是多样的,课堂也是开放的、鲜活的。课堂上注重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有时还有专业人士、家长参与。如:我校林蓝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摆》,就是一堂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科学实验,合作、互动、探究,得出实验结果的新型课堂,受到评委的赞誉,获得三亚市科学课调教二等奖;黎克科老师执教的《童话城堡》,以学生的自主动手为主,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参加中南六省美术课调教获二等奖;操秀丽老师的《风筝转起来》,从“做风筝——探究风筝转动的原理——创新改进”,整个课堂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为主线,教师只是穿针引线——组织者与引导者;许翠萍老师执教的的音乐欣赏课《童年》,以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听”——“诉”——“欣赏”——“感悟升华”,从乐曲中体会到海霞悲惨的童年生活,但海霞的抗争终于使阴霾散尽,迎来艳阳天。参加三亚市音乐课调教获得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堂呈现出的是生动活泼、创意无限的良好局面。学生喜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
优化教法和学法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教学预案中要注重丰富、有用和有趣三方面的结合。学习内容越丰富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越大;学习内容越有用、有趣,学生学习热情越高涨,一切也就“润物细无声”了!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并进行自主探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根据学法选择教学策略,发掘实效有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让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想了解他人、生活和社会。只要坚持这种优化,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和大人甚至和专家学者一起认真商讨交流,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对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重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不但能走进课堂学知识、学技能,也能走出课堂,从校园甚至社会的大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4、打造了教师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而言,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它规定着学校的价值系统。教师文化包括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质量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风格,教师的师德、师能、师智、师魂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增强底蕴(我们提倡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建设好教师队伍,激发教师的潜能。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建立了教师的阶梯指导,实施“一带一——传、帮、教”的指导策略(见下图),明确了三级教师的指导职责,建立起跨学科的综合性指导教师小组,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结合听课、调研,加强校本教师发展,倡导教师与自我对话,教师与教师对话,教师与专家对话(主要是通过博客做好网络教研),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究、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中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大调研”课题 专题调研成果报告
调研时间:2018年7月 调研单位:xxx小学校 主要成果:
一、调研课题
学校信息化教育现状及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二、工作现状
1、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教育信息化设备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通过前几年国家实行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学校信息化设备,尤其是计算机不再是学校中的“稀有保护对象”了,各校的大部分教室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我校是一个典型的小班制农村小学,虽说是一个农村小学,但是我校在2016年各班已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说明学校信息化教育已经普及到农村小学,这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结果。
(2)是教师信息化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国培”计划、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特别是近三年来分期、分批、分层次对学校在职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3)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以及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等已在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近几年在汉字教学中很流行的“悟空识字”,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来进行汉字识别教育,同时进行汉字释义,效果很好,很受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及可接受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教师认识不完全到位。少数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多年 的书,或自己年龄大了,已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轻车熟路,用不着学习新的东西,可以不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教学,依然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认识不明,态度不积极。
(2)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展示性应用较多,常规教学应用偏少。在学校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和各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老师们都要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但在日常常规教学中,部分老师运用较少。
(3)是借鉴应用多,创新研究、开发较少。由于老师们工作繁忙,或自身能力水平有限,不能研究、开发出新的教学软件等,因此大多数老师直接借鉴甚至照搬别人信息化成果资源进行教学,如从网上下载课件、音像、视频材料运用于教学中,很少融入自己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发现、新成果等。
三、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等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目前,学校教育要乘国家信息化建设东风,加紧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2、搞好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电子教材、各类素材、学科教案、教学课件、试题、百科知识、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甄别收集和利用。
3、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作为新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 信息化应成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积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教育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构建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学校、老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
第三篇: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教学活动之中,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巨大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优秀人才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受遗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三方面影响。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既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也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外部条件,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古人对德育的重视早已源远流长。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学子极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影响,比较急功近利,思想也尤为开放。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德育建设须依托校园文化为媒介,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一要抓好课堂政治教育,二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净化心灵,陶冶学生道德的场所。以文化为搭台,德育来唱戏,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文化长廊等为传媒,塑建“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氛围,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智能提高的载体。
泰戈尔曾况:“教育的目的更应当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而不单单是传授知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习任务,知识面相对狭小。为了改善这种境面,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传播功能,大力开发校园文化阵地。如开展人文讲座、知识抢答赛,各社团组织的社会调查、书友会等。学生在超出班级、年级的人际接触中,共同探讨学习、生活和人生的话题,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和个人认识的单一化,有助于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发挥校园文化的人文性,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展示平台。
3.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学生体育精神的发展。
娱乐性的校园体育活动能把学生从疲惫的学习的状态中转移到文体活动的欣赏点来。“一张一弛为文武之道”,它不仅点缀了师生的生活,还起到“以育醒人”、“以育美人”的作用。形式各样的体育竞赛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体魄、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神经,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竞争、合作、人际交往。
4.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美育是不可缺失的一根柱子,它具有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励志相容性的特点。学校应常把高雅艺术引进课堂,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鉴赏水平、增强他们对低俗与高雅、美与丑的辨别能力,认识到时代精神的含义。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规划和投入。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德育为先能否贯彻,关系到学生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量身裁衣”,制订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要保障校园经费的投入,设立专门的活动场所,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学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找到理想的归宿。否则,一条腿走路,必将行而不远。如浙江某中学,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有意识的与儒家文化相融合。
第三,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任何文化都具有教化、影响心智的功能,校园文化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思想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如“让墙壁说话”,随处可见的古今教诲,励志名言,使学生置于浓厚墙壁文化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文化陶冶。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要师生共同参与。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是校长“拍脑袋”的事业,冷冷清清。校园文化建设尤其离不开教师参与,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能幸福。校园文化建设要集思广益,唯有让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有活力,才能持续发展。
第五,适度超前的原则。“人的活动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表现出一种超越性”,“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唯有适当的超前,校园文化才能在体现社会文化发展主流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与社会文化相比才领先一步。通过这样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从而进一步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大调研”课题 专题调研成果报告
调研时间:2018年6月 调研单位:xxx小学校 主要成果:
一、调研课题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二、工作现状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每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
xx小学校始建于1957年,原位于xx镇xx村,占地面积约8亩,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1人,13个教学班,学生约250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先后被评为县二星级学校、县示范家长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先进基层党组织、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获全县一、二、三等奖。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认识》中,都将爱与情感看作教育的灵魂与生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学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其精髓也是“爱”字。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讲话中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该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阳光下,是学校教育必须 应对的问题。
90%以上学生都是留守孩子,其中大部分是单亲家庭,家庭贫困,习惯差,爱心缺失,缺乏感恩情怀。自2005年以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心系学校发展,长期保持对学校和学生的关注、关心,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每年为学校办一件实事,捐建教学楼、宏伟漂亮的校大门、整改电路、捐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内容丰富的图书、沉甸甸的助学资金、每年“六一”一对一结队帮扶资助20名贫困学生,表彰60名优秀学生和3名优秀教师……因为这份执着的爱心和善举,编织着孩子们的梦想,更成就了xx小学这一方热土。
心怀感恩,为秉承各级爱心,结合我校实际,于2017年开始审慎提炼出了“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教育理念,以育爱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就把党的关怀和希望通过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带给学生,要把老师对学生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给学生,把美好的情感通过厚重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爱是温暖,懂得爱是责任,体会爱是力量。让“爱心”能成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习惯。“让爱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们做天使;保持纯真和对世界的好奇;滋养快乐和播洒爱的能力”就是学校育爱教育的美好愿景。
1.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审慎提炼办学思想 学校确立了“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理念,在紧扣学校发展实际、充分调研走访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爱育硕果、学行四方”的校训,“致爱、知礼、雅行、乐智”的校风,“爱心、耐心、责任心、上进心”的教风,“学真、悟善、行美、友爱”的学风。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追求是:让真善美成为师生共同的人生信念,把学校建成传 承文明、陶冶情操、充满人文关怀的快乐学园、开心乐园和温馨家园,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二是积极创设爱心氛围 围绕“让爱成为一种习惯”这一校园文化建设内核,我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统一规划设计,力求使一砖一瓦皆生动,一景一物能育人,积极营造爱心育人的文化氛围。整个校园“爱”文化环境是一面八点。一面是爱心操场及舞台;“八点”即:校长寄语墙、爱祖国主题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墙、致爱楼(致爱也是学校校风的第一词语,释义为存爱在心,致力于行,楼道文化主题分别是“爱读书”,“爱科学”、“爱经典”)、知礼楼(即学生宿,取义于校风第二词语,释义为懂得感恩,礼让团结;主要文化主题是“孝道”文化和行为规范文化)、雅行居(即学生食堂,雅行是学校校风的第三词语,释义为雅言品正,文明慎行)、象棋园(取名为“乐智园”,乐智是学校校风的第四词语,释义为快乐阳光,聪慧儒雅)、校园荣誉墙及橱窗。处处彰显爱的教育真谛。无声地诠释“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果小精神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学校校徽以心形、书简、G字母元素变形简化而成,取意于办学理念,寓意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童心相映生辉,积极向上,结出累累硕果。加之爱心宝宝的童稚阳光形象,如今,爱心标志已成为xx的象征。
三是系统整合,拓宽爱心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最终还是体现在学校的制度、管理、课堂等环节中。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有机整合各环节的系统资源,不断拓宽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1)管理衍生爱
学校始终坚持用“爱”浸润学校的制度文化。以爱之态度、爱之要求、爱之责任、爱之担当、爱之行为、爱之能力 为主线,建设学校各种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实现“爱育硕果,学行四方”的目标。
(2)课堂倾注爱
学校把课堂作为践行“让爱成为一种习惯”办学理念的主阵地,致力于打造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课堂。要求教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充盈课堂,坚持启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高效课堂,构建平等交流、感情融洽、互助合作的师生和生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爱心盛宴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带着挚诚奉献爱,让学生怀着温暖得到爱。给合我校小班化教学现状,要求教师人人上节节有准备的随堂课,按四段式目标导学模式上合格课,努力达到小班化课堂教学“五个百分百” 常规要求(“百分百互动”、“百分百发言”、“百分百关注”、“作业面批百分百”、“评价百分百”),要求教师用“五心”(爱心、细心、放心、留心、耐心)践行“平等、欣赏、宽容、关爱”的课堂教学理念,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每位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实现课堂高效,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课程孕育爱
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努力做到爱心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4)活动渗透爱
我校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地践行“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育爱理念。从四个层面,即“爱之魂”(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之本”(爱 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之韵”(爱学习、爱劳动、爱体艺)、“爱之林”(爱科学、爱自然、爱生命), 一是坚持100个好习惯常规养成教育,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主讲一个好习惯,并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评比量化,督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二是打造出系列主题性教育活动(三月份——礼仪节,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践行真善美,做到心美、言美、行美。四月份——读书节,在与书香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不断积蓄力量,提升品味,做有文气的人;五月份——艺术节,在艺术的舞台上给孩子们一展身手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艺得以张扬,把孩子们的特长展示给社会;六月份――环境节,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让孩子们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实施者;七八月——爱心节,安排假期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融入到家庭、社会。爱在家庭、行孝感恩,爱在社会、行善奉献,培育爱心,强化责任,为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涂抹一道庄严的色彩。九月份——尊师节,让尊师重教的美德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十月份——红歌节,以歌咏比赛让学生重温红色经典励志歌曲,让爱校、爱家、爱国情怀永驻心间;十一月份——体育节,在龙腾虎跃的体育竞技中充分展示朝气蓬勃的无限活力;十二月份――反思节,以互相照镜子、学生进步展评、相互评比,自我评价的方式,反思一年的学习与收获。)整个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xx小学毗邻新县城,随着新县城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县城学校优越办学条件吸引、家长意识变化及部分农民迁居县城等因素影响,客观造成学生生源日趋减少。学校经费不足,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硬件设施量与水平的缺乏,特别是我校由于新迁校址,办公用 房紧张、功能教室不齐备。
二是校本爱心文化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是活动文化建设组织成果不佳
小学生天性喜欢玩乐,学校需要提供更多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感受课本之外的知识与经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首先,主修课程安排过多,活动课安排相对较少,甚至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课外活动时间与花样被严重缩减。其次,在课外活动的安排上,仅仅体现在广播操、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但是没有紧跟时代进行活动的创新,活动整体成效不明显。
三、工作建议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需要保证其良好的经济保障,完善硬件设施,同时与时俱进的更新硬件条件。建议加大对我校文化建设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支持,不断的优化活动形式与内容,吸引师生的关注,促进师生积极的参与。
2.应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努力做到爱心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3.注重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要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做各种途径的宣传,包括校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广播、阅报栏、学校各宣传墙面空间,同时积极的发挥新媒体途径建设,吸引广播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媒体、网络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做积极的宣传,将学校的文化建设活动影响力得到扩展,从意识层面得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还要不断的鼓励师生去积极创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4.积极拓展特色校园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需要依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状况、人文环境、教育资源等开展特色文化主题活动,充分的将德育、体育、美育与 智育等内容融入到主题活动中,让师生在活动开展中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对活动做精心的设计规划,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吸引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让师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外享受到轻松而充分文化内容活动的熏陶,让师生活跃、快乐,从而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更强的关注与喜爱。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时间的沉淀,同时需要持续的与时俱进、优化调整,从而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促使师生和谐共处,为学生健康的心理与生理成长提供助力。让爱成为一种习惯,以爱的名义,从爱出发,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在爱的阳光照耀下,让我们共同生活在爱的海洋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规范我们的行为,打造我们的校园文化。
第五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叶银生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450)[内容摘要]:校园文化作为当今学校的热门话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有一定的成果,各级各类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视,本文作者结合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提出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开展的思路,阐述了学校领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
建设
思考
实践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凡是知名的学校,无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现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就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如果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盲目谈校园文化建设,我认为是无稽之谈,只能是零零碎碎地谈一些形式和表象。如果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盲目抓校园文化建设,我认为只能抓一些皮毛,不可能抓住根本。所以说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由于“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所以“校园文化”概念也同样存在着众口异辞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关注“校园文化”概念的应该是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他在其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学校文化”这个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尽管,“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并不是同一的概念,但这仍可作为“校园文化”概念的起源。
在中国,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并且正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人,在解放思想的春风中,渴望以新的视角,运用新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所遇到的一切已发生的和将要出现的社会问题,于是一股久违的“文化热”蓬勃兴盛起来。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这股“文化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标志是1990年4月在北京,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发起召开的“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1 但由于受时代局限,当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声势。进入世纪之交,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了新的标准,这使得教育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校园文化”再次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概念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有:
1、校园文化是指除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
2、校园文化就是开展健康的文艺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
3、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子系统,它是指学校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环境。
4、校园文化指学校以青年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青年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种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我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校报校刊、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环境对师生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学校管理层能够精心策划、匠心独运,将校园环境赋予文化的内涵,使之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就有了基础。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1、将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CI设计固化,使之形成品牌、形成文化。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市场导向、服务社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根据这一理念我校CI设计的图案是一个由三个三角形组成的图案,这一图案酷似一只向四面八方展翅飞翔的雄鹰。我校CI设计的字体是综艺体,因为综艺体庄重、厚实,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CI设计的宣传资料背景是蓝天白云,因为蓝天白云象征着深沉、辽阔、可以包容一切,也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CI设计的广告语是“理想职业从白云开始”,这名著名的广告语已随着白云校歌唱响南粤大地多年,并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已成为我校独特的品牌文化。
2、在学校醒目的位置标语或图案,来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并通过学生的传播和历史的沉淀形成文化。
我校校门的右侧是一幅巨幅陶瓷浮雕,图案是一双巨手托起一轮永远不落的太阳,其寓意是只要技能在手,就永远充满希望;我校教学主楼正门悬着一幅巨幅对联“改革创新聚四海贤士无私奉献创职教伟业、与时俱进招九洲学子有教无类育技能英才”;教学楼大堂正面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学楼大堂右侧是众多企业与我校联办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匾和企业联盟的名录。各实训场(室)均有突显自己专业特色的标语:如美容实训场“用我灵巧的双手使你容光焕发”、美发实训场“顶上功夫从头开始”、焊工实训场“汗水滴滴练技能、焊光闪闪铸辉煌”、服装实训场“经天纬地裁剪灿烂人生、蕴古纳新缝制锦绣前程”、烹饪实训场“煎炒焖炸千般艺、酸甜苦辣百味鲜”、点心实训场“色香味形成佳点、勤学苦练出名师”等等。这些标语或图案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3、设计好学校的宣传橱窗,结合重大节日和学校的大项工作,进行全面的宣传报道,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我校的宣传橱窗有50多个,共300多平方米,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并分配给各职能部门和各专业科团总支使用,每月办公室下发一份《关于更新宣传橱窗的通知》,向使用部门明确宣传橱窗的主题内容与要求。每期宣传橱窗更新完毕之后,办公室还要组织专项的检查评比。这些宣传橱窗是我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设计好各类标识牌和警示牌,并赋予其文化艺术的内涵,使之不仅有指引和警示的功能,更有文化教育熏陶的功能。
我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都根据需要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标识牌和警示牌,这些标识牌和和警示牌的材料、规格、图案、文字和字体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是一件件的艺术品,也可以说在校园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它不仅仅具有指引和警示功能,更有文化教育熏陶功能。
5、办好校报校刊和校园网,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提供载体,使师生员工创造的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能够载入学校的史册。
我校共办有“一报”“七刊”“一网”:“一报”是指由校办公室主办的《白云职业技能报》;“六刊”指的是职教所主办的《学报》、学生处和团委主办的《白云青年》、教务处主办的《教学通讯》、技能鉴定中心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办公室主办的《职教信息》、图书馆主办的《技工教育动态》和职教所与督导室主办《教研督导简报》;“一网”指的是我校的校园网。这“一报”“七刊”“一网”是我校师生员工创造优秀校园文化成果的重要阵地。
6、抓好学校的图书馆、影剧院、卡啦OK厅、电视台和广播站工作,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建造了一栋独立的图书馆(藏图书42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一个1380个座位的多功能影剧院和一个可容纳近200人的专用卡啦OK厅,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由图书馆、团委和电教中心具体负责这些重要文化场所的管理工作,并挑选优秀的学生参与这些校园文化重要阵地的管理工作,这些重要的校园文化场所为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7、精心设计学校的建筑和园林绿化环境,并赋予其文化内涵,使之形成建筑及园林艺术文化氛围。
我校共有11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的设计都不是随意,而是寓意深刻的建筑文化艺术品,比如我校的教学主楼正面是H型,好象通向天际的巨型楼梯一样,其寓意是步步高升!我校的园林绿化带也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后才建成的,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有人为赋予的园林艺术文化。
8、抓好学校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让这种文化氛围来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以形成良好的校风。
制度各个学校都有,并且很多学校的制度也很完善,但制度这种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却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是制度这种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在于对制度是否得以严格执行,制度的执行有一个强制执行、认同执行和自觉遵守的过程,可以说制度的执行力越强,制度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就越深越远。我校从1998年的《方园制度集》、到2001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再到2005年“贯标”以后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各个时代的制度均是严格执行的,严格执行制度已成为我校一种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浓烈的、鲜活的,对师生员工的感染力是 4 非常强的,其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如果一所学校没有或者很少有文体及科技活动,则这所学校就缺乏生机与活力,学校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师生员工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就枯燥无味,所以说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校园文化及科技活动:
1、组织好系列化的讲座活动,让专家、学者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教育和熏陶学生。
我校每年都要组织系列化的讲座,由学校组织的大型讲座基本上是每个月一场,包括校纪校规讲座、法制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女生青春期教育讲座、读书指导讲座、成功教育讲座、职业指导讲座等等。此外,每个专业科每年还要组织两次专业知识讲座。通过这些讲座,使学生受到了人类最优秀文化的熏陶。
2、策划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特长及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素养。
我校的大型文体活动每年从头到尾、春夏秋冬都有,包括春季篮球联赛、夏季游泳比赛、秋季广播体操比赛、冬季足球联赛;“五四”社团汇报演出、“十一”迎新生庆国庆文艺晚会、元旦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还有每年三月份的文明礼貌月活动、每个月的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等等。同时,各个专业科、各班级还自行组织策划众多的文体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经常承办上级部门的一些大型活动,比如说广州市大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广州市教育局“五四”校园文化活动月节目展演晚会等等,并且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外,我校还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文体竞赛活动,并且每次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文化艺术和体育素养。
3、组建好各类学生社团,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及群体的智慧来创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我校共组建设了管乐团、文学社、小记者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弹唱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模特礼仪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等16个学生社团。很多同学都积极参与,并在这一校园文化阵地上创造了优秀的校园文化成果,比如说弹唱协会的陈锐同学,自己作词作曲自弹自唱的校园歌曲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4、开展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努力学习,报效社会。我校历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形成传统,也可以说形成了一种 5 特有的文化,使我校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深受感染和影响,我校很多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在企业兼职或做社会调查,通过这种活动,同学们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体验社会,从他们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可以看出,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益匪浅。
5、策划并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艺术节活动,营造一种职业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均要组织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艺术节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每个专业均要组织科技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和教学成果展,各个文艺团体均组织系列的文艺活动。这一大型活动所营造的职业学校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员工的影响是非常持久而深远的。
6、策划并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活动,开展好全体师生员工的健身运动,让体育活动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体育节安排在每年的11月份,主要内容是三大运动会,技校学生运动会、高职学生运动会和白云教职工运动会,由于参与者达到1万多人,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所以影响力非常之大,体育节的活动已为白云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领导高度重视、经费配套到位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级领导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其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许多校领导十分注重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弘扬,注重校风校纪与校容校貌的建设,注重超前办学理念的构建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自觉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事无成。因此,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从董事会领导到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均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
1、从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列入经费预算的项目,确保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我校在经费管理上实行经费预算制,要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有专项的经费预算,如我校2005年学生活动费用为50.55万元、学生活动设施维持费是6.95万元、宣传活动费用为15.54万元、图书购置费220万元、绿化卫生费用为50万元、体育维持费用为121.98万元、室外工程维修费150万元等等,这些费用确保了校园文化建设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2、领导亲自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性。
“白云”实行的是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比较大的项目董事会及院校领导均亲自参与策划,比如说学校的CI设计、楼房的建设、场地建设、大项活动开展等等,领导们均亲自参与策划,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性。
3、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亲临现场给予指导,让师生员工真实地感受到,领导重视不是一名空话。
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要是稍微大点的项目,董事会及院校领导总是会亲临现场,进行致辞、讲话或找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对活动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等等。
4、要求每个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每个大项活动完了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在我校已形成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更是如此,通过总结和完善,使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种持续改进的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味不断提高。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研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从经费上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一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校园文化网
2、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方圆制度集》、《管理文件汇编》和《质量体系文件》
3、《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2005年经费预算方案》
注:此篇论文2007年2月9日获《班主任》杂志社二等奖。在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广州技工教育与培训》杂志2006年第2期上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