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本站推荐)
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构成有效课堂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课前围绕它准备,课中围绕它展开,课后围绕它巩固。课堂有没有实现学习目标是评判这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对手,是新型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要充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通过有效地引导,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坚决贯彻“三讲三不讲”,即只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讲之前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
三、贯彻赏识教育的原则。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是赏识的前提,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包括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式赞赏每一位学生,如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特长;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四、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观察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维的习惯、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学会正确的方法(观察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形成正确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和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奉献等)、增强积极的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培养全面的素养和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及培植兴趣、好奇心等等。
五、实行当场训练和分层训练。当场训练是对学习目标的有效巩固和对学情的有效反馈。训练应紧扣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要求。要保障训练的时间,确保学生独立作业,做到学情反馈真实有效。
第二篇:浅谈有效课堂
浅谈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模式,是实施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他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现代教育界普遍重视并认真实践的教育理论与方向,也是教师对自己一节课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精神。他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放羊式”“满堂灌”“自我表演式”教学方式进行深度转型,向着高效、生成式教学方面转变,彻底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自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及知识的自我生成。
那么什么是有效课堂呢?所谓“有效”是指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侧重于“结果”,因此凡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课都可以称之为有效课堂。它表现为: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只知道一点点到多知道了一点;从能力上,从不会做到能做,从不会学到会学习;在情感态度上,从不敢兴趣到有兴趣学。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达成有效课堂,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对学生的了解有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与他们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看法及知识能力现状,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心路成长历程。
二、设置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后,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程标准,设计出针对本班学生的合理教学目标、重难点,目标既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要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学科素养精神。
三、教学方法有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资源,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营造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的良好氛围,合理利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体验学习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使教学方法有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原则,做到有针对性、时效性,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课堂上想思考、能思考、会思考,要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不断加以引思,促进他们思维的不断发展,生成观点、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活动有效。为了达成生成性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安排好合理的教学活动,每一个活动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能有效的提问。有效提问是一个很艺术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讨问题的热情,并让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讨论,让他们在不断的探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生成观点,达 成教学目标。当然设计的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不能为了搞活动而设计较多的活动,失去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五、课堂组织有效。一节有效课堂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组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实际采取不同的形式,让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如果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思维火花,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学主题走。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调动学生乐学情绪,如在课堂可采取风趣幽默的语言,提高教学过程的幸福感;发挥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如身势、情感、等来表达;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适时给落后的学生以鼓励,如走到学生身边;培养学生良好课堂习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六、设计的练习有效。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的作业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形成综合能力。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层次性、针对性、适度性、开放性、创造性、综合性。
第三篇:浅谈有效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强化练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失去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魁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1)以趣引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通过趣味性练习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就会要求释疑。就会产生求知欲。
(2)以趣诱奇。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情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推动他们去观察、思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趣味性练习,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诱发,激发他们的求和欲。
(3)以趣促思。
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压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
2、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的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下面就谈谈在各类知识的教学中,如何把封闭式统习改良成开放性练习。
把现行教材中的封闭练习通过改良转达化为开放性练习。从而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习惯。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习惯。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就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综上所述,练习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练习的开放性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
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各学生的特性,分组时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能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此外,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样使小组成员更易于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有选择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如果对于一些简单和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去讨论研究,那是毫无意义和极不科学的。合作学习的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要非常明确,并且是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南,要给学生留有实验、提问、尝试的机会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
总之,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形成相互鼓励和尊重、合作与相互承认自身价值、积极互补、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第四篇:有效课堂
尊进的各位领导,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再次把课程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何推进目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就此见此机会,谈一点个人看法。
有效课堂“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技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研究表明:一堂课的教学是否做到有效,其标准包含五个方面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二是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三是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高、四是课堂内教学生态和谐平衡、五是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围绕以上五个方面,本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面对目前的大班额制班级设置,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有效课堂 “五步教学法”,现谈具体做法与同仁分享,不当之处请与指导。
一、实施“五步教学法”的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实现有效、高效,关键的是教学的准备情况如何,准备充分、课堂设计精当,教学效果就显著,反之,教学准备不充分,马虎、随意,教学效果就差。一般来讲,包含学生准备、课堂准备、教师准备三部分。具体为:
1、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有(1)学习文本如:课本、教辅资料书等;(2)学习小组编制:由于目前班级学生数多以大额制呈现,以学生前后桌自动编组为宜,以利于保证班级秩序和班级管理的规范。
2、课堂准备:主要是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设备的准备,如: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相关直观的教学工具等。
3、教师准备:做到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其中有效备课是核心,它包括备教案与备学案,学案设计体现基础知识梳理、问题设计、学习小结、巩固练习等;教案设计体现基础知识梳理中隐性知识的挖掘、疑点难点预设、前后知识的联系与比较,问题设计中问题分析、诱导、启发、归纳、小结;课堂巩固练习的预设与完成等。具体讲:教案设计着力备好五个要点:一是要备准目标,把握三个维度;二是要备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三是要备好学生,要关注学情;四是要备活教法学法,注重能力培养;五是要备好问题,注重以问导学。
二、实施“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操作办法
“五步教学法”以满足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个方面为条件。具体为:
主要教学行为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或需要处理的内容,行为类别包括呈示行为(如语言、文字、声像、动作)、对话行为(如问答、讨论)、指导行为(阅读指导、1
练习指导、活动指导)。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质量、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事先准备程度是主要教学行为的决定因素。
辅助教学行为指向课堂中的学生或情境中的问题,行为类别包括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积极的教师期望。辅助教学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课堂经验与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学机智。
课堂管理行为指向课堂中的学生所发生的破坏性行为或偶发事件、教学效率,行为类别包括课堂规则、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堂规律模式、课堂时间管理。教师的课堂经验与专业技能、人格素养是决定课堂管理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导入以情激趣,自然引入
1、导入方式:导入方式很多,教师应因课型、因教学内容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复习课可采取问题导入、复习导入、归纳导入等直接进入课堂情境,以利于复习内容的开展,新知识学习课可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导入,以利学生转入状态、聚神、兴奋中进入学习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已于创设情景的优势,设计导入情景,以情入境,内容激趣,迅速转入状态。
2、导入评价:课前导入应高度重视,切记马虎随意,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3、导入时间:一般控制在2至3分钟即可。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内化知识
现在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学习任务较重,各学科要求较高,学生很难做到每个学科都进行预习,加之,现在的学生自觉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依赖老师来布置任务,依赖老师来督查检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不知该做什么,节假日贪玩,课堂上遇到问题愿思考。教师不到堂,学生不学习。为改变这一现状,做法是:(1)发放学案:学生人手一份,全员参与,让学生围绕学案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过程中,监督指导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粗略了解与认识。(3)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时间因教学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久而久之慢慢形成了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习惯。(2)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粗略了解与认识,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把握了在学习思维推进过程中哪些是自己解决的,那些是通过教师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的。(3)体现了课堂教学从“教”的中心向“学”的中心转移,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教师的“教”转化成了学生的学。
第三步:师生互动、教学引领
这一阶段是学习的核心,也是学习的升华,他要在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思维过程化中实现知识的拓宽与迁移,达成的目标。这阶段的做法是:(1)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的问题,创建知识提升、拓宽、迁移平台。(2)按问题层次化的设计要求把知识问题化,在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为形式实现思维过程化。(3)探究学习时间放在10-15分钟。这阶段优点是:(1)根
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有效落实了分层教学。(2)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营造了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
第四步:知识巩固练习化,加强有效训练
这阶段训练以巩固基础为主,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训练的角度,注重课堂训练的优化,实施有效训练,做法是:(1)精选习题,选题突出针对性、功能性和新颖性。根据学情,正确把握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从教材出发:习题内容要紧贴教材。从课标出发:习题内容要紧贴大纲。课内练习题、课堂讨论题、当堂检测题要根据学情循序渐进。要考虑难度调节、一题多变、举一反三。(2)优化训练。让学生知道做题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联系生活,注重应用,题型多变。题量、难度适宜。不做超前题,不做滞后题。有创新意识的要给予表扬鼓励。(3)堂堂清,不留负担给后面的学习。优点:(1)将课堂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巩固了知识,再现了能力,完成教学任务。(3)达成教学目标高效。
第五步:小结提升、达到小结高精度
小结的方式很多,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但常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回顾小结:做法:梳理知识,提炼整理,归纳总结、浓缩思想形成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化繁为易
2、为题小结:做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概括式问题,采取分层推进,渐进深入的设问总结内容。
3、指导小结:做法:根据教学内容由学生提炼观点、逐层归纳,提炼小结。优点:有利于帮助学生知识减负,升华知识,提高认识;
三、实施“五步教学法”的优点
1、“五步教学法”以堂堂清为教学单元,每一阶段的任务明确,在“全人” 概念中不留负担给别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五步教学法”突出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是跟着感觉走,也不是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实现教学效益。
3、“五步教学法”教学目标尽明确具体,是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便于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实现了可测性和量化。
4、实现教师的反思。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实现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专业提升
(选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的课堂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基本内涵为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过程获得。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目前出现的课堂模式
第五篇:有效课堂(范文模版)
有效课堂
听了钱教授的课后,我自己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上的每一节课有效吗?应如何改进?怎样上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以后的课堂应该怎样的呢?我思索着自己的课堂,不禁问起了自己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这堂课学生到底能掌握哪些知识?
每上一堂课,我们都应该反思,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在短短的45分钟内,学生是否真正地学到了并掌握好了我们教授的内容呢?在教案设计上,我只是关注了教学内容能否完成,而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全班同学都已掌握了,显然我的思维中心还不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而真正地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的45分钟才有效啊!
第二:这一堂课学生是否真正的消化掉啦?
我们经常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很少注重到学生的接受情况,上完一堂课学生究竟把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我们很少去关心,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关键环节来把握我们的教学效果,以学生的掌握情况来不断调节我们的教学。但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是通过记忆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一定要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举一反三,学会贯通,但是我在教学中却只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追求教学的表面现象,却没有通过多举些例子来检测后进生的灵活运用。
第三:本节课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知识?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科技性的一门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用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采用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协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不能牵引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直走下去,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堂上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想、去做、去活动。而新课标形势下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一种能力,同时也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