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好的老师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
——用师爱温暖学生
广西梧州市藤县朝阳小学 黎 丽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是最辛苦的工作,事无巨细,头绪众多,需要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班主任工作是最苦恼的工作,常规管理,检查评比,考试竞争,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与汗水。班主任工作是最幸福的工作,师生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成长,收获着平常而又真实的幸福。
关键词: 细心爱心赏识宽容表扬
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听着听着,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
下面是本人十几年来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用细心管理班级
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在开学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我都会在清晨第一时间到达学校,指导、监督学生的清理卫生,督促学生认真早读,一段时间下来,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班务检查比较理想。但我渐渐地发现,凡事做到事必躬亲,真的很累,有时候甚至会喋喋不休。当某一次未亲临现场时,总会有一些不如愿、遗憾的结果。我开始思考,这样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包办型的管理模式表面上基本能使班级相对稳定下来,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其弊端也暴露无疑,学生的依赖心增强了,习惯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生活,显得被动、无奈,收效甚微。自己也身心俱疲。我在想,既然班级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个乐园的主人,“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理不是件很好的事吗?这样,一方面我可以有更多学习、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班级管理中的酸甜苦辣,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与团结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既然这样想,就下定决心探索更多更好的班级管理方案,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学习,结合孩子们的金点子,结合班级的现状,我已经实行了 “值日班长负责制”、“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值周班长负责”制等,一段时间后,班级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看着这一切,我心理充满了幸福。、二、用爱心培养情感
“德为师为本,师者需德高”。师德的核心就是爱,没有爱,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因此,一直以来我的班主任工作时刻融入着一颗火热的“爱心”,我用我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孩子。哲人说得好,爱心是情感的理解与沟通,爱心是情感的付出与牺牲,爱心是真诚、信赖、宽容、善良、友情等一切人类美德的母亲,爱心是战胜邪恶最强大的朋友。
在我们班,每次放学后,班上有个小女孩总要与我交谈几句,然后说声:“老师再见!”再悄悄离开。在与其他孩子聊天时了解到:小姑娘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远走他乡。她很想念妈妈,但她不愿跟别人说。我知道后经常与她谈心,我们什么都谈,时间一天天过去。突然,有一天,小姑娘塞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我将我的心事告诉我最最信任的人,我想妈妈。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眼睛湿润了,同时,也感到无比幸福。从此,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要用爱心与学生沟通。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多多关照。在生活和学习中去关心学生,季节更替、寒暖变化,给学生一个善意的提醒;用爱心与智慧去培养情感,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三、用赏识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赏识教育是发现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每个孩子,给他们鼓励、赏识,让他们的心灵在愉悦中成长。
我带过的学生中有个被同学们称为“假小子”的女孩,她善良、乖巧,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喜欢她。她参加县级绘画比赛、市级手抄报比赛都获得大奖,还在电视台参加了颁奖晚会。却很少看到她脸上露出笑容。每天都很沮丧,总是为自己某次考试的失利伤心落泪。带着真切的关注,下课后,我和她促膝谈心。原来她的数学基础差,再加上绘画养成的晕脾气,每天别人1小时可以做完的作业,自己花2小时也做不完,晚上想睡,又怕作业不能完成。自己觉得疲惫不堪,每次考试失利,她就认为不但自己笨,还拖班级的后腿。为了打消她的顾虑,我根据她的特殊情况,与任课老师商量,为她特制了计划,允许她碰到20分钟还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不做,但第二天必须问老师或学生。为了鼓舞她的自信心,我还在班上、在学校为她举办画展,同学们为她喝彩,为她骄傲。看到她脸上那份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幸福得开了花。
四、用宽容代替批评
五年级上册,我批改作文时,发现张三和李四的习作竟然是一样的——《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我平时最反对学生全盘照抄别人的作文,曾经多次在课上讲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是应该的,运用别人的好词好句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生搬硬套,更不允许照抄。可今天,这两个我心目中的好学生不但抄了,而且还抄得一模一样,真是太不象话了!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我再也忍不住了,冲到班上,点着她们的名字声色俱厉地说:“你们两个都是班上的好同学,居然也抄作文!象话吗?”她们俩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发完火回到办公室,我冷静了下来,两个孩子的样子却还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突然,我一个激灵:我这样做会不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呢?我为什么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学生呢?我开始后悔。
又一个下课时,我悄悄地询问其他学生她们俩在数学课上的表现。还好,没有异常。当我走到她们跟前时,装作很不经意地看了她们一眼。四目相对,我感觉她们的目光有些异常。我说:“张
三、李四,到我办公室拿作业本发下去!”“拿作业本发下去”几个字我说得特别响,传达给其他同学的意思十分明白。
到了办公室,她们俩仍然低着头。我让她们坐下,温和地对她们说:“双休日,你们一定都读了一些优秀的作文,不然不会找到那篇《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你们也一定都很喜欢这一篇优秀作文,不然不会把她变为自己的作文。是不是?”见她们点了点头,我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了一遍以后,你们肯定对读后感的写法、技巧更明白了,是不是?”她们又点了点头。我趁热打铁,说:“别人的总是别人的,不会变成自己的。你们想不想回去写一篇属于自己的好文章呢?”她们惊讶地抬起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刚才的忐忑不安刹那间烟消云散,拿着作业本高高兴兴地去发了。
第二天,我的桌上放了两篇新的读后感,写得还真不错。征得她们的同意,我在班上当众读了她们的作文,并让其他同学学习文章的写法„„
自信又回到了她们的脸上„„
五、用表扬代替呵斥
暗示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一个人存在一种受暗示性。在班集体中,这种暗示作用更为广泛。一方面不断通过各种暗示方式引导同学达到集体所希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的同学不断地接受暗示,经常产生符合暗示者所希望的行为。暗示是教育学生良好方法之一,它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又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
我班有一个叫麦勇威的学生,头脑很聪明,但平时自我要求不严格,行为习惯差,作业马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令老师、家长伤透了脑筋。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就连数学尖子也眉头紧锁扼腕叹息。此时麦勇威站起来把解题思路说
了一下,着实让师生刮目相看。我听说后,在下午的班会上表扬了他。说我们班级有一个最聪明的学生,他是唯一做对数学题的人,大家猜猜是谁。同学们纷纷把目光转向麦勇威,他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我接着说如果这位同学能够克服惰性,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肯定是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学生,希望他今后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此刻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后来我时常抓住机会表扬他,减少了呵斥和批评。他逐渐变了,作业开始认真,不再拖拉了,成绩慢慢赶了上来。
六、以退为进
一天,学生一入校门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交作业、打扫卫生。我站在走廊上正与一名学生谈话。无意之中看见班上的一名学生丢掉扫帚,急匆匆的跑向厕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可过了许久,他并没有从里面出来,我一肚子的疑惑,看着他打扫半截的卫生,决定去看一看,怕有什么事情发生。到了那里一看,大吃一惊:他正趴在厕所的台子上抄写作业。我一肚子的火骤然升起,正要发脾气,却看到他缩着脖子,一副紧张的样子。于是我压了压火,走开了。在回教室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件事:是在全班上公开处理、大肆批评?是单独找他谈心、私下里解决?是叫来家长双方沟通、共同解决?种种处理的方式在我的头脑中闪现,同时种种处理方式的结果,我也在不断预料。想起这个男孩紧张的神情,我把所有的想法都推翻了,决定另辟蹊径——以退为进。
所谓“以退为进”,就是遇事冷处理。不公开,不叫家长,也不主动叫他,观察后再说。就这样,我像平常一样上课,轻松自如,只不过是课堂上的他似乎紧张了许多。就这样,一天的课结束了,我没有叫他,他随着放学的队伍回家了。
第二天,他的作业按时交上来了,不但完成得质量不错,更值得高兴的是,字写得比以前更工整了许多。在作业的结尾处,还有一小行话:黎老师,对不起,我保证以后决不会在出现这样的事。你相信我么?另外还画了一张带着紧张表情的小脸。
看后,我思忖片刻,画下了一张灿烂的笑脸。
七、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共创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每天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幸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做一名智慧型的教育工作者。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但更是丰富的、快乐的。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教书育人中不能没有爱,在爱的教育中更不能没有爱的艺术、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爱。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去探
索、去尝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2006.042009.062011.082012.04
2.《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开明出版社
4.《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第二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当我打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我的内心被书中那朴实而发自肺腑的话语所震撼。与以往看到的一些名人有着各自远大的理想,有着豪言壮志相比,我觉得李老师的话语更具震撼力,更具魅力。它的魅力就是实在、真切。的确,“最好”一词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金字塔上的那个耀眼的塔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成不了“家”不可怕,只要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我觉得一个人既应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理想和抱负,不应纸上谈兵,应有具体的做法。
平时,我在教学初曾有着自己的想法,可是并没有完全以自己的想法来做,有时半途而废,有时虎头蛇尾。而李老师做事却能坚持到最后。这也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
记得在前一段日子里,我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时当学生回答问题吞吞吐吐时,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这些我认为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现象,成了我大发脾气的导火索。现在想想,自己是多么不理解孩子啊!作为成年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八、九岁孩子,怎么能不犯点错误呢?我们怎么能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孩子呢?他们幼小的心灵怎能经受住这些伤害他们的话语呢?老师的职责应当是育人和教书,老师的形象应该是理解孩子,能和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你才会不至于大动肝火。可见,现在自以为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其实自己仍被关在孩子心灵之门的外面。
当听了李老师与万同的故事后,我才真正懂得做一个老师不难,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信心和细心。有时我们被师道尊严所束缚,其实我们的尊严往往在刺伤孩子心灵之时丧失全无,导致后面孩子的不尊重,甚至叛逆。李老师下面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用一种“科研”的眼光对待他们。”今后我就要以这种思想来对待这些孩子,心态平静的展开教育,就像李老师说得那样,我每天都有新发现、新领悟、新收获。“还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请让我们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钥匙打开心灵之门,让孩子们与我们能愉快的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吧!
第三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深深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贯穿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班主任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学生,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开放学生的时空,使之充满活力
开放学生的时空,使之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让自己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变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敢于在教师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自我挖掘出创造性的潜能。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做到不拖堂,不让作业和考试填满他们的课余时间;不要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还学生自主权,还学生发言权,还学生活动权。否则就等于堵塞了他们学习发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学生将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录音机”,变成“容器”。
二、关爱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记》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关爱学生必然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也必然会将爱师的感情转化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语”,即使您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却受到您的言行的影响,或疏远您,或与您产生对立情绪,渐渐地变成被动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三、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
老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每天要面对大量繁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变得激动,训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
童年拉开了我们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烂漫的季节里,孩子填写着那份美丽的色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着。让我们放下架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笑口常开,还学生童真,相信学生必将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可爱、更快乐。
第四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
七台河市第七中学夏秋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
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在刚毕业的那一年,那时的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与耐心,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
师。而学生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那份热情,学习成绩自然不在话下,关键是他们把我当成了一位知心的朋友。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室、操场,不管是在课间,还是活动课,甚至是下晚自习后那短暂的空隙,我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学生,他们向我诉说学习上,生活上甚至感情上的种种问题、迷惑。记得当时办公室有位老教师还说,看不出来,你这个小姑娘还这么受学生的喜欢。我觉得这就是心与心真诚的交流吧。直到现在,这批学生已经工作的工作,上大学的上大学,可他们依然与我联系,只是称呼上大多数人不是叫老师,而是叫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种热情减少了很多,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让我开始抱怨这,抱怨那,怨天尤人,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李老师给提供了方法: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学生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
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作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
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
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以李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第五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李 慧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最近在闲暇之余,我认真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
在近几年年的执教生涯中,我有幸听过很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讲课,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因此每个孩子都兴致高昂,积极活跃。当时我想,能如此善于发掘孩子们的潜力,欣赏和激励孩子们,如此平易亲切,如此的有创意,如此富于激情而又执着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他吗!能不学好他的课吗!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法国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很受启发,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住在号称“池塘底”教养所的问题儿童和新来的老师的故事,他们在新老师马修的引导下,把原来整天寻衅闹事的问题儿童组成了一个合唱团,在音乐的熏陶和新老师耐心的坚持下,重拾自信,并懂得感激,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这样一个故事。我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头,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放牛班的春天》的主人公马修老师做得很好:他从来不会因为哪一个学生“名声不好”就看轻他,相反,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
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又有新的收获。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
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比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工作与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更贴近学生,更适合我的学生,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发挥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驾驭课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灵活,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