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好的执行者》体会
勇于执行善于执行
——《做最好的执行者》心得
根据此次读书活动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做最好的执行者》一书,收获颇丰。可以说该书是关于执行的教科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思想认识、为人处事、人际关系、说话艺术等四个方面,结合生动典型的实例,对影响执行的要素进行全面论述。“三分决策,七分执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读书心得,就如何提高执行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执行要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执行说到底也是态度问题。一提到执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做事的能力。能力对于执行固然重要,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态度。有能力的人,如果态度不端正、思想不重视,未必就能将执行做好。而态度端正的人,由于用心做事,“勤能补拙”,可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将执行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并创造最佳的执行效果。
人们接到任务一般呈现三种态度:一种是应付了事,敷衍塞责;一种是只追求完成任务的“量”,而不去考虑完成任务的“质”,及完成任务方式方法的“优”;第三种是不做则已,做就做好。毫无疑问,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第三种态度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认为,面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应该树立以下三种态度:一是“做就做好”的“完美 1
主义”态度,不做则已,做就做到最好;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子主义”态度,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三是“大智若愚”的“傻子主义”态度,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二、执行要踏实做人
做事先得会做人,执行也同样如此。执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并肩作战,这就需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调动成员积极性,激发成员潜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我认为,在团队执行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能力与架子的关系,能力可以大,架子不可以大,事实上,那些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二是贡献与抱怨的关系,贡献可以大,抱怨不可以大,抱怨改不了如何东西,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好上;三是成绩与骄傲的关系,成绩可以大,但骄傲不可以大,成绩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反而应该成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动力。
一名优秀的执行者,工作的标准要高,但为人的姿态要低,只有这样,别人在肯定你工作的同时,也更加喜欢和接近你。
三、执行要扎实做事
执行就是干事,就是贯彻,就是落实,执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层面,关键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认为,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接受任务不走样。有这样一类人,领导布臵任务时,似乎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也很仔细,看上去听明白了,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搞清楚要做什么,开始执
行之后,结果就会出现偏差。一名优秀的执行者,首先要做到真正理解的领导的意图,百分之百理解任务的要点,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最好效果。二是执行任务不打折。一旦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仅不能轻易放弃,而且还要保证完成任务不打折扣。三是要确保任务不落空。要积极创造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贯彻执行,确保任务不落空。
四、执行要老实说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得体的语言能够使人愉悦,乐于配合,不得体的语言则使人尴尬甚至恼怒,不利于执行。我认为,执行中说话要做到三点:一是慎诺重诺,说到就必须做到,做不到的一定不说,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二是注意说话方式,说话方式不同,执行的效果也大不一样;三是“三思而后言”,说还是不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有讲究,都要分场合。
最后,我相信,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们对执行的认识会更上一层楼,执行的自觉性会再上一个台阶,只要我们用心做事,用心执行,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勇于执行、善于执行的优秀领导干部。
第二篇:做最好的执行者读后体会
《做最好的执行者》读后体会
要做最好的执行者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执行。执行就是把口头讲的、纸上写的东西,诸如方针、政策、计划、规划、理论、线路、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执行从一个最直观的角度反映出一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一名职工要想由平凡到卓越,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就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工作。
1、我懂得了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从感性的角度讲就是快、准、狠。快就是执行的速度。速度就是竞争力。其次是准,也就是执行的尺度。每天用心做对做好每件事。最后是狠,也就是执行的力度。要追求卓越、追求最好、追求更好。在工作中只要我们真正的掌握了执行的“快、准、狠”,那么执行力的核心价值也就找到了。而且团队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执行力,要主动融入团队,树立团队意识。从终极意义上的执行是行动是动作,它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人与事,涵盖范围极广。执行力是行动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和说出来的。执行力是决定组织成败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我懂得了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执行不在战略
战略只是方向只是重点;执行是力量是成功。有战略没有执行,企业是有方向没有力量。事实上战略是否正确,事先很难有定论,更多的是源于不同立场、经历、角度的个人评价,而最终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坚持是非常关键的,成功的关键来自于持续。1
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员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不会出现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在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做到一丝不苟,就不会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一个执行的团队。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将决定组织的成员是否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是否是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所以我们必须提升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我懂得了如何成为最好的执行者
最好的执行者要让执行成为习惯,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工作要认真落实,树立负责的态度。只有那些不推卸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要有责任感,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不管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能只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让更多的人帮助你成功这是一种高超的社会智慧,也是提升个人落实力的必然要求。执行需要他人协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一个分工明确、目标明确的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是十分强大的。
感谢局领导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人的能力和智慧都是随着工作中不断的努力学习得以提升的,无论现在的我们处于哪个阶段都必须坚持学习的脚步,把我们所做的工作看作是最好的学习课堂。因此我们要时刻监督自己不断学习,让自己与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2
第三篇:做最好执行者学习心得
要想以后“多省心”就得现在“多费心”
----读《做最好的执行者》有感
如题所讲的道理,我想人人都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真正做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轻松省心。在执行领导安排的任务时,往往也是这样想,经常会对自己说:“太难了,先不管了;太麻烦了,省几道程序吧;不会有问题,就这样吧”,但是,有时候事实却不是跟自己所想像的一样,越是想在开头就省心,那反而会伸出更多费心的烦心的事出来,因为,事前工作做得不充分,为了省心,根本就把控不了结果,根本不知道事情会出现什么变化。与其这样,到不出事先就不怕麻烦,多考虑,把所有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把每一件事情都落实到位。这样,事前“多费心”,才能确保以后“多省心”。
要做到省心,事前就要做到:
一是充分的准备,因为充分的准备是永不过分的,领导布置的任务,规定月底完成,而现在还是月初,总认为不急不急,还来得及,事实上,问题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早一点做准备不仅让自己踏实,而且万一有什么变化,也有时间去更改和补救。
二是严格制度和流程,因为严格制度和流程会降低犯错的概率,不用自己想当然的去做,凭想像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先把严格的制度和流程订好了,执行才有高水平的保证。做为保险公司,公司在承保、核保、出单、理赔等及业务员售前、售中、售后等作业流程都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来
控制,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出错的机率,并让客户权益受到保护,想想,假如公司没有这些流程和制度,每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公司会成什么样,客户权益能得到保护吗?公司的品牌形像会是什么样子??
三是需要再三的核实确认,因为再三的核实确认永不过分,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没有再三核实和确认的习惯,总爱带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认为:我说了,别人就一定明白了;别人答应了就肯定没问题了;我做了,别人就知道的了。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事情却并不一定如自己的惯性思维所想像的那样顺畅。我自己对此就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做为行政人事部,公司召开的大小会议,有负责通知各参会人员的责任,而有一次,因为领导在开会,不方便打电话,我就想当然的在邮箱里发了会议通知,认为既然发了会议通知了,领导应该就知道了,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领导开完会后,一直有客人来访,根本没有时间看邮箱,因而耽误了会议时间。从这件事情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你认为再保险的事情,也需要再三的核实和确认。
第四篇:做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
钱磊
品味了一下《做最好的执行者》第一部分——最好的执行者怎样思考。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实例,说明执行是能力更是精神。从我看来,这就是思想力,行动力,执行力源于行动者主观上的主动意识。
有的执行者,在执行的时候感觉很吃力,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难,而是执行者把大量时间,放在了“推,拖,空”上。推:推诿,不敢面对。拖:做事拖沓。空:浮在幻想,落不到实处,等失去了成功的可行性之后,感觉后悔已经晚了。推诿的一个主要心理依据,是想当然。就是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很困难,很阴暗。所谓想当然,就是凭自己的感性去理解事情,一旦想当然,就不会认真核实,和确认事实真相。想当然带来的后果有时候是致命的。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遗憾成功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但我们最终放弃了,结果是很后悔的。“我可以接受失败,当我不能够接受放弃。”,这是美国著名NBA球星,迈克尔.乔丹的一句话。失败和放弃有什么区别?没有经过努力就不做了,那叫放弃。失败则是全力以赴,该做的都做了,该尝试的途径和办法都尝试了,结果还是这样,那属于心甘情愿的接受,也就无怨无悔。有些人,自己不去努力,有了想当然的想法,简单征询了一下别人的经验,就盲目下了结论,认为这件事
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岂不知,也许客户还正在到处寻找合作方,也许,正在默默等待着你.....。拿不准的事,最好先准备充分,征询清楚。我们经常在工作中,生活中,留存了很多未了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些未知数,不可置否。我们之所以拖着,浮着,无非是没有认真的去执行。等到了事情拖到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时,自然就放弃了。这就是我们许多事情让自己觉得没有成就感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失败。推诿和想当然的一个主要心理依据,是不敢面对,自欺欺人。经常有这样的人,你问他一件事情怎么样?他给你的回答永远是:很好。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但真正自己回到自我,却是“有问题”。其实,这样做大部分原因是用虚假的“没问题”,来掩饰自己不敢面对,给自己躲避问题和不去解决问题的借口,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怕被别人否定和看不起。这样的最终结果---害了自己。还有的就是被盲目乐观所误导,以为客户是自己的老关系,一般丢不了。盲目乐观看不到潜在的问题,你和客户的沟通欠缺之后,往往客户会被其他的竞争者所吸引,特别是当客户对你产生了失望情绪之后,是很容易把你抛弃的。
做最好的执行者:不要想当然,坚持不放弃,拒绝推诿。
第五篇:做最好的执行者
各位老师:
2月15日,学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中层干部到校开会。根据校领导班子的安排,各位参会人员要认真研读宋校长《做最好的执行者》的报告,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谈新的学期如何做最好的执行者(每个人都要准备发言)。
校办公室 2012-2-13
做 最 好 的 执 行 者
——新学期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培训会
最好的执行者是“十一五”结束,“十二五”开局紧迫形势所需,保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所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需,为优秀团队的进一步提升急需,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台急需。
在一个团队中,除少数人可以成为决策者外,每一个人都是执行者,做最好的执行者,就是今天团队发展的快捷键。
一、执行中提倡的精神:
(一)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
执行是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在我们今天工作的环境中,发展最快、成就最高的人,往往是执行力最强的人。一个人做事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他的工作精神,有能力的人未必能将执行做好,而有精神的人却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将执行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并创造最佳的执行效果,我们提倡“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
在一次企业年终总结会上,总裁致完敬酒词后到各桌去敬酒,郭先生把总裁领到一个大的代理商面前向总裁介绍:这是山东的代理商王某某经理。总裁说:“王经理你好,你的业绩非常突出,达到100多亿,工作非常好,希望你在新的 一年里„„”,这位山东的代理商从来没有见过总裁,过去也只是在年终总结会见过领导讲话,但今年总裁却知道他的业绩,他想明年一定更要做好。之后凡是到大的代理商面前,郭先生都要向总裁重点介绍,而总裁都要说一下他的业绩,所以整个总结会气氛非常好,而且这些业绩好的代理商们都表示以后一定在今年的基础上创下更大的业绩。这件事之后,实际上对郭先生来说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让总裁认识到能把这样一个大型会组织到这么精细程度的人真的是很了不起,在适当的机会,总裁提拔了郭先生,随着不断的提拔最终郭先生成为跨国公司的中国地区的总裁。当别人问他的时候:“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郭先生回答说:“我和别人是一样的,我要做事就要做到最好。”所以做的最好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能力,我刚才谈到有能力的人未必能将执行做好,而精神能弥补能力的不足,有能力又要有精神,精神是最重要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的干部首先要有一种“要做就做最好”的一种精神。
执行的精髓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敬业的态度。只有具有“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才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所有的潜能,力争把事情做到无可挑剔。精神决定了执行的境界,最好的精神决定了执行的最好境界,精神决定了工作的标准,工作标准决定了工作的质量。
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省二实验走到今天也很不容易,我们就是靠这种“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当年我们的中考成绩和学生人数都很不理想,教师团队也很不景气,我们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从校长到教师靠的就是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坚持“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们现在要搞活动就是国家级的规模,包括前一阶段省直机关述职,我们就准备的非常好,教育厅的领导也十分满意。人都有一种消极心态,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在学校工作很累,但是真正进入到工作状态后就 要全身心的投入,正如今天的培训我不一定是准备的最好的,但是我追求的是一种最好的精神,我们省二实验也一直追求着“要做就做最好”的一种精神,因为你有了“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你才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所有潜能,力争把所有事情做到无可挑剔,精神决定了执行的境界,最好的精神决定了执行的最好境界。比如我们在接待西藏来我校培训的教师,荆玉求主任具体负责,就拿出了“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调动所有的潜能,小学外语组所有的人都参与了活动,把大家的潜能都调动出来了,而且每一项工作和活动都做得非常好,在欢送西藏老师时是非常感人的,我的家里至今还挂着他们送的哈达,他们把那么多的哈达全都挂在了荆主任的脖子上,其实想表达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激,因此我想就是有了这种“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才让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这么好。另外高新接待美国代表团,石馨主任和教导处的老师共同研究接待方式,我觉得她们策划的那场接待是最高规格,最有意义,最能调动所有人积极性的,所有人都载歌载舞,真的把这件事做到了无可挑剔,因此我们说精神决定执行的境界,最好的精神决定了执行的最好境界。另外,精神决定了执行的标准,我们班子成员常常议论,为什么同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做结果不一样,原因是做事的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精神决定了执行的标准,如果想做最好的,就要定下高标准,工作标准决定了工作的质量。我在工作中爱挑剔,因为我愿意把自己的标准定的更高,我们对部门工作的评价不同,是因为对各部门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部门领导要以身作则,你用什么样的精神去带领你的团队,用什么样的工作契机去调动你的团队,这实际就是一个工作标准。
执行中的四种境界
1、最好的境界:不做则已,想方设法要做就做到最好。其实在我们学校的工作当中,哪个部门的工作给我们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我们要推广开来,力争 把每项工作做到最好。
2、满足的境界:领导怎么说,咱就怎么做。尽可能完成任务。
3、过得去的境界: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不管,我就这么大能力了,反正我该干的都干了。
4、最差的境界:总是完不成任务,还经常牢骚满腹。
在这四种境界,我们应该立足于满足的境界,追求最好的境界,有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去学习的,而学习的关键在于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归根到底执行中的四种境界是由精神来决定的。
(二)盯住目标不放松的精神
所有的执行者都是普通的人,最好的执行者多的只是一种认真精神。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我觉得要把事情做好就要盯住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放松。只要认定了目标,就一定做到。决不在执行的过程中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执行中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为闲言碎语而动摇,不为明哲保身而放弃。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职责。我们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职责,就是自己分管的所有的人和事,一定要解决好,解决不了,可以求助,但是决不能推诿。我们学校年级组长这块非常重要,老师们有牢骚,要向领导反映,要做到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对于老师的需求,合理的予以满足,不合理的要去说服,力争建立一种正常的、和谐的干群关系。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能力强,工作决不走样。工作计划性强,工作的连续性清晰,执行的流程清楚。有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实施,并及时反馈。这种精神就会空前的激发执行者的信心和斗志。因此,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工作是做不到的,没有什么任务是完不成的。
(三)大智若愚的精神
大智若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不自私,不卖弄小聪明,不投机取巧,不怕吃亏 的精神。体现在工作中有时需要有一点“傻乎乎”的劲头。工作中你的能力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要负责任,一个人的精神和能力有的时候是不成比例的,要有不怕吃亏的精神。我们省二实验的员工就有这种不怕吃亏的精神,我们学校很多优秀的班主任、教师都在认真的做,体现了工作中大智若愚的精神;“傻”,不怕吃亏,主动找“亏”吃。事情不是自己分内的,但是做了,是会有收获的;“傻”,不去应付,真下苦功夫;“傻”,不走过场,加倍认真。真正干工作,就要真下功夫,不走过场,才能把工作做好。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二、最好的执行者对工作的态度是: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要的人。工作做好了,才能体现人的价值,在工作中的付出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不计较,舍得干,这才是“会舍才会有得”的大智慧,这也是最好的执行者能创造工作和自身发展奇迹的关键所在。我们的执行人的工作不仅是为了今天,也在为明天创造契机,在我们省二实验都具备这种精神,大家都希望领导去发现自己,但是“发现”需要一个过程,在干的过程中不要计较个人得失,想想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自己应该把什么事情做好,做好了总会被发现的。
最好的执行者要主动负责,主动负责应体现在:
1、领导交代的事情,要在第一时间去做。这一点在我们学校表现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企业就非常重要,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做好。
2、领会意图,认真思考如何完成好。这与我们前面谈到“要做就做最好”是一脉相承的,领导交给我们任务,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完成好。
3、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及时回复。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就缺少这个环节。对于任务完成情况的及时反馈,在我个人的印象当中,石馨主任、刘艳丽、张丽娜和范和平主任和刘敏主任这几位同志做的比较好。
4、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应主动承担责任。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任务没有完成 就推脱责任,我们一定要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因此我们这学期提出:所有的部门主任(包括年级组长),在我们计划下达之后,要做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要把它做好,第二要思考如何完成,第三要及时回复,第四没有完成任务要主动承担责任。我们这学期对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要求非常严格,年级组长的工作还是要交给各个部门负责,学校领导就对主管主任中层干部这个层面进行严格的考核,今年我们每个月要有一个考核的通报。
5、要深入下去真抓实干。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讲话:实干是真功夫,落实是真本事。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而不能只是一级说给一级听。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我觉得孙书记的讲话真是很有水平,所以最好的执行者一定要真抓实干。
6、要让领导重视你,就要超出领导的期望。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的发展的时候,除了称赞全体员工之外,特别强调了他的助手杨绵绵,他评价说:“我期望她做‘二’,她能做到‘十’”,实际上一个最好的执行者就应该做到这样。海尔最早的前身是一个破产的电器厂,青岛市就把破旧厂房给了它,并派机电公司的领导张瑞敏负责组建海尔集团,当时就定位要做电冰箱,张瑞敏派杨绵绵去了解情况,一般人也就做到了“了解情况”,可杨绵绵把“二”做到“十”主要表现在:她先去图书馆找书,发现了一本关于电冰箱的书,她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后来她又了解了这本书的作者及其住处,然后她亲自去上海向作者请教,接着她把这位作者请回来做顾问并向他学习电冰箱原理,杨绵绵原来并不懂电冰箱,但由于领导告诉她要了解情况,她就把“二”做到了“十”。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年级组长和中层干部就要具备“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交给你“二”,你能做到“十”,甚至“二十”,那么你就是超出了领导的期望做到了最好。如果我对你的期望是“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把事情做的更好,那 就更好了。柴永茂当干事长就超出了领导的期望,成为四个干事长中任职时间最短、执行力最强、最迅速、最彻底的。王平助理指导的邙心睿老师参加的全国教学大赛取得的成绩也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成为获得奖项中最年轻的教师。杨桂华主任对高新小学就有很明确的定位,她坚持了几年的“我们练书法,我们勤积累,我们讲故事,我们说理仪,我们来锻炼”,这些年一直把它坚持下来,这个并不是我们领导要求的,现在她把这个变成了自己管理中的一种明示,形成了一种很好的管理理念。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工作中的主动负责。
7、要让领导肯定你,就要帮助领导去想事情。年前教育厅有一笔拨款,就是由于财务范和平主任能够主动帮助领导想事情,积极补救,为学校争取到了这笔钱。黄校长也常说:“我们年级组长和中层干部就是出个窟窿不要把它扩大,而是要把他越补越小”。所以这就是一种主动负责任的精神。
8、要让领导发现你,就要执行任务不走样。
9、牢牢树立“责任链意识”。许多教训表明,一项工作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某一个人责任心有多强,更取决于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群体组成的责任链有多强。要使工作最终取得成功,不仅要求各个都是一员虎将,更要求每个人尽更大的责任。既要对本岗位工作负责,更要对整体工作负责,意识到自己是整个工作责任链上的一个节点,从而更加注意相互配合、精诚合作、尽职尽责。我们的执行者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责任链,我们下次在评价工作的时候,你的工作涉及到哪条责任链,我们就要对条责任链的整体进行评价。
在今天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孤立地工作着,都是在为某一项共同的工作而分工协作。特别是对于在各个岗位上的党员、干部而言,所需要发挥的作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都更为重大。缺乏“责任链意识”就很难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打工皇帝”唐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性格决定命 运,每个人想成功的人都必须有好的性格,但在性格当中计较恰恰是性格的缺点,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很多,而是他很少去计较”。所以我们谈到责任链的问题说不去计较,不计较责任链才会更强。现在我们谈到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幸福感强、幸福指数高的人不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而是不去计较的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强调的。
回忆今天我主要讲了做最好的执行者要具备的几种精神,并且要主动负责。这是我学习的一点体会和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准备的不是很充分,请大家谅解,你认为对自己有意义的地方分享,你认为不太完善的地方大家可以共同商榷,总之一句话,我们本学期按照“十二五”的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执行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取得最佳的成果,我们这个团队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