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好的的执行者》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的执行者》读书体会
官垌镇畜牧兽医站覃国宝
在今年县局安排的读书活动中,我认真阅读了《做最好的执行者》这本书。作者从怎么思考、怎么做事、怎么做人、怎么说话等四个方面,用形象生动、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案例讲解了执行力的重要性,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使我对执行力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结合读书心得,谈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成为一名最好的执行者到底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我想以十六字归纳起来,“对上以敬、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服从命令”。做事之前先要学会做人,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而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
一、做胸怀宽广的人:
要做到胸怀宽广,首先,他要做到三个服从: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集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把单位的问题转化为个人的思考,联系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再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的吸收新的营养,随时掌握好最新的行业动态,这样眼光才能放得更远。
二、做一个精干的人:
1、思想要精干。在工作中,在工作中要具备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清晰化的思维方式,学会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2、言谈要精干。精干的思想表现为精干的言谈,要具备把精干的思想用精干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3、行动要精干。行动的精干体现一个执行者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都应该把“说干就干,马上就办,立即行动,决不拖延”。执行任务要用手更要用脑,执行任务要到位,执行任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明确执行的目标,做事要细节到位。把细节做到完美的境界,只有百分之百才能算合格。做小事成就大事,要勇于负责为单位排忧解难脚踏实地用心做好每件事,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三、做一个勇于表现自己的人
要让你的同事、你的家人、你的朋友知道你的存在,要能为集体做点什么,要给你周围得人带来快乐。优秀的执行者不能默默无闻,要让你周围的人知道你,注意你,相信你,做到这一点,要靠自己的言行来吸引别人,要靠自己的个人魅力赢得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四、做一个具有专业能力的人:
优秀的执行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有的放矢、要事第一、服务命令、立即行动、不折不扣、注重细节永远不要说做得够好了,不但要最快还要最好。
五、做一个善于服务的人:
服务他人是快乐的,只有你心中装着他人,服务于他人,他人才能服务于你。光为自己考虑的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人,是不让人尊敬的人。我们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
为领导服务、为同事服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欣赏他人的优点,善于合作大局当前学会让路。
六、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
敬业表现在许多方面。在劳动纪律上,每一位执行者应该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在工作态度上,要时刻想着单位,想着集体。要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只有时刻记挂着组织,组织才能时刻记挂着你。
毕业后在基层畜牧兽医站中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对待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才可以做的好。三分苦干,七分巧干。多一点换位思考,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竞争出动力,激情铸伟业。我将继续发扬“勇于竞争,充满激情”的作风,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无私奉献,用勇于竞争的工作激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做事,为成为一名最好的执行者而努力。
第二篇:《做最好的执行者》体会
勇于执行善于执行
——《做最好的执行者》心得
根据此次读书活动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做最好的执行者》一书,收获颇丰。可以说该书是关于执行的教科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思想认识、为人处事、人际关系、说话艺术等四个方面,结合生动典型的实例,对影响执行的要素进行全面论述。“三分决策,七分执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读书心得,就如何提高执行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执行要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执行说到底也是态度问题。一提到执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做事的能力。能力对于执行固然重要,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态度。有能力的人,如果态度不端正、思想不重视,未必就能将执行做好。而态度端正的人,由于用心做事,“勤能补拙”,可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将执行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并创造最佳的执行效果。
人们接到任务一般呈现三种态度:一种是应付了事,敷衍塞责;一种是只追求完成任务的“量”,而不去考虑完成任务的“质”,及完成任务方式方法的“优”;第三种是不做则已,做就做好。毫无疑问,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第三种态度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认为,面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应该树立以下三种态度:一是“做就做好”的“完美 1
主义”态度,不做则已,做就做到最好;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子主义”态度,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三是“大智若愚”的“傻子主义”态度,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二、执行要踏实做人
做事先得会做人,执行也同样如此。执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并肩作战,这就需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调动成员积极性,激发成员潜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我认为,在团队执行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能力与架子的关系,能力可以大,架子不可以大,事实上,那些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二是贡献与抱怨的关系,贡献可以大,抱怨不可以大,抱怨改不了如何东西,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好上;三是成绩与骄傲的关系,成绩可以大,但骄傲不可以大,成绩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反而应该成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动力。
一名优秀的执行者,工作的标准要高,但为人的姿态要低,只有这样,别人在肯定你工作的同时,也更加喜欢和接近你。
三、执行要扎实做事
执行就是干事,就是贯彻,就是落实,执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层面,关键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认为,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接受任务不走样。有这样一类人,领导布臵任务时,似乎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也很仔细,看上去听明白了,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搞清楚要做什么,开始执
行之后,结果就会出现偏差。一名优秀的执行者,首先要做到真正理解的领导的意图,百分之百理解任务的要点,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最好效果。二是执行任务不打折。一旦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仅不能轻易放弃,而且还要保证完成任务不打折扣。三是要确保任务不落空。要积极创造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贯彻执行,确保任务不落空。
四、执行要老实说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得体的语言能够使人愉悦,乐于配合,不得体的语言则使人尴尬甚至恼怒,不利于执行。我认为,执行中说话要做到三点:一是慎诺重诺,说到就必须做到,做不到的一定不说,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二是注意说话方式,说话方式不同,执行的效果也大不一样;三是“三思而后言”,说还是不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有讲究,都要分场合。
最后,我相信,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们对执行的认识会更上一层楼,执行的自觉性会再上一个台阶,只要我们用心做事,用心执行,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勇于执行、善于执行的优秀领导干部。
第三篇:做最好的执行者读后体会
《做最好的执行者》读后体会
要做最好的执行者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执行。执行就是把口头讲的、纸上写的东西,诸如方针、政策、计划、规划、理论、线路、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执行从一个最直观的角度反映出一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一名职工要想由平凡到卓越,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就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工作。
1、我懂得了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从感性的角度讲就是快、准、狠。快就是执行的速度。速度就是竞争力。其次是准,也就是执行的尺度。每天用心做对做好每件事。最后是狠,也就是执行的力度。要追求卓越、追求最好、追求更好。在工作中只要我们真正的掌握了执行的“快、准、狠”,那么执行力的核心价值也就找到了。而且团队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执行力,要主动融入团队,树立团队意识。从终极意义上的执行是行动是动作,它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人与事,涵盖范围极广。执行力是行动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和说出来的。执行力是决定组织成败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我懂得了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执行不在战略
战略只是方向只是重点;执行是力量是成功。有战略没有执行,企业是有方向没有力量。事实上战略是否正确,事先很难有定论,更多的是源于不同立场、经历、角度的个人评价,而最终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坚持是非常关键的,成功的关键来自于持续。1
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员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不会出现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在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做到一丝不苟,就不会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一个执行的团队。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将决定组织的成员是否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是否是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所以我们必须提升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我懂得了如何成为最好的执行者
最好的执行者要让执行成为习惯,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工作要认真落实,树立负责的态度。只有那些不推卸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要有责任感,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不管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能只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让更多的人帮助你成功这是一种高超的社会智慧,也是提升个人落实力的必然要求。执行需要他人协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一个分工明确、目标明确的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是十分强大的。
感谢局领导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人的能力和智慧都是随着工作中不断的努力学习得以提升的,无论现在的我们处于哪个阶段都必须坚持学习的脚步,把我们所做的工作看作是最好的学习课堂。因此我们要时刻监督自己不断学习,让自己与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2
第四篇:做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
钱磊
品味了一下《做最好的执行者》第一部分——最好的执行者怎样思考。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实例,说明执行是能力更是精神。从我看来,这就是思想力,行动力,执行力源于行动者主观上的主动意识。
有的执行者,在执行的时候感觉很吃力,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有多难,而是执行者把大量时间,放在了“推,拖,空”上。推:推诿,不敢面对。拖:做事拖沓。空:浮在幻想,落不到实处,等失去了成功的可行性之后,感觉后悔已经晚了。推诿的一个主要心理依据,是想当然。就是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很困难,很阴暗。所谓想当然,就是凭自己的感性去理解事情,一旦想当然,就不会认真核实,和确认事实真相。想当然带来的后果有时候是致命的。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遗憾成功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但我们最终放弃了,结果是很后悔的。“我可以接受失败,当我不能够接受放弃。”,这是美国著名NBA球星,迈克尔.乔丹的一句话。失败和放弃有什么区别?没有经过努力就不做了,那叫放弃。失败则是全力以赴,该做的都做了,该尝试的途径和办法都尝试了,结果还是这样,那属于心甘情愿的接受,也就无怨无悔。有些人,自己不去努力,有了想当然的想法,简单征询了一下别人的经验,就盲目下了结论,认为这件事
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岂不知,也许客户还正在到处寻找合作方,也许,正在默默等待着你.....。拿不准的事,最好先准备充分,征询清楚。我们经常在工作中,生活中,留存了很多未了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些未知数,不可置否。我们之所以拖着,浮着,无非是没有认真的去执行。等到了事情拖到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时,自然就放弃了。这就是我们许多事情让自己觉得没有成就感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失败。推诿和想当然的一个主要心理依据,是不敢面对,自欺欺人。经常有这样的人,你问他一件事情怎么样?他给你的回答永远是:很好。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但真正自己回到自我,却是“有问题”。其实,这样做大部分原因是用虚假的“没问题”,来掩饰自己不敢面对,给自己躲避问题和不去解决问题的借口,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怕被别人否定和看不起。这样的最终结果---害了自己。还有的就是被盲目乐观所误导,以为客户是自己的老关系,一般丢不了。盲目乐观看不到潜在的问题,你和客户的沟通欠缺之后,往往客户会被其他的竞争者所吸引,特别是当客户对你产生了失望情绪之后,是很容易把你抛弃的。
做最好的执行者:不要想当然,坚持不放弃,拒绝推诿。
第五篇:做最好执行者学习心得
要想以后“多省心”就得现在“多费心”
----读《做最好的执行者》有感
如题所讲的道理,我想人人都明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真正做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轻松省心。在执行领导安排的任务时,往往也是这样想,经常会对自己说:“太难了,先不管了;太麻烦了,省几道程序吧;不会有问题,就这样吧”,但是,有时候事实却不是跟自己所想像的一样,越是想在开头就省心,那反而会伸出更多费心的烦心的事出来,因为,事前工作做得不充分,为了省心,根本就把控不了结果,根本不知道事情会出现什么变化。与其这样,到不出事先就不怕麻烦,多考虑,把所有准备工作做足,做充分,把每一件事情都落实到位。这样,事前“多费心”,才能确保以后“多省心”。
要做到省心,事前就要做到:
一是充分的准备,因为充分的准备是永不过分的,领导布置的任务,规定月底完成,而现在还是月初,总认为不急不急,还来得及,事实上,问题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早一点做准备不仅让自己踏实,而且万一有什么变化,也有时间去更改和补救。
二是严格制度和流程,因为严格制度和流程会降低犯错的概率,不用自己想当然的去做,凭想像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先把严格的制度和流程订好了,执行才有高水平的保证。做为保险公司,公司在承保、核保、出单、理赔等及业务员售前、售中、售后等作业流程都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来
控制,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出错的机率,并让客户权益受到保护,想想,假如公司没有这些流程和制度,每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公司会成什么样,客户权益能得到保护吗?公司的品牌形像会是什么样子??
三是需要再三的核实确认,因为再三的核实确认永不过分,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没有再三核实和确认的习惯,总爱带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认为:我说了,别人就一定明白了;别人答应了就肯定没问题了;我做了,别人就知道的了。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事情却并不一定如自己的惯性思维所想像的那样顺畅。我自己对此就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做为行政人事部,公司召开的大小会议,有负责通知各参会人员的责任,而有一次,因为领导在开会,不方便打电话,我就想当然的在邮箱里发了会议通知,认为既然发了会议通知了,领导应该就知道了,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领导开完会后,一直有客人来访,根本没有时间看邮箱,因而耽误了会议时间。从这件事情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你认为再保险的事情,也需要再三的核实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