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习养总结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习养总结
发布者: 刘义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倡导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并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体验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快乐。因而,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显现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研究性学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意义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我国举行第三次全教会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具有导向性的课程教材改革教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施,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都提出了“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一些与之不协调的问题,或是“一问一答”灌输式,或是“一碰即退”的压来式,使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形式,虽然老师也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但往往会害怕学生过于发散,使教师主动权转移或处于尴尬境地,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所以整个课堂还是“学生跟着老师走”、“学生学着老师说”,还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这种传统课堂虽然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忽视了知识技能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和价值观。因而,无法完整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既跨越学科的逻辑体系,又超出专家预先设定的学科课程内容范围,它的基本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反对强制和他律的束缚,主张尊重学生人格,实施“自动、自由、自治、自律”,即要使学生有“自发之活动、自由之服从、自治之能力、自律之行为”,变“我教你学”为“学生愉悦地学”,注重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致力于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掘,它与以往的教学学习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是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学习语文,应获得一定水平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语文知识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经济、科技等广泛联系的应用知识;语文能力指的是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学习语文的知识、使能力智能结构不断完善,促进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人类历史文化中吸取丰厚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的心理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以此来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逐步掌握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工具,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生命质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阅读积累、口语交际、写作训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培养和发挥他们主动学习、团结合作以及探究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而,这个过程将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将听说读写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是解放儿童身心的有效手段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语文教学首先应该“以人为本”,人既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把儿童当“人”看待,必须把儿童当“儿童”看待,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人”,当作有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性的“人”,维护儿童的天性。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人必须是按照他的“本真状态”那样生活,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必须是同人的“本真状态”相适应。否则,人只能是生存在荒谬的、丧失其本真属性的异化状态的人。小学生面对自然、社会的复杂与多彩,他们往往充满着好奇,会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可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未能充分利用这些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它只是一种维持性学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则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强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进行,学生可以按照他的“本真状态”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知识的授受者,而是以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大胆地想,尽情地说,无拘束地问,相互协作,共同切磋,充分体现人的主体价值,真正感受到个体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和心灵成长的欢欣。因而,有利于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让儿童从受控制和被征服的状态中真正解放出来。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开放性”语文学习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实行“开放型”研究性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开放性的学习教学,强调学习与时代精神、社会生活、学生的生命发展之间的联系,强调把多种知识获得和多种能力的训练溶于一炉,互相沟通,实行多角度、多层次、多起点、多路线、多焦点的立体探究。学生在研究性活动中自己阅读课文,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感悟和体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性的学习教学?、开放时间与空间
小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局限于狭隘的教室之中,不应该局限于 40 分钟之内,不应该局限在几节语文课上,而应突破教室的局限,把视野放得更宽,延伸到室外,校外,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如学习《頣和园》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室、网络、广播、电视、书报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搜集有关颐和园其它景点的图片或文字介绍,从多方面研究颐和园;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扩展性研究,通过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兴趣,广泛积累有关祖国名胜古迹和家乡旅游胜地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还可以组织演讲、导游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机会,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进一步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空间,才会使学生在研究中成长,培养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放学习内容
语文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教育,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形成文化底蕴,语文学习开放性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面对教材不能固步自封,而应不断延伸到其他邻近学科及课外阅读,这样,就能促使学生从大量阅读的课外知识中为其所思考的问题提供足够的证据,而当他们经历了信息的选择、分析、综合、表述等一系列研究过程时,思维才能活跃,才能对答案提出疑问,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他们便将会用更深、更透的眼光解读课本中的文本。例如,教学《啄木鸟和大树》,学生对大树的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话,以致造成病死的恶果,印象极为深刻。可是,从另一方面看,是不是别人的话都得听,还要不要主见呢?为此,教师在课外让学生阅读另一篇童话故事《小熊画兔子》,在这则故事里,小熊却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听从别人的指导,结果把兔子画了个“三不象”。学生在深读研究时有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的材料,认识就更深刻、全面了。、开放学习方式和课堂表达方式
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其认知风格与方式方法必然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和课堂表达上要尽可能开放,给学生最大的自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研究,去表达。例如教学《神笔马良》一文,教师让学生在深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一条主线:喜得神笔——巧得神笔——痛失神笔——智夺神笔,然后以这一主线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读,并明确研读的目标,想想这部分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马良(的马良),你是怎么认识的?有什么根据?在学生小组学习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结果:
喜得神笔——勤学苦练的马良
巧用神笔——一心为民的马良
痛失神笔——痛恨大官的马良
智夺神笔——智勇双全的马良
这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动朗读、思考、交流,轻松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综合性”语文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在学科知识的序列中构建课程的模式,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注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的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更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强调目标的综合性
设计语文活动目标,不仅要围绕一个主题,将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有机整合,还要重视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给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课题。如: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的综合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已经有提示“„„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和同学交流”,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涵盖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具体的可以概括为:能运用合适的书面表达形式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并能和同学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份学生课余生活的记录,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体验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相互交流的乐趣。而在这一个层面上学生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语文课程的目标将获得更全面的实现。、强调内容的综合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涉及面很广,有对自然的感受与探索,有对文化的追溯与思考,有对情感的品味与反思等等,几乎涵盖了自然、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横跨历史、地理、生物、天文、艺术甚至理化等各学科。即使表面看似简单平常的话题,也是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这就要求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应以语文为主,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活动与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凸现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有位教师在上完《赤壁之战》一课后,发现学生仍意犹未尽,她立刻以本篇课文为生发点设计并上了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具体内容如下:
A、【辞海拾贝】重在让学生说出与三国有关的成语与歇后语,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桃园结义、神机妙算、诸葛亮弹琴、诸葛亮的鹅毛扇、关公照镜子、张飞穿针„„
B、【才华展示】 通过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形式各施其才
C、【脑力冲浪】 重在让学生写一写、评一评三国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张飞、关羽、赵云等)通过开展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
D、【开心一刻】三国主题歌,诗词鉴赏(《七步诗》《赤壁怀古》),三国地图(魏蜀吴地图、荆州图), 三国连环画(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他人的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发扬。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感受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此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强调形式的综合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宽泛,开放性强,相对应的,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活动形式也应该异彩纷呈,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自由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甚至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深刻领会这一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拓视野,敢于学习。比如,了解“端午节” 的民间习俗,当然需要查看有关的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渊源和相关的知识;同时可以去收集一些端午节时人们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还可以去访问附近的老人,听他们讲讲屈原的故事,说说端午节民间习俗的变化;还可以学着包粽子,做香袋;最后可以综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次汇报。当然,作为三年级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要注重学习活动中的感受。
三、注重“主体性”语文学习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个体的一种自主活动,别人无法代替,教师也无法单向决定。“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正式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必须是“研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主动地“获取”,才能变“学会”为“会学”,真正的提高学习能力,而不再一味依赖教师的传授和灌输。为更好地落实学生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应做到以下两个“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研究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和组织者”。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中我们知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因此,研究性学习并没有排除学习指导,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顾明远教授曾经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会进行研究性的教学,能对学生的学习、研究予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能说说黄盖的这一计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读后,教师又与大家一起进行研讨、交流:(1)连船。(师问: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不好?)(2)轻信投降。(为什么会轻信?)(3)东南风很急。(读句子时,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东南风会助他们一臂之力?)这些问题的提出是点晴之笔,它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火攻”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也为理解人物的性格打下了基础。整堂课容量非常大,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在研究、在学习,教师只是在关键处旁敲侧击,加以引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叶圣陶 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他说,“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和指导,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让学生自学后提出不懂的地方。对于他们不懂得这些问题,教师进行归类:有的没什么意义;有的有知识性,没讨论价值;有的有一定价值,但可很快解决;有的接近中心,有较大价值;有的有很大价值。最后,再围绕最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在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还应“扶”着学生走一程,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此时教师的指导要“少而精”、“指导要得法”。、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开展是这一教学方式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可从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获得对所研究内容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人文化和积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通过综合性学习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师生共同确定“环保教育”研究专题,这个专题可以分成若干个子专题,如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研究、生态平衡问题研究、资源污染和利用问题研究、环保问题引发的自然灾难研究等。这些子专题可以由一个组员完成,也可以是几个组员共同完成。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既有明确分工,又团结合作,相互支持,期间教师也要积极参与研究学习的整个过程,指导同学们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及时帮助专题组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后也新增了一些实践性作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思想总结
黄圩镇曹场小学
2014.1
王瑾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总结
在从事语文教学的几年中,我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理论,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是一种体现开放性,具有时代性精神的教育思想,它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有利的教育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结合这些,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内涵应包括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以及审美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等。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具体做法有如下几方面:
一、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注重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在这当中注重知识联系实际,加强作文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比如,我班魏超同学以前作文水平较差,在我执教期间,经激发兴趣和方法指导,现作文水平已有显著提高。另外,多让学生自学自练,现在我班的整体作文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无论哪种科目,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贯彻如何,主要是以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否能够举一反三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自学课文,自己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这也算是我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它是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他们形成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公民意识中,我认真钻研每一篇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点,十分注重此方面的渗透教育。通过教学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中,我也是找准每一篇课文中的品德榜样来激励学生,以此为榜样、为模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使班级学生养成诸多优良习惯。
四、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美、发现美,因为只有发现美的事物,才能用感官去欣赏美,去追求美,从而为净化学生心灵有着巨大作用,教育学生不畏艰难困苦,不畏失败、挫折,跌倒了再爬起来,告诉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并已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这是我感到十分欣慰的。
王 瑾
2014.1
第三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柿树园小学素质教育专题总结
一、学校的一切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校管理,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制度只能管人的行为,并不能管人的思想。因此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重点,从而使每个人参与学校管理,真正实现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二、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主题。
通过制度的约束和理论的学习,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每周坚持业务理论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专题研讨、专题讲座,又有观摩录像、心得交流,其中“每人上一节优质汇报课”的研讨活动已经成为教师们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舞台;此外我校还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积极争取机会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参加听课研讨活动,从而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三、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每周周二、周五教研日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做到每次教研有主题、有理论,有发言、有讨论、有记录,教研后由中心发言人汇总大家的意见总结成文。通过教研,使教师明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理清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不断更新
观念,统一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和人才观,有力地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当教学观念转变了,我们还因势利导,要求全体教师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的一种回归本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我们办学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需要转变的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与学的方式。通过规范办学行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带来的是学生的健康素质的增强,是学生的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通过规范办学行为,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这其中,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加强教师新课改培训,加强课程改革等等,也从深层次给学校带来了变化。实践证明,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坚定不移的推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相信教师,相信学生。也只有落实科学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教育,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大教科研力度,坚持走“减负增效”的教学路子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由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过程,是学生自由生长的过程,所以减轻学生负担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措施。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研究学生,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不难发现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冲突,导致一些低效现象的存在。诚然,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老师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减负”工作中要注意调动教师积极性,不能因“减负”使教师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放松教师自身的责任,而要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为此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活动,同时关注新的教研信息和课改动向,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际,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在学校品牌建设方面,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重点,创办了“自主+专题+假期+综合”的特色作业模式,做到“课外作业多样化,课余生活趣味化”;积极落实关工委“三项活动”要求,开展了“早诵诗、午习字、晚读书”活动;创设了办报、古城采风、小发明、小创造、小课题研究、数学日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作业。逐多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和搭建了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
展
四、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做到了不随意增减课程。积极开展艺术课,成立了科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艺术小组,激发学生兴趣,增减学生个性和特长。
五、以少先队活动为阵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我校德育工作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法制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通过大队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机制。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改革,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柿树园小学2015、7、15
第四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素质教育
工 作 总 结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已任,确定了德育的先导.学校发扬“团结 奋进 求实 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感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最大障碍不是资源问题、资金问题,而是十几亿人口素质问题。因为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件紧迫而伟大的教育工作。学校提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基础,发展个性”作为实施素质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逐渐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人格发展、认识发展和身体发展,“五育”并举,各科教学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开辟课内外两个课堂,实践“减负增效”、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其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办学,按制度办事。学校以《教育法》、《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文件为依据,规范教育行为。加强行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
(二)建立一支高师德、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是师德教育最重要内容,学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内容利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学校以“师德高,师风正,师纪严,师表端”作为师训,来鞭策全体教师。广大教职工能以师德规范为准则,无违法违纪行为。全体教师坚守岗位,以校为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教风。其次,加强教师业务培养。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重点就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三)加强教研教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重于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自学、自立能力较低的现象,学校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识到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构造一个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教改指导思想,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革教学结构入手,要求各教研组均有教研或教改课题,除了教师本人撰写论文外,更主要的是把思路及理论实施于教育教学之中。以课堂教学和学法指导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效。
总之,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也还有许多不足,争取在下学年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把我校素质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武安市阳邑镇柏林中心学校教学评估档案
武安市阳邑镇柏林中心学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李云花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呢?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我自学了《新课程标准》和波利亚的著作《怎样解题》,并在教研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每星期听一节课,向其他先进的老师请教学习,而且积极参加学校、学区的教研活动,并与老师深入研讨:重视课堂模式及策略的研究,关注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模式意识,不断提炼,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二、重视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严格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和要求。平时要善于钻研教学,熟悉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针对教材特点认真备课,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经验和能力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另外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数
武安市阳邑镇柏林中心学校教学评估档案的组成要利用小棒进行操作教学;认识时间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等。其次,要大量的收集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从中选出有特色、有价值的题型供学生练习,争取做到:做一题会解三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多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能力。课下及时总结,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辅导工作,确保合格率,提高优秀率,努力取得全面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想尽一起办法使课堂仅有的40分钟内分秒不浪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留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一看更多自己不知道事情,掌握其他更多的科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