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态课堂听课心得
小学生态课堂听课心得
生态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课堂作为教学的子系统也要追求“生态平衡”。结合新课程的理念,生态课堂就是用生态学的理念营造和谐的、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课堂。和谐是课堂环境的基调,教师只有营造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发展,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服务,为学生将来负责。在教学领域,我们更要用生态课堂的理论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自然美、和谐美,滋润学生、营养学生„„基于以上了解,结合我对小学生态课堂的认识,谈谈这次永昌下村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竞赛”观摩的一些心得。
一、以和谐为基调创设生态课堂的氛围。
在生态系统中,不管是相同的生物还是不相同的生物,在具体的生态环境中,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容纳,相互共存,我想这就是和谐吧!所以和谐的生态课堂其实也要像生态系统一样,课堂中的各种因素都要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才能进行良性的互动,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里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教师、学生)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还是需要为人的因素服务的,这就好比种子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道理一样。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以有效的教学情境与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基调创设生态课堂的氛围。
1、创设有效情境,促进课堂和谐
新课程强调的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已成为广大教师组织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一节课下来,往往要变换多个情境,觉得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但笔者认为,课堂的情境创设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效。因为学生熟悉多个情境需要有个过程,我们不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情境的认识上,应该削弱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使情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一位老师上“大松树与小松树”这节课时,首先用猜谜语的方式创设情境,再展示图片进入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分角色朗读,齐读等。这样,整节课在同一个情境下,即不干扰学生的思维,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课堂和谐又不失实效。
2、重塑师生关系,促进课堂和谐
生态讲究平衡,世界呼吁和平,而教育需要和谐。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课堂中人的因素,两者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放下架子和学生做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犯错误、纠正错误的权利,及时发现学生的闪
光点,去创设和谐、民主又充满情趣的氛围。比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我有自己的想法„„”“我可以和后面同学一起合作吗?”“老师,你能加入到我们小组来吗?”“老师,我们想用摆一摆的方法来进行验证。”„„这些课堂中的“声音”如果不被关注,那么它将悄然消逝。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权威,适时结合学生的声音,改变预先的课堂设计方法、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有发出这种声音的勇气。当然,教师也要把握一定的“度”,过度“放任”也是不可取的。只有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创设真正和谐、民主的氛围,课堂这个“生态系统”才会越来越“平衡”。这次下村小学一些教师的生态课堂也充分的体现了这点。
二、以自主为基调优化生态课堂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符合生态课堂的理念,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体现到课堂教学中,我们觉得教师应该从“抓住课堂生成、倡导任务驱动、注重动手实践”出发,优化生态课堂的过程,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冲动。进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主体活动去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抓住课堂生成,促进自主发展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生态课堂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的动态信息。学生的信息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学生灵感的萌发,稍不留意就会消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其实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时难免会考虑不周,但是当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方法时,教师要在课堂中仔细思考,或许是学生灵感一现,一定要抓住这种“昙花一现”的闪光点,这样在课堂中长期坚持着,定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倡导任务驱动,开展自主学习
《小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生态课堂理念下,我们要倡导“任务驱动”教学,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任务当中,让学生在主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性,自然而然地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驱动”有效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更加生态。如邓素姗老师的“课外识字教学”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读出街上招牌的字(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观察、讨论、等自主活动,让学生感悟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体验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学生在和谐、生态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注重动手实践,鼓励自主探索
新课程理念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这都说明一点,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我们都不能忽视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考虑人的生态性。邓素姗老师的“课外识字教学”中制作识字简报,孟志明老师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让同学用计数器自己去完成拨数的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关注生态课堂的本质。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引用到我们教育领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有“杀鸡取蛋”的应试思想:只关注学生一节课或几节课所学数学知识的多少,而忽视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或者只关注优秀生的发展,而忽视潜能生的发展。应该给予每个学生提问、思考、评价的机会,让学生会提问、会思考、会评价,掌握学习数学的技能和思想方法,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才是生态课堂的本质所在。
1、会提问。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由解决问题到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喜欢提问题是人的本能,小学生尤其喜欢提问。作为教师,我们不要抹杀学生的本能,而且应该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有所质疑。让学生从小树立提问题的意识和勇气,向同学挑战、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培养他们“会提问”的能力,把问题提到“点子”上,以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形式上,我们可以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比如平时胆子比较小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当堂提问,如果是在不行,我们可以让他们下课后再提或者向同学提;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写出来再提„„设计上,我们要多提供能鼓励学生提问的素材、例子、问题。如,学生就是在不断的提问中发展自我的。
2、会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思考是学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笔者在前面提到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极为
重要。学生只有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实践活动中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首先,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干扰学生的有效思考。如教师可以在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不急于寻求答案;在结论得出之前,要给予学生思考、概括的时间,而不急于下结论;学生回答问题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想说的描述完整,而不急于评价;学生做题目、探究活动时,要让学生考虑充分,而不急于干扰学生的思维。再次,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用多角度进行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并可以进行必要的激趣:“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说明吗?”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1只青蛙平均每天吃害虫50只,照这样计算,6只青蛙3天吃害虫多少只?”一题时,基本解法有两种:50×6×3=900(只),50×3×6=900(只)。教师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可不可以这样列式:50×(6×3)?”他解释说:“其中6×3是假设这些害虫让一只青蛙去吃,要吃18天,1天吃50只,50×18求出来的和6只青蛙3天吃的害虫一样多。”学生听了他的解释,感觉挺有道理,受到了启发。
3、会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评价,课堂中不断涌现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评价语言。可是老师们是否考虑过,学生也有评价的权力,而且学生的评价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学会评价,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因为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评价。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等。如学生个人发言时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学生板书时可以引导学生集体评价,学生小组展示时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学生产生错误时可以引导学生评价„„教师只有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评价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会真正实现。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造物的千差万别,给我们构建生态课堂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我们相信,用生态课堂的理念去创设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充分地激发。这自然生成的过程,一定会使这个“生态子系统”更加“生态”,更加“平衡”,最终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2013年4月7日
第二篇:和美课堂听课心得
“和美”课堂听课心得
上周六,我有幸去长沙湘府英才小学参加了第九届“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型观摩研讨会。4位名师向我们展示了4节高水平的示范课,课型丰富多彩,正如“和美”课堂的理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这短短一天的学习观摩中让我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全国特级教师魏星在指导《詹天佑》一文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自然和社会环境去提出问题,感悟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詹天佑》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他打破了传统教法,采用的训练言语活动的三步法:即问的本领,答的本领,写的本领。整个课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詹天佑》背后的审美价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早就听说过李玉贵老师的名字,并且对她仰慕已久。今天有幸听到了李贵玉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蝙蝠和雷达》,让我们听到了别具风味的课堂。李老师如此说,她已经退休几年了。可是谁能将退休这个词,和眼前的这个人联系起来?她一开口,台湾女生的那种温软却不甜糯,温和而满是坚定的感觉,让我感到温暖。在这堂课中,李老师通过“沙漏”、“小天使”等小组角色分配让课堂分组合作真正的发生,每个孩子都在认真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卷入进课堂,这种卷入并非慑于教师的威权,而是知识本身的魅力,课堂自身的魅力。正如李玉贵老师自己所说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课堂上安心的生存,安然自主的学习。让小孩成为“同学”,组织学生“互学”。昆山市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孙庆博执教的《尊严》,发现教材的独特特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引来大家反复琢磨、咀嚼、消化。通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能联系全文来读书,思考,加深了对哈默自尊的体会。引导学生走近哈墨,体会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为哈默写“感恩卡”,为杰克逊写回信让全文的情感得到升华。让学生明白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才能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孙庆博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让我敬佩不已。
最后虞大明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有为教师的语用修炼功底。他那幽默机智、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语言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听他的课,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课堂上.虞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犹如一个个路标,在看似随意的语言训练中,可以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回想虞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一位男教师特有的睿智、幽默、清晰、简洁,感觉他有时像魔术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又像指挥家,用精湛的艺术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激情,整节课就在他谈笑风声间悄悄溜走,真是让我叹为观止。
在4位执教的名师中,每位老师都有他们独特的魅力。他们博学、优雅、机智、幽默。他们为课堂而生。他们以生为本,紧扣孩子们的生命体验。他们更是我前进的风向标。
第三篇:高效课堂听课心得
篇一:高效课堂之听课心得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基础年级高效课堂评比活动。这个活动对于我这个踏上教育这片热土第三年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取得进步的一个良机,也是对自己传统教学的一次难得的突破。
在课堂评比现场,我看到第一位来自语文组的王瑾老师,给初一年级孩子上《诗歌鉴赏》,导入部分用了自己创作的诗词来引入情境,非常别具新意,是个亮点,学生很快就被带入了美妙的古典诗词的学习;第二位谭桂英老师,是我们英语组的一个很棒的老师,上的是高二年级阅读加写作课《a new dimension of life》。谭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重点训练阅读中出现的比较漂亮又很实用的句式,并让学生仿写,再将其活用到写作中。谭老师的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亲切的教态使得学生不知不觉就跟着她的思路走,非常配合,反应迅速,很快就输出所学知识,而且运用得当,效果很好;第三位也是来自我们英语组的相当可爱的罗丽莎老师,给初一的孩子上了一节非常生动的听说课《现在进行时》。罗老师洪亮的嗓子,标准的英语,灿烂的笑容,丰富的面部表情,热情洋溢的上课方法,有趣的课堂游戏,很快就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知识。听课的老师们不由得感叹,要是我们以前有这么好的老师教我们的话,都不知道英语学得多好了;第四位是来自语文组的陈文强老师,给高一学生上诗词鉴赏课《雨霖铃》。她充分借助多媒体,利用感人的录音朗读和唯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诗的情景,学生和现场的老师都不自觉的被带入情境当中。虽然陈老师去年才刚毕业,但她从容不迫、稳重大方、亲切温和的教态教风和笑容,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同时也获得很多老教师认可。
听完这次的高效课,我发现,虽然高效在我们学校只是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但是它却让不理解什么是高效课堂的我,对高效课堂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自己昔日的教学打上了一个个大大的问号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呢?它是否能够真正取代传统教学,带来质的变化呢?
教书三年的我,时刻在反思:把学生教得高分是否就是成功的?跟很多执教多年的老师一样,我们一直在走着传统教学的道路导入部分,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课堂学习中,教师预设练习,很少现场生成问题,学生都跟着我们老师铺好的路走,很少会给自己机会来个出其不意的质疑;课后练习也是我们准备好,一旦学生没法按时完成练习,等待学生的只有惩罚式的抄书,这是大部分老师屡试不爽的、期待抄多了就能其义自现的方法&&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造性在一点点的被抹杀,学习兴趣在一点点的消失,一直到成为专为高考而学的考试机器&&
其实在咱们的传统教学中,有很多低效的环节,老师一直讲,学生犯困,听不进去,就导致了教学过程的资源浪费,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光听不做,再聪明的学生,也会成为书呆子。
所以,传统教学的改变迫在眉睫!而高效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咱们可以这样开始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从学生角度看,高效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我们老师要懂得适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展;同时也要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高效课堂的真正奥秘,不是把学生教出高分,而是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只有把学生学习的能力真正发挥出来,减少学生对老师满堂灌的依赖,主动学,会学,才是真正的高效!
篇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月7日,一个美好日子。我们岸堤小学语文组六人,在刘校长和田主任的带领下,6点多就起床,七点钟出发,8点就赶到了上高里小学。很多别的学校教师精英们也同时聚集在那里。课型有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主题阅读等。还有一场别开生面,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基础。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田老师讲授的《钓鱼的启示》一课中,她抓住经动作、语言、形态的写作手法进行部分精讲,进行示范阅读,田老师的课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心理上也得到愉悦。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可文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把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张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体会了祖国的中华不振,以及以后的我们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
第三、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对话。并且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 陈老师在上《称赞》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读课文;再读课文,通过多种优秀进行生字的检查;表演,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杨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进行交流,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还有一丝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和活动的大型性,有些好课,特别是网络作文的读写联动课没听到。
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篇三:高效课堂听课心得
我非常有幸于2012你年5月15日,听了胡婕、刘姮锦、钟菁三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新课改的根本前提。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让自主变成了放任。只要走进课堂,就会发现: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后,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习明白,教师再重点进行点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2、不要让合作停留于形式。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指导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这里有两层意思,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小组在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有的放矢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中怎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主动学习意识,也为了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将来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预习课文。但是通过地理课堂的预习,我发现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不高。虽然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中只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80%的任务即可,但是还有很多同学预习时进度过慢,或是没有预习。预习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等,但是现在有的学生预习流于形式,预习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预习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问题。打无准备的仗必输,所以在备课时要把问题设置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而不是老师逼着学生学;根据课程的总体进度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预习的时间可以自由调节,让那些学困生也能有信心来完成,让他们积极参与,而不是看客;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就如校长说的,把问题分解开,设置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问题不要设置得过难,否则学困生就更没信心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课堂中,发现很多同学在预习时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学那样在书中圈点教材,或是在图中找答案,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良好预习习惯不是天生具备的,预习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光强调学生在知识上的帮扶,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帮扶。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的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篇四:高效课堂听课心得
这次听课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虽然这几位老师的课风格各异,但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地方。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我们课堂的现状,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的学生应该怎么做。下面谈一下我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感受:
我认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在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教室变为学室,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课改之前,传统的课堂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高效课堂在于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把课堂时间更多地倾向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这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极大帮助的。
高效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第一、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通观全局,提纲挈领,为学生准备既精细又简单可行的导学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任务。王校长也一直强调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详细具体,切实可行,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心中有数。
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照执行。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
第四篇: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课堂,小学综合”观看心得
靖江市越江小学
包艳琴
3月20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江苏省“名师课堂,小学综合”的一节以“爱心义卖活动策划”为题的综合实践课,并听了张老师的综合实践经验交流,真的是受益匪浅。通过听课学习,我这个初涉综合实践大课堂的新兵对该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也明确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下面就将我对该学科浅谈几点认识:
一、上好综合实践课,意义重大。
这次的名师课堂观摩,让我真正了解了综合实践课开展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科课程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及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能够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的明显优势。综合实践课能做到其他学科做不到的事情,给孩子独立的人格,给孩子独到的眼光,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学到本领,带着本领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改造和创新之中去。
二、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源自生活。
我常常在想,综合实践课上些什么内容?今天这节课,张老师让我找到了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善于挖掘生活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学生将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因此在主题的设计上要将所谓的“热点”“关注”问题,化解到平时的生活中,顾及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张老师的爱心义卖,不正是来源于学雷锋活动学生的麻木问题吗?张老师是个有心人,她将发现的问题变成上课的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充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想自己,我缺少的是发现问题的眼睛,缺少的是把生活中的问题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的链接。做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是什么?我似乎很少去思考,从没有想到它会改变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三、综合实践课上的主导是老师,主角是学生。张老师在对学生学法指导方面做得很好,做到了及时点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准确评价、引导,使学生有成功的心理体验,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张老师在看到各组同学的讨论初见端倪的情况下,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各组心目中的策划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张老师既扮演了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的形象,整合每个小组成员的创意思想,又在技巧和方法上及时给予帮助和指正,这就使整个动手操作过程扎实有序,活而不乱。
小组合作学习时,由扶到放,有效进行。张老师先带领大家统一商定活动时间、地点,再让各组学生先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这样就为学生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打下很好的铺垫,也为学生的合作共赢提供了保障;最后再选取方案集体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发挥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提高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很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 力。比起学科课程来讲,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规定的必学内容,它的设计和实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学生在这个课程里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他们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而又能研究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研究去探索,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堂课,教师在言谈举止中渗透了自身的知识与涵养,教学语言的功底颇深;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又渗透出自身的功底之深、设计之巧妙,教法之灵活,应变能力之强,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陶行知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我将认真反思,在反思中继续提升,搞好综合实践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多多探讨课堂模式,虚心好学埋头钻研,力争将此次学习的先进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质量,使每个学生更加喜欢综合实践课。
第五篇:高效课堂听课心得
高效课堂听课心得
冯庄小学 王香珍 2011年8月19日在高平会堂我有幸听了几位老师的课。这次听课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虽然这几位老师的课风格各异,但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地方。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我们课堂的现状,在新课改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的学生应该怎么做。下面谈一下我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感受:
我认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在“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教室”变为“学室”,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课改之前,传统的课堂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高效课堂在于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把课堂时间更多地倾向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这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极大帮助的。
高效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第一、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通观全局,提纲挈领,为学生准备既精细又简单可行的导学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任务。王校长也一直强调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详细具体,切实可行,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心中有数。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照执行。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毕老师的语文课就是这样。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寻找答案。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出现问题先请学生解答,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于乐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谢老师的数学课就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玩了一节课,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自己还想再多琢磨几种做题的方法,似乎意犹未尽。左老师的物理课上,她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提出猜想,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动手来验证刚才的猜想,这时候学生是充满了求知欲望的,他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充满了热情和证实猜想的迫切心理,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大。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第三、要及时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使学生对每一学段的目标有所了解,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课堂上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要想课堂高效除了教师如何教,我认为还有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教练。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所以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的好习惯。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对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学习成绩的作用都是极大的。但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首先,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到我们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这样的课堂,会有许多学生讨论、辩论、讲述等环节,必然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是否又会面临课时不足的问题,是否又会因为课时不足而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成绩,这都是我们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和阻力。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们的亲历配合,还有学生的逐渐适应。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将新课改的理念尽快渗透到教学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