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1:5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

第一篇: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

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

周五的下午,当我们把学生完完全全地交给家长后,我和邹校长、余君成老师一行三人开始了本周的家访之旅——走进了新铺子村的5名学生家庭。

车开得不快不慢,雨过天晴的太阳照在人的身上很暖和。我们边走边谈,回忆和交流起这五名学生在学校里的状态和几次考试的成绩状况,他们的成绩良莠不齐,有班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有忘写作业的双差生;有爷爷奶奶带的留守生,也有父母陪在身边的被爱生。

此次家访的路并不长,却让我在回来的路上以及躺在床上的夜晚回味良久。

他,在学校,总是表露出一种“我很拽”的感觉:他衬衫的扣子有时会故意打开两粒;他早上晨读课上总是会在打了做操令才走进教室;他的头发每天都洗得油光可鉴;他还“朝三暮四”地谈着小恋爱;他还“争风吃醋”地与其他班男生打架;他作业本上的字迹总是歪歪斜斜;间隔一周的周记总是写不完……总之他有时候很让我无语。

走进这个“无语”学生的家,令我不可思议地是他仿佛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他规规矩矩地叫老师好,然后把我们带到客厅的沙发上入座,他的母亲便出来和我们打招呼。他转身就进了厨房,为我们仨端出两杯热气腾腾的茶和一杯白开水。我知道那杯白开水肯定是为我准备的。我忽然发现这个“坏坏”的男孩有几分可爱,他的这份细心和礼数我看在了眼里。

我想起曾经的一个片段,当我在早自习的时候走进教室,我看到他在和一个男孩子互扔瓶子,然后是骂骂咧咧。当时我气疯了,这还像学生吗?我把他叫在前面,啪啪给了他两耳光,当时他不服气地瞪着我,手微微地动了一下,仿佛是要还击,可最终垂下了手,可头颅却还是高高地扬着。当时我有点害怕,怀着身孕的我,若是被他一拳,我简直无法想到后果,我不该和这样的学生发生正面冲突。好在这个孩子没有动手,我有些庆幸。但随之我读到了他目光里的委屈和恨意,我必须要跟他沟通好。我让他把语文书拿到讲台上来读,我让其他的孩子背书了。这样,一来我是给他一个冷静的时间,二来也是看他是否会照我的要求去做。他回到座位上了拿了语文书,又重新站在了讲台旁边,我开始想这个孩子还不是那么坏,孺子可教。后来的谈话非常顺利,他道出了事情的始末,也承认了自己确实做错了。我说做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因为别人也有错,而自己的错会减少,< 课 件>你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或是吸取教训。然后我又和他谈了一下他近期的表现,我一一数来,他显得很惊奇,他也许不知道我不再为他的班主任了却对他还了解这么多。我说老师对你是重视的,你不能辜负了老师的关心。然后我又问了他上次为什么要用水瓶打别班男生的头,他略显腼腆地说是因为他喜欢的那个女生喜欢那个男生。他的坦诚和天真让我笑了。然后我又跟他谈起了关于爱情的真谛。我不奢望这次谈话能让这个男生不再去早恋,但我深信这次谈话,他与我不再存芥蒂,他能接受我对他的批评和处罚。

此刻他大大方方地坐在我面前,听着我们三 个老师对他在学校里真实的评价,听着他妈妈对他教育上的困惑和抱怨着他身上的缺点。他不时地为我们重新添茶水,又洗来水果,摆在茶几上。他的妈妈细心地削着苹果,说着平时对他的管教。

我们知道了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双面的性格了,他是属于依赖监管型学生。他妈妈说,从他放假回来,我就不会去田里干活了,他做作业,我就在家里做些小事。所以他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到处去串门。万一我要去田里,我也会把他带上,让他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做劳动他很勤快,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地里的。于是他被“豢养”在家里,人在可能心不在,不然我无法解释他的周末作业为什么不能完成。也许一味地管制会让孩子产生抵抗心理。但说句实话,他的好品质也是从母亲那学来了,比如待客之道,比如热爱劳动也是一种善于交际和孝顺的好品质。

谈话结束了,他硬是要挽留我们在这吃晚饭,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当他礼貌地把我们送到大路上时,夕阳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长,也许他正是在夕阳的余晖中悄悄地发着光,只是未被我们发现而已。

一竿子不能打死一个学生,此刻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不是优等生,不一定不是优秀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不能只走进学生的成绩。我相信,他会努力,他不只是出现在夕阳的余晖中,而是伴随着朝阳一起灿烂在我们的眼里。

第二篇:认识高三 了解高三 走进学生的心灵

认识高三 了解高三 走进学生的心灵

2012届备考资料教导处选辑

高三分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

制造心理压力期包括二个阶段:

1、磨合阶段(8月-9月)、2、稳定阶段(10-11); 缓解心理压力期包括二个阶段:

3、关键阶段(12-元);

4、休整阶段(寒假-一摸); 激励冲刺时期包括二个阶段:

5、冲刺阶段(3-4月);

6、调整期(5月)。

一、制造心理压力期(8月——12月)包括二个阶段

利用专栏、黑板报等教室环境渲染这种进入高三需备战的氛围,塑造高三需要抓紧时间的氛围,从而影响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让他具备一定的心理压力。每一次考完试,光荣榜上的名字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谁不希望自己能登上榜首,傲视群雄呢?正是一次次的打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班级里学习气氛日益浓厚。

二、缓解心理压力期(12月-3月),包括二个阶段

从12月到二模期间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考上,十二年的辛苦努力,就为了最后这一搏!紧张,紧张,还是紧张!对高考的恐惧,家长殷切期望带来的无形压力,加上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些许变化都会造成学生焦躁不安。越到最后阶段,学生的紧张心理越严重。这时期学生的心理承受已达到极限,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如果处理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其自暴自弃。我认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缓解学生压力上。现在我们正处在这个时期,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一)单独谈话

学生来自于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对学生性格和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学生的心理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中谈心法是比较好的。单独的谈话对学生很重要,不是说教,而是倾听,让学生将自己的担忧和问题说出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指导,像朋友一样与他们聊天,以便缓解他们紧张的心理;使他们分清主次,合理利用时间和正确确定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方向;使他们确立迎接高考的平常心态和信心。面对考试进步的学生,我说“学习进步了,说明你是有潜力的,你这段时间的状态是好的,坚持下去,高考肯定没问题!”而面对考试退步的学生,我说“没关系的,这又不是高考,考差了不等于就是一件坏事,通过总结,让你发现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通过及早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就必然能取得高考的成功。”

(二)缓解家庭压力

高三学生一大部分压力,来源于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左右着许多家长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特别大,有些学生坦言不愿进家,不愿面对父母,尤其是不能听父母的唠叨。父母有时的教育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适得其反。为此要把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家长进行分析,然后把事先收集到的学生对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家长,请家长跟自己的孩子一起进入高三,体味高三的苦;要求家长放下架子,继续做自己孩子的朋友,并且是知心朋友。这种做法是帮助学生有效的消除家庭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家庭外部环境宽松了,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没有了,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良苦用心,这对于高三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家长会的后续效果非常好。

(三)通过活动缓解压力

在复习迎考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和调节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张一弛,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取得优良的成绩。鼓励学生早上起来去跑步,周末也可利用适量时间来进行打球、散步等运动,课间多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多与同学朋友聊天开开玩笑,听听音乐等,放松自己,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我们班主任在这阶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第3阶段关键阶段(12-期末)

1.责任教育。

班主任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嘱托、学校的荣誉和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只要道理讲得透,学生一定会被感动并受到鼓舞,也会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2.心理调节

(1)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利用班会等活动讲一些平凡人历经坎坷、坚持不懈,最终达成愿望的故事。班主任自身或以往所教学生的实例往往最有说服力。

(2)指导学生调整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刚入高三时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再进行调整,以切合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困难。

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问题,班主任可选择一些励志的格言,如《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增益其所不能”等,统一贴在学生的课桌上作为座右铭,或以醒目的字体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进行耐挫折、抗挫折教育。

(4)引领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比如可借用魏书生老师的方法教育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做到“知学”“好学”和“乐学”的有机统一.3.学法指导。期中考试后,各科基本上都进入了复习阶段(我校高三都是三轮复习)。第一轮是对高三知识的复习,内容比较贴近高考,因此难度比授新课更大。

班主任可在班会课上以自己所任学科为例,对第一轮复习的特点、要点等进行归纳并细致讲解,同时在学法上给予指导。如果对其他学科了解不够,班主任还要和科任教师协调好讲解的时间和方式

第4阶段休整阶段(寒假-一摸)

要查明基础知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补差。对个别好学生的弱科,利用最后大力度倾斜机会(以后不可能再有过多时间上的倾斜),加强补习。

学生特点:经历了高三刚入学时的豪情万丈到期中考试以后的低落与崛起,寒假之后,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高考的临近,多数学生都有放手一搏的打算。这时学生的心理也更趋成熟,自我要求更加严格。

1.亲情教育。

可利用寒假进行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决心和信心。开学后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假期中的表现,并就家长在学生备考阶段应起的作用、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

2.心理调节。

要继续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与调整,可重点进行耐挫折教育。寒假过后,模拟考试的密度加大,学生成绩的起伏也会增加,对此,一方面要及时矫正学生对考试意义和目的的不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可有意识地加大试题的难度,使学生适当受挫,以锻炼他们的耐挫力和意志力。

3.分类指导。

班级工作与学法指导上要注意将班会与分类推进相结合。在班会上讲一些普遍性问题,在分类推进工作中解决个别的、几个人的或是某一类学生的问题。尤其要注意做好尖子生和潜能生的思想工作。

三、激励冲刺时期(3-4月)包括二个阶段

二模以后,距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已经意味着复习备考工作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备考复习,已感觉到了身心的疲惫。怎样在这个阶段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以最佳的姿态进入冲刺阶段,有赖于教师激励作用的发挥。

要让学生重新布置教室环境,大范围地张贴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言,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氛围,培养对高考的信心。同时结合级“高考百日宣誓活动”,我要求每个学生写几句最鼓动人心的话或座右铭,把带有学生签名的班级口号横额悬挂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发动学生在每周一班会课一起大声宣喊本班的誓词,让学生把对高考的激情在这最后的备考阶段得到最大的发挥。

把老师、还有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与祝福通过口头表达或者书信、黑板板书告诉每一个同学。

第5阶段冲刺阶段(4月)

知识综合复习,是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以专题复习为主。

学生特点:临近高考,大多数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备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成功在握而有所放松,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感到升学无望而放弃努力,把时间精力转向交友等事情上。此外,因面临毕业,即将分别,照相、写纪念册等各种事情相继出现,所以,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会变得与高三开始时一样繁琐。

1.强化纪律意识。

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只要还没有离开学校,就仍是学校的学生,就应该遵守纪律,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一切。同时,仍然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任何一例违纪事件,都要认真对待、严肃处理,以保证在最后阶段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出现意外事件。

2.尊师爱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生活了三年的地方,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洒下了他们努力的汗水。学生毕业前夕,班主任应至少召开一次以“尊师爱校”为主题的班会,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讨论,对学校的教师以及多年来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其他教职工的工作有一个总体认识,从而让他们怀有感恩之心、留恋之心。

3.学法指导。

一模之后,学法指导应该重点放在考试能力的培养上。班主任可结合学校组织的规模较

大的考试,重点讲解如何备考,大到心理状态的调整,小到草稿纸的使用,细到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讲解,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能够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第6阶段调整阶段(5月)

调控心理,减少失分是本阶段中心任务,控制测试的频率和难度,是调整考试心理的重要手段。适当减少课时,增加分层辅导、个别辅导是本阶段教学管理基本策略。以训练为中心组织复习,计划以课时为单位,讲评和反思是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

心理状态的调整,特别是自信心的树立,是这一时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同时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自信而从容不迫地迎接最后的考试。在高考那天走进考场之前,给他们一句诚挚的祝福、一声温情的叮咛以及一个会心的微笑,让他们满怀信心地走进高考考场。

高三年级对学生来说是中学学习生活的终点,又是跨入新生活的起点。做高三班主任和教师是一次苦旅,但也是一个收获的时期。高三班主任既肩负着协助学生顺利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重任,又背负着学校领导和广大家长的殷切嘱托,同时还担负着整个社会的高度期望和关注。

在此只简要地提示每个阶段目标、重点与要求,各个学科在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工作,怎样组织复习,正是全体高三老师要用心研究的。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三班主任这一光荣而又艰苦的使命,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忘我地工作,更重要的是讲求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第三篇:全面了解学生

一、全面了解学生

(一)什么是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技能是指教师熟练运用了解学生的方法,迅速、准确、有效地把握班级集体的整体情况、班级中学生个人的有关情况的活动方式。所谓了解学生,概括地说就是摸清学生过去的“所作所为”,现在的“所思所想”。此事易说不易做,需要一个教师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够将自己一切教育行为和活动置于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进行,以平常的心态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二)为何要了解学生?

1、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在个性特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性格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批评教育的方式也不相同,教师如不了解学生的特点而盲目采用简单的教育方法,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思想和逆反心理。因此,要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师通过校园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能够较快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如:有的学生反应很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在小组内很活跃;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并且能够帮助别人;有的学生很细心,能够发现问题等。

(2)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学生个性形成与家庭的关系最为密切,家访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形成的家庭环境,教师这种覆盖全员的家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2教育要以治本为主

教育不仅增进人们的知识,更是培养人的个性。教育不是简单地改变人的不良行为方式,更深层次的是要改变产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心理。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直观的方法,这样可能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更不利于其今后的社会发展。要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

3教育建立在了解之上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各方面的情况,即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心理诸方面都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走向人生的新境界。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要有正确的估价和认识,要看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能力正处于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状态中。要看到学生扥本质、主流是好的,不能轻率地给一个学生下结论,更不能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将其划入落后群体中去,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学生。对学生的认识不能仅从教师的感性、表面印象出发,对优秀的学生,在见其“长”的同时还要见其“短”;对暂时后进的学生,在见其“短”的同时,更要见其“长”。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对学生既要看到他的过去,也要看到他的现在,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他的将来。任何学生,都是会发生变化的,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不利于进一步促进优秀生的成长,也不利于转化后进生。

(三)了解学生的方法

1、注意观察

观察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一切活动中观察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

2、谈话

通过谈话,可以更直接、更生动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弥补观察的不足。谈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找学生个别交谈,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座谈,也可以是不拘形式的漫谈。谈话后要作好追记,把有关情况记录下来,并作出分新。

3、研究书面材料

研究书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实表现的重要方法。可供班主任研究的书面材料很多,它包括学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卡片、体检表、成绩单、作业本、答卷、日记以及图书借阅卡片、班级日志等等。

4、问卷法

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设计一套选配恰当、措辞精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通过统计、归纳、分析、掌握学生的个体情况和集体情况。

5、实验法

教师可以根据逐渐的目的设计一些活动让个别或所有学生参加,根据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归纳,更为全面彻底地了解学生的方法。

6、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也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有效方法。

二、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一)什么是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是一种正强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巩固良好行为,鼓励良好行为的再发生;批评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是一种负强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克服缺点与不足,抑制错误行为的发生。

(二)表扬时应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青少年的荣誉感尤其强烈。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过多的批评则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太多地感到求学的艰难、成长的烦恼,从而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因此,老师要注意尽量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用好表扬,慎用批评。针对不同的情境,老师们一个使用不同的表扬或批评策略。

1、表扬应该有限度

在学校教育中,表扬作为一种手段是必要的。运用得当,它会收到特别好的效果。我们需要认识表扬的作用,但也不能把表扬作为万用万灵的法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表扬所用的场合、程度等。

2、少表扬学生的聪明或能力

个人趋向的表扬,针对的是学生的人格和能力。如果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表扬和批评,他们容易形成一种能力归因模式,不仅把自己的成败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且在面对失败时,会通过逃避困难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是个好孩子”等个人趋向的表扬用语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3、少表扬学生某一行为的结果

表扬的目的是增加所期望的行为出现的频率。结果趋向的表扬,对于学生的行为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是一种无效的表扬。其原因在于,结果趋向的表扬仅仅是强调了结果,而没有指明产生结果的行为,因此,这样的表扬是不够明确的,而且也不够具体,学生自然无法理解,更不会重复教师所期望的行为。由此,在表扬学生时,不能仅告诉他们“说的真不错”“这个问题回答的真好”,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说的不错”以及“这个问题回答的真好”好在哪里。

4、多表扬学生的方法

有时候只对学生的努力表扬是不够的,尤其是当学生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便取得了成功时,对努力的表扬不仅不切合实际,而且学生很可能把成功再归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等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形成固定的消极能力观。这时教师还需要运用另一种过程趋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即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表扬。因此,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某些成功时,请记得要用“这个方法不错”“这个方法很有效”等语言来进行表扬。

(三)批评

1、使用“顺耳忠言”和“糖衣药片”

要想纠正学生的缺点,要想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前提是学生必须乐于接受我们的批评,乐于听取我们的忠言,乐于服用我们给他开出的药方。

2、批评时善用“润滑剂”——幽默被称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幽默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性格和修养。所以,幽默的教师能够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适时适度地加入“润滑剂”,从而淡化批评中的火药味。这种幽默有时候不需要很复杂,也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说很多话。

3、要注意批评教育的场合尽可能避免很多学生在场就批评问题学生。因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当众受批评,会使其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严重者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很深的怨恨。

第四篇:怎样了解学生

怎样了解学生

于漪老师说过:“了解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是: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

望:目测,课内课外与学生接触中察言观色; 问:做口头和书面的询问、调查; 听:聆听学生朗读,背诵,说话,演讲;

阅和材料跟踪:看阅学生各种作业及其他书写的有关材料。根据平日所得建立每个学生的个人资料。定期填写有关项目,进行资料跟踪,研究他们在学习上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于漪老师所说的,不仅仅是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对其他学科同样适用。学生在学习时,都以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经验并安排自己的学习,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才能有效、成功。

布鲁姆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学生的差异很大,他们的能力,潜力,背景,问题和要求都影响着教师选择适当的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材料。在了解学生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更能从视觉途径中受益,有的却是通过听和阅读的途径受益,还有的学生更容易从身体活动和实际操作中见到效果。当我们对每个学生是怎样学习和他们喜欢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能设计出更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愉快和有效。

第五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享受教育幸福

华升学校校长

牛和泉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识、有个性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管理,又可以干扰管理,还可以组织起来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没有学生的参与,许多管理过程是很难进行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呢?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一个古老永恒的话题,我们所处的世界处处都有爱的踪迹。朋友之间、亲情之间、陌路人之间、同路人之间、患难之间、危机之时,人们都渴望得到爱。只因有了爱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进化,社会才得以发展。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只有教师的爱才能开启学生闭锁的心灵。

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感情,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关联。用爱心育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爱心奉献给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只有一心一意爱学生,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被人们公认的“爱心之父”的裴斯泰洛齐,用他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心教育的奇迹。他面对的孩子,大多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缕、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磨变成猜疑和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 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孩子生病时,他在身边,孩子健康时他在身边,孩子睡觉时他在身边„„。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切的人。”假如我们的老师具有裴斯泰洛齐那样的爱心、耐心、恒心,什么样的顽劣学生不能转化,什么样的心结不能解开呢?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爱每一个孩子必须相信每一个孩子,班主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天才来欣赏,当成天才来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潜能。在教师确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的前提下,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最后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通过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每年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孩子们满怀热情,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随后,考试出现了,于是总有人名次排在后边或考试不及格。当这种现象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孩子的自卑感就会上升,勤奋感就会下降,表现为对学习的厌恶或抵制。学习反复失败是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从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探索领悟到相信、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的女儿是一位双耳全聋、三岁半还是一个字不会说的残疾儿。他通过赏识,把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个神童,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周弘第一次看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了,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对号,错的地方没有打红叉号。并由衷的赞扬:“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题就做对了一 道,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女儿听到这些话自豪极了,自信心得以增强。他成功了,她的女儿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像他说得那样:“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哪怕是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一位哲人这样讲:“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肯定的表现。老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就要相信、赏识学生。相信、赏识学生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孩子需要理解、帮助,孩子需要信任,孩子需要赏识,孩子需要鼓励,拥有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同时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民主: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时,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心溶进学生的心,把自己的情溶进学生的情。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友关系,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同化。建立民主、自由、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谈到师生关系,大体可分三个类型:一是服从型,即教师居高临下,以权威者的身份,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规章和奖惩使学生服从,学生口服心不服。二是认同型,即教师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敬而远之。三是同化型,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把学生当朋友,这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要实现师生同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学习。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论语》中的“不耻下问”;《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的论述就更明确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这些说法似乎只就学业上来说的。而在思想、道德、人格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宣传,给教师披上神圣的外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完人,教师也自认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封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奴才教育,在这种教育下面,向学生学习是一句空话。教师这种“道德圣人”的自我感觉,到现在许多教师还不自觉地奉行着。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有充分的理由和百分之百的资格去“教育”学生。正因为我们有这种观点,我们总以为学生一入校就品德不好,需要我们灌输“美好的道德”。从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已经把学生当作“道德病人”。而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其实要比我们纯洁得多,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请看每次学雷锋的活动,参与热情最高的是孩子;每次各种公益捐款活动,积极性最高的是孩子;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最整齐最严肃的队列还是学生„„。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难道我们没想到自己的心灵锈迹斑斑了吗?作为教育者要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但决不意味着每个教育者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我们应当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师随时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学生是我们的参照物和镜子。

加里宁说:“教师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尚诚实的人。”向学生学习,其意义在于还教师的真实。我们在学生面前是人不是神,我们有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短处,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向学生学习其意义还在于还教育以诚实。面对当前弥漫着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 育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诚实培育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决不交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教育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从教育角度讲对学生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是“见贤思齐。”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将感染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

陶行之在谈到“民主教师”时,把“跟小孩子学习”作为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这一。他曾这样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去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学生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这是先生受学生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先生是受学生的锻炼。”正是在这“师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的过程中,教育便放射出“民主”之光。

第二、在民主管理中学习民主。今天,我们已走进新世纪的大门,今日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公民,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就要传到他们手中。没有民主精神,就不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任;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看来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决非小事,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可让人痛心的是:今日学校还有为数不少的文明监狱,将学生管得死死的。个别教师,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只要他那张冰棍似的脸一出现。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就象“耗子见了猫一样。还有部分班主任将班内的大小事物包揽无余,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从抓学生迟到早退到学生佩带校徽,从学生衣着是否整洁到学生是否洗脸,从和学生一起卫生扫除到陪着学生上自习,从学生吃零食到提着缺腿的凳子四处找木工。整日疲惫不堪,可得不到学生的理 解。自认为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民主”精神。

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的选择。作为教师应把全体学生当作朋友助手。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是全班每一个学生。如果不发挥他们主人的作用,时间长了他们就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个班级如果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那么他当班级主人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在班集体中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他对班级就越热爱越关心。对教师就越信服越尊重。

魏书生老师在管理班级中,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较大的事,在确定前都和学生商量。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举手或投票表决。把个人意志上升到民主意志,学生从民主管理中学会了民主,增强了民主意识。他们的班级,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魏老师即使多日不在家班级也能井井有条,学生学习成绩也能蒸蒸日上,其主要原因,在民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教师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相溶,班级管理从“必须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尊重:走进学习心灵的信用卡

尊重是人的需要。尊重和帮助他人,内心就充满了做人的自豪和幸福,从中也体现出做人的价值和自尊。尊重他人的付出,会换来他人尊重你的回报。相反,如果教师的自命不凡,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学生当然也不会买你的帐。古人说:“尊人者,人尊之”就是这个道理。尊重能换来尊重,关爱能换来关爱。让学生尊重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学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不同,但都履行同一项特定义务,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学分工的不同,绝无高低、贵贱、等级之分。教师应该把学生平等地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师,他所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曾三次出现错误。这个教师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在孩子的小脸上画了一个“×”号。以此作为惩罚。回家后,这个孩子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去上学了。”难道说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尊心吗?是的,因为学生无论大小,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师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堂堂正正的人,都有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基本权力。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善待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起码的师德要求。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冰凉的心、冰冷的眼,冰硬的语言、冰棍的脸。其实孩子所犯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连上帝都能原谅,何况是教师呢?面对灿烂的生命,面对花一样的笑脸,我们教师理应笑起来。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学生的人格提升到自己对等的水平上,师生之间才会产生心和心的交流,心灵和心灵的对话。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素质教育理所应当的是个性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面对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庭、教养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 个性我们要从心灵深处去尊重那些倍受冷落和歧视的“后进生”,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舞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教育的职责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那样:“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曾经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时间不长,上课时他发现一个后进学生在那里涂涂抹抹,像是画画。老师来到学生身边,看到这个学生原来在给自己画像。老师并未生气地说:“嗬!画得蛮像,送给我作个纪念好吗?”这个学生吃了一惊,又惊又怕地把画交给了老师。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学生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今后你就负责办我们班的黑板报好吗?”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把黑板报办得非常出色。从此后这个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后来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重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是学生进步的潜在动力。

第三、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没有选择只能导致停止、僵化、封闭、保守和落后,没有选择就没有发展。自然界也是如此,地球气候的不断变迁,对物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甚至残酷的选择;物种也在不断选择自己的演变方向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如生存地的选择,形态的选择,本能的选择,食物的选择等等。凡是选择了在大自然中正确的位置,就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否则便会被淘汰。人之所以越活越好,就是因为大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不断地选择大自然发展变化的方向。如恐龙也曾在大自然中称霸一时,但因它的选择背离大自然方向而灭绝。有选择才有特色,有选择才有多样化,有选择才有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有选择才有教育的特色,才有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的选择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我们理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 生的选择。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使学生选择自己,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科呢?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学生。让学生喜爱自己,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今后的教育不是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新的历程里,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学生选择的对象。自己的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

新世纪的教师,只有具备和时代相通的现代教育观和师生观,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你实现了这一教育境界,你会由衷的感到教育是何等的崇高而又幸福的事业。

下载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健康人格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赋予学生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我们的责任是小......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跟学生做朋友——我的有效沟通人们都说,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有憧憬也有迷茫,有冲动有沉郁,有困惑有惊喜,```````,参加学校教育,我身边多了许多学生朋友,让......

    走进学生内心

    走进学生内心 B00001 自习第3节才下课,我就接到政教处魏主任的电话,主任说:“今天他巡宿舍时,我班的罗XX同学跟管理员吵架,用白话对管理员说了一些‘出口话’,骂得非常难听,并已经......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推荐)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者:彭建琼 单位:禄丰县和平镇小学 【摘要】 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得学生的心,才......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的想法,知道他们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对教师自己来说去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更适合教育学生方法,争取与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主题班会课感想 吴翠萍 高中组 联系电话:*** 案例背景 背景一:班会课难上是许多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一个共同的感受。不少班主任认为,班会课至少有“三难......

    走进学生心灵

    班 主 任 工 作 点 滴 ——走进学生心灵 春夏交替,日月轮回,转眼我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品尝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收获了桃李芬芳与孩子的爱。想想这......

    你了解你的学生吗

    你了解你的学生吗 ------聚焦我的“90后”学生 作者高三文科刘碧华 我一直当任班主任,在六中已经是做到第七个年头了。每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苦有痛,有思有悟,有幸福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