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结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于2010年4月向我校科研主任申请,至今,已历时一年时间。一年来,课题实验工作在学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按照实验方案如期有序地进行了实施,各阶段的实验工作均已完成。为此,特向学校申报结题,现将课题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课题的提出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应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决定着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学生数学成绩的优劣,针对古路中学学生实际,特提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基于上述的认识以及本课题首期研究所总结的经验成果,确立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有哪些关键的实效性教学行为?
2、实效性教学有哪些重要的表现?
3、实效性教学行为有哪些模式?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调查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2、案例研究法: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案例研究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以人为本”的理论。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客观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顺应与引导的关系,特别要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动机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规律,获得新的教学理念。
2.整体开放性理论。学生素养是综合性的,教学效果是评价的一个维度。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等同时,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将教学的有效性纳入教学整体改革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3.关于课堂的实效性学习的实践价值:
①课堂实效性学习是相对无性和低效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
②学习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新课程既
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后劲与潜能的终身发展。
四、课题研究学习实践总结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1、2010.4-----2010.5
电脑上查资料学习:第一部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上别人的教学心得,寻找实效性的教学方法2、2010、5-----2010.11
课堂教学实效性实践:第二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先前学习研究的方法,不断总结实践,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实施数学教学实效性前后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比较。
3、2010.11-----2011.4
总结推广:第三部分形成相关的论文、案例集在全校推广,让我校的数学教学上一个台阶。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根据课题读书计划安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不断实践,形成实效的初中
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实效的评价标准。
该阶段读书笔记和案例分析于2010.6完成2、在备课、上课、作业处理等诸多方面形成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策略以及具体措施。
该阶段读书笔记和案例分析于2010.11完成3、形成相关的论文、案例集。课题报告于2009.3完成六、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通过一年积极深入的研究,至此我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完成研究任务,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实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大大转变了教育教学思想。并尝试使用“实效性”这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一改过去呆板、沉闷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只是巧妙地引导,便能使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得轻松了,学生也学得轻松了。教学氛围更加民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实验研究过程中,全组教师人写了一些读书笔记,感想、在课堂实践中写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并多次上了展示课,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七、课题实验反思
1.“实效性教学”是提高课前教学效率的有力效途径,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科学的方法。
2.进行预习指导,科学地设置思考题,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基础。当学生在预习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强化检查、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习惯形成后,对中、下学生仍不能放松要求,必须有一个较长的时间的巩固阶段。对优秀生来说,要注意把兴趣转化为感情,培养他们攻坚破难的意志和决心,从而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
3.在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要注意让优生去辅导中下学生,培养中下生的自学能力,使优生与中下生成为围绕合作、共同进步的好伙伴。二要注意培养优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感到学无止境。
为了更好地搞好今后的教研教改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吸取“实效性教学”的精髓,并把它充实更新拓展推广,我们的教育工作才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裴家堡初级中学 刘明
摘要:我们课题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我校物理教师团队的不断进步。从2012年11月立项伊始,历经一年多的实践研究,通过严密的课题论证,理论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反思,我们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初步实现了研究目的。科研目标基本达到,育人目标也初见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课改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教学仍然基本上是一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课堂教学中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
国内外既有的相关研究: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表现。赫斯特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
国内近期对于学生有效学习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张承凯在《赤子》期刊上发表了《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何基生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上发表了《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等等,各位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在不断探索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都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态度、兴趣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明确,对导致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以及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涉及较少,期待研究解决。
课题创新要点: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本校教学实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并形成策略体系,力求使有效教学理论校本化、个性化。把提高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定位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参与三方面,着重探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注重氛围营造、问题解决、知识应用、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促进学生深层次参与教学活动。
本课题旨在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寻找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期形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探求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与发展,使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2、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新课标的落实,整合一些物理教学资源,提升我校物理教学水平。
3、通过有效教学研究,揭示学生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促进我校物理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成长,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系统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研究有效教学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有效教学系统结构,协调有效教学各要素关系,使有效教学系统的要素、环境、目的达到最优化。
(三)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一个人在数理逻辑上智能领域有多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开发学生优势智能领域,要在教育中彰显学生个性,实施个别差异教育,使拥有不同天资和禀赋的学生在实施个别差异教育中能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
研究基础;近几年来,本课题小组成员曾完成以下多个课题:《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初探》、《新课标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初探》、《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研究》、《健康心理的养成教育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师有效教学理论,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着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教师朝名师方向发展,有效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有力提高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和教育科研水平,推动全校物理教师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策略
(一)基本内容: 一年多来,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研究如何使教师拥有有效的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本课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效率低的根源。
2.学习有效教学研修及相关理论,更新教师观念,丰富理论水平。3.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
4.对有效课堂教学课例、案例进行研究。
(二)研究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切入教学的角度,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在教学过程中,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善于抓住学生活动中的“错误点”、“争论点”、“困惑点”等展开教学,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和发展。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以经验总结法为主,通过理论学习、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及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教学的目标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辅以行动研究和活动实践的方法,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有效实施。并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整出相应的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
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通过学习和研讨,理清课题过程,进行课题研究设计与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
2、前期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制订全面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准备好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初期应用。
3、后期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进行个案和核心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形式,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定期召开专题报告会,提交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整理归纳,对教学中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并进行分析。
4、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全面回顾总结整理一年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申请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教学现状的调查:在我校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之初,就要求所有物理教师对本校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认清现状,寻找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把握课题的重点和基础,选准研究的方向,突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其根源是:
1.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不彻底; 2.教学实践活动缺乏理论指导;
3.没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师观念。
1、建立常规学习制度,我校坚持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研修读本,每次不少于两节课的学习时间,不断强化教师的思想觉悟,让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师的头脑中扎下根,使之成为支配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2、理论联系实际,深刻反思,认真总结。
我们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要求教师将学习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现状联系对照起来,谈体会,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拟定改进的措施。
3、开展常规校本教研活动,在同伴交流与互助中,发展自己。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重难点,讨论交流,研究教法。组织教师深入课堂听课,互相学习;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评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要求教师认真听取同伴意见,并及时反思总结。
4、定期开展专项校本培训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培训,大大的提高了我校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开设《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等,(三)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实践经验,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自我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开题至今,教师们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联系教学现实,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大胆创新,以课堂为研究基地,在交流与互助中探究有效教学规律,在全体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有效教学模式。
(四)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和完善有效教学模式。
在有效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我校课题组成功地展示了课堂教学展示课,得到了来自周边学校听课老师们的赞同,在周边学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示课后又及时地组织教师进行了有实效性的评价和交流,授课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在听取了同伴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及时地写出案例分析,有效的引领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易于师生间产生共鸣,使得课堂教学在高效中运行,丰富和完善了有效教学模式。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及成果
回顾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检查反思,我们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初步实现了研究目的。科研目标初步基本达到,育人目标也初见成效。
(一)研究成效 1.学生受益
①首先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②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了出来,变痛苦的学习为愉快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强制学习为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③在创设“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
2.教师受益
我校物理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在师生交往中发展了自己,在理论认识中丰富了自己,在把握规律中端正了自己,在借鉴他人中完善了自己,在反思总结中提升了自己。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陈宗强,邓宇央,杨德群教师成长为县物理骨干教师,陈宗强教师还被评为县物理学科带头人,兼任县物理兼职教研员,县物理学科工作室成员,徐裕端教师被评为闽侯县十佳教师,大多的物理教师获得县教育教学贡献奖,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县级论文评比中有多人获奖,成就了我校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3.学校受益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和学生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些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课题研究的有力推动者,让有效教学理念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标向,从而带动学校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理论贡献
我校依托物理学科进行教学研究,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反思、修改,探索出了有效教学模式,本课题组撰写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质课教案等,这是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辛勤的劳动,对教学研究工作做出的一点贡献,5.创新之处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本土资源,优秀课件,复习课件,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探索出有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重视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教学,促进我校物理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二)认识成果 有效教学的理念进一步提升,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我们对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老师们真正认识到:
1.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2.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结果,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苦再累,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三)实践成果
1.八、九年级电子教案、八、九年级的电子课件(PPT)等本土特色的集体备课成果。
2.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步形成了有效教学模式,使我校物理教师优质课,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助推了我校物理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积极而富有成效,在短短的一年内,我校物理教师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对于学生层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预防和有效延缓了八年级物理教学两级分化的产生,使九年级的物理学习后劲加以持续和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我校的物理教学成绩,为减负提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九、实验的几点启示 实验进行到现在,我们认真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1、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地参与是实验开展的动力。
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改变传统教学行为的束缚,以积极的态度置身于研究中,才能使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并积极推进。
2、加强管理是实验的保证。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证,在实验中,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加强了实验的管理,使各项研究能得以落实,稳步进行。
3、物质条件的保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赢得了学校行政班子的重视和支持,保证了资金的投入,为教师购买学习资料,派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配备硬件设施等等,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它对于减轻师生的身心负担,提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要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挖掘出更多的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来丰富和发展我校的教育理论宝库。
今后,我们将在课题实践的基础上,以饱满热情完成课题的最终成果转化,以达到实验的最终目的,让物理教师团队获得发展,让我们的学生获得发展,让我们的学校硕果满园。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裴家堡初级中学 刘明
第三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大兴学校 杨俊 2011年12月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去主动地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苦学”、“厌学”为“愿意学”,变学生的外力强迫下的“刻苦”,为依赖学生自身内在的动机,创造性地学习,从中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感,使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地学习,变解数学题的枯燥感为“苦中有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其乐无穷的思维过程,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实现成功,从成功中树立信心,又回过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能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年龄阶段,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然而,如今的数学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讯息能力教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半数左右的学生把数学当成考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强迫自己去学、去背、去记,这部分学生把数学学的枯燥乏味,学的身心疲惫,把数学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2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另外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直接放弃他,而不是底子差,对这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难题,也是我们目前大兴中学七年组学生的一个现状,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破在眉睫。
(1)高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效发展的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提高与改革。因此,高效的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2)高效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节省时间,多办事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高效的课堂教育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必须。(3)高效是珍惜课堂时间,珍惜学生的生命必然体现。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珍惜课堂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珍惜学生的每一分钟时间,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回报。高效的上课艺术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教师与学生分别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其课堂能量才能高效的被释放。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于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从初中数学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针对本学校的教育现状,引进«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数学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数学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用数学,学数学,让学生喜欢了数学,知道数学的价值,才能上出高效率的数学课,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1 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由班级中尖子生讲解及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为方式,以课堂互动为重点,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自主、主动、活泼、有序地参与课堂活动,加强数学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是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务时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是积极向上的课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效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世纪的知识爆炸鞭策着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体系为我们指明了课题研究的导向,再加上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为我们课题小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保障;另外我大兴学校的数学教学一直处于薄弱阶段,也是我们数学小组研究的动力源泉。我们有信心将《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研究到底。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其所著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中,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而“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所规定的标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P67)“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的标准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该班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化的)发挥效能。”(《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第5期P50)它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有科学根据的、引导师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以少量时间和力量取得巨大的效果”的一种安排。巴氏的最优化教学的标准有二:一是效果,二是时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研究在时间和效果上找出最优化的关系,因此,此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最基础的研究依据。
2、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论。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基本观点是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是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率。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学习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相当稳定的相互联系,学习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由此,本研究指出的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就是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或学得好”,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时间最大化。因此,有效教学理论成为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据。
三.课题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尝试创新教育,力图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数学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发展目标
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成功的欢乐中品味学习的兴趣,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提高大兴中学的数学成绩
四.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本课题研究范畴的界定,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初中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的每一秒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 “四让”: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让学生多讲一些,让学生多做一些,让课堂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得更多一些。
五.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喜欢情况;
②结对子后,对尖子生能力的提高及差生转变问题。③数学笔记对成绩的帮助(2)案例法(3)文献法(4)行动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更多了,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愿意把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与大家共享。
1、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到解决数学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阅读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学习数学,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操作演示、自我探索、互相学习的训练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增强了,良好的数学品质也在这种训练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在历次期中、期未区统考中各年级的数学平均分均排在前面,走出了从前数学总是末位的阴影。
3、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教师逐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程度更明显了。加速了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并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4、提炼并撰写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心得和论文等。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和素材。
论文:《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确定位置》 教学教案:《平方根》《立方根》
七、课题研究过程
1、从兴趣和能力入手
①、每堂课一个轻松数学话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需求感;
②、让快乐走进课堂,相信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弱者,让学生自主讲课
③、动态多媒体教具,使学生体会数学课的奇异,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
④、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有探求感,2、活而不乱的合作讨论 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②、让欢笑充满数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③、记好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④、多媒体随时走进课堂。
3、①、好帮差,尖子生与暂差生双丰收
②、容许学生犯错误
4、有层次的作业练习(设计开放性数学题型)①、设计“基础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自信能力 ②、设计“一题多解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③、设计“举一反三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④、设计“易错类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⑤、设计“猜想性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5、师生的共同反思
教师反思,使本人建立了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也提高了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更能使自己逐步成长,逐步完善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型”。
学生反思,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同时看到自己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想法而信心倍增,增强了探索的勇气,反思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认真反思产生错误的根源,细致地做好除“根”工作,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它的意义在于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准备阶段。2010年9月确立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下达立项通知书后的10月份及时做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初步研究阶段。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选择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交流)
第三阶段(2011年4月—2011年10月)研究阶段。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建立了课题研究专项记录本、档案盒等,使课题研究趋于规范化。该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后,学校课题组定于每周五下午为课题组研究活动时间。逐渐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思路(1)兴趣导入(2)学生自学讲解(3)小组讨论(4)分层互练(5)师生共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成绩。第四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八、课题研究反思与设想
1、结题不息题。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 4 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
2、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时候,工作遇到困难,便畏缩不前;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尖子生带动差生有时开展不利。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研中做;写中研,研中写,增强自信心。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四篇: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大丰新丰初级中学
冯金辉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去主动地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苦学”、“厌学”为“愿意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地学习,变解数学题的枯燥感为“苦中有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其乐无穷的思维过程,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实现成功,从成功中树立信心,又回过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能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年龄阶段,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然而,如今的数学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讯息能力教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半数左右的学生把数学当成考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强迫自己去学、去背、去记,这部分学生把数学学的枯燥乏味,学的身心疲惫,把数学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2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另外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直接放弃他,而不是底子差,对这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难题,也是我们目前旺清门中学八年级学生的一个现状,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破在眉睫。(1)高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效发展的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提高与改革。因此,高效的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2)高效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节省时间,多办事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高效的课堂教育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必须。(3)高效是珍惜课堂时间,珍惜学生的生命必然体现。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珍惜课堂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珍惜学生的每一分钟时间,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回报。高效的上课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教师与学生分别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其课堂能量才能高效的被释放。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于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从初中数学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针对本学校的教育现状,引进«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数学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数学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用数学,学数学,让学生喜欢了数学,知道数学的价值,才能上出高效率的数学课,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由班级中尖子生讲解及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为方式,以课堂互动为重点,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自主、主动、活泼、有序地参与课堂活动,加强数学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是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务时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是积极向上的课堂。
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效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世纪的知识爆炸鞭策着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体系为我们指明了课题研究的导向,再加上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为我们课题小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保障;另外我们旺清门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薄弱阶段,也是我们数学小组研究的动力源泉。我们有信心将《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研究到底。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其所著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中,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而“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所规定的标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P67)“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的标准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该班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化的)发挥效能。”(《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第5期P50)它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有科学根据的、引导师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以少量时间和力量取得巨大的效果”的一种安排。巴氏的最优化教学的标准有二:一是效果,二是时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研究在时间和效果上找出最优化的关系,因此,此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最基础的研究依据。
2、有效教学的理论。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基本观点是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是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率。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学习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相当稳定的相互联系,学习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由此,本研究指出的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就是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或学得好”,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时间最大化。因此,有效教学理论成为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据。
三、课题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尝试创新教育,力图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数学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发展目标
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成功的欢乐中品味学习的兴趣,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提高旺清门中学的数学成绩
四、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本课题研究范畴的界定,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初中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的每一秒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 “四让”: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让学生多讲一些,让学生多做一些,让课堂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得更多一些。
五、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喜欢情况;
②结对子后,对尖子生能力的提高及差生转变问题。③数学笔记对成绩的帮助(2)案例法(3)文献法(4)行动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更多了,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愿意把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与大家共享。
1、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到解决数学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阅读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学习数学,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操作演示、自我探索、互相学习的训练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增强了,良好的数学品质也在这种训练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在历次期中、期未区统考中各年级的数学平均分均排在前面,走出了从前数学总是末位的阴影。
3、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教师逐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程度更明显了。加速了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并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4、提炼并撰写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心得和论文等。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和素材。
论文:《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导学案设计:《一次函数》 导学案设计:《勾股定理复习》
七、课题研究过程
1、从兴趣和能力入手
①、每堂课一个轻松数学话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需求感;
②、让快乐走进课堂,相信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弱者,让学生自主讲课
③、动态多媒体教具,使学生体会数学课的奇异,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
④、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有探求感,2、活而不乱的合作讨论 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②、让欢笑充满数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③、记好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
④、多媒体随时走进课堂。
3、①、好帮差,尖子生与暂差生双丰收
②、容许学生犯错误
4、有层次的作业练习(设计开放性数学题型)①、设计“基础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自信能力 ②、设计“一题多解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③、设计“举一反三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④、设计“易错类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⑤、设计“猜想性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5、师生的共同反思
教师反思,使本人建立了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也提高了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更能使自己逐步成长,逐步完善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型”。
学生反思,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同时看到自己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想法而信心倍增,增强了探索的勇气,反思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认真反思产生错误的根源,细致地做好除“根”工作,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它的意义在于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
八、课题研究反思与设想
1、结题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既将结题,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
2、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时候,工作遇到困难,便畏缩不前;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尖子生带动差生有时开展不利。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研中做;写中研,研中写,增强自信心。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五篇: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
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中学
李士杰 2011年12月
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去主动地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苦学”、“厌学”为“愿意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地学习,变解数学题的枯燥感为“苦中有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其乐无穷的思维过程,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实现成功,从成功中树立信心,又回过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能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年龄阶段,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然而,如今的数学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讯息能力教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半数左右的学生把数学当成考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强迫自己去学、去背、去记,这部分学生把数学学的枯燥乏味,学的身心疲惫,把数学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2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另外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直接放弃他,而不是底子差,对这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难题,也是我们目前旺清门中学八年级学生的一个现状,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破在眉睫。(1)高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效发展的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提高与改革。因此,高效的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2)高效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节省时间,多办事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高效的课堂教育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必须。(3)高效是珍惜课堂时间,珍惜学生的生命必然体现。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珍惜课堂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珍惜学生的每一分钟时间,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回报。高效的上课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教师与学生分别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其课堂能量才能高效的被释放。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于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从初中数学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针对本学校的教育现状,引进«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数学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数学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用数学,学数学,让学生喜欢了数学,知道数学的价值,才能上出高效率的数学课,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由班级中尖子生讲解及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为方式,以课堂互动为重点,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自主、主动、活泼、有序地参与课堂活动,1
加强数学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是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务时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是积极向上的课堂。
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效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世纪的知识爆炸鞭策着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体系为我们指明了课题研究的导向,再加上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为我们课题小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保障;另外我们旺清门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薄弱阶段,也是我们数学小组研究的动力源泉。我们有信心将《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研究到底。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其所著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中,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而“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所规定的标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P67)“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的标准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该班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化的)发挥效能。”(《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第5期P50)它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有科学根据的、引导师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以少量时间和力量取得巨大的效果”的一种安排。巴氏的最优化教学的标准有二:一是效果,二是时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研究在时间和效果上找出最优化的关系,因此,此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最基础的研究依据。
2、有效教学的理论。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基本观点是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是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率。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学习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相当稳定的相互联系,学习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由此,本研究指出的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就是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或学得好”,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时间最大化。因此,有效教学理论成为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据。
三、课题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尝试创新教育,力图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数学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发展目标
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成功的欢乐中品味学习的兴趣,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提高旺清门中学的数学成绩
四、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本课题研究范畴的界定,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初中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的每一秒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 “四让”: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让学生多讲一些,让学生多做一些,让课堂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得更多一些。
五、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喜欢情况;
②结对子后,对尖子生能力的提高及差生转变问题。③数学笔记对成绩的帮助
(2)案例法(3)文献法(4)行动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更多了,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愿意把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与大家共享。
1、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到解决数学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阅读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学习数学,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操作演示、自我探索、互相学习的训练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增强了,良好的数学品质也在这种训练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在历次期中、期未区统考中各年级的数学平均分均排在前面,走出了从前数学总是末位的阴影。
3、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教师逐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程度更明显了。加速了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并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4、提炼并撰写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心得和论文等。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和素材。
论文:《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导学案设计:《一次函数》 导学案设计:《勾股定理复习》
七、课题研究过程
1、从兴趣和能力入手
①、每堂课一个轻松数学话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需求感;
②、让快乐走进课堂,相信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弱者,让学生自主讲课
③、动态多媒体教具,使学生体会数学课的奇异,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
④、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有探求感,2、活而不乱的合作讨论 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②、让欢笑充满数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③、记好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④、多媒体随时走进课堂。
3、①、好帮差,尖子生与暂差生双丰收 ②、容许学生犯错误
4、有层次的作业练习(设计开放性数学题型)
①、设计“基础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自信能力 ②、设计“一题多解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③、设计“举一反三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④、设计“易错类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⑤、设计“猜想性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5、师生的共同反思
教师反思,使本人建立了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也提高了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更能使自己逐步成长,逐步完善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型”。
学生反思,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同时看到自己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想法而信心倍增,增强了探索的勇气,反思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认真反思产生错误的根源,细致地做好除“根”工作,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它的意义在于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
第一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准备阶段。2010年9月确立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下达立项通知书后的10月份及时做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9年7月.——2009年9月)初步研究阶段。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选择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交流)
第三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4月)研究阶段。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建立了课题研究专项记录本、档案盒等,使课题研究趋于规范化。该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后,学校课题组定于每周五下午为课题组研究活动时间。
第四阶段(2010年4月—2011年6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八、课题研究反思与设想
1、结题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既将结题,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
2、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时候,工作遇到困难,便畏缩不前;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尖子生带动差生有时开展不利。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研中做;写中研,研中写,增强自信心。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