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市级课题研究活动小结
小学语文市级课题研究活动小结
宁化县民族学校雷荣标
一、活动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示,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一学期来的学习及教学现状的分析,也显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只求数量及盲目练习。
二、>问题的设计是教师原先预设好的,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三、>淡化了必要的方法指导。
一学期来,我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加强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以利于积累的体验,培养语感。平常课堂教学千方百计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管对与错,不断鼓励学生善问、乐提,课堂气氛一改过去一潭死水。由于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课堂效果越来越明显。后来每周课外选择一篇短文进行分析,从练习到各层次的测试,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因为学生学会了“问”,摆脱了教师的长期的制约“特权”。从而也说明了教学观念的明显转变。标志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符合我校及班级实际特点,修正了教学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论与反思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独特感受得到了充分尝试与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了一见到短文胆怯、畏惧的心理困惑,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期了有效的发展。
第二篇:语文课题研究小结
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现将这一学期语文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会,不让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所收获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课题组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五次分散学习。学习的内容有《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有关“随文练笔”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的文章篇目有《儿童心灵文化的语言破茧与蝶变》、《徜徉在言语的海洋》《阅读教学新思维:以学习表达为中心》、《模仿借鉴是创造开拓的前提所在》、《抓住文本语言特点进行课堂语言转换》等。通过学习,教师明白了本学期重在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上,形成自已的随文练笔案例,加强对课堂练笔的实践反思。
(三)、深入课堂,进行实践
1、课堂教学重视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是我校课题进入实施验证的阶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围绕本年段制定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特别是在每一节研讨课上都针对课题进行或针对课题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并使课本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视实验的日常管理。注意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要求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落实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本学期汇编了一期教师《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小册。收集了实验教师的实验心得或感悟。
3、加强对课堂的监督与指导。老师们对于课题的意识应该说是有所增强,但其自主性还不够,主要是担心课题的研究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教学成绩的一分两率),因此都不敢花大力气进行课题的实践与反思。就我校课题的实用性、及针对性来看,对于教师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通过近两年,我校在县统一质检的作文成绩分析来看,通过近一年半的实验,作文成绩均是名列前矛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在研讨课上要贯彻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也要注重随文练笔。把“随文练笔”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四)、经验与感悟
我们语文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课题组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分不开。从课题酝酿至今,县教研室课题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指明研究方向,教授研究方法。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不顾自身工作的繁忙,亲临我校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用心研究,真正做好研究;当我们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时,就热情地鼓励我们,课题材的中期检查,我校课题被定为优秀等级,这不但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一种前行的力量;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兄弟学校进行宣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管理,我们学校领导对语文课题组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们出资出力。制定课题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关爱,我们的课题才能做得真、做得实,在博客上发出的一篇篇思考博文受到了博友们的赞赏,他们或收藏,或转载,或鼓励,或赐教,给了我们的研究以力量。
2.要虚心好学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记得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头脑里一片茫然,于是我们开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学教育学,学心理学,学研究方法、学写作技能。通过学习我们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一学期来学习了名家的教学理论文章20余篇,教学案例8篇,在学习中,我们有了自已的理解,有了收获,并把它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使课堂教学如鱼得水。
3.要有团队精神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干,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先集中研究,再个人分工,再集中商讨。实行先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研究程序。每一次的课题例会,我们都会探讨练笔存在的问题,交流自已练笔的成功案例,探讨练笔的方法。
4.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课题研究成与败,优与劣的关键。没有质量,课题研究就会丧失意义,因此“质量”二字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是一个最响亮最恒久的用词。我们几乎开会必提,逢人便说。正因为我们树立了牢固的质量意识,所以我们的文章改之又改,研究方法论之又论,研究的步骤调之又调,质量稳步提高。
5.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我们课题组的许多老师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为了写好一篇文章或者设计一个教案,往往要花费几天的心血,有的甚至更长,从酝酿到完成需要半个月时间。他们夜以继日,有时工作到凌晨。
6.要重视实践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任何知识最初源于实践,最终又服务于实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实践,课题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保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真实性,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课研实践,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课堂教学、课例研究等,否则写出的东西或空洞无物,无话可说;或假话连篇,毫无价值;或虚幻玄乎,无法操作。
7.写作是实践的延续与深化
写的过程是思的过程、是研的过程、是实践的延续。没有实践的写作是空洞肤浅的,缺乏写作的实践同样是肤浅幼稚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实践中,我们对一些做法缺乏前瞻和预设,或者思路尚不清晰,可是当我们经过实践,静下心来潜心思考,动笔写作,原来模糊不清的东西一下子清晰多了,写作中时有意外的发现。由此看来写作不仅是实践的延续,还是实践的深化。
8.适时调整研究方案,不断解决新问题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制定了各种方案与计划,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原计划与方案中有一些东西操作性不强,需要删除;有一些计划内容过于笼统抽象,需要补充完善;有的步骤不合理,需要调整。在实施问卷调查方面,我们的感悟更深,在原先制订的课题材研究方案中,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指导不强,我们调整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年级的练笔应有所侧重,体现层次性,要符合课标的学段要求,因此,通过研讨,确立了各年段练笔的训练重点及方法,使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序列性。
(五)、存在的不足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不够。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虽然学习了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课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微不足道,无法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实践和研究中难免有些盲目,肤浅,走了许多弯路,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速度与质量。
2.实践不够。虽然我们进行了课题教学实践,开展了课例研究,但由于一些老师实践意识不浓,总想闭门造车,平时惰于实践,更懒于反思,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让课题的研究浮于表面,缺乏深试。
3、反思不深。由于教师对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不明了,认为自已天天上课,在课堂上偶尔练练笔就是课题研究,对课堂练笔教学的实践成效不认真反思,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因此,反思也就缺乏深度,无非是就事论事。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分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现将这一学期语文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多次召开课题研究会,不让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所收获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课题组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五次分散学习。学习的内容有《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有关“随文练笔”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的文章篇目有《儿童心灵文化的语言破茧与蝶变》、《徜徉在言语的海洋》《阅读教学新思维:以学习表达为中心》、《模仿借鉴是创造开拓的前提所在》、《抓住文本语言特点进行课堂语言转换》等。通过学习,教师明白了本学期重在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上,形成自已的随文练笔案例,加强对课堂练笔的实践反思。
(三)、深入课堂,进行实践
1、课堂教学重视拓展,与课题紧密结合。本学期,是我校课题进入实施验证的阶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到课题的学习研究之中,不断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围绕本年段制定的训练重点展开教学研究,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进行教学尝试,特别是在每一节研讨课上都针对课题进行或针对课题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并使课本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视实验的日常管理。注意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后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要求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落实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节课结束时,都对本课教学及时记录,认真总结、反思。本学期汇编了一期教师《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小册。收集了实验教师的实验心得或感悟。
3、加强对课堂的监督与指导。老师们对于课题的意识应该说是有所增强,但其自主性还不够,主要是担心课题的研究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教学成绩的一分两率),因此都不敢花大力气进行课题的实践与反思。就我校课题的实用性、及针对性来看,对于教师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通过近两年,我校在县统一质检的作文成绩分析来看,通过近一年半的实验,作文成绩均是名列前矛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在研讨课上要贯彻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也要注重随文练笔。把“随文练笔”当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四)、经验与感悟
我们语文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课题组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分不开。从课题酝酿至今,县教研室课题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指明研究方向,教授研究方法。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不顾自身工作的繁忙,亲临我校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用心研究,真正做好研究;当我们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时,就热情地鼓励我们,课题材的中期检查,我校课题被定为优秀等级,这不但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一种前行的力量;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兄弟学校进行宣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管理,我们学校领导对语文课题组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我们出资出力。制定课题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关爱,我们的课题才能做得真、做得实,在博客上发出的一篇篇思考博文受到了博友们的赞赏,他们或收藏,或转载,或鼓励,或赐教,给了我们的研究以力量。
1.学习不够。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虽然学习了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课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微不足道,无法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实践和研究中难免有些盲目,肤浅,走了许多弯路,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速度与质量。
2.实践不够。虽然我们进行了课题教学实践,开展了课例研究,但由于一些老师实践意识不浓,总想闭门造车,平时惰于实践,更懒于反思,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让课题的研究浮于表面,缺乏深试。
3、反思不深。由于教师对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不明了,认为自已天天上课,在课堂上偶尔练练笔就是课题研究,对课堂练笔教学的实践成效不认真反思,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因此,反思也就缺乏深度,无非是就事论事。
第三篇: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1、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本学期,学校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力度,各教研组热火朝天地开展了课题研究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们小学部的语文组也开始了课题研究。经过潜心研究,不断讨论,最终确定课题:“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课题,这是经过全面分析学生当前存在的现状而得出的结论,只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带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信只要学生扩大阅读量,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课题确定后,我们便开始了研究工作。现将本学期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小结如下:
一、全面调查,了解学生阅读现状。
我们精心设计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学生没有自觉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懂得如何选择有益的课外书,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些都明显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调查完毕,我们都形成共识,只有迅速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期中考试后,我们马上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说明了这一厉害关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二、发动家长,添置班级阅读图书。
经过我们详尽地介绍,家长们都非常支持我们的课题研究,马上慷慨解囊,为班级建立图书角出力。经过一番捐资,我们筹集到一笔丰厚的资金,我们把捐资家长的芳名整理打印,公布在学校的宣传栏,广而告之,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关心学生成长的行列来。
三、鼓励学生,加入书籍阅读行列。
经过我们几位语文老师的精心收集,终于出炉了一份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书目。在货比三家后,我们把这些书目送往书店,让他们帮忙配书。经过一两周的时间,我们终于购置了一千多本的图书,新书到位后,我们马上进行核对整理,分门别类,编号上架。前期工作一步到位,成立了班级图书角,并建立了出借制度,每天写字课与放学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间一到,马上归还。等到周五下午才让学生借书回家,这样才能确保书不会容易损坏。
四、指导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为了保证课外阅读质量,我们定于每周五早读课为课外阅读课,专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间关系,这学期期中过后才开始上课,本学期我们班只上过5次指导课。主题分别为:《如何填写读书登记卡》、《如何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用心别致的康乃馨》、《如何选择好书》、《如何交流读书心得》,这些都是入门课,为学生将来打基础,谈不上很正规。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着种种问题,不懂得如何摘抄好词佳句,不懂得如何运用。摘抄时只是依样画葫芦,专门挑四个字的,AABB式或ABB式的常见词组。而且很多都是没教过的生字,不懂得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意,当然就不能运用自如了。
总之,在课题研究这个新领域里,我们起步晚,缺少经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是难免的,只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2、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我于20XX年9月申报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研究”研究课题。经过一年的准备和研究,对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不小的收获。现课题已进入了第二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学校和班级工作现状,运用行动实验法,构建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总结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的实验,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理论分析。
本学期我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了尝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对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语文,体验语文的价值至关重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从而促进学生感悟与表达。经过一个学期的个人课题研究,现将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习理论,认真研究
由于我是刚刚接触课题,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在操作上还比较模糊,但课题研究必须要正常的开展起来,为了深入扎实的对课题进行研究,我只能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经常向校领导请教,也经常在网上搜索相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在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在领导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渐渐地对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的课题已经将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正精彩地开展着。
二、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本学期我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紧扣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撰写教案,并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实践表明,情境的创设都是起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神话故事情境、校园生活化情境、电视节目化情境。这些生动亲切活泼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带着饱满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探索语文的奇妙世界中去,把语文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三、认真整理,收集资料
课题的研究实施很重要,课题实施的过程性资料的整理收集更重要,资料的完整程度能反映出课题研究实施情况,所以资料的整理收集就必须做好,我注重收集每一节课留下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教师设问法,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有活动发现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故事引入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能动性。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1、充分利用好主题情境图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课文插图,我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思考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这里要突出语文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语文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语文的角度去运用语言。
2、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情境。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趋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3、教师可以借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童话等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是孩子们非常喜欢、非常感兴趣的,通过故事可以和有关的语文知识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达到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上,我利用故事情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主动性得到发挥,质疑水平,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4、教师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的使用为课堂教学、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初步研究成果:
经常阅读有关情境教学的书籍,特别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诗篇和《李吉林和情境教育》这本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并根据本班学生具体实施研究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指导下,我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已经慢慢地成长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加强研究,使课题能顺利完成。
3、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现将本期开展的课题研究情况作一简单小结。
一、紧密协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我依据自己的课题方案及计划,分工合作。首先,对理论书籍、杂志及网络资料进行收集、学习,然后将好的理论和经验在本备课组内进行介绍,大家相互讨论,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成效明显。
在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断进行经验总结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落实。不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整理,以及整个汇报展示的过程,全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也让学生自己选择,虽然探究的层次还很低,但学生已经懂得怎么做,从哪个方向去做,这也正是教学目的所在。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也禁锢了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让他们放飞,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就会呈现,在本次活动中,每个组都有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出色表现,为今后的教学方向提供了一条探索的道路。
三、对照目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课题的初步研究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学习中,老师认为要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注重两个环节。一是组织、指导工作。因为“综合”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大语文的概念──“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二是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参与的态度,提出问题的研究价值、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小组各个同学的表现,评出活动的优胜者,让他们在活跃气氛中张扬个性。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甚至让他们做小组的领头人,以活动来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来肯定他们综合素质中优秀的一面。
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构想蓝图。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在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必要的理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并努力使研究成果提升到理论高度,撰写出一批有水准的研究论文。
2、加强原始资料的积累,为进一步搞好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做铺垫。
3、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适度调整,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整合,使课题研究工作能落实课题申请书中提出的研究目标。
4、继续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上好研究课,并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4、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现代文导读导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构建的“生态系统”。我们也正是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调查在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广泛听取了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下,决定从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入手,遵从新课程理念,着手研究、试验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特此向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课题立项,并着手进行细致的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准备阶段,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广泛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课题实施阶段,拟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探索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总结,适当调控;课题总结阶段,有关教师写出总结、研究报告。下面把我们课题研究阶段工作做个小结:
一、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奠定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石。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与研究》《江西教育》等关于学法指导的内容,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要用好自己征订的教学参考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构建新型课题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关键在教师。我们身处九江市的普通中学,教学条件相对滞后,那么转变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师的旧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促使本项研究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1.教师要从授课者转变为促进者。我们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学习交流活动。着重让每一位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教学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换自己的角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新审视过去的、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重分数,轻能力现象。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使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去交流,把他们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教师要从执教者转变为研究者。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改进,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材把握,教学过程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摸索,探究,尝试,逐步养成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设计,自我研究的自觉行为习惯。教师中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与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成绩,顾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在前进步伐上还是有些迟缓,还应该鼓励他们要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量向年轻教师跟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尝试改变以往教学中冷淡的师生教和学的关系,要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融自己与于学生当中;教师就必须仔细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的可操控内容,创设主激励学生的情境。另外,从课型上也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情节,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给学生创设了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也可以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校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有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常用,用好自己负责的各室;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适宜的情况下,尽量制作课件,幻灯片,上好电教课。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教学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极大的,有效地利用好四十分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龙头,示范优秀教学方法。邹月英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劲头高涨,教学效果明显,获得了九江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极具推广价值。市教研室、庐山区多次组织她的观摩课,我们也紧紧抓住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极可能多的教师去观摩她的课,学习她的教学方式、方法,借鉴适合本学科教学的经验,活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三、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教师即研究者”也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我们要积极扩大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在教研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借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培养的经验。
四、反思及展望。
1.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喜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2.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九江市庐山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教学改革研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中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5、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小结
我们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下,在相关班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稳步地提高。下面,我们就我们的课题研究所得的体会向上级领导及同行们做出汇报:
一、统一“在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这一思想、采取发挥个性,合作交流,总结成效的措施,共同完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使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稳步地提高。
自从接受《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坚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确保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曾红斌副校长和罗汉雄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经常从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坚持每一位课题研究成员上好公开课,利用每单周星期四下午4:30到5:30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专题研究。为了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我们每位课题小组成员在学期结束时完成好一至二篇论文,一个课堂实录,一个案例分析,制作相关的课件形成资料库,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稳步地提高。
二、在识字、阅读、习作的语文活动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实实在在的评价相结合进行语文教学,取得喜人的成绩。
(一)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让学生在认生字中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交际,培养了学生自己识字的能力。
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坚持让学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让学生在认生字中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交际,创设交际的情景指导识字教学。我们总是让学生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字的?”,然后着重同学生一起交流积累识字方法,同时进行师生、生生互评的评价手段交际,达到正确识字,总结了许多方法:如,陈运兴老师教学“哲”等字时,学生根据它的结构特点,上面是“折”,下面是“口”记字;又如,黄菊梅教学“槐”字时,学生想到了“愧、魂、魄”等字进行辨析识字;再如,罗汉雄老师教学“骂”字时,学生说出了“一匹马上两口袋”这顺口溜进行识字。
特别是我们在曾红斌副校长的指导下,采用多样化、具体化的评价语言,收获更大。如古秀花老师在教学《两只狮子》一文进行师生评价时,当她听到学生说认识“困”字时是“他看到‘木’字宝宝被四条墙围住了,没路可以走出去”时,她的评价是:孩子,你观察得真仔细,还会编出那么好听的故事,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又如,进行生生互动评价时,她教一位学生读“浓”字时,这位同学声音较小,她提出请大家评评时,一位学生是这样评的“你读对了,不过声音小了点,能读大声点吗?”多好的评价呀!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识字教学。现在,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高,不用怎样教,学生已能自学生字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开发语文资源,采用朗读交流、问题质疑解疑交流、话题交流等形式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课前预习,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我们在完成每篇课文教学时,总是先让学生通过学过的课文,在课外读物学到的知识,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黄菊梅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文,由于学生对抗美援朝的故事不了解,我们便让他们问家人或上网找资料,实践证明,学生由于了解相关背景后,学习效果好。
2、朗读交流,学生读书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注重朗读指导与交流,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们总是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把课文读好。如,罗汉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试读,提出不懂的字交流,解决读音障碍,把课文读正确;然后通过自由读,把课文读流利;再进行小组、个人表演读,再次进行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标点的停顿等方面交流,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经过实践,学生的读书热情高涨了,读书水平提高了。
3、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旧式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老师问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再也不肯“施舍”一个字。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交流取得一致的意见,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懂,读后还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杨桂梅老师在教学语文第十一册《景阳冈》一文时,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老虎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吗?为何武松能打虎呢?他不怕犯法吗?”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不但了解到当时社会背景与现今社会的不同,而且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又如,黄菊梅老师在教学语文第九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是初晴后雨?这指的是天气变化,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天,还是写西湖不同时间的晴天和雨天景色?”同学们同样对此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题小结
小学语文课题小结(精选多篇)
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
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
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
查阅众多资料,综合“课程说”“学习方式说”“过程说”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
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
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1/7 123456下一页尾页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课外阅读的研究 目标: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假设:让生怎样有感情的来进行一篇阅读课
思路与方法:(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2)每周,教师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3)教师每周上一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4)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5)教师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获得成果: 通过研究分析,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和知道,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试题检测中,阅读题失分率明显下降,学生获益较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