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下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新课改下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新课程下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培训班大多数老师最困惑的问题。
爱其师,才信其道。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别像“第二家长”一样用所谓的前程压学生;第二、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获得学生的信任;第三、要有渊博的知识,让学生服气;第四、要以身边的地理事实为载体组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生活价值。
改变过去以老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呢?(1)课堂上设计一定的导学程序,坚持训练,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
(2)课堂时间结构相对稳定,课堂上的一些用语、动作做一个大致统一(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提出问题、敢于质疑(4)课堂上设计的学生活动不宜太多,而且要由静到动,活动强度由弱到强(5)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大胆地“退出历史舞台”,“边缘化”自我,做个称职的“参谋长”(6)尽可能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尽可能多的选用公共教育资源即师生都知道的案例(7)做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过程评价,越细越好,越及时越好。
教学设计要有大调整,改变过去那种以教材为纲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运用遥感、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课堂设计即教案要做到由教案变成导学案。这就要求备课、写教案都要不同,过去备课主要考虑教学大纲、学生的基础、课本、教学工具等,新课改要求除此以外,还要更多考虑:(1)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结构等,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2)乡土地理知识,这是找准学生兴趣点的关键,是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学以致用的基石,更是培养学生喜欢地理课的桥梁;(3)地理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重要资源;(4)当代科技、社会、自然中的大事件,让学生融入社会、探索自然和科技奥妙,主动学习、学会生存;(5)设计多种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会学生综合思维、感悟“生存哲学”。
教学活动也要改变。例如,过去教学按课本顺序进行,毫无悬念,新课程下教学顺序可按学生的要求进行,也可以由教师“临时”通知。又如,课堂活动要有大的调整:(1)由单纯“讲”为主变成以学生学、问,师生之间互相探究为主的课堂;(2)由教师单一主体变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3)由“矛盾的”师生关系变成“共生的”师生关系,即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共同发展的关系;(4)由“划地为牢”式的课本教学变成开放式的社会课堂。
第二篇:如何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享受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使学生想学、乐学和善学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
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是不同的,光靠讲授并不能奏效,而充分运用情境陶冶的手段,教师的真情流露,真心投入,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移情”作用,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提问回答,应该扬长避短。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每次都能把问题答得那样圆满、正确。教师对他们回答的总是草率地加以否定或指责,就会大大挫伤他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在课堂上安分守己,不敢“轻举妄动”的局面。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能和蔼的微笑着使用“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了吗?”“你的回答很好,请坐下”等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有助于搞“活”课堂气氛,给学生回答问题营造—种民主和谐的环境。课堂上学生动脑动口,踊跃发言,其实是教师通过言行倾注于学生身上的爱激起了学生对教育情感的回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再提问:还可以怎么想?还有其他方法吗?为什么?鼓励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提高他们的信心,燃起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灵火花,激起前进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引进游戏
引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实施享受教学的重要途径。引进游戏,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消除疲劳,使学生在兴奋、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增添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态和高昂的学习情绪,由苦学变为乐学,死学变为巧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正如教育家斯卡特金说过:“教师要用自己全部力量来把教学工作 中学生沉重的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课堂教学引进游戏的教学正是以教师的“苦”换来学生的乐。
教学的宗旨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关于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
关于如何调动积极性
一、从三个方面反思问题: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客观)
(1)压力方面(有形的无形的)(2)工作模式方面(3)沟通方面
二、了解员工(两种方法及建议)
(1)座谈会《在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希望的工作模式》(非官方形式)
目的:
1、了解员工关于向往工作模式想法
2、通过聊天过程挖掘意见建议
3、摸清每个员工的现实需求、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公平现状的评价。
4、让员工知道管理者很在意员工,通过会议总结意见进行改进 注:
有效激励的前提:摸清每个员工的现实需求、对未来的期望和效价、对公平现状的评价。现代社会的员工要的东西主要有三:有意义的工作、有机会在影响到他们的决定上施一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转型社会、就职独生子女、个性发展等特殊国情。调动员工积极性应针对这些普遍性,适时、适势、综合地运用激励方法。
(2)问卷调查
注:问题客观,有针对性,不记名
三、作出改进方案
1、总结座谈会,提取可行方案(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需求)改变现有固定模式(本质不变的前提),在员工面前展现结果,给予新鲜感加大团队互动。
2、综合有效激励的前提:推出激励方案(两种)(1)在部门现有资源下可实施的方案
小建议:活动经费(部分)或部分资源评比质控内部的月/季度优秀员工
倒休时间奖励(小时/天)
以上需员工同意及部门认可,可制订相应细则
(2)需向公司申请的激励实施方案(遵循以下原则)
1、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它的激励机制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物质奖励(辅之以精神鼓励)。对工作有重大贡献应予以重奖。
2、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的后顾之忧主要来自家庭,而一个有后顾之忧的员工,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作为领导者,需要的是随时掌握员工“后顾”情况的变化,如孩子入托、家属生病等,对经济特困的员工,除常规的精神安慰
3、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前进的动力,从而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考评是通常使用的一种竞争机制,它通过考评内容和方式的预设,直接引导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方向和力度。但是任何一种竞争机制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竞争必须公平、公开、合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3、让员工看到未来可发展蓝图
第四篇: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步走”调动员工积极性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从控制入手;其次抓好激励;关键在觉知”。
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这既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让企业头痛的难题。
面对员工和原材料上涨,80后、90后成为劳动力主体带来的压力,过往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不断面临挑战。靠人情化管理,企业一团和气却丧失竞争力。用制度管理,严格奖罚,员工要辞工。面对招工难使得企业对留下来的员工束手无策。老板和高管都希望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心,各种招数都用了,却收效甚微。
企业在这个问题上为难,归根结底是对“员工积极性”本身认识有误区。一方面,都知道管理的根本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漠视员工、忽视员工。企业总是向外求,而不向内求,认为改变企业的力量在外不在内。于是,就高薪请人、听课培训、搞ISO、ERP、绩效考核……结果大失所望。
改变企业的力量在内不在外,员工自身的力量就是积极性,这就是改变企业的根本力量。所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相信员工,相信以员工的本能可以把事情做好,这是个信念。
那是什么在阻碍员工的能量呢?一是情绪,二是观念(思想),三是私心(自我)。
能量是被情绪消耗掉的。情绪泛滥是管理大忌。一件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冷静了解真相,把过程搞清楚,而不是对结果作出情绪反应。同时要做到:不管对员工进行什么样的批评,要一个批评伴随一个指导。
能量又是被私心所消耗的。能量是流动的,而自私就是自闭,就会抑制能量。不要自我,要开放。开放产生能量。要动作不要动念。一件事情觉知后就会形成很强的执行力。行动是制服妄念的最好办法。企业执行力差,就是因为人们妄念太多。
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控制是基础,激励是根本,觉知是关键。
1.控制入手。
聪明跟反应有关,智慧跟反应无关,智慧来源于持戒。持戒就是约束。改变人的习性,开发员工能量从约束开始。改变随心所欲做事的习性,让行为受到约束,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先让人不要有积极性,才能让人真正有积极性。
2.抓好激励。
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励人达到目标。要打破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混日子状况。激励并不是简单的奖钱或者罚钱,无缘无故的奖钱只能制造贪念。而莫名其妙地罚钱只能制造憎恨。
实施激励要注重分段,频率要高。把激励频繁地按每月、每周、每日进行,按车间、工序、机台、个人进行。即将整个企业的总任务分割到部门、车间、工序、机台、个人,同时还要采取一系列攻关动作,举全厂之力确保攻关取得成效。让员工看到变化,看到成绩,产生成就感。金钱对人的激励是有限的,而成就感对人的激励才是有效和持久的。企业通过各种管理动作、小攻关,不断积少成多,保持对员工的激励和刺激。注意,刺激要靠业绩,这要求有基本的数据系统。整个过程一定要有稽核手段确保激励效果,让每一个做事的人感受到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从而产生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3.关键在觉知。
谈到责任心和积极性,员工有没有责任心和积极性,关键在他对自我的认知。当一个员工觉得自己身份卑微、可有可无时,他是不可能有积极性和责任心的。
员工看不起他的工作源于他看不起自己,而他看不起自己又源于你看不起他,看得起他才有责任心。要让员工敢于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身份、工作和目标。同时,让他一次次地承担责任,一次次地创造业绩,一次次地得到肯定,逐步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觉知可以归结为三点:做一个人认真负责的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总而言之,企业只要以平常心对待、持之以恒,日久天长,就会拥有越来越多有积极性、有责任心的员工。尽管他们都是原来的手下,却今非昔比。
第五篇:浅谈积极性的调动
浅谈积极性的调动
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要讲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对人的认识,合理地使用人才是现代管理的关键,无用之人是放错岗位的人才。管理者要有识才之慧眼,知人善任,选贤举能;量才为用,人尽其能;人员的配置上,管理者要考虑到职工知识、才能、性质之长短,人员组合要做到优势互补,气质、性格上要考虑到互补与相容,最大限度提高群体绩效;考虑共同之处和个性差异,加以利用,才能更好的调动积极性。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其对积极性的调动的作用不容忽视。用目标和条件去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心理学的实践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积极性作为一种亢奋状态的心理现象,属于动机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积极性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升华了的崇高的劳动动机,是劳动者在意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内在联系和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觉醒的情况下,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主动、热情和乐此不疲的工作状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当人们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不断地对照,知道自己前进的速度和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时,他们的行动积极性才会高涨和持续。由于个人的需要,价值观、能力以及外部客观条件的差异,同一个工作目标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所起的激励作用往往不同。要使目标具有吸引力,就必须使目标和组织成员的需要相联系。这就需要管理者经常分析组织成员的“需要”,使之制定的工作目标不仅能对大多数组织成员具有吸引力,而且要使这个目标具有把职工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功能。所以目标确定的正确性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重要动力,管理者应把确定科学、可行的奋斗目标作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促进职工积极进取为之奋斗的重要方法。
管理过程注意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满足职工需要时要考虑到不同类职工需要之差异,还要考虑到职工需要的个别差异,奖励时要注意奖励对象需要之特点,奖励内容要与其需要相一致。对于职工的合理需要加以满足,对于受条件限制而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加以解释,并创造条件,满足职工之需要。要对职工的需要进行调节,要引导职工的需要纵向发展。要帮助职工从不合理的需要中解脱出来。
公平理论研究工作报酬的公平合理性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别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进行比较,若感到公平合理,则积极性高,若产生不公平感,则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人们一般是通过比较,从而产生公平或不公平感的。建立按劳分配的机制,逐步实行劳动力价格的市场调节,妥善处理工作绩效、能力、资历、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训练,引导职工正确进行比较,消除主观判断偏差的不公平感。开展宣传教育,提倡奉献精神。
此外,强化理论的合理应用同样有助于积极性的提高。奖惩都是有效的强化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多用奖励,惩罚要使惩的对象明理才能减少负面影响,达到预期效果。同一强化措施,不同个体反应有别,运用强化调动职工积极性,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在强化的时间安排上,一般情况下,先连续及时强化,再间断强化,非固定时间间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