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活动课计划
一年级语文活动课计划
付家桥小学刘春桂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课将以新时代和新课程为指南,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及本级语文科教学计划为依据,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质。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丰富学生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培养有个性特长,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全级大部分同学能明确学习目的,热爱学习,刻苦钻研,认真依时完成各科作业,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及集体,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在学习上,他们有不同的情况。对于语文活动这一门学科来讲,更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当中有些同学喜欢学习;有的对学习不太喜欢,但求得过且过,没有一点上进心;这样对学习有些障碍。因此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抓纪律.本学期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班内氛围,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小学生。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始终是知识、技能、能力、品德等的主动获取者。因而,必须通过语文活动课,逐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和语言素质。在内容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中,我们本着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可操作性选编一些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这些内容既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知识,又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得以提高,个性特长得以发展,知识面更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得以有显著的提高。具体做法:
1、在活动形式上多变,不拘一格,利于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情(表情和感情)。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人文素质。
2、活动课的内容,我们既注意和教材有潜在的联系,但又不是简单重复教材,更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要按照学生兴趣、个性特点来选取,3、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和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4、坚持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自我活动作用:
5、活动课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6、活动内容的深度、广度,要因学生而定,可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内容、形式。
7、学生在上完每一节活动课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活动安排
第3周填量词第5周词语乐园
第7 周小小魔术师第9周句子乐园
第11周朗读比赛第13童谣欣赏
第15周聪明练功房第17周看谁的小嘴会说
2013年下期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
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语文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它的广泛性。从教科书到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都可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我制定了本学期语文活动计划如下。
二、活动目的:
1、设计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5、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6、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锻炼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
7、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能力,训练学生思维。
8、能抓住事物特点讲清事情过程,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9、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与社会接触,开阔视野。
三、活动方式: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课内、课外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四、具体安排:
时间活动主题
第5周寻找春天 描绘春天
第7周:正确使用量词
第9周:花语缤纷
第10周:五星红旗,我爱你
第12周:兔乖乖出门拜寿
第三篇:语文活动课计划
2011—2012学六年级语文活动课总结
小学语文活动课主要是围绕所学内容进行“学生起意、学生执行、学生总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和兴趣,丰富和拓展知识领域,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使他们主动、和谐、全面发展。
一、自主独立既学生起意。根据自己爱好兴趣参与自选内容、自己组织、自己完成、自己评价,面向全体发展自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兴趣科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新颖、有趣、科学与吸引力的环节安排。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使单一的形式多样化、科学化、开放化,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三、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活动课不仅重视活动形式的完美性,更追求活动目的的完美,让学生的语言知识得以传递、交流。认识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品德受到教育。
四、通过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思维表达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为学生创造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受益,从而得到更健康全面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知识。
五、办好手抄报,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动手、动嘴、动脑。每周一首古诗的背诵与理解。每周一篇好文章,读一本好书,交流写出读书笔记,并上社会进行采访。开辩论会、演讲会进行评比、总评。
第四篇:小学语文活动课计划
小学语文活动课计划 小学语文活动课即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种多样。以往只是强调注重课堂质量,忽视了语文教学活动课的辅导与实施。如果教师既加强对课堂教学研究,又注重课外活动的指导,二者有机的结合,必然
会在教学中产生显著的效果,现将语文活动课计划制定如下:
首先,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课外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出现,正好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大胆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充
分发挥。
第二,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崇高理想等方面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课外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如开展“学雷锋”发扬“助人为乐”精神,无形之中,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净化了他们的幼小心灵。也可以开展“语文学习小组竞赛”,看谁有一种“钉子”又如在活动课上可以开展讲英雄人物故事比赛。这样就可以将书本上的邱少云、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形象变活,使学生亲自去感受那种为党、为人民、为革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即使对学生进
行了思想教育,又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小学生的心理是活泼好动的,但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课堂上学生动不动就做小动作,打小报告,很难专心地听一堂课。为此,教师就要利用活动课这一特殊课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坚持写读书笔记,组织检查,进行展览,以督促学生能长期坚持下去,从而使其在活动中能严格
要求自己,从小培养
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三,课外活动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极为有益。笔者发现,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学生多半优于不参与活动的学生,他们反应灵敏,组织力强,活力充沛。因为课外活动不受班级授课时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多渠道、多侧面、较早地接受社会各种知识。如在组织讲故事比赛活动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编故事,然后在上台演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一种独立思维能力,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组织看图说话比赛,让学生结合图画在限定时间内说一段话,甚至一篇作文,锻炼 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第四,课外活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发现人才,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智力主要表现在手指上”。由此,就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动手的重要性,小学生依赖性强,尤其是对家长和老师。为此,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充分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撰稿、办报(黑板报、手抄报)锻炼能力。另外,课外活动还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并把整个活动过程记清,写一篇层
次清晰、主次分明的文章。学生由看到做,再由做到看,反复地观察思考,提高认识能力和观察能力,再与其谈理想,谈未来,使他们充分认识课外活 动把他们带到了另一个新的天地。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他侧重于实践,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发展多种能力。课堂教学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新信息,获得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必然会更加
充分显示出来。
第五篇:语文实践活动课计划
语文实践活动课计划
一、活动课主题:让学生喜欢上读书
二、活动课内容:词句的积累、欣赏与运用
三、活动主体:二年级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指导思想:
新《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见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五、活动目的:
(1)、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与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大语文”范畴内的各种信息感受的敏锐力、捕获能力以及筛选、处理、综合运用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活动的策划及组织能力;
六、具体指导内容:
读书是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并通过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开设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中,我们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书源,教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收集资料、积累词句、集体欣赏、综合运用等说写训练形式,拓展课文内容,加强读书实践。
七、期待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要求学生逐步做到:
1、学会选适合自己的书籍来读。
2、学会怎样收集好词、佳句。
3、学会把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运用到写话和生活中来。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学习中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学习特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让美走进学生的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