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01: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范文模版)》。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范文模版)

让数学课堂奏响和谐的旋律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下面就我从书上和网上找到的、看到的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融和”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起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孩子们的潜能和个性都能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感情上联络。课堂上,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善意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目光和神情,一个强而有力的手势,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如果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西方的课堂,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起,和老师打成一片,学生的积极性却受到了极大的发挥。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居高临下,学生正襟危坐,若有学生为了吸引老师注意,举手时踮着脚尖拉长身子,高喊“我来,我来!”;或者不举手频频插嘴,则被视为没有纪律,那些学生定会惹来老师的责骂。学生呢?只好“封嘴”。虽然规矩有了,但学生学习的兴趣却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努力达到交融的最高境界,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使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的激情,涌动着灵感,弥漫着人情味,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

和谐的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更是心灵对话的舞台。这需要我们教师以新的评价观和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的认识”板书10时,一个小男孩举起小手说:“老师你写的10不够漂亮。”老师说:“那你愿意告诉我,怎样写能更漂亮吗?”学生说:“如果左边的1斜一点就漂亮了。”老师说:“那允许我再写一个好吗?”学生说:“行!”老师认认真真地又写了一个10。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这由衷的掌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因为真诚,所以学生能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因为悦纳,所以每一个人更加自信与自豪。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点:

1、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有一次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斯霞老师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斯霞老师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我想:如果斯霞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把民主带进课堂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我们可设立了“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对学生发言中,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把实践带进课堂

新课标指出:观察和实践是探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动手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构建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我们可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各做了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课堂上将学生带到沙堆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黄沙注满,并反复地倒进倒出,逐步体会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数学课堂变得宽松乐学。

总之,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学生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在数学课题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激趣”是和谐课堂的条件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为和谐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一)课前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于是在导入新课时一位老师这样问学生:“小红出生到现在共过了三个生日,可是她的妹妹今年已经8岁,谁知道小红今年几岁?”这时学生纷纷议论,有的说:“小红今年3岁。”有的说:“怎么可能呢?小红的妹妹已经8岁,小红肯定不是3岁。”大部分同学会觉得很难理解。这时先暂时不说穿,这样同学们怀着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随教师进入了新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课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安排学生分成小组“玩”梯形。在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求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启发学生:你能否也像过去一样把梯形分解或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开始思考、讨论、操作,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法。有些小组把梯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分别求它们的面积,有的小组把梯形分解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有的同学把梯形分解成两边各一个三角形,中间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很容易求,两个三角形通过平移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求它的面积。还有的小组通过割补把梯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小组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中得到启发,用完全一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到了手,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学生乐此不彼。

(三)、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三、“主动”是和谐课堂的核心

现行的素质教育已回归理性。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主动”,和谐的目的是“ 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主动建构为核心,来达到使每个儿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目的。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位老师这样教学,先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进行一个师生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出一个数,老师只要溜一眼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没有约数3,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纷纷给老师出数,一个同学出了一个八位数61403823,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偷偷地用笔算,果不其然,老师答对了。同学们奇怪,老师口算怎么这么快,准有窍门,这时就是揭示新课的最佳时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特征”。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和今天的新知之间制造了一个矛盾。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从“学会”到“会学”。

1、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课堂教学结构性的新变革,不仅仅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教学结构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理 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新结构和新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面积的意义”一节的教学,我采取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先引导学生研究“物体表现”,尔后研究“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又研究“平面图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概括出面积的意义,在用“和”还是用“或”这一字之差的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意义的实质,这样有序的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既不感到学习困难,又能够逐步的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在能力上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这些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对于一个人的能力来说,并不亚于知识本身。只有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顺利形成,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在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对于教材就能理解透、记忆牢、用得活,并能促进智能的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数概念的本质联系即内在联系上,并要抓住基本概念,形成数概念系统。如在“多位数认识”教学时,有三个关键性的概念,即“数位”、“计数单位”、“进率”,抓住这三个关键性的概念,使学生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引伸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四、“发展”是和谐课堂的目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氛围;“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而“ 和谐”、“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课堂教学形成教师爱教、会教,学生爱学、会学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

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同时萌发辩证思维,使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受到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给学生一个哲理、思辩的头脑,使学生的德育、智育均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推理、概括、空间、知觉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渗透美育,如数学的抽象美、图形美、数学语言美、数形结合美。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知识、智能、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多种功能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的发展。

2、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趋势,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做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在教学要求上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不同的层次体现在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各个方面,教学要求的程度也不相同。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个方面,分别达到不同的程度。从“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生而熟,逐步至广、至深、至熟,使智力、能力、个性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我们就要充分抓好融和、激趣、主动、发展这四个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还需要不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我们的“课感”;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更需要我们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以达到促使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下面就我从书上和网上找到的、看到的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融和”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起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孩子们的潜能和个性都能得以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感情上联络。课堂上,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善意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目光和神情,一个强而有力的手势,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如果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西方的课堂,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起,和老师打成一片,学生的积极性却受到了极大的发挥。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居高临下,学生正襟危坐,若有学生为了吸引老师注意,举手时踮着脚尖拉长身子,高喊“我来,我来!”;或者不举手频频插嘴,则被视为没有纪律,那些学生定会惹来老师的责骂。学生呢?只好“封嘴”。虽然规矩有了,但学生学习的兴趣却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努力达到交融的最高境界,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使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的激情,涌动着灵感,弥漫着人情味,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

和谐的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更是心灵对话的舞台。这需要我们教师以新的评价观和博大的胸怀接纳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的认识”板书10时,一个小男孩举起小手说:“老师你写的10不够漂亮。”老师说:“那你愿意告诉我,怎样写能更漂亮吗?”学生说:“如果左边的1斜一点就漂亮了。”老师说:“那允许我再写一个好吗?”学生说:“行!”老师认认真真地又写了一个10。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这由衷的掌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因为真诚,所以学生能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因为悦纳,所以每一个人更加自信与自豪。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点: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

1、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有一次走进教室,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个个满脸通红,手忙脚乱。斯霞老师并未着急,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看谁先做好。”等斯霞老师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我想:如果斯霞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把民主带进课堂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我们可设立了“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对学生发言中,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把实践带进课堂

新课标指出:观察和实践是探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动手实践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构建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我们可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各做了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课堂上将学生带到沙堆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黄沙注满,并反复地倒进倒出,逐步体会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数学课堂变得宽松乐学。

总之,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学生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在数学课题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激趣”是和谐课堂的条件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为和谐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一)课前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于是在导入新课时一位老师这样问学生:“小红出生到现在共过了三个生日,可是她的妹妹今年已经8岁,谁知道小红今年几岁?”这时学生纷纷议论,有的说:“小红今年3岁。”有的说:“怎么可能呢?小红的妹妹已经8岁,小红肯定不是3岁。”大部分同学会觉得很难理解。这时先暂时不说穿,这样同学们怀着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随教师进入了新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课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安排学生分成小组“玩”梯形。在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求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启发学生:你能否也像过去一样把梯形分解或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开始思考、讨论、操作,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法。有些小组把梯形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分别求它们的面积,有的小组把梯形分解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有的同学把梯形分解成两边各一个三角形,中间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很容易求,两个三角形通过平移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求它的面积。还有的小组通过割补把梯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小组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中得到启发,用完全一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到了手,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学生乐此不彼。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

(三)、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三、“主动”是和谐课堂的核心

现行的素质教育已回归理性。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主动”,和谐的目的是“ 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主动建构为核心,来达到使每个儿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目的。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位老师这样教学,先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进行一个师生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出一个数,老师只要溜一眼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没有约数3,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纷纷给老师出数,一个同学出了一个八位数61403823,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偷偷地用笔算,果不其然,老师答对了。同学们奇怪,老师口算怎么这么快,准有窍门,这时就是揭示新课的最佳时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特征”。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和今天的新知之间制造了一个矛盾。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揭示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从“学会”到“会学”。

1、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课堂教学结构性的新变革,不仅仅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教学结构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学结构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加、动脑思考,理 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新结构和新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面积的意义”一节的教学,我采取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先引导学生研究“物体表现”,尔后研究“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又研究“平面图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概括出面积的意义,在用“和”还是用“或”这一字之差的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意义的实质,这样有序的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既不感到学习困难,又能够逐步的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在能力上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这些知识是如何得到的,对于一个人的能力来说,并不亚于知识本身。只有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顺利形成,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在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对于教材就能理解透、记忆牢、用得活,并能促进智能的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数概念的本质联系即内在联系上,并要抓住基本概念,形成数概念系统。如在“多位数认识”教学时,有三个关键性的概念,即“数位”、“计数单位”、“进率”,抓住这三个关键性的概念,使学生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引伸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四、“发展”是和谐课堂的目的 “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氛围;“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而“ 和谐”、“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课堂教学形成教师爱教、会教,学生爱学、会学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同时萌发辩证思维,使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受到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给学生一个哲理、思辩的头脑,使学生的德育、智育均得到发展。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推理、概括、空间、知觉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渗透美育,如数学的抽象美、图形美、数学语言美、数形结合美。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知识、智能、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多种功能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的发展。

2、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趋势,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做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在教学要求上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不同的层次体现在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各个方面,教学要求的程度也不相同。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个方面,分别达到不同的程度。从“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生而熟,逐步至广、至深、至熟,使智力、能力、个性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我们就要充分抓好融和、激趣、主动、发展这四个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还需要不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我们的“课感”;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更需要我们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以达到促使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相关的文章。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高中政治课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更好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和谐,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好每一个课堂,组织好每一个课堂。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有很多抽象的原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认知能力不高,理解这些原理很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实现课堂和谐呢?我在处理主次矛盾及其关系原理时是这样组织课堂的:【合作探究】写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矛盾,要求结合板书内容详述主次矛盾及其关系原理。在课堂上学生兴致很高,小组内学生讨论热烈,很快就在黑板上板书讨论的结果。从1937年到1945年我国的矛盾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等;从1945年到1949年我国的矛盾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国民党与国统区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等。哪些矛盾是主要矛盾,哪些矛盾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关系怎样,学生结合原理展示起来比较轻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学会了突破难点的方法,达到了多赢的目的。显然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达到的课堂效果要比完全由教师讲解要好得多。这样既实现了师生课堂和谐,又实现了学生与知识的和谐。

高中政治课和谐课堂的构建,必须把握好知识的转化,即要把知识事例化,把事例常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必须把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把课堂时间较多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把知识展示出来,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备好课,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突发事件;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工作,不能只做旁观者,采取放羊式教学。只有通过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王志锋

张渚高级中学

摘要: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谐课堂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它有几个要素构成:一个共同的为着提高教学效率而奋斗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两个互为中心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和同学间的监督与协作的两者和谐关系,听说读写看五种齐备的功能以及一个所追求的师生间心领神会的境界。为了和谐课堂的顺利构建,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做出努力。

关键词: 教学教师学生和谐课堂

教学由教与学两部分组成。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因此,一节课的课堂氛围如何从小处着眼是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从长远考虑,则是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大事,它与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教与学变成轻松愉快的活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优化,这是符合素质教育或是快乐教育的构建宗旨的。那么,何为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所谓的和谐课堂,就是在四十五分钟内有所教,有所学,教师尽心,学生尽力,谆谆善诱,心领神会,能够达到教与学的同步、统一的课堂。

一、和谐课堂的构成要素

如何判断一个课堂是否为和谐课堂呢,那就需要一些比较具体的判断标准:在和谐课堂里,师生应同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两者互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和谐融洽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协作共进;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看这五种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和谐课堂追求一个理想境界,就是师生间能够心领神会、心心相通。下面将对这些构成要素做具体阐述。

1.一个目标

目前在我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所有的中国人民都万众一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理,一个和谐课堂不论学生的数量有多大,整个课堂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全体师生应该为着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如果一个课堂中存在多种想法:教师为讲课而讲课,讲完即课,没有尽心;学生呢,带个耳朵听听,听懂就懂,不懂也就算了,没有尽力。这样的课堂是肯定不会和谐的,教学效果也令人堪忧。只有师生同心协力,才能“断金”,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两个主体

课堂由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组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学界争论都比较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教师中心论者认为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完全主导着课程的内容、进展和授课方式,学生应该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节奏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学生若是节拍错位或者违反整个曲调都是不被允许的。课堂是一个一对多的场所,为了使整个授课过程按计划有序进行下去,教师中心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一味地按照教条、以统一的标准、模式来授课,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课堂沉闷,一个个棱角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被磨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动脑能力。那么学生中心说呢,课堂上由学生来做主导,教师只是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各种思维和想法活跃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仅仅是一个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解决疑问的场所。西方发达国家的课堂大多都是这样的。学生中心说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程度,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越强,则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很弱,甚至于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话,那么学生中心说将会使整个课堂呈现出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的情形。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都是采用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完全认同和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他们的自主性已经变得较差,依靠学生自我教育的学生中心说课堂在目前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笔者认为,和谐课堂应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并重,两者都是开展正常教学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两者互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应以教师为中心,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切不可停滞思维、走马观花、过耳既忘,也不可充耳不

闻,自我研究探求;对于教师来说,应以学生为中心,“教”仅仅是一种手段,让学生学会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不能抱着把课程授完即可的心态,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接受效果和学习情况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授课速度,拓宽学生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渔鱼”。

3.两种关系

课堂由学生和老师两个主体组成,和谐课堂中存在着两种关系:教师和学生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监督与协作关系。这两者关系都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这要求全体师生的关系良好,有较强的默契度。教师是引路人,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指明方向,学生不光要从老师的言语中获取信息,也要从老师的眼神、动作中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老师不可能时刻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和谐课堂上还要求同学之间有一种监督与协作关系。当发现周边的学生有走神或其他举动时,可以用一个动作或眼神表示提醒,有讨论或自习时间里,有一些问题通过相互的讨论就能得到解决,且印象深刻。同学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在班级团队中,不论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地位的人,都能从中获益。为别人释疑的同学对问题会有更深的理解与记忆,从讨论中可能会纠正自己原先错误的想法或是发现新的思路,以前有疑问的同学则可以获取知识,消除疑问。

4.五种要素

在和谐课堂上,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器官,做到听说读写看齐备。对于学生来说,听课也是一门艺术,同一个四十五分钟同样的授课内容,不同的学生听到的效果是有差异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学生们也不可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善听的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语音语调分辨出重点、难点,仔细倾听加强记忆。学生在课堂上“说”的作用是多重的:一是锻炼了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被说过一遍的知识其记忆的效果比仅仅是听要好得多,这想必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笔者今天就还能记得一些课堂上回答过的提问;三是学生说的内容反馈给老师,老师能够基本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步伐。读读课文,做做练习,当然是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被忽视,听课缺少了“看”的辅助,就变成盲人摸象了,边听边看,能够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漏听或是听不懂的地方通过看书看讲义看板书也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听说读写看并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教师在课堂上也需要做到这五种要素齐备。说课是老师的主要任务,适当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听和看对于老师来说同样很重要,面对众多的学生,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有“千里眼”、“顺风耳”,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听学生的发言和动向,督促溜号的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步伐。

5.一个境界

和谐课堂追求一种理想境界,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够超出语言的限制,能够做到心领神会。一个教师需要面对多个学生,在课堂短暂的时间内,是没有办法逐个进行言语交流的,为了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就需要借助于肢体语言。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中知悉学生的需求,学生也能够读懂老师眼神中的深意。这种心灵间的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产生的,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长期间的培养。如何课堂能够达到这种境界,课堂气氛将更加和谐,教与学都将变得更加轻松。

二、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个普通的课堂怎么样才会成为和谐课堂呢,和谐课堂应该如何来构建呢?构建一个和谐课堂,所要做的努力绝不仅仅在于这四十五分钟,课前课后的许多工作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共同努力。

1.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在讲台上游刃有余,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要做好备课笔记,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要仔细挑选针对性强的例题,拓展思路,多考虑几种解题方法,课堂练习要准备好。切不可照搬多年的老教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知识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案,要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权威的知识。

备课还仅仅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课堂便是化理论为实践的地方。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观察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反映了解到,若完全按照备课笔记的节奏、顺序进行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使,应及时调整上课步伐。备课笔记不是教条,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上课的,当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时,应该顺应实践的需要,切不可硬搬教条。

课后,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提问和习题测验结果中总结反馈信息,重新审视课堂的教学效果,反省并想办法改正现有授课方法中的缺陷,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教师们能够节节课后自省,更新教学方案,那么,教学理论和教学效果也将呈螺旋式上升。

最后,教师要适时给学生一些表扬,加强正面激励效果。批评与表扬学生是教师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很多教师只习惯用批评,从负面刺激中迫使学生改正错误。然而,过多的批评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负面激励过当,学生和教师间的和谐关系将被打破,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改正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产生恶性循环。与批评相比,表扬是一个更好的工具,适时给学生一些表扬,加强正面激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在课堂上的些许表扬就好像是为学生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使他们获得了继续奋斗的动力,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为和谐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学生的努力方向

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学生所要做的努力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课前一定要预习,而且是要带有认真思考的预习。预习过后,对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已经了解,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这样在课堂上听就更加有针对性。对于课前自学过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复习的过程,事半功倍。倘若不预习的话,在课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着重点,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拍,事倍功半。如此对比,同一个四十五分钟下来差距就很明显了,如果再乘以日积月累的系数,这个差距则可被放大N倍,再想要追赶就很困难了。滴水可以穿石,千万不能小看预习的十几二十几分钟,和谐课堂要求学生课课预习,不要让自己有拉下的机会。

其次,在课堂上,要做到人到心到,跟着老师的节奏,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在有不理解处重点听,如果听老师讲解过后还是有疑问,就要灵活处理了。此时,观察一下其他同学的表情神态,觉得自己的疑问是比较共性的问题时,可以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和谐课堂上对老师的最直接的一种反馈,老师可

以根据问题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使学习效果最好。若仅仅是个别问题,则可课后单独和老师沟通,不要打断老师的正常教学。课堂上的教师资源是有限的,和谐课堂要求学生学会合理、最优化地使用教师资源。

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和教师单独沟通的时间很少,学生要充分主观能动性,课后多找老师沟通,解决自己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也可博得老师的认同感,增加师生关系,为以后的课堂和谐埋下伏笔。

三、小结

和谐课堂能够使教与学的过程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帮助教师和学生减轻现有教育模式下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都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这需要经过大家的努力在长时间的培养中才能产生。可见,构建一个和谐课堂,所要花费的努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学是个一对多的活动,相对来说,教师资源是比较有限的。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想要成功构建和谐课堂需要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利用课后时间多和老师沟通,用好用足教师资源。这样,既可以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也拉近了双方的关系。正因为教师资源的有限性,同学之间也应该相互帮助,同学间相处的时间很长,如果能够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相互监督、协作共进的话,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多维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种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一.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声声鼓励中,课堂教学是高效的。

2.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激情四溢,才能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

3.把兴趣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教材中一些文本的单

一、抽象性,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带来自己最欣赏的文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大家共享。并经常这样提问:“你对哪一段更感兴趣?”,“你最喜欢哪一句?”随着回答的深入,文章的内涵,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明朗清晰,而学生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更是在赏读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了被尊重,被赏识,和谐课堂的构建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营造出来。

4.把竞争带进课堂。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正反方辩论,课前可允许学生带好资料,教师再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表达得最清楚”,“谁的语言最优美、声音最宏亮”,“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而一堂和谐生动的课,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

二.精心的课堂设计

加涅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为学习设计教学”。今天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设计。不仅要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自己,备生活,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在横向和纵向结合的设计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风景无限、靓点可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师生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要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必须对教材文本进行高屋建瓴的超越与重新建构,使语文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如在设计过程中,要多想想学生的需求:这一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学生会不会感兴趣,这一句学生会不会理解,这一段学生会不会有感悟,学生可能怎么说,自己该怎么导?只有这样运筹帷幄,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教师才能运用足够的智慧应对自如,从而构建和谐课堂,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

1.动之以情,给学生以张扬的空间

未经改动的人教版教材有几篇课文离孩子们所处时代较远,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等,备课时我就想,怎么才能把孩子拉到课文情境中,从而理解文章真谛呢?

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热情投入才能感悟真情,只有感悟真情才有情之所动,只有情之所动,才会有一吐为快的创作冲动。于是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抓住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也不动”发问: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平时你喝一口热水被烫一下会怎么样?再想想邱少云浑身都被烈火焚烧的感受,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然生发了许多感受,课堂一下激情荡漾。勿用教师多言,邱少云的人物形象已牢牢印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合理预设为构建和谐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2.心灵换位,给学生以充分表达的空间

凯洛夫说过:“感情有着巨大的鼓舞力量”。文中人物蕴藏的情感力量是指引学生人生态度,陶冶学生内在情感的重要资源。而心灵换位就是将文中处于焦点位置的人物与读者本人作心灵上的换位体验,让学生用心去体验文中人物所经历的情感历程,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情感的共享。如我在备《小抄写员》时就想到,如今的孩子们已被家长宠坏了,哪个孩子会懂父母,谙恩情?单纯的课本说教根本无法与他们产生共鸣,而口头的表达更不能言尽其意。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对于叙利奥和父亲,你更理解谁,为什么?”,“你还听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请以《爸爸,хххх》,《儿子,хххх》为题写封短 2 信,看谁情真意切。接受作业的同时,孩子们就已摩拳擦掌,心中万语千言,仿佛已注于笔尖,而就课后完成情况看,学生已得当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情感,能跟儿子(父亲)进行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这样的设计就巧妙地在文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建立了一条自由的学习通道。

3.立足冲突,给学生以提升的空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理解就会有差异。同样,同一篇文章解读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这时,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想法,鼓励富有个性的发言。而教师心中始终要有个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准,导之有法,从而提升人物的美好品质。

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我提问:“你是愿意做一个落花生式的人,还是像苹果、石榴一样外表好看的人呢?”许多同学都说愿意做落花生似的人,但我明显看出,有的同学言不由衷,那脸上分明写着“苹果也是有优点的吗?”这时,我巧妙地导“各有千秋”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互相找找“千秋”之处,哗,大家说得不亦乐乎,是啊,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易存放,可以包装好,推销到外地,只是它太默默无闻,不被人所知。苹果好看,但也要味道鲜美,像人一样内外兼修……,课尾,我布置了一篇读后感《做一个像……那样的人》学生们是课停意未尽,从而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4.可圏可点,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在注重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个性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进行选择,他们的责任感也会逐步增强,并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份责任,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为其思考、发现、探索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二册的《卜算子·咏梅》,课后习题明确要求画画词中的美景,想到有的学生不善于绘画,于是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我建议学生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学生们立时兴趣盎然,有的吟诵,有的绘画,有的即兴表演,有的挥毫,真是百花齐放,百景争春,学生们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对这首词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看似偶然的情形,其背后隐藏着必然,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老师就是要在身边的不变事物中,不断地变换视角,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处处呈现和谐之乐章。

5.善待疑问,给学生以广博的空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课后存疑也是正常现象,是真实的、和谐的课堂表现。对于学生的课后存疑,教师不能一锤定音或快刀斩乱麻,要采取存疑的办法记录下问题,给学生课后阅读的时间,使他们成为真正 3 意义上的学习主人。使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生命的历程。这不但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对教师自身不断发展、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存疑让教师与学生在解疑中教学相长,和谐共进。

三、丰厚的文化支撑

和谐的课堂,师生应互动起来。只有水乳交融,才会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教师的投入,潜心准备,精心设计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是30%在课堂,70%在课外。师生关系也是亦师亦友,教师要帮助学生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百分之百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多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如低年级的孩子,可引导他们看注有拼音的课外读物,中年级的孩子,可以看一些智慧故事及浅显的名著,高年级的孩子就应该看一些哲理性故事及大部头的名著。还要指引他们投入到社会这个语文大课堂当中,如做社会调查、采访记录等实践活动,使课外促进课内,让学生知道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同样离不开课外生活。语文教师更要有大语文观念,跳出语文教语文,跳出教材教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过程才会更生动、和谐、活泼、有效。

和谐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构建和谐课堂,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小学体育课堂和谐教学研究方案专题

    构建小学体育课堂和谐教学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时下,“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说法比较热门,其实“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前苏联教......

    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在“四步教学“模式中如何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回龙中心小学 雷秀清 “四步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训练——课后总结。这一课堂教学模......

    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模版]

    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

    构建初中数学和谐课堂之我见

    此论文发表在《中学生语数外》2010年第02期发表构建初中数学和谐课堂之我见江苏省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王建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傅 陶 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仍处于学习探究阶段,我也常常问自己什么是高效课堂,有人说,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生活非常重要,怎样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帮助孩子学好数学,为孩子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服务打下基础,是每位教......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是高效课堂,有人说,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我觉得何谓最小,何谓最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