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大安小学李红梅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画家与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三篇精读课文,《玩具柜台前得孩子》一篇略读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六》。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
从《画家与牧童》中,一个小牧童,竟然对着著名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而大画家的诚恳、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在《我为你骄傲》中,一个小孩子,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攒了三个星期,凑足了7美元,赔了钱,道了歉,这种诚实的品质也同样令人敬佩,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在《三个儿子》中,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在《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略读课文中,那懂事的孩子,那心地善良的阿姨,让我们感受到了“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语文园地六》除了累积词语以外,“我会读”中安排了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一个石头小姑娘》,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情。“口语交际”和“展示台”是本组课文主题“好品质”的延伸。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7个生字,会写33个字,正确读写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课文,理解并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能感悟做人道理。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画家与牧童》是一个很优秀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地向牧童学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牧童,竟然对着著名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
这胆量令人佩服。教学这课时由于生字多,课文长,应让学生多读,多感悟。教师可用一个问题来引领全文,“你佩服谁,为什么?”在学生感悟理解中,可以穿插渗透:要向戴嵩一样,无论多么有名,多么权威,也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要向牧童一样,敢于提出意见,有胆识。文中生字很多,也较难认记,一定要调动学生乐于识字的愿望,让其在语言环境中认记。课后延伸可以让学生上网或看书找资料,了解更多以画动物闻名的画家。
《我为你骄傲》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建议教学本课在揭题时让学生提问,“我为谁骄傲”“为什么我为你骄傲” 等等问题。让学生从读中品味,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这类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课后延伸可以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如何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拿出勇气去面对错误,去承认错误。同时也要学会宽容,学会感动。深人地教育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要有承认错误与改正错误的勇气。”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孩子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是出乎读者的意料。教学时,要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要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同时,可以提供给学生部分关于诚信和宽容的谚语和故事。比如:〈花种〉课后要求写的生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教师可抓住字形特点加以指导书写。
《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多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引领学生与课文进行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思考、发现,进而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品读要读出问题,带着问题再读。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很少,也并不难,可以放
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补充材料:〈子路借米〉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被父母宠着,只会想自己。出门打车,见什么买什么,很少替家长考虑,也不懂得节俭。《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应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这册的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没有要求写的生字,课文一般都比较长,旨在培养学生默读思考的能力。建议这课以默读为重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懂得体谅、关心他人,学会节俭。
语文园地六
我的发现:这项练习由六个AABB式的叠词组成,而且每个词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伙伴的揭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促进学生的积累。同进可以挖掘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学生对此类词语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日积月累:包含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读读认认”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八个字。由于构字上的特点,便于学生识字,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放手,引导学生练习,通过组词,学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巩固学生的汉字积累。“我会读”中安排阅读一首小诗<一个石头小姑娘>,这首小诗充满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交流,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口语交际:本次话题是对本组课文主题“好品质”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交际提供了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发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挖掘了学生的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交际中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一缕春风,吹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本组教材围绕“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 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给人启迪,让人受益的古今故事。单元导语为: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主题为: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本组所选的四篇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维妙维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所以,建议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哲理,努力启发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让他们懂得谦虚,勇于承认错误,孝敬父母及关爱他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并愿意以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内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
画家和牧童------------2课时
我为你骄傲------------2课时
三个儿子-------------2课时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六--------2课时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珙县珙泉镇中心校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主备人 :唐琴 施教人:____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识字
6、课文第22至25课和语文园地6。启蒙时期的儿 童,天真纯净得如一泓清泉。他们欢快流动的过程,就是体验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是真情的种子发芽的过程,是关爱的花蕾含苞的过 程。这时候,哪怕有一丁点的风雨,都可能让这泓清泉泛起涟漪。因 此,有必要让学生在启蒙时期,便学习用真情互获得真情,用关爱赢 得关爱。这是本组教材的立意所在。
“识字6”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 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表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日记两则》
则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情感熏陶: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展现的是
令人神往的故土情深和荡气回肠的纯真友谊。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2个生字,会写38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3.背诵《假如》、《古诗两首》。4.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5.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6.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7.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识字6
教学要求:1.学会 8个生字和 10个生词。会认9个生字。2.学会8组反义词。3.让学生在反义词的训练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2.反义词的训练。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唱得真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歌里所唱的那样呢?
二、学习前3句。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宇。
1.轻声读课文,找出生字并作记号。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恨 前鼻韵母
漠
第四声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7.学生朗读,直到正确为止。
四、学习句子。1.指名读课文。
2.你能从中找到几组反义词。美一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3、读准字音,看清形,想想每对反义词的意思。
4、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真诚”“虚假”“冷漠”“热忱”。5.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师范写,生练习,完成“我会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几组反义词。
二、交待练习内容。
三、复习上节课的四组反义词和4个生字词。1.指名读句子。2.抽卡认读生字词。
四、初读,找出句中的生字,共并识记。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指名读,正音。3.重点指导:贫、富、索、奉 4.学生讨论识记字形。5.教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6.学生熟练朗读词语。
五、学习句子。
1.指名读。
2.你能从中找出几组反义词。贫一富
冷一暖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3.读反义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4.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索取”“奉献”的意义。5.理解句子的含义。
六、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生练习。完成“我会写”剩下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
识字 6(爱的奉献)
美一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贫一富
冷一暖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课后反思:
22、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八个生字。
2、会用“可爱的,高兴的”说话,读好两个设问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读好课文,体会同学间的友情。教学难点:体会同学间的友情。课前准备: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朋友,揭示课题。从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人手,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了解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鼓励生活中识字。
科(kē)亚(yà)呆(dāi)始(shǐ)猜(cāi)拴(shuān)叽(jī)喳(zhā)逗(dòu)
教师随机点拨:(1)多看书,就能多认识字。(2)帮同学发作业还可以认识字,多好啊。
(3)从电视上认字,轻松又愉快。(4)从商品的包装袋上认字,真有办法。
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汉字,细心的孩子会和他们交朋友。剩下的字让我们在学习窗前的气球时了解它们、掌握他们。
2.带着目标,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和书中的文字交朋友。
3.合作读书,互相学习。
(1)教师引导合作读书。
你读好了吗?想读给别人听吗?如果你觉得自己没读好,再练一练,想得到别人的帮助,那就两个人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4.认读生字,联系语言环境点拨音、形、意。
用生字卡片认读。
(1)认读的字词:户(窗户)、角(一角天空)、始(开始)、周(四周)、张(一张小脸)、病(传染病)、科里亚、呆呆地、猜、栓、逗、床
(2)认读时了解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3)学写“角、户、床、张、亚”五个生字。
5.指名读课文,指正字音,鼓励学生会听、敢读。
三、默读感受,把自己想到的画下来。
1.默读课文,独立感受故事内容。
2.把自己读书时想到的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回忆故事。
1.确定内容,选择学习方式。上节课我们不但读了这个小故事,还画了一幅画,这节课你最想干什么?
2.指名读文,回忆故事内容。
二、讲一讲,深化感受。
1.自由练习,凭借图画将内心感受转化为语言。
2.合作交流,说出各自心中独特的感受。
3.从看图到读文,由认读具体语境中的词语到学习生字,了解病中科利亚的单调生活,感受他失去伙伴后的没意思。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演-演,沟通情感。
1.准备道具,在情境中体会“可爱的”和“逗人的”。
2.飘送气球,在运用中学习文章的的语言。
3.抓住误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开始”,学习生字“始”
4.尝试对话,将气球赋予生命,以动画拓展想象,用童心感受童真。
四、想一想,感受友爱。
1.凭借图画,感受气球下面同学们的心意。
2.学习表达,在语境中学习“四周”,学会生字“周”。
3.学习生字,由“猜”感受米沙的调皮、聪明、热心,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板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
谁也不能
真没意思
他也不能
能望到什么
心情好了许多
同学们的问候
高兴地笑了
爱
友情
课后反思:
23、假如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具体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假如有什么?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师: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才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送生字”回家”。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4)找“朋友”。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现在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健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健康”的句子读一读。
(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请学生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 回家。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7)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文感悟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共写了几小节?写了小作者的几个美好的愿望?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2.小组内互读。师:在这三个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小节?(抽人读)请大家在小组中读一读,四个人每人读一小节,看看谁是最佳小小朗读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认读生字。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1.小组内交流。师:在你读的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假如你是小树(或小鸟、西西),你心里会怎么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感悟句子。
师:读读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拓展说话。师:你能用”我要给„„”说一句话吗? 4.创设情境诵读这首诗。
(1)第一小节。师:马良的神笔可真好啊!能画出这么美的画。请女生看图,男生读第一小节。(2)第二小节。师:你们喜欢可爱的小鸟吗?会学鸟叫吗?男生小声学鸟叫,女生轻声读第二小节。(3)第三小节。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与这首诗有关的画面(抽生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5.赛读。
6.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7.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三、拓展活动
1.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
2.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会画得更好对吗?请你用小画笔把你们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3.抽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画的什么?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注意下边有老师和同学,你该怎么说?
四、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
2.小组交流。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双:左边的“又” 写得稍窄些,捺变点。食:上面的“人” 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加强范写指导。
五、总结: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假如(有神笔)
画太阳
让小树成长 画谷粒
让小鸟吃饱 画好腿
让西西奔跑
课后反思:
24、日记两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3.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是本课的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是本文的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借助看图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哪方面的内容? 2.学习日记的格式。
写日记,先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怎样,再换一行空两格就可以开始正文了。3.作者的这篇日记格式是怎样的,请学生谈论。4.作者在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呢?
二、学习第一则日记。
1.齐读。
2.理解“羡慕”的意思,再说一句话。
3.妈妈给我买回了白纱裙吗?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理解“迫不及待”)4.妈妈买回了许多礼物,并分成了两份,为什么? 5.同桌交流讨论。
三、学习第二则日记。
1.小声说说这则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
2.第一则日记中的阿英妹妹究竟是谁?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快、好学)3.我又做了个梦,我梦到了什么?
4.现在,我还想买那条漂亮的裙子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5.梦境说明了什么? 6.交流讨论。
四、扩展练习。
1.说说你周围的助人为乐的故事。2.练习写一则日记。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二、指导学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互认,自由认读,指名读,齐读。2.扩词,造句。
3.分析各字字形,指导写字。4.重点学习: 读:左右结构。
粉、昨、晴、姑、娘可与份、作、猜、故、粮进行区分。
三、引导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l.看“我会写”中田字格中的字,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的位置。
四、练习认读,书写。
五、指导完成课后“看看写写”内容,并读读。
昨天 妹妹 学校 书包 帮助
读书 少年
儿童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你热心助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生气)(高兴)
课后反思:
25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8个生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4.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讲解“偶书”的意思。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画出生宇,看拼音读准字音。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比一比谁记得快。3.指导书写。
四、导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学习第一、二行。
(1)观察书中图画,说说“少小”,“老大”指什么?(2)讲解“无改”就是“没有改变”。
(3)读一读这两行诗,想一想,这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诗人幼年时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可头发全花白了)2.学习第二、三行。
(l)看图,诗人遇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说说“见”、“识”、“何处”的意思。
(3)指导朗读这一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中的情景。(孩子们见着了却不认识他,笑着问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3.认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领读,指名读、分组读、反复吟诵。3.指名背诵全诗。
六、想一想,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年少离开家乡年老时终于回来的既喜悦又伤感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2.齐背全诗。
二、学习《赠汪伦》。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朝诗人李白的诗《赠汪伦》。(板书课题)看看他的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四、学生看课文插图,教师范读古诗。
五、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看拼音读准字音。2.学会书空练习生字,比一比,谁记得快。3.给生字组词。4.指导写字。
六、观察图画,初步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句。(l)看图,指导读第一、二句。
(2)理解词语。乘舟:乘船。闻:听见。踏歌:用脚踏地打拍子唱歌。(3)讲解诗句意思。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船正准备出发,忽然听到岸上传来用脚踏节拍的声音。2.学习第三、四句。(l)指导读第三、四句。
(2)理解词语。深千尺:并不是有一千尺深,在这里形容水极深。(3)讲解诗句意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友情深厚。(4)指名读,想象这一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间的什么感情?
七、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八、背诵全诗。
九、练习。完成“我会写”及“我会填”。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增汪伦
少小/离家/老大回,李白/乘舟/将欲行,乡音/无改/鬓毛衰。忽闻/岸上/踏歌声。儿童/相见/不相识,桃花潭/水/深千尺,笑问/客从/何处来。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后反思: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2、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家里养的动物,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保:右边不要写成“果”。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家长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在家长的帮助下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教学板书:
红领巾真好 快乐 小鸟< 捕捉害虫,保护树苗
放鸟巢
红领巾< >爱鸟
不许打鸟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六
教学要求: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4、学会填标点。
5、朗读儿歌。
6、口语交际。
7、才艺展示。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2、感受情境,填写标点。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爱的奉献》歌曲,画面。课时划分:四课时
一、识别字形
1、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仿照例子写一写。
4、教师擂台读。
5、学生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这种构字特点。
6、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7、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分一分。
二、我会填
1、学生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学生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学生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师小结。
三、课堂回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说说特点。
2、朗读句子,举例。
一、读读记记。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识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多想多说。
3、小组读,全班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二、我会填
1、学生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学生读,大家指正。
3、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号。
5、同学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三、我会读
1、结合字音,学生自读。
2、分组朗读短文。
3、同学们理解:藤和瓜为什么很好?
4、看图朗读。
5、想象情景朗读。
6、看课文插图朗读。边读边表演。
7、教师与学生一起读。
8、同学们说一小段话,交流评比。
9、教师引导,学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游戏导入,深入感受
1、让学生扮演盲人,然后让他们说说看不见有多么不方便。
2、让学生扮演残疾人,让他们说说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组讨论,我们和残疾人相比有哪些优势。
4、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二、想想说说
1、谈谈自己在路上会看见有哪些残疾人,有哪些行动的不便。
2、想想如果你看见了那些残疾人,会怎么做?
3、教师引导指正,大家评论。
4、残疾人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
三、实际演练
让一位学生扮演盲人过马路,另一位同学给他帮助,把说的和做的表演出来。
四、提出倡议。
第四课时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学生聆听。
2、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二、认读歌词
1、教师出示歌词。
2、学生试着读一读,教师指正。
三、展示日记
1、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
2、大家评一评日记写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华
1、学唱歌曲,谈谈你的感想。
2、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该怎样做,举例说说。课后反思: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与课时备课
集体备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二、教材编排目的: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
1、会认 20个字,会写30个字,正确读写5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3、有感情地背诵、朗读古诗词。会默写前两首古诗。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5、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6、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7、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过程与方法:
1、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五、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法、观察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实物投影仪、电化多媒体。
七、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切入点:以“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教学创新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疑点: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所表达的情境。教学练点:
1、作文:美丽的乡村风光
2、摘抄优美的语句,丰富自己的词汇。
3、开展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
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
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
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
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
秋天 板书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教学反思】乡下,对有的孩子来书已经是略显陌生的存在,有的孩子对于农村的认知仅仅也就限于书中读到的那些,在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调查农村的风光。了解农村的故事会比较好一些。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异国风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图片以及音像资料课件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句
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师:谁能评一下?(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
2、师: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之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
生读。师相机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
师: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读一读。
出示“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板书。(牛多)
师: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比赛比赛。
指名比赛,师生评价。
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
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
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
6、师: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
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师: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三、课件展示异国风光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板书设计:
总述: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 牧场之国
分述: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
各种家畜 牧场夜晚
作业设计:
1、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
2、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3、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教学反思】对于荷兰的风光,建议补充相关荷兰知识、风光的了解。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 箬 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鳜鱼肥 不须归 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古诗及诗意。
【教学反思】补充相关古诗的学习。
热爱大自然、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C4%C1%CD%AF%B6%CC%B5%D1,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
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感受到人们“欢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从孩子们欢快的神情,看到人们的欢快生活;从人们的欢快生活,联想到整个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板书设计:
孩子们割草
麦哨 丰收景象 无限向往 湖畔玩耍 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 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 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 驾)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作业设计: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第五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赵小芳
参备人员:马晓英、钟生辉、刘丽慧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
3、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
四、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 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2课时 语文园地六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3课时、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自读提纲,读通诗句,了解诗意(第一次先学后教)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读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c.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第二次先学后教)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练习赏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学生有感情读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读诗。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艳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体验。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
天
门
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
天然美
热爱大自然
(唐)
李
白、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②检查生字新词。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 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③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板书设计:
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富饶的西沙群岛
分—海面、海底、海滩、海
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①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难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
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应有尽有、一应惧全、举世闻名、光彩夺目 “东方之珠” 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3、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
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⑤拓展延伸。
“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 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复习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二、自主学习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三、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训练重点: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按一定顺序写成习作。训练过程: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
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小结: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优美风景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和想看的优美风景,以导游介绍的形式,游客提问补充,形式很吸引学生。习作中要注意的一个是叙述顺序,另一个是要把此处 风景描写的优美。所以一定要用上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