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倡简
语文教学如何倡“简”提“效”
什字中心小学于改玲
我认为这里的“倡简”不是提倡肤浅、简单化,而是说在教学中要用最实用实效的方法,求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要突出“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思想。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过多过滥。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哲人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一般情况下,应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现状每节课确定两三个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应力争使目标充分落实,使学生轻松的学、学的有效。
二、抓住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才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呢?经过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如下七个字: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这七个字,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几个方面的语文基本功。小学语文是给未来打基础的,凡是基础的东西都不是那么复杂的。盖大楼,打地基,就是钢筋、沙子、石子、水泥,搅拌好了,灌进去。关键是要做到坚固、牢靠。给未来打基础的知识技能是果树的“果枝“,应该加强管理,多施肥料,下大力气;不如此,怎么能够把基础打得坚固、牢靠呢?我现在就有很多字写时颠倒笔顺,原因是小时候没有打好基础。试想,如果低年级小学生能下力气把常用的一千多个字的笔顺写正确,先入为主,形成习
惯,长大了还会颠倒笔顺吗?
三、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四得。
“四得”即“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听得懂”即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该清楚明白,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发现有学生听不懂,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变换教学方式,尽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课堂不留死角、不吃夹生饭。“说得清”即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师应该让学生多说说,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上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所得,重温重点,积累巩固。“读得透”即体现语文课以读为主的理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经过老师的指点使学生把书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写得好”即在课堂上应该有写的训练,写生字、词语,尽量将字写正确、写工整。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提倡用笔来思考,也就是要求学生边读边用书面文字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还可让学生写中心思想,写读后感,写随文习作。
四、不要让“感悟”代替“讲解”。
为了一个问题,绕着圈子让学生“感悟来感悟去”费了很长时间,学生还是弄不明白。其实有的时候,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既省时又有效,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要讲解;当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是懂非懂时,教师要讲解;当教材的难点超过学生的认识水平时,教师要讲解。讲解省时高效,事半功倍。
五、遵从语文的自然之道,教学中突出精讲、多读、多写。课堂中不可讲的过多、过细、过深,应放手让学生多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因为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同时在读中重视朗读,讲解使人明理,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说:“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与精讲、多读相结合,还需多写,写日记、写即事、即景、随文习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语文教学须“倡简”
语文教学须“倡简”
大 通 路 小 学倪 娜
语文教学要不要“倡简”?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应该倡导“深度语文”。我以为这是把“倡简”误解为提倡肤浅,提倡简单化了。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倡简”?语文是因为什么才“简”的?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
由繁到简,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逐渐深入的过程。记得郑板桥有这么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画了40年,在艺术实践中也探索了40年。到后来,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竹就要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怎么才能凸显出竹子的“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你看,这是不是“减法思维”?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年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一些人感到困惑,认为当前的语文课改是“如风,如雨,如雾”。人们开始追索: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追寻语文教育的“原点”。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究竟为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原点”,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强调了“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最本质的东西。
现在有这么一个误解:似乎只有突出了人文性,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工具性则与儿童的发展无涉。这表现在比较关注语文的人文情怀,却淡化了“学语习文”,甚至讳谈语文知识技能,怕被人扣上“工具论”的帽子。其实,工具性也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不识字,不会读书,不会看报,恐怕在社会上处在都有问题,哪里还谈得上发展呢?语言的发展关系到各种能力的发展。比如写字,要想写得好,就得仔细观察,这是不是训练观察力?要写得好看,就得研究字的间架结构,这是不是审美情趣的陶冶?要写得对,就得记住字的笔顺、字形,这是不是训练记忆力?语言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
事实上,在教学教学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工具”,知识技能之中总是同时蕴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如教学生习作,就离不开养成良好的文风,如不说假话,不抄袭,对所写题材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所有这一切,不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吗?有位日本的语文教育家说得好,“即使写一篇报告,真实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事,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分阶段人的伤口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二、语文教学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觉得“剪枝”的策略是可取的。剪枝剪掉的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徒长枝”,保留下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说:“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纲要》里讲“精选”,其实就是要我们削枝强干,集中目标,突出最要紧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才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呢?我们通过反复调节研究,认为有如下七个字: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这七个字,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几个方面的语文基本功。
上课也是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哲人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三、语文教学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似乎还单纯些,现在《课标》里讲三维目标不是比过去复杂了吗?
其实不然。《纲要》里讲得明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已经把“三维”本是“一体”的阐释得再明白不过了。有人将语文素养比喻成一个冰山,露在外面的是知识、能力的层面,是显性的;在水下的是隐性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越野,良好习惯,等等。我们过去只重视显性的,现在要把显性的部分和隐性的部分统一起来,使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融为一体。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怎么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必须要经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求索,从而实现自我建构。由此看来,三个维度本是一个整体。第三个维度是要以第一个维度为载体的,通过第一个维度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精神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正是因为我们在三维整合上下了功夫,语文就变得简单了。明白了这样的设计思想,再去进行教学,肯定也应当是三维整合的。“读读背背”,重在读,重在背。读熟了,背熟了,就储存起来了。以后再来慢慢消化,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吞噬,后反刍”。
有的人教成语串,就是布置学生回家查成语词典,把解释抄写在书上。不让学生背成语串,却让学生背定义。这就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只能用来应付考试。“三个维度”怎么整合?我觉得我们应有这样一个心态:心中有数,自然而为。
所以我们还是要有一个整体观念,追求“语文”的自然之道。
四、语文教学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
自从“电”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学手段虽多,但总有上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什么?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言语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
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前些时候,有的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求异”或“发散”,往往离开了文本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争辩,结果越扯越远;有的语文课堂,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资料,却把文本丢在一旁;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以多媒体取代读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再好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度”用得过了头,也会造成语文课程的异化,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其基本教学手段,自然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八个字——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当然这不是说其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等——不可以用。用还是要用,但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要用其当用,万万不可滥用。
第三篇:倡简 务本 求实——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本真
倡简 务本 求实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本真
开发区调文小学 唐希暖
我们都知道,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曾几何时,我们却为“目标拟定详实、环节预设精细、媒体运用新颖、课堂评价激情”而津津乐道,过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包容万象和滴水不漏,使得如今的语文课“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很多语文教师也被当前纷繁的语文教坛混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为什么语文教学会“荒了自己的田,种了他人的地”?为什么语文课堂总是摆脱不了“高耗低效”的现状?综观语文课堂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坛必须刮一场“回归”风。让语文课程回到原点,复原其本色,把语文的“根”留住,使语文课堂真正坚守语文本真、追求教学质效。那么,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众说纷纭,根据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和验证,本人认为“倡简、务本、求实”的语文教学,理应成为语文“有效课堂”应有之境界。
一、有效课堂须“倡简”——删繁就简三秋树
郑板桥有句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要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10多年前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 只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解决好语文课堂教学“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问题。
简简单单地上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单纯,头绪简化;教学内容有取有舍,张弛有度;教学过程简约且能有效地展开;教学方法简便,在读、思、议中知其意,抒其情,明其法;教学语言简洁、精炼、准确,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性;教学手段简单,力求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于永正老师在“名思大学堂”活动中执教的《生命 生命》,他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教师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和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处理。这些经典的课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好课不是靠花样翻新的游戏、表演塑造出来的,也不是依赖声、色、形俱全的现代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读、说、写、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催生出来的。学习语文不是靠烦琐的分析,也不是以大量机械化的训练,关键是要多读、多背、多写。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当然,简单并不等于肤浅,课堂简单化不等于师生无为化。形式上的简单化要求,与深入探究的实质要求并不矛盾。课堂简单化的前提是教师课外更多的脑力投入和课内更强的能力调控。这是教师高能力、高水平的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课堂简单化其实就是回复根本,就是解放的教育,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本位。或许简单一些,我们就能更好更快地进入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二、有效课堂须“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这里所讲的语文教学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务本”就是以文本为凭借,引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扎实训练。但近几年,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偏颇,语文教学的这个“本”被不同程度地遗忘了,阅读教学陷入了重感悟轻训练、重人文轻工具的泥潭,语文本体被严重弱化,出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削弱、学力有所下降的趋势。庄子说“文灭质、博溺心”,意思是花样、名堂太多会掩盖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语文课必然会失去本真,失去“语文味”。为保守语文本色,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务本”。
1、务语言文字的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等等”。而有教师在执教《赠汪伦》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读,再看课文情境的投影,接着让学生想像并分组表演各种赠别的场景,画一画赠别的画,最后读一读课外的两首赠别诗,唱一唱《朋友》,课堂的确热闹,形式多样。但在课后的调查中,学生却不能完全领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原因何在?是教师没有让学生从文字本身去体悟,忽视语言文字和形式的积累,最终学生真正得到的东西少之又少。对此,我们呼吁:语文课就要用语文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用语文的标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不是个万能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2、务语文学科的本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语文意识,课堂教学应浸润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里,师生应沉浸在充满生机的“语文状态”之中。同时,语文课还要有“语文味”,不要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强,就无时不刻地大谈“综合”,使语文本体淡化、削弱,甚至消融,使语文课堂成为其他学科的“副战场”。
一教师在执教儿童诗《春天》时,针对前两行诗提出了“冰雪为什么会融化”这一问题,学生说了许多非常具有童真童趣的答案,老师一直未臵可否,最终经过自己的概括,给出了“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冰雪都融化了”的答案,让学生齐声说一遍。冰雪为什么会融化?如果我们感受和体验诗歌本身所提供的意境,回答当然是“在万象更新的季节,冰雪听从了春天发出的召唤”。而执教者被知识至上主义蒙住了文学审美的眼睛,以理性的思维,否定了文学的想像和情感的逻辑,把本来应该是欣赏一首诗歌的生动的文学教育课,变成了传授知识的自然课,可就那一点点自然知识的枯燥传授,也无非是雨过送伞的行为,因为对此孩子们早就无师自通了。
综上所述,广大语文教师不要再让语文教学的“专务”迷失方向,语文教学必须守住自己的“个性”,守住自己的“根”。
三、有效课堂须“求实”——洗尽铅华还本真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让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有何所得呢?
朱作仁教授曾提出:语文教学要提倡“大三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崔峦教授也反复强调: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即朴实、真实、扎实。两者的认识归结到一点就是追求“真”和“实”。
1、语文课应上得扎实。
当前有些课,容量过大,节奏太快,画面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问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这样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因而,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得主动讲解。自课改以来,很多老师讳言训练,不敢训练,而是大谈语文的人文性,整堂课让学生自主感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而忽视、弱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能悟出文中真意,同时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没能提高。都说语文的根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实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离开了“工具性”,离开了语言文字谈人文性,那只能是空中楼阁。正确的态度是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让“训练”与“感悟”并举。
2、语文课应追求朴实。进入新课程以来,教师在教学媒体、资源拓展等方面铆足了劲、动足了脑筋,还有些老师不顾孩子年龄段的特征,缺少探究之前的指导,动不动就让孩子们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合作学习自然无可非议。可问题是:是不是每堂课都需要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小组中的每个孩子是否都参与了探究?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探究不出什么结果,老师在学生探究之后也没要求学生反馈交流,所谓的合作探究无非是走过场而已。师生关系看似融洽了,思维活跃了,创新意识激发了,但也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教学方法流于形式,花哨的课堂湮灭了语文的本真和朴素。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课从来不用媒体技术,但课堂上孩子们还是文思流淌。一教师上《太阳》一课,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从人文、自然、科学、美术等诸多方面和不同角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核”,以不同形式共读了12遍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了各个感觉器官,把课文演绎得深入浅出,人人都觉得通过阅读自己有话要说,有问题要问,使得课堂生动活泼,生气盎然。其间并无使用任何媒体技术。看来,我们的语文课只要上得自然、朴实,不刻意雕琢,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3、语文课应崇尚真实。
都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理念应贯彻在教育教学的始终。然而一教师在执教六年级《草虫的村落》一课时,在诗意解读课文之后,教师设计了写的环节当作课堂的“亮点”之一,在草率的5分钟准备之后,老师让学生分享作品。一学生张口就很流畅地“背”出了一篇比课文还长的所谓“作品”来,很显然,这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精心准备的,听课教师一片哗然。这样的课堂教师是否在暗示学生“造假”?课后评课老师在点评时也犀利地指出了这一环节教师处理得不妥。课堂本来就是一方展示学生学习过程的净土,在这环节中我们静心聆听,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那才是我们要追寻的理想课堂。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率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倡简、务本、求实”,必须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最后,我想引用崔峦教授曾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与广大语文教师共勉: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促发展。
2013年3月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教学简析
1、课堂教学能够牢牢把握住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情,体现了教与学的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情感,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新鲜、有趣,轻松、活泼。
2、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都经过精心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情感需要,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浓度,让我们看到了朴实求真、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3、能够根据学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和学生们一起走进课文的意境,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把读书、感悟、想象、理解、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读书中有了发展。
4、注重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很多老师对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做了及时的纠正,真正成为教学的有心人。
5、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自然恰当,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6、识字写字仍然是中年段的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加强识字方法的交流,对于不容易写好的笔画要板书示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和正确写字的习惯。
7、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教学和朗读教学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把讲和读紧密结合起来,对阅读的指导要有层次,还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默读指导,教给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8、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拓宽问题的空间,给学生开辟自主品悟语言的广阔渠道,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
9、加强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是备教材知识,还要备学生、备方法、备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解决的方法,课堂上能够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10、要以学定教,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要体现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要求适当的探究学习。
11、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
第五篇:教学简案范文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目标
1.能归纳列举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如: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能说出五四运动的结果、意义及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2.通过小组探究讨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会从视频、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教 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学 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建党伟业》预告片。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这部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的高潮之一则是:“五四运动”。那么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联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初期的中国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学习历史
(一)五四运动
1、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第46---47页内容,提取有关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信息。
2、师出示表格总结五四运动相关知识。
3、探究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呢?大家回想一下,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阶级阶层都做出了有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
4、出示五四宣传单图片,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继续弘扬五四精神?
过度: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提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除了五四运动以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还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她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需要正确的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
三、再现历史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师播放视频学们观看屏幕并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你们各自的任务。将学生分成情报组、记者组、专家组三个大组,分别负责收集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的情报、报道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具体情况、研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要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四、联系现实
2、探究讨论:你能用近现代史上的具体史实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吗”?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20世纪初的中国,今天的学习你又那些收获和体会呢?(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意义: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成立条件: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阶级基础
时间: 1921年7月23日(7月1日党的生日)
意义: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