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配电线路高级工题库(缩印版)
1.应用叠加原理进行
电路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答案:答:(1)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2分)
(2)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对功率计算不起作用;(2分)
(3)当每个电动势单独作用时,其他电动势不起作用。(2分)
2.材料受力后的变形有哪些形式?
答案:答:材料受力的变形形式如下:① 撤力后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3分)② 永久保留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3分)
3.变压器运行电压有什么要求?过高有什么危害?
答案:答:(1)运行变压器中的电压不得超过分接头电压的5%;(2分)
(2)电压过高的危害: 1)电压过高会造成铁芯饱和、励磁电流增大;(1分)
2)电压过高铁损增加;(1分)3)电压过高会使铁芯发热,使绝缘老化;(1分)
4)电压过高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
运行和使用寿命。(1分)
4.架空配电线路避雷器有哪些试验项目?周期为多少?
答案:答:(1)避雷器绝缘电阻
试验,周期为1~3年;(3分)
(2)避雷器工频放电试验,周期为1~3年。(3分)
5.系统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电压有哪些?
答案:答:① 正常运行时的工频电压;(1.5分)② 暂时过电压(工频过电压、谐振过电压);(1.5分)③ 操作过电压;(1.5分)④ 雷电过电压。(1.5分)
6.整体起吊电杆时需进行受力计算的有哪些?
答案:答:① 电杆的重心;(1分)② 电杆吊绳的受力;(1分)③ 抱杆的受力;(1分)④ 总牵引力;(1分)⑤ 临时拉线的受力;(1分)⑥ 制动绳的受力。(1分)
7.什么叫爬电比距?大气污染特别严重的Ⅳ类地区架空线路爬电比距要求多少?
答案:答:(1)爬电比距指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3分)
(2)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大气特别严重污染的Ⅳ类地区架空线路爬电比距为3.8~4.5cm/kV。(3分)
8.为了正确选择重合器,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答:应考虑下述五个因素:(1分)
(1)系统电压:重合器额定电压必须不小于系统电压;(1分)
(2)最大可能故障电流;(1分)(3)最大负载电流;(1分)(4)保护区内最小故障电流;(1分)
(5)重合器与其他保护装置的配合。(1分)
9.劳动定额的制订一般有哪些方法?电力建设施工的劳动定额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制订?
答案:答:(1)劳动定额制订方法有:经验估计法、概率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工时测定法、定额标准资料法;(4分)
(2)电力建设施工的劳动定额一般采用统计分析法确定。(2分)
10.什么是电压损耗?什么是电压降落?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答:(1)电压降落是指电网中两点电压相量差;(2分)
(2)电压损耗是两点电压的大小差;(2分)
(3)电压降落通常以电压值表示;电压损耗通常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2分)
11.配电台区节电有哪些措施? 答案:答:配电台区节电措施有:
(1)配电变压器选用低损耗节能型,有条件的选用非晶铁芯低损耗
节能型配电变压器;(1分)
(2)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1分)
(3)配电变压器布置在负荷中心,当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两点或多点布置;(1分)
(4)对于山区根据负荷分散情况选用单相配电变压器;(1分)
(5)排灌专用等季节性配电变压器应按季节及时投切;(1分)
(6)对于用电季节性变化大的综合配电台区宜采用调容配电变压器。(1分)
12.架空配电线路上的变压器常有哪些运行工作?周期是多少?
答案:答:(1)定期巡视,与线路巡视周期相同;(2分)
(2)清扫套管检查熔丝等维护工作,一般一年一次;(1分)
(3)绝缘电阻测量,一年一次;(1分)
(4)负荷测量,每年至少一次;(1分)
(5)油耐压、水分试验,五年至少一次。(1分)
13.采用什么措施可使接地电阻降低?
答案:答:(1)增加接地极的埋
深和数量;(1.5分)
(2)外引接地线到附近的池塘河流中,装设水下接地网;(1.5分)
(3)换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1.5分)
(4)在接地极周围施加降阻剂。(1.5分)
14.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答案:答:(1)有外力破坏的事故,如风筝、机动车辆碰撞电杆等;(2分)
(2)有自然危害事故,如大风、大雨、山洪、雷击、鸟害、冰冻等;(2分)
(3)有人为事故,如误操作、误调度等。(2分)
15.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重点有哪些?
答案:答:(1)简化电压等级;(1.5分)
(2)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1.5分)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变压器规格、容量;(1分)
(4)制订防窃电措施;(1分)(5)淘汰高能耗变压器。(1分)16.为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污闪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答:(1)确定线路污秽区的污秽等级;(1分)
(2)定期清扫绝缘子;(1分)(3)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1分)
(4)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爬电比距;(1分)
(5)采用憎水性涂料;(1分)(6)采用合成绝缘子。(1分)17.电力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事故调查组应按什么程序进行事故调查?
答案:答:① 保护事故现场;(1分)② 收集原始资料;(1分)③ 调查事故情况;(1分)④ 分析原因责任;(1分)⑤ 提出防范措施;(1分)⑥ 提出人员处理意见。(1分)
18.复合绝缘子安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答:复合绝缘子安装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不应投掷,并避免与尖硬物碰撞、摩擦;(1.5分)
(2)起吊时绳结要打在金属附件上,禁止直接在伞套上绑扎,绳子触及伞套部分应用软布包裹保护;(1.5分)
(3)禁止踩踏绝缘子伞套;(1.5分)
(4)正确安装均压装置,注意安装到位,不得装反,并仔细调整环
面与绝缘子轴线垂直,对于开口型均压装置,注意两端开口方向一致。(1.5分)
19.使用滑车组时,对不同的牵引力,滑车组两滑车轴心间距离有什么要求?
答案:答:(1)1t的滑车组之间的距离为0.7m;(1.5分)
(2)5t的滑车组之间的距离为0.9m;(1.5分)
(3)10~20t的滑车组之间的距离为1.0m;(1.5分)
(4)32~50t的滑车组之间的距离为1.2m。(1.5分)
20.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答:(1)尽快查出事故地点和原因,消除事故根源,防止扩大事故;(1.5分)
(2)采取措施防止行人接近故障导线和设备,避免发生人身事故;(1.5分)
(3)尽量缩小事故停电范围和减少事故损失;(1.5分)
(4)对已停电的用户尽快恢复供电。(1.5分)
二、论述题(请填写答案,每题5分,共10题)
1.阐述土的力学特性以及土的上拔角的含义,土的上拔角与抗剪
角的关系如何。
答案:答:(1)土是一种多孔性散粒结构,空隙中含有水分和空气,因此土具有渗透性、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力学特性;(4分)
(2)基础受上拔力T作用时,抵抗上拔力的锥形土体的倾斜角为上拔角(如图F-3),由于坑壁开挖的不规则和回填土的不甚紧密,土的天然结构被破坏,所以使埋设在土壤中的上拔基础抗拔承载力有所下降,在计算基础上拔承载力时,将抗剪角 乘以一个降低系数后,即为上拔角;(4分)
图F-3土壤上拔角示意图(3)一般取=2/3;对砂土类,一般取=4/5。(2分)
2.简述钳形电流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答案:答:(1)通常使用普通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需要切断电路将电流表或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串联到被测电路中,而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进行测量;(2分)
(2)钳形电流表由电流互感器
和电流表组成;(2分)
(3)互感器的铁芯有一个活动部分,并与手柄相连,使用时按动手柄使活动铁芯张开,将被测电流的导线放入钳口中,松开手柄后使铁芯闭合。此时通过电流的导线相当于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将出现感应电流,其大小由导线的工作电流和绕组圈数比来确定;(2分)
(4)电流表接在二次绕组的两端,因而它所指示的电流是二次绕组中的电流,此电流与工作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将归算好的刻度作为反映一次侧的电流量;(2分)
(5)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和二次绕组相连的电流表指针便按比例发生偏转,从而指示出被测电流的数值。(2分)
3.阐述架空线路的主要元件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答:(1)架空线路的主要元件有导线、避雷线、绝缘子、杆塔、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和各种金具等;(2分)
(2)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能;(1分)
(3)避雷线的作用是防止雷击导线;(1分)
(4)绝缘子用来支承或悬挂导线,并使导线与杆塔绝缘;(1分)
(5)金具是对杆塔、绝缘子、导线及其他电气设备起连接组装成完整的送、配电体系作用的零件;(1分)
(6)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1分)
(7)杆塔的作用是支持导线、避雷线及其金具、铁附件,并使导线、避雷线、杆塔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1分)
(8)杆塔基础是将杆塔固定在地下,以保证杆塔不发生倾斜或倒塌的设施;(1分)
(9)拉线则可以加强杆塔强度,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力,以减少杆塔的材料消耗量,降低杆塔造价。(1分)4.试述杆上避雷器的安装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案:答:(1)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2分)
(2)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2分)
(3)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引上线:铜线不小于16mm2,铝线不小于25mm2;(1分)
引下线:铜线不小于25mm2,铝线不小于35mm2。(1分)
(4)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2分)
(5)引下线接地要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2分)
5.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金具和绝缘子架设前应进行哪些外观检查?
答案:答:(1)线材的检查:(4分)
1)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4)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金具组装配合应良好,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3分)
1)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3)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3)绝缘子及瓷横担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3分)
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3)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6.试述用标杆进行测量定位的操作过程。
答案:答:(1)首先要进行目测,如果线路是一条直线,可在线路一端竖立一醒目的标志如标杆;(2分)
(2)同时在另一端也同样竖立一垂直标杆,由观察者站在距垂直标杆前3m的地方,使观察者的眼睛、始端标杆、终端标杆成一直线;(2分)
(3)然后沿着这一直线利用皮尺或测绳,按照规定档距数值测定距离,参考地形竖立标杆,由观察者利用三点一线的道理,用手势、旗语或对讲机指挥,使标杆左右移动,最后位于这条直线之中,这根标杆的位置就是“杆位”,可钉上标桩,然后再倒换使用这根标杆,照样顺次测量其他杆位;(2分)
(4)如果有转角,则应先测定角度杆的位置,然后再按上述办法分别测定始端杆和转角杆以及终端杆各直线段上的杆位;(2分)
(5)用标杆测量比较简单,但不能测出各杆位的标高,也不能准确地测出各转角的角度,因此只适用于
地势平坦、距离较短的配电线路。(2分)
7.简述利用旧线带新线法更换配电线路导线的具体做法。
答案:答:(1)线路停电,按工作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办理许可手续;(2分)
(2)合理安排线轴位置,打好临时拉线,需交叉跨越时应先搭好跨越架、装设围栏和悬挂标示牌;(1分)(3)做好放线、紧线看弧垂等有关地面准备工作;(1分)
(4)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由一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几名工作人员看线轴,沿耐张段设置必要的监护人员;(1分)
(5)做好通信联络工作,在每一杆塔上挂好滑车,松开需要更换的旧导线,将旧导线放进滑车内,然后在一端耐张杆将新、旧导线缠好,要保证新、旧导线接头不出毛刺,不卡滑车,同时在另一端耐张杆处用钢丝绳与旧导线连接好,做好紧线工作;(1分)
(6)在检查耐张段内全部旧导线都已放入滑车,没有卡阻现象,并将工作人员撤下杆塔后,即可以用牵引工具、人力或者其他牵引设备紧线牵引导线;(1分)
(7)拖线时,要加强监护,新、旧导线接头不要在滑车内卡住,做好通信联络,注意紧线速度;(1分)
(8)新导线放线结束后,在一端耐张杆挂好导线,看弧垂人员、登杆人员登杆做好准备,在另一端耐张杆处紧线;(1分)
(9)紧线完毕后,检查验收施工质量,撤除工器具,撤离现场。(1分)
8.架空配电线路巡视时沿线情况的巡视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答:(1)沿线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蚀性液、气体;(1分)
(2)导线对地、对道路、公路、铁路、管道、索道、河流、建筑物等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可能触及导线的铁烟筒、天线等;(1分)
(3)周围有无被风刮起危及线路安全的金属薄膜、杂物等;(1分)
(4)有无威胁线路安全的工程设施(机械、脚手架等);(1分)
(5)查明线路附近的爆破工程有无爆破申请手续,其安全措施是否妥当;(1分)
(6)查明防护区内的植树、种竹情况及导线与树、竹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1分)
(7)线路附近有无射击、放风筝、抛扔外物、飘洒金属和在杆塔、拉线上拴牲畜等;(1分)
(8)查明沿线污秽情况;(1分)
(9)查明沿线江河泛滥、山洪和泥石流等异常现象;(1分)
(10)有无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建筑。(1分)
9.何谓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答案:答: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2分)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1分)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1分)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1分)
(2)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
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1分)
(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1分)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1分)
(4)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2分)
10.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如何根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答案:答: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抢救,同时设法联系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的医生到现场接替救治:(2.5分)(1)触电者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
风良好地方躺下,安静休息1~2h,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1.5分)(2)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如此时不及时用人工呼吸法抢救,触电者将会因缺氧过久而引起心跳停止。(1.5分)(3)触电者神志丧失,判定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能认为尚有微弱呼吸,只需做胸外按压,因为这种微弱呼吸已起不到人体需要的氧交换作用,如不及时人工呼吸即会发生死亡,若能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就能抢救成功。(4)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得延误或中断。(1.5分)(5)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他外伤时,应先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然后再处理外伤。(1.5分)
第二篇:简答题 职业技能鉴定配电线路高级工试题库
三、简答题:
1、应用叠加原理进行电路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答: ⑴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⑵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对功率计算不起作用; ⑶当每个电动势单独作用时,其他电动势不起作用。
2、材料受力后的变形有哪些形式?
答:材料受力的变形形式如下:⑴撤力后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⑵永久保留的变形称为为塑性变形。
3、变压器运行电压有什么要求?过高有什么危害?
答:⑴运行变压器中的电压不得超过分接头电压的5%; ⑵电压过高的危害:1)电压过高会造成铁芯饱和、励磁电流增大; 2)电压过高铁损增加; 3)电压过高会使铁芯发热,使绝缘老化; 4)电压过高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
4、阀型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用途是什么?
答:⑴阀型避雷器:常用于配电变压器、电缆头终端头、柱上开关设备的防雷保护,也可用作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和电机的防雷保护等;
⑵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良好通流容量和抑制过电压的能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避雷器。适用于配电变压器侧电能表及通信部门作防雷保护。
¥
5、产生内部过电压的原因是什么?
答:产生内部过电压的原因有:⑴投切空载变压器或空载线路; ⑵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出现间隙电弧; ⑶铁磁谐波。
6、整体起吊电杆时需进行受力计算的有哪些?
答:①电杆的重心; ②电杆吊绳的受力; ③抱杆的受力; ④总牵引力; ⑤临时拉线的受力; ⑥制动绳的受力。
¥
7、什么叫泄漏比距?污秽地区绝缘子泄漏比距最低要求是多少?
答:⑴泄漏比距指的是单位电压的爬电距离(cm/Kv); ⑵在污秽地区绝缘子泄漏比距最低要求为:不低于3。8cm/KV。
8、为了正确选择重合器,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答:必须考虑下述五个因素:①系统电压:重合器器额定电压必须等于或大于系统电压; ②最大可能故障电流; ③最大负荷电流; ④保护区内最小故障电流; ⑤重合器与其他保护装置的配合。
9、劳动定额的制定一般有哪些方法?电力建设施工的劳动定额一般采用哪几种方法制定?
答:⑴劳动定额制订方法: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技术测定法;
⑵电力建设施工的劳动定额一般采用统计分析法确定。
10、什么是电压损耗?什么是电压降落?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⑴电压降落是指电网中两点电压相量差; ⑵电压损耗是两点电压的大小差; ⑶电压降落常以电压值表示,电压损耗通常以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
11、线损管理有哪些主要措施?
答:⑴计量完善; ⑵控制误差; ⑶零点抄表; ⑷分级考核; ⑸损失分析; ⑹理论计算; ⑺用电普查; ⑻专业竞赛; ⑼奖金分配等。
¥
12、油浸式变压器缺油运行有什么后果?
答:缺油运行的后果有:①无法对油位和油色进行监视; ②增大油和空气接触面,使油氧化、受潮,降低油绝缘性能; ③影响绕组间、绕组对地间的绝缘强度,易造成绝缘击穿; ④使油循环不正常,温升高,绝缘易老化。
13、采用什么措施可使接地电阻降低?
答:降低电阻的措施有:①增加接地极的埋深和数量; ②外引接地线到附近的池塘河流中,装设水下接地网; ③换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 ④在接地极周围施加降阻剂。
14、配电线路的故障有哪些?
答:⑴有外力破坏的事故,如风筝、机动车辆碰撞电杆等; ⑵有自然危害事故,如大风、大雨、山洪、雷击、鸟害、冰冻等; ⑶有人为的事故,如误操作、误调度。
¥
15、降低线损的措施有哪些?
答:降低线损的措施有:①电网结构向合理化调整; ②线路的升压和降压,简化低压、高压线路; ③增设和新装补偿电容器; ④改变变压器的结构、更换节能变压器;⑤更换大截面导线等。
16、为保证线路的的安全运行,防污闪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确定线路污秽区的污秽等级; ⑵定期清扫绝缘子; ⑶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⑷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 ⑸采用憎水性涂料; ⑹采用合成绝缘子。
¥
17、电力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事故调查组及其成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⑴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情况; ⑵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⑶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⑷按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
18、合成绝缘子是由什么材料构成?其特点有哪些?
答:⑴合成绝缘子是由环树脂玻璃纤维棒制成芯棒和以硅橡胶为基本绝缘体构成的; ⑵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棒抗张机械强度相当高,为普通钢材强度的1.6----2.0倍,是高强度瓷的3---5倍; ⑶硅橡胶绝缘伞裙有良好的耐污闪性能。
¥
19、滑车组在使用时,对不同的牵引力,其相互间距离有什么要求?
答:①30KN以下的滑车组之间的距离为0。5M; ②100KN以下的滑车组之间距离为0。7M; ③250KN以下的滑车组之间的距离为0。8M。
¥20、班组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①以生产为中心,以经济责任制为重点; ②在完成施工任务中,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厉行节约、缩短工期; ③降低成本,以求优质高效、低耗,取得最大的技术经济成果; ④全面完成下达的施工任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⑤班组还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人材的任务。
第三篇:配电线路范文
用电检查二级证配电线路题库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 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测试电力电容器绝缘电阻时,兆欧表一摇动,指针回到零位,说明电力电容器绝缘电阻不良。()
2.单相电弧接地引起过电压只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
3.绝缘安全用具应按规定做定期试验,10kV及以下的绝缘拉杆的试验周期一般为一年。()
4.设备检查的目的就是对其运行情况、工作性能及磨损、腐蚀或老化程度进行检查和监测。()
5.设备评级原则是:一类设备是本单元内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供电,不威胁人身安全。()
6.电力系统运行的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之前要有申报和批准制度,要企业领导批准后,才可付诸实施。()
7.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的净化处理是在高温下用烘烤的方法进行的。()
8.为了防止导线混连短路故障的发生,在冬季应把线路导线弧垂情况作为巡视重点。()
9.导线拉断故障常常发生在每年最冷或覆冰的季节。()
10.消除导线覆冰采用电流熔冰法,应在线路末端把三相短接,从首端供给电源,使在较低电压下通以大的电流,提高导线温度而使覆冰熔化。()
11.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式为:
设备完好率=一、二、三级设备总数×100%评级设备总数。()
12.对较复杂的检修项目,应根据检修工作内容组织工作班成员和工作负责人进行现场勘察,并作好记录。()
13.停电检修工作中,若遇雷、雨或风力超过4级等恶劣天气时,一般不宜继续进行。
()
14.导地线修补、切断重接后,新部件的强度和参数不得低于原设计要求。
()
15.线路长期输送大负荷时,应适时打开线夹抽查。()
16.补修管修补导地线损伤时,应将补修管完全覆盖损伤部位,其中心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两端应超出损伤部位边缘8mm以上。()
17.混凝土电杆裂纹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打套筒(抽水灌混凝土)、加装抱箍等补强加固措施或更换处理。()
18.倾斜杆塔扶正应采用紧线器具进行微调,或采用人(机械)拉大绳的方法扶正。()
19.杆塔上有人工作时,严禁调整拉线。()
20.绝缘子清扫、更换完成后,即可恢复运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许可人应由有一定()经验、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并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人员担任。
(A)工作;(B)作业;(C)检修。
2.()的报告应简明扼要,并包括下列内容:工作负责人姓名,某线路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塔号、分支线名称等)工作已经完工等。
(A)工作间断;(B)工作许可;(C)工作终结;(D)工作转移。
3.完工后,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确由()撤下后,再命令拆除工作地段所挂的接地线。
(A)作业点;(B)杆塔上;(C)工作地点。
4.工作票制度规定,其他工作需将高压设备停电或要做安全措施者应填用
()工作票。
(A).事故应急抢修单;(B).第二种;(C).带电作业;(D).第一种。
5.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应会同()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A)工作班成员;(B)专责监护人;(C)工作票签发人;(D)工作负责人。
6.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都应装设()或合上接地刀闸。
(A)个人保安接地线;(B)标示牌;(C)接地线;(D)电缆。
7.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应(),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
(A)先验高压、后验低压;(B)同时验高、低压;(C)先验低压、后验高压;(D)只验检修的电压等级线路。
8.遇有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需对线路进行巡视,应制订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得到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分管
()批准。
(A)组长;(B)领导;(C)专责;(D)班长。
9.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联系救治。
(A)地方政府;(B)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C)领导及管理人员
10.带电水冲洗悬式绝缘子串、瓷横担、耐张绝缘子串时,应从()依次冲洗。
(A)横担侧向导线侧;(B)导线侧向横担侧;(C)中间向两侧;(D)两侧向中间。
11.杆塔上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在工作中遇有()级以上大风及雷暴雨、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
(A)6;(B)5;(C)4;(D)3。
12.当人巡线时,禁止攀登电杆。对于能够保证安全距离要求的铁塔()。
(A)无危险时可以攀登;(B)必要时可以攀登;(C)临时委托监护人后再攀登;(D)同样禁止攀登。
13.修剪树木(树枝)时,为防止树木(树枝)倒落在导线上,应设法用绳索将其拉向与导线()的方向。
(A)相同;(B)一致;(C)相反;(D)不同。
14.双钩紧线器应经常润滑保养,换向爪失灵、螺杆无保险螺丝、表面裂纹或变形等严禁使用。紧线器受力后应至少保留()有效丝杆长度。
(A)1/2;(B)1/3;(C)1/4;(D)1/5.15.终勘工作应在初勘工作完成,()定性后进行。
(A)施工图设计;(B)设计;(C)初步设计;(D)室内选线。
16.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
(A)现代;(B)传统;(C)先进 ;
17.春季安全检查内容除安全检查提到的六方面主要内容外,还应结合迎峰渡夏的安全特点,查()防电气绝缘受潮发霉、防洪、防汛、防台;查低频减载、五防闭锁装臵投入情况
(A)查防火、防小动物事故,;(B)查设备设施防寒防冻;(C)查防污闪事故;(D)防雷、防暑降温.18.班组工器具管理要求:大型工器具、专用工器具、精密工器具等,一般都()。
(A)集中管理;(B)个人保管;(C)专人保管;
19.工器具的送检工作应(),以保证使用精度和安全性。
(A)每年送检;(B)定期送检;(C)每半年送检;
20.工作不负责任,违章指挥是由于()而形成的危险点。
(A)习惯性违章;(B)伴随作业实践活动;(C)违反生产活动客观规律;
(D)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
21.填写工作票失误是由于()而形成的危险点。
(A)伴随作业实践活动;(B)习惯性违章;(C)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 ;(D)违反生产活动客观规律。
22.彻底根除危险是()。
(A)对动态危险点预控法;(B)调查分析预控危险点法;(C)静态危险点预控方法
;(D)归纳分析预控危险点法。
23.防止误动设备和接触带电设备是()
(A)对动态危险点预控法;(B)调查分析预控危险点法;(C)静态危险点预控方法
;(D)归纳分析预控危险点法。
24.安全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农电安全工作的()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A)法规、标准、规定;(B)法律、条例、办法;(C)要求、指示、规定。
25.省公司(或委托市公司)与县公司第一责任人应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县公司与供电所要签订安全责任状,供电所与电力用户之间要以()签订安全用电责任书。
(A)电网合理性;(B)供电可靠性;(C)资产分界点。
答案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二、选择题
1.A;2.C;3.B;4 D;5.D;6.C;7.C;8B;9B;10B;
11A;12D;13C;14D;15C;16A;17D;18A;19B;20C;
21D;22C;23A;24A;25C.
第四篇:铁路线路(新版)职鉴高级工题库
(一)填空题
1、道分的基本形式为轨道的连接、轨道的交叉以及(轨道连接与交叉)的组合。
2、(交分道岔)指两条线路相互交叉,列车不仅能够沿着直线方向运行,而且能够由一直线转入另一直线的道岔。3.为了使转辙器轨距、方向正确及尖轨和基本轨密贴,(曲基本轨)应按矢距进行弯折。
4.弹性可弯式尖轨跟端用普通钢轨接头与导曲线钢轨接头联结,用间隔铁把尖轨与基本轨相连,以保持(间距)。5.转辙部分的轨撑是防止基本轨的倾覆、扭转和纵向移动的(支撑件)。6.转辙部分的轨撑安装在基本轨(外)侧。
7.分开式滑床板是轨撑由垂直螺栓先与滑床板联结,再用(道钉或螺纹道钉)将垫板与岔枕联结。8.普通钢轨断面尖轨分为不补强尖轨、补强尖轨及(特殊补强)尖轨。
9.间隔铁又称铁砖,它是保持尖轨跟端(轮缘槽)尺寸和连接尖轨与导轨的设备。10.辙跟间隔铁长度决定于辙跟(螺栓)的数量。
11、辙跟夹板是尖轨跟端的(联结)零件。
12.道岔的连接部分是用不同长度的钢轨,将前端转辙器与后端辙又及护轨部分连接起来,以组成(整组道岔)。13.辙叉由(心轨和翼轨)组成,是使车轮自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
14、钢轨组合式(拼装式)辙叉的翼轨用(普通钢轨)经弯折、刨切而成。l 5.可动心轨型辙叉的心轨在翼轨框架范围内通过(转换装置转换),保持两个方向转线连续,消除固定辙叉转线中断的有害窄问,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顺性及道岔容许速度。
l 6.捣固车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5 0 m m,起道量超过5 0 m m时,应捣固(两)次。
17.可动心轨型辙叉目前铺设的有(钢轨组合型)可动心轨辙叉和锰钢型可动心轨辙叉两种。
18.可动心轨型辙叉主要用(高速旅客列车)运行的线路正线、渡线道岔和速度较高客货运量较大的道岔。l 9.辙叉心轨两作用边之间的夹角称(辙叉角)。20.辙叉角的交点称辙叉(理论)尖端。
21.两翼轨作用边间的最窄距离称为(辙叉咽喉)。22.+ 23.为了防止车轮进入异线或撞击叉尖,在另一股钢轨与辙叉相对应位置设置(护轨),以引导车轮顺利通过辙叉。24.护轨与基本轨之间用不同尺寸的(间隔铁)和螺栓连接,以保持轮缘槽的宽度。25.在护轨两端轮缘槽扩展部分设置(护轨斜型)垫板,以加强整体性。
26.在护轨平直段安装(轨撑)垫板,以防止护轨轨头横向移动,保持“查照间隔“。27.道岔号码数是以(辙叉号数N)来表示的。
28.道岔辙叉号数是以(辙叉角)的大小来衡量的。29.道岔各部轮缘槽深度为(48 mm)。
30.道岔各部轮缘槽深度的日常维修标准为不小于(40 mm)。
31.普通单开道岔中,直线线路中心线与侧线线路中心线的交点,称为(道岔中心)。32.从基本轨前端轨缝中心到辙叉尾端轨缝中心的距离,称为(道岔全长)。33.道岔的连接有道岔与轨道的连接和道岔与(道岔)的连接两种情况。
34.道岔导曲线支距是指道岔直股钢轨工作边按(垂直方向)量到导曲线上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
35.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平稳、顺利地通过连接曲线,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但也不宜大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
36.道岔尖轨按尖轨跟端构造形式可分为(可弯式)和间隔铁式(活接头式)两种。37.道岔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危险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8.道岔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39.道岔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0.在混凝土宽枕及III型枕线路上进行捣固和垫砟作业时,应撤出线路上的调高垫板,在钢轨两侧400~500 mm范围内捣实或(垫平)道床。
41.在进行捣固和垫砟作业地段的道床应(填充饱满)。
42.隧道整体道床的主要类型有:①钢筋混凝土支承块式整体道床;②短木枕式整体道床;③整体(灌注式)整体道床。
43.轨道几何尺寸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作业的(质量检查标准)。44.线路、道岔综合维修验收采取评分办;满分为100分,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
格。
45.线路设备状态评定,是对正线线路设备质量(基本)状态的检查评定。
46.线路设备(状态评定)是考核各级线路设备管理工作和线路设备状态改善情况的基本指标。47.采用(分开式)扣件的木枕线路、道岔,如无爬行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48.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49.轨道加强设备应保持数量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有计划地)补充。
50.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是指不改变长钢轨原来的长度,在部分地段钢轨有伸有缩,将应力(调整均匀)。51.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就是指由于温度升高,钢轨所产生的温度压力与道床阻力、轨 道框架刚度反作用力之间的(相对平衡)。
52.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横向位移的阻力叫道床(横向阻力)。
53.道床横向阻力是阻止线路(胀轨跑道)的重要因素,对无缝线路的稳定起保证作用。54.无缝线路的纵向阻力是指阻止钢轨及轨道框架(纵向伸缩)的阻力。55.无缝线路的纵向阻力包括接头阻力、(扣件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5 6.跨区间无缝线路绝缘接头,采用厂制(胶接绝缘)钢轨。57.无缝道岔的钢轨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58.无缝道岔的高锰钢整铸辙叉前后(4个)接头采用冻结接头,其余接头全部焊接。59.每段无缝线路应设位移观测桩5~7对,(固定区)较长时,可适当增加对数。
60.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 200 m时,设置(7对)位移观测桩。61.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不大于1 200 m时,设置(6对)位移观测桩。62.对于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明不准者,应有计划地安排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进行应力放散。63.无缝线路常见的放散方法有(列车碾压法)、拉伸法、撞轨法。
64.各类小型液压捣固机都是通过震动力和(夹实力)的共同作用,使道砟运动至轨枕底部以填满枕底的空隙,从而达到捣固密实之目的。65.液压捣固机是由动力、(机械传动)系统、液压系统、震捣机械、支架、走行和下道装置等六部分组成。66.无缝线路换轨大修按施工阶段可分为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和(铺设无缝线路)。
67.在无路基病害、一级道砟、道床污染较轻、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按周期进行修理的区段,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坡清筛),应取消线路中修。68.(综合机修车间)负责钢轨、道岔焊补,养路机械的维修保养,工具制作、修理及线路配件修理等工作。
69.工务段设有路基工区时,路基维修工作由路基工区负责,未设路基工区时,路基维修工作由(线路工区)负责,并根据路基设备数量配置相应定员。
70.检查监控车间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月度检查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检查的项目、范围、数量及时问,使用的仪器、量具、(材料和人工数)。
71.工务段可在不同季节根据线路具体情况,对经常保养的(工作进度)和重点要求以及检查办法,临时做出规定。72.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施工三检制、巡查养护制、工序交接制、隐蔽工程分阶段施工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分析制度。
73.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和机械化维修作业地段有条件时路基宽度宜加宽至(1.0 m)。
74.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或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应低于路基面(0.4 m)。75.路基内埋设电缆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竣工资料应交工务段备案。
76.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分类堆码,集中存放,(合理使用)。77.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不安装(防爬设备)。
78.道口工应清扫轮缘槽,平整道口铺面,定期对栏杆或栏门转动设备涂润滑油,清理道口(排水设备),保持道口和附近线路整洁。
79.线路大、中修时,应调整线路对桥梁的偏心、建筑物限界和(线间距)等。
80.线路大、中修纵断面设计时,其他线路坡段长度不应小于该区段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一半,个别困难地段也不应小于(200 m)。1.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轨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82.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固定区、伸缩区、(缓冲区)三部分构成。83.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固定区长度不得短于(50 m)。
84.跨区间无缝线路内铺设的道岔必须设在(固定区)。
85.钢轨头部外侧50 mm范围内,道口铺面应低于轨面(mm)。
86.线路上使用的道砟必须有“碎石道砟产品合格证”,并作为竣工验收和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87.线路上的轨枕类型及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线路允许速度及线路设备条件等确定。
88.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进行(更换或处理)。
89.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钏轨,内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90.扣件类型应与轨枕、钢轨及(轨下胶垫)类型相匹配。91.扣件应保持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
92.钢轨接头两端各两根轨枕应铺设(高弹性)橡胶垫板。93.铁垫板和道钉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94.半径为350 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同时安装(轨距杆)和轨撑。95.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上的绝缘接头必须采用(胶接绝缘)。96.铺设无缝线路施工按流程包括焊接、装卸、(运输)、换轨、整修等主要作业。
97.铺设无缝线路施工时工地焊接应对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并进行探伤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焊头,必须(锯切重焊)。
98.混凝土宽枕线路起道作业时,应采用枕下垫砟和(枕上垫板)相结合的方法。99.在道岔转辙部分改道时,应将曲股基本轨弯折尺寸和(尖轨侧弯)整修好。100.无缝线路地段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
101.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或(滚筒)结合拉伸配合撞轨法。
102.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或调整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结合拉伸配合撞轨法。
103.使用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有关部门应密切协作,确保施工安全,(正点开通)。
104.捣固车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50 mm,起道量超过5 0 mm时应分(两次)起道捣固。105.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前,工务段应做好补充道砟、更换伤损胶垫和撤除作业地段调高垫板、道口铺面、有砟桥上(护轨)等工作。
106.大型养路机械在无缝线路地段高温季节作业时,作业中机组人员应监视线路状况,发现胀轨迹象应立即(停止作业)。
107.成段调整轨缝时,应先调查计算,确定每根钢轨的串动方向和(串动量),编制分段作业计划。
108.对线路上钢轨波浪型磨耗、钢轨肥边、马鞍型磨耗、焊缝凹陷及鱼鳞裂纹等病害,应使用打磨列车或(小型磨轨机)进行打磨。
109.采用钢轨打磨列车进行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时,应与大型养路机械维修捣固作业配套,安排在(捣固作业)后进行。
110.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作业应做好顺坡、(顺撬)工作。
111.混凝土枕线路冻害地段,在冻结前,应有计划地撤出调高垫板(进行捣固)。
112.线路设备大修设计文件是指导施工和进行技术经济考核的主要依据,应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113.线路设备大修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表和(施工预算)三部分组成。114.铺设无缝线路应有无缝线路铺设位置配轨图表、(预留轨缝表)、锁定轨温范围及有关设计计算书。
115.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线路设备大修、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的质量检查标准。
116.线路巡守人员应经常向工长汇报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情况、(线路设备)变化情况。
117.巡道工在当班巡回时,应打紧浮起道钉,拧紧松动的螺栓,清扫无人看守道口的(轮缘槽)。【二】选择题
1.辙跟间隔铁常用的有(C),其构造形式有左右之分。
(A)3孔和5孔
(B)4孔和6孔
(C)4孔和5孔
(D)5孔和6孔
2.在尖轨外侧的非刨切部分腹部安装(A)顶铁,使尖轨的横向力通过顶铁传给基本轨。
(A)2~3个
(B)4~5个
(C)5~6个
(D)6~7个
3.尖轨顶宽(B)范围内,是车轮荷载转移的过渡段,使车轮逐渐转移到基本轨(或尖轨)上。
(A)1 0~40 mm(B)20~50 mm(C)30~60 mm(D)30~50 mm 4.尖轨动程规定在第(A)连接杆(拉杆)中心处测量。
(A)一
(B)二
(C)三
(D)四
5.整铸式辙叉是用含锰(B)的高锰钢把心轨和翼轨铸造成整体的辙叉。
(A)8%~1 2%
(B)1 0%~14%
(C)1 2%~1 6%
(D)14%~1 8% 6.我国定型道岔辙叉咽喉宽度为(D)。
(A)65 mm
(B)66 mm
(C)67 mm
(D)68 mm 7.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的线路,道岔基本轨顶面擦伤深度达到(A),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0.5~1.0 mm
(B)1~2 mm(C)1.5~2 mm
(D)2~2.5 mm 8.线路允许速度小于1 20 km/h的线路,道岔基本轨顶面擦伤深度达到(B),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A)0.5~1.0 mm
(B)1~2 mm
(C)1.5~2 mm
(D)2~2.5 mm 9.关于提速道岔尖轨,(D)的说法是正确的。
(A)直向和侧向尖轨均为直线型
(B)直向和侧向尖轨均为曲线型
(C)直向尖轨为曲线型,侧向尖轨为直线型
(D)直向尖轨为直线型,侧向尖轨为曲线型
10.提速道岔尖轨设置两个牵引点,采用分动外锁闭转换装置,第一牵引点动程为(B),第二牵引点动程为75 mm。
(A)1 65 mm
(B)1 60 mm
(C)1 55 mm
(D)1 50 mm 11.设以为接头轨枕间距,易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B)。
(A)a>b>c
(B)b>c>a
(C)c>b>a
(D)a>c>b 12.拆开接头成段调整轨缝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D)。
(A)90 mm
(B)1 1 0 mm
(C)1 30 mm
(D)1 50 mm 13.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B)。
(A)1 0 mm
(B)1 5 mm
(C)20 mm
(D)25 mm 14.三角坑容许偏差管理值即为在延长(C)的距离内不允许超过的三角坑偏差值。
(A)1 3 m
(B)1 6 m
(C)1 8 m
(D)20 m 15.检查三角坑时的基长为(D)。
(A)4 m
(B)4.5 m
(C)6 m
(D)6.25 m 16.液压直轨器使用的是(D)机油。
(针对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
(A)0号
(B)1 0号
(C)20号
(D)1 0~-20号
17.液压起拨道器应每(B)进行一次检修。(针对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线路)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18.垫砟起道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A)。
(A)20 mm
(B)30 mm
(C)40 mm
(D)50 mm 19.垫砟起道时,抬起高度不得超过(D)。
(A)20 mm
(B)30 mm
(C)40 mm
(D)50 mm 20.(C)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
(A)25 m钢轨地段每千米总误差为75 mm
(B)线路爬行量为1 5 mm
(C)1 2.5 m钢轨地段出现连续4个瞎缝
(D)12.5 m钢轨地段出现连续2个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21.线路爬行量超过(C)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
(A)1 5 mm
(B)1 8 mm
(C)20 mm
(D)25 mm 22.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液压方枕器每工作(B),应将油箱内的油液倒出沉淀过滤和清洗油箱后,再重新加入油箱。
(A)30 h
(B)50 h
(C)70 h
(D)1 00 h 23.对个别焊道凸凹、鞍形磨耗,应使用小型磨轨机打磨。打磨后用1 m直尺测量,不平度应小于(C)。
(A)0.3 mm(B)0.4 mm
(C)01 5 mm
(D)0.6 mm 24.在线路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在除到发线以外其他站线上,顺坡长度一般为冻起高度的(B)。
(A)300倍
(B)400倍
(C)500倍
(D)600倍 25.冻害垫板作业,顺垫板重叠使用不得超过(A)。
(A)2块
(B)3块
(C)5块
(D)6块
26.冻害垫板作业,垫入顺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B)。
(A)1 0 mm
(B)1 5 mm
(C)20 mm
(D)25 mm 27.冻害垫板作业,横垫板重叠使用不得超过(B)。
(A)2块
(B)3块
(C)4块
(D)5块
28.木枕地段在冬季垫入的全部垫板和混凝土枕地段总厚度超过(B)的垫板,应在线路解冻后及时撤出。
(A)5 mm
(B)1 0 mm
(C)1 5 mm
(D)20 mm 29.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km/h线路,道岔尖轨尖端的轨距加宽,按不大于(C)的递减率向始端基本轨接头递减。
(A)2‰
(B)4‰
(C)6‰
(D)8‰
30.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km/h的线路,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在进行单根抽换桥枕作业时,在规定许可的轨温范围内进行时,允许起道量为(D)。
(A)30 mm
(B)40 mm
(C)50 mm
(D)60 mm 31.允许速度不超过l 60 km/h的线路,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在进行单根抽换桥枕作业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B)范围内进行。
(A)+5℃~一1 5℃
(B)+1 0℃~一20℃
(C)+5℃~一1 O ℃
(D)+1 0℃~一l 5℃
32.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上的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25 m范围内综合维修,按实际锁定轨温(A)进行作业。
(A)±1 0℃
(B)+5℃~一l O℃
(C)+1 0 ℃~一1 5℃
(D)±1 5℃
33.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辙叉翼一条垂直裂纹长度(B)以下时,应注意检查观测及时修理。
(A)35mm
(B)40 rnrn
(C)45 mm
(D)50 mm 34.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辙叉翼一条垂直裂纹长度达(B)及以上时,应及时更换。
(A)35 mm
(B)40mm
(C)45 mm
(D)50mm 35.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辙叉心宽50 inin以下处所,长度(C)以下时,应注意检查观测及时修理。
(A)40 mm
(B)50mm
(C)60 mm
(D)65 mm 36.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辙叉心宽50 mm以下处所,两条垂直裂纹相加,长度(C)以上时,应及时更换。
(A)40mm.
(B)50mm.
(C)60mm
(D)65 mm 37.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当实际锁定轨温减(B)以下时,伸缩区和缓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
(A)20℃
(B)30℃
(C)1 O℃
(D)1 5℃
38.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辙叉翼一侧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达(C)及以上时,应及时更换。
(A)60mm
(B)70 mm
(C)80 mm
(D)90 mm 39.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辙叉翼一侧纵向水平裂纹长度发展至轨面(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达(B)及以上时,应及时更换。
(A)50mm.
(B)60 mm
(C)70 mm
(D)80mm 40.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辙叉轮缘槽一侧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达(C)及以上时,应及时更换。
(A)1 OO mm
(B)1 50 mm.
(C)200 mm
(D)250 mm 41.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辙叉轮缘槽两侧纵向水平裂纹相加部分长度达(A)时,应及时更换。
(A)1 OO mm
(B)1 50 mm
(C)200 mm
(D)250 mm.
42.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辙叉趾、辙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C)时,属重伤。
(A)80mm
(B)1 00mm
(C)1 20 mm
(D)1 40 mm 43.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辙叉趾、辙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长度超过(C)时,应及时更换。
(A)1 O mm.
(B)20 mm
(C)30 mm
(D)40 mm 44.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辙叉趾、辙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 20mm,或虽未超过1 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C)时,属重伤。
(A)40mm
(B)50mm
(C)60 mm
(D)65 mm 45.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钢轨顶面上有长大于50 mm、深大于10 mm的掉块时,应判为(C)。
(A)重伤
(B)轻伤
(C)折断
(D)核伤
46.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快速线路上,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B)根轨枕。
(A)3
(B)5
(C)6
(D)8 47.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快速线路上,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过渡长度不得少于(D)。
(A)1 0 m
(B)1 5 m
(C)20 m
(D)25 m 48.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快速线路上,铺设混凝土岔枕的道岔前后,应用Ⅲ型轨枕过渡,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C)。
(A).30根
(B)40根
(C)50根
(D)60根
49.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km/h的线路,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B),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及以上。
(A)4 m(B)6 m(C)8 m(D)1 0 m 50.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km/h的线路,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站线上不得短于(B),并不得连续插入2根及以上。
(A)4 m
(B)4.5 m
(C)5 m
(D)5.5 m 51.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无缝线路上,钢轨折断进行临时处理时,插入的短轨不得短于(D)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螺栓拧紧。
(A)4 m(B)4.5 m(C)5 m(D)6 m 52.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线路轨距超限或变化率不合要求,以及拨道后有个别碎弯,应进行(C)作业。
(A)起道
(B)拨道
(C)改道
(D)矫直钢轨
53.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曲线超高顺坡坡度,最大不得大于(A)。
(A)2‰
(B)2.5 ‰
(C)3 ‰
(D)3.5‰
54.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在直线上的超高顺坡,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
(C)。
(A)1 5 mm(B)20 mm(C)25 mm(D)30 mm 55.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导曲线有根据需要设置6 mm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B)顺坡。
(A)1.5‰
(B)2‰
(C)2.5‰
(D)3‰
56.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km/h的线路,直尖轨长6.25~7.70 m在尖轨尖端处的轨距为
(A)。
(A)1 450mm(B)1 445mm(C)1 437 mm(D)1 435 mm 57.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50 kg/m钢轨9号道岔导曲线中部标准轨距为
(D)。
(A)1 435mm(B)1 440 mm(C)1 445 mm(D)1 450 mm 58.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C)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A)3 ‰
(B)4‰(C)6‰
(D)8‰
59.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大于(A)。
(A)1‰(B)2‰
(C)1.5‰
(D)2.5‰
60.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进行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地段,列车通过前,起道应做好(B)。
(A)捣固密实
(B)顺坡
(C)夯拍道床
(D)拧紧扣件
61.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使用扣板式扣件,站线半径在(A)及以下的曲线地段,在钢轨外侧应使用加宽铁座。
(A)45 0 m
(B)600 m
(C)700 m
(D)8 00 m 62.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无缝线路发生断轨后,进行永久处理时,插入短轨的长度应(B)(A)不短于4.5 m
(B)大于6 m,短于6.5 m
(C)不短于6 m
(D)大于4.5 m,短于6 m 63.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长轨条的爬行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爬行量超过(A)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
(A)1 0 mm
(B)20 mm
(C)3 0 mm
(D)40 mm 64.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当胶接绝缘钢轨发生重伤或折断处距绝缘接头1 m以外时,可比照无缝线路钢轨(A)处理。
(A)重伤和折断
(B)重伤
(C)折断
(D)轻伤
65.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对线路爬行情况,每季至少检查一次,线路爬行量大于(B)时应进行调整。
(A)1 0 mm
(B)20 mm
(C)3 0 mm
(D)40 mm
66.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当车轮逆向运行时,在尖轨顶宽(C)及以后,车轮才全部压在尖轨上。
(A)30 mm
(B)40 mm
(C)5 0 mm
(D)60 mm 67.允许速度不超过1 6 0 km/h的线路,曲线地段,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C)。
(A)5 0 mm
(B)60 mm
(C)7 5 mm
(D)90 mm 68.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曲线地段,未被平衡欠超高,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D)。
(A)5 0 mm
(B)60 mm
(C)7 5 mm
(D)90 mm 69.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无缝线路在进行维修作业的地段,起道前应先
(A)。
(A)拨正线路方向
(B)方正轨枕
(C)补充道砟
(D)矫直钢轨
70.允许速度不超过1 60 km/h的线路,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C)递减。
(A)1‰
(B)1.5‰
(C)2‰
(D)2.5‰
71.允许速度大于1 60 km/h的线路,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1 00 mm,其他线路不得小于(B)。
(A)3 0 mm
(B)40 mm
(C)5 0 mm
(D)60 mm 72.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 200 m时,设置7对位移观测桩,单元轨条长度不大于l 200 m时,设置(C)位移观测桩。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73.无缝线路固定区累计位移量大于(B)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A)8 m
(B)1 0 m(C)1 2 m
(D)1 4 m 74.道口铺面宽度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且不应小于(D)。
(A)1.5 m(B)2.0 m(C)2.3 m(D)2.5 m 75.道口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70~1 00 mm,曲线内股应为90~1 00 mm,轮缘槽深度应为(B)。
(A)30~50 mm(B)45~-60 mm
(C)50~70 mm
(D)65~80 mm 76.根据需要,在通向道口、距道口最外股钢轨(D)处的道路右侧,应设置道口自动信号机。
(A)2 m
(B)3 m
(C)4 m
(D)5 m 77.线路大、中修经过道口时,应更换失效及不符合要求的道口铺面板和护轨,整修两侧平台及(A)。
(A)排水设备
(B)两侧线路外观
(C)道口标志
(D)道口轮缘槽
78.警冲标应设在会合线路两线间距为(D)的起点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
(A)1 m
(B)2 m
(C)3 m
(D)4 m 79.道床辅设的是I型混凝土枕时,中部道床应掏空,其顶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20 mm,长度应为(C),II型和III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A)100~200 mm
(B)150~300 mm
(C)200~400 mm
(D)300~400 mm 80.在岩石、渗水土路基上,隧道内及有砟桥面上,道床厚度不得小于(B)。
(A)1 00 mm
(B)200 mm
(C)250 mm
(D)300 mm 81.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配置1 667根触的线路轨枕间距应为600 mm,轨枕配置1 840根/km的线路轨枕间距应为(D)。
(A)3 62 mm
(B)486.6 mm
(C)5 1 8.8 mm
(D)543.5 mm 82.允许速度大于1 60 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 mm且深度大于(C)的掉块时,判定为钢轨折断。
(A)1 mm
(B)3 mm
(C)5 mm
(D)7 mm 83.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扣板、轨距挡板前后离缝超过(B)时,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A)1 mm
(B)2 mm
(C)3 mm
(D)4 mm 84.允许速度不大于1 60 km/h的线路,特殊困难地段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A)。
(A)25 mm
(B)30 mm
(C)40 mm
(D)45 mm 85.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在极个别情况下不足25 m时,可在直线部分设置不短于(D)的相等超高段。
(A)1 0 mm
(B)1 5 mm
(C)20 mm
(D)25 mm 86.复曲线每个圆曲线的长度不得短于(A),其超高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
(A)50 mm
(B)60 mm
(C)70 mm
(D)80 mm 87.允许速度vmax≤1 20 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1 60 km/h≥Vmax>120 km/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C)。
(A)45根
(B)60根
(C)75根
(D)80根
88.1 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3 8根,30号和3 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均不得少于
(D)。
(A)45根
(B)53根
(C)60根
(D)65根
89.直线型尖轨单开道岔,尖轨长度6 250 mm以下时,尖轨尖端轨距为1 45 3 mm,尖轨长度6 250~7 700以下mm寸,尖轨尖端轨距为(C)。
(A)1 350 mm
(B)1 390 mm
(C)1 450 mm
(D)1 490 mm 90.1 2号单开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尖轨尖端轨距为(B),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时为1 435 mm。
(A)1 350 mm
(B)1 437 mm
(C)1 450 mm
(D)1 505 mm 91.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不应大于(C)。
(A)1‰
(B)4‰
(C)6‰
(D)8‰
92.允许速度大于1 60 km/h的线路,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70 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D)。
(A)15 m
(B)20 m
(C)25 m
(D)30 m 93.允许速度为120 km/h(不含)~1 60 km/h的线路,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B),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25 m。
(A)30 m
(B)40 m
(C)50 m
(D)60 m 94.成段破底清筛应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施工天窗不应少于(C),并应连续安排施工天窗。
(A)1 30 min
(B)1 50 min
(C)1 80 min
(D)200 min 95.无缝线路地段,当预测施工轨温高于原锁定轨温(B)以上时,线路清筛前必须进行应力放散,放散轨温应满足施工期间作业安全要求。
(A)7℃
(B)1 0℃
(C)1 2℃
(D)1 5℃
96.道床一般清筛枕盒清筛深度为枕底向下(C),并做好排水坡,边坡清筛为轨枕头外全部道砟,宜使用边坡清筛机施工。
(A)30~60 m
(B)30~80 m
(C)50~1 00 m
(D)70~1 00 m 97.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中,铝热焊缝距轨枕边缘不应小于40 mm,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 60 km/h时不应小于(D)。
(A)30 mm
(B)50 mm
(C)80 mm
(D)1 00 mm 98.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综合维修作业时,应拆除所有(A),全面起道,全面捣固。
(A)调高垫板
(B)防爬设备
(C)地锚桩
(D)轨距杆
99.当轨下调高垫板厚度达到1 0 mm,或连续3根及以上轨枕调高垫板厚度达到8~10 mm,使用调高扣件时调高垫板厚度达到(A),应进行垫砟起道作业。
(A)25 mm
(B)30 mm
(C)40 mm
(D)45 mm 100.垫砟起道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20 mm,抬起高度不得超过(B),两台起道机应同起同落。
(A)30 mm
(B)50 mm
(C)65 mm
(D)80 mm 101.垫砟作业每撬长度不得超过(C)轨枕,并随垫随填,夯实道床。
(A)3根
(B)5根
(C)6根
(D)8根 102.起道作业收工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线路顺坡率不应大于2.0‰,允许速度为120 km/h(不含)~1 60 km/h的线路顺坡率不应大于1.0‰,允许速度大于1 60 km/h的线路顺坡率不应大于(B)。
(A)0.6‰
(B)0.8‰
(C)1.0‰
(D)1.2‰
103.曲线地段轨向不良,可用绳正法测量、计算与拨正,如需改变曲线头尾位置、缓和曲线长度与圆曲线半径,应用(A)改动。
(A)仪器测量
(B)目力测量
(C)自然圆顺度
(D)设计单位测量
104.改道时,木枕地段应使铁垫板外肩靠贴轨底边,混凝土枕地段应调整不同号码扣板、轨距挡板、挡板座,并可用厚度不超过(B)的垫片调整尺寸。
(A)1 mm
(B)2 mm
(C)2.5 mm
(D)3 mm 105.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C)。
(A)1 5℃
(B)2 1℃
(C)25℃
(D)28℃
106.无缝线路地段在高温季节不应安排综合维修和(A)的作业。
(A)影响线路稳定
(B)起拨道量较大
(C)线路纵向稳动较大
(D)线路产生横向稳动
107.当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若碎弯继续扩大,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进行(B)。
(A)临时处理
(B)紧急处理
(C)夯拍道床处理
(D)拨顺线路方向
108.作业中如出现轨向、高低不良,起道、拨道省力,枕端道砟离缝等胀轨迹象时,必须(D),并及时采取防胀措施。
(A)派人监视线路
(B)复紧线路立螺栓
(C)临时处理
(D)停止作业
109.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上的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25 m范围内综合维修,作业轨温范围为实际锁定轨温(C)。
(A)±5℃
(B)±7℃
(C)±1 0℃
(D)±12℃
110.应力放散时,应每隔(B)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总放散量应达到计算数值,钢轨全长放散均匀,锁定轨温应准确。
(A)30~70m
(B)50~100 m
(C)70~120 m
(D)90~150 m 111.当钢轨断缝不大于50 mm时,应立即进行(A)。
(A)紧急处理
(B)临时处理
(C)永久处理
(D)限速45 km/h放行列车
112.断轨永久处理采用小型气压焊或移动式接触焊时,插入短轨长度应等于切除钢轨长度加上(B)顶锻量。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113.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单根抽换桥枕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10~C~一20℃范围内进行,起道量不应超过(C)。
(A)30 mm(B)45 mm(C)60 mm(D)80 mm 114.桥上无缝线路上盖板油漆、更换铆钉或成段更换、方正桥枕等需要起道作业时,应在实际锁定轨温(C)范围内进行。
(A)+3℃~一7℃
(B)+5℃~一1 O℃
(C)+5~C~一1 5℃
(D)+1 0℃~一20℃
115.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轨条的位移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位移量超过(B)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
(A)5 mm
(B)1 0 mm
(C)1 5 mm
(D)20 mm 116.使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维修作业时,应组织捣固车、动力稳定车、配砟整形车(D)。
(A)逐项施工
(B)分组作业
(C)分段施工
(D)联合施工
117.捣固车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C),曲线地段上挑、下压量应尽量接近,每次作业后应进行道床动力稳定。
(A)30 mm
(B)50 mm(C)80 mm
(D)1 00 mm 118.为保证捣固作业质量,步进式捣固车捣固频率每分钟不得超过1 8次,连续式捣固车捣固频率每分钟不得超过(B)。
(A)1 8次
(B)22次
(C)25次
(D)29次
119.大型养路机械在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一次起道量小于30 mm,一次拨道量小于30mm 时,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C)。
(A)-1 0℃~一+1 5℃
(B)±1 5℃
(C)±20℃
(D)-20℃~+25℃
120.大型养路机械在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一次起道量在3 1~50 mm,一次拨道量在1 1~20 mm 时,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D)。
(A)一1 O℃~+1 5℃
(B)±1 O℃
(C)±20℃
(D)一20℃~+1 5℃
121.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直、曲股应(A),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并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顺坡。
(A)同时起平
(B)先起直股
(C)先起曲股
(D)先起中间两股
122.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垫板作业,可采用调换不同厚度轨下垫板的方法进行,垫板数量不应超过1块,厚度不应超过(C)。
(A)l mm
(B)3 mm
(C)6 mm
(D)9 mm 123.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改道作业,应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挡块的方法进行,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B)。
(A)1 mm
(B)2 mm
(C)4 mm
(D)5 mm 124.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 20 km/h的正线、到发线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其顺坡长度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D)。
(A)200倍
(B)350倍
(C)500倍
(D)600倍
125.在允许速度为:1 20 km/h(不含)~1 60 km/h的正线、到发线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其顺坡长度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C)。
(A)600倍
(B)900倍
(C)1 200倍
(D)1500倍
126.在允许速度大于1 60 km/h的正线、到发线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其顺坡长度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D)。
(A)700倍
(B)1000倍
(C)1300倍
(D)1600倍
127.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发线道岔的综合维修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不宜超过(B)。
(A)1年
(B)2年
(C)2.5年
(D)3年 128.75 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900 Mt,中修周期为(C),维修周期为120~1 80 Mt。
(A)200~300 Mt(B)300~450 Mt(C)400-~500 Mt(D)550~-700 Mt 129.75 kg/m钢轨普通线路、混凝土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700 Mt,中修周期为350~400 Mt,维修周期为(A)。
(A)60~90 Mt
(B)50~1 00 Mt
(C)70~95 Mt
(D)45~80 Mt 130.60 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D),中修周期为300~400 Mt,维修周期为1 00~1 50 Mt。
(A)300 Mt
(B)450 Mt
(C)600 Mt
(D)700 Mt 131.60 kg/m钢轨普通线路、混凝土枕或木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600 Mt,中修周期为300~350 Mt,维修周期为(C)。
(A)20~-55 Mt
(B)40~65 Mt
(C)50~75 Mt
(D)65~90 Mt 132.50 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或木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550 Mt,中修周期为(B),维修周期为70~1 00 Mt。
(A)1 50 Mt
(B)300 Mt
(C)400 Mt
(D)500 Mt 133.50 kg/m钢轨普通线路、混凝土枕或木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B),中修周期为250 Mt,维修周期为40~60 Mt。
(A)250 Mt
(B)450 Mt
(C)550 Mt
(D)700 Mt 134.43 kg/m及以下钢轨普通线路、混凝士枕或木枕、碎石道床,线路大修周期为线路累计通过总重达250 Mt,中修周期为1 60 Mt,维修周期为(B)。
(A)20 Mt
(B)30 Mt
(C)50 Mt
(D)65 Mt 135.当钢轨累计疲劳重伤平均达到(A)时,应安排线路大修。
(A)2~4根/km
(B)3~5根/km
(C)4~7根/km
(D)2.5根/km 136.道俞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铢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发线道岔的综合维修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不宜超过(B)。
(A)1年
(B)2年
(C)2.5年
(D)3年
137.允许速度Vmax>1 60 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2,一2mm,水平为(C),高低为3 mm,轨向(直线)为3 mm。
(A)1 mm
(B)2 mm
(C)3 mm
(D)4 mm 138.允许速度Vmax>1 60 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2,一2mm,水平为5 mm,高低为5 mm,轨向(直线)为(B)。
(A)2 mlTl
(B)4 mm
(C)6 mm
(D)8 mm 139.允许速度Vmax>1 60 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D),水平为8 mm,高低为8 mm,轨向(直线)为7 mm。
(A)+2,一2 mm
(B)+4,一4 mm
(C)+6,一2 mm
(D)+6,一4 mm 140.1 60 km/h≥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4,一2 mm,水平为(D),高低为4 mm,轨向(直线)为4 mm。
(A)1 mm
(B)2 mm
(C)3 mm
(D)4 mm 141.1 60 km/h≥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6,一4 mm,水平为6 mm,高低为6 mm,轨向(直线)为(C)。
(A)2 mm
(B)4 mm
(C)6 mm
(D)8 mm 142.1 60 km/h≥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8,一4 mm,水甲为8 mm,高低为(C),轨向(直线)为8 mm。
(A)3 mm
(B)5 mm
(C)8 mm
(D)9 mm
143.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及到发线,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6,一2 mm,水平为(B),高低为4 mm,轨向(直线)为4 mm。
(A)2 mm
(B)4 mm
(C)6 mm
(D)8 mm 144.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及到发线,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D),水平为6 mm,高低为6 mm,轨向(直线)为6 mm。
(A)+5,一2 mm
(B)±4 mm
(C)+6,一3 mm
(D)+7,一4 mm 145.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及到发线,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9,一4 mm,水平为1 0 mm,高低为(C),轨向(直线)为1 0 mm。
(A)6 mm
(B)8 mm
(C)1 0 mm
(D)1 2 mm 146.其他站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C),水平为5 mm,高低为5mm,轨向(直线)为5 mm。
(A)±2
(B)+5,一2 mm
(C)+6,一2 mm
(D)+7,一4 mm 147.其他站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9,一4 mm,水平为(D),高低为8 mm,轨向(直线)为8 mm。
(A)3 mm
(B)5 mm
(C)6 mm
(D)8 mm 148.其他站线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1 0,一4 mm,水平为11mm,高低为(D),轨向(直线)为11 mm。
(A)7 mm
(B)8 mm
(C)1 0 mm
(D)11 mm 149.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差)不得超过(D)。
(A)1345 mm
(B)1435 mm
(C)1448mm
(D)1 456 mm 150.允许速度Vmax>1 60 km/h的正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4,一2 mm,水平为5 mm,高低为5 mm,轨向为(C)。
(A)(直线)2 mm、(支距)1 mm
(B)(直线)2 mm、(支距)3 mm(C)(直线)4 mm、(支距)3 mm
(D)4 mm
l51.1 60 km/h≥允许速度Vmax>1 20 km/h的正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为+4,一2 mm,水平为5 mm,高低为5 mm,轨向为(D)。
(A)(直线)2 mm、(支距)1 mm
(B)(直线)2 mm、(支距)3 mm
(C)(直线)4mm、(支距)3 mm
(D)(直线)5mm、(支距)3 mm 152.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C)。
(A)1 mm
(B)2 mm
(C)3 mm
(D)4 mm 153.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为(A)。
(A)+1 mm
(B)+2 mm
(C)+3 mm
(D)±4 mm(三)判断题
1.辙跟间隔铁为整块铸铁或铸钢。
(√)2.弹性可弯式尖轨在尖轨跟端前4~5根岔枕处,把尖轨两侧轨底切掉一部分,使轨底与轨头同宽,形成弹性可弯段,实现尖轨的扳动。
(×)3.曲线型尖轨指的是尖轨工作边为曲线,这种尖轨制造麻烦,左右开道岔尖轨不能通用,但冲击角小,侧向通过速度高,一般小号道岔用之。
(×)4.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推力。
(√)5.道岔全长包括道岔前长和道岔后长。
(√)6.辙跟夹板与辙跟间隔铁共同配合,将尖轨、基本轨和连接部分的钢轨连成一体。
(√)7.尖轨动程应保证在尖轨扳开后车轮对尖轨工作边不发生挤压。
(×)8.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型,可根据需要设置6 mm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3‰顺坡。
(×)9.辙叉分为钢轨组合式、整体铸造式和可动心轨式三种。
(√)1O.钢轨组合式(拼装式)辙叉的叉心由长心轨和短心轨组成。
(√)11.整铸式辙叉坚固耐用,稳定性好,强度高,维修工作量少,零件少,安装方便。
(√)12.可动心轨型辙叉主要用于普通列车运行的线路上的道岔。
(×)13.查照间隔指辙叉心轨顶宽0~40 mm范围内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
(×)14.护背距离指辙叉心轨顶宽0~5 0 mm范围内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距离。
(√)
l5.设置道岔导曲线和检查导曲线圆顺时,是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方向,用支距法来进行的。
(√)16.当道岔后两股轨道平行,且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不大于5.0 m时,道岔曲股岔尾后的曲线称为道岔连接曲线。
(×)17.道岔后连接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其长度不小于25 m。
(×)18.为了保持道岔连接曲线圆顺,当正矢超限时,必须及时整正。
(√)19.辙叉偏磨是由单侧通过列车次数较多造成的。
(√)20.分动指道岔两尖轨通过连接杆连在一起构成框架结构进行转换。
(×)21.连动指道岔两尖轨间无连杆,靠外锁闭装置进行转换。
(×)22.普通直线形尖轨在使用时左右开道岔可以互换。
(√)23.普通曲线形尖轨在使用时左右开道岔可以互换。
(×)24.道岔尖轨按尖轨断面形式可分为普通钢轨断面尖轨和特种钢轨断面尖轨。
(√)25.对道岔尖轨工作面伤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6.道岔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时禁止使用。
(√)27.道岔尖轨顶面宽50 mm及以上的断面处,尖轨顶面较基本轨顶面低于1mm及以上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8.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心轨与拉板相互分离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9.道岔尖轨或基本轨、叉心和翼轨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0.正线上插入短轨,不得短于5 m。
(×)31.道岔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2.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 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 mm,到发线上超过8 mm,其他线上1 0 mm时,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33.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道岔基本轨轨端或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2 mm,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34.道岔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 mm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5.无缝道岔除绝缘接头外,其余接头全部焊接。
(×)36.无缝道岔设3对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对,在岔头、岔尾处各设1对。
(√)37.只有钢轨探伤人员认为有伤损的辙叉才应注意检查观测及时修理。
(×)38.提速道岔尖轨采用60AT钢轨制造,跟部为弹性可弯式。
(√)39.提速道岔尖轨跟部结构为普通夹板联结,并设置限位器,限位器活动间隙为±6 mm。(×)40.为便于捣固,提速道岔尖轨牵引点转换装置各杆件安装在特制的钢岔枕内。
(√)41.道岔表示不良主要是电务调整的问题,但心轨一动拉板的严重晃动会影响道岔的表示。
(√)42.提速道岔垫板与岔枕联结:混凝土岔枕采用硫磺锚固;木岔枕采用螺纹道钉。
(×)43.提速道岔中可动心轨道岔的锁闭板、锁闭板下塑料绝缘垫片及锁闭板与钢轨的联结螺栓由电务部门负责。
(√)44.60 kg/m无缝线路正线中修周期为300~400 Mt。
(√)45.60 kg/m普通线路正线中修周期为250~350Mt。
(×)46.回填道床时,II、III型混凝土轨枕枕盒内中间400 mm 必须掏空,应低于枕底25 mm。
(×)47.曲线半径越大,正矢越小;半径越小,正矢越大。
(√)48.I级铁路,III型混凝土枕,每千米铺设轨枕不得超过1 600根。
(×)49.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寸40 mm。
(√)50.每根护轮轨在每根木枕上至少钉2个道钉,当木枕净距小于或等于200 mm时,允许在每隔一根木枕上钉2个道钉。
(×)51.无缝线路钢轨或焊缝处折断,切除断口折损部位的长度不超过60 mm 时,亦可进行原位焊复
(√)52.捣固机下道后应将镐板降到最低位置。
(√)53.超高是按平均速度计算得,它对最高速度Vmax则不足,对最低速度Vmin,则过量,此不足与过量即未被平衡的超高。
(√)54.III型混凝土枕和混凝土宽轨枕线路在日常线路养护维修中,可根据道床状态,采取捣固、垫砟、垫板相结合的作业方法。
(√)55.跨度在25 m及以上的桥梁,桥上线路应设置上拱度。设置时,应特别注意使钢梁两端线路的衔接平顺。
(×)
56.钢轨温度是指钢轨的实际温度。
(√)57.接头阻止钢轨横向伸缩的阻力称为接头阻力。
(×)58.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不准设置钢轨接头。
(√)59.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沿线路方向纵向位移的力称道床纵向阻力。
(√)60.在任何情况下,焊接长钢轨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应变的纵向分布规律将完全由道床纵向阻力决定。
(×)61.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2‰递减。
(√)62.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力称为道床竖向阻力。
(√)63.道床竖向阻力由轨道框架重量及轨枕各侧面与碎石道砟之间摩擦阻力组成。
(√)64.曲线超高顺坡是根据曲线半径而决定的。
(×)65.轨道框架刚度在垂直面内,等于两钢轨刚度与钢轨接点扭矩之和。
(×)66.轨道框架刚度在水平面内,等于两根钢轨在水平面内的刚度之和。
(×)67.正线夹板裂纹3 mm为轻伤,不需更换。
(×)68.标准轨地段胀轨跑道的预防措施应矫直硬弯轨,拨好方向;调整轨缝,预防胀轨。
(√)69.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内侧应距线路中心不小于3.1 m。
(√)70.在轨条就位或轨条拉伸到位前,应立即对位移观测桩进行标记。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
(×)71.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统称为未被平衡超高。
(√)72.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由两条假定和四条基本原理组成。
(√)73.无缝线路固定区累计位移量大于1 5 mm 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74.全区间无缝线路是指轨节长度跨越车站道岔的轨道结构。
(×)75.不跨越车站只跨越闭塞分区的无缝线路为跨区间无缝线路。
(×)76.跨区间无缝线路应采用60 kg/m及以上全长淬火钢轨或其他耐磨轨。
(√)77.跨区间无缝线路轨枕应采用II、III型混凝土枕或混凝土宽枕。
(√)78.跨区间无缝线路II型轨枕及既有轨枕配置为1 667根/km。
(×)79.跨区间无缝线路III型混凝土枕配置1 840根/km。
(×)80.跨区间无缝线路混凝土枕使用分开式扣件。
(×)81.跨区间无缝线路木枕使用II、III型扣件。
(×)82.跨区间无缝线路明桥面使用K型分开式扣件。
(√)83.跨区间无缝线路岔枕使用分开式扣件。
(×)84.临时处理插入的短轨,不宜在线路上长时间保留,应在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内采取焊接短轨的方法进行永久处理(非提速区段)。
(√)85.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时,要有计划地安排扣件及各种联结零件的养护工作,要求每月至少检查、整修一次,做好涂油、复紧工作,有损坏、丢失的要及时更换、补充。
(√)86.普通线路正线无防爬设备地段每1 km设置1对爬行观测桩。
(√)87.无缝道岔养护维修进行整组扣件涂油时,应采取隔二松一的流水作业方法,其他各种联结螺栓涂油应逐个进行。
(√)88.轨温差是铺轨地区最高轨温与其最低轨温之差,最高轨温为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轨温为当地历年最低气温。
(×)89.尖轨动程是指尖轨扳离基本轨后,尖轨尖端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
(×)90.经常保养的目的是经常保持线路质量处于均衡状态。
(√)91.预告信号机与主体信号机距离不小于800 m。
(√)92.速度大于1 20 km/h地段轨面擦伤深度超过2 mm为重伤。
(×)93.相错式接头,其相错量不得大于3 mm。
(×)94.基本轨作用边的肥边应经常打磨,否则影响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
(√)95.防爬支撑断面应不小于1 30 cm2。
(×)96.线路上的钢轨疲劳伤损,轨型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必须进行线路大修。
(√)97.线路大修分为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和其他线路换轨大修。
(×)98.在线路大修周期内,道床严重板结或脏污,其弹性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应进行线路中修。
(√)99.当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不能覆盖时,由工务段按检修分开的原则组织综合维修和质量验收。
(√)100.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编制’、季度和月度施工计划。
(√)
101.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以正式批准的施工措施和施工计划为依据。
(×)102.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单位应向有关单位提报月度施工计划。经批准的施工计划,各单位均应严格执行。
(√)103.线路车间(机械化维修车间)应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分月维修计划和各项养护任务,编制月度维修计划。
(×)104.日常应全面掌握线路状态,根据线路动静态检查、设备病害和其他质量情况,安排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105.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的规定,并保持畅通和完好状态。
(×)106.在路基内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必须与工务段联系,明确安全措施和责任,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
(√)107.道床应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清筛,保持道床清洁和排水良好。
(×)108.钢轨超过大修周期且出现伤损时,工务段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109.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110.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2倍。
(√)111.用于线路上的钢轨需要截断时,应全断面垂直锯断,严禁使用乙炔切割或烧孔,严禁使用剁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
(√)112.普通线路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及时更换,换下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有明显的标记,需要时再用。
(×)113.曲线地段钢轨侧面磨耗在未达到轻伤标准前,应有计划地调边或与直线地段钢轨倒换使用,常备轨严禁与线路上的钢轨倒换使用。
(×)114.线路中修和成段更换再用轨(整修轨)使用的钢轨配件应与钢轨类型相符,宜使用再用料,再用料上道前应经过选配、整修、除锈和涂油。
(√)115.采用分开式扣件的木枕线路、道岔,如无爬行时,可安装防爬设备。
(×)116.在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的组成:单方向锁定为1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双方向锁定为2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
(√)117.防爬设备应安装在钢轨中部,接头附近4根轨枕不宜安装。
(×)118.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的线路,超高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
(√)119.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8 V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vmax),且不得大于2‰。
(√)120.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的线路,可以采用复曲线。
(×)121.线路设备大修时,缓和曲线及两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在困难地段可以低于原线路标准。
(×)122.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123.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 0‰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不应短于10 m。不足1 0 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相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124.在复曲线的大小半径连接处,正矢与计算正矢的容许差,按大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规定办理,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125.允许速度不大于1 60 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5‰,应设置竖曲线。
(×)126.竖曲线不得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重叠,必要时可以侵入道岔及无砟桥梁上。
(×)127.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线路设备大修时,为了改善既有线路坡度,应适当调整接触网高度。
(√)128.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的连接顺坡,应设在大修地段以内。
(×)129.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 440 mm。
(×)130.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应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 m。
(√)131.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 m处,距辙叉前端2 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13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2 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33.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34.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135.道岔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时必须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
(×)
10136.可动心轨道岔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允许误差:1 2号为
mm,1 8号为
mm,0152530号及以上为
mm。
0(√)0
137.可动心轨无缝道岔的钢轨接头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采用冻结接头。
(×)138.固定型道岔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辙叉前后2个(4个)接头及曲股接头可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焊接。
(√)139.允许速度为1 20 km/h(不含)~1 60 km/h的线路应铺设跨区间或全区间无缝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 60 kn饥的线路应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140.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4 mm。
(×)141.普通无缝线路轨条长度应考虑线路平纵断面条件及道岔、道口、桥梁、隧道所处的位置。
(√)142.缓冲区和伸缩区不应设置在道口或不作单独设计的桥上,有砟桥跨度不大于16 m时,伸缩区可设置在桥上,但轨条接头必须在护轨范围以内。
(×)143.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的维修管理应以一次锁定的轨条为管理单元,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问线路为管理单元。
(√)144.普通无缝线路每段应设位移观测桩5~7对,固定区较长时,可适当增加对数(其中固定区中间点1对,伸缩区始、终点各l对,其余设置在固定区)。
(√)1 45.道口应根据铁路沿线交通运输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并优先考虑设置平面交叉。
(×)146.在车站内,桥梁、隧道两端及进站信号机外方1 00 m范围内,区间或专用线道岔两端80 m范围内,不应设置道口。
(×)147.道口上道路与铁路应正交,有困难时,其交角应大于40。
(×)148.道口铺面板应采用橡胶、钢、混凝土、石、木材等制成,其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应平整、稳固。
(√)149.道口护轨两端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 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50~80 mm。
(×)150.在道口处的道路上应根据需要设置护桩(路堑内及城市市区内可不设护桩),护桩应设在道口附近的道路两侧。
(√)151.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地段,站内平过道应逐步改造为地下通道,未设置地下通道的,应设置移动栏杆,并定位于通过状态。
(×)l52.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的式样应符合标准图的规定,并保持完整、位置正确、标志鲜明。
(√)153.线路标志在单线上顺计算里程方向设于线路左侧,在双线上各设于本线列车运行方向右侧。
(×)154.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的线路两侧应设置隔离栅栏封闭,并保持完好。
(√)155.在路基内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竣工资料应交施工单位备案。
(×)156.线路修理补充的道砟应采用一级道砟,既有线二级道砟应结合线路大、中修迅速更换为一级道砟。
(×)157.线路大、中修时,必须清筛道床,清理排水设施,并对基床翻浆冒泥地段进行整治。
(×)158.道床应按规定保持密实,防止轨枕空吊、道床翻浆。
(√)159.轨枕应按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铺设,非同类型轨枕不得混铺(道岔内专用钢枕除外)。
(√)160.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II型混凝土枕过渡。
(×)161.钢轨接头应采用相对式联结方式,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钢轨,内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
(√)162.正线钢轨异型接头必须使用异型钢轨。
(√)163.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5 m范围内不应有钢轨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冻结或胶接。
(×)l64.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预留轨缝。
(√)165.12.5 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不受限制。
(√)166.铁垫板和道钉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有计划的进行补充,道钉浮起或松动时应及时整治。
(×)167.半径为500 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同时安装轨距杆和轨撑。
(×)168.特殊条件下轨距加宽递减,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4‰。
(×)169.成段破底清筛前,应根据既有线路情况和清筛施工要求预卸足够的道砟。
(√)170.龙门架换辅轨排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对龙门架铺轨排列车运行的线路限界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
(×)171.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中,气温在6℃以下时,不应进行工地焊接作业。
(×)172.铺设无缝线路前,必须埋设位移观测桩,并使其牢固、可靠。
(√)
173.铺设无缝线路时必须将轨条置于滚筒上,并配合撞轨确保锁定轨温均匀,低温铺设时应用拉伸器张拉轨条。
(√)174.采用小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综合维修作业时,可根据线路状态全面起道,全面捣固。
(×)175.垫砟作业时除混凝土宽枕外,一律采用横向垫砟。
(×)176.线路直线地段轨向不良,可用仪器测量拨正。
(×)177.按绳正法计算曲线拨道量,计算时不宜为减少拨道量而大量调整现场正矢。
(×)178.使用螺纹道钉改道时,应用木塞填满钉孔,钻孔后旋入道钉,严禁锤击螺纹道钉。
(√)179.在辙叉部分改道时,应处理好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翼轨、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打磨钢轨肥边和改道等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
(×)180.矫直钢轨前,应测量确认硬弯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确定矫直点和矫直量,避免矫后硬弯复原或产生新弯。
(√)181.无缝线路地段高温季节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并适时重新做好放散和稳定线路工作。
(×)182.无缝线路地段高温季节可安排矫直钢轨硬弯、更换侧磨轨、焊补等作业。
(×)183.无缝线路综合维修计划,宜以单元轨条为单位安排作业。
(√)184.进行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维修作业一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
(×)185.每年春、秋季应在允许作业轨温范闱内逐段整修扣件及接头螺栓,整修不良绝缘接头,对接头螺栓及扣件进行除垢涂油,并复紧至达到规定标准。
(√)186.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施工前,应制订施工计划及安全措施,组织人力,备齐料具,充分作好施工准备。
(√)187.探伤检查发现钢轨重伤时,应及时切除重伤部分,实施加固。
(×)188.探伤检查发现钢轨焊缝重伤时,应及时组织加固处理或实施焊复。
(√)189.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的处所,应及时插入短轨进行焊复,恢复无缝线路轨道结构。
(√)l90.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伤损或磨耗超限需要更换时,可更换为普通辙叉、尖轨及钢轨,采用冻结接头进行永久性处理,并尽快恢复原结构。
(×)191.使用大型养路机械在无缝线路地段作业,封锁线路应避开高温时段。
(√)192.使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维修前,工务段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线路技术资料。
(√)193.道岔维修应使用人工捣固,加强接头、辙叉、尖轨弹性可弯段等部位和钢枕及其前后岔枕的道床捣固。
(×)194.固定型辙叉及可动心轨顶面不平顺,尖轨、固定型辙叉、可动心轨、翼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出现肥边,应打磨整修。
(√)195.钢轨(含尖轨和辙叉)低塌接头、压溃、擦伤、掉块、磨耗和锰钢辙叉裂纹应进行更换。
(×)196.冻害回落时,应及时撤出或调整冻害(调高)垫板,做好顺坡,保持轨道几何尺寸在经常保养容许偏差限度以内。
(√)197.线路设备大修设计工作应由专业大修设计单位承担。
(√)198.大修设计文件的编制,应以工务段批准的“大修设计任务书”或大修计划件名表为依据,并由铁路局工务处审批。
(×)199.对投资大、技术复杂的大修工程设计,应先提出方案比较,经铁路局工务处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审定后编制。
(√)200.施工预算应根据设计说明书、设计图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有关规定定额进行编制。
(×)201.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预算总额的变动,或更改设计标准和方案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报原设计单位签署意见后,由原批准单位批准。
(√)202.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20 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203.支距偏差是指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204.线路动态不平顺是指线路不平顺的动态质量反映,主要通过车载添乘仪进行检测。
(×)205.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20km/h区段或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嘹望困难时,巡道工应行走道心,察看线路状态。
(×)206.道口工值班应注意嘹望列车,注意信号显示、警铃音响和道口交通情况,在列车通过前后迅速关、开栏杆或栏门。
(×)
207.双线和多线地段的道口,列车通过后,必须确认其他线路无列车驶来,多人看守道口应先互对信号后方可开放栏杆或栏门。
(√)208.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应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四)简答题
1.查照间隔为什么要保持在1 39 1~1 394 mm之间? 答:查照间隔指辙叉心轨顶宽0~50 mm范围内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应保证车轮轮对在最不利情况下,护轨能够制约一侧轮对,使另一侧车轮不冲击辙叉心。通过计算,查照间隔应不得小于1391 mm,但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出现护轮槽宽度过小或轨距过大现象,故应保持在1391~1 394 mnl之间。2.护背距离为什么要保持在1 346~1 348 mm之间? 答:护背距离指辙叉心轨顶宽0~50 mm范围内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距离。这段距离应保证车轮轮对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不被翼轨与护轨卡住。通过计算,护背距离应不得大于1348 mm,但不能过小,否则车轮轮缘通过时有撞击辙叉尖的危险,故应保持在1346~1348 mm之间。3.尖轨跳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
(2)跟部桥型垫板或凸台压溃;
(3)捣固不实,有吊板;
(4)尖轨拱腰。
4.预防、整治尖轨跳动的措施有哪些? 答:(1)焊补或更换间隔铁、夹板,更换磨耗的双头螺栓;
(2)增补整修跟部桥型垫板和防跳卡铁,进一步采取尖轨防跳措施,如在基本轨轨底增设尖轨防跳器,或将尖轨连接杆两端安设防跳补强板,使其长出部分卡在基本轨轨底,以防尖轨跳动;
(3)加强转辙部分枕下的捣固,尤其是加强接头及尖轨跟端的捣固;
(4)调直拱腰的尖轨。
5.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
(2)尖轨顶铁过短;
(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
(4)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轧、挤、辗作用。6.预防、整治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的措施有哪些? 答:(1)防止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之间的密贴;
(2)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
(3)将垂直磨耗超限的基本轨及时更换;
(4)必要时安装防磨护轨,减少尖轨侧面磨耗。7.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尖轨爬行,两股前后不一致;
(2)拉杆或连接杆位置不正确;
(3)尖轨跟端双头螺栓磨损或间隔铁夹板磨耗严重,螺栓上紧后影响扳动;
(4)基本轨有小弯,滑床板不平直;
(5)拉杆、连接杆、接头铁螺栓孔壁磨耗扩大,螺杆磨细。8.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的措施有哪些? 答:(1)串动尖轨、基本轨使之处于正确位置,将尖轨跟端螺栓方正,锁定爬行;
(2)调整拉杆或连接杆位置;
(3)焊补或更换磨损超限的双头螺栓、间隔铁和夹板;
(4)整正滑床板;
(5)保持尖轨跟端轨缝符合设计规定,不允许挤成瞎缝。9.预防、整治导曲线轨距扩大的措施有哪些? 答:(1)在导曲线外侧设置轨撑,可隔一根枕木或连续设置;
(2)整治轨撑离缝消除假轨距;
(3)在导曲线外股接头处安装桥型垫板;
(4)更换腐朽岔枕;
(5)混凝土岔枕要消除扣件挡肩和轨底边离缝,使其达到足够扭力矩。10.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由于导曲线外股没有设置超高,长期受离心力作用,导致反超高和上股钢轨偏心磨耗。11.预防、整治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的措施有哪些? 答:(1)在导曲线上股铺设l/20的铁垫板;
(2)根据需要设6 mm超高,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
(3)保持连接部分钢轨无接头相错。12.导曲线不圆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尖轨跟端和辙叉前后开口尺寸不合标准,支距点位置不对,支距尺寸不标准和作业不细,维修不当以及列车车轮冲击作用造成导曲线不圆顺。
13.预防、整治导曲线不圆顺措施有哪些? 答:(1)保证支距点位置和跟端支距正确;
(2)保持轨距尺寸并使递减率合乎要求;
(3)导曲线目测圆顺,消灭鹅头;
(4)个别处所,通过拨道和改正轨距解决。14.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车轮通过有害空间时,对心轨和翼轨产生冲击作用,辙叉心处的岔枕经常发生吊板;破坏道床坚实性是引起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主要原因。
15.预防、整治辙叉偏磨的措施有哪些? 答:焊补偏磨辙叉;可倒换方向使用;加强偏磨部位捣固,且兼顾辙叉水平状态。16.辙叉轨距不合标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不合标准,护轨轮缘槽、辙叉轮缘槽尺寸不合标准是造成辙叉轨距失格的原因。17.辙叉轨距不合标准预防、整治措施有哪些? 答:(1)拨正直股方向;
(2)调整辙叉及护轨轮缘槽尺寸,使其符合标准;
(3)打磨作用边“肥边“,焊补伤损心轨、翼轨;
(4)整修查照间隔、护背距离,使其符合规定。18.产生曲线方向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答:(1)路基排水不良,翻浆冒泥,下沉、溜坍的病害,引起路基变化,致使曲线正矢、水平、高低、轨距也跟着变化;
(2)拨道时凭经验,靠眼力,线路经常外拨,为减少拨道量,长期采用简易拨道法,造成误差积累产生曲线头尾方向不良。
(3)整正线路方向,只单纯拨道,没有结合水平,高低的综合整治;拨道时,没有预留合适的回弹量;钢轨硬弯,接头错牙,轨底坡不一致;拨道前未均匀轨缝:拨道后不及时回填夯实道床;起道时放置起道机位置不当,捣固不均匀等引起方向不良。
(4)线上材料腐朽,失效或不足,均促使曲线方向发生变化。19.提速道岔应满足的允许通过速度有哪些? 答:直向:旅客列车为1 60 km/h;货运列车23 t轴重时为1 20 km/h;货运列车25 t轴重时为90 km/h。侧向:各类列车均为50 km/h。
20.提速道岔连接部分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1)导曲线半径为350 7 1 7.5 mm,实际起点在尖轨尖端后298 mm处,终点位于尖轨跟端后1 4 363 mm处。(2)从尖轨跟端开始,每2 m设一支距点。
(3)道岔连接部分及岔后部分垫板分为A、B、C、D四种,应定位安装。21.提速道岔固定型辙叉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固定型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式,铸成1:40轨顶坡,趾端及跟端均采用接头夹板固定联结,辙叉下设垫板。辙叉翼轨缓冲段冲击角减小为34´,以减小车轮对辙叉翼的水平冲击力,有利于提高直向过岔速度。
22.提速道岔护轨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①护轨为分开式,采用50 kg/m钢轨制造。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1 2 mm,护轨垫板上设弹片扣压基本轨,并穿入销钉压紧弹片。
②固定型辙叉道岔,直向、侧向采用不等长护轨,长度分别为6900mm、4800 mm;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只设侧向护轨,长度为5400 mm。护轨用的螺栓采用防松螺母。
③直向护轨缓冲段冲击角减小为30º,以利于提高列车过岔速度。23.对提速道岔的轨枕有哪些要求? 答:混凝土岔枕底宽为300 mm,顶宽为260 mm,高度为220mm;木岔枕宽度为260 mm,高度为160 mm,转辙部分木岔枕最短长度为2700 mm。岔枕一律按垂直于直股钢轨布置,岔枕间距为600 mm。24.提速道岔道床的养修标准是什么? 答:道床应采用一级道砟,岔枕下应有不少于300mm厚度的清砟,砟肩宽度应不少于400mm,砟肩堆高由岔枕顶面往上100 mm,枕盒道床丰满、密实,低于轨枕面20~30 mm。25.什么是无缝线路的固定区? 答:长钢轨中间不能伸缩的部分称为固定区,其长度根据线路及施工条件确定,最短不得短于50 m。26.什么是无缝线路的伸缩区? 答:长钢轨两端能随轨温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其伸缩量可以控制在构造轨缝允许范围内,称为伸缩区。伸缩区长度根据计算确定,一般为5 0~100 m。27.什么是无缝线路的缓冲区? 答:2~4根标准轨或厂制缩短轨地段,作为与下一根长钢轨或道岔等联结的过渡段,称为缓冲区。当采用普通绝缘接头时为4根,采用胶结绝缘接头时可将胶接绝缘钢轨插在2节或4节标准轨中间。28.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1)道岔转换卡阻,主要反映为道岔转换杆件与钢岔枕间碰卡;
(2)道岔不密贴,主要反映在单股行车的道岔上,原定位时道岔密贴,但在扳到反位时,往往扳不到位,严重的离缝30 mm以上,回到定位时又造成定位不密贴;
(3)道岔出现红光带;
(4)道岔表示不良。
29.什么是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 答:如果钢轨完全被固定,不能随温度变化而自由伸缩,则在钢轨内部产生应力,这种由于钢轨温度变化而在钢轨内部产生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30.无缝线路温度应力和轨温变化幅度、钢轨长度的关系是什么? 答:长钢轨内部温度应力和轨温变化幅度成直线比例关系,而和钢轨长度L无关,这就是无缝线路得以铺设的主要理论依据。所以在一定轨温变化条件下,只要轨道稳定能够得到保证,钢轨长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31.影响钢轨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钢轨温度的因素比较复杂,它不但受气温、风力、日照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与地形、线路方向、测量部位和测量条件有关。
32.什么是锁定轨温? 答:锁定轨温是长轨条铺设施工时实际的锁定轨温。此时钢轨内部不存在温度应力。一般指钢轨合拢、钢轨落槽后及拧紧接头螺栓时,所测的轨温平均值作为锁定轨温。33.什么是设计锁定轨温? 答:设计锁定轨温是设计无缝线路时采用的锁定轨温。它通常是在保证无缝线路的强度与稳定的条件下由计算确定的。这样的锁定轨温要保证长轨在冬天不被拉断、夏天不发生胀轨跑道事故。34.什么是扣件阻力? 答:扣件阻力是指各种中间扣件及防爬设备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纵向位移的阻力。扣件阻力必须大于道床纵向阻力。35.道床纵向阻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道床纵向阻力的大小受道砟材质、颗粒大小、道床断面、捣固质量、脏污程度、轨道框架重量等因素的影响。36.什么是应力放散? 答:就是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将无缝线路全长扣件、防爬器等全部松开,让它自由伸缩,把钢轨内部的温度应力全部放散掉,然后再重新锁定线路。应力放散改变了长钢轨原来的长度,也改变了锁定轨温。
37.进行应力放散时要求做到什么? 答:沿钢轨全长放散要匀,放散量要够,最后锁定轨温要准。同时要求结合放散应力,整治线路爬行。3 8.无缝线路(不改变长钢轨长度),如何进行应力调整? 答:无缝线路应力调整(不改变长钢轨长度),可在比较接近实际锁定轨温的条件下,采用列车碾压法。列车碾压法是指在调整地段,适当松动扣件和防爬器,利用列车碾压振动和轨温变化,也可辅以适当撞轨,将温度应力调整均匀。利用列车碾压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主要适用于部分调整。39.标准轨地段胀轨跑道的原因是什么? 答:线路爬行、轨缝挤瞎是发生胀轨的基本原因;线路上有硬弯轨、方向不良及道砟不足是助长发生胀轨的原因;在瞎缝地段进行减弱或破坏线路稳定的养路工作,如扒开道砟、拨道、起道、拆开接头或改道,都可能造成胀轨跑道。40.无缝线路地段胀轨跑道的原因是什么? 答:轨道温度压力增大;道床横向阻力和轨道框架刚度降低;铺设施工时锁定轨温偏低,低温焊复断缝;施工作业造成锁定轨温不明,违章作业,线路爬行;线路不平顺和各种附加力的影响。41.钢轨温度压力偏高的地段,发生胀轨跑道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在固定区或固定区与伸缩区交界处的钢轨温度压力偏高,当道床阻力减少时,容易发生胀轨跑道;在容易产生压力峰的平交道口和无砟桥前,以及曲线始终端、竖曲线的坡底、制动地段等处所,钢轨温度压力局部偏高,容易发生胀轨跑道。
42.气温回升季节,发生胀轨跑道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气温逐渐升高的季节,日间轨温接近于锁定轨温,在正常进行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时,由于日夜温差大,钢轨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压力,影响线路的稳定,甚至发生胀轨跑道。43.无缝线路钢轨折断如何进行临时处理? 答:无缝线路钢轨折断或断缝大于50 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6 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在短轨前后各50 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160 km/h,并且做好记录。44.无缝线路起、拨道作业有何要求? 答:无缝线路起道要有足够道砟,起道前要先拨正线路方向;起、拨道机具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列车通过前,起道要顺坡捣固,拨道要拨顺;扒开的道床,要及时回填饱满和夯实。45.对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床有哪些要求? 答:采用一级碎石道砟。III型枕砟肩宽度为400 mm,II型枕及道岔范围内为450 mm;边坡坡度为1:1.75;砟肩堆高150 mm;轨枕盒内道床应填平,并低于承轨槽顶面20~30 mm。46.设置外轨超高数值大小,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应以保证行车安全为前提,外轨超高不能太小,要保证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时不致因离心力发生脱轨和倾覆事故;外轨超高也不能太大,要保证低速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的向心力,即使有侧向大风也不致发生向内侧倾覆的危险。47.为什么会存在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 答:由于各次列车通过曲线时的速度不可能完全相同,且与计算超高时的平均速度也不相同。因此外轨超高不可能与列车速度完全适应,必定会产生未被平衡的离心力或向心力。为了保证旅客舒适,要限制这些力的大小,一般是把这些力换算成未被平衡的超高加以限制。超高不足部分称为欠超高,超高剩余部分称为过超高。48.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中两条假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假定曲线两端切线方向不变,即曲线始终点拨量为零;假定曲线上某一点拨道时,其相邻测点在长度上并不随之移动。
49.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中四条基本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现场正矢的合计等于计划正矢的合计;②曲线上任意点的拨动,对相邻点正矢的影响量为拨动点拨动量的二分之一,其方向相反;③曲线上各点正矢之和为一常数;④曲线上各点正矢差之代数和为零,即曲线终点的拨量等于零。50.为什么有的曲线需要确定头尾标桩后,再进行曲线计划正矢计算? 答:有的曲线因直线方向变化,头尾位置不对,以致测量出的现场正矢数很不正常。如果在这基础上去计算和拨正曲线,不仅拨道量大,而且曲线也不能圆顺。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通过计算,找出曲线中央点,确定曲线头尾位置,重新测量现场正矢与计算拨量。
51.锁定轨温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答:钢轨被锁定之后,除长轨条两端的伸缩区之外,其余部分(之间的固定区)的钢轨长度不能随轨温变化(伸缩),如因养护不当长度发生了变化,则轨温也随之变化。若钢轨伸长,则锁定轨温升高;若钢轨缩短,则锁定轨温下降。
52.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1)相邻两个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不同,因此经过应力调整,在两个单元轨节最终焊联接头前后,将会产生一段锁定轨温(过渡段),在养护维修及进行爬行观测、分析时应予注意。
(2)跨区间无缝线路内铺设的道岔必须设在固定区。位于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道岔,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在道岔的辙跟及叉跟附近存在较大的附加纵向力。因此,在进行岔区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作业轨温条件。
(3)跨区间无缝线路需进行应力放散时,一般应采取钢轨切割、开口放散的方法。53.预防、整治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渍的措施有哪些? 答:(1)加强辙叉底部捣固,特别是叉心和辙叉前后接头处的捣固;
(2)借助于更换岔枕的机会,彻底加强辙叉底捣固;(3)在辙叉底岔枕顶面垫胶垫,以缓冲受力;
(4)用竖螺栓扣板把辙叉固定在垫板上,如AT型道岔那样,加强辙叉的整体稳定性。
(5)可在辙叉部位的岔枕上安设特制铁座,用弹条I型扣件固定辙叉位置。54.提速道岔尖轨在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尖轨比普通道岔的尖轨长,60 kg/m过渡型1 2号尖轨为7.7 m,AT型1 2号道岔为11.3 m,60 kg/m提速1 2号道岔为1 3.88 m。
(2)尖轨与辙叉的连接由普通活动连接改为非活动连接,减小了对车轮的冲击振动。(3)尖轨上设两处牵引点,心轨处设两牵引点,增强了刨切部分的密贴。
(4)尖轨采用分动外锁闭装置,由外锁闭装置保证列车的过岔安全,减少了转换力和密贴力,消灭了危险空间,可大大提高转辙机的寿命及可靠性。
(5)采用三相交流大功率转辙机,减少了电缆投资及转辙机引起的故障。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是指其锁闭地点在转辙机外部,分连动与分动两种。
【五】计算题
1.测得某处钢轨头部的垂直磨耗为6 mm,侧面磨耗为8 mm,问其总磨耗是多少? 解:由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可知
总磨耗:6+(1/2)×8(mm)
答:其总磨耗是10mm。
2.某段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为26℃,最低轨温值为一24℃,最高轨温值为+5 8.4℃,50 kg/m钢轨,F=65.8 cm2,求钢轨的最大温度力。
解:
△t1=26一(一24)=50℃,△t2=26一(5 8.4)=32.4℃,则 最大温度力Pt=25×65.8×(26+24)=82250 kg 答:钢轨的最大温度力为82250 kg。
3.在直线地段进行垫板作业,已知基本股纵向凸凹量为+8 mm(凸为负,凹为正),另一股与基本股水平差为一2 mm(基本股水平高为正,低为负),试问在另一股用何种规格垫板进行作业? 解:基本股垫落量=该股纵向凸凹量=+8mm
另一股垫落量=基本股垫落量+水平差=+8+(-2)=+6 mm
答:因为垫板厚度规格分为2、3、4、7、10、15等6种,所以选用2 mm与4 mm垫板各一块即可满足要求。4.在宽混凝土轨枕线路进行垫沙起道作业,已知标准股轨面下沉量为9 mm,暗坑量为4 mm,对面股暗坑量为3 mm,两股钢轨水平差为+2 mm(标准股水平高为正,低为负),求标准股与对面股的垫砂量。
解:标准股垫砂量=轨面下沉量+本股暗坑量
标准股垫砂量=9+4=13 mm
对面股垫砂量=标准股轨面下沉量+本股暗坑量+两股钢轨水平差
对面股垫砂量=9+3+(+2)=14 mm
答:标准股垫砂量为13 mm,对面股垫砂量为14 mm。
5.某处50 kg/m钢轨地段,轨距为1 435 mm,采用70型扣板扣件,已知内侧扣板号为6号,试求外侧号码。
解:50 kg/m钢轨地段,按国家标准轨距每股内外侧扣板号码之和等于16
所以外侧扣扳号码为1 6—6=l O(号)
答:外侧扣板号码为1 O号。
6.某千米线路铺设轨枕1 760根,失效20根,问失效率是多少? 解:
失效率=20/1760×1 OO%=1.13%
答:失效率为1.13%。
7.在某一铁路线上,曲线半径为600 m,列车通过该曲线时的平均速度为66.7 km/h,该线路容许速度为90 km/h,货物列车的平均速度为45 km/h,问该曲线应设超高是多少?并进行检算。
解:
(1)根据超高公式有
H11.8v2jR
66.7287.49(5mm)
H11.8600根据规定,曲线超高值取5的倍数,故该曲线超高可选定为85mm或90mm。(2)检算其未被平衡过超高和欠超高 ①当该曲线超高值定为85mm时 未被平衡欠超高为 vmaxHcH R
90285159.38574.3(mm)
Hc600未被平衡过超高为
2Vmin
HgH11.8
R4528539.82545.18(mm)
Hg8511.8600经检验,当该曲线超高取85mm时,其未被平衡欠超高74.3mm<75mm,未被平衡过超高45.18mm<50mm时,则该超高值符合有关规定。
②当该曲线超高值定为90mm时 未被平衡欠超高为 2vmax HcHR
11.8902 69.3(mm)60090
未被平衡过超高为
2Vmin
HgH11.8
R4529039.82550.175(mm)
Hg8511.8600经检算,当该曲线超高值取90mm时,其未被平衡欠超高69.3mm<75mm符合规定;其未被平衡过超高50.175mm>50mm,不符合规定。
答:该曲线超高应取85mm。
8.某单线区间曲线半径为800 m,实测最高行车速度为1 00 km/h,平均速度为80 km/h,货车平均速度为60 km/h,问需设置多少超高?并进行检算。解:(1)
由公式H11.8v2j有 R H11.880294.4mm 800超高取整为95mm。(2)检算
未被平衡欠超高为
H11.8V2maxcRH
11.81002 80095
147.59552.5mm未被平衡过超高
H11.8v2HgHR9511.8602800 9553.141.9
检算结果:HC=52.5mm<75(mm),Hg=41.9mm<50(mm),符合规定要求。答:该曲线应设置95mm的超高值。
9.检查一组道岔防爬设备,防爬器40个,其中缺3个、失效5个,问防爬器不合格率是多少? 解:不合格率=(8/40)×1 00%=20%
答:不合格率为20%。
10.某段线路钢轨为60 kg/m,每根长为25 m,配轨枕46根,接头轨枕间距为540 mm,求轨枕间距。mm)1 0.解:
由a(L'2c)/(n2)知a(25.00820.54)/(462)0.544(m)544mmb[L'c(n3a)]/2
[25.0080.54(463)0.544]/20.538(m)538(mm)。
答:过渡间距为538 mm,其余轨枕间距为544 mm。
11.设每节钢轨的长度为25 m,每千米线置轨枕应为1 840根,则每节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为多少? 解:由公式n=NL/1000知
n=(1 840×25)/1 000
=46(根)
答:每节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为46根。
(设轨缝为8
l2.测得某处50 kg/m钢轨9号正线道岔导曲线钢轨垂直磨耗为7 mm,侧面磨耗为1 O mm,试求其总磨耗,并判断其伤损是否轻伤或重伤。
解: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
=7+1/2×1 0=1 2(mm)(未超过轻伤标准)
答:其总磨耗未超过轻伤标准,未达到轻伤。
13.某段无缝线路全长为1 000 m,原锁定轨温为1 7℃,设计要求为27。C,试求放散量为多少? 解:由公式放散量=0.01l 8×(设定锁定轨温—原锁定轨温)×钢轨长度
放散量=0.0118×(27-17)×1000=118(mm)
答:放散量为118 mm。
14.某段线路钢轨50 kg/m,每根为12.5 m,配置23根轨枕,接头轨枕间距为440 mm,求轨枕间距是多少?(设轨缝为8 mm)解:
解:由a(L'2c)/(n2)知a(12.50820.44)/(232)0.55(m)550mmb[L'c(n3)a]/2[12.5080.44(233)0.55]/20.534(m)534(mm)答:过渡间距为534mm,其余轨枕间距为550mm。15.测得连接曲径正矢三处为2 5 mm、2 6 mm、2 7 mm,试求连接曲线的半径为多少? 解:平均正矢Fc=(25+26+27)/3
=26
附带曲线半径R=12500/Fc
=12500/26
=480.8 m 答:采用附带曲线半径为480 m。
16.已知连接曲线半径为500 m,超高度为1 0 mm,直线问警冲标应埋设在两线间距4000 mm处,求连接曲线内警冲标的位置。
解:由曲线内侧加宽公式WA=40 500/R+Hh/1500知
WA=40500/500+4000/1500×10
=81+26.7
≈108(mm)
故警冲标到连接曲线中心线距离为
2000+108=2108(mm)答:警冲标距连接曲线中线距离为2108 mm。
17.已知曲线半径为400 m,超高为1 25 mm,允许最大未被平衡超高采用75 mm,求该曲线最高允许速度。
解:由公式vzgHH0)R/11.8知vzg(12575)400/11.8 82.3km/h答:该曲线最高允许速度为82.3km/h
18.在铺设5 0 k g/m钢轨的直线地段,轨距要求为1 4 3 5 m m时,试求扣板号码。
解:由公式内侧扣板号码=(轨距一l 424)/2)知
内侧扣板号码=(1435—1424)/2
=11/2
=5余1
可采用:
左股内侧扣板号=右股内侧扣板号码
=6号
外侧扣板号码为
左侧外=右侧外
=1 6—6
=10号
答:左股内侧,右股内侧为6号扣板;左股外侧,右股外侧为10号扣板。
19.某地更换1 2.5 m长普通线路钢轨,当地最高轨温62.8℃,最低轨温一22.4℃,作业轨温26℃,请计算预留轨缝。
解:已知ag18mm;Tmax62.8℃;Tmin22.4℃;t026℃;a0.0118mm/(m℃);L12.5m。(1)求中间轨温1根据公式tZ(TmaxTmin),则21tz[62.8(22.4)]20.2(℃)2(2)求预留轨缝根据公式a0aL(tzt0)答:作业时应预留轨缝8.1mm.20.有一未改建的曲线,其半径为300 m,缓和曲线长度为50 m,求每1 0 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多少? 解:因R=300 m,则轨距宽5 mm
每10 m轨距递减为5/5=1mm
答:每1 0 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1 mm。
21.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 000 m,超高度为50 mm,乙线曲线半径为1 000 m,超高度为40 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 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1ag则2a00.011812.5(20.226)1/2188.1(mm)解:因为甲线超高大于乙线超高,故甲、乙两线线间距加宽按公式为WA84500/R(超高之差)(/15004000)84500/1000(5040)(/15004000)111.2(mm)甲、乙两线线间距为WWA4000111.240004111.2(mm)答:甲、乙两线线间距为4111.2(mm)。
22.设某道岔号为1 2号,测定股道间距三处为4 900 mm、5 100mm及5 300 mm,测定连接曲线三处正矢为25 mm、25 mm、27mm,试求连接曲线半径及平均股道间距。
解:平均股道间距=(4900+5100+5300)/3
=5100(mm)
平均正矢FC=(25+26+27)/3
=26(mm)
则连接曲线半径R=S2/(8R)
=1 02/(8 ×0.026)
=480.8(m)
采用480 m。
答:连接曲线半径为480 m,股道平均间距为5100mm。
23.已知某曲线超高1 2 0m m,最高速度为8 0 km/h,求该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
解:缓和曲线长度=9×h ×Vmax
=9 × 0.12×80
=86.4(m)
取整后为90 m。
答:缓和曲线长度为90 m。
24.连接曲线半径为300 m,连接曲线后股道线间距为4000 mm,求警冲标距连接曲线中心线是多少? 解:WA=40500/R
=40500/300
=135(mm)
则WA +2 000=135+2000
=2135(mm)
答:警冲标距连接曲线中心线距离为2 1 35 mm。
25.已知一组1 2号道岔,尖轨长度(L0)=7 700 mm,尖轨跟距u =1 44 mm,尖轨后直线段长度h=0,导曲线终端直线段长度K=2486 mm,轨距S=1435 mm,R外 =3307l7 mm,求该道岔起点和终点支距。
解:由公式A 1=U×(L0+h)/L0知
起点支距A1=144×(7700+0)/7700
=144(mm)由公式yn=S-K/N知
终点支距yn=1435—2486/12
=1228(mm)
答:道岔起点支距为144mm,终点支距为1228mm。
26.一组道岔后连接曲线长L=30 m,曲线半径R=300 m,求两股钢轨长度差及两股钢轨长度各是多少? 解:(1)两股钢轨长度差为lSL/R150030/300150(mm)(2)内股钢轨长度Ll/2300.15/229.925(m)(3)外股钢轨长度Ll/2300.15/230.075(m)
答:两股钢轨长度差为150mm;内股钢轨长度29.925m;外股钢轨长度30.075m。
27.已知某曲线半径为320 m,曲线长200 m,缓和曲线长70 m,实测正矢2 1点,实测正矢合2013mm,实测正矢倒累计合计为22046 mm,试计算出曲线中点位置及圆曲线长。
解:
(1)求曲线中点位置
曲线中点位置=实测正矢倒累计合计/实测正矢合计
=22046/2013
=10.95
(2)求圆曲线平均正矢
圆曲线平均正矢=50000/半径
=50000/320
=156.25(mm)
(3)求曲线长
圆曲线长=(实测正矢合计/圆曲线平均正矢)×10
=2013×10/156.25
=128.8 m 答:曲线中点在测点10和11之间,它距测点1 O为9.5 m,距测点11为0.5 m,圆曲线长为128.8 m。28.测速点相距200 m,实测时间10s,试求列车速度。
解:V=(3.6×测速距离)/实测时间
=3.6×200/10
=72(km/h)
答:列车速度为72 km/h。
29.50 kg/m钢轨,12号道岔,辙叉前长=1 849 mm,辙叉后长=2 708 mm,试求辙叉前开口量及后开口量是多少? 解:辙叉前开口量=辙叉前长/N
=1849/12
=154(mm)
辙叉后开口量=辙叉后长/N
=2708/12
=226(mm)
答:辙叉前开口量为154 mm,辙叉后开口量为226 mm。(六)论述题
1.造成道岔方向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答:(1)忽视对道岔的整体维修,造成道岔前后方向不顺;
(2)铺设位置不正确,随弯就弯;
(3)加重钢轨及其零件磨损,作业方法不合理,硬性凑合支距和轨距,造成各接续部不圆顺;
(4)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造成转辙器部分轨向不良;
(5)捣固不实,使线路出现坑洼;
(6)道砟不良、穷实不好,降低道床阻力;
(7)钢轨及其零件联结不好,导致方向不正。2.预防、整治道岔方向不良的措施有哪些? 答:(1)做好道岔前后50 m线路的整体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
(2)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
(3)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
(4)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标准做好弯折段长度和矢量;
(5)加强捣固作业,除按规定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
(6)补充夯实道床,道岔转辙部分设置转辙杆、连接杆,各枕木孔道砟应比岔枕顶面底50~60 mm,并夯实道床;
(7)加强各部分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
3.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加工制造时50 mm范围内刨切长度不够;
(2)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
(3)转辙机位置与尖轨动作拉杆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4)基本轨弯折点有误;
(5)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造成假密贴;
(6)基本轨横向移动;
(7)基本轨或尖轨本身有硬弯;
(8)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
(9)第一、二连接杆与尖轨耳铁连接的距离不合适。4.预防、整治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措施有哪些? 答:(1)对刨切不足的尖轨再进行刨切;
(2)打磨焊补或更换顶铁和补强板螺栓;
(3)调整转辙机及尖轨拉杆位置,使其在同一水平线上;
(4)拨正基本轨方向,矫正弯折点位置和矢度;
(5)打磨基本轨和尖轨的“肥边”;
(6)打靠道钉,消除假轨距;
(7)调直尖轨或基本轨,拨正方向,改好轨距;
(8)调整连接杆长度,改变尖轨耳铁的孔位或加入绝缘垫板,误差较大时,可更换耳铁或方钢;
(9)焊补或更换磨损挠曲不平的滑床台、轨撑、滑床板挡肩,或用螺旋道钉将轨撑、滑床板与枕木联结成一整体,并用水平螺栓使轨撑与基本轨牢固地联结在一起,消灭“三道缝” 5.提速道岔的可动心轨辙叉应加强哪些部位的检修、维修? 答:(1)日常应注意检查和保持尖趾距离及侧股护轨与可动心轨的查照间隔。
(2)注意检查心轨与翼轨的密贴状态,发现不密贴时应会同电务部门进行调整,达到间隙不大于1 mm。
(3)注意检查叉跟尖轨与短心轨的密贴状态,发现不密贴时,可用调整片调整顶铁与轨腰之间的间隙,达到竖切部分间隙不大于1 mm。
(4)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处钢枕及轨下胶垫和防切垫片损坏、失效时,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5)经常检查可动心轨辙叉各部配件工作状态,保证齐全、有效,并达到养护标准。工长和每班巡道工应注意检查第一牵引点长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联结螺栓是否有松动、脱落,发现松动、脱落时,应立即复紧、补充。
(6)可动心轨与翼轨、顶铁挡墙之间及钢岔枕内均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石砟、砂土、冰雪及其他异物,以保证可动心轨的正常转换。
6.影响道床横向阻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道床的饱满程度。道床的饱满程度,关系到轨枕与道砟接触面的大小,直接影响道床的横向阻力值。(2)道床肩宽。道床肩部宽度所负担的道床横向阻力,在正常情况下约占横向阻力总值的1/3。
(3)道床肩部堆高。道床肩部堆高有提高道床横向阻力的效应。肩部堆高比加宽肩部效果明显,且节约道砟。(4)道砟种类及粒径尺寸。道砟的材质不同,道砟间的摩擦阻力也不同。
(5)线路维修作业影响。在线路维修作业中,凡影响道床道砟间相互咬合和道砟的轨枕接触状况的,都将导致道床阻力的下降。道床横向阻力的大小除与上述主要因素有关外,还与道砟类型、轨枕类型及维修作业情况有关。7.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后,如何处理? 答:(1)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时,首先应按线路故障防护办法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2)尽快通知就近车站,扣发或减速通行列车,同时报告工务段,并做好现场记录,将胀轨跑道地段两端各50 m范围内扣件扣紧,加强防爬锁定,迅速采取降温、拨顺线路等措施。
(3)浇水降温:在胀轨范围以外每侧不少于50~1 00 m的距离,向中间轻浇慢淋,有条件时可用草袋浸水临时覆盖,也可采用喷洒液态二氧化碳的办法降低钏轨的温度。轨温明显下降后,方可拨回线路,回填道砟。必要时应及时补充道砟,适当加大道床断面。开通线路放行列车时,应限速慢行。
(4)拨道:如经长时间浇水降温后(或水源缺少)仍不能恢复线路或胀成多波形时,应进行拨道,将轨道顺胀轨后的波形拨成一定半径的曲线,曲线半径不得小于200 m,两反方向曲线间的夹直线应不短于1 0 m。曲线地段拨道只能上挑,不宜下压。拨曲线时,应自胀轨两端向中心拨,在复线地段要注意两线路间的线间距。
拨道后,放行第一趟列车的速度不大于5 km/h,并应派人看守。过车后全面检查线路,待轨温下降后再进行恢
复线路工作,并及时夯拍道床,整修扣件,稳定线路,然后恢复正常通车。
(5)困难条件下处理胀轨跑道,可用乙炔切割钢轨,松开扣件放散应力,然后用夹板和急救器加固,限速5 km/h开通线路。对用乙快切割及烧孔的钢轨,应派人昼夜监视,并在24 h内锯轨、钻孔重新处理。
(6)详细调查研究发生胀轨跑道的原因,预防胀轨跑道的再次发生。8.叙述钢轨折断的原因有哪些? 答:钢轨折断多发生在冬季。钢轨在冬季除承受着巨大温度拉应力外,还要受到列车动弯应力及其他附加力作用,当这些力之和超过钢轨强度时,就要发生折断。
(1)钢轨本身材质不良,例如有核伤、裂纹等。
(2)钢轨焊缝不良,尤其是铝热焊接头缺陷较多(常见的有黑核、夹渣、夹砂、气孔、热裂、焊偏、光板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其强度逐渐降低,在温度力和动弯应力作用下拉断。
(3)线路维修不良,出现空吊板、三角坑、翻浆冒泥、轨枕间距过大等病害时,由于列车冲击力加大,钢轨拉断的可能性也就愈大了。
(4)个别地段出现温度拉应力集中。如伸缩区和固定区衔接处、道口、曲线、桥头等处所很容易应力集中,加上车轮对钢轨的动力作用,超过了钢轨强度。
(5)由于作业不当,可能提高原锁定轨温,从而降低允许轨温变化的幅度。9.防止钢轨折断的措施有哪些? 答:(1)对高温锁定的无缝线路,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应力放散。(2)提高焊接质量,加强钢轨探伤。
改进焊接工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焊缝质量,是防止铡轨焊缝折断的根本措施,要力求减少焊接缺陷,消灭高低不平上下错口,不合格者决不铺设。
加强钢轨探伤工作一般在入冬前,对焊接接头及两侧1 m范围内的钢轨进行全面细致检查,鉴别伤痕类型,做好标记,注意观察。对一时不能判明的暗伤轨应用急救器。夹上特制的臌包夹板,必要时应锯开重焊。
(3)整治焊缝病害。
对高低接头、错口接头、马鞍形接头等缺陷接头,要用磨、焊、垫、捣、筛等方法综合整治,轨面要平顺,对超限的高低不平顺应及时打磨、焊补,使无缝线路钢轨顶面和内侧保持平整光滑。有严重缺陷者要锯掉重新焊接。
(4)加强防爬锁定。
加强防爬锁定是防止钢轨过分收缩和钢轨折断后轨缝拉开太大的有利措施。为此,可在铝热焊缝两端增加防爬设备,以加大抗爬力,发现有残余爬行的附加力应及时加以调整。
(5)提高线路质量,加强养护维修。
消灭空吊板及三角坑,修整道床,补充石砟,保持线路弹性,方正焊缝两侧轨枕,整好混凝土枕胶垫。冬季钢轨冷脆,线路刚性又大,进行作业时,必须小心。起道时,起道机应放在距铝热焊缝l m以外,避免用起道机直接顶起铝热焊接头,并避免做一些冷弯直轨工作。10.如何处理无缝线路长钢轨重伤? 答:(1)探伤检查发现钢轨或焊缝有重伤时,不待钢轨或焊缝断裂,即切除重伤部位,切除长度不超过60 mm,用钢轨拉伸器张拉钢轨,用铝热焊法实施原位焊复,焊成与切除长度等长的焊缝。
(2)钢轨或焊缝处折断,切除断口折损部位的长度不超过60 mm时,亦可进行原位焊复。原位焊复的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保持不变。
(3)原位焊复切除断口(或重伤部位)后应立即装上钢轨拉伸器进行拉伸,松开两侧适当长度的扣件,拉伸到位后即进行焊接。
(4)原位焊复时,应松开接头两侧各200~250 m范围内的钢轨扣件,并在此范围内每隔50 m设立一处位移观测点,用钢轨拉伸器张拉铡轨,辅以撞轨,观测铡轨位移情况,位移到位后即进行焊接。11.无缝线路长钢轨折断如何进行紧急处理? 答:当钢轨断缝小于50 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1)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2)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鼓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 0 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限速5 km/h放行列车。如断缝小于3 0 mm,放行列车速度为1 5~25 km/h。
(3)有条件时,应在原位复焊,否则应在轨端钻孔,.上好夹板或臌包央板,拧紧接头螺栓,然后可适当提高行车速度。
(4)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 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进行临时处理。
(5)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8 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做好记录。12.无缝线路长钢轨折断如何进行永久处理? 答: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的处所,应及时插入短轨进行焊复,恢复无缝线路轨道结构。
(1)采用小型气压焊或移动式接触焊时,插入短轨长度应等于切除钢轨长度加上2倍顶锻量。先焊好一端,焊接另一端时,先张拉钢轨,使断缝两侧标记的距离等于原丈量距离减去断缝值加顶锻量后再焊接。
(2)采用铝热焊时,插入短轨长度等于切除钢轨长度减去2倍预留焊缝值。先焊好一端,焊接另一端时,先张拉钢轨,使断缝两侧标记的距离等于原丈量距离减去断缝值后再焊接。
在线路上焊接时,气温不应低于O℃。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300℃。
进行焊复处理时,应保持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并如实记录两标记问钢轨长度在焊复前后的变化量。13.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1)严格控制锁定轨温变化:进行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必须测量和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按实际锁定轨温安排作业,并严格遵守“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和“一准、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定期做好无缝线路锁定工作,保持无缝线路经常处于稳定状态。
(2)强化轨道整体结构:在养护维修作业中,要注重做好补充均匀道砟、堆高砟肩、夯拍道床、整修扣件、复紧螺栓等提高线路阻力的作业,以及进行必要的设备加强工作,强化轨道整体结构,提高轨道抗变形的能力。
(3)保持轨道的平顺性:在养护维修工作中,要坚持设备检查制度,根据实际状态安排作业计划,要注重整治道床板结翻浆、轨枕空吊板、轨向不良及几何尺寸超限等方面的作业,并有计划地安排钢轨打磨、焊补及整治死弯等修理作业,努力提高轨道的平顺性。
14.无缝道岔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答:(1)控制锁定轨温变化:每个岔区为一个单元轨节,应加强岔区的锁定工作,保持锁定轨温变化不得超过±5℃。
(2)防止道岔纵爬横移:要经常保持道床断面,切实做好扣件养护,及时消除道床酾浆、排水不良、几何尺寸超限等病害,提高线路阻力,达到下部稳、上部准、纵不爬、横不移。
(3)保持道岔整体结构性能:要加强检查、养护工作,保证各部配件齐全、有效,经
常处于工作状态。
(4)可动心轨无缝道岔的钢轨接头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
焊接;固定型道岔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辙叉前后4个接头及曲股接头可采用冻结
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焊接。
(5)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在120~150 N.m;尖轨及其前后各25 m 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在60~80 N.m;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
保持1 1 OO~1 400 N.m。15.无缝道岔养护维修的要求是什么? 答:(1)在执行现行道岔养护维修作业方法的同时,要参照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方法安排作业,执行“一准、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等有关制度,严禁违章蛮干。
(2)无缝道岔区的各项维修作业,应在实际锁定轨温±1 O℃范围内进行。
(3)无缝道岔综合维修一般为1~2年安排一次,一般应安排在3~5月、9~11月份,岔区单元轨节养护维修要按实际锁定轨温掌握。
(4)清筛道床要采取逐孔倒筛的方法,间隔不少于6孔。凡进行扒开道床的作业,作业完毕应及时回填道床,必要时应进行道床夯拍,保持和提高道床阻力。
(5)起道时,连续扒开道床长度不超过20 m,一次起道量不大于30 mm,一次拨道量不大于20 mm。
(6)有计划地安排扣件及各种联结零件的养护工作,要求每月至少检查、整修一次,做好涂油、复紧工作,有损坏、丢失的要及时更换、补充。
(7)要及时消除几何尺寸超限,尤其要注意整治方向不良和消灭空吊板。
(8)要根据调查,有计划地安排钢轨、尖轨、辙叉的打磨、焊补及整治死弯轨工作,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9)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冻结接头的检查养护工作,保持冻结接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0)在高温季节作业时,要注意道岔方向变化。发现方向不良时,必须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16.无缝道岔发生故障应如何处理? 答:(1)无缝道岔中尖轨、辙又及钢轨发生重伤和磨耗需要更换时,应直接进行永久处理。当尖轨、钢轨损坏时,可临时更换普通尖轨、钢轨,采用夹板联结或冻结。当可动心轨辙叉损坏时,在岔枕上更换一组特制垫板,换入一根短轨(长度13.26 m),两端用夹板联结或冻结,开通直股,限速运行。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应尽快安排进行永久处理。
(2)当焊缝发生重伤时,可先用夹板加固,而后进行永久处理。当焊缝发生折断时,可先锯掉焊伤或折断部分,插入长度6 m的短轨,用普通夹板或插入短轨头用长孔夹板联结,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开通时是否限速。17.胶接绝缘接头发生故障如何处理? 答:应加强胶接绝缘接头的养护,做好轨端肥边打磨和捣固工作。
(1)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拧紧两端各50 m线路的扣件,并加强观测。当绝缘失效时,应立即更换,进行永久处理。如暂时不能永久处理,可更换为普通绝缘,进行临时处理。
(2)当工、电双方共同确认胶接绝缘接头失效时,可先插入一根备用的胶接绝缘钢轨(线路上使用长度为3.25 m+3.75 m,两组道岔间使用长度为3.00 m+1.8 m)进行临时处理。
无备用胶接绝缘钢轨时,也可换入2根不短于6 m的钢轨,安装普通绝缘材料,用夹板联结进行临时处理。(3)经临时处理之后,应尽快用较长的胶接绝缘钢轨进行永久处理。进行永久处理时,应严格掌握轨温、胶接绝缘钢轨长度和预留焊缝,确保修复后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
(4)当胶接绝缘钢轨发生重伤或折断处距绝缘接头1 m以外时,可比照无缝线路钢轨重伤和折断的规定处理。
(七)绘图题
1.画出在单线区间线路上施工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2.画出在双线区间一条线路上施工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3.画出在双线区间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4.画出施工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少于860 m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并对防护距离、响墩设置加注说明。
5.画出在站内线路上施工,施工地点距离道岔大于50 m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6.画出在站内线路上施工,如施工地点距离道岔少于50 m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7.画出在进站道岔外方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并加注说明。
8.画出在双线区段,在站界标至出站道岔的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并加注说明。
9.画出在站内道岔上(含警冲标至道岔尾部线路)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10.画出在进站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11.画出在在出站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12.画出在交分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13.画出在交叉渡线的一组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图。
14.画出在单线区间线路上施工,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15.画出在双线区间在一条线上施工,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16.画出在双线区间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17.画出在施工地点距离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少于800 m时,根据线路速度等级,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18.画出在站内正线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19.画出在站内正线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20.画出在站线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21.画出在站线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图。
22.画出在不需要以停车信号或移动减速信号防护的双线(单线)区间线路上作业的作业防护图。
第五篇:配电线路复习题
配电线路复习题
1.配电网的供电制式如何?低压配电采用的制式如何给用户供电?P3-4
高压配电线路采用三相三线制,低压配电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三相三线制和单相两线制。居民用电是单相负荷,单相负荷供电有四种形式:单相二线制、单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
2.杆塔的作用及分类?P4-6
杆塔主要是用来支持导线、避雷线、绝缘子及横担。分类:12.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排列顺序是什么?P93
高压配电:城镇:从靠近建筑物一侧向马路侧依次为A相、B相、C相。
野外:一般面向负荷侧从左向右依次排列为A相、B相、C相。
低压配电:城镇:若采用二线供电方式,其零线则要安装
在靠近建筑物的一侧,若采用三线四线制供电方式,则从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向马路侧依次排列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分支杆、跨越杆。3.配电线路绝缘子的分类及应用范围?P12-14
盘形绝缘子:用于直线杆悬挂导线;针式绝缘子:用于电压等级较低河道县长李不太大的配电线路上;蝶式绝缘子:高压线路上用于小截面导线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或分歧干等,低压线路上作为直线耐张绝缘子;棒式绝缘子:用于一些承力比较小的承力杆;拉紧线绝缘子用于架空配电线路的终端、转角、断连杆等穿越导线的拉线上,使下部拉线与上部拉线绝缘;瓷横担绝缘子:广泛用于导线线号不太大的线路上。
4.线路金具的分类,固定金具中线夹种类和作用?P15-17
线路金具:支持金具、固定金具、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防护金具。线夹种类:悬垂线夹:直线杆固定导线;耐张线夹:将导线固定在耐张杆的绝缘子上或将地线固定在杆(塔)的塔顶;楔形线夹:将地线固定在耐张杆或终端杆的杆顶上。5.配电网供电安全准则即N-1准则的含义是什么?P22
含义:(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何一回进线或一组变压器时,必须保证向下级配电网供电;(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线路或变电所中一组降变压器发生故障停运时,在正常情况下,除故障段外部允许停电,设备不允许过负荷,在计划停运情况下又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3)低压配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应尽快将完好的区段切换至邻近电网恢复供电。
6.配电网架空线路主要接线方式:放射式、普通环式、拉手环式、双路放射式、双路手拉环式。
7.高压断路器主要功能及基本要求什么?P42
答:主要功能:(1)控制功能。根据电网运行的需要,将一部分电力设备或线路投入或退出运行;(2)保护功能。当电力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作用于断路器,将故障部分从电网中迅速切除。
基本要求:(1)绝缘应安全可靠,技能承受最高工频工作电压的长期作用,又能承受电力系统操作或冲击过电压时的短时作用;(2)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电动稳定性,能承受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而不致损坏;(3)有足够的开断能力,即使所在电路的短路电流为最大值,仍然能可靠的断开短路电流;(4)动作速度快,息弧时间短,尽量减少短路电流造成的损害,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8.断路器与隔离开关配合使用时操作原则是什么?P42
操作顺序:分闸时,先分断路器,后分隔离开关;合闸时,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9.高压熔断器用于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电容器等电器设备的过载及短路保护。10.配电变电站确定主变压器台数遵循原则:(1)应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2)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动较大的工厂变电站;(3)对于只供有一般三级负荷的变电站可以只采用一台主变压器;(4)考虑负荷的发展,应当留有安装第二台主变压器的空间。
11.配电变电站变压器容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P72
只装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对于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需要满足:(1)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的大约60%~70%的需要;(2)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要。
A相、0相、B相、C相。
野外:面向负荷侧从左向右排列依次为A相、0相、B相、C相。
13.配电线路的巡视分:定期巡视、特殊巡视、事故巡视、预防性测试和检查。
14.配电线路巡视应遵守哪些规定?P168
遵循规定:(1)为了保证巡线人员的安全,在偏僻山区及夜间巡线时必须由两人进行。在暑天或大雪天巡线时也宜由两人进行,雨季巡线应带雨衣。单人巡线时,禁止攀登杆塔,在任何时候都应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免因无人监护而造成触电;(2)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行走,大风时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行走,以免触及断落的导线造成触电;(3)故障巡线时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线路已停电,也应认为线路有随时恢复送电的可能。经与电力调度联系,取得许可工作的命令,履行停电工作的技术措施后,才可开始有关处理的工作;(4)巡线人员发现导线断落在地面或悬吊空中时,应设法防止让行人靠近断线点8m以内,以防跨步电压触电,同时应迅速向领导报告,等候处理。
15.配电线路检修分类:改进工程、大修工程、维护工程、事故抢修。P172
16.保证检修安全的技术措施
停电、验电、挂接地线。P175 17.停电技术措施包括:①断开变电所断路器和接地开关;②断开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线路各端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③断开危及该线路停电作业和不能采取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单行和同杆线路的断路器或熔断器和隔离开关;④断开可能发出低电源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18.验电技术措施包括:①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装置前要验电,验明线路却无电压;②线路验电逐相进行,即对同杆架设的多层线路验电时,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上层,后验下层,联络用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检修时应在两侧验电。19.挂接地线措施包括:①当线路验明确无电压后,各工作班应立即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也要挂接地线;②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应先挂高压后挂低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③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连接要可靠,不准缠绕;④接地线应有接地和短路导线构成的成套接地线,严禁使用其他导线做接地线和短路线。
20.35kV及以下架空裸导线钢芯铝绞线损伤的处理标准:(1)断股损伤截面积不超过铝股总面积的7%,应缠绕处理;(2)铝股损伤截面占铝股总面积的7%~25%,应用补修条或补修管处理;(3)钢芯铝绞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切断从接:①钢芯断股;②铝股损伤截面超过总面积的25%;③损伤长度超过一组补修金具能补修的长度;④破损使得钢芯或内层导线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性变形。
21.35kV及以下架空裸导线铝绞线和铜绞线损伤的处理标准:①断股损伤截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7%,应缠绕处理;②断股损伤截面积占总面积的7%~17%,应用补修条或补修管处理;③断股损伤截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7%应切断重接。
22.带电作业按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关系分有几种方式?各种作业方式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P179
按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关系分为:①人体直接接触被检查设备的直接作业法;②通过绝缘工具间接接触被检修设备的间接作业法;③邻近带电作业法。①是等电位作业法;②是地电位作业法;③是中间电位作业法。23.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有:1)外力破坏的事故,如风筝、机动车辆碰撞电杆等;2)自然危害事故,如大风、大雨、山洪、雷击、鸟害、冰冻等;3)人为事故,如误操作、误调度等。24.巡线人员发现导线断线应1)巡线人员如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2)迅速报告领导,等候处理。25.线路设备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什么?P223
设备等级划分为一、二、三类等级。一类设备是本单元内设备无缺陷,质量工艺水平都符合规定标准;二类设备是本单元内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供电、不威胁人生安全;三类设备是本单元内有严重缺陷或缺陷很多,威胁人生、设备安全。26.运行班组管理技术资料包括:①配电网运行方式图纸或图版,如配电线路的接线结构和运行方式,以及与相邻线路的连接方式;②配电线路平面图(杆位图),以能反映出线路的杆位、走向、导线及设备为宜,这样有利于指导运行维护与事故处理工作;③配电线路电源示意图,包出线、分段、联络、分支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熔断器,并标注调度号、变压器的位号和容量等;④缺陷记录以及事故、故障记录等,配电线路、设备变动(更正)通知单等。27.什么是导线的弧垂?其大小有什么影响?
答;1)导线两悬挂点的连线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2)弧垂过大容易造成相同短路及其对地安全距离不够;3)弧垂过小,导线承受的拉力过大而可能被拉断,或致使横担扭曲变形。28.输配电线路上使用的绝缘子有:①悬式绝缘子;②蝶式绝缘子;③针式绝缘子;④棒式绝缘子(瓷横担);⑤合成绝缘子。29.为什么低压电路中都采用三相四线制?
答: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1)任意两相线间电压为线电压;(2)而任一相线与零线间为相电压;(3)即存在着两种电压可分别供给照明和动力负载。30.中性线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中性线上不允许装熔断器?
答:(1)中性线的作用:使星形连接的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保持对称,各负载电压保持稳定。(2)当中性线断开时,中性点将发生位移,引起负载相电压不对称,负载不能工作于额定工作状态,故计算题【例题6-3 】某10 kV配电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为LJ一70,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为0.45Ω/km;电抗为0.345Ω/km,线路长度为6km,输送有功功率为650kW,无功功率为400kvar,试问该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解:由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线路的电抗X、线路电阻R R=r0L=0.45×6=2.7Ω X=x0L=0.345×6=2.07Ω 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U=U1-U2=∑(PR+QX)/Ue=(650×2.70+400×2.07)/10=258V 根据计算线路的电压损失为258V,则△U%=(258/10000)×100%<5%,故满足要求。【例题6-4】假定某条架空配电线路标记为ABC,并且已知单位长度导线的电抗为0.4Ω/km,其A到C段共0.7km,其中AB区段长0.3km,功率负荷为PAB=18kW,传送无功功率为QAB=14kvar,BC区段长0.4km,功率负荷PBC=10kW,传送无功功率为QBC=8kvar,允许电压损失为△U%=7%,额定电压Ue=380V,若采用铝绞线,其电阻率为ρ=0.0294Ωmm²/m。试计算导线各段截面? 解:(1)线路允许电压损失
△U=Ue×7%=380×7%=26.6(V)
(2)计算线路各段的电抗压降 AB段传送QAB=14var的电压降:
△UABX=0.4QL/Ue=0.4×14×0.3/0.38≈4.4(V)
BC段传送QBC=8var的电压降:
△UBCX=0.4QL/Ue=0.4×8×0.4/0.38≈3.4(V)
规定中性线上不允许安装熔断器。31.变压器分接头为什么能起调节作用? 答:电力系统的电压是随运行方式及负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的,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因此为保证供电质量,必须根据系统电压变化情况进行调节。改变分接头就是改变线圈匝数。即改变变压器的匝数比,亦改变了电压,故起到调压作用。
32.停电线路作业时为什么必须要挂地线? 答:停电线路挂地线,是指三相短路并接地而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作业人员始终在接地线 保护范围之内,以防线路意外来电或感应电压造成人身伤害。
突然来电的可能一般有:
(1)人员误操作;(2)交叉跨越带电线路对停电线路放电;(3)各种情况下的可能的误送电;(4)平行线路的感应电;(5)雷电。33.为什么严禁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答:线路隔离开关容量是按额定容量及热稳定、动稳定设计的,隔离开关动静触头间无灭弧装置,同时隔离开关拉、合速度远小于断路器,所以隔离开关在有负荷时,由于负荷电流很大,触头会因此而起弧烧坏触头,或引起相间弧光短路或对操作人员弧光烧伤,所以严禁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34.在停电操作中,断开断路器线路已停电,为什么还要拉开隔离开关?
答:断路器有时因操作连杆损坏、触头溶融或绝缘击穿或三相断路器断开二相,线路的某一相或三相全部带有电压,之所以禁止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的线路上工作,原因在此,所以必须拉开隔离开关,使各方至少有一个明显断开点。35.在设计配电线路的路径和杆位时,有哪些要求?
答:设计时应满足有关部门的规定:①与城镇总体规划及配电网改造相结合;②少占或不占农田;③减少跨越和转角;④避开易燃、易爆、有腐蚀气体的生产厂房及仓库;⑤便于运行维护和施工等。36.带电作业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证不间断供电是带电作业最大优点;2)及时安排检修计划,线路有缺陷可及时处理; 3)节省检修时间;4)回线路带电作业时,可以减小线损。
(3)计算允许的电阻压降 AB段传送PAB=18kW的电压降:
△UABR=26.6-4.4=22.2(V)
BC段传送PAB=10kW的电压降:
△UBCR=26.6-3.4=23.2(V)
(4)计算导线截面 AB段仅传送B点负荷所需导线截面SB P=IUe=△UABRUe/R=△UABR SBUe/ρL SB=PLρ/(△UABR Ue)=18×300×0.0294/(22.2×038)≈
18.8(mm²)BC段仅传送C点负荷所需导线截面SC
SC =PLρ/(△UABR Ue)=10×400×0.0294/(22.2×038)≈13.3(mm²)AB段导线截面积
SAB=SB+SC=18.8+13.3=32.1
(mm²)故得AB段导线截面选取SAB=35(mm²)型号LJ-35的导线
BC段导线截面选取SBC=25(mm²)型号LJ-25的导
【例5-l】某10/0.4kV车间变电站总计算负荷为1400kV·A,其中一、二级负荷为
750kV·A,试初步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和
单台容量。
解:根据变电站一、二级负荷情况,确定变电站选用两台变
压器。
ST=(0.6~0.7)SC=(0.6~0.7)×1400=(840~980)kV·A
因此单台变压器容量选为 1000k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