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样例5]

时间:2019-05-12 11:4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首先,我代表XX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检查组一行的各位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我将轮台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轮台县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万亩,辖8乡4镇3个农牧场、6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7.6万人,农业人口6.2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 名,其中富余劳动力 名,今年自治州下达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2120人,劳动力转移收入550万元,农牧民人均劳务增收90元;全县干部总数3785名,其中县级干部34人,科级干部446人,少数民族干部2313人,女干部1481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农业总产值39149万元,比上年增长7.3%;完成工业总产值12029万元,比上年增长97.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812万元,比上年增长5.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2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比上年增加304元;全县牲畜年未存栏32.24万头(只)。

近几年,随着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轮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加快了轮台的发展步伐。对此,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充分发挥油地协作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农业、水利资源优势,打破城乡界线,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县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局面。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因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对此,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事关轮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县乡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县(乡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或政府一名副职领导任副组长,主抓此项工作,建立了各成员单位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劳动力转移工作,听取各乡镇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县委、政府领导经常深入用人单位、农民家中,调查研究,听取用人单位意见,了解掌握农民对外出务工的想法,并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组建了轮台县劳务输出服务公司,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针对农民就业观念落后、不愿走出家门是当前制约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个思想障碍。我们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宣传媒体和去年以来开展的部门干部包乡住村工作等方式,向广大农牧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本乡本村涌现出的劳务创收典型户和国家相关政策、致富途径等,引导他们放下锄头,走向市场,并在全县范围积极营造鼓励劳务创收的社会舆论氛围,帮助农牧民逐步开拓视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了农牧民走出家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强化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技能支持

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虽然走出了农家院落,但由于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低下,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强化培训,对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做到了先培训、后就业。在乡村,主要开展以果树栽培、牲畜养殖、餐饮服务、农机具操作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牧民技能,增强农牧民闯市场的能力;在城镇,主要开展以家庭保洁、餐饮、护理、维修等易就业行业的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各类人员 名。

(四)多措并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宽阔的“平台”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机遇,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放开、放手、放活”的原则,按照“稳粮、增棉、兴畜牧、上园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思路,提出“城乡一体,三业并举,推进结构性调整,形成产业化”的工作格局,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目前,全县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结构得以优化,一、二、三产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62.4:10.6:27.0调整到2002年的48.6:20.1:31.3。以农区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和以轮南白杏为主的林果业,特别是围绕畜牧业兴建一批饲料、皮毛、肉食、奶制品加工销售的流通企业和围绕杏等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可以说,轮台现正从传统的农业县向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化城市迈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有序转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314国道和南疆铁路横惯本县大多数乡镇与沙漠公路交汇点的地缘优势,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争取上级支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农民上路服务,沿路发展餐饮业、商贸流通业等。比如阳霞镇作为自治区20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紧紧依托农贸市场、干鲜果批发市场、煤炭批发市场,三大市场有利优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集贸市场拥有120个稳定商业点,1080个摊位,每逢星期天有近1000个商品交易摊点,其中60%为本地农民,月收入75万元;干鲜果批发市场从业人员近200人,年销售干鲜果1000余吨,年交易额500多万元;煤炭批发市场销售点100多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年销售煤炭近10000吨,交易额达到200万元。在集镇区及各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牧民个体工商户达到500余户。拓展了就业空间,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务工经商。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了《中共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到开发区及工业区从事二、三产业,给予减免1-3年的税费;凡在县城内购买房屋或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可免费办理城镇户口,其子女入学、入托、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同时,其在农村的承包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截止2002年,我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634户,从业人员5034人,注册资金3669万元,私营企业发展100户,从业人员1371人,注册资金8581万元,个体私营经济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6%,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为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让更多的农牧民走出家门进城务工经商,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也为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制定了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有经营意识的农民充当农村经纪人,担负起推销农副产品的重任。比如大道南乡亚格巴克村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免征三提五统和义务工,极大地提高了富余劳动力出门务工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近年来,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轮台县实际,紧紧依托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力度,仅2002年就引进工业企业19家,吸引外部资金1.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200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6670万元,比1997年增长129.6%。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和投资环境日趋完善,这无疑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商业园区开发,各类企业的入驻投产,每年为我县提供约2000个就业岗位,这不仅缓解了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压力,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围绕石油产业,开展多渠道、全方位服务,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是立足石油搞创收。随着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各乡镇都主动地与石油建立共建单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自家农田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跟随石油队伍,开展全方位的支油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围绕支油服务,从事保安、保洁、环卫、餐饮、宾馆服务的各类人员3000余人;从事公路养护、油气管道维护、机械修理等人员约2000人;从事石油勘探挖坑口的人员有1000余人,这些务工人员大多数为轮台县的农村富余人员。在此方面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增加农牧民收入。阿克萨来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较好,该乡自去年与胜利油田黄河固井公司轮台分公司合作,组织60余名农民10天装卸水泥3000吨,每人挣了350元。今年双方签订了1万吨的水泥装卸协议,仅此一项乡农民可实现增收50元。该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引导劳务输出,许多农民尝到了外出务工的甜头,由引导变为自发行为,现在全乡有260人长期在外务工,加上零星在外打工的已有700余名农牧民,劳务收入人均达148元。二是立足农业内部搞创收。鉴于我县种植业领域劳动力滞留过多的状况,我们引导农民由从事种植业转向从事养植业、林果业,支持他们发展成为养植业、林果业专业户,不断扩大养植业、林果业吸纳农民从业的能力。积极鼓励农村的一些贫困户、劳动力富余户给养植业、林果业专业户和少部分种植业大户打工,实现就地、就近转移。比如大道南乡的养植大户 有大小牲畜 头(只),常年雇佣 名农民工,包吃包住,年劳动报酬在四千元左右;哈尔巴克乡种棉大户 每年在拾花季节都要雇佣本乡乃至邻近乡村的数拾名农民摘花,摘花收入一般在两千元左右。三是“走出去”搞创收。县人事劳动部门在做好县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与区内外发达地区建立劳务需求信息网络,及时通过劳动力市场予以发布,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务输出,先后向乌鲁木齐等地区输送保安60余人、话务员40余人、服务员40余人。

三、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和自治区推进农户小额信贷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按照自治区、自治州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民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增强开展劳务创收的自觉性;三是健全乡镇劳务输出机构,开展劳务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劳动力需求信息,组织开展劳务创收和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农民外出谋生技能;五是进一步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

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忧,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推动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再上新水平。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领导!

第二篇: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

况汇报

首先,我代表XX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检查组一行的各位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我将轮台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轮台县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辖8乡4镇3个农牧场、64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 名,其中富余劳动力

名,今年自治州下达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2120人,劳动力转移收入550万元,农牧民人均劳务增收90元;全县干

部总数3785名,其中县级干部34人,科级干部446人,少数民族干部2313人,女干部1481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完成农业总产值39149万元,比上年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2029万元,比上年增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812万元,比上年增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2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比上年增加304元;全县牲畜年未存栏万头(只)。

近几年,随着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轮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加快了轮台的发展步伐。对此,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充分发挥油地协作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农业、水利资源优势,打破城乡界线,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村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县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局面。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因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对此,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事关轮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

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县乡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县(乡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或政府一名副职领导任副组长,主抓此项工作,建立了各成员单位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劳动力转移工作,听取各乡镇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县委、政府领导经常深入用人单位、农民家中,调查研究,听取用人单位意见,了解掌握农民对外出务工的想法,并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组建了轮台县劳务输出服务公司,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针对农民就业观念落后、不愿走出家门是当前制约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

一个思想障碍。我们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宣传媒体和去年以来开展的部门干部包乡住村工作等方式,向广大农牧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本乡本村涌现出的劳务创收典型户和国家相关政策、致富途径等,引导他们放下锄头,走向市场,并在全县范围积极营造鼓励劳务创收的社会舆论氛围,帮助农牧民逐步开拓视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了农牧民走出家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强化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技能支持

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虽然走出了农家院落,但由于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低下,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强化培训,对大多数外出农民工做到了先培训、后就业。在乡村,主要开展以果树栽培、牲畜养殖、餐饮服务、农机具操作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牧民技能,增强农牧民闯市场的能力;在城镇,主要开展以家庭保洁、餐饮、护理、维修等易就业行业的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各类人员

名。

(四)多措并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宽阔的”平台”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轮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机遇,实现富民强县12全文查看

第三篇: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县立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积极探索劳动力资源与企业用工有机对接的机制,收到了农民转移致富与企业用工满足的“双赢”效果。目前,该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1.8%。其中,就近转移到工业园区2.8万人,园区竣工投产的112户企业全部用工充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劳动

力有序转移

坚持从拓宽出路、凝聚合力、完善体系和基础联动四方面入手,夯实劳动力转移工作基础。

1、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宽转移出路。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自以来,全县共引进客商投资项目900多个,其中亿元或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0多个,培育壮大了鞋革、食品、建材等主导产业,仅工业园区就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同等重视招工与招商,凝聚转移合力。坚持把劳动力就近转移作为解决企业用工不足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出台了《县科技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园区企业用工服务试点工作;今年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管理办法》。在部署开放型经济工作时,要求县直各单位把服务劳动力就地转移作为工作重点,并下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园区转移的指导性目标,形成各部门相互衔接、县乡村上下联动抓用工服务的共识共为。春节期间的一星期,该县就为园区企业招聘员工6236人。

3、加快建设劳动保障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一是高标准兴建了县级劳动力市场。总投资达1500万元的县劳动力市场投入使用,全县职介机构全部进入市场开展业务。二是建立并完善了乡级服务平台。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一次性建制到位;工业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挂牌成立,并与县、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实行联网办公,资源共享。三是劳动保障服务延伸到村。今年6月份,采取公开组织选聘、实行工资补贴的办法,在居委会、村委会分别选配了劳动保障工作专管员和协管员。今年以来,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累计提供就业服务2.6万人次,帮助1.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4、完善“三个台帐两个合约”,夯实对接基础。按照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互补共赢的思路,重点开展了“三个台帐”建立和“两个合约”推广工作。一是劳动力资源台帐。根据客商由“要优惠政策”向“要用工保障”转变的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有效促成了裕盛的落户;进行了第二次普查;目前基于网络数据库管理的第三次普查也全部完成。二是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帐。主动应对农村劳动力由“输出为主”向“就地转移”的转变,对工业园区企业实行了每季度发布一次用工信息的制度。在此基础上由县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整合全县企业用工信息,建立了目前每月一更新的用工需求台帐。三是培训机构台帐。全面建立了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台帐和学员基础台帐。出台了“三个台帐”管理办法,并实行联网管理,做到“一点登陆、资源共享”。四是引导企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转移就业协议。企业对照劳动力资源台帐“按图索骥”,劳动力则按照企业需求台帐“对号入座”,签订转移协议,形成有效对接。为满足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专门成立了“县劳务派遣服务中心”,采取“由中心先期储备培训劳动力,再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向企业派遣”的运作模式,实现招工和就业的对接。以来,该中心已为裕盛输送员工1万余人,基本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五是引导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委托培训协议,提高员工职业技能水平。

二、强化培训引导,提升需求对接水平

坚持把培训引导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来抓,整合培训资源,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

1、改革培训体制。一是打破部门界限。选择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示范窗口,推进教育部门理论教学与劳动保障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的“强强联合”。学校提供师资和场地,侧重理论培训;培训机构筹集实训器械,侧重实训操作。二是打破不同培训项目之间的界限。把“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和“金蓝领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区别不同主体、共同服务企业员工的培训,优先满足重点企业的需求。三是打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引导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参与开发培训市场。今年以来,该县四所民办学校已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228人,其中为园区企业培训输送980人。

2、创新培训机制。一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职业培训机构把实训课堂开设到企业车间机台,模拟操作;企业则把新员工的公共培训交给培训机构,实行优势互补。二是建立政企互动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选择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但又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共建培训基地,开展联合培训。承担培训任务的企业除能享受培训补贴外,还有录用受训人员的优先权。如顺誉服装有限公司就通过此种模式,在招收到了急需的300余名职工。

3、激活培训模式。一是积极引导定向订单式培训。依托企业用工需求台帐和培训机构

第四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生意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多年来实行了包括减少中小企业税负和提高银行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支持扩大就业,尤其是在面临国内外较为严峻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就业压力的状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又审时度势出台了支持微型企业创业的多项优惠政策,为积极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断努力和探索。开个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在坚持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的情况下,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支持西部大开发,近年来,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新口号,在十二五开篇之际,为了探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专业情况,我们小组本次的选题是农村胜利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在这个选题下,我们重点调查了小组成员家乡所在地,重庆市云阳县和重庆市奉节县以及江西省九江市的部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希望通过对这些地区的详细的调查,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切实解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了解他们在社会大转型改革的进程中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取得成就和遇到的现实问题并为当地农村乃至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或是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为掌握大量的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我们小组坚持马克思主席哲学的基本方法,利用寒假亲身深入实际去调查访问,并积极做好寻访记录。我们主要设计了当地人口数量,每家剩余劳动力数量情况,在家人员年龄及健康状况,转移剩余劳动力数量及健康状况,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或创业地域去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或是创业的行业,外出就业或是创业所面临的压力或是不理条件,国家就业扶持或是就业培训惠及人员情况,家乡创意最近有哪些新的优惠或是鼓励政策等诸多方面,力求全面的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积极探索政府在扩大就业,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帮扶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农村建设。但根据集体实际我们小组成又有没有完全机械和意思不动的采用了原始的调查问卷的方法,以上所列的调查内容只是我们的一个调查提纲,我们所采用的是亲自到当地村委会或是农民家里进行现场的调查。得知我们的调查可能给他们带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许多农民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他们的情况。他们中的一些年轻人谈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方框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他们的就业有了许多新的方式,许多年轻的夫妇选择了到外地自己创业,许多人开启了自己的餐厅。受访的老王叔今年四十岁,他们一家在外面开面坊已经是多年了,现在除了面坊以外他们还有了一家自己的规模不大中餐厅。谈到他们的创业,老王马上有了兴趣“其实这也不算创业,我们两口子也没啥文化,那时在家种地又的缴税,我们两口子那时都还年轻,干不动那地里的重活就出去了,那时她妈还反对呢。说是什么逃烂守不烂的,直到前几年我们赚了点儿钱自己买了车,虽然不算什么好车,不过就是个代步工具嘛,她妈才没那么说了”这是一旁的王大婶一边给果盘里添糖果一面反对到“当时你爸不也是很反对嘛,说什么也要让我留下在家里把两个娃看好”

听到这里,我们的组员若有所思道:“王叔啊,你们给我们村里开了个好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效仿你们大都已经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许多人再也不指望着祖宗留下的那靠天吃饭的一亩三分地了,谢谢你们。那么你们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你们在自己外出闯荡的时候遇到了那些困难呢,我们打算把这些困难总结起来为将来其他人创业提供下指导也是你们二位的功绩啊”这是坐在一边儿许久没有怎么说话的王婶用右手抓了抓左手说到,就是苦了咱爸妈和娃儿们,爸妈都是这么大岁数了,那时辛辛苦苦的把我们一炮死一泡尿的拉扯大,到了这个年纪本应该享享清福的,可是还帮我们看着娃儿。那时我们刚出门,身上没有一分钱,娃儿在外地上学得给借读费,不划算就留在家里了,还有娃儿,当我们出门三年后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小娃儿都一直躲在他爷爷身后都不认识我这个妈了”说着说着头就低下去了,仿佛真是触及了许久没有提及的意一件伤心事。这是王大叔用手指了指厨房方向的门说到:“娃”他妈,时间也不早了,快去做午饭,我和他们再聊聊”就把几乎要哭出来的王婶只走了。王叔继续说到“当时才出门的时候是在太苦了,出门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两千块钱,那是还是孩子他爷爷多年的继续在加上左邻右舍借起来,那是十多年前,物价比现在低,又是住的最差劲的房子出门第一各月工作没找好房租都交了一百五十块,眼看着娃儿不久就要上学了,那是学费虽然不贵,可是自己硬是拿不出来,差点儿眼泪都掉下来了,后来我在工地上找了份工作,每天太阳再大业的上班,一天累的要死,他妈就给我做饭,这样过了一年感觉硬是不行了,家里孩子爷爷也不支持就回家又中了一年多的地,后来一个亲戚说他再西藏搞面坊一年毛利润赚了二十多万,尽管累点儿,那当时对我们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啊,就这样一年后我们又左拉右借拼凑了五万块钱去了西藏。之后才有几经周转最后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到王叔现在的样子不仅为他们感到高兴,但是当回味起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时有禁不住为他们心酸,他们的遭遇不是他们一个人的遭遇而是这一代人中许多人遇到的问题:没多少文化,有闯劲儿,在外面遭受了许多波折,当时几乎没有政府的人和支助,虽然有了现在比较安定和舒适的生活但感觉对不住老人和孩子,正是在社会转型改革之中出现了大量需要关怀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孩子。

近年来,政府十分关怀空巢老人和儿童,同时提供了大量免费的劳工培训,和积极支持微企创业的扶持政策为使农民工更轻松的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懈努力也是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进行这个选题调查时正直一个返乡的农民工老李给儿子主持订婚仪式,说起这桩喜事儿老李可是深有感慨,以前老李一个人出门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收入低不说老板还老是拖欠工资,就连现在他都没在那个老板手上干活了有个老板都还欠着他的钱。自从家乡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后,他主动报名学习了线路装修,本来自己爱好这个又有一定的基础,他学的很快,经过学习市内市外已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供他选择。他说其实工资都差不多,远走不如近爬,以来离家近可以照顾照顾老人。爸妈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家里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有个姐姐远嫁到外地了。现在儿子也大了,可以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呢经济上的压力也不是特别大,乘着自己现在还不算太老就随便在离家近找份工作,自己也没啥别的追求了。

当问及,政府组织的这类培训对自己的切身帮助时,老李有些情绪激动的说,确实要感谢政府啊,要是没有政府的免费技能培训说不定自己现在还在那个工地上做呢,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拿不到工资。我们连忙向老李介绍国家最近出台的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犯法的事情,希望可以平复老李的激动的情绪。老李说,其实他也听说了这个政策。但是具体实行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就拿采矿业许多老板都是无价无本就开始了所谓的创业,其实也就是一些未经允许的私营小矿。一旦真的开出了较好的矿石,老板有找好了销路的话,员工就可以很快的拿到自己的苦的工资,但是一旦勘测失误或是虽然开出了矿石但老板没找好销路的话老板照样跑路。

针对老李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虽然一直解释政府近来来的努力并叫他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但是肯定还有很多路要走。谈及政府的免费技能培训,老李说虽然对他很有帮助,但是培训中还是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问题。比如培训技能是否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也在当地的政府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之前的宣传不到位,即使是免费的培训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去,就算勉强去了也不好好学,所聘请的教员教授的东西有时候确实好像也不太实用,但这毕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相信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会做的更好。同时他也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做好调研和统筹给他们更好的指导。他们也将全力的去配合上级政府的指导意见展开有效的工作。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小组成员相当满意,接下来我们走访了一对兄弟家庭,哥哥年近三十,弟弟呢正月初一刚好二十八,这两兄弟可谓算是我们所走访的人员中比较年轻的新生代了。自然他们的想法或许在我们这个选题下是值得一谈的。哥哥从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之前一直在外面工厂做工。四年前和嫂子结了婚,之后一起去了北方挂面条。据说生意还算可以,但是就是太累了点儿,每天早上三大当很多人刚刚开始进入美梦的时候小两口就得起床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了,毕竟还年轻,经不起折腾,何况还带着一个不满三岁的儿子,听说最近几年国家不仅免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大力扶持自主创业。这哥两口在经过一些商议后就决定放弃原来的行业回来搞了个养羊场。他们想啊,技术嘛可以去参加政府组织的交流学习,场地嘛,自家的几乎都不要钱,就是要点儿饲料。何况近几年来羊的价格一直走高就自筹了三十万买了近一百只羊,新修了羊圈。羊圈上面的一半是凉板的,另一半是实地的,下面是新挖的鱼塘,还颇有点儿珠江三角洲的感觉,毕竟是新一代嘛,见过世面,总想着利益最大化。据说羊场建成那天,这哥两的老母亲还说现在啊,世道真是变了哦,现在的羊住的比以前他们人还住的好。经过验收还获得了国家的标准养殖场地补贴和养羊数量上的补贴。

这家兄弟也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但是却学了个计算机专业制图,其实学的也不精,这个半碗水在农村似乎没啥用处,但是他却学会了全新的思维,他搞自主创业是经过思考的,不仅的要求启动资金少,还得风险小,利润大,最好是切合时代要求环保无污染。他首先也是想到了搞养殖业,农村嘛,除了养殖的牲口的自己掏钱买之外其他的几乎什么都不需要话太多的钱,况且政府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还有相关的补贴。正是因为他比哥哥后出生,有上过计算机这个先进专业的课程,他首先分析了搞养殖所面临的挑战。你看吧,虽然成本不大,技术要求也不太高,效益都是可以看到见的。但难免动物会生病啊,要是一般的病还好,要是传染病呢?那不什么都得从新开始啊。何况年轻人谁愿意和那些又脏又臭的东西在一起啊。他们考虑的是环保啊,就算创立不了科技型的企业什么的,至少也得是绿色无害的啊,所以他在三年前就果断的选择了木耳生产,起初是与同村的其他几个人合伙,后来别人有了更好的出路而他却没有,何况妻子去年生孩子就让他一个人把生意全并了,并下生意之后,他自己买了辆配送的车,目前他的客户已经已经遍及了临近的县城,据说在忙季他生产的无公害蘑菇还供不应求。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交通不便,信息不便,尽管现在的通信很发达,但是有用的商业信息大都被大商人所有。因为交通不便,每次送货产生大量的交通费在很大程度上压低了自己原本就比较微薄的利润。

另外据我们了解到,就在今年,多地的当地政府不仅派专人去整体发展较好的江苏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之后,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分别推出了相应的种植和养殖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有专人指导政府还和农夫签订了包收合同,我们小组成员走访的重庆市奉节县的一个乡今年就定下了万亩种玉米种植计划,像这样的种玉米价格是一般玉米的两到三倍,尽管收成相对低点儿。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调查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三十多年来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转移,他们转移的地域很广,东至东部沿海,西至新疆西藏,北至吉林哈尔滨,南至广东海南;他们的转移后从事的行业及其丰富广泛,年纪较轻和有闯进有知识的人多从事自主创业,并能在自主创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尤其是今年来许多年轻的创业者不仅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如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并在十二五规划大的指导方针下,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坚持把家乡的特色推向全国而尽自己的努力。并且它们中的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了到家乡发展,对家乡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使他们大都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在改变家乡整体经济状况和就业状况上不断下功夫。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惑或是困难:外出创业机会虽多,但一般启动资金需要量大;外出打工工资较低且不易拿到现钱,且有时还会遭遇歧视尤其是把自己的孩子留给父母,不仅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还是他们缺乏必要的精神依靠;家乡创业交通条件又不太好,且商业信息较封闭,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途径,有效的创业项目的培训都得自己掏钱培训等切实困难。

通过调查发现的他们这些实际的困难,我们小组认为,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政府一方面应该组织更多的学习和培训,尤其是对他们就业方式和就业观的培训,在具体的技能培训时要更加深入实际,切实选择他们所需要的项目,并注重培训效率;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应该继续加大对自己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充分卸掉,从资金配资,政策帮扶和税收减免等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另外在保障外出民工的权利方面也的继续努力,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要知道他们一个人的工资不仅关系他的家庭的日常开支和运转,更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赡养等系列问题。毕竟这些都是安国安民的大事情!

微风整理:QQ1457498023

第五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我县辖六乡一镇,20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3510人,劳动力11255人。现有富余劳动力1360人。近两年来,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1年转移493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5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9元;2002年转移1009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7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1元。今年 上半年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达582人,从事第一产业235人、第二产业77人、第三产业270人。截止6月底,劳动力转移已实现人均纯收入43元,为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增收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 投资建设。等企业相继落户。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辟农民劳务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 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 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 %,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依托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入达到40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我们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农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耕种。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大部分农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五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农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六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农民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富民强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实现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收400元,其中外出劳务增收85元,富余劳动力转移40%以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新兴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来创办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借助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 镇的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 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乡(镇)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四)鼓励兴办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综合素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技能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依托县农广校、示范户、致富能手、经纪人等,积极创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基地,突出加强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民外出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其在短期内获得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

(七)加快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民工在就业上的歧视。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取消各种歧视性就业准入条件,清理现行县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就业的限制性措施,逐步建立城乡就业的平等竞争机制。认真落实《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农村劳动力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明确劳动关系,实行同工同酬待遇,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逐步健全完善劳务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

下载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一、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大全)

    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劳动力转移培训教案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岗位培训。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性培训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城市生活常识和寻求就业岗位等方......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其中也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范文

    强化管理 完善服务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

    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

    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的精神,针对我市工矿城市的特点,提出本实施方案。一、......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