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小结
家访小结
宋雯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下班后已筋疲力尽,再要上门家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家长也随着日益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使他们不能随意请假在家接待老师的家访。路远的家庭也给老师上门家访造成了不便。家访方式正被日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电话,在电话里与家长交流,或者请家长到校。但是,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虽然家访给教师增加许多负担,但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一定不能放弃家访,因为上门家访不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建立起师生间感情的枢纽,是检阅教师工作成效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有利于教学相长。这学期教育局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在家访前,我制定了家访计划,与数学老师商讨,按照在校表现及成绩现状,设计好家访名单和家访的先后顺序,我们班一共47人,学生们的家离学校距离远近不一。我们决定利用晚上时间先家访住在学校附近的同学,而路远的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争取一周能家访十户人家。平时四家,周末六家。来到学生的家中,我们先向家长解释需要他们填写的 “家访记录表”,家长们一般都很配合,这点让我们很高兴。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易通,不让家长
感到拘束,不随便在学生家里吃饭,不收家长的馈赠。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肯定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情感和品德。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次家访。一是杨梦玲同学,家住学校附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我们班的少先队员。她有一个妹妹,父母都在江苏打工,两姐妹都跟着爷爷奶奶在,家里还有一个小姨。平时都是小姨在家辅导学习。小姨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比如:在假期时每天坚持给孩子出一定的计算题,如果出错就会让孩子罚抄100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今天做完题目要多检查。而奶奶就负责孩子的起居饮食生活。在家访中,奶奶的教育方式让我记忆犹新。奶奶说,孩子每天早上都很难叫起床,可是一到星期
六、星期天,孩子一大早就爬起来了。可以说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是件最头痛的事情。于是,奶奶就想了一个办法,她想在学校时老师用红花来激励学生,在家我也来个红花奖励办法,看看能不能让她早点起床。结果,真起了效果,杨梦玲和妹妹都想得红花,俩人每天都争着起床。以后奶奶再也没有为早上起床的事情烦恼了。
其实,学生的好习惯培养真的离不开家庭努力。在平时我们接触到的孩子中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爷爷奶奶一般都很溺爱孩子,所以孩子难养成好习惯。而杨梦玲同学奶奶的做法让我很是感动。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其是这样做也是在为家长自己减负。同时也很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你杨梦玲奶奶这样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
另外一个就是袁治英同学的家了,家里有一个18岁在做事的姐姐,家里环境很不好,因是父母都是从四川来打工,所以都是在外租房子租。走进她家,一眼就能把这个15平方米的房子尽收眼底,四个人吃喝睡全在这个小房子里,家里连活动的空间都没有。我去的时候学生正趴在床上做作业,家长便躺在床上看电视,这样的环境孩子能静下心来做作业吗?在走访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是文盲,跟本不在认真检查孩子每天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像这样家庭里的孩子,老师要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校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们发现多数家长在子女的学习教育上,寄予很高的期待值,对学校也寄予厚望。所以,教育的期待值都寄托在学校及老师身上。家访下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们家***在家可皮了,你们多管管啊,严厉一点啊。也有家长交流沟通能力很强,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了如指掌,对班级和教学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家长的讲述,我们更明白肩上的责任,家长对新世小学的信任与期望值,回到学校,更认真地投入教育,要对得起每个家长的信任!
家访不仅仅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家访也带给了学生满心的鼓励:“老师到我家来了!”家访后的几天,他们交流的话题都是同一个内容。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溢于言表的快乐。家访更带给家长全新的感动:“老师,谢谢你如此细致!”教师对学生日常言行的细微介绍,对孩子个性的详细剖析,对孩子问题的委婉提醒,都让家长们很感动。
总之,“课外访万家”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也领会了许多。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抱着极大热情参加家访活动。我相信如果我们家校始终如一的携手合作,肯定能形成1+1>2的强大教育合力。
第二篇:家访小结
家访小结
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走家串户式的家访似乎是一个越来越陌生的名词,打电话成了许多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可在今年暑期,我校的家访又重新热了起来,学校将家访作为暑期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一杯清茶结下彼此情谊,经过几天的暑假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深。
家访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已几年,几年中,一批批学生成为合格学生,走向了上一级学校,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几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对于本次家访,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基本情况
1.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学生的家庭,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2.这次家访,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了2014年普通高中和中职类学校的招生政策,宣传了党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对家长关注的九年级学生毕业升学的热点问题做了相关解释工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
3.这次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三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二、家访的几点感想
1.通过家访,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过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使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5.家访也给一些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第三篇:家访小结
家访小结
本学期的家访工作是在本学期中进行的,有利于我们能够及时的改正工作中的不足。
学前班的住宿生有4名,走读生5名。在家访前,我针对每位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性格,学习各方面进行了总结。家访前预先告知家长,以不打乱家长生活节奏的前提下进行家访工作。
在家访工作中,深切的感受到家长对儿女的期望,以及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我详细地了解每位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同时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自身的优点,寻找幼儿的闪光点,诚恳的指出幼儿在各方面的不足。针对家长的反映作出合理的解答,和家长一起讨教幼儿的教育,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同时也让家长明白老师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吸取家长的建议,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时针对每位幼儿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改进和纠正。如:韵依妈妈反映,韵依性格内向,做事缓慢,数学成绩较差等情况,针对家长的反映在幼儿在园学习期间进行纠正和改善幼儿的不足。
家访工作让我不仅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还与家长进行情感的沟通,更进一步了解幼儿,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社会和家长对我的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钟晓云
第四篇:家访小结
杏花园家访小结
本学期末根据所制定的家访目的,针对孩子的各自情况对在园幼儿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了孩子在园的主要表现,分享了教育孩子的方法,现将本次家访情况小结如下:
1、学期末我园在册 207名幼儿,已家访198 名,未家访 9 名,家访率达到 96 %。
2、共9个班,其中4个班对各班在册幼儿全访;
BK班、B1班、M1班、M3班
2、未家访原因:9名幼儿回老家(开学时全部进行家访完毕)
3、家长建议:
A幼儿伙食增加饭菜种类;B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C多开设一些特色课: D T班作业量减少:
第五篇:家访小结
家访小结
孟玉涵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和任课老师完成了本学期的家访工作。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大大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我感觉班级比原来更稳定了。我们班的家访对象很多是学习后进生,在和家长交流过程中,我觉得 “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通过这次家访,使我和任课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更加了解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解决了部分学生思想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了。我们在家访过程中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敬、信任、期盼,了解到某些家庭教育的缺憾更加意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增添了教师的使命感。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本学期的家访活动活动己结束了,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仍在不断延续,我们要更加关注被家访学生的后期表现,要预防他们可能出现的反复。我们还要看到,还有许多要走访而来不及走访的学生,我们要不拘形式,不赶任务,扎扎实实的家访下去,永远架起这座联系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家里,做到学生的心坎里,为我们的教育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