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如果视学生接受教育为投资,那么,学校便是基金管理方,家长是投资者,班主任是投资管理员,学生是资金。投资管理员要使用资金,必须与投资方商议。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班级工作的常规内容。许多年轻班主任教学成绩突出,“治”班也有方,但怯于与家长沟通,或在沟通中出现意外,导致教育的失败。
正如资金管理员必须掌握投资技巧,同时又要与投资方有效沟通;教师应在想方设法管理好班级的同时,掌握沟通技巧,积极求得家长支持。
1、投资准备――――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有效沟通的必要准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深圳特区报》2004、5、15)
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从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来的学生性格稍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父母年龄,从事什么职业,家住哪里,是不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某班有个学生有次迟到被值日班长记录下来。这名学生就伺机和值日班长打了一架,在班内造成很坏的影响。班主任老师很生气,盛怒之下找到家长。不想学生的姐姐来到了学校,原来该生父亲常年在外,父子感情生分,母亲有心脏病,特殊的环境使姐弟俩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由于年龄接近,学生的姐姐十分偏袒弟弟,不仅不认为弟弟有错,反而埋怨老师处理不公,沟通效果十分不理想,严重干扰了对学生思想工作的展开。在这里,缺少必要了解是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
2.投资咨询——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一个教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担任了班主任。他把对学生浓浓的爱倾注在了对学生的负责上,甚至不惜冒违纪之讳体罚学生。可想而知,效果非常不理想。有天,某个学生参与了打架事件,年轻的班主任盛怒之下叫来了家长,当时已经深夜11:00,年轻的班主任厉数学生的错误,并进而指责家长的失教之责,那个学生就站在那儿,目睹家长唯唯诺诺。此时,在场的老师已经无法劝解这个班主任,看着他离沟通的初衷越走越远而束手无策。班主任发作完,家长就带着孩子回家了。这样的教育会收到理想的效果么?
学生需要尊重,家长更需要尊重。离开尊重就谈不上平等,没有平等哪里有心灵的无障碍的交融。当我们背离了尊重这个原则,剩下的只有对家长的训斥和指责。而家长可能有两种反映:一种是愤而离开;一种是忍气听完。我们庆幸的是刚才那个例子中正巧碰到后一种家长,但这种侥幸是多么猥琐和阴暗啊。学生爱父母,多以他(她)纵容自己对父母有些不敬;但他(她)不会允许别人包括老师对自己的父母不敬。因此,当我们不能尊重家长时,也必然伤害学生的心灵。当我们无法尊重家长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已经失败了。
3.投资见面会——先扬后抑,让家长心理适应是沟通的条件。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同时,对自己子女的缺点大部分家长能做到心知肚明,并明智地对待。真正不了解或明知而护短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所以,当我们需要就学生的某些心理障碍、不良习惯同家长对话时,要让家长有个适应的过程,这就是先表扬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并适时传达你的喜悦,等到家长的防范意识渐渐淡去,再切入中心话题,这样比较容易使家长接受。
如果遇到不认帐的家长,那就得更费口舌。有个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经常彻夜上网,年轻班主任知情后的习惯做法是:通知家长来校或教师亲自登门造访家长,开门见山,直叙学生上网事实。这样,家长不仅尴尬自己的失职,个别家长还会倒打一耙:“怎么,你们学校管理不是很严格么!怎么这样?这孩子在家从不这样!”你看,这种时候,我们就被动了。如果换个思路,让家长知道学生的进步,先让他心里接受你,然后再说上网对学习影响,最后再争取家长的支持,争取“帮助教育,共同努力!”这个山芋再烫手家长也不会不接。
4.用投资理念分析说服投资方――教育目的的交流是沟通的基础。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见得对学校放心。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想:“这么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根本不去想,老师这样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往往凭一腔热血开展工作,同这样的家长接触碰壁后,工作情绪马上会一落千丈。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需要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当我们同家长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这些内容的时候,家长会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他们会由反对、抵触到支持、认同,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交流的目的。如果没有教育信念、目的、目标的交流,家长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会放心,怎么会支持你?家长把孩子交给你,就如同把自己最大的资产交给学校这个基金会的管理者――班主任去投资,没有投资理念的分析,投资者不会凭白无故地相信你的。
5.介绍投资窍门,让投资者信服-----教育方法交流是必要的“培训课”。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5日曾报道了辽宁举办“教育失败案例巡回展”,很多家长参观。大量家庭教育失败的事例说明,家长对科学教方法缺少了解,年轻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收集科学的教育方法,成为“家教”的专家,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帮助家长解开疙瘩,指点教育迷津,最终形成教育和力,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年轻教师尤其年轻班主任是创新的生力军。年轻班主任不仅要胜任教学岗位,创造优良的教学成绩,也要善于钻研,掌握方法,让自己的爱心能够找到合适的宣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双丰收。
第二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专题
新时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秦皇岛市直机关幼儿园李娜
学生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小学生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小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教师起着特殊的作用: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怎样才能沟通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调动起家长关心孩子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愉快地配合教师搞好学校工作呢?一直以来,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教师形象。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勇于奉献。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感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会。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始终要让家长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卢梭)”。如上期学校开展了“向四川灾区捐款”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带头给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更令人感动的是曹金囡、曹锰、赵子博等学生家长主动到学校来捐款献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让家长非常信任你!记得我刚开始带现在这个班时,家长很不放心,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甚至有人把电话都打到了校长室:有的家长反映作业太多,有的家长要求增加题量,有的家长反映放学
太晚,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这种七嘴八舌“支招”的现象已经杜绝,偶尔和家长通几次电话,交流的都是孩子们的近况,做到彼此心中有数,全程把握学生的情况。
二、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教师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如果针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摒弃自己是“专业教育者”,“我懂你不懂”的一些想法,虔诚而耐心地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家长,做好班级工作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深深地感到,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朝气,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聘请家长担任我班同学的课外辅导员,不定期地将家长请进教室,为学生上课,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是搞好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工作的方法之一。家长们有的为学生做电脑初级知识的讲座,辅导学生怎样上网;有的为学生讲解交通常识„„有一位家长表示:“我没有什么特长,也没什么关系,但我能为孩子的活动作后勤工作。”家长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学生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绚丽多姿,也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彼此了解。
第三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引言:
昨天在聆听完一天的讲座之后,我收获颇丰!其实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对于孙主任分析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我相当钦羡,对于刘老师沉浸在那份属于她的幸福之中,我倍感自己的渺小,对于郭老师对学生管理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及那份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我更是佩服,对于李老师学生管理的精细化以及那份作为班主任的那份从容,我又十分的惊叹,真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在坐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是我要学习的榜样!
当从张校长那儿领了任务之后,我沉思良久。其实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前十年都在自己家门口工作,有的只是父老乡亲的那份厚爱,确实没有一例与家长冲突的事件,他们那种特有的尊重和理解给了我无尽的动力,同时也让我少了一些锻炼的机会。真正让我成长的其实是这两年,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让我在教学生涯中丰富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大家深知,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他的个性特点,与家庭、家长密不可分,常说:什么样的爸妈,什么样的孩儿。确实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着家庭的烙印。下面我想和大家一同分享关于和家长沟通的技巧,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班主任与家长打交道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都认为进了六中的大门,就进了保险箱,老师能点石成金。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倘若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了,有些家长当面就给老师难堪,因此,许多老师也抱怨:现在不光孩子难教,家长也越来越难伺候了。到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激活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呢?
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认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一、把握首次相识机会,打好沟通基础
中国人的定势论告诉我:“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很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新老师,以便确信是否能真正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老师。因此,我历来非常重视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见面前必须精心准备和家长见面的内容:一是外在形象(包括服装色彩的搭配);二是隆重的欢迎仪式。班主任致欢迎辞;老师表现亲和力:摸摸孩子的头,亲自为孩子介绍卫生间的位置等,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孩子依恋你,喜欢上你;三是找到和家长聊天话题的切入点。交流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甚至可以间接了解家长的爱好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又能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第一次见面,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我;二是让家长愿意接近我。这样,就让家长觉得我是个有工作能力、可信任、又很随和的细心的老师,即便以后工作中有少许闪失,他们也会谅解,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理解中建立信任,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认真负责,要让家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还应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首先班主任如何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天,是他们的未来、希望,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作为班主任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一定得先过家长这一关,取得他们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随之而来的是理解,是支持,是愉快的合作。否则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会给我们做老师的增添许多烦恼,会让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我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家长却凡事找别扭。这样长此以住,老师的这种情绪就会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为,老师不可能做到全情投入,缺少爱的教育,不是我们学校融合教育本质。所以过家长关,得到他们的信任支持,在教育过程中就显得举足重轻。
谈到如何和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其实我也没什么经验,也是在磕磕拌拌中,不断调整,不断修正,慢慢的磨合,才有了感觉,才有了这么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从两个层面说:一是得到了家长的信任、支持。二是就算工作中出现什么闪失也能得到他们的宽容和理解。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希望能带给家长一点点启发。
1、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一定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
一切信任都是建立在有共识的基础上的,有了这种共识,就会在今后的合作中产生共鸣。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自己信任一个人,那自己一定和那个人有共鸣,否则就不会有信任。家长要是信任老师,那这位老师一定要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要认同他们的想法,并和他们有共通的东西,否则谈不上信任。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做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我觉得这还不够,如果要做一位称职的老师,那你一定要去了解家长的,明白他们的要求,体谅、认同他们的想法。
了解家长的想法,认同他们的想法,达成共识,有了这种共识,信任也就有了基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这次家长开放,很多家长跟我说:老师,这些孩子真幸运,所以很多家长,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2、注意言行举止,时刻不要忘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自尊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自尊自爱,是我们得到家长信任与尊重的唯一途径。我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觉得面对家长时,我展现的是位教师应有的风范。面对学生时,我也时刻注意我是一位教师。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孩子面前稍微放松一些,但我却不认可这种想法。可不要小看这些孩子,家长对老师的了解多半是来自他们。我们就有这样的家长,每大周和孩子有一个新闻交换时间,孩子跟他交换,那老师一定是主角。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对他的态度,老师对其它同学的态度,老师哪天批评谁了,表扬谁了,甚至是老师哪天发火了„„他们都会新闻转播的。
孩子就是传声筒,是录影机。家长普遍还有这样的想法:你在他面前的表现得再好,他们会觉得不真实,把老师在孩子们面前的表现才视最真实的,往往拿这个来评定老师,是不是有爱心,是不是有耐心,是不是一位公平、正直、有教养的人。所以一定要在孩子们面前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就是像一名老师。
3、遇事要宽容,学会换位思考。
和任何人相处都会有些误会了,都会有一些不理解,就是一家人,也难免有不愉快。所以和家长相处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有宽广胸怀。我一直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与人相处要七分欣赏,三分包容。如果我们都报着这样的态度处事为人的话,那友好合谐的关系就一定会形成。
换位思考、理解宽容,是我与家长相处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的座右铭。升初二不久我就听说个别家长对我有意见,因为孩子穿校服的问题。(例:女生不穿校服。)遇到这样问题,我会分析一下原因,自己清楚了,就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试着理解家长的意见。但不会做过多的解释,清者自清,时间长了家长心中自有公论,这样会更有说服力。然后尽快忘掉这些不愉快,学会忘掉对自己的健康也是很有利的。其实家长每次提出意见之后,他都在密切注视着老师的表现,你的一言一行,你对待孩子的表现„„。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一些不当做法,而影响对孩子的态度。
4、正直,坦诚,敢说真言。
和家长的相处过程中要坦诚,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相处,不讨好他们,但也不惧怕他们。
一些家长的行为有时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会选择直言,但这个直言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我们班有个孩子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有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和家长交流时说:你是不是脾气也很不好,经常跟他大发脾气啊?所以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还几个男生,有点娇气,当跟家长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会直接跟他们说:你们太娇惯孩子,我老家有句俗话:穷养儿,富养女。男孩子要多摔打摔打,这样才是更爱孩子。
一些家长因孩子没写作业,就会打个电话给老师,解释理由。或者是孩子没带书本,我是不让家长给孩子送书本到学校的,所以家长有时跟我道歉说:老师,是我忘记给他带书了。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跟家长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指出家长这样做的不妥。(王庚)
我当时也跟家长说:如果我这当老师,是非不辨,你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老师身边,你们放心吗?这件事之后我发现,我并没因此得罪家长,他们反而更尊重我了,5、教师要有主见,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
我们的家长大部分是通情达理的,但有个别的家长还是很自我的,凡事都要以他们意志为转移。做老师的不能太被动了,要该坚持的就支持,不能让家长牵着鼻子走。我觉得只要自己心底无私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我们有一些家长的无理要求了,我都会婉言拒绝的。(例如1:调换痤位。例2:班级新生问题)我之所以拒绝,因为他的要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对孩子不利。
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一名教师,心里想的是学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发展,只要你这样想这样做,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尊重、信任和支持。
有人说:“教育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我们要为学生成长负责,要为他们终身受益考虑。”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家长,只要我们把握住了我们共同关注的对象——孩子,让家长感受我们对孩子爱,对孩子负责的心。我们总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三、在交流中讲究艺术
1、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案例1:
一天晚上,班上刘俊鹏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和我足足聊了半个小时。开始,我认真倾听了家长的诉说,了解了情况,听出了家长谈话的用意。这位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在校老是受到一个女同学陈晓倩的欺负,心里很难受。陈晓倩是教师选的班干部,负责组织小组同学周日大周体育活动,据刘俊鹏妈妈说,陈晓倩在活动时,总是让刘俊鹏摇绳,使刘俊鹏很少有机会去跳绳。刘俊鹏有时在课间想先去饮水机取水喝再去活动,陈晓倩就不同意,还对刘俊鹏说:“你喝那么多水干什么?”而陈晓倩对其他同学就不是这样。家长还说陈晓倩和刘俊鹏关系不是很好,所以觉得是陈晓倩故意为难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很生气,希望老师能帮助解决。
当时在电话里听完家长反映的情况后,我跟她说你难过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和明白,老师和家长一样,都希望孩子在校快乐生活。不过,由于刘俊鹏没有向老师反映这件事,教师没能及时调查了解情况,作出处理,使孩子感到委屈,也希望家长能理解和体谅,如果教师及早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很快处理的。我告诉她以后要鼓励孩子遇到事情大胆向教师反映,便于老师及时解决问题,给予她帮助。我还跟她说,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也是难免的,大家都是没有太大恶意的,不会有同学真的有意欺负别人的,请家长不要太放在心上。我说等学生上学后,我会很快找她们把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到时会作出公正妥善的处理。教师对学生真心的关爱,对家长真诚和尊重的态度,使家长听后很认同和感谢。这次电话交流在大家的愉快中结束了。后来,学生上学后,我了解到陈晓倩同学是因为觉得刘俊鹏不太会跳绳,所以才老让刘俊鹏摇绳的。她说还因为课间时间少,想多活动一会儿,才对刘俊鹏说不要喝太多水的。我跟陈晓倩说,以后还是按老师事先交待的要求,先让某些同学喝好水再活动,其他同学可以先玩,小组同学要轮流摇绳或者牵皮筋,不太会的同学也要多锻炼,多学习,慢慢就好了。我跟陈晓倩和刘俊鹏说以后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和帮助,争取成为好朋友,她们都很同意。过了几天,据我的跟踪观察了解,得知她们关系不错,真的成了好朋友。刘俊鹏的妈妈知道后也非常高兴,说孩子为此心情愉快多了,并多次向老师表示感谢!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2.坚持“六要五不要”原则
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学生的目的。三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以至于放松了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增加孩子的敌视情绪。四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五要褒奖教师,教师之间应该互相配合,树立对方在家长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遇到麻烦时,千万不要相互推卸责任。推卸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孩子转走。六要“多报喜,巧报忧”。当学生有进步时,请你一定要告知家长,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你也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3.讲究“进退”策略
当家长的意见与学校要求产生较大分歧而又难以协调时,我采取“退一步”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沟通使家长逐步转变态度。初一时,班上赵泽和冯子涵打架,家长来校后,不依不挠,都说自己孩子受了委屈,谁也不配合,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赵泽的家长感动了,并到处为我们做义务宣传。以真挚的爱和宽容的心消除了家长的疑虑,退一步让家长改变了态度,也进一步融洽了家校关系。
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在对待孩子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对某些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家长,我以爱为本,采取“进一步”的策略,不卑不亢,首先在心理上震慑家长,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有骨气、有办事魄力的教师。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应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包括他家的孩子。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4.遵循“对症下药”规律
教师与家长接触是比较频繁的,交流的机会也多,但并不见得一定是与家长的沟通都是有效的,也不一定都产生了教育的合力。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情况是必须要把握好的,否则事倍功半不说,还有可能导致与家长关系破裂,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而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讲求艺术,“对症下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班主任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班主任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批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以、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部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班主任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一顿,既没使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也可能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使孩子对班主任极为反感,感到老师很可怕,很可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与其惩罚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决不夸大问题,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一定要加强,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班上有些学生的父母开学好几个月后被我请到学校来交流,碰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刘老师啊,我们不是不想和你交换意见,孩子成绩太差,我们做父母的实在不好意思来找你啊。”我说我是一直不赞同父母这么说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原因很多,可能是小学的学习习惯没养好,也可能是其他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原因,在我们老师的眼里所有学生都是很可爱的,他的身上也同样有很多可爱之处,例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有学生就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
对于个别不太讲理气势汹汹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甘做受气包)
面对个别家长因无知、溺爱、本身的压力等原因而导致的“无理取闹” 首先,我们要明确基本原则。作为教师,我们的目的是与家长合作,共同将学生培养成人、成材,也就是说我们应保持与家长合作互助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而之所以教师与家长之间会有冲突,是因为当教师不恰当的指责学生的问题时,同时也挑战了家长的教育方法。所以教师应注意用恰当的语言消除家长的自卫心理。;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方法。作为教师,如当我们与家长谈学生问题是,应让学生和家长体会到我们三方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共同去克服,改正那些不良的行为或思想;当家长带着消极情绪时,我们最好微笑静等家长的情绪淡化或采取一定方式调节其情绪,否则可能事倍功半;当家长固守自己的方法或没有恰当的方法时,我们最好不要直接将自己的方法教给家长,可以一起分析问题,列出几个方法,再分析利弊,这样得出的方法家长更容易接受也可坚持很长时间;最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医生面对癌症病人时,只能安慰亲属姐哎,我们面对非常不合作的家长时,我想也只能静观了。不要抱怨,不要委屈,不要生气,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首先要学会调节自己。
总之,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5、结合家长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其独特的价值。
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学生千差万别,有的个性倔强,喜欢表现自己,有的慢言慢语,不爱表达,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能力、智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下面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几点体会,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a、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
这类学生任性、精力充沛,有进取心、但往往又脾气暴躁、粗心、性急。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他们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我班的柳少卓,是位个性非常倔强的孩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坐没有坐相,走没有走样,上课总像一滩烂泥堆在位子上,逆反心理还特别强,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他都是横眉冷对,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平常的说服教育根本不起作用。但我了解,柳少卓还是很在意学习成绩的,有次英语单元测试后,我在班上大力表扬那些有进步的孩子,但我看到柳少卓眼睛红红的,我明白了,他只得了46分。课后,我找到了他,我问他对自己的成绩满不满意,他摇摇头,我摸着他的头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记忆力也很不错,从现在开始,打起精神,用心学习,好吗?柳少卓很坚地回答到:“好。”“好的,男子汉说话要算数,要有实际行动,坚持就是胜利,老师相信你。”此后的柳少卓在学习上还真认真了不少,从不举手的他居然也举手发言了,我及时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在期中考试中,他的英语成绩达到了86分。“同学们,柳少卓有这么大的进步,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好不好”?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柳少卓的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像小刺猬一样的柳少卓渐渐变了,有进取心了,对同学也温和多了,学习也一直稳中有升。
b、对慢性子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鼓励他们提高做事效率。
我们班有几个“慢性子”的孩子,平时不喜欢活动,反应迟缓、惰性很大。其中有个较为突出的---王庚,他是个比较晚熟的孩子,无论平时吃饭,排队,还是做作业等,速度都很慢,赶不上一般的同学,学习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告诉他,要有时间观念,不能因为你一个人浪费大家等待的时间,平时排队,限定20秒钟,班长数到20,还没有来集合排队的同学点名批评,排队快的提出表扬,这样训练下来,集合整队的速度大大提高,王庚看大家速度那么快,他也得加快自己的步伐,拖拖拉拉的慢性子改了许多。同时我也鼓励那些慢性子的孩子多参加各类活动来锻炼自己,勤动手,多动脑,注意培养他们反应力,提高做事效率,肯定他们每一点进步,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c、对敏感而心眼多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他们树立自信心,学会欣赏他人。
这类学生谨慎、自尊心强,但孤僻、狭隘、多疑,爱嫉妒他人。对这类学生不要在公开场合轻易批评他们、损伤其自尊心。我们班陈晓佳在学习上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但她敏感,心眼多,很不合群,总爱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今天说不喜欢这个同学,明天又说讨厌那个同学,老师表扬其他同学,她会闷闷不乐,大家一起玩游戏,她不愿意参加,很情绪化,做错事,总不肯承认,老师指出她的错误,她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回到家与爸爸妈妈闹情绪,不愿意上学。针对她的个性特点,我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她犯了错,我总是单独找她谈话,肯定她学习上的进取心,对她提出希望,希望她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鼓励她多参与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同时还培养她的自信心,让她担任语文课代表,还用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让她学会与人多沟通,遇事不畏难。总之,我们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才能使教育获得成效。
四、在反思中创新方式,沟通方式,无处不在。
A、学期初给家长写信
开学后一个礼拜,大约班级事务已正常运作,老师可给家长一封短简,扼要说明自己的教学理念、期望家长配合的事项、与学校或老师联络的方式,并留下“家长给老师的话”栏位。本栏宜以回条方式,由家长填写。老师可以提示重点,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孩子生理的特殊状况(如患心脏病、气喘、骨折过)等。
B、建立联络簿
联络簿是很好的亲师沟通渠道,老师可把对学生的关注、鼓励写在联络簿上,让家长了解:老师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与表现。让家长了解“老师平常就关心他的孩子”,是良好亲师沟通的基础 C、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
1、相互交流学生表现情况。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同样,班主任也想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因此,相互交流学生情况是家长会的重要内容。不过,作为掌握主动权的会议主持者,应该慎重地进行这种交流。为了节省时间,要注意引导家长尽量讲一些教师想知道的情况,内容要集中,如:孩子的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要认真选择内容,要充分考虑到某些内容反馈给家长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副作用,教师在面对家长时,心里一定要“装着”学生。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们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对孩子的评价也要客观而全面,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总之,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2、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家长是教师的助手,家庭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可以大大促进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做这项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办好家长学校。班主任在对学生家长的家教方式和家教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详细设计出辅导家长的工作日程。第二、注意典型引路。一些优秀家长的家教情况是最生动的教材,最易为其它家长学习仿效,因此,班主任可以帮助这些家长总结经验。第三、把学生心声反馈给家长。理解孩子,这是优秀家长必备的心理素质。在家长会上让家长听一下孩子们的心声,会给家长的心灵以极大的触动,自觉改正一些不恰当的家教方式。
另外,还要注意召开家长会的原则、方法和时间等。
D、进行“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联系家庭,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建议。经常家访不仅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还能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家访呢?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
1、要准备家访资料。
老师要备妥孩子的具体资料(如:孩子对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上课时很认真听课,勇于表达意见,写字很漂亮,作业很工整等),要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才能让家长相信:老师是热切且负责的。
2、要选择家访的时间。
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般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闲暇时或晚间,但晚上家访时间不宜太久,以免影响家长第二天的工作和学生第二天的学习。如果方便的话先预约会更好。
3、要把握访谈要点。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详尽而可行的计划。有些老师未考虑访谈重点,见面纯聊天,实属浪费时间。家访之前,老师要先拟好访谈要点,以下几条可作参考:第一、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感受;第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及亲子关系;第三、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及交友情形;第四、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期望与意见;等等。
4、切忌“告状”式访谈,要多说优点。
家访时,班主任应实事求是的介绍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不要一进门就滔滔不绝的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告学生的状,对学生的成绩和长处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对家长说他孩子的缺点,从人性的观点来看,只会加深其“老师讨厌我的孩子”的疑虑,甚至容易激起学生家长的反感和怒气。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只有当家长觉得老师真心与他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家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5、要掌握家访的时间。
约定的时间是权宜的时间,老师可以视交谈内容作弹性调整,如果交谈不得要领,应礼貌地拉回重点或试作总结。有些家长会表示,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和老师无限制地畅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应该暗示时间:“和您交谈很愉快!不过,待会儿我和别人有约,可能只能谈15分钟。”这时语气很重要,要诚恳地表现礼貌或歉意,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倨傲无礼。另外,家访时若无特殊需要,一般避开学生本人,尽可能选择学生不在家时家访。老师要以自然、聊天的方式和家长交谈,不要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否则会破坏气氛,甚至让家长怀疑:你只是在完成“作业”,不是真的关心孩子。
E、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联络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如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班级主页等。
1、利用电话促进家校沟通
这是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种联络方式。如果能够善用,这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在给家长打电话时,我会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 第一、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我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比较听得进去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第二、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我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始至终以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调,心平气和地、耐心地与家长交谈。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第三、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一般我会避实就虚,不马上切入正题,而是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2、利用网络促进家校沟通。作为家长,谁不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而家长想知道孩子的“详情”,必须从老师的口中才能具体得知。给老师拨个电话吧,白天怕老师在上课不敢贸然打,晚上怕影响老师休息还是不敢“下手”,一天下来总找不到适合的时间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是一种很好的联系方式,这学期我们班王玉建立了班级QQ群,在QQ群的群空间发讨论贴,把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写在讨论帖里,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F、请家长到校面谈
“请家长”是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其孩子在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家长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工作。“请家长”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让学生明白老师“请家长”的真正目的是帮助他。多数学生惧怕老师“请家长”,认为老师“请家长”就是“告状”,回家少不了受皮肉之苦。因此,在“请家长”之前,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其错误认识,让其明白老师“请家长”的真正目的帮助他。同时保证此次“请家长”后其不“挨打受骂”,使其放心大胆、心甘情愿地请自己家长到学校。
2、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之中,还要多与科任老师联系,尽量获取第一手材料。像学生平时爱做的事情、喜欢交往的人、平时测验的成绩都应了如指掌,以便与家长沟通时有理有据,增强说服力。
3、要维护家长的尊严。我班上原来有一个女学生,父母离异导致其性格孤傲、倔强。该生上课不听讲、完成作不认真,问题非常多。我请来她的妈妈,希望家长帮助做一些思想教育工作。家长到校后就开始批评指责学生,该生也毫不留情地反驳:“你们只知道骂我,自从你们离婚后,有谁管过我?„„”说着转身就跑了。后来我找到她与她谈了很长时间,给她讲了许多孝敬父母、以及妈妈的难处。最后,我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请她妈妈再来,她先向妈妈道歉,再解决问题。后来,问题解决了。(李梓婷)
4、与家长交流后,要主动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要让家长们找到十分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榜样,就会减少单纯埋怨孩子甚至失去教育信心的现象,不能向家长介绍情况时,对好的轻描淡写,少说略说,甚而阙而不论;对不良的苗头反复强调,大说特说,甚而夸大其词,重视普通学生的进步、后进生转化的宝贵经验,也会促使他们自己更有信心地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相互协调。班主任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需要用技巧去处理好双方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教育家长、指导家长的责任,要怀着一种将心比心的态度,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共同性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好了,也就铺平了今后教育成功的道路,对改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良态势极为有利。家长回家,就会配合你的教育了,使你的教育越来越得心应手。所以,我们班主任,应不断反思自己工作的过程,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积累自己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成功想办法。
教学经历告诉我,与家长的沟通不亚于外交策略。因为“赢教师以爱为出发点,同时,也以爱为终点,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展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Are You Ready?
——李嘉诚给员工的信
当你们梦想伟大成功的时候,你有没有刻苦的准备?
当你们有野心做领袖的时候,你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
我们常常都想有所获得,但我们有没有付出的情操?
我们都希望别人听到自己的说话,我们有没有耐性聆听别人?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我们对失落、悲伤的人有没有怜悯?
每一个人都希望站在人前,但我们是否知道什么时候甘为人后?
你们都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你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
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
每一个人都懂得批判别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怎样自我反省。
大家都看重面子,but do you know honor?
大家都希望拥有财富,但你知道财富的意义吗?
各位同学,相信你们都有各种激情,但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爱?
每一位员工都是优秀的,只要他得到正确的培训;
每一位员工都会对工作付出、负责、用心的,只要他得到正确的理念。
每位员工的薪水都取决于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只有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越多,他的薪水才会越高。
提高价值,一是技能,二是态度。
第四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浅议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往 河南省郑县教育局 王庆善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家长进行教育土的合作。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往应做到:
一、主动。班主任与家长经常的联系沟通,有助于克服对学生的要求上的不一致,从而避免教育上的某些失误。班主任应从思怨上重视这种交往,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主动地建立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以利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快更好的方法。而不应出于偶然的动机或由于想要迫使家长对孩子采取什么“措施”,以致造成家长害怕教师家访或邀请去学校。班主任应该成为家长在教育工作中的助手,从而对这种交往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二、尊重。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但不能因此便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单重。决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便机易形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静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三、客观。这里的客观,是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班主任在对家长介绍学生情况时,不可以漫不经心或是毫无根据地对其子女做出能力和行为评价。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慎重、不客观的评价,都不会被家长疏漏或遗忘,而只有伤害家长的感情,使他们为此而惑到伤心。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应尽量实事求是,力求全面而公正。对优、缺点都要做出分析,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四、委婉。教师是家长的教育顾问,理所应当对家长提出教育要求。班主任应善于找到向家长提出要求的适当形式,语言尽可能委婉,最好用建设性口吻。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告诉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家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应做说服工作,向他们解释这样做对孩子教育所带来的危害。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责任推到家长身土,如:“你儿子上课老讲话,要采取措施。”之类,不仅证明班主任的无能,而且也证明了班主任的不负责任。
五、倾听。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有高度自我批评精神的班主任,总是能从别人的批评中找到自己应考虑的东西。在与家长交谈时,要正视对方,注意倾听,不可以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特别是听到他们对自己的意见时,更要冷静地反省自己,即使对方说得完全没有道理,也应心平气和地安静听完,再用事实或道理来证明或解释自己的做法,向家长证明为什么这些意见是不正确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6年第4期)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中学罗雪
实践证明,学校与家庭配合密切、协调,学生就能全面发展;班主任善于做好家长的工作,学生的进步就比较显著。因此,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也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内容。
一、见面的技巧——精心准备第一次家长会。
第一次与家长接触,双方都是怀着好奇的心情。作为家长,急于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作为教师也很想了解各位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因此带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格外重要。因为要通过这次家长会,彼此作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家长认可学校、班主任,并打消某些家长可能存在的担忧与顾虑。为此,我精心准备,做了以下几点:
1.开学第一周,我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及班级作息时间表送到了每位家长的手中。信中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对他们选择我校选择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恳请他们随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2.家长会上以良好的师德形象让家长相信我这位班主任是位好老师;让家长相信所有的任课老师是可以令他们信任并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
3.阐述了我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关注与理解,对本班学生的教学、教育设想及准备进行的一些活动;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以求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二、沟通的学问——学会三种角色的转换。
人与人交往讲究一个“诚”字,与学生家长沟通,更应如此。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及时反馈并配合学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因此,沟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一个关心孩子的亲人。家访或请家长来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对学生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家庭情况等一定要了如指掌。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印象。这样也促进了感情上的沟通。
2.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家长来访时,应起身欢迎,让座,家长走时送出门外。同时要使用文明用语,在与家长一言一行的交流中,他就会明白你是一位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校了解情况,我们都不能板起面孔去教训家长或者是要求家长怎样,而应该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家长的朋友,与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家长表达他的意见时,不论我们是否赞同,都要专心倾听,耐心解释。这样做容易使家长受到重视,即使他带着满腔怒气来,也不会在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师面前失礼,而我们表现出的耐心正是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从而能够坦诚地与家长交流。
三、谈话的艺术——积极应对不同类型家长
不同的家庭,文化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不同,决定着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知程度、配合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1.对于通情达理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事实证明:在交流中,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措施是很有效的。
2.对于偏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尽量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的表现予以真诚的表扬,然后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在肯定家长爱子女的正确性的同时,恳切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征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前途对家庭和孩子的重要性,激发起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同时要委婉的提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关爱的家庭中不仅很痛苦而且很难成才,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不能用成绩是唯一的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一次不能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他没救了”这样的话来彻底浇灭学生和家长的希望。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就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蛮不讲理”的家长,要面带微笑,以理服人。因为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微笑能让人轻易化解矛盾、帮助人度过困难,微笑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那些蛮横、唯我独尊的家长,往往会在大度宽容的理解、微笑面前放弃自己的任性与孤傲,从而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消除误解和矛盾。(《宁夏教育》2008/10)
班主任应怎样与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沟通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大武学校 赵玉霞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 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处围墙不是真的围墙, 是各人心中的心墙。” 作为一名教师, 特别是一名班主任, 如何推倒这座心墙, 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成长环境呢? 关键在于通过与家长沟通, 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 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职业、爱好等各不相同, 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班主任如何讲求艺术, 巧妙地与各种不同类型家长沟通呢? 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面对知识型的家长
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家长, 有一定的知识、修养、丰富的社会阅历或一定社会成就。他们一般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能经常细致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 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作为班主任, 一般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 主动请他们提出对教育的看法,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和学生家长一起, 同心协力, 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班主任自身也会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
二、面对溺爱型的家长
在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 自然溺爱型的家长也普遍存在。他们最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沟通时, 班主任首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即使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一些闪光点, 抓住他们的积极品质, 力求表扬放大到人格。更要尊重学生家长热爱子女的感情, 让其感受到班主任和他们一样在真诚地热爱着孩子。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从而能接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在此基础上, 适时向家长真实反映情况, 指出存在的问题。当然, 对学生的批评要就事论事,不可放大。同时, 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 耐心热情地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 千万不可袒护、隐瞒子女的过失, 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 在要求中透着委婉, 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 从而主动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三、面对脾气暴躁型的家长
这样的家长往往个人修养不高, 急功近利, 学生一出现问题, 不分青红皂白就拳脚打脚踢。与这样的家长沟通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有理有节, 面带微笑, 让家长理解体会到: 老师与家长沟通并不是希望给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如果家长把孩子痛打一顿, 只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烦感, 适得其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 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 与其惩罚孩子, 不如做个榜样。要让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 首先就要以理服人, 取得家长的信任。在面对他们时, 难免也会遇到他们对学校方面的指责与不满, 班主任要克制自己的怨气, 给予最大的理解, 不和家长做争执, 更不挖苦讽刺, 保持脸上充满微笑, 正确解释, 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 都能轻松渡过, 最终赢得家长的好感。用自己的宽容大度, 消除家长的误解, 保证在家校教育学生中达成共识。
四、面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
对无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 要告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督促了解子女在家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习惯, 关注子女成长;对只顾自己喜欢玩玩乐的家长, 及时将孩子的闪光点汇报家长, 用学生的点滴进步感化他们“麻木”的心: 对怒其不争的家长, 引导他们正确分析面对现实, 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值, 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家长树立自信。同时, 班主任要通过沟通使由于各种原因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长认识到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 往往是有心理缺陷的人, 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 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 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五、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
学习困难学生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用心呵护。在家长面前, 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欣喜;而对学生缺点, 不能不说, 但不要说得太多, 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孩子充满信心从而自己也受到感染和鼓舞。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 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配合工作。我们见了这些家长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老师啊, 孩子成绩太差,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见您啊。”此时, 班主任应明确表示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引导家长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例如在运动会上他为班级赢得了很多荣誉、大扫除中劳动积极等。相反, 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 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
总之, 班主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 但无论与何种类型的家长沟通, 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相待, 将心比心, 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 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工作》2008年第5 期)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禁忌
吴玉莲
在学校里, 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 需要技巧。交流得好, 会让家长心悦诚服, 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 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 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
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 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 有了问题, 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 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 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 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 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 大事小事都叫家长, 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 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
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 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 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 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 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 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 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 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 “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 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 也许不会说什么, 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 “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 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 老师怎么教育的?” “你怎么给我们管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双方都会很尴尬, 家校配合就更谈不上了。
4.对家长不冷不热。有时家长会找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况, 这很正常, 也很应该, 班主任理应感到高兴且积极支持配合, 但家长经常发现有的班主任爱答不理的, 这有损班主任的形象。如果你的态度不冷不热, 家长会感觉你对孩子漠不关心, 感觉你是一个责任心不强的人,孩子交给你他会感觉不踏实, 不放心。与好多家长接触, 都说想找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况, 可又怕见班主任, 其中就有这个原因。
5.居高临下。居高临下是人际交往的障碍, 大家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交流,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如此。平等、真诚、专注、投入, 让家长感受到你是在用心交流, 家长会被你感动, 会佩服你,尊重你, 信任你, 他们会把这种尊重、这种信任传递到孩子那里, 班主任的威信也就树立起来了, 这对班主任来说非常重要。
说实话, 做老师很辛苦, 做班主任更辛苦, 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 还要管理班级, 还要了解关注每一个学生, 还要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家长打交道。如何让家长满意, 如何让家长心悦诚服地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教育孩子, 的确需要好好琢磨。(《湖南教育》2006/12)
班主任与家长交往中的“八忌”
胡仲琴 于支国
一、忌贪。贪吃、贪拿、贪玩,不仅有悖于师德规范,失掉教师的人格、尊严,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忌贪,是家长认可班主任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忌势利眼。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如实地反映孩子的情况,忌阿谀奉承,忌冷语冰人。
三、忌不顾原则地迁就家长。对待少数要求不合情理的家长,不必正面回答他,要如实的向他介绍班级工作情况。
四、忌让犯错误的学生“回去喊家长到学校来”。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害怕家长知道,所以干脆不上学,在外游玩,后果不堪设想。较好的办法是电话通知家长,或把“喊家长”变为“访家长去”。
五、忌在办公室里当着其他教师的面,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让家长无地自容。较好的办法是平时留意“调皮生”的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向家长介绍情况。
六、忌开家长会公布学生名次,指名道姓地批评学生。较好的办法是分层次召开家长会,同一层次的学生家长在一起,会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
七、忌在家长面前流露出对科任教师的不满。当家长反映科任教师问题时,不要妄加评论。家长反映的情况属实,可以有策略地向科任教师转达家长的意见。家长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可以向家长解释。
八、忌在家长面前对外校教师评头论足。有的家长,在孩子入校前,会直接或间接地向班主任征求意见,班主任既要客观地介绍本校的优势,也要客观公正地介绍外校的优势。(《中小学管理 》2003年01期)
与家长“亲密接触”八忌
赵冬
一忌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些班主任把“请家长”当作处理犯错学生的法宝,只要学生犯了错,就请家长,其实这样做极不明智。请家长要把握一个原则—“必要”时才请。如果动不动就请家长,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请家长”麻木不仁,或记恨老师;家长也会有怨言,认为班主任无能。
二忌请家长前不做准备。准备请家长之前,班主任要把事情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并掌握真凭实据。不能听某个学生一说或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认定某件李的情形如何。如果是道听途说,没有确凿证据,到时候不仅不能取信于人,还会让家长抓住“把柄”,造成被动的局面。
三忌让学生通知家长。班主任跟家长联系时,一定要亲自和家长通电话,并向家长解释清楚请其来校的原因,让家长有个心理准备。忌让学生通知家长,因为学生告知家长时,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叙述事情,可能会有所隐瞒或者颠倒是非。家长受到蒙蔽,容易对老师产生误解。
四忌“舌战群信”。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壮声势,向学校和老师施加压力,往往会叫上很多人一起到学校讨说法。一群人同时跟班主任“理论”,你一句,他一句,班主任很难应付。加之这些人不是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或事情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常常只是为了哥们义气或亲友之情,帮忙泄愤,解一时之气。这种情况下,应对不好反而会坏率,甚至会使事情发展到不好收拾的地步。所以,这时候班主任一定要明确表态:“我只跟孩子父母单独谈话,其他人暂不接待。”
五忌化友为“敌”。跟家长谈话时,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切忌向家长历数学生的种种“罪状”,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势必引起家长的反感,无形之中把家长推向了老师的对立面,增加了双方沟通的难度。有时,家长甚至与孩子结成攻守同盟,共同对抗老师,这样一来,班主任要解决好问题就更困难了。
六忌不会“察言观色”。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和观察,通过家长的言语、神态和举止,准确抓住家长的心理,这样才能够有效降服“难缠”家长。如小亮和同学打架,小亮被给予记过处分。他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这样处理。我耐心地与家长交流彼此的想法,沟通中我了解到,小亮父亲对学校的处分极为重视,怕以后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坚决不签字。抓住家长这一心理,我明确告诉他:如果家长不签字,小亮没有受到处理,就很难认识到错误,以后继续和人打架,如果发生意外,岂不比这处理更有“影响”?最后,家长被说服了。
七忌“软”“硬”过度。“刁蛮”的家长通常语言尖刻,态度蛮横,盛气凌人。班主任既不能被家长的气势吓倒,委曲求全,又不能“硬碰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家长,我们都要心态坦然,不卑不亢,只有我们自己稳住了,家长才能够被“征服”。一次刚处理完一个打架的学生,学生家长就冲到我办公室说:“有胆子,告诉我你家住哪儿,我去你家跟你‘理论’!”我听后,语气平静而严肃地告诉他:“我们是依据政策和规定处理学生,从来都不怕任何报复。如果我处理错了,你可以依法、依照程序和规定去找有关部门申诉。要是作为朋友,欢迎您去我家做客,但如果是带有其他目的,请原谅我不接待。”我不卑不亢的态度,打消了家长的气焰。后来,他倒被我入情入理的分析说服了。
八忌孤军作战。有很多班主任觉得自己班里的事情捅到学校去不好,因此,总想瞒着,自己悄悄地处理。其实,很多时候,一些“难缠”的家长正是抓住了老师这个心理,变得很嚣张,动不动就以此要挟。这时候,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的出现,向学校领导和同事求助,不要孤军作战。(《班主任》2009年06期)
谈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的关系处理
浙江省龙泉市民族中学 柳兆鹏
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 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学校教育行为的不到位等诸多因素, 一个学校, 一个班级难免产生学习上一时有困难的“学困生”。做好学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与学困生家长关系的处理得当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 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一难点呢? 笔者认为, 必须注意以下“十忌”: 一忌: 繁复告状降灾难 家长是班主任做好学困生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联系家长。双方知彼知己, 才可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困生并不喜欢班主任接触家长,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班主任, 究其原因, 无非是有的班主任动辄向家长“告状”, 送“鞭子”, 送“棍子”给家长。一旦班主任登门家访, 学困生就提心掉胆, 不知所措, 极易产生对班主任的不信任。
其实班主任联系家长仅是一种手段, 不是目的。企望通过告状, 联合家长压服学困生, 其结果总是压而不服。如能变“告状”为适时“报喜”, 变送“棍子”、“棒子”为送温暖、送爱心给家长, 那么, 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这座桥梁也就没有学困生在设“路障”了!二忌: 偏面看人看扁人
有些班主任, 只看到学困生的短处而不及其它, 对优等生和学困生采用双重标准: 优等生犯错误可以宽容、原谅;学困生犯类似的错误则大逆不道, 不可饶恕, 处罚就从重从速, 使学困生及其家长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家长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学困生固然缺点多, 但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看人得看全面。从另一角度看, 学困生往往重感情, 守信用;心胸开阔, 为人慷慨大方;实践、组织能力强„„学困生的这些长处, 正是相当多优等生身上的短处。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敢于善于跳出应试教育的束缚, 与家长携手利用学困生的长处, 做到扬长避短, 因势利导, 组建出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班集体。我们不可否认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存在: 当年在学校被看做一条“虫”, 如今却变成了一条“龙”。
三忌: 简单轻率下结论
“哀莫大于心死”。班主任要给学困生家长以信心和希望, 不能在家长面前给他们的子女“判刑”——你儿子真笨,将来没有出息;你女儿本性难改, 永远读不好书„„我们深知, 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泉, 一个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人怎能不对现在的一切感到失望绝望呢? 班主任信心的丧失必然强化家长的灰心失望, 并会加剧这些学困生的“颓化”, 这样, 班主任、家长、学困生三者就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四忌: 满腹叹气诉无奈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青少年的品德心理体现出半幼稚、半成熟, 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而又充满矛盾动荡性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情感上的自制力弱, 冲动性大, 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在学困生身上体现得尤为具体和突出。他们往往知错而错, 明知故犯, 屡教难改。教育者对此若不胸有成竹, 难免会灰心、会气馁、会半途而废。
要使一个学困生转化取得成功, 需要我们不惜注入时间和心血。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坚持不懈, 方法得当, 是会出现我们所期待的变化!那种向家长发牢骚诉无奈的做法只会导致前功尽弃。
五忌: 不分场合一刀切
弃恶从善, 改邪归正, 进而发展为走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追求的健康人生之路, 是教育学困生的根本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 班主任须和家长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融洽关系。
学困生家长如同学困生一样, 所受的“伤害”已太多: 因为子女不争气, 在单位觉得脸上无光, 在社会上受到他人的指责讥讽, 还常伴着左邻右舍的埋怨怒斥。如在学校还得不到一点尊重理解, 那么低人一等的自卑感也会引发破罐破摔心理的产生。一旦家长产生这种心理, 那么,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失败了一半。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说过:“如果对方是一台机器, 只下达一道命令便可万事大吉, 但和我们一道工作的是人。对于人来说, 理解应优于理论。”这话道出了管理“人”这项工作的要旨。
六忌: 态度冷淡摆架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本能心理, 就是学困生的家长也是真诚地希望子女在学校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只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 师生之间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友爱, 有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也一样, 有真诚, 便有了良好的和谐关系。人的热情可以感动一个人, 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说, 热情是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润滑剂。
七忌: 威胁恐吓算老帐
一些班主任常借停课、处分、体罚、转班、转校、记录学困生的违纪行为等手段来对付学困生, 一有不是, 就“算老账”, 以威胁他们的家长。这种做法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其实践效果也有害无益。
一个班主任对待优等生, 常以他过去的成功作为促进其争取更大进步的动力,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对于过去是“耻辱”的学困生及家长, 威胁恐吓以及“算老帐”无疑是给他们心理“雪上加霜”。过去是过去, 过去已成为历史, 要想使一个人向好的方面转化, 就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 不能把学困生“耻辱”的历史埋在心底。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困生“弃暗投明”的原动力。
八忌: 推卸责任一身轻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 难免有失误。这就要班主任具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客观地、辩证地看待自己, 反躬自省,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做到运筹帷幄。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不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威信。相反, 却能打动家长的心, 使家长觉得你是一个胸怀大度, 值得信赖的人。从而沟通增进相互的感情, 并为学困生作出榜样。那种把责任推给他人, 以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 强词夺理, 不是一个优秀班主任的做法。
九忌: 伸手索取损形象
班主任这支队伍中的一些人经不起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顶不住市场经济信息的压力, 防不住社会腐败现象的侵蚀, 挡不住外来文化的迷惑, 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严重的异变错位。他们置职业道德于不顾, 凭借自己是班主任, 利用大多数学困生家庭生活优裕、家长有一官半职的优势, 巧立名目, 或明或暗向家长“伸手索取”: 礼品进贡,调动工作, 安排就业等, 无所不及。
中学生既有可塑性大、模仿力强的特点, 又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学困生更是如此, 他们无时不在观察、评说、效仿班主任的形象、言行、举止。
伸手索取极大地损害了班主任的自身形象, 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赞誉相悖, 在学生、家长中失去威信。孔子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十忌: 一味迁就害双方
班主任的宽容、仁慈、友善, 是在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前提下的宽容、仁慈、友善。失去原则的迁就, 既害自己, 又害家长。的确, 社会上有些学困生的家长蛮不讲理, 孤高自傲,品德不正。班主任若纵容家长的无理取闹, 实质上就纵容了他们子女的错误。对此, 班主任除了依靠学校行政等多方力量外, 特别要讲究说理的艺术性,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立之以规, 使对方心服口服, 体现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尊严。(《教学与管理》1998年06期)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请记住以下5句话: 1.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就更大。
2.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我们一起来慢慢引导他。3.您有什么想法,可以坐下来谈谈好吗,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4.很抱歉,孩子受伤了,老师也很心疼,以后我会更关注他。5.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了再给您答复好吧。切忌以下用语: 你们家的孩子太爱惹事,我们都伤透了脑筋。这孩子太笨金建明;他查查智商是不是有问题。
您的孩子没法教,给他讲100遍也没反应,您把他转走吧!请家长写一份保证书,再犯错误,干脆您来陪读吧!您的这种要求我们不能接受,您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金建明《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的问题》《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01期)
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的“六忌”
戴传生
一忌:繁复告状降灾难
家长是班主任做后进生工作强有力的后盾,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等多种方式联系家长。双方知已知彼,才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后进生并不欢喜班主任接触家长,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班主任。究其原因,无非是有的班主任动辄向家长“告状”,送“鞭子”,送“棍子”给家长,最终,遭殃受罪的是这些后进生。于是后进生认为,班主任登门造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夜必有暴风雨。所以,他们提心吊胆,深恶痛绝,产生对班主任极度的不信任。班主任必须清醒认识到:联系家长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企望通过告状,联合家长压服后进生,其结果总是压而不服,吃力不讨好。如能变动辄告状为适时“报喜”,变送棍子棒子给家长为送温暖、送爱心给家长,那么,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这座桥梁也就没有后进生设“路障”了!
二忌:片面看人看人扁
“做领导的眼睛只盯着部下的短处,是工作不称职的表现”做班主任也一样,不能只看到后进生的短处而不及其他,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采用双重标准:优等生犯错误可以宽容、原谅;后进生犯类似的错误则大逆不道,不可饶恕,处罚就从重从快,使后进生及他们的家长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家长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后进生固然缺点多,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得看全面。从另一个角度看,后进生往往重感情,守信用;心胸开阔,为人慷慨大方;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强„„后进生的这些长处,正是相当多的优等生身上的短处,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正是敢于善于跳出应试教育的束缚,与家长携手发挥后进生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组建出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班集体。我们不能不看到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存在:当年在学校被看作一条“虫”,如今却变成了一条“龙”。
三忌:简单轻率下结论
“哀莫大于心死”。班主任要给后进生的家长以信心和希望,不能在家长面前给他们的子女“判徒刑”——你儿子真笨、将来没有出息;你女儿本性难改,永远读不好书„„我们深知,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泉,一个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人怎能不对现在的一切感到失望绝望呢?班主任信心的丧失必然强化家长的灰心失望,一定会加剧这些后进生的“颓化”,这样班主任、家长、后进生三者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四忌:满腹叹气诉无奈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品德心理体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依赖性错综复杂而又充满矛盾动荡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情感上的自制力薄弱,冲动性大,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在后进生身上体现得更具体更突出。他们往往知错而错,明知故犯,屡教难改。教育者对此若不胸有成竹,难免会灰心、会气馁、会半途而废。要使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取得成功,需要我们不惜注入时间和心血。路漫漫其修远,但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是会出现我们所期待的变化的!那种向家长发牢骚诉无奈的做法只会导致前功尽弃。
五忌:态度冷淡摆架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本能心理。乡下的千里迢迢往城里送。城里的千方百计往重点学校挤,便是极好的例证。就是后进生的家长也是诚挚热切希望子女在学校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天下父母一般心!只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师生之间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友爱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也一样,没有互相的好感,便没有良好的和谐关系。人的热情可以感动一个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说,热情是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润滑剂。六忌:推卸责任一身轻
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难免有失误,这就要班主任具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批评是现代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方法。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同时也是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班主任应客观地、真实地看待自己,反复自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的素质,做到运筹帷幄。
在一定意义上,班主肩负着教育转化后进生的义务的同时,又担负着教育引导其家长的重任,这双重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愿班主任人人做一个“善歌者”,“善教者”,谱写出教书育人的新诗章。(《教书育人》2004/24)
“四让”使刁蛮家长变温柔 安徽省宿松县慧德高中 曹新民
1.徽笑倾听,让家长宣泄。学生小正翻墙出去上网,我费尽辛苦地把他找回来,通知了他的家长。谁知家长到学校后,不仅不感谢,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向我大发脾气:“学校怎么搞的?围墙这么低?管理这么差?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承担得起吗?”我微笑着让座,给他倒上开水,可他根本不理这茬,继续向我“发威”:“小正在家是个很乖巧的孩子,怎么到学校就变坏了呢?你们老师是怎么教的„„”我微笑着倾听。我知道,这时候“听”是最好的“灭火剂”,它可以把家长的愤怒和不满统统“压住”,可以让他们的“嚣张气焰”由“盛”到“衰”,最后变为“竭”。
2.耐心解释,让家长反思。看到牢骚满腹的家长平静下来,我展开了“反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听说小正读初中时就特别喜欢上网,有好多次放学后没回家,是您从网吧把他找回家的。”证据一摆出来,家长有点不好意思了:“是的,这小子特别喜欢上网!”接着,我把家长请到窗户边,指着围墙问:“您看这个围墙低吗?利氏啊!可为什么孩子还是爬出去了?可见是网络害他太深了。不是我推卸责任,您想想,我们学校有2300多名学生,只有小正一人翻墙外出,这仅仅是我们管理不善吗?”家长陷入了沉思之中。
3.表明目的,让家长醒悟。“当然,我也应该检讨自己的工作,我们没能迅速有效地帮助小正戒掉网瘾,没有及时发现他翻墙外出的苗头,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地方。”我及时给家长一个台阶,同时语重心长地对家长说:“请您来学校协商教育孩子的办法,就是为了孩子好。您想,翻这么高的围墙,摔伤了怎么办?经常上网,既伤眼睛又伤身体,受害的是谁?整天想着上网,哪有心思学习?怎么能把学习搞上去„„”听了我的话,家长终于若有所悟。
4.提出方案,让家长支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家长迫不及待地向我求教。“很简单,请您配合老师做工作!首先不能袒护孩子,更不能在孩子犯了错误后一味地责怪学校和老师。”我和颜悦色地指出家长的问题。“那是那是!今天是我不对,请老师不要计较我的唐突。”家长连连向我道歉。我把帮教方案告诉家长,家长和我越谈越投机,并且表示以后一定尽力配合老师,随时与老师沟通。我会心地笑了。(《班主任》2009年06期)
班主任遇上不通情理的家长怎么办
高景春 曹春香
班主任工作中,和学生家长打交道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相互交换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和寻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措施,这些都属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一致的。但我们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家长,他们不能和学校方面积极配合,往往因有所顾虑而偏执一词、固执己见。比如他会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隐瞒不谈;或是抵制、阻挠学校的教育处理意见;或是我行我素、一味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若是遇上了这样的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一、变换场合灵活把握
一般来说,请家长来校谈子女的问题是最常见、最便捷的交流情况、交换意见的方法。它的缺陷在于,家长总是处在一种被动受责的位置上,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家长们都有自尊心,不希望自己子女犯错误的事被搞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因此,在场合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办公室或学生走来走去的地方,而应选择尽量让家长感到平等、能单独交换意见的场合,如小会议室、宿舍等。当然,假如时间、精力允许,班主任应多进行家访,反客为主,那样效果会更好。
二、变换对象旁敲侧击
有些家长对教师怀有偏见,不相信教师会公正地处理学生所犯错误,对班主任反映的间题不以为然,对班主任的处理意见不置可否。他们往往只是单方面打自己的算盘、强调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从班级或全校的大局着眼来考虑间题。我们曾被一刘姓学生母亲的大哭大闹弄得焦头烂额,但无意中我们听请其回,然后找到孩子的那个当厂长的舅舅,说通学生的舅舅,再由学生的舅舅出面做家长的工作,结果间题很快迎刃而解。因此,有时来一点迂回战术,换个对象,旁敲侧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变换角度晓以利害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隐瞒不报,对子女某些间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够,抱有袒护、纵容心理,因而对学校的处理意见百般阻挠,到头来还自认为替子女保住了面子,尽了自己的爱心。曾有一屡教不改学生的家长自豪地宣称:孩子自小到大,他从未伤及一根毫毛。孩子在他面前言听计从,似乎他的教育很成功。当班主任告诉他其子因喝醉酒打伤人要受处分时,他却坚持要让他带回家批评教育,不需校方处理。我们觉得这个时候跟他讲学校为什么要处分他儿子是徒劳的,因为他也知道需要教育。问题的关键是要说明哪种方法更能奏效,更能让他儿子幅然悔悟。当我们反复说明教育如同看病,要“对症下药”时,他这才如梦方醒,意识到儿子对他的那套教育方法早产生了“抗药性”。
四、变换位置相互理解
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这也是我们在处理冲突事件时经常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方法。有的家长得理不饶人,一定要班主任替他讨回个公道,他们的态度旁观者一看便知,不是冲你班主任,而是冲发生冲突的对方来的。有一次,高三学生薛琴被初三学生王某骑车不慎撞伤,薛方父母坚持要付医疗费、营养费、补课费等费用800多元,一时间闹得不可开交,薛方父母甚至提出要到派出所了结。高三班主任了解到薛琴的伤不是很重,其父母如此要求无非是要争个面子,干是便买了些营养品、水果,请初三班主任和王某及其家长当天晚上一同到薛家,登门看望薛琴。当王某及家长诚心诚意地给薛琴及她的父母道歉时,薛家人很是过意不去。精诚所至,薛方父母最后竟一致表态什么费用都不用付了。一场干戈在相互理解中化为了玉帛。
除上述情况之外,极个别家长素质比较差的情况也还是有的,他们来校处理问题就好像到法院打官司,似乎要不择手段非赢不可。对于这种家长可暂且回避,做一个冷处理,使其多些理性,少些冲动。
总之,引起家长采取不合作态度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做班主任的必须细心观察,认真研究,然后再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河南教育》1996年10期)
处理好校长与家长的关系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家长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现代学校教育十分强调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家长信任你学校,把自己的子女送进你的学校,是对你学校的认可和信任,如果家校之间在学生的教育上出现分歧和不一致,学校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校首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尤其是校长应该放下架子耐心和虚心地倾听家长的申诉,本着理解和沟通的前提协商解决。
沟通: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所以作为一校之长还要能走出去广泛听取社会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可定期通过召开家长或社区座谈会,听听他们对学校的忠告、要求与建议等。校长要积极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周)、家校联系卡等形式,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专题辅导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他们的教养能力,以此形成教育合力。
实际上,我们的校长没有必要躲家长,绝大部分的家长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到学校来的指导思想是来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来的,没有一个家长是专门到校长室来无理取闹的。我们的校长们,与家长的沟通仅限于家长会,习惯于大场面,众星拱月,以一个教育专家自诩,高谈阔论,纵横捭阖,自以为这是沟通,实际上是沟而不通。因为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必须有互动,大场面整体沟通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的沟通,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
理解: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和家校关系成了两大最主要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家校关系的矛盾形成是多方面的,整体优质资源的匮缺与家长追求优质资源的最大化的矛盾;一般公办学校提供的公民普及型通识教育与大部分家长过高地寻求子女个性化教育的矛盾;同一所学校内部师资的不均衡现状与家长的公平教育的绝对化要求的矛盾;学校内部的课程安排和考试改革与家长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的不统一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应该成立由各方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并形成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制定家委会章程,根据章程选出自己的理事会,作为家长和学校理解沟通的桥梁。学校的许多重大问题,如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核心课题,师资建设,课程方案,学业评价,学生社会活动,考试评价机制等,都要反复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理解。对有些除了一费制以外的选择性收费项目要召开有家长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后,运作起来就不会有风险了。(潘超炜《校长的“关系经”》)
怎样接待发怒的学生家长 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田彦君译
这里介绍几条策略,帮助校长妥善接待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的学生家长。1.沉着冷静,充满自信
面对怒气冲冲的学生家长,校长要保持冷静,要通过你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明你的自信,用一种镇定自若、不怕恐吓的语气与其谈话。要通过你的言谈举止向学生家长表明你是有能力处理而且准备听他们讲所关心的事情的,而不要带着对学生家长的情绪发火。
自信心强的校长并不急于反驳家长。相反,即使你知道家长们是错的,你也要听他们讲完,使他们对你产生信任感。然后,你可以向他们出示证据,以礼貌、尊重的口吻说:“你说的话可能很有道理,我可能真的错了。咱一起来查证一下事实吧。”和这种说法比较一下看,“不,我很抱歉你说的都不符合事实。我可以证明你错了。”如此说,你大概不会赢得学生家长的一点尊敬,甚至会引起争执。
2.确立一些交谈的法则 与一些难缠的学生家长谈话时,你要确立一些必要的交谈准则,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交谈氛围,以利于谈话理智地进行。
充分利用“家庭法院”的有利条件 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的谈话都囿于他们自己的孩子及家庭教育的范围内,所以校长们就有了一个可资利用的有利条件,允许他们确定其子女的行为准则,家长们通常是乐于接受的。
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制 如果二位家长都知道他们谈话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他们就会抓紧时间尽快进人谈话的主题。但必须注意的是,任意限制时间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听不到起初情感的抒发。
注意交谈的行为方式 尽量不要用高嗓门讲话或者使用不礼貌的言语。校长有充分的理由说,“我不想用高嗓门给你说话,或者使用粗俗的言辞。但我希望你象我尊重你一样来尊重我”。这就确立了学生家长期待的礼貌标准。唇枪舌剑的喊叫比赛几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是不应默从的。
巧妙摆放室内的家俱 它能给校长提供一种微妙的心理优势。校长不要坐在办公桌的后面,而应设法和学生家长围坐在一张桌子的四周,或者聚坐在办公桌的同一边,这种坐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家长的怒气,更有可能使问题达成一致的解决。
3.牢牢地把握住谈话的中心
由于发怒的学生家长经常是突然找上门来.向您发火,所以你必须很快地就能确定出了什么问题,判断家长发火的原因,理解他们的期待心情,并对这个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一个准确的推测。随后,校长就要确定一个交谈的中心议题,并且不管学生家长的要求是什么,压力有多大,都要紧紧地把握住这一谈话中心。
具有明确的谈话中心将会防止你匆忙地作出片面的决定。而这样的决定常常是不正确的,而且是长期有害的。同时,它还有助于你抵制“做个随和的好人”的诱惑,或者向无理的要求让步。在谈话的过程中,如果你精神涣散,不能全身心地集中于谈话的中心,有一条策略就是“远坐楼厅把戏看”——即让你的思维离开作为交谈中的舞台,转移到剧院的楼厅上,以一名不带任何偏见的第三者的观点来考虑所讨论的问题。4.借助于委婉的提问
由于学生家长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因此,只要有可能,你就把这些事实以提问的方式简要地说出来。不要说:“我这儿已经收集了一些证据”。你可以试着换一种方式说,如:“我可以提几点疑问吗?让我来看一下我说的这些有无出入,好吗?”这就给学生家长们一个把事实讲清楚、进行反驳、或接受现有事实依据的机会。自述己见有可能导致人们的抵触情绪,而提出疑间则有助于问题的解答。
5.设法赢得一点周旋的时间
人一旦生起气来,就很难透彻地理解问题,不能作出实质性的改进。如果人们整个身心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被他人忽视。那么,他们的情绪情感就会突然爆发为对人身的攻击。因此,设法赢得一点周旋的时间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沉默是金,它能为你提供一点时间,以免你在对问题思考透彻之前就匆忙地答复。对愤怒的发泄不予回答能迫使学生家长更理智地讲述自己的事情和要求。沉默往往使人感到焦燥不安,尤其是当他们对自己的见解心存疑虑的时候。如果你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适当的答案.沉默几分钟就可以迫使学生家长打破沉默,要么回答他们自己的问题,要么再一次缩短他们的问话。
放慢谈话速度的另一个办法是作记录。从你的办公笺上抬起头来,温和地问,“对不起.你把这件事再给我讲一遍好吗?”既能赢得时间,又能表明家长们的担心焦虑己经引起了校长足够的重视.并月已经被记录下来了。但有一点警告:边交谈边作记录会使你与学生家长之间很难再进行目光交流,很难捕捉学生家长的体态语和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
重放一遍录音磁带也能赢得时间。为使谈话的速度慢一些.你叮以把磁带退后一部分.说“让我看一下是否准确地理解好你的意思”。用这仲方法来赢得时间,让每个人都重听了一遍录音,就有可能进一步澄清了所谈的内容。
另一个争取时间的办法是邀请一位第三者在场,比如可以请一位教师陪坐。让另外一个人在场,并偶尔也打断校长的谈话.就会给校长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而且,如果这位第二者没有被学生家长看成是一种威胁,他也可以提出一些新鲜的主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驾驭怒气冲冲找上门来的学生家长下是要求校长压制争论,而是要求校民把人们这种本能的愤怒情绪的破坏性减少到最低限度,进而转化成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力量。通过控制冲突.校长们能够使交谈达成对谈论的中心问的理解井创造性地解决。(《教育管理》94.5)
第五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专家认为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一、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臵。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1、合理选择沟通方式。网络信息时代,家访相对少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主要靠打电话、发信息或当面交流。因此,教师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不爱发信息也很少到校看孩子的家长,最好保持电话联系
2、语言沟通要讲艺术。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方法可不拘一格,但需要坦诚相见,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向教师诉说心里话。去年,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刚从老家转学过来,期中考试成绩排在中间,家长很生气,因为这个孩子在老家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我首先阐述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是优秀的,其次夸其孩子很聪明,成绩排在中等是暂时的,让家长对学校充满信心。
3、沟通时心态要宽容。当教师与家长交流出现矛盾时,作为教师千万不能针锋相对,宽容一点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二、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
1、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部分年青的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遇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特别是作为对于我们这种私立学校来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家长都有强烈的维权意识。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三、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的现象。
2、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对喜欢的学生大力表扬,而对一些不称心的学生指责有加,在家长面前大力批评,好事没一份,坏事份份有。这样,导致家长感情受到了伤害,迁怒于孩子。结果造成学生家长怕见老师,于是影响了家校的联系。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3、正确评价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这时,首先要了解家长的道德修养水平,先请家长谈学生在家的表现,随后班主任才谈学生在校表现,这样避免家长由于学生在校出现问题产生心理压力,搞僵关系。其次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好的都好,坏的全坏。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使其产生与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4.充分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因此,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五、教师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作业的批改、班务的管理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认真负责,要让家长通过这些行动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家长充分相信你,觉得把孩子放在你手里放心,从而支持你。
案例1: 一天晚上,班上章禧容同学的妈妈打来电话,和我足足聊了半个小时。开始,我认真倾听了家长的诉说,了解了情况,听出了家长谈话的用意。这位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在校老是受到一个女同学刘恩瑞的欺负,心里很难受。刘恩瑞是教师选的课间活动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同学课间参加跳长绳、跳皮筋等活动。据章禧容妈妈说,刘恩瑞在活动时,总是让章禧容摇绳或者牵皮筋,使章禧容很少有机会去跳绳或跳皮筋。章禧容有时在课间想先去教室后面的饮水机取水喝再去活动,刘恩瑞就不同意,还对章禧容说:“你喝那么多水干什么?”而刘恩瑞对其他同学就不是这样。家长还说刘恩瑞和章禧容关系不是很好,所以觉得是刘恩瑞故意为难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很生气,希望家长能帮助解决。分析原因:章禧容平时在校是一个性格内向,比较羞涩,言语较少的女孩。在学校遇到事情很少大胆向老师反映,所以回到家就直接和家长说了,老师却不知情。而她的妈妈对此为自己的孩子感到不平和难受,心里肯定很不高兴。解决策略和处理过程: 3 当时在电话里听完家长反映的情况后,我跟她说你难过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和明白,老师和家长一样,都希望孩子在校快乐生活。不过,由于章禧容没有向老师反映这件事,教师没能及时调查了解情况,作出处理,使孩子感到委屈,也希望家长能理解和体谅,如果教师及早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很快处理的。我告诉她以后要鼓励孩子遇到事情大胆向教师反映,便于老师及时解决问题,给予她帮助。我还跟她说,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也是难免的,大家都是没有太大恶意的,不会有同学真的有意欺负别人的,请家长不要太放在心上。我说等学生上学后,我会很快找她们把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到时会作出公正妥善的处理。教师对学生真心的关爱,对家长真诚和尊重的态度,使家长听后很认同和感谢。这次电话交流在大家的愉快中结束了。后来,学生上学后,我了解到刘恩瑞同学是因为觉得章禧容不太会跳绳或跳皮筋,所以才老让章禧容摇绳或者牵皮筋的。她说还因为课间时间少,想多活动一会儿,才对章禧容说不要喝太多水的。我跟刘恩瑞说,以后还是按老师事先交待的要求,先让某些同学喝好水再活动,其他同学可以先玩,小组同学要轮流摇绳或者牵皮筋,不太会的同学也要多锻炼,多学习,慢慢就好了。我跟刘恩瑞和章禧容说以后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和帮助,争取成为好朋友,她们都很同意。过了几天,据我的跟踪观察了解,得知她们关系不错,真的成了好朋友。章禧容的妈妈知道后也非常高兴,说孩子为此心情愉快多了,并多次向老师表示感谢!案例2: 班上有一个同学,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不好,有时是完不成,有时虽然写完了,但错误很多,书写马虎。我几次打电话与其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能做好家庭辅导。但家长有时说工作忙,没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有时虽然答应好教师好好辅导孩子写作业,但之后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仍然没有好转。分析原因:这位家长也许真的是工作忙,但我觉得偶尔抽一些时间管孩子还是能做到的。另外,家长有时好像有点敷衍塞责,对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有点放任自流。解决策略:我没有放弃跟他家长的沟通交流。我继续通过电话或预约见面的方法与他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每次交流时,我都很尊重家长,没有过多地说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直接说家长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免让家长觉得教师心有抱怨。我本着对孩子关心负责的态度,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其进行交流。对于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我做到“多报喜,巧报忧。”我说你的孩子性格活泼,关心集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反应也不慢,只是学习态度不好,所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进步和提高。如果他踏实努力学习,家庭作业认真完成的话,成绩一定会很不错。由于我对学生有充分地了解,对其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且话语中饱含着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使家长很信服,很感动。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我对他说虽然事情多,但孩子的学习也很重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家庭作业的辅导也有很必要的。他也渐渐认识到这一点,表示以后会多抽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做好家庭辅导,他还告诉老师,必要时还会给孩子请一段时间的家教。由于有了家长的配合,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变好了。班主任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班主任在上课及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与老师的顶撞、学生的突然的情绪表现等等。这些突发事件归结起来有这样的共同点:突发性、情绪性、破坏性等等。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意义非常重大。处理得好,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处理突发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现状,认真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深刻认识把握育人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表现出班主任应有的高度的教育机智。现结合一些例子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如果一遇到发生的事情就“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而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件上,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损教师的形象。
有一次,中午休息时,有学生来告诉杨嘉诚将一名女生推倒了,我听了,一股怒气窜了上来:这家伙又给我惹事!刚走到办公室门口,我提醒自己要冷静。我把他们找来,先查看一下女生的情况,还好,只擦破点皮。我又简单问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并没有立即训斥杨嘉成,而是先带他们进了教室。我问大家谁愿意扶那位女生去卫生室处理一下伤口?许多同学都抢着举手,我看着忐忑不安的杨嘉诚,说:“有一位同学做错了事,心里很难过,大家能不能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大家都同意了。我又对杨嘉诚说:“你愿意吗?”他点点头,我又派了一位同学和他一起扶女生去卫生室。回来之后,我把杨嘉诚叫到身边,让他说说当时的情况,他如实说了。我对他说:“你今天很诚实,刚才你的行动已经表明你知道错了,你想一想,同学摔破膝盖多疼啊,消毒的时候也很疼,现在你要说说你准备怎样取得同学的谅解?”他想了想,表示要对她说对不起,要替她做值日等,我摸了摸他的头表示肯定。过后我又在全班开展了一次友爱教育,杨嘉诚也进步了不少。
二、个别提醒,掌握分寸。
有一些突发事件,属于个别现象,不正当的处理,往往会打乱集体正常的秩序。掌握寸很重要,稍有偏颇,就可能把成功变为失败,把学生推向对立面。一次课堂作业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认真地做着练习,我发现一名学生低头往课桌里看着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她在看《水浒传》。为不影响其他同学,我悄悄地拿过书,对她说,你先做作业,书借给老师看看。课后,我先表扬她爱读书,又给她讲清上课开小差的危害,并告诉她,只要她上课认真专心,作业及时完成,自习课时,老师给他做小老师的机会,教同学学习课外古诗。她非常高兴,上课也认真多了。
三、耐心细致,全面了解
由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较为频繁,班主任也经常被这些事情弄得身心疲惫,但处理事情时的耐心细致实在是很关键的。班主任了解情况要详细,处理问题要细致,要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加以科学的分析,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面对学生才会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晓之以情,才会使学生口服、心服,从而收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四、以退为进,循序渐进
发生了突发事件,学生犯了错误后,班主任有时可不急于批评,而是有意“冷落”,耐心“等待”,以退为进,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对有些比较复杂的突发事件,又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在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要通过正当的方式“移情”,疏散双方的矛盾,以冷对热,以静制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的教育作用,在人们情绪激动时,常表现为零效应,甚至产生负效应。职高生由于学业负担较轻,精力不能完全放在学习上,课余时间同学之间的接触较为广泛,矛盾也相应产生,经常为一些小事脸红脖子粗,各执一词,“战争”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因此,要处理好双方的矛盾,首先必须冷却双方的怒火,待双方平静下来后,抓紧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抓住主要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让他们设想矛盾激化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进行冷静的反思。最后,指出解决问题应当寻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这样,便可使矛盾双方的认识得到提高,问题提到圆满解决。
五、有的放矢,因势利导
突发事件的经常发生,给班级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还应高瞻远瞩,不要只满足于某件事情的暂时解决,应有的放矢地适时地对全班学生加强教育,因势利导,抓住契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从内心严格要求自己,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譬如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相关的主题班会,让教育后醒悟的同学在班上公开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学生都能从他们身上明白道理,获得了很深的感受。因此,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如能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那就确实收到了提高学生素质的优良效果了。
六、班主任要对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查
尤其是对有先天疾病的学生老师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从而避免因不了解学生情况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
对突发事件或校园安全事件,应对学生经常开展必要的安全救助常识,做到有突发事件时不麻木、不慌张,及及时上报老师或找大人帮忙。
让学生学会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其实,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学会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和常识。如110、119、120等电话的使用、突发事件时应该采取的基本程序等等,还有教师和学校的一些电话号码也最好告诉学生,以便有事时能够随时通报。教育案例
(一):突发事件的“冷处理” 【案例描述】 9月19日上午的第三节课,我到五(3)班上课,踏上讲台扫视了一下全班,坐第一组最后一排的周锡安不见人影,而桌子底下却散了一地的书本文具。教室里好像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们的眼光齐刷刷望着我。“周锡安又怎么啦?”我询问道。班长站起来告诉我,说是班主任把他叫走了。他的同桌把地上的书本捡起来,收拾整齐后放在他的桌上。我若无其事地开始上课,同学们看到我没有再问什么,便认真听起课来。十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都沉浸在好玩的英语游戏中。忽然,“砰”地一声,大家吓了一跳,教室的门被撞开了,周锡安流着眼泪气冲冲地大步走了进来。他两步走到自己座位上,重重地坐下,然后伸出手“啪”的一下把桌子上的书本全推到了地上,“哗啦哗啦”一片响声,并大叫:“别看我,有什么好看的!”秩序井然的教室顿时乱了套,学生们发出一阵“啊”的惊呼,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站了起来,我还从没见到过如此胆大妄为的学生!如果让这样的学生得意下去,我们当老师的威严何在?以后我们的课还怎么上?其他调皮学生群起效仿又怎么办?学生们也纷纷议论,甚至有人说:“这下周锡安可有好看了,沈老师会把他拎到办公室去的!”听到学生唧唧喳喳的议论,我反而冷静下来,我想: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这么大胆,周锡安就算调皮,以前也没发过这么大脾气,今天肯定事出有因。于是,我向周锡安投去严厉的眼光,镇定地说:“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学生们逐渐安静下来,周锡安也坐在位子上不吭声,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下课后,学生们都排队去吃饭了,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周锡安。我一边帮他捡东西一边温和地说:“周锡安,你今天哪里来的牛脾气?有什么意见可以和老师说,摔东西算什么?”周锡安一边捡一边告诉我:“昨天我和刘鹏举闹了矛盾,动了手,身上还有小伤,事后我们都知道错了,两人握手言和了。可班主任说这事影响太坏,把我的妈妈叫来了,妈妈来了问都不问,当着办公室那么多老师的面打了我两耳光,我不服气。”他停了停又说:“沈老师,您对我这么宽容,我心里很内疚,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刚才是我错了,对不起!”说完,他叹了一口气,眼中充满了乞求原谅的眼光。我拍了拍他的肩,说:“今天你是受了委屈,可你那牛脾气也要改啊。”认识到错误的周锡安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案例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个性和见识也随之增长,他们对老师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盲目的崇拜了,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特别是有了自尊,所以家长和老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头上,也不可以简单的规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更不可以动辄对他们加以呵斥和责骂,否则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怎样能达到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呢?事后我得到两点启发:
1、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周锡安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不敬的,换作平常,也许我就会大光其火,将他训斥一通或者把他赶出教室,让其他学生都陪坐在那里挨训。但是仔细一想,如果这种愤怒的情绪传染给全班学生,那么这节课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会认为老师的脾气比周锡安的脾气还大还急躁,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想恢复就难了。
2、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与学生沟通 很多教育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教师把握不住,过后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在这件事的处理中,我抓住下课后其余学生都走了,只剩下周锡安时与其交谈,了解事情原委并加以温和地批评,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又做到了趁热打铁,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批评并改正错误,师生的矛盾得到化解,使双方更加理解和信任了。【案例反思】 师生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从上述案例的结果来看,冷处理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在“气头上”和在“心平气和”状态下处理问题,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要求我们在处理某些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压住自己的火气,以柔克刚,使火药味较浓的局面发生急转,对立双方便很快走到一起,达成谅解。对学生来说,放一放,冷一冷,能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无视师长的撒野行为,同时也给了他们一个重新认识和自我反省的机会。学生通过重新认识,自我反省,获得了正确认识,就会主动的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有利于解决问题、解开疙瘩。处理好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艺术,要求我们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和令人信服的说服力。教育案例(二)一天放学后,某年级同学王某的家长在没联系班主任的情况下直接到学校找到白天扫地时欺负他家孩子的同学李某,想找其理论,看到李某比较嚣张,在李某班主任在场的情况下,趁其不备扇了李某一个巴掌,(班主任没拦住)扬言再欺负他家孩子不行,当日晚李某家长报案,第二天警察来学校调查,取走监控录像,双方家长去派出所调解,李某家长要一万五千元了事,王某家长想少些,李某家长说,不给这个钱免谈。王某家长很生气没给。最后王某父亲为此拘留半月,之后李某家长找到学校让调解,学校请王某家长到学校调解,王某家长认为已经走法律程序了,之前没有通过学校调解,现在就是不到学校来,说为此已经付出了拘留的代价了,要走法律程序奉陪到底,法院怎么判,就怎么做认了。学校多次请王某家长到学校来,王某家长就是不来,而李某家长非让学校给处理,作为老师无能为力,只好上缴学校处理。反思责任: 工作中有什么事情需要今后注意的?
1、为什么学生发生矛盾第一时间不告诉老师,反而告诉家长?说明他对老师不信任,告诉老师不但问题解决不好,反而会遭到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批评,他认为只有家长能帮助他撑腰,替他出气。
2、家长得知此事为什么与学生同出一辙的处理方式?我想原因也是一样的。
3、学校保安没有履行职责,轻易放家长进楼,也有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
4、被打学生的班主任对态度、情绪均不理智的家长缺少防范意识。今后注意:
1、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摒弃“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平时多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交知心朋友,而不是只有出现问题时再找家长。
2、遇问题不能回避,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好人。
3、平时多学习教育理论,思考育人的方法,做智慧型教师,不能做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应该是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手段的新型的教育工作者。(最后学校出了一部分钱,把问题解决了,打人家长一分钱不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