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校衔接教育研究》成果影响证明材料
《家校衔接教育研究》成果影响证明材料
1、普及了家庭教育常识
通过学校举行的培训和请巡讲团到我校演讲,家长普遍提高了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对学校举办此类活动持支持的态度,参与家庭教育类活动家长达90%以下,提高了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能力。
2、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班级、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家庭教育培训、家长进课堂听课等活动,家长及时掌握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学校的教育动态,有效达成了对孩子教育的共识。家长能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其他的情况,教师也能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促进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正常往来
通过家长会、成立家校委员会以及请社会知名人员担任学校课外辅导员,学校与村、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得以改善。
4、大大减少了学生缺旷课、进网吧的情况。
在课题开展之前,学生周日进网吧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教育一起,现在已经基本杜绝了学生进营业性网吧的现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5、对学困生的帮助明显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家访、潜能生跟踪、请家长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等活动,实现了对潜能生的帮扶,有效地缩小了潜能生与全班同学的差距,找回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提高潜能生的成绩与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3年11月28日
第二篇:怎样做好家校衔接
怎样做好家校衔接
家校衔接,是指家庭和学校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互助活动。家校衔接不仅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小学管理的现代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密不可分,家长是教师的助手,家庭是学校的第二课堂,特别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竟争压力的加强,半成熟状态下的情感纠纷的复杂,家长过高的期望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构成的差异,这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部分家长对小学阶段也特别关注,因此,小学阶段的家校衔接尤其重要。
想办好家校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只有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家长的“所想”、“所需”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地办好家校衔接。因此,做好家校衔接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访,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
1、整体策化,实施方案:开学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2、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的一腔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而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讲一些本校成功毕业生的成长过程,通过这些成功的典范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3、当好导演:在家长、教师、学生这个组合里,教师无疑是个导演。家访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握好取得家长和学生默契配合的重头戏。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防范自己又“导”又“演”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往往让人无所适从,甚至反感。更不能联合家长教导学生。因为我们的学生感情丰富,有个性,自尊心强,容易受到损伤,过多严厉的批评,让学生接受不了,甚至造成自卑或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与师长同处于一水平线上,大胆坦露自己的问题、观点。其次,不能忽视引导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在当代家庭中“代沟”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情况阻碍了子女与家长的交流,也妨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作为教师,一方面应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形象,改变粗暴专横的作风,增强对于女的信任,主动与子女多交谈;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大胆面对家长,消除他们心中的积郁,正确对待长辈的批评。这对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4、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二、电访,使家校的距离更近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学生居住分散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面对家访许多老师确实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也存在部分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老师家访的情况,因此要求老师像以前那样做到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不太可能。因此简便直接的电话联系,成了我们联系家长最方便最节省精力和财力的手段,应如何发挥好“电访”的作用呢?通过思考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什么时候该家长一个电话:学生病了,你得时时打电话询问病情,表示你的关心——让学生与家长感受一点温暖。另外对于问题急需解决又迟迟不肯露面的家长,你必须电话联系,告知他小孩儿的教育急需他配合的地方,并给出具体措施。并且邀请他:如果工作不是特别忙,还是在某天是到学校来一趟。对于好玩游戏的学生,周末可进行电话跟踪,这样也可以借机提醒家长注意这种情况。
2、真情实感的谈话:言之有物,就是电话访问最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废话连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是对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欲语唯真,非真不语”,是说语言应该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要开口讲话。也许这个要求太高了一点,但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言之有物,是说教师讲话应精心设计,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令人生厌。言之有情,是说教师讲话要力求生动有趣,饱含真情。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流畅,而不要吐字含混不清,音量也应力求适中,速度也应快慢适度。
3、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谈话的对象是家长,而学生家长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运用语言技能技巧时,应因地因时因事而易,决不能千篇一律、单调重复。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讲话时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应该坚持的原则:
1、尊重家长的原则: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是办好家校合作的基础。一般来说,广大家长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的文化程度还相当高,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有自己的见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比较敏感。因此,我们把家长看成是战友,相互信任,诚挚合作,以商量、探讨的口吻来施教,真诚地尊重家长,使家长乐于接受,改进不正当的教育方法,更主动积极地配合、支持学校的工作。
2、区别对待的原则: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的不同以及父母、祖辈等不同家庭成员在教育上存在的教育观念、方法的差异,因此,家校合作教育在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他们的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地开展工作,不要“一刀切”,把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家长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家长合作的积极性。
3、双向反馈的原则:学校在开展家校活动时,要变学校的单向宣传为家校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宣传信息,也要努力收集家长反馈的信息。这些反馈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都要认真分析处理,以便加强家校合作的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
家校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召开家长会、对学生的家访、电访要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将使我们的水平大大得到提高,学生也在老师的辛勤培养下,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三篇:浅谈家校共同教育
浅谈家校共同教育
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家校合作的基础则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这一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效果,班主任应该掌握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学生来源本村,兼收一些其它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所以学生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家长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再加上至去年来下岗工人比较多,家长大多在外奔波,无暇更多地关心教育子女,更谈不上采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了。他们与我见面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我什么也不懂,您爱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都成,您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我听了之后不是高兴而是一脸的无奈,教育孩子岂是学校教育所能单独完成,岂是班主任老师自己的事? 为了让家长支持理解班主任工作,更好的配合班主任教育孩子,也为了能和家长更好的沟通交流,我进行了下面一些尝试:
一. 教育观念,采用角色互置法,用情和家长沟通。
过去,孩子一但犯了错误,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一顿数落,用责备的语气教育家长,这样的做法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带来的,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用新的观念和家长沟通。
1.家长是“三位一体”教育中的重要教育资源。
一个班级是由学生、教师、家长三部份组成,是三位一体的。家长是班级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群体的教育资源。这个群体中蕴藏着许多资源优势,班主任老师把家长视做教育对象还当成教育资源,这是观念问题,每位家长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的教育思想有的不正确,教育方法有时掌握的不够好。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把他们视为教育资源并进行利用、发挥。把家长中好的教育方法在班级宣传,家长之间互相探讨,老师从中做正确引导。在一次家长会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那次家长会我并没有太多的发言,而是让多位家长做了经验介绍:
a生家长发言:我是如何培养孩子读书写作情趣的。这个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很爱看书,擅长写作文,文章写的很精彩。
b生家长发言: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这个学生的特点是从二年级开始在练习长跑,无论冬夏,天天坚持,很是辛苦。
c生家长发言:我是如何培养孩子全向发展的。三位家长经验介绍在家长中引起共鸣,这之后我对家长的做法给予肯定,并说明这样做对孩子的培养非常有益,其他的家长我们不妨试试,最后让家长们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和好的做法,这样就比老师一个人在那里讲要丰富的多,把家长这一大群体的资源发挥出来,这种沟通对班级、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有利。
2.采用角色置换法,用情和家长沟通并掌握一些沟通技巧。
现代社会的人们生存压力非常大,而每个家长又有其“烦恼”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在跟家长交流时一定是以一种理解的,商讨的心态去面对家长,让老师的“苦心”“好心”得到家长的“好报”。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上的出发点不同,各自施教的时间,环境也不同,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也不同,那么,老师要平心静气设身处地从家长角度去分析看待,认识,体察家长的心理。前面我说过,我们这一代的家长文化素质不很高,但脾气都不小,都望子成龙,都有一种“教育孩子是你老师的事”这种心理。对于这种情况,我采取“我是家长,我该怎样”的换位考虑,给家长让座,边拿椅子说:“您请座,占用您一点时间和您聊聊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
一来马上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然后我把孩子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这期间还说了对家长在工作很辛苦的条件下还教育孩子表示感谢的话,当家长接受了我时,我再把孩子的问题全盘托出,并用一种高尚的口吻请求家长的帮助并教给了家长一些具体教育孩子的方法,并指出了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不妥之处,就这样家长微笑着感激地走出办公室,并一再表示要和我配合教育好孩子,就这样老师和家长达成理解、共识。
二 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沟通中体现人文思想 1.召开“汇报式”家长会
在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采取了汇报方式,几乎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长面前有表演,有表现,这一次家长会开的很成功.沟通在笑声中完成。会上我让学生做了广播体操表演;让自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进行了扫地、洒水、叠衣服、收拾书包;让朗读的学生进行了朗读、朗诵表演;还每组选出口算快的进行口算比赛;把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览,中间还让一些文艺骨干进行才艺表演。这次家长会上家长们眼见了自己孩子的表现,在比较欣赏中既看到了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长处,很自然地找到了差距,很具体地清楚了孩子的学习知识能力到底应该到达什么程度.这样的展示汇报家长高兴也容易接受,这时候我再适时地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就能欣然的给予配合。家长会结束时我说:“没有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有时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了,关键时刻,再添一把柴,九十九摄氏度的水就能到达沸点!”家长会在掌声中结束。2.随时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方式随时与家长沟通,及时把学生的表现(思想,学习,行为)告诉给家长,可问问学生在家表现,这种沟通方式拉近了班主任与家长的距离,效果很好.我班有个小男孩,学习有些滑坡,但因为家长工作忙且让老人带着所以找家长沟通挺难.有一次在集市我们偶然遇上,于是我利用这次机会将孩子的一些表现向家长做了一下简单而重点的“汇报”,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并和我约好长谈一次,当然了如果家长的旁边还有他人,那么这时老师说话的语气,措词一定要含蓄,免得让家长没面子。在每个期末我还经常给家长写慰问信,这样做有人情味,让家长感到很温暖。在平时我会跟每一位家长建立联系本,把孩子的闪光或淘气的材料每写上一两笔,向家长及时反映,这样做既节省时间又能快速反映问题。3.抓契机沟通
当学生有明显进步时,班主任就要抓住教育契机及时与家长沟通。商谈鼓励和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进步。去年我就接了一个一年级,有一个小女孩是借读生,第一学期的学习不太理想,想转学。但有些原因附近的学校没有接收,这个孩子已有两天没来上学了。家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把孩子送来了,面对我,家长觉得不好意思,我抓住这次机会对家长说:“出外打工很不容易,让孩子去县城念书不就想有一个好的环境好好学习吗?那么今天开始我们双方就要抓紧孩子的学习。”并告诉家长从听写抓起,让孩子会写并写好每一个字,给孩子准备好学习用具。半个月后孩子的听写有了明显进步,在5次听写中只有一次没得优。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我非常高兴,孩子的家长在接孩子时,我当着许多家长、孩子的面表扬家长的合作,这位家长非常高兴。现在这为女孩子在数学语文方面均进步很快,而且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能主动学习了。
家庭是人生第一启蒙学校,家长是人生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而且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协调好家庭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是艺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艺术。只有艺术的沟通才能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孩子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第四篇:教育如何加强家校联系
教育如何加强家校联系
一个好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下面,我着重谈谈作为家长要怎样去加强同学校、同老师的联系。
首先,家长要主动、积极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校访”和“师访”。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比较充分的交流。校访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任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人,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二,积极参加家长会,非不得已不要缺席或请家中其他人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体现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和尊重。每个家长的发言不要太长,有些想法如在会上不便谈。可在会后与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向爱人传达会议内容,以求统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作为老师,我们诚恳地希望各位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批评和意见,同时,又必须指出,家长不宜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有损于教师的威信,归根到底,还将有碍于孩子接受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
第五篇:参加幼小衔接家校夜话心得体会
参加幼小衔接家校夜话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家儿子进入小学校园已经1个月了,认真倾听了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座,了解到上小学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有些孩子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出现抗拒心理,出现的“厌学”情绪。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长首先心理定位必须准确。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每个孩子学习的指标如同参考工程建设指标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要看到孩子的优势,针对孩子的学习接受程度,理性的给孩子定位,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承受学习的压力,不如让孩子主动的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紧密和严格。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休息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都环环相扣。所以对于孩子的时间观念的培养就显得由为重要,但是身为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因为现在孩子还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还处于一个懵懂期,被动的认为家长在做的就不会错,家长需要早起,下班回家不管多累,现在流行的“葛优躺”是最好不要出现,应该是把我们回到家里需要做的事情马上处理,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放学回家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写作业,而不是有样学样的“葛优躺”了;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坚持做完。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书包收拾好才能去看电视和玩。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支配。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心,适当的让孩子做点家务, 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不能帮到很大的忙,甚至可能会帮倒忙,但是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并不需要结果。
三、培养孩子交际能力。
人是群居动物,有人比喻成豪猪,冬天为了取暖,他们必须离得近一些,但是因为距离太近,它们的刺又会刺痛对方,因此只能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说人际关系的培养还是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交际能力去维系。对于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我给与孩子的就是几句话:谦虚、不骄不躁,去发现他人比你优秀的地方,心怀感恩之心。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说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如是说来增强家长的知识面。当今社会电子产品以及电子设备太多,不让孩子接触是做不到的,像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让孩子去接触电子设备,引导孩子在网络上去接触有教育意义的动画以及游戏软件。例如:我的孩子在家玩的游戏软件是“悟空识字”,动画类的:“福鼠三十六计、哈利学前班、唐诗三百首”,这些东西需要家长陪伴着孩子去看,家长自己必须知道里面所讲的内容,并能在孩子产生疑问的时候,能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答孩子的疑问。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我并不赞成让孩子睡前看书,因为看书是一种有意识活动,睡前大脑应该适当放松。孩子接触事物比较少看完书大脑会处于高度的思考状态,不利于睡眠。我一般会在睡前让孩子听听比较舒缓的古琴曲,让孩子早点休息,睡足10个小时。早上起床,我会让孩子朗诵课文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书,这样既让孩子增强了阅读能力还锻炼了孩子的朗诵能力。
总之,老师和家长互相协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给我们一个方向,家长要顺着老师所给的方向,督促孩子更好的接受并吸收所学习到的知识。、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愿意上学,喜欢上学,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一(4)班王弈心家长 王飞201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