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战影评及观后感8
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将商业与艺术,还有对社会问题的叩问很好的糅合在一起,这样的好的港片不多了。从《无间道》到《黑社会》,别的就再也看不到了。眼下,《寒战》做到了。其他的,像《夺命金》、《窃听风云》,也只是偶露狰狞,并不足以达到令人仰视的地步。
《无间道》作为一部警匪片,其主题却并没有局限于警与匪的对立,而是直至人性,将人性中的善与恶揪出来,进行最大程度的拷问。匪进入警局内部卧底,最后人格分裂,像去做一个好人,却怎么也抹不去身上的原罪。而警进入匪卧底,作为好人却需要去做坏事,不管做坏事是不是手段,是不是为了掩饰身份,但毕竟还是做的了。《无间道》里梁朝伟的卧底警察,其实还是有所美化的,没有去太多做恶的镜头。而现实中,我所知道的卧底警察,虽说是为了破案,但在扮坏人的时候,在嫖与赌之上的表现,很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演戏。毕竟,不需要卧底的时候,也是那样去干的。邪与恶在体内贯行,人性的善与良,就会变的模糊。这种善恶观,直接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而“无间道”的说法本身就是佛教里的说法,无间地狱的轮回,将泯灭一切,受最大的苦。
《黑社会》及《黑社会2》,说的是香港黑社会的演进,但这个黑社会在第一部里展示的是整个香港底层社会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道德沦丧,伦理失序,尔虞我诈,拉帮结派,这种丛林生存法则,在郑重庄严的社会制度之外,在生民之间,不断地演进,小市民安安静静的生活,随时可能被打破,随时被改变。黑社会也是人,在帮派之外,他们也过着最为普通的市民生活。只是,他们是一群稍微典型一些的市民代表而已。而到了《黑社会2》里,话题更是进了一步,不仅仅是香港的市民生活,而且成了大陆与香港的冲突,港民生活在大陆庞大的存在面前,已经无法把控自己,即便是黑社会,也成了大陆可以把控的棋子。香港人生存的无奈与局促感,在渐多的大陆人面前,已经无法自控,面临着可悲的局面。在英殖民时期,是女王的影响,现在,又面临着大陆秩序的侵入。所以,《黑社会》里的黑,显然
有着更多的无奈感。
眼下,将《寒战》上升到《无间道》与《黑社会》系列的高度,还为时过早,但这种气度与力图所展示的格局,也明显将这部新的警匪片拍到了一定的高度。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但真正高的片子还没有出现之前,无疑,《寒战》就只能是代表。
说《寒战》的格局没有足够的高,之因为片子将话题局限在香港警察制度的范围之内,并没有逾越过多。而《无间道》对人性的黑暗,《黑社会》对社会秩序的失范,都超出了单纯的警匪片与黑社会片的局限。《寒战》却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界,它所说的,甚至都没有超出警界的范畴,在更大层面的探讨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但《寒战》已经大大超越了警匪片的格局,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下一段有剧透,围观者慎入,可直接跳过。
一个匪,或者说一帮费,劫持了一部满载五名警察的警车,然后向警局索要赎金。当警车准备了接近九千万的赎金时,匪却说只需要三千万就够了。于是在将三千万送给匪的时候,大量的警力被牵制,匪却轻易地将警察准备的余下的超过五千万的资金劫走,那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然后,匪徒又顺利地将案底抹平,几乎不漏任何破绽。这就是整个片子中案宗的主要部分。而复杂破案的则是鹰派的梁家辉与斯文的郭富城,而这个案子的侦破结果,又将直接影响到两人的升迁。实际上,无论是鹰派还是斯文派,两者为了香港的安危,都并没有,而是匪在操纵警察,使得警察内部的矛盾及制度暴露了出来,从而使得梁家辉与郭富城的两派发生抵牾,甚至一度势如水火。并因为斯文派的郭富城的个人能力,从而将案情理顺,并
揪出了真正的匪。
《寒战》的高度,超出单纯警与匪设置的部分,在于对制度的拷问,还有制度中人的执行情况。片中再三说香港是亚洲最安全的都市,这是因为在香港有一套严密的社会制度,警察各安其道,使得犯罪分子无法为所欲为。但随之,就用智商达到192的叛逆的警三代来推翻了上面所说的制度。任何社会都不能使唯制度论,因为制度是人制定的,而人都存在缺陷,人所制定的制度也不例外。所谓的制度好,不过是没遇到对手,只要是熟稔了所谓的制度,并可以穿透其缺陷,并且制造出大的混乱来。再者,制度是人来执行的,而严厉的人与温和的人不同,就会造成人治与法治的摇摆。虽然,人治者未必会有私心,但人治带来的恶的影响,却需要整个社会去消化,就必须进以杜绝了。这种思辨,在于《寒战》,是一种对警匪的超越,也使得片子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的境界。
不过从演员的角度上,《寒战》仍然是一种回光返照,而不是全面繁荣的到来。梁家辉、刘德华、郭富城、刘德华,包括作为配角的林家栋、钱嘉乐、杨采妮、尹子维,都还是老一辈的那一代人,《无间道》与《黑社会》里就是他们,现在还是。而《无间道》里的小一辈的代表,余文乐还没能够挑起大梁,而陈冠希则已经另类沉沦。唯有《黑社会》里的新生代古天乐,与谢霆锋、吴彦祖等人撑起了一片天,但也并没有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而《寒战》里的新生代彭于晏、李治廷又能走多远,还不太好多,但似乎也不能太看好。唯一的好消息算是,《寒战》的导演是新的,有了陆剑青、梁乐民这样的新锐,只要他们能够保持水准,那么以后的香港影片的路子,也需就此开大了一些,这也算好消息一个。
转至豆瓣,本文章由百度影音在线播放 8楼影院整理
第二篇: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港产警匪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诞生新气象,上世纪80年代的黑白激斗夹杂着无厘头佐料,枪战设计多有浪漫化成分,功夫打斗占据很大比例;90年代开始模仿好莱坞的痕迹渐重,格局国际化,成分科技化,枪战专业化、军事化,反派不乏军阀、恐怖分子、跨国军火商,直升机坠毁和大厦爆破等大场面屡见不鲜;2002年震撼影坛的《无间道》再一次为警匪片开辟新方向,情绪压抑、气氛冷峻、悬念密布,渲染高智商对抗,且伴有宿命式的情节和低落结局,都成了《枪王之王》《窃听风云》等跟风之作的标配。
转眼又过去十年,轮到两位新晋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的《寒战》被推上风口浪尖,被冠以“十年最佳警匪片”“港产警匪片革新之作”等称号。依笔者之见,十年最佳等硬性指标当然需要见仁见智,但梁陆两位编导为挖掘警匪片新魅力做出的积极努力,通过影片不难一目了然,他们迫切想要“开宗立派”,甚至有勇气淡化以往卖座警匪片的两个最大优势。
一是简化了警察破案的抽丝剥茧,弱化了传统意义上最出悬疑效果的一环。影片看似头绪繁琐,一波三折,其实具体到破案几乎是手到擒来,一查出黑火药的成分,就顺藤摸瓜找到罪犯大本营,一发现“环境特征”的线索,内鬼的身份顿时毫无疑问,而且这些证据还并非主角拼死争夺或神机妙算得来,完全出自办案的既定流程(接了案子,该化验的总得化验,该发现的肯定会发现),几乎不包含智力挑战,没有本格破案的恍然大悟,也没有希区柯克故事的柳暗花明——“抓坏人、找内奸”带来的惊奇效果不多,显然并非剧本不佳,而是梁陆另有醉翁之意。
其二是更改了港片惯有的武力设定。论动作场面,对预告片里飞车爆破满心期待的观众多半要扫兴,尤其是那颇具冲击的车身断作两截,到了正片不过是个醉汉酒驾意外而已。坏人们不但斗智不行,被警方轻易抓了把柄,武斗更加不堪,除去警局内奸那一拨人,余下都是没几句台词的莽汉,完全不够精锐的香港警察打上几分钟的,只需放几个烟花就能一锅端。而最关键的是,梁陆让主角集体远离一线战场,副处长也好,廉政公署主任也罢,岗位职能本就和上阵搏命十分不协调,除了郭富城在交赎金时打了两匣子弹,其余戏份较多的角色几乎都连扣扳机的机会都没有,持枪破门、摸爬滚打的活儿全是配角甚至龙套们干的。两位老
将打不动也说得过去,演过李小龙的少壮派李治廷竟也只是文职,梁陆颠覆传统的用意就很明显了。想想以往的警匪港片,只要带个“动作”标签,罕有主角不冲锋陷阵的,即使《无间道》这样不爱舞刀弄枪,最后还得亲自上天台拔枪做个了断。
破案驾轻就熟,打斗点到为止,梁陆舍弃了观众最易先入为主的两个看点,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剧力密集之处,人物关系。观察、揣摩角色,是欣赏本片的最大乐趣,智力上的收获不亚于一流的破案故事。片中角色纷杂,但交代起来纹丝不乱,即使你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和长长的职位,也能望过一眼就记住此人身份,加上熟口熟面的大咖云集,只要不是进场晚了,理清相互关系毫无压力。但同时,要猜透他们的心思却着实是个脑力活,角色间两两交集甚密,台词机锋处处,合作与对立、欺骗与坦诚、争锋相对与真情流露,似是而非的揭晓中不断引发猜测,随着事态演进,各人立场还有摇摆和转折,更衍生出无穷变数,交织出一条条极富张力的叙事线,组成疑云密布又条分缕析的大网,最后收归为一个铺陈妥当的终点……还没完,居然还是个开放结局。
映后查看了一些评价,发现一些女性观众对本片无甚好感,表示看不懂或无法投入。这不难理解,影片本质上是部男人戏,主角都是高度职业化、理性化的专业人员,表情严肃,行事冷静果断,纵有感情用事也极少袒露,台词多用书面话,掺杂大量警用名词、科技术语,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也是由始至终一身职业装,处在高强度的警务作业中,好不容易有“我帮你煮面”的柔情一刻,也很快被急促的铃声打断,许多女性观众热衷的浪漫和诙谐几乎全无踪影,对着冷冰冰的权力角斗和脑力激荡,当然很难爱得起来。本片安排在光棍节档期,还真是明智。
“寒战”英文翻作“Cold War”,老外大概会理解成同名的“冷战”,取其无硝烟战场之意,恰好应和影片的本质诉求,表现香港警务机关的一次危机测试。以一场突发劫持事件为引子,包括警署、廉政公署和保安局等部门悉数登场,各方关系错综复杂,但配合有条不紊,互相协助、互相制约中,保持了打击罪犯、内部消毒的高效运作,精简的管理链、审慎的职务交接、微妙的权力制衡,又有效防止了个人凌驾于警方使命之上,这测试的结果十分喜人。
影片将香港警界刻画成一座安抚市民的正能量制造机,这秩序井然的庞然大物是一代又一代警界元老们用心血建造,几个不自量力的小年轻妄图从内部搞搞震,当然势成螳臂当车。
片尾用字幕褒扬警方的表现如何出色,通常在历史或人物传记类影片才会采用,结合开篇强调的“纯属虚构”,不难看出,全片相当于香港警方借大银幕开展的一次公开演习,故事虽假,却希冀观众尤其是香港市民相信,其中展现的警方精良体制、维持治安的强大能力俱是真。刘德华的答记者问,梁家辉退休后对郭富城的勉励,听着是不是有出戏的不自然感觉?太正常了,他们本来就是在替警方念公关稿嘛。
PS.总有留言对文中写女观众的部分表示不满,只能解释一下。
映后邀请观众填写反馈表和接受采访,一共25名观众参加,其中15名男观众和7名女观众给的都是好评,有3位女观众给了低分,并填了“看不懂”和“情节没意思”等评价。
因为参加的是较早时候的点映,当时除了一些影评人的“交口”,还没有任何观众口碑,我只能从这个有限的样本判断,会有相当一部分女观众不喜此片。之后行文时就谈了一段这个“有些女观众为啥不爱看”的问题,指的当然是不喜者,诸位留言的女读者既然爱看,当然不在讨论之列。何况即使按照调查结果,大部分女观众也是持称赞态度的。又是怎么推导出笔者歧视女性呢?
转至豆瓣,本文章由百度影音在线播放http:/// 8楼影院整理
第三篇: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类型电影都有着稳定的元素,同时又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在不断地吸收时代精神的同时,对各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气质和风格各异的作品。
经典警匪片的叙事模式就是“猫鼠游戏”。在这场游戏中,猫鼠阵营之间、各自阵营内部都可以进行力量对抗。以香港警匪片为例,吴宇森凸显的是兄弟的义薄云天,所以在《喋血双雄》中自然是“猫鼠之间”的惺惺相惜;同样的还有林岭东也奉献了《龙虎风云》,那个时代“基情”四射;而杜琪峰似乎更钟情于黑帮演绎,不断地把江湖之间的恩怨放大,关照着“鼠辈”的人性,比如《暗花》、《暗战》;陈木胜也是执导警匪片的常客,他的《双雄》《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宝贝计划》更侧重表现“猫的世界”,叙述逻辑多是有心理阴影和情感难题的警察遭遇一起新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在处理棘手难题的同时走出阴影,伤痛愈合;麦庄的《窃听风云》系列更有现代感,采用了奇观性强的高智商犯罪模式,把“小猫”变相地转化成了“鼠”的角色,这无疑是警匪片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最经典的《无间道》在后面会单独再述。
连推带踢的节奏密度
《寒战》主要展示的是“猫”阵营的力量对抗。香港警队行动处下任处长选举有两大热门:鹰派人物李文彬﹝梁家辉饰﹞与年轻的警长刘杰辉﹝郭富城饰﹞,二人都暗中较劲。一辆载有警察的冲锋车被劫持案件发生后,大当家的正处长外出,给了两个人建功立业的机会。李文彬专横跋扈,刘杰辉冷静缜密,各自都有一派下属,然而,“猫”的计划总是提前被“鼠”知道,而“鼠”一直在暗处,“内鬼”究竟是谁?李文彬是为了救自己深陷绑架案的警察儿子还是本来就有阴谋在其中?刘杰辉真如廉政公署所言的贪污谋私?……这些悬念都步步跟进,成为了一个钩子,不断地把叙述带到下一个章节。
除却悬念叠生之外,《寒战》节奏紧凑,绝不拖泥带水。往往在你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它已经进入到下一个叙事环节中去。开场设置得简单直接:中心商业街,人流如织,情侣甜蜜恩爱,画外音是香港暴风雨的新闻播报,突然间便是爆炸……一切都是猝不及防,只消短短两分钟时间,香港警队全班人马就华丽丽地登场了,而且给每个人物配上有节奏感的字幕
交代。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有助于观众理解人物关系,同时又强化了节奏感,这一手法与《风声》开场的长镜头——通过一段机密文件的传送带出特务处人员——颇为相似。由于叙事密度大,节奏紧凑,观众几乎没有喘息机会,连推带踢地被赶到下一个情节中去。如此一来,情节的关联处往往需要推敲一遍才能理顺,但正因如此,才会有足够的观影快感。最后悬念被揭开……(省略N个字)。这一点跟《新警察故事》的设定颇为相似,彭于晏的角色等同于《新警察故事》中的吴彦祖,他们都是警队系统的高官子弟,离经叛道的年纪采用暴力反抗体制秩序。
除了叙事节奏之外,《寒战》的视听节奏依旧值得称道,开场便是香港夜空的大航拍效果,奠定了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景观。作为警匪动作片,全片极具动感,飙车、爆炸、枪战一个不少,而且大部分场景采取了当今摄影中非常时髦的手持摄影,影像微微颤动,有着呼吸的质感,与紧张的悬念叙事紧密贴合。
香港主旋律警匪片的新样板
“香港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这是《寒战》海报上的一句话。影片通过这样一次虚构的劫车案件,展现了香港警务系统如何启动一次危机预警机制。在这次可以被称为香港警队除暴的安全演习当中,香港警署、廉政公署、保安局、媒体等多方联动,针对公民的知情权获得、权利的实行与监督、人治与法制观念的探讨等诸多问题摊在眼前,尤其是故事最后,李文彬退休,年轻的刘杰辉即将上任,还以字幕的形式交代了香港社会的政治与人权问题……可以说,《寒战》是近年来香港电影中为数不多地把商业片和政治宣讲结合得比较不错的电影,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香港主旋律警匪大片,在社会和政治内涵上做出的最好的示范作用。但影片不但不让观众反感,同时还会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这或许是内地的主旋律电影应该去反思的问题,不要动辄便以恶心人不偿命的姿势推销意识形态。
《寒战》为何无法比肩《无间道》?
《寒战》的宣传一直捆绑《无间道》,说《寒战》比肩《无间道》,那无疑是在博一个商业噱头。任何人心里都清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间道》都是警匪片中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不但是香港警匪片,好莱坞亦是如此。《无间道》之所以让所有的警匪片都难以望其项背,抛却社会因素,但从类型属性上来说,是在于它表面是一个“揪内鬼”的警匪片,实质上又超越了警匪片的内涵,深入到复杂的人性深处,以“猫”、“鼠”身份互换之后的两个人
去揭示“我是谁”的人性哲理命题。带着面具生活的卧底形象在警匪片中司空见惯,当两个带着面具、又分属不同阵营的卧底遭遇在一起,互相拥有对方的身份(吴宇森的《变脸》亦是如此)时,一个“想回去回不去”(梁朝伟),一个是“不想回去但必须得回去”(刘德华),这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已经脱离了其职业属性界定,成为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当两个人争夺一个“好人”名额时,影片考验的不仅是角色的心理,同时也逼问了观众自己:如果有一次生命机会,你会让给别人么?每个人都想做好人,这是观众可以认同人物角色的情感基础。
可以说,《寒战》成也紧凑,败也紧凑,相对于《无间道》,《寒战》一味地把精力耗在了悬念和视觉设定上,同时也进入到了政治和社会层面,但是在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上却没能深入。我唯一有印象的是:梁家辉饰演的李文彬与儿子在家里会面的一场戏,这场戏的气氛始于安静,当父亲揭露了儿子的计划,“百密一疏”,儿子似乎还不甘心,当父亲把枪递给儿子,儿子透出阴鸷的眼神,接过枪,说了句““I LOVE U,DAD”(好像是这句)立刻却被隐藏的警员击中。可以说,即使有这样的情节和情绪设定,在人性深度上考量,《寒战》是在家庭伦理层面的探讨,(父子之间的对话又涉及到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有着现实的政治指向性),相对于《无间道》的人性思辨来说,还是不够细腻。
再从片名来看,《无间道》片名取自于佛家,无间地狱是十八层地狱中最底层,进入无间地狱中的人都是穷凶恶极之人,永远不得超生,永远地受着地狱的痛苦煎熬,永远没有解脱的希望,影片片名已经传达出艺术野心,同时,《无间道》还通过警匪年轻与成年后的道路对比,注入了佛家的循环因果观念,从而让影片厚重了很多。而《寒战》直指的是一次行动代号,少了想象意义。如此一来,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用《无间道》作对比,不是来打压《寒战》,而是一种挑刺儿行为。然而,当一部电影需要被挑刺儿的时候,已经证明它足够优秀。
转至豆瓣,本文章由百度影音在线播放http:/// 8楼影院整理
第四篇: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寒战影评及观后感
去年香港新浪潮回顾展,《点指兵兵》和《边缘人》的导演章国明说,拍电影太累,他现在给廉政公署(ICAC)做事,对生活很满意。作为最早涉入警匪类型片的导演,章国明的几部作品以及翁维铨的《行规》都极具代表性,影片揭示了体制的强大,警察的形象也表现得很脆弱。料想其幕后原因,大概便是ICAC成立后,警方势力便受到了极大限制,身份不似以往。此后,警匪片历经了吴宇森和林岭东们的技术革新,赏心悦目、眼花缭乱。中间更有某些狂人导演,不打招呼上街现拍,公然在油麻地警署前搞爆炸。上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迅速滑坡后,《无间道》的出现有如进行一次心脏起搏,无奈躯壳朽木,回天无力。此后,香港电影直接进入了合拍片时代,多数香港导演看出了门道,争先北上淘金,这便是戏外的游戏规则。
以这样的电影史料陈述开篇,原因在于它们与《寒战》有着奇特的联系。严格来说,《寒战》只是讲了警方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匪徒们关系不大。然而,警匪片本就是一亚类型,警察跟匪徒互相充当背景的情况亦不少见。而这篇文章要论述的问题正是警匪片为何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搞到最后居然只是为了上位,权利斗争的游戏规则,搬演起来就像内地时兴的宫斗剧。
讨论《寒战》的由来,自然不能去信什么十年来最好的剧本,因为剧本和成片本来就是两回事。之所以会有《寒战》,原因也出在合拍片上。有人会不解了,《寒战》够港味,主角里面基本没有内地演员,与合拍何干。答,只要《寒战》把内地市场放在了首位,那么,《寒战》就不免要受到合拍片的框条限制,譬如过审。《寒战》的主旨是宣扬香港的法治精神,塑造一个积极正面的香港形象,像金融中心以及安全城市。考虑到《寒战》的出品方,说故事内核是左派立场加亲建制派并不为过。最简单的一条,且不说续集故事如何,这一集中的坏蛋居然主动遵守体制内的游戏规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讽刺。不是说这样的做法就不好,只是,拿它当影片的最大悬念,多少会让反派显得过于幼稚,缺乏说服力。
以反派在片尾表现出来的只手可遮天,直接做掉刘副处,远比做这么篇“百密而一疏”的文章要容易得多。我猜想,编导没这么干倒不是怕剧本立不起来,相反,《寒战》要讲的是
内部斗争,没有硝烟的冷战,它像极了运动斗争不断的政党游戏,整人、扣帽子,这确实比玩杀人灭口的戏码要高明复杂得多,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但以《寒战》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编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事情都搞那么大了,还想掩人耳目说是内部矛盾,我看确实是高估了警方的正义力量,诈唬观众。
前三十分钟,《寒战》绷得很紧,梁家辉与郭富城的分裂和对峙也很出彩。没有多余废话,气氛立马到位。相反,等到李治廷这般后生出来,《寒战》开始啰嗦大道理,ICAC的对话戏拍得有如新老师上课,极其乏味。即便可以祭出“续集会解释一切”的霸道理由,然而,《寒战》遗留下来的漏洞还是太多了一些。尹子维、钱嘉乐、林家栋和安志杰,要么有因无果,有么有果无因,四个人的线索没有一条是理清楚的。于是,即便彭于晏的响指打得再响再脆,我脑子里想的也绝不是续集会有多劲爆。最起码的,导演你先把这一集的东西说清楚啊,不是要比肩《无间道》么,先看看人家的完整性和流畅度……
显然,如果让一名观众去总结《寒战》,他们得出的结论竟然会是香港警方正大光明,面对ICAC可以挺直腰杆,领导人更是很有手腕。在这个层面上,《寒战》带给我的失望要远多于惊喜。即便郭富城的“香港一日游”追踪能带来一些亲切好感,即便开头炸影院、结尾炸龙标的细节也有怪趣味,可把电影看做一个整体,《寒战》的模样竟是残缺不全的,好似那阻击警方的烟花武器,说到底却不知为何而放。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最大要义不是让主人公一字不落地将出来,更不是大打字幕去讴歌记录。《寒战》接连犯下了两个致命问题,试图让观众去理解所谓的游戏规则,进而对警方持有崇高敬意——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宣教片。
因此,如若有人说《寒战》是香港警匪片甚至是港片的突破创新,这个我是不同意的。过去十年,港片有过黄精甫、彭浩翔等人,他们被寄以希望又最终落空。《寒战》的陆剑青和梁乐民都是首次执导长片,看得出剧本上做了很多功夫,碰到这么大格局的片子,明星扎堆,制片人靠谱。从这个角度来说,《寒战》又是值得鼓励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突破的话,我觉得,《寒战》是合拍片的一种突破,它提供了更多的解读空间,令一个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充满了惊人的暗语和玄机。至于纯正的港片,我想,它不在《寒战》里面,更不在彭浩翔的《低俗喜剧》,甚至也不一定会在杜琪峰的《毒战》里。因为悲观地说,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市场和土壤后,正统港片已经无限接近死去。至于十年来最好的警匪片,在我的个人评
价体系里面,那依然是来自风格化的银河映像作品。不可否认,《寒战》具有预算和明星上的优势,可一部电影的好坏显然不单是取决于这些。再不然,当年《无间道》都救不了市,想在《寒战》身上摊派任务,那也大可不必。鼓励新晋,不可揠苗助长,还是要遵守自然的游戏规则。
转至豆瓣,本文章由百度影音在线播放http:/// 8楼影院整理
第五篇:寒战影评
寒战影评
有两月没有看过电影,打开网络才发现今年的贺岁档大片不断,各种类型、各色演员都有,找了找寒战,有高清版了,省点钱吧,不去电影院,电脑上将就的看看吧。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信息量很大,大部分的片段被强行咀嚼,没有消化,完后慢慢的回味,捋一捋,才有些回过神来的意思,简单剖析一下:
1、一遍就能完全看懂的人智商绝对也是在192以上,我智商测试139,没有跟上节奏。
2、部分看过此片的朋友,包括电视上一些影院采访都讲到和无间道的对比,个人感觉这就像海神号和泰坦尼克号的区别,虽然寒战也不失为一部节奏感强的电影,但是明显粗糙,人物刻画脸谱化。这让我想到了《隋唐演义》和《水浒传》的区别,隋唐也很经典,但是要划入四大名著是没有希望的。
3、如果寒战没有续集,只能说导演有些自作聪明,一味的追求新鲜和悬疑的效果,很多大家猜想的人都不是幕后,让李sir(梁家辉)的儿子李家俊(彭于晏)出来顶缸,这确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有虎头蛇尾之嫌。如果他是大boss,联合其他的警员为了让李sir 上位,就算他智商很高,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社会活动能力;如果他不是,电影最后的那个电话就是夜宴上的那把飞刀,永远让观众搞不清楚。
4、这是一部为了争夺权力的暗战。李sir(梁家辉)和刘sir(郭富城)到底谁在搞鬼,其实就是在互搞。从种种迹象来看,开始是李sir占上风,让自己的儿子进入其中,使自己的鲁莽顺理成章,后做成被迫交权的假象,置身事外。应该说开始李sir没有想要杀警察,那个得哮喘的死了不能算,他们把他送回来是为了让他就医,结果死了,就算没有这出戏,哮喘了,治不好。而另一个刘sir的助手徐sir没有出卖刘,被流弹所伤,单行道上根本就没有想着他会上来,死是一个意外。让刘sir上天桥没有打算让他死,但是李家俊破坏了这个游戏,从前面的表现来看他有些嗜杀和自恋成性,所以在桥上
本来就结束了,李sir完全可以赢刘sir,也不会有下文了,李家俊自作主张要杀刘sir而后快,结果这一举动让刘sir惊觉到他们是要杀了自己,并直接联想到了李sir,而此时的李sir以为天下太平了,放松了警惕,接下来明暗位置互易,刘处于暗处了,结果反将一军,引入了ICAC和保安局,最后全面突破了李的防线,最终用天气的问题逼李不得不弃车保帅,进而只能下野来表示自己的高风亮节。
5、李家父子在家交流的那场戏,完全是高智商的典范,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事先的排练,小李在厨房简单的权衡后,让李sir完全的撇清,完全堵住了其他人想要质问和怀疑李sir 的口,李家俊虽然被抓了,他老子还是有机会把他弄出来。
6、金库主管肯定告诉过徐sir,用不完的钱要拿回来,但是只告诉他一个人,他被安排出走国外,后听说徐sir死掉了,所以他放心的回来了,把责任推到了徐sir身上,李sir发现他回来了,这个人不是警队人员,而且知道内幕,就必须要死。这个事情也提醒了李sir要把所有知情的人都干掉才安全,就有了后来的天台火拼,他的目的达到了。最少他自己是安全了,因为他的儿子是不会出卖他的。
7、钱的问题不用说了,肯定是要拿5000万那部分的,这个都是老桥段了,没什么可说的。
8、而电影之所以这么纷繁复杂,保安局局长刘德华功不可没,很多只有高层才有可能掌握的情报为什么流出来?因为高层不想看着警局铁板一块,这样保安局的重要性就没有了,只有他们互相有矛盾,遇事才需要仲裁,才需要都去倚重保安局。刘德华的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直接导致了这个游戏必须精彩下去。
整体来说电影还是不错的,不是那种浪费时间的电影。期待这班人马拍出更好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