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记录 个案
家访记录
一、家访活动,意义重大。
当我们来到学生家时,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当我们赠送礼品给学生时,学生家长感觉出乎意外,不好意思接受;当我们离开学生家时,学生家人热情挽留。从学生家长的的行动中、从学生家长的话语里、从学生家长的的眼神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种感动,一种感激,一种期待。这种信任让我感觉到了我受人尊重,做教师光荣;这种感动,让我有一种自责,说明我们平时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这种感激,说明贫困家庭太需要帮助了;这种期待,使我感到教师责任重大,更激励我要努力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此情此景,老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情感倍增,我想如果我们把家访工作正常,和家长做好教育教学方面的沟通,学生又何从不尊重老师?家长又何从不配合学校工作?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确实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学校校长、老师都应该把家访活动当作常态性的工作来做.二、家访活动,使我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
(一)溺爱。一部分孩子家长对弱智儿童或耳聋儿童特别疼爱,认为孩子已经不幸,好像前世做了什么坏事似的,做家长的应该多为他们操劳,不能再让他们受苦。因而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衣服不洗,被单不叠,即使有什么错误,家长也予以迁就,孩子有什么要求,做家长的总是尽量满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缺乏应
有的教育,我家访的学生丁某就是这样的。
(二)放任。一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残疾,虽不说是累赘,但对孩子的成长莫不关心,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孩子放假后,基本是在外面玩,家长不闻不问,聋学生顾某就是这样。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本人靠祖母过日子,祖母手语也不会,无法管顾某管,孩子假期在家出现了无人教育的现象,顾某过着没有父母关爱,没有人过问的孤独生活。面对这样的家庭,我们真可怜这孩子。
(三)望子成龙。部分家庭较好的学生家长,不面对孩子智障的现实,一味的追求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孩子文化成绩的优劣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好坏。如学生涛某,男,独生子,中度唐氏综合症,父母都是文化之人,原在普通学校上学,由于自身的残缺,不能跟班学习,被同学瞧不起,涛某很痛苦、孤独,在学校在家基本都不讲话,饭也吃的很少,家长无奈,只好怀着试试看的心里将其送到我校读书,到我校后,由于班上学生人数少,老师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涛某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家长也很高兴,但家长还是苛求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寒假里家长按照普小教材天天辅导涛某学习,可涛某又学不下去,又变得沉闷起来了。
三、家访活动使我更多的思考特殊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残疾儿童所进行的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针对残疾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我认为:有必要为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让家教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联手,形成合力,才能使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我认为残疾学生家庭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参与学生教育、指导的意识和能力,让家长通过学习,接受指导,了解一些简单的特教理论,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对子女教育循循善诱,得心应手,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
(二)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帮助家长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教育难题,及时扭转残疾学生无家长教育的局面。
(三)家长要面对孩子残疾的现实,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①更新理念,家校联手,共同育残才能成才,智障教育要把教育行为转移到教会孩子生活自理,教会融入社会这个主题上来,让孩子掌握学会做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本领,不能以文化成绩来衡量好坏。②要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即不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又不溺爱迁就、百依百顺,更不能歧视嫌弃、任其发展。③要树立教育信心,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尊重、亲近孩子。如:经常与之说话交流、参与家庭事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一起外出做客等等。④教育要有耐心和毅力,对孩子点滴的进步要给予肯定、鼓励,甚至一定的物质奖励,帮助孩子矫正身心缺陷,促进身心发展,不能简单粗暴、半途而废。更不可以大声呵斥。⑤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智障儿童往往是通过模仿学习,懂得一些道理的,因此家长要文明举止、和睦相处,以良好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
第二篇:个案记录
个案记录
冬泳 服务时间:2013年7月5日
服务地点: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
服务对象:小夏
社工:温冬泳
访谈记录:
当日小夏轮岗休息,社工约见了他,因小夏之前就个人交往问题和心理困扰来咨询过机构,看得出来小夏对本机构已不再陌生。小夏大方地在社工身边坐下,便开始自我介绍,原来小夏今年32岁,高中毕业,有计算机维修和营业员上岗证等相关证书,之前还从事过营业员、收银员、仓库管理员、超市货管等多种工作,现在一家小型私人超市做销售员。社工对小夏频繁换工作表示担忧,便询问他工作中是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小夏并不逃避问题,并说出了工作中的困惑,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就是店里来了一个新店长,是销售管理毕业的,有一整套完整的高标准来严格管理销售人员,不容许销售人员有一丝的疏忽与散漫。在这高压政策下,小夏明显感到压力和不适应。小夏认为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货架不平整和地上脏乱,店长对于细节性的要求却特高,而小夏则认为在这个小超市没必要要求那么苛刻。店长在这个方面有说过小夏和其他店员,这便更激化了小夏他们对店长的不满。这时社工分析了店长与小夏的问题,建议小夏站
在店长的角度考虑产生矛盾的原因,即如果小夏是店长,他会怎样管理超市,怎样规范制度等。小夏是有所悟,能理解店长严格要求销售人员是为了店的整体形象,提高销售人员的自我约束力和增强销售业绩。此时小夏不再像刚才描述问题那样气愤和激动了,语气也缓和了许多,露出了刚来时的微笑。
下一步打算:
小夏是一个比较积极的小伙,他想极力改变现状,让他能尽快融入超市这个氛围,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技巧的欠缺,使他每次都处于被动状态,下步社工将着重解决小夏的交往障碍,增强他的交往能力,提高他的自信心。
第三篇:家访个案分析
家访个案分析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讲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变得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就需要教师能走进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家访就为我们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班级有个叫高欣宇的女生,高高的个子,成绩一直属于中等,而且有一个顽疾始终改正不了——听课不认真,心不在焉。虽然对她进行过多次教育,但是效果不明显,她仍然我行我素,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就这样,我踏进了她的家门。原来,她家为了她上学方便,在街里买房,欠下许多外债,父母打工,生活很艰辛。而且由于父亲以前读书不多,而现在为了生计只得出苦力挣点钱,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就特别高,希望她处处优秀,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期望越高,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就越严格,孩子经常会因为一点点的小错误就受到严厉的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成绩不升反降,而且沉默寡言,从不和父亲沟通,而父亲也越来越失去了耐心。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感觉心里隐隐作痛,父母感情融洽与否、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天下的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好的。然而,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应该如何去教育子女,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于是我及时肯定了孩子的一些优点,同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建议家长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多发现其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哪怕是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甚至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
高尔基曾说过: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的一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四篇:家访个案
家访个案:走进的不只是一扇门
吴英智 辑
家访的目的:老师与家长及时地沟通交流,了解孩子,鼓励孩子,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建议。不做“告状式家访”,使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沟通更加贴心。
家访的主题:走进孩子的心灵
家访的指导对象:四年(1)班
邓耀安 家访前的准备:
1.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明家访的意义,并且对全体家长承诺:我的家访重在沟通交流,重在解决问题,重实效,请家长配合我的工作。
2.利用班会课动员学生,哪一位同学上课的纪律最好、最认真听讲,就可以主动邀请老师先到你家里家访。
家访的内容:我班有个后进学生小安,他父亲在家经常喝酒,对他的学习从不过问,并且经常打骂他,母亲有病在身,对他的管教无能为力。因为家庭影响的缘故,小安到了学校不交作业,上课精神分散,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而且在班中经常捣乱,成为同学眼中“不可救药”的后进学生。实际上后进生身上都存在可贵之处,关键是我们如何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落后感的心理。我了解到小安的情况后,我没有放弃,反而主动与家长联系。听说我要来,孩子早早的就等在了楼梯口,至今都让我忘不了第一次看到他那时,那种期盼的眼神,一家人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可他的妈妈却一直站着和我说话,因为她的病,导致她根本不能坐。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她的病谈开了,起初她得的是腰间盘突出,可一直没有找到
合适的治疗方法,所以一再耽误,现在已经出现了并发症,别说辅导孩子、做家务,就连弯下腰搂一下孩子对于她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孩子的父亲整天忙于工作,还要照顾这个家,也无暇顾及孩子。一番谈话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在学校有时情绪极不稳定,暴躁起来,谁的话也不听,一个享受不到母亲呵护的孩子怎能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我当着家长的面,对孩子提出了几点恳切的要求,使这个学生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今后要
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小安,这个孩子接受能力较强,由于自由散慢,导致成绩下降。于是,我就从作业抓起,要求他每天放学后,在限定的30分钟内把语文作业认真完成,并把作业交给我面批给予辅导。两周后的单元测验,他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我当即在班上表扬,并向家长汇报喜讯,进一步与家长商量制定帮教计划,帮他补习功课。这样,通过长期的帮教,师生的感情逐步接近,教师和家长的话都能听记进去了,形成了一个“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气氛。我真的要感谢这次家访,因为它让我走进的不仅是一扇门,更主要的是它让我走进了孩子的心灵,走进了他们一家人的情感世界。
家访后的收获与思考:家访后的感觉很丰富,思考也更多,爱孩子就应该让他更好的成长,让他更好的成长就应该更了解孩子,以最适合他的成长方式和他交流。那么,老师,需要跳出学校的空间,跳出狭义的师生关系,跳出静态的知识领域,怀揣着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好奇、对孩子的希冀家访去!你会发现孩子更为精彩的一面!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应当充满着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尽管这个学生的品质已非常败坏”。从本质上说,教育事业实际上是一种爱的事业,这种爱,超过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蕴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教师用爱去温暖后进学生的情怀,用爱心去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这样才能引导他们自觉自动地沿着教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使教师“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真心与诚意,一旦为学生所了解体验到,他们便会被打动,“金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的感情对他们的陶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学生要真诚,不管基础好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热情相待,严肃教育,既做他们的导师,又做他们的朋友。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实事求是地对其分析和评价,仔细发现其积极的、向上的、美好的东西,多方面地关怀他们,给予他们亲切感和温暖感,给予他们力量和希望。信心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并受教师体验到,丁有宽老师说过,“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抓住反复点,促进飞跃点。后进学生不是定了形的砖,后进学生并非处处都差,他们也有长处、优点,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于细微中见精神,不失时机地让其亮相,激发其进取精神,那是一个转折点”。教师必须树立起把后进学生转化的信心,用无限的爱心来唤他们回头。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后进学生这种要求尤为强烈。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为了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后进学生要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全面了解、认真分析地开展工作,要细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找出他们的病根。教育必须反复抓,要有耐心,不能急躁。一急、二火、三粗暴是转化后进学生失败的重要教训。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后进学生更需要理解、更需要爱。对于后进学生,要特别热情,特别耐心,有特别的责任感。后进学生有自卑,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同学的认可。教师要用“爱”温暖后进学生的心田。不少学生就是在老师耐心的感化中敞开自己的心扉,树立信心,力求上进的。转化后进学生要与家长密切配合,转化后进学生还要与他沟通信息。只有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才能对一个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施以科学的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学生不是一天造成的,转化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体现了他们思想波动具有较强的反复性,需要有一个
知识积累、认识深化、情感同化、行动自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后进学生的转化过程总是包含着反复,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转化后进学生的措施,及时地进行帮助教育,必将取得转化后进学生的成果。教海无涯,教师永远需要用“心”感化学生,用爱心来滋润学生的心田;用诚心来激励学生的斗志;用信心来使学生扬眉吐气;用细心来抚平学生的创伤;用耐心来引导学生来懂理;用恒心来唤起学生的意志。
(本文获佛山市2006年家访、家长会、亲子活动活动方案评比二等奖)
第五篇:家访个案分析[范文]
家访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
胡亚轩,我们班比较令老师头疼的女孩子,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较差。除了学习上令老师担忧,还有一点就是爱撒谎,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可是我却从她眼睛中看不出一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天真纯洁。只要她没有完成作业,她总是会闪着她无辜的大眼睛说忘记在家里了,刚开始我也会被她的眼神欺骗,后来才发现这是她惯用的法子。
要帮孩子改掉这些缺点还得找到原因。家访过程十分顺利,通过与其父亲的交谈了解到孩子父亲平时忙于工作,母亲会照顾到孩子的生活,父亲平时也会抽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上,但偶尔会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孩子比较惧怕父亲。
二、反思:虽然现在有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其现在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本抵不上对孩子学前期的教育。起初,我也会联想到是否是“后妈”的影响,可据他父亲说现在的妈妈对她也十分好,对她的生活照顾的十分周到。但是由于对方也是带了个女儿过来,而且已经上初中了,我想,她现在的母亲应该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从而忽视了对颖学习上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母亲的教育和指引,母爱的柔情和细腻是父爱所替代不了的,而这个时候的小女孩也正希望可以对妈妈撒娇,希望妈妈每天都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是从颖身上看来,确实是缺少这份母爱——很短的头发、重复几件已经泛旧的衣服。家庭环境的变化对颖的心理产生了影响。颖的撒谎行为,也是由于她自卑而产生的,她不希望老师批评她、不喜欢她,以此用撒谎来推卸责任。我映象很深的就是颖每次完成作业都会很高兴地跑来和我说她作业都做好了,然后闪着那双大眼睛期待着我给她的表扬。这正是颖从小缺少父母关怀的体现,她渴望老师、同学、家长都能够给与她更多的关心、表扬、鼓励,在得到别人的赞许之后,她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在家访中了解颖的父亲有时会对颖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使得颖十分惧怕父亲,在家中也有撒谎的行为。家长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使孩子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对家长说真话,易使学生产生说谎行为。通过家访找到了颖出现上述学习行为偏差的原因,同样在其他孩子的家访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家访这一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的转变,结合家、校的力量为孩子有效学习、健康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家访个案分析
苏友明是我们班中的一个男孩。聪明伶俐,长得眉清目秀。可是,在我上课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缺乏纪律观念,经常上课不听讲,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或影响旁边的同学听课。最让我头疼的是,他经常在上课做小动作,写作业时也慢,常是一节课只写几个题。并且是每次作业只要老师督促才有效,老师不说了,他就躲在一边玩。作业做不好,老师怎么批评他,他总是一个不在乎的样子。家长也没办法,多次说教,根本无效。每次考试成绩也总是不及格。
一、问题分析: 通过家访,我发现苏友明的家庭对孩子特别溺爱。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他4岁时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其非常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自私、放纵、蛮横、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家里他很爱看电视,不大喜欢和同伴玩,常是一个人呆上几个小时。另外也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独个儿玩玩具,所以就养成了一个人默默做事的习惯,性子也很缓慢。
二、对班主任商量对策 1、于是,我和苏友明的奶奶沟通爱孩子,更要管孩子,关心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耐心对待,多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2、苏友明在班级中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没有知心好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和班主任胡红老师不仅达成共识,以后要多鼓励他,并把他的座位和班上很活跃的陈诗晴坐在一起,让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些。
家访案例 xx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里生活条件很差。他很聪明,但是从来不想用在学习上,只想怎么玩的开心。为了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会努力学习,我作了一次家访。
我利用周末时间来到他的家里,他的外公接待了我,当我说明来意后,老大爷非常高兴。他向我介绍了家庭情况以及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他说: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回家一次,两人还不是一起回家,孩子同时见到父母的时候很少,可想而知孩子肯定是想念父母的。所以老人看着孩子可怜,就加倍的疼爱她,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从来不让他干任何的事。现在都11岁了,还是外婆每天给洗脸,早晨睡懒觉不爱起床,外婆就等在床边,看上学快要迟到了才叫醒孩子。孩子不爱学习,怕写作业累,外婆就不要求孩子写了,有时还替孩子写作业。听到这些,我心里已经想好了怎样做好老人家的思想工作了,我从表扬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我说:xx待人热情,有礼貌,热爱劳动,讲卫生。外婆听了也点头,可是,不学习可不行,将来没有知识干什么都吃力。现在管还来得及,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什么人才,做家长的也不会后悔,留下遗憾。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我们老师有责任管理学生,但是家长也要在家管理,我们双方要密切配合才能管到位。如果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打,就完了。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后来外婆听了连连点头。最后我又给外婆提了几点建议:
一、建议家长孩子尽量自己接送,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
二、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在学校打架回来就罚。管就要管得彻底,一边打还要一边教育,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三、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家访过后一星期,xx就明显有了进步,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我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思想,家长也高兴。原来家长很怕见老师,现在主动和我联系。一个多月下来,xx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作业不拖拉了,打闹现象少多了,没事时还能看看课外书。虽然他的理解能力还很差,成绩提高不太大,但是作业上错误少多了,我相信有了好的开始就有成功的可能。
家访工作总结
墨尔根小学 李艳
几十年书教下来,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学校也将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已经与自己相处一年多的学生们的成长,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在复习最紧张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有许多综合素质不高的家长对于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是很明白,在这次家访中,我耐心地为家长介绍和讲解,有许多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支持。
四、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不同,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班主任应该具体分析问题,“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一味不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
在此次家访中,许多家长也给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
1、希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强联系与交流,能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学习。
2、上个学期学校开展了亲子活动,家长反映不错,家长希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活动,能与孩子在学校一起参与活动及互动。
3、希望老师多鼓励不够主动发言的孩子。
4、希望其他任课老师能采用各种形式和家长多沟通,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