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政治必修一10、1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②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课前预习】(利用课前15分钟,理解熟记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
(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
消费,过渡到--------消费,部分向比较--------消费迈进。
(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特征是--------、--------、--------的小康。
3、全面小康的目标:
本世纪头--------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
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基本实现、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
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明显改善、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而又安定团
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转变取得重
大进展,在--------、--------、--------、--------、的基础上,实现人均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权利,具有更高素质和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建立,()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和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
费模式。
2、正确对待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的进程一样,是一种的发展过程。有
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在的基础上,率先;相
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加快发展。
【课堂检测】
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人人享有。合理有序的基本形成,占多数,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小康社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二篇:高一英语必修一1
高一英语必修一1-5单元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30分,每空一分)
1.Courage is one of the ________ of a good soldier.A.successB.interestsC.qualitiesD.difficulties
2.Fran is an honest girl.I say it, ________ I don’t like her.A.first timeB.the first timeC.a first timeD.for the first time
3.—Where did you spend you summer holidays?
—I didn’t go anywhere, because I wouldn’t be able to go on holiday with my mum _______ ill
A.wasB.beC.beingD.to be
4.I have _______ all my papers but I still can’t find my notes.A.looked throughB.looked forC.looked afterD.looked out
5.Having seen the film, he said what a wonderful film he _________
A.sawB.has seenC.had seenD.would see
6.I suggest that we take part in more such activities in future _______ we did last week.A.whichB.asC.thatD.than
7.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_________ cars _________ increasing in China.A.owns, areB.owns, isC.own, isD.own are
8.Alice trusts you, only you can _________ her to give up the foolish idea
A.tryB.attractC.temptD.persuade
9.I was about to go shopping _________ it began to rain.A.whileB.asC.whenD.though
10.Is this the reason _________ at the meeting for his carelessness in his work
A.he explainedB.what he explainedC.how he explainedD.why he explained
11.Thank you for all your hard work last week.I don’t think we _________ it without you.A.can manageB.could have managedC.could manageD.can have managed
12.He must be from Africa, _________ can be seen from his skin.A.thatB.asC.whoD.what
13.Seeing that he was so seriously ill, I insisted that he _________ to hospital at once.A.was sentB.be sentC.will be sentD.had been sent
14.I’ll tell you _________ he told me last week.A.all whichB.thatC.all thatD.which
15.--I’m not sure if we’ll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It all ________ the weather.A.takes part inB.depends onC.comes toD.puts up
16.On Sept.29, 2008,Shen Zhou VII returned to _______ earth from _______ space successfully.A.the;/B./;theC./;/D.the;the
17.--How is your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It is _______ but sometimes I feel a bit _______.A.interesting;boringB.interesting;bored
C.interested;boredD.interested;boring;
18.Paul is studying Chinese and _______ is his dream to work in China.A.itB.thisC.thatD.there
19.Some students go to school _______ the tube every day.A.withB.forC.onD.at
20.The volleyball match _______ if it rains tomorrow.A.will put off B.will be put offC.is put offD.puts off
21.Put on your coat, ____________you will catch a cold..A.soB.butC.andD.otherwise
22.We _______ rush-----there is plenty of time.A.can’tB.mustn’tC.ought not to D.don’t have to
23.They _______ classes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A.hadB.would haveC.were havingD.are having
24.She has decided _______ as a volunteer teacher in a small village because she enjoys _______ challenges.A.to work, to meetB.to work, meetingC.working, meetingD.working, to meet
25.Mary left London five years ago and I _______ her since then.A.don’t seeB.didn’t seeC.hadn’t seenD.haven’t seen
26.--Have you moved into your new house?
--Not yet.The rooms _______.A.are paintingB.have been paintedC.are being paintedD.have painted
27.We had a nice evening at my house and then Dad _______ my friend home.A.takeB.tookC.was takingD.will take
28.More than 100 heads of foreign states _______ the opening ceremonies of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A.promotedB.organizedC.designedD.attended
29.Nowadays, old people like to live ________ there is no noise and crowds.A.whereB.whichC.whatD.that
30.Christopher Reeve was seriously injured in the accident.But he _______ finally and returned to film making.A.got onB.gave upC.pulled through
二、单词拼写(共10分,二填空(每空1分)
31.Mike is ___________(抱怨)about the bad food when he heard someone calling him.32.With the new technology, the costs will be ________(降低)by 80% at least.33.The big fire _______(毁坏了)most of the building, causing a great loss.34.After ________(毕业), he will go to the western China to work as a volunteer teacher.35.The soldiers covered a _________(距离)of 100 km.a night.36.The boy wants to be an ___________(运动员)when he grows up.37.It was very __________(慷慨的)of you to have lent them your new car for their holiday.38.He has made full preparations for the exam, so he is __________(有信心的)for success.39.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action to s_______(解决)the traffic problem.40.You have made a lot of spelling mistakes in your writing.You have to take it ______(严肃地).三、短文改错(共15分,每空1.5分)
As is known by all, the Internet is41.__________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our42.__________ everyday life.On it, we can only read news43.__________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meet so much44.__________ information as possible.We are often send e-mails or45.__________ make telephone call to our families as well as our friends.46.__________
However, we can go to school on the net, read different kinds47.__________ of books and even teach myself English.We can also enjoy48.__________ music, watching sports and play computer games on the49.__________ net.We can do shopping even without leaving our home.50——————四. 在下列定语从句中,填入适当的介词。
51.The pencil ________ which he wrote was broken.52.He built a telescope ________ which he could study the skies.53.The woman, ________ whom I learned the news, is a nurse.54.The wolf ________ which the sheep was killed was shot.55.She has three children, all _______ whom are at school.56.There is a tall tree outside, ________ which stands our teacher.57.My glasses, _______ which I was like a blind man, fell to the ground and broke.58.In the dark street, there wasn’t a person ________ whom she could turn for help.59.I was surprised at the way ________ which he treated the old man.60.The age _______ which children can go to school is seven.61.His bike ________ which he went to work was stolen last night.62.Do you know the building ________ which is flying a red flag?
63.Ours is a beautiful school, ________ which we are proud.64.The desk ________ which Jack is leaning is John’s.65.He bought a book yesterday, the author ________ which is a teacher.五.把下列各组句子合并成一句。
66.John is a very kind-hearted man.You can turn to him for help.67.The book is written by that famous writer.I am very interested in it.68.Tom is the boy.I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him together.69.Have you remembered the factory? We worked in it last year.70.It is the gold diamond.I spent all my money on it.71.The old Olympic Games could date back to 776 BC.The modern games come from it.72.I have nine friends in America.Four of them work as doctors.73.The woman has just won a gold medal.I read about her in the newspaper.74.The house is 7 kilometers away.I was born in it.75.This is the very farm.My father used to work on it.六.选择填空
1.This is the school _____ Mr.Smith once taught.A.in that B.when C.where D.there
2.Have you visited the house _____ the famous scientist was born?
A.where B.in that C.that D.which
3.The factory _____ Mr.Li used to work was closed last week.A.when B.where C.that D.which
4.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day _____ we first met?
A.that B.when C.what D.on that
5.The time _____ we studied together is not easily forgotten.A.at what B.when C.that D.where
6.October 1,1949 is the day _____ we’ll never forget.A.when B.that C.where D.in which
7.October 1,1949 was the day _____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A.which B.when C.where D.in which
8.Is this the shop _____ sells children’s clothing?
A.which B.where C.in which D.what
9.Is this museum _____ they visited last month?
.that B.which C.where D.the one
10.I still remember the sitting-room _____ my mother and I used to sit in the evening.A.what B.which C.that D.where
七.改错
1.Is this hospital that they want to visit next week?
2.Is this the museum the one some German friends visited the other day?
3.He has two sons, each of them looks like him.4.He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 he spent with the villagers.5.Please tell us about the people and interesting things which you have seen in America.6.The knife which she often uses it to cut the bread is very sharp.7.Please pass me the book that cover is red.8.The sun heats the earth, that is very important.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CBCAC6-10 BCDBA11-15 BBBCB
16-20 ABACB21-25 DDCBD26-30 CBDAC
四、单词拼写
71.complaining72.reduced73.destroyed74.graduation75.distance76.athlete
77.generous78.confident79.solve80.seriously
五、短文改错81.by-to82.playing后面加a83.can后面加not84.so-as
85.are去掉86.call-calls87.However-Besides88.myself-ourselves
89.watching-watch
90.正确
参考答案
二. 在下列定语从句中,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with2.through3.from4.by5.of6.under7.without
8.to9.in10.at
11.on12.on13.of14.against15.of
1.John is a very kind-hearted man whom you can turn to for help./ John is a very kind-hearted man to whom you can turn for help.2.The book which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is written by that famous writer./ The book in which I am very interested is written by that famous writer.3.Tom is the boy whom I went to the cinema with together./ Tom is the boy with whom I went to the cinema together.4.Have you remembered the factory which we worked in last year?/ Have you remembered the factory in which we worked last year? 5.It is the gold diamond which I spent all my money on./ It is the gold diamond on which I spent all my money.6.The old Olympic Games which the modern games come from could date back to 776 BC./ The old Olympic Games from which the modern games come could date back to 776 BC.7.I have nine friends in America, four of whom work as doctors.8.The woman whom I read about in the newspaper has just won a gold medal./ The woman about whom I read in the newspaper has just won a gold medal.9.The house which I was born in is 7 kilometers away./ The house in which I was born is 7 kilometers away.10.This is the very farm that my father used to work on./This is the very farm on which my father used to work.三.选择填空 1~5 C A B B B 6~10 B B A D D 四.改错 1.hospital前加the 2.去掉museum前的the 3.将them改为whom 4.将when改为that 5.将which改为that 6.去掉it 7.将that改为whose 8.将which改为t
第三篇:高一政治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B2.D3.C4.B5.C6.D7.B8.A9.D10.B11.D12.B13.C14.(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职能体现出来的,即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体现出来的。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A2.A3.B4.A5.D6.A7.B8.C9.C10.C11.A12.B13.C14.(1)美元汇率一直呈下跌趋势。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虽有波动,但总体是上扬的。(2)兑换美元少支出人民币1600元,兑换欧元要多支出人民币400元。(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就换汇成本而言,去美国比去欧洲旅游的支出要少,所以可以选择去美国旅游;如果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度、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水平、家庭经济实力、是否去过等),则还须进行具体分析。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A2.C3.A4.C5.C6.C7.D8.C9.A10.A11.C12.C13.D14.(1)①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着相关商品的价格。②当某种商品的购买旺季过后,需求减少,由原有供求平衡或供小于求的状况转变为供大于求的状况,于是商品价格下降。(2)①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②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D2.A3.A4.A5.B6.A7.B8.B9.B10.A11.B12.C13.D14.D15.B16.(1)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③与某种商品相关的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2)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A2.A3.A4.B5.A6.B7.B8.B9.D10.D11.B12.C13.B14.(1)甲为贷款消费,乙为钱货两清的消费。(2)①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②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种情况还是适合攒钱消费。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C2.A3.C4.B5.C6.C7.D8.A9.D10.A11.D12.B13.D14.A15.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原因:①绿色消费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为特征。它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②绿色消费理念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16.(1)从众心理、攀比心理。(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单元复习1.A2.A3.D4.C5.C6.C7.A8.B9.B10.A11.C12.(1)第②条曲线更符合经济学道理。理由: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会减少人们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则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7月6日和9月28日猪肉价格相对低,所以消费量大些;而8月3日和12月7日猪肉价格相对高,所以消费量少些。)猪肉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其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消费量波动不会太大。(2)鼓励生产和经销商到外地采购生猪,增加市场供应;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本地养殖大户,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增加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对市场经营户提供税收和管理费用的优惠,减少其经营成本,稳定肉价;加强对市场的价格监管,防止个别经营户恶意涨价。(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B2.A3.C4.C5.A6.B7.C8.A9.D10.B11.B12.C13.A1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D2.B3.A4.A5.D6.C7.A8.B9.B10.C11.D12.A13.B14.D15.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1.A2.C3.A4.A5.B6.D7.B8.D9.C10.B11.C12.D13.海尔集团的成功首先在于公司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四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定位准确,适应时代潮流,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其次,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探索科学的管理手段。通过“创新驱动”和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三,公司通过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A2.C3.D4.A5.C6.C7.B8.D9.A10.D11.(1)某君的劳动技能不高,就业观念落后,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2)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和再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和再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做朋友的思想工作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介绍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某君想要实现就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某君从主观上改变就业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B2.D3.B4.C5.A6.D7.B8.A9.A10.D11.A12.C13.C14.(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2)对居民的储蓄存款不能笼统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坚持适度的原则。这是因为,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这部分资金要暂时退出消费领域,会影响到消费。如果国内有通货膨胀的情况,居民储蓄存款增多会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如果国内有通货紧缩的情况,储蓄存款增加会使居民消费萎缩,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加剧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加反映了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启动民间投资任务艰巨。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1.C2.A3.A4.D5.C6.B7.B8.A9.B10.B11.D12.D13.D14.(1)主要有储蓄存款、购买股票、购买债券、购买商业保险、直接投资等。(2)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银行存款基本上没有风险,而购买股票、公司债券、金融债券等风险较大,投资时应慎重。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薄弱,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如买债券、炒股、投资房产等。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单元复习
1.C2.A3.A4.A5.C6.B7.C8.A9.D10.C11.(1)表一反映了企业销售总收入逐年增加,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增加。表二反映了企业资产构成发生了变化,由国有资产占100%的企业发展成为国有控股企业。(2)该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得到了发展。说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D2.B3.B4.D5.B6.C7.C8.A9.A10.D11.A12.D13.A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该企业对技术人员在分配上的倾斜有利于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开发和利用新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C2.A3.A4.A5.C6.D7.D8.C9.D10.A11.A12.B13.B14.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C2.A3.C4.A5.D6.B7.C8.C9.B10.B11.A12.B13.B14.C15.A16.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征税和纳税
1.A2.B3.D4.C5.D6.B7.C8.B9.B10.C11.B12.C13.D14.D15.C16.B17.C18.(1)漫画反映了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低。(2)2008年3月1日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2000元。因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这样既能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又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单元复习
1.C2.D3.D4.A5.B6.D7.D8.A9.B10.B11.C12.A13.(1)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确立此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2)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既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还有利于刺激内需、扩大消费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3)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财政加大用于“三农”的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科教事业发展;有利于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C2.A3.A4.C5.C6.C7.D8.B9.D10.A11.D12.(1)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具体的交换过程中对某一具体商品的最终成交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2)开放性题目,不拟定具体答案,只要能结合相关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且言之有理即可。(3)这是一个探究型题目,不必像其他题目一样答题。建议:可以从市场价格形成、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市场秩序和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C2.A3.C4.B5.B6.C7.D8.经济手段:①⑥法律手段:⑤行政手段:②③④9.A10.C11.(1)2002年到2006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2002年后有所回落,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是农村居民收入从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国家通过财政、投资政策向农村倾斜,可以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市场调节具有自身固有的缺陷,单纯的市场调节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政府必须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在保证市场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体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C2.D3.A4.B5.D6.D7.B8.D9.C10.A11.C12.C13.三位同学的说法都是不全面的。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实现GDP在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要保持经济发展的一定速度。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意味着“其他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关键,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不仅农村有,城镇里也存在,因此只要农民收入增加了,全体社会成员也就都进入小康了的说法是错误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但是保证充分就业并不一定意味着收入的自然增加,因为收入的增加与经济效益和分配制度有关。14.本题为拓展探究型题目,不拟具体答案,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从网络上搜索相关的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建议从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几个方面考虑。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B2.A3.D4.C5.C6.A7.A8.D9.D10.A11.B12.A13.D14.(1)传统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的区别。(2)循环经济。因为这种发展模式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它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3)略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B2.B3.B4.B5.C6.A7.C8.B9.D10.C11.C12.A13.B14.(1)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因此“全球化其实挟带了大量的美国化”。(2)应该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B2.C3.B4.B5.B6.B7.B8.C9.C10.B11.C12.D13.(1)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数减少,而投资总量却在增加;实际到位外资的增长高于合同外资增长;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比重明显增加。这表明2007年浙江省利用外资水平提高,结构更趋优化。(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利用外资方面,要从浙江省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尤其是有竞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立足浙江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要利用浙江的人才、劳动力和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单元复习
1.D2.B3.B4.C5.C6.C7.C8.B9.C10.(1)材料一反映了2002-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还比较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经济效益不高。(2)为了解决材料一的问题,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材料二正是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的应对之策。(3)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体说,主要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等。综合练习一
1.A2.B3.D4.B5.C6.A7.C8.D9.A10.D11.B12.B13.A14.B15.A16.C17.C18.D19.C20.(1)图一表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逐年提高。图二反映了我国2003—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增长,其中2003—2004年、2006—2007年增长速度较快。(2)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各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强,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3)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才具有持续动力,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21.提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的现象有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毁约违约、上市公司虚报瞒报等。治理社会诚信缺失是个系统工程,可以从国家和社会、企业、个人三个角度着手来进行分析。综合练习二
1.D2.D3.B4.B5.C6.A7.D8.D9.D10.D11.C12.B13.B14.B15.C16.D17.A18.A19.B20.C21.(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三个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2)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消费者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3)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增高尔夫球具、游艇、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税,取消浴液、洗发水、花露水等一般护肤护发品的消费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新增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消费税,调整汽车、摩托车消费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2.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主要应对措施医疗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农村和落后地区就医条件差。减少流通环节;改革医疗体制;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等。教育城乡、地区差别大,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接受高等教育负担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政府对教育,尤其是农村、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助学金覆盖面,完善贷学金制度等。住房商品房价格涨幅过快,房地产行业秩序比较混乱。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行业秩序;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等。就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再就业困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培训,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23.提示:①上网搜集近年来三地住房价格的变化情况,列出图表。②搜集有关去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资料,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及其对住房价格变化的影响。③比较三地住房价格变化情况,结合三地实际情况作出预测。④题目可以是《对王先生购买住房的建议》,建议可分两种:一种是建议在三地中的某地购买;一种是暂时都不要购买。
第四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内容包括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模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1
企业与劳动者
公司经营与发展
1、企业.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②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9、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劳动和就业
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④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3、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3)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人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2
投资的选择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股票、债券和保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3
个人收入与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6、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坚持效率优先:
①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②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仅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伞兵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③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2、兼顾社会公平:
(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①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率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②兼顾公平,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2)如何体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3)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得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第五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
知识是聪明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炎火;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进生活的荒径,就能够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1
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是与之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有四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综合型,其中纸币发行量过多属于需求拉动型。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后者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的现象。
④危害不同:前者会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后者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居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⑤解决的方法不同。
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
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货币的发展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2)结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①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信用卡的作用: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及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②支票:
A.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B.种类:分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适用于办理同城转账结算。
C.现金支票注意事项及特点:妥善保存,不得折叠;准确性,现金支票要查验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单位书写是否正确;有效性,要在有效期内到指定银行支取;间接性,不能拿来直接购物,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①100外币可兑换更多本币-→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抑制进口、刺激出口-→资本流入。反之亦然。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及信息、心理、投机等因素。
③决定汇率的因素:汇率是由本国货币和他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之比决定的。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
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人民币升值后果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⑤中国RMB国际地位提高。
负面影响:
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
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5)外币不等于外汇,外汇能够用于国际间结算,外币不一定能。外汇的主要职能是国际结算。外汇储备主要用于稳定汇率、偿还债务、平衡国际收支等。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2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
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
C、相等不亏不赚。
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h/个×个数=价值总量)(单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商品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了。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什么价格不会无限制上升或下降)
C.等价交换: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交换。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不存在于每一个个别场合。
③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化。――需求法则
(3)不同商品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4)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第二,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②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如果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第二,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压缩生产规模;当供不应求是,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因而扩大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来讲,只有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企业应该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够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市场需要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就要求也促使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进行生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3
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这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①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成正比。
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商品价格的高低,这是影响消费的又一最主要因素之一。
①价格高低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②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成反比。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消费量下降;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人们消费量提高。
③物价的变动引起的消费量的变动的程度是因商品种类而异的。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消费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④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数量。
(3)另外,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4)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此外,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优化消费结构,克服不健康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前者消费的是有形商品,如书籍、电器、水果等等;而后者消费的是服务,如家教、理发等。
(2)人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也越来越常见。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我们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②贷款消费。
其含义是指在购买大宗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买主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
③租赁消费。
第一,含义:是指有些商品由于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来获得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方式。
第二,租赁消费的原因:对于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商品不划算。
第三,租赁消费的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第四,租赁消费的优点:便宜,避免了浪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可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①生存资料消费,它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的消费;
②发展资料消费,它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
③享受资料消费,它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及特点
①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消费结构的特点(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消费结构变化的方向遵循着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2)恩格尔系数
①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一个系数。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原因: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有利: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常借此推销商品。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 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夸耀性
盲目性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符合实际
讲求实惠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
2、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定要践行一些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③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②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③为什么要提倡绿色消费?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④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①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②资源具有稀缺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戒奢以俭。
③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