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政治必修1教案9.2 依法纳税
高一政治必修1教案9.2 依法纳税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纳税人、负税人
2、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2、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教学重点、难点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计税实例材料,并思考税金的缴纳者和承担者分别是谁。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增值税中,布的增值税由织布厂上缴国家,但由服装厂负担;服装的增值税由服装厂上缴国家,但由百货商场负担(商场通过加价由消费者负担);个人所得税中,税金由所得者个人上缴国家,并负担。
教师点评:税金的缴纳者和承担者,在增值税中是不一致的,在个人所得税中却是一致的。可见,缴纳税金的不一定都是税金的实际承担者。我们把税金的缴纳者叫做纳税人,税金的承担者叫做负税人。
(二)进行新课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4―85页,并思考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
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因为生产经营者最终把税款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每一位公民都是消费者。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85页图文材料,并思考公民为什么要积极纳税?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1)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2)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6页实例,并说明陈某属于什么行为?会受什么处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欠税行为。法律制裁。(3)骗税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7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4)抗税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7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8页“相关链接”,思考公民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工作?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纳税人、负税人,以及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
(1)伪造、涂改帐本和票据(2)威胁、围攻税务人员(3)隐瞒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4)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款
A.(1)(3)B.(1)(4)C.(2)(3)D.(2)(4)答案:A [例2] 纳税人和负税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对二者关系理解正确地是()A.纳税人是税款的缴纳者,也是实际承担者
B.负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当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D.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的税款承担者,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答案:D [例3] 下列对公民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必要性的认识正确地有()
(1)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3)是国家向公民提供服务的前提和保证(4)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5)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
A.(1)(2)(3)(4)B.(1)(3)(4)(5)
C.(1)(2)(3)(4)(5)D.(1)(2)(4)(5)答案:C [例4] 公民要自觉增强纳税、护税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做到()A、关注税收使用,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 B、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争做直接纳税人 C、检查处理滥用税收收入的不法行为 D、处罚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答案 A ★课余作业
讨论: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税收实例,讨论应如何认识和对待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这一论题。★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把握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义。
修改后教案
明珠学校
吴炎平
高一政治必修1教案9.2 依法纳税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纳税人、负税人
2、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2、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教学重点、难点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计税实例材料,并思考税金的缴纳者和承担者分别是谁。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增值税中,布的增值税由织布厂上缴国家,但由服装厂负担;服装的增值税由服装厂上缴国家,但由百货商场负担(商场通过加价由消费者负担);个人所得税中,税金由所得者个人上缴国家,并负担。
教师点评:税金的缴纳者和承担者,在增值税中是不一致的,在个人所得税中却是一致的。可见,缴纳税金的不一定都是税金的实际承担者。我们把税金的缴纳者叫做纳税人,税金的承担者叫做负税人。
(二)进行新课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4―85页,并思考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
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因为生产经营者最终把税款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每一位公民都是消费者。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85页图文材料,并思考公民为什么要积极纳税?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1)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6页漫画,思考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什么是偷税?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2)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6页实例,并说明陈某属于什么行为?会受什么处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欠税行为。法律制裁。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分析讲解
(3)骗税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7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分析讲解
(4)抗税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7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归纳,讲解。
学生活动:请同学思考偷税和骗税的区别? 教师活动:教师比较两者的区别进行讲解。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88页“相关链接”,思考公民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工作?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纳税人、负税人,以及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
(1)伪造、涂改帐本和票据(2)威胁、围攻税务人员(3)隐瞒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4)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款
A.(1)(3)B.(1)(4)C.(2)(3)D.(2)(4)答案:A [例2] 纳税人和负税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对二者关系理解正确地是()A.纳税人是税款的缴纳者,也是实际承担者
B.负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当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D.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的税款承担者,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答案:D [例3] 下列对公民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必要性的认识正确地有()
(1)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3)是国家向公民提供服务的前提和保证(4)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5)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
A.(1)(2)(3)(4)B.(1)(3)(4)(5)
C.(1)(2)(3)(4)(5)D.(1)(2)(4)(5)答案:C [例4] 公民要自觉增强纳税、护税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做到()A、关注税收使用,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 B、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争做直接纳税人 C、检查处理滥用税收收入的不法行为 D、处罚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答案 A ★课余作业
讨论: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税收实例,讨论应如何认识和对待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这一论题。★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把握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义。
第二篇:2013学年高一政治教案:3.9.2《依法纳税》(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 依法纳税
走进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生活场景:体育场看比赛,在超市购买物品,乘坐公共汽车购票,在电影院看演出,到银行取款„„)
师 我想,这样的消费行为我们都有过。这当中无论是超市,还是电影院、银行,经营者都是要缴纳税收的。那么,经营者上缴的税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生 来自我们消费的付出。
师 那是不是可以说,那些税是消费者缴纳的?
生 不是,经营者一方直接纳税,消费者与税只是间接关系。
师 看上面的画面,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税收离我们并不遥远,经常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税发生着联系,我们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我们都是实际上的负税人。为什么这么说呢?生活中有企图不交税的行为吗?依法纳税对公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一节课“依法纳税”就为我们讲解了这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依法纳税)
推进新课
师 上周末,我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其中一双皮鞋160元,一副眼镜90元,一套茶具260元,总共510元。请大家计算一下超市应缴纳经销增值税为多少。
生 86.7元,计算方法是510×17%。
师 这86.7元是谁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的?
生 是超市。
师 那这86.7元又是谁承担的呢?
生 是消费者,也就是老师您了。
师 对,也就是说这个增值税是我付的,超市缴纳的。因此我是负税人,超市是纳税人。
一、纳税人与负税人
师 国家的税收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但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也就是说不一定是负税人。那么什么叫纳税人?什么叫负税人?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请大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究这个问题。
生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师 你说的是二者的区别。这二者有没有一致的可能呢?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生 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例如个人所得税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个人既是纳税人,又是负税人。
师 很好,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呢?
生 这种情况很多。例如老师您在超市买东西时,超市是纳税人,超市把税款转嫁到您身上,由您负担时,您只是负税人了。
师 哈哈。老师想光荣地纳一次税还不成,原来只是负税人。你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你还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 可以。例如企业要交增值税,企业虽然是纳税人,但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压低原材料价格,把税款转嫁给消费者和供应商,这样,消费者或供应商就成了负税人。
师 我想我和大家都明白了。所以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纳税发生着联系。
师(过渡)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我们每个人与税收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这样说,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因此,自觉纳税,诚信纳税是每一个
公民的义务。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师 受利益的驱使,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种种违反税法的现象,拒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请大家看这段材料。
(多媒体课件打出一段材料)王某承包了一家服装厂,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产品销路不畅,产品积压十分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王某经过冥思苦想,想出一条“妙计”,他采取销售收入不记账,把销售收入作集资款入账,不纳税,用这部分资金作为企业流动资金。后经举报,检察院一举破案,王某被提起公诉。
师 王某虽没有把钱塞进自己的腰包,但他的行为已经违反税法。那么,这是哪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呢?
生 这是偷税。
师 你能准确地给“偷税”下个定义吗?最好能举例说明一下。
生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的方式不缴纳应税的行为。材料中的王某就是用了欺骗、隐瞒的方式偷税的。偷税的手段很多,例如,伪造、涂改、销毁账簿和票据,隐瞒经营利润等。
师 好,我们再看看下一则材料。
(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二则材料)某电子元件厂厂长刘某以贷款被骗为由,应缴税款迟迟不交,税务工作人员多次催缴,刘某却从银行转走大笔资金,仍以无钱为由拒不缴纳税款。司法机关对刘某依法拘留。拘留期间,该厂缴清了全部税款和罚款。刘某的行为属于违反税法的什么行为呢?
生 这是欠税。即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师 对,在这里我给大家补充一点税法知识。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是1~15天,但超过5天还未缴纳税款;或者纳税期限是30天,但超过7天还未缴纳税款,就属于欠税行为。我们再看第三个案例,分析下面这种行为属于违反税法的什么行为。
(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三则材料)某市五金电线厂等5家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相互勾结,在短短的4个月内,开出227份,总金额1.92亿元的空头发票和45份假已税证明。国家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返还退税款1 218万多元。此案已告破。
生 这是骗税行为。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例如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师 你分析得很全。在我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往往是骗税者与税务部门内部掌握一定权力的人相互勾结而共同犯罪,骗税数额一般都很大。对此,国家采取更为严厉的打击措施。请大家比较一下,骗税与偷税有什么不同。
生 骗税是骗得税收优惠;偷税是设法隐瞒应税项目和应税收入。
师 经济生活中,还有一种违反税法的行为,那就是抗税。这也是一种性质相当恶劣的违法行为。请大家看第四则案例,然后,我们再探究抗税的含义和特征表现。
(多媒体课件打出第四则案例)陈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经理。1997年至2004年,该厂应缴税715万元,但他拖拖拉拉地只缴纳了16万元。2004年6月,税务机关在催缴未果之后,依法将该厂库存款扣押。陈某不仅不配合税务工作,反而带人阻拦,煽动不明真相的职工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2004年10月,当地人民法院以抗税罪处以陈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以罚金50万元。
生 这是典型的抗税行为。即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为达到不缴税的目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像材料中的威胁、围攻、殴打税务人员都是
违反税法的抗税行为。
师 偷税、骗税、欠税、抗税是违反税法的常见现象。为维护纳税秩序,保证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对纳税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制裁和其他法律制裁。(过渡)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税收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与我们保持着经常性的“零距离”接触。但是我们中学生还没有经济收入,因此有人认为,纳税与中学生无关。这种说法对不对,请大家讨论一下,各抒己见。
生1 这种说法不对,不能把有没有经济收入作为是否纳税的标准,应把纳税看成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虽然我们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目前不一定是直接纳税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碰到与税收直接关联的事而成为直接纳税人。例如:车、船使用税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为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据我所知,这个车包括自行车,我们中学生拥有自行车,每年应缴纳2~4元的自行车税。因此,不能说中学生与纳税无关。
师 好,你是从“纳税人”的角度分析的,证据也很充分,哪位同学还有其他意见? 生2 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但中学生却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在前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增值税的知识,当我们购买物品或者从事其他消费时,都间接地纳税了。生产经营者把税款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最终承担了税款。因此,中学生与纳税密切相关。
生3 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中学生也是公民,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济收入,还不具备纳税人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纳税无关。其一,我们现在不是纳税人,但将来会成为纳税人。因此应从现在就要培养“纳税人”的意识,以便将来成了纳税人之后,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其二,中学生作为公民,有义务关注国家的税收征管和使用。因此,我们虽没有经济收入,但我们不能没有“纳税人”意识。
师 非常好,你从“公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刚才几位同学分析很有见地,我们就把这个讨论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堂作业,请大家从“纳税人、负税人、公民”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综合。
延伸新课
讨论: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因此,中学生与纳税无关。
参考答案:(1)从纳税人角度讲,一些中学生已经成为纳税人。
(2)从负税人角度讲,中学生消费时已经承担了部分税款,成为最终的纳税承担者。
(3)从公民角度讲,要有“纳税人”意识,关注国家税收。
师(小结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纳税人与负税人,剖析了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种种表现。其实,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学习这些知识,其落脚点就在于培养我们的“纳税”意识。那些违反税法的种种行为,都与纳税意识淡薄有关。剖析这些现象,增强纳税光荣的观念,就是要增强自己对国家税务工作的监督意识,培养我们关注国家税收的主人翁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为一点蝇头小利不向店主索要发票,这就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损害了主人翁形象,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能做的做起,关注税收,共同创建美好生活。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偷税
目的要求:(1)通过研究,进一步分析偷税的特征。
(2)通过研究,进一步认识偷税的危害。
(3)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怎样打击偷税行为。
研究提示:(1)调查法,收集偷税案例。
(2)访谈法,到税务部门了解偷税的危害及后果,到司法机关了解偷税的处罚情况。
(3)文献法,到图书馆、网上了解税收知识。
成果形式:形成调查报告或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纳税人与负税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B.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C.负税人就是纳税人
D.纳税人与负税人不可能一致
2.少报应税项目的行为属于()
A.骗税 B.欠税 C.偷税 D.抗税
3.广东普宁市沙镇一些不法分子采用伪造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大肆骗取国家出口退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3 000多万元,类似的现象在广东许多地方都存在,这表明()
A.偷税、漏税现象仍然存在B.骗税现象仍然存在
C.抗税行为仍然存在D.我国的出口退税弊大于利
在市场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顾客问能否优惠一点,售货员回答说:不要发票就优惠你一个税钱。据此完成4~5题。
4.发票是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法凭证,是计算国家税收的依据。商家不开发票()
A.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表明企业有经营自主权
C.使消费者得到实惠,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5.材料启示我们()
A.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公民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税务机关要依法治税
D.公民应自觉同偷、漏税行为作斗争
6.我们中学生应主动树立“纳税人”意识。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纳税人”意识的是()①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国家主人翁地位的表现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力度 ④不管有无经济收入,直接纳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7.财政部长金人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当前各种形式的偷税、骗税、欠税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税收征管,加大打击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的力度,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完成。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加强税收征管,加大打击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的力度?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A 5.D 6.A
二、7.(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收入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税收也是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偷税、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干扰了税收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国家的尊严,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影响国家职能的充分发挥;它破坏了公平竞争机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严厉打击这类违法行为。
第三篇:2013学年高一政治教案:3.8.2《征税与纳税》(新人教版必修1)
8.2 征税和纳税
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税收及其种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教学重难点: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回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
A.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3)固定性。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B.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总结: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教师: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
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知识扩展)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教材“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特点和种类,重点介绍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知道了它们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意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课后作业:
依法纳税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纳税人、负税人
2.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3.运用税收知识,联系实例,说明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难点: 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计税实例材料,并思考税金的缴纳者和承担者分别是谁。
(增值税中,布的增值税由织布厂上缴国家,但由服装厂负担;服装的增值税由服装厂上缴国家,但由百货商场负担(商场通过加价由消费者负担);个人所得税中,税金由所得者个人上缴国家,并负担。
教师点评:税金的缴纳者和承担者,在增值税中是不一致的,在个人所得税中却是一致的。可见,缴纳税金的不一定都是税金的实际承担者。我们把税金的缴纳者叫做纳税人,税金的承担者叫做负税人。
(二)讲授新课
A.纳税人和负税人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2.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
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
(因为生产经营者最终把税款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每一位公民都是消费者。)
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点拨: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1)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2)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欠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3)骗税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4)抗税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3页“相关链接”思考公民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工作?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纳税人、负税人,以及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典型例题】
1.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这表明()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基本特征 B.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C.国家和政府是赋税制度的产物
D.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答案:D 2.国家决定,2004年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这一举措在于()
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
C.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D.解除国家计划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答案:C
3.某机械厂从钢铁厂购进一批钢材价格30万元,加工成机器后售价45万元。这批机器应缴纳的增值税是()
A.5.1万元 B.7.65万元 C.2.55万元 D.无法计算 答案:C
[4.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对调节个人收入有重要作用 B.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交个人所得税 C.公民的个人所得都在纳税范围 D.实行累进税率不利于社会公平答案:A 5.(05年广东12)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① 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
② 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是又不道德
③ 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 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点,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题中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不仅违法,又是不道德的,所以①不选。小王因开小卖部而纳税,是对个体从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税,应属于个人所得,排除③,答案选A。6.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1)伪造、涂改帐本和票据
(2)威胁、围攻税务人员
(3)隐瞒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
(4)虚报出口货物数量、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款
A.(1)(3)B.(1)(4)C.(2)(3)D.(2)(4)答案:A 7.纳税人和负税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对二者关系理解正确地是()A.纳税人是税款的缴纳者,也是实际承担者
B.负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当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D.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的税款承担者,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答案:D 8.下列对公民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必要性的认识正确地有()
(1)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3)是国家向公民提供服务的前提和保证(4)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5)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
A.(1)(2)(3)(4)B.(1)(3)(4)(5)
C.(1)(2)(3)(4)(5)D.(1)(2)(4)(5)
答案:C 9.公民要自觉增强纳税、护税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做到()A.关注税收使用,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 B.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争做直接纳税人 C.检查处理滥用税收收入的不法行为 D.处罚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答案:A 10.(03·辽宁·16—17)据报道,2002年我国共查处偷逃税350亿元人民币。某著名影星在个人收入和公司经营中偷逃税而被检察机关起诉。这一事实说明,税收具有()
① 强制性 ② 无偿性 ③ 固定性 ④ 指令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1)主要考查了税收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核考生的联系实际情况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因偷逃税而受到法律制裁,说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而税收本身就不具有指令性这一特征,排除④,即排除B、C、D选项。
11.该影星的偷逃税案最初是由其公司职员举报的,并且由该职员提供了证据。该员工的行为体现了()
A.公民有平等的监督权 B.公民有协助征税的义务
C.公民有稽查偷逃税的职责 D.公民有同偷逃税违法行为斗争的义务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了公民对违反税法的行为进行举报这一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核考生分析理解实际现象的能力。在该影星的偷逃税案中,该公司职员举报和提供证据的行为,体现了该职员勇于与偷逃税违法行为作斗争,这也是公民应履行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D选项正确。C项表述错误,A、B项不符合题意。
(06政治江苏卷)自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据此回答12题。
12.我国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
① 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②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④ 有利于间接调节收入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13.(06政治广东卷)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近期我国将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价格机制看,上述做法之所以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是因为征收消费税会导致()
A.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提高,使生产企业增加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B.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提高,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C.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降低,使生产企业减少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D.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降低,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答案:B
14.(06文综全国卷I)28.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答案:B
第四篇:高一政治必修一10、1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②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课前预习】(利用课前15分钟,理解熟记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
(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
消费,过渡到--------消费,部分向比较--------消费迈进。
(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特征是--------、--------、--------的小康。
3、全面小康的目标:
本世纪头--------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
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基本实现、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
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明显改善、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而又安定团
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转变取得重
大进展,在--------、--------、--------、--------、的基础上,实现人均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权利,具有更高素质和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建立,()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和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
费模式。
2、正确对待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的进程一样,是一种的发展过程。有
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在的基础上,率先;相
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加快发展。
【课堂检测】
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人人享有。合理有序的基本形成,占多数,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小康社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五篇: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一政治教案:《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人教版必修1)(写写帮整理)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新
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自主探究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政策。[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图片,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就。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它具有哪些特点?它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完全一样?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既然是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肯定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由于它是同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也一定具有我国的特点。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课教学 请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由于自己的鲜明特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专家点评”,熟悉一下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共性特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
教师点拨:共性特征概括为: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我国的市场经济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有自己的特点。(2)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利用名人名言和教材的综合探究加深对“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理解。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引用华西村发展的事例,感悟新农村发展的成就及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安排了许多基础工程项目,京九铁路、南昆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等。请同学们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能够开展这些工程项目?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教师点拨: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富裕起来,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国家有能力支持西部开发。这些工程的开工,带动了西部地区发展,为更多的地区和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更有能力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又一个特征。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没有宏观调控?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都有宏观调控,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做的更好、更有效。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的更有效,这是私有制条件下无法办到的。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宏观调控既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的需要,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2)宏观调控及其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引用《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直观感受我国的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国家可以采用哪些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等。教师总结: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常见的有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如通过税收政策调整,调节收入分配。通过发行国债、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等引导经济运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影响经济运行等等。大家课下可以搜集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材料进行分析。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经济合同、经济政策的执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教师点拨:请同学们课下查找我国的经济法规,列举依法查处的经济案例,并分析说明它们对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如:国家通过工商政府行政机构检查、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通过行政命令、指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涨落等等。
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宏观调控为什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学生活动:认真阅读,积极思考。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就必须主要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
小结: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为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强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行政手段
练习
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这是中国九年来首度加息。这一材料表明(A)A、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 C、金融活动不应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国家用法律手段管理金融活动
2、从事食品经营,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部门的卫生许可证;从事药品经营,医药行政部门的特别许可证;从事工商经营,必须有工商行政部门的营业证。这是国家运用什么宏观调控手段管理经济(D)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道德手段 D.行政手段
3、“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一说法形象地说明(C)A、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B、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保证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 C、要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D、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成“有形手”
4、载人航天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众多的科技领域和全国许多地区和部门。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充分说明(B)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C、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5、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观点有(BCD)
A、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 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C、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 D、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