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必修1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
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一部分 生活与消费
1.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重视
商品的质量)
2. 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② 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 从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来答题
①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
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B.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C.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其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
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品)
②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规模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 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 客观因素: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b.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
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知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
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收入
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
平提高
B.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
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② 主观因素: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攀比,求异,从众,求实心理)
5. 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①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所以要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因而要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督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⑤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及商品服务质量
⑦要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
第二部分 生产、劳动与经营
1.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 生产决定消费
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A.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B.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D.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 含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 原因:
A.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
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 途径:
A.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第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第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
4.如何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
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 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 企业:要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5.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国家: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多渠道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颁布和实施《劳动法》
② 劳动者:自觉的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 企业: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
6. 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
① 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② 投资要注意多元化
③ 投资要量力而行
④ 投资要注意考虑个人利益,同时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可违反国
家法律、政策
第三部分收入与分配
1. 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① 按劳分配(主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②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从属):个体劳动者、个体经济
③ 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属):资本、土地、技术、劳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管理、信息
3. 在收入分配方面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①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 怎样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①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作用,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 分配政策,与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有关
6. 财政的作用
①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第四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② 根本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 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和手段
① 原因:
A.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B.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C.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 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3.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
①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②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基本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④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的原则: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第二篇:政治必修二复习提纲【精品】(范文模版)
民主
民主选举:方式:直接、间接、等额和差额
民主决策:决策形式:间接;直接【4个制度:1.社情民意反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2.专家咨询(提高决策科学性)3.社会公示(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4.社会听证(决策利民)】
民主管理:城市、农村 意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重点推进
民主监督:3个制度(主要渠道):信访举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舆论监督;3个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公民
权利:1.选举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
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原则: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权利义务相统一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政府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内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法行政【意义: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本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政府权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我国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1
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夏朝:时间、政治制度(选择题)
二、商朝: 时间、政治制度、特点(选择题)
三、西周:时间
(一)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对象:
4、内容
5、影响(积极、局限)
(二)宗法制
1、含义:
2、核心:
3、目的:
4、最大特点:
5、大小宗关系
6、作用
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影响及社会遗存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1、理论:法家思想
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确立:①由来:②基本特征:③本质:君主专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分工、关系)
3、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①由来:②内容:郡:县:乡、里、亭:(长官由来)③作用
(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4、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初中、人物选修):
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令
③军事: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④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及长期存在的原因
第3、4节、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一、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演变:各朝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及各制度的详细内容(比较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制)
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演变:各朝代实行的措施详细内容,影响。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六、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以明朝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积极影响,后期主要是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第5、6课 雅典民主
一、雅典民主制形成条件
二、城邦:含义、复兴时间、特点、政体类型
★
三、公民的含义
四、雅典民主制的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
★
五、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的平等(表现:4个机构职能及各自体现的原则)
六、雅典民主制的评价:(▲对后世)
第7课 罗马法
一、政治制度演变历程:▲元首制、公开帝制
二、发展过程: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的比较)
1、《十二铜表法》(1)时间:(2)内容:(3)影响:(4)实质:
2、查士丁尼法典(1)背景:(2)内容:(3)影响:
(《卡拉卡拉敕令》《阿奎利亚法》知道时间、地位、适用范围)
★
三、罗马法的基本内容:重视证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不可侵犯、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不告不理
四、影响:(▲对后世)
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现代政治制度、内阁制、政党制均起源于英国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 与 地主贵族之间的政治妥协)★
二、确立:《权利法案》(立法权从英王向议会转移)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4、君主立宪制确立影响:
三、发展: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的形成(行政权从英王向内阁转移)
1、形成过程:
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3、1832年议会改革
4、两党的名称及演变
5、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9课美国共和制
一、民主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
二、确立:1787年宪法(背景、理论来源、时间、地点、内容、原则:▲分权制衡、评价)
三、巩固:南北战争及13、14条修正案
四、发展:两党制
1.形成:2.代表的阶层:3.实质:
第10、11课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一、法国共和制
1、确立过程:
2、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2)内容:
3、巩固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
1、背景:
2、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3、特点:
4、影响:
★
三、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四、近代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文明的多样性)
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特征: ①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是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六、★ 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启示
1、人类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世界才能和谐相处。(无论实行何种体制,只要与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相符,就是符合历史趋势的。)
4、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的民主素养和法律意识。
第四篇:政治复习提纲
《政治生活》知识方法梳理一
编稿:彭艳审稿:谷红梅责编:周丽萍
一、《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
比国家权力机关大。
1、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政权机关包括权力、行政、司法机关,外延
2、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而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3、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两个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2)正确区分“最高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两个概念。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
(3)正确区分“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包括权力、行政、司法机关)两个概念。
(4)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民主专政”两个概念。(二者分别是我国政体与国体)
4、立法权与立法机关并不一一对应。全国人大是唯一立法机关,地方人大、行政机关都有一定的立法权。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5、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与监督权的区别。一般来说,人大通过的如果是法律,则是立法权,但是除了法律,其他不管什么只要通过了就是人大的决定权,如果没通过就是监督权。
6、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具有地方立法权。(对,省市有)
7、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之间不是一种三权分立关系。(正确,人大与一府两院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8、国家结构、国家机构(选修中的国家结构是指中央和地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国家机构则是国家机关的总和。)
9、国家机关、国家政权机关;国家机关、国家机构;国家政权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主席不能混为一谈。
10、不能将国家机关等同于党的机关、群众团体(如妇联、作协等)
11、“扩大了人民的民主权力”。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权力不能扩大,只能扩大权力实现的渠道。)
12、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13、认为“国家主席是一个职务;是最高行政长官;居于最高地位”都不对,国家主席是一个国家机关,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大,最高行政长官是国务院总理。
1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正确,但是独立行使不等于不受任何监督和管理)
15、“依法行政”针对的是行政机关;“依法执政”针对的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事”针对的是所有国家机关。
16、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正确)
17、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错)
1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错,选举人大代表)
19、政党一定是政治组织(对),政治组织一定是政党(错,如联合国)
20、在资本主义国家操纵议会或总统选举的政党就是执政党(错)
21、政党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错,有些国家既有资本主义政党又有共产党)
22、执政党性质决定国家性质(错,通常说执政党性质与国家性质一致,如法国曾经共产党与资本主义政党联合执政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性质)
23、国家和政党都是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产物(对,但并非有阶级斗争就有政党,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
24、任何政党都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错,本阶级)
25、政党以夺取政权、掌握政权为最终目标(错,掌握国家政权只是政治目标和根本标志,最终目标是为实现本阶级的经济利益)
26、任何政党都掌握、领导国家政权(错,只有执政党)
2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错,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二者相互平等。)
28、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不确切,是中共领导的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9、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构。(错,不是国家机关,是重要机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30、三次会议的排列顺序(党的会议、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
31、民族共同繁荣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错,民族平等)
32.各民族之间有大小、强弱、优劣之分。(错,有大小强弱之分没有优劣之分)
33、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对)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错)
34、我国不平等的根源消除了,民族矛盾就不存在了。(错,民族矛盾,即问题时刻存在)
35、民族共同繁荣是指经济繁荣。(错,各方面的,主要是经济)
36、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对)
37、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对)
38、因为宗教与政权相分离,所以宗教界人士不能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担任政府职务。(错,可以)
39、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与宣传无神论、党团员不能信教间不矛盾;
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与对外开放政策不矛盾。
40、政府鼓励、支持发展宗教;或者说政府反对、抑制、消灭宗教。(错,既不支持也不鼓励也不消灭)
41、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2.中央:既可指中央国家机关,又可指党中央。机关:既可指国家机关,又可指党的机关。
二、学习和答题方法——找主体
政治生活涉及到的主体有公民、国家机关(人大和政府)、党(政协)、民族、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而所有这些主体都是由我国国体决定的,就是说当回答这些主体知识相关内容时,都要从国体说起,即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当然根据不同的设问会有一些变化,比如问为什么时多数回答我国国体,而问到怎么样时往往不用回答国体。
注意区分党、国家机关与政协这三个不同的主体。
党:中共、十七届、市委县委、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中央政治局等。
国家机关:政府(市政府、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审计署等各大部委)、人大(全国人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而政协既不属于党的机关,也不属于国家机关,它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组织形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治生活的主线:民主政治建设
我国民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即 村委会和居委会。套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政治文明发展;实现公平,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具体的解题方法及试题练习
解题方法:笼统地说是找主体,具体说:
1.选择题
题干部分:首先应该概括出中心主旨(关键词),然后看设问,一边读题,一边划出关键词,即你认为关键的即可,一般是书本知识、带有指示性的词语;如果段落较长,一定要再概括一下中心主旨;注意设问,如果问的是“表明、说明、体现”等就不用划了,如问的是“原因、结果、有利于、目的、为了”这些词一定要划上,“错误、没有、不正确”等这些逆向表述设问也一定要划。
题肢部分:常用的方法首先是排错、排无关。注意,就是看这句话对不对,先不要和题干联系,如果这句话错误马上排除掉,如果正确再回去对应题干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注意:做选择题的时间一般是一道题一分钟,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适当浮动,切忌过快造成的信息缺失和过慢导致的主观题时间不够的情况;一定要勾划,但是不要勾划过多造成理解出现发散;对于某句话或某个知识的理解可以随手在笔记上做出标注,或整理错题本,即要反思。
2.主观题:
第一步:看划设问;第二步第一遍是看划材料,第二遍是概括中心主旨;第三步再看划设问。总的来说,答案整理后是三部分的叠加,即知识+材料+套话。
四、例题讲解:
1.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各地陆续出现了公民依法向政府部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近日,沈阳市民温洪祥向政府递交申请,要求60个政府部门公开21个项目的财务账目,他的这一“没有先例”的举动,引发了轰动效应,被称为“第一个要看政府账本的人”。温洪祥说,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纳税人,“作为一名公民和纳税人,有权利知道每一笔钱是如何花掉的”。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公民要求政府公开信息的依据及意义。(13分)
分析:主观题的答题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看划设问;第二步第一遍是看划材料,第二遍是概括中心主旨;第三步再看划设问。总的来说,答案整理后是三部分的叠加,即知识+材料+套话。我们按照这个格式来尝试一下。
第一步:看划设问,划政治常识、公民、政府、依据意义
第二步第一遍是看划材料,第二遍是概括中心主旨,划条例(即法规)、公民、政府、市民、财政,中心非常明确是公民要政府公开信息。
第三步:看划设问同第一步。
筛选公民和政府两个知识结构即可。公民知识串筛出:国体、公民监督权、民主监督的意义。政府知识串筛出:国体、地位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政府权威、行政监督的意义。然后,看看题中有无套话,结合材料即可。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公民享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利。(2分)民主监督意义: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②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树立政府权威.(3分)③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答出行政监督的意义也可替换给分)
2、(11分)辨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分析:主观题的答题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看划设问;第二步第一遍是看划材料,第二遍是概括中心主旨;第三步再看划设问。总的来说,答案整理后是三部分的叠加,即知识+材料+套话。辨析题只不过是多个头尾:头是判断,即对不对,一般是不完全正确、不科学等,尾是概括,反对什么观点。
第一步:看划设问,划出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政府、权力。没有材料所以第二步省略,第三步与第一步重合。涉及人大会的知识点有:
地位: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原则:
(1)对人民负责原则:
(2)依法治国原则: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①在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由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③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筛出来知识点有: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在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由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政府筛出的点有: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
权力: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
(3)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综上所述,题中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3、材料: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前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办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该市市委上述做法的依据。(12分)
分析:根据党的知识,筛选出知识整理。
答案:
①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该市市委上述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表现(2分)。
②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该市市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提出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等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体现(4分)
③ 这是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需要。该市市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执政为民,问计于民等做法是中国共产党转变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
④ 这是全面改进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需要。该市市委通过供水危机事件深刻反思、深入调研、加强理论学习,问政于民、果断采取措施等做法,正是全面改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具体体现。
注意:本题答案还应加上宗旨、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第五篇:2018政治会考复习提纲
2018政治会考复习提纲
参考《北京市高中会考核心试题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分类汇编)》 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
试卷结构:
1.选择题:28题*2分=56分 2.问答题:4题*5分=20分 3.简答题:4题*3分=12分 4.论述题:1题*3问*4分=12分 共计100分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P1 1.理解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含义,能够区分(选择题)2.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选择题)第二单元 P10 3.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选择题)4.辨析不同的择业观(问答题)
5.知道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简答题)第三单元 P18 6.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选择题)7.理解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选择题)第四单元 P22 8.了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阐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论述题)
9.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选择题,2018年目标)10.列举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选择题)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P30 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选择题)
2.理解政治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择题)
3.列举当前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民主形式,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问答题)
4.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形式(选择题)第二单元 P35
5.阐释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论述题)
6.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十九大通过表决成立国家监督委员会,属于我国的监察机关,与行政、立法、司法、权力机关一并构成我国国家机构(选择题)
7.知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选择题)第三单元 P43 8.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选择题)
9.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十九大后新增了内容(选择题)10.说明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选择题)第四单元 P49 11.理解国际竞争的实质(简答题)
12.把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及基本点:人类命运共同体(选择题)
《文化生活》
1.掌握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有何作用,并能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问答题)2.练习题:
1)P53-54 1、2、7 2)P57-58 2、6、14、15 3)P64-65 5、7、10 4)P70-71 1、7 3.文化的多样性(选择题)4.文化的传播(选择题)
5.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选择题)6.中华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选择题)
7.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选择题)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P74 1.哲学的产生(选择题)
2.明确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选择题)第二单元 P76 3.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物质的含义,特点,能够距离说明(问答题)4.阐释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选择题)
5.理解实践及其特点,知道实践的三大种类(简答题)第三单元 P85 6.阐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选择题)7.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选择题)8.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论述题)第四单元 P99 9.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选择题)10.明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选择题)
《时事政治》
1.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国务院提出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