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时间:2019-05-15 02:0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第一篇: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

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

①通货膨胀:

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通货紧缩: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7.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8.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9.汇率变化P10

100美元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跌=美元贬值 10.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P11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P12、13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

3.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5页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

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是基础和前提 和

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P21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影响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5.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6.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

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怎样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

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非公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

2、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结构、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

4、股东的权利义务?52页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正确的经营战略;(2)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 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7、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就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8、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储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

2、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作用是什么?利息的计算,储蓄的种类及特点。

3、股票的含义、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发行股票的意义。P53

4、债券的含义,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各类债券的特点。

5、商业保险的含义、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 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和 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

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

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

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什么是增值税?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增值额

意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对象:个人所得额

意义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P81

公民不一定是纳税人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6、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拖欠税款;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不起基础性作用 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市场交易原则?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5、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具体要求: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法律和道德(诚信)P90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依法办事,又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应该树立诚信观点,遵守市场道德。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后果是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9、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0、为什么要把两只手结合起来?(1)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宏观调控是有形的手(2)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3)但是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

(4)所以需要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20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

2、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P98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危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98-9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解)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

协调:五个统筹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P99-100 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4、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4 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实现载体?(跨国公司)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利有三: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有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风险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威胁

3、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最重要:非歧视原则)。我国入世的时间:2001.12.11

4、如何评价我国入世的利与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

利有二: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弊有二: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结合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加。总体评价:入世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引进来”: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意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经济生活重点专题复习1.质量问题

热点新闻:近期产品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我们不禁要问,身边的产品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问题呢? 基础知识回顾:

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P4-5

②企业怎样才能经营成功?P41-43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

■▲诚实信用的原则

结合P90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

③消费者有哪些典型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哪些原则?P22-24 ④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弊端?P91;什么是宏观调控,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P93 2.价格问题

2007年,猪肉涨价成为了千家万户议论的话题,有人在描述近段时间最为热门的炒股和猪肉涨价的问题时用了:“每天起来一上网,一是看看股票升了没有,二是看看肉价降了没有”。猪肉涨价甚至还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牵挂,他表示政府正采取各种办法,“让农民养猪能挣钱,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基础知识回顾:

①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分别是什么?P12-14

■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

②价格和价值是什么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P14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有何区别?P16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有哪些影响?P1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么P15 5 ④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哪些?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P91-93

■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3.投资问题

2007年5月31日,财政部决定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1‰至3‰,消息一出,大盘应声低开。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一直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基础知识回顾:

①能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设计投资方案P51-56 ②税收的含义、特征、性质分别是什么?有哪些违法行为?P76-77,82 ③为什么要依法纳税?P81公民的权利 4.就业问题

2007年6月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上,7.5万人争夺起了1500余家单位的2万多个岗位,就业难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而许多应届生普遍表示,“大城市机会多”,外地“生活不习惯”、“基层太艰苦”等。有的坦言,在杭州找不到好工作,宁愿待业。基础知识回顾:

生产与消费是什么关系?P31-3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②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问题?P45第二段

三点

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P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

■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③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P45 ■党和政府应该?劳动者应该怎样? ■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有利于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5.公平问题

中国国务院发改委日前发表一份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称:中国城市人群收入差别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目前我国各个行业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分配不公相当突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称,中国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威胁其社会稳定,该问题也被视为中国决策者面对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基础知识回顾:①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P62 ②学会区分生活中的个人分配形式。P63-64 ③公平和效率是什么关系?P66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什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怎样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PP66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公平,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税收、财政的作用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人数,提高人们的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6.三农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基础知识回顾: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98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发展?P100

财政有哪些重要作用?P74-75 影响财政的因素有哪些?P69-70 为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开放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总体水平不高:一是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国内增值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四是出口仍是数量扩张型的,随着出口数量的持续扩张,贸易摩擦随之增多。基础知识回顾:

①经济全球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P104 ②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103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P105

■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107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第二篇:政治必修1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

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一部分 生活与消费

1.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重视

商品的质量)

2. 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② 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 从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来答题

①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

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B.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C.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其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

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品)

②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规模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 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 客观因素: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b.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

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知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

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c.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收入

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

平提高

B.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

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② 主观因素: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攀比,求异,从众,求实心理)

5. 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①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所以要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因而要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督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⑤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及商品服务质量

⑦要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

第二部分 生产、劳动与经营

1.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 生产决定消费

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A.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B.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D.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 含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 原因:

A.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

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 途径:

A.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第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第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

4.如何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

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 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 企业:要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5.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国家: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多渠道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颁布和实施《劳动法》

② 劳动者:自觉的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 企业: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

6. 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

① 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② 投资要注意多元化

③ 投资要量力而行

④ 投资要注意考虑个人利益,同时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可违反国

家法律、政策

第三部分收入与分配

1. 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① 按劳分配(主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②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从属):个体劳动者、个体经济

③ 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属):资本、土地、技术、劳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管理、信息

3. 在收入分配方面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①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 怎样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①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作用,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 分配政策,与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有关

6. 财政的作用

①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第四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② 根本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 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和手段

① 原因:

A.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B.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C.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 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3.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

①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基本国策

②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基本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④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的原则: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第三篇:最新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导学案编制:汪艳琼审核:高一年级政治学科组2014-01-02

三、收入与分配班级: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并非所有的分配形式都是按劳分配。)⑵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⑶必要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⑷意义:见书P59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经营者。他们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要素、信息要素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意义:

①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各自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注意:①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收入和按劳动要素收入。②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较:例如,中,工人所得工资、薪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工人所得工资、资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B。

⑵客观必然性: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注意:不要混淆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分配制度。

(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⑴主要表现: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⑵意义: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⑶举措: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P62)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我国财政的作用B

①(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的来源A

①税收收入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

(注意:3.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A

⑴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⑵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⑶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注意: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4.税收的含义A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注意:①在此含义中,政治权力是手段;法律是依据。是政治权力而非经济权力,不同于

5.税收的基本特征A

⑴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⑵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注意: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6.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书P70-71)

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⑵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都以社会各界

⑷公民要有纳税意识,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常见4种违法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区分P72-73)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B

⑴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看不见的手”——市场;“看得见的手” ——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发挥计划的作用。)

⑵⑶ 市场的积极作用:

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在利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B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③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⑶单纯由市场调节的后果:P81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A

⑴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⑵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B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指国家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打击各种经济为违法犯罪行为。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

注意: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科学发展观B

⑴地位:是指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

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地位:这是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措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地位: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措施:①提高质量和效益,拉动内需,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③继续设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措施:①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A

⑵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

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发展空间。消极影响:① 不稳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态度: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勇敢迎接挑战。

2.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A

⑴地位: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⑵积极的作用:①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⑶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3.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B

⑴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⑵格局: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

⑶体系: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⑷原则(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⑸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走出去”的表现(P97)

第四篇:高一政治学科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学科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2、商品的含义

3、影响价格的因素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的影响

6、消费结构

7、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途径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4、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5、公司的基本形式

6、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7、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 第三单元

1、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具体内容

2、收入公平的含义和途径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6、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

7、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8、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单元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

2、规范市场秩序重要性和途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4、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5、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7、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及其影响

9、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0、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1、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五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考试补考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当地时间 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后,世界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向受灾地区捐助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这里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自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暴光后,2010年三聚氰胺又死灰复燃,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C.食品的质量好才能是商品 D.食品的质量对于经营者至关重要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正在举行中,对于国人来讲,拥有一张亚运会比赛门票是许多人的愿望。据此回答3~4题。

3、最受人关注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门票 价格区间为1600元至68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4、某同学曾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亚运会开幕式门票,确认购买资格之后,即从该同学提供的VISA卡(全球通信的信用卡)中扣除门票费用。这种结算方式 A、属于现金支付 B、使用支票支付

C、提高了货币的购买力 D、简化了收款手续,方便、安全

5、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

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 B.供求关系不同 C.劳动积极性不同 D.产量不同

6、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

A.适度消费 B.保护健康,节约资源 C.可持续消费 D.理性消费

7、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

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这种时尚: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同点是

A、它们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B、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它们有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D、它们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回答11-13题。

9、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外资经济 ④股份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非公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C.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D.非公有制经济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1、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用工荒”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什么影响?(10分)

13、依法纳税为什么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14、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招不到工人。某班同学就“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

究。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

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同学甲在探究“用工荒”的原因时,找到以下几则材料。

(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项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的困难,于是辞职回家。

(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大学毕业生李某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但说实话,我是不愿意再回头去做工人的。”

材料二:同学乙在网上看到某专家的观点,专家指出,除了全球经济步入复苏等因素外,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脱节、企业提供的职位及薪酬待遇无法留住“新生代”工人,则是导致“用工荒”的更深层次原因。

2)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用工荒”的形成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该怎样解决目前的“用工荒”问题?(10)分((

下载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闭卷考试) 一、 填空题、选择题部分以复习练习册为主 书中重点考试页码:3、9、11、12、26、29、39、41、45、55、56、58、61、68、72、73、7......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11.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应坚持的原......

    高一经济生活期末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 7级地震。民政部决定向云南调运10000床棉被、10000件大衣、5 000顶帐篷等物资。这里的“棉......

    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1

    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夏朝:时间、政治制度(选择题) 二、商朝: 时间、政治制度、特点(选择题) 三、西周:时间 (一)分封制 1、含义:2、目的:3、对象:4、内容5、 影响 (积极、局限) (......

    高一必修一 经济生活复习资料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考卷(附答案)

    2010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政 治 第一部分:知识专题 专题一 经济学 【专题考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近年来,格力空调由于坚持专业化和自主创新,产品不仅出口到了非洲,在巴......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全章概述 本课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让学生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高一政治必修一10、1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②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课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