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扩展题
长春市实验中学2015届高考政治学科模拟试卷
自主拓展
(一)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原创)腾讯和阿里的打车大战之后,百度携改名为“百度糯米”的团购网掀起“3·7女生节”,阻击阿里的“3·8”手机淘宝生活节。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A.货币本质、基本职能发生了改变B.拉动内需,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
C.新的商业模式取代传统商业模式D.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现金结算业务
2、(原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述核心问题表明()
①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调节作用逐渐取代宏观调控的作用
③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微观干预,减少对市场的监管
④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原创)“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下列属于走出去的是()
①某国有企业收购加拿大油田
②浙江人小李在香港担任技术顾问
③某公司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④浙江向乌克兰出口机电、纺织品、鞋类等产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原创)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③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原创)北京师范大学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下列校训与其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D.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6、(原创)漫画《物尽其用》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7、(原创)李克强总理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为“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之首,郑重宣示“改革是最大红利”。其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④改革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原创)又一部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掀起收视热潮。究其原因,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历史传统文化的升华,虐心、励志、爱情、超能力、玩穿越等新奇元素纷纷被加进了看似平常的生活里,加上一众帅哥美女的帮衬、经典花絮的流出、男女主人公的新闻不断,不火都有点说不过去。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②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
③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④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原创)2013年,中央首次明确了改革纪检双重领导体制;启动了问责巡视制度,发现不了问题或发现了不报将被认定为失职或渎职;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些地方的书记可能会因为反腐不力被问责„„制度反腐的架构在一项项推进。之所以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因为()
①权力缺少制约和监督往往会被滥用②限制和削弱权力才能保证权为民所用 ③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权力监督体系④制度能够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预防腐败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0、(原创)由于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的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理具体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②“左右共治”是法国政体结构的必然现象③总统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④总统在国防外交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原创)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月6日至8日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下面符合俄罗斯政体特点的是()
①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 ②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 ③俄罗斯实行联邦制
④由获得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政府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2、(原创)欧盟委员会3月5日发布了17个成员国的经济失衡报告。报告指出,欧盟经济虽在复苏但挑战犹存,成员国宏观经济的失衡现状经过了十几年的累积,需要采取持续的政策措施来确保欧洲经济重回强劲和持续增长轨道,以稳步降低失业率。下列有关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欧盟是政府间、专门性的国际组织②欧盟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
③欧盟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④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欧盟的目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两大题,52分)
(原创)
13、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天文、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2013年5月,“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是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开展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打造对阿文化交流新品牌,塑造中国文化崭新的整体形象,向阿拉伯民众呈现一个涵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艺术“中国梦”。
材料三: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中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原因。(12分)
14、(原创)
材料
一、2009-2013年浙江省民营经济总量及其比重变化
材料
二、2013年四省份民营经济情况比较
材料三:在李克强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马云向总理展示的成绩单是:只有2.5万名员工的淘宝公司,为在淘宝网开店的900万商家服务,其中比较活跃的网店有300多万家,预计淘宝网今年全年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李克强总理当场表态:“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
(1)概括材料
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总理重视民营经济的经济学道理。(13分)
2014高考模拟试卷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3、(1)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繁荣了商业贸易,有利于促进商品中蕴含的文化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往。(3分)②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3分)③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天文、数学等输入中国。(3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反映时代的要求,塑造中国文化崭新的整体形象,促进中阿文化发展。(2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推动了双方民众的广泛参与,向阿拉伯民众呈现一个文化艺术“中国梦”。(2分)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分)“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坚持“中国梦”的正确价值取向,塑造中国文化崭新的整体形象。(2分)
(3)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2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2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带动中亚各国发展,也符合当今时代主题。(2分)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分)中国和中亚各国共同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分)
14、(1)(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9-2013年浙江省民营经济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分)材料二反映了浙江省与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强省相比民营经济总量没有绝对优势,但占GDP的比重最高,(2分)材料三说明政府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1分)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1分)
(2)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要、吸纳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分)淘宝公司吸纳大量就业,方便消费者购物,增加居民收入。(2分)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淘宝公司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改善了民生,增强了国力。(2分)③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2分)李克强总理的表态增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2分)
第二篇: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四大题归纳
第一题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
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五个统筹;主旨:更好发展
又好又快:“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二,原因: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以“快”为主,“快”在“好”之前,特别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速度。但也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了代价。能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把“又快又好发展”调整为 “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头”,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三,措施: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正确消费观,低碳生活。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七)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靠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只有通过公平合理充分的竞争,才能有效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离不开宏观调控。
(八)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第二题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为什么要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的居民消费?如何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 背景: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最主要的马车,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消费占GDP的贡献率中国通常占50%-60%左右,国外消费占GDP的贡献率一般高达70%-80%左右,美国、英国甚至高达85%以上。出口从本质上说仍然主要是进口国的消费,由于全球消费下降,全球经济贸易萎缩,许多国家出口下降。投资主要由企业及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组成,企业及个人投资仍然主要取决于销售,取决于消费。政府投资的适当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依靠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毕竟是相对有限的,政府投资和财政收入仍然与消费密切相关。因此,解决目前经济危机的关键仍然是消费。各国的消费陷入经济衰退的萧条时期“消费减少---生产减少---就业减少---收入减少---消费减少”的恶性危机循环
1,内需
目前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三驾马车功不可没,三驾马车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内需。内需就是国内的需求,(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分为企业需求,政府需求和个人需求,企业需求关系到企业的赢利能力,此项需求不可强求,政府需求是在花纳税人的钱,能少花就少花,节约是根本,更是不可求,看来内需还得看个人消费----居民消费.2,扩大消费的原因
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完成。
B,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质量,积极性。
3,怎样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客观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情况下,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意愿越强;收入预期越乐观,当下消费意愿越强;收入差距越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高。
A,增加可支配收入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B,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排除消费后顾之忧。
C,健全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D,②,物价也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③,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来看,实施积极地财政和货币政策,拉动社会总需求。④,企业角度:质量,诚信
⑤,农村市场(如何发展农村,三农问题,城镇化等)和城市居民角度(垄断行业改革,工资改革,税费降低等)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第三题 公平
一,几个名词:
国民收入: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居民收入(家庭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初次分配: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税金(流转税)和利润上缴国家,形成国家收入,企业自留,工资等给劳动者)
再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分配后,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收支)等措施在全社会范围进行再分配
二,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第四单元:共富,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社会)
三,当前我国如何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
概括:一个制度,一个原则,两个提高(初次分配),三是更加(再分配)具体:一个制度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一个原则
3,两个提高(初次分配)(意义:理顺了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合理调整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
(1)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十八大两个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
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三是更加(再分配)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具体措施:①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如政府提供的救济、福利补助、社会保障支出等)等政策措施,使高收入者个人、阶层、行业或机构收入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社会的收入,并使低收入阶层成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获益者。
②通过强化税收调节(以个税为主体,以财产税,社保税为两翼)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③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四题 就业
就业这个专题我觉得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几个关键词即几个书本知识点:就业压力,就业意义,如何就业?政府宏观调控,个人努力(内因)二,就业意义:1,对国家社会而言,增加财富。2,对个人而言,生存,更高的需求满足。3,对社会在生产而言,4,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关系政权的稳固。三,就业压力:1,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总量大。早年大批马儿塞斯人口论,认为人多力量大,由此快速增加了4个亿。现在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2014年前,每年城镇要新增加就业人口2000万。08年底预计大学生有150万不能就业,而09年又要新增600万大学生。
2,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广大农村劳动力初中水平不到,低素质劳动力过剩,职业教育落后,高级技工奇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不相协调,生产不了社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不能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安吉农村中学老师要调进4中,很困难,有很多限制。宏观调控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
4,就业信息网络不畅通:劳动力供求信息的畅通,才能发挥好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要加强。四,国家怎么做?
(经济生活)1,党和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展经济,来增加就业。
2,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就业,为此,政府要完善市场秩序,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制和道德建设,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3,与上面就业压力相对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德国是职业教育帝国,70%的初中毕业生在16到19岁接受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不到30%。德国崇尚职业技术教育,根本不会有歧视现象。“德国制造”之所以厉害,就得益于职业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08年是600万。
五,个人怎么做?
1,自主择业 两层意思:一是自己找工作,而不是国家给你分配工作,二是怎么找工作,根据兴趣专长还是盲目跟风。世界上最佳职业最佳定义:它既是你谋生的手段,有事你生活的乐趣。
2,竞争就业:胡锦涛主席最近说09年就业形势严峻,所以提高自身实力是关键,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毕业生既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高也成,顾好,低也就,也不错。
3,平等职业观:北大学生陆步轩,陈生卖猪肉,前者20万一年收入,后者开起猪肉连锁店,亿万富翁。最近广州卖猪肉年薪8-10万 高薪诱惑研究生1500人竞聘15人。360行行出状元。
4,多种方式就业:“精英情结”早就就业心态狭隘!生活在象牙塔里,老是认为自己的天子骄子,影响就业的多样性。创业,留学,去中小企业,中小城市,偏远农村,而不是一味“都市心态”“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拼命抢铁饭碗,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了104万,而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仅13566人,也就是说,有超过100万人将成为“炮灰”,淘汰率高达98.7%。2500年前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成为后世中国社会的“铁律”。一个社会中教育水平最高、最具创造能力的一群人都去当官,而靠其他人供养,这样的社会哪有创新能力呢?无怪乎,民调显示33.5%的韩国青年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是国家机关。这让许多韩国人大呼“不正常的现象”。韩国《朝鲜日报》甚至发表题为“青少年竟想成为公务员,韩国未来令人担忧”的社论。
六,企业:1,爱才,惜才,加强培训,增加劳动保护。不是过分压低工资,剥削劳动者。2,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在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要顾及社会效益。
第三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考试补考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当地时间 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后,世界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向受灾地区捐助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这里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自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暴光后,2010年三聚氰胺又死灰复燃,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C.食品的质量好才能是商品 D.食品的质量对于经营者至关重要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正在举行中,对于国人来讲,拥有一张亚运会比赛门票是许多人的愿望。据此回答3~4题。
3、最受人关注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门票 价格区间为1600元至68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4、某同学曾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亚运会开幕式门票,确认购买资格之后,即从该同学提供的VISA卡(全球通信的信用卡)中扣除门票费用。这种结算方式 A、属于现金支付 B、使用支票支付
C、提高了货币的购买力 D、简化了收款手续,方便、安全
5、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
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 B.供求关系不同 C.劳动积极性不同 D.产量不同
6、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
A.适度消费 B.保护健康,节约资源 C.可持续消费 D.理性消费
7、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
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这种时尚: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同点是
A、它们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B、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它们有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D、它们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回答11-13题。
9、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外资经济 ④股份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非公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C.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D.非公有制经济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1、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用工荒”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什么影响?(10分)
13、依法纳税为什么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14、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招不到工人。某班同学就“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
究。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
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同学甲在探究“用工荒”的原因时,找到以下几则材料。
(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项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的困难,于是辞职回家。
(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大学毕业生李某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但说实话,我是不愿意再回头去做工人的。”
材料二:同学乙在网上看到某专家的观点,专家指出,除了全球经济步入复苏等因素外,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脱节、企业提供的职位及薪酬待遇无法留住“新生代”工人,则是导致“用工荒”的更深层次原因。
2)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用工荒”的形成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该怎样解决目前的“用工荒”问题?(10)分((
第四篇:◆◆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常考材料题答案◆◆
1题
(1)①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年来的投资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持续攀升;消费率反而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②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但投资增长明显快于消费增长;投资结构上城镇固定资产增长明显高于农村投资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每点2分,共4分)(2)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每点2分,共 高中化学 4分)
(3)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防止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合理进行投资安排,完善投资环境,正确引导投资方向。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重要反作用。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费环境,刺激消费需求,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⑥加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每点2分,考生只要答对4点即可给满分。如果答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可加2分,但本题分数最高不能超过8分。)2题(1)①价值决定价格(2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1分)。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分),房价的过快上涨与市场有效供应不足有关,住房供求矛盾突出(1分)。③通胀预期下投机性需求加大。投机性需求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1分)。④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措施不力,住房保障机制不健全(1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越大。增加人民的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3分)②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有利于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预期。(3分)
(3)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和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增加三农和社会保障保障性投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3分)
3题(1)①该市近五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分)
②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2分)
③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2分)(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该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2分)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
4题:(1)材料一反映了2003-2007年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投资和净出口的贡献率有较大波动,投资贡献率始终占最大比例;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逐年增长,尤其2009年首次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费的贡献率所占仍比重严重偏低。说明我国投资、消费与出口的结构不协调,尤其出口下降较大,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2)①生产决定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消费。
②分配与消费密切相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整体消费水平。③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④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5题(1)第一,材料一反映了四年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变化。
第二,材料二反映了四年来我国GDP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更低。(2)第一,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第三,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四,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6题:(1)表1反映了W省2004~2007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W省消
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表2反映了W省2005~2008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6分)(2)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是导致G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4分)(3)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③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④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
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产性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7题:
(1)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②扩大内需,适度消费,能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扩大内需能拉动经济增长。(2)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不利于增加出口
②欧元区和美国债务危机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不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 ③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比较优势削弱,降低了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④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
3(3)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
②利用世贸组织赋予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开展对外贸易,遵守世贸组织原则,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规避贸易风险
③在对外贸易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④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关系
⑤处理好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⑦继续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出口竞争力,并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
⑧提高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参与能力,提升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8题:
(1)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三大产业平稳发展,农业增速较慢。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过高,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尚未转变,第三产业稳定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分)②材料二反映了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与正常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依然靠投资拉动的格局尚未转变。(3分)
(2)①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第二产业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分)(3)①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提供物质保障。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④稳定物价,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
第五篇:高一必修一 经济生活复习资料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二.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1.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实际)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用于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2.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纸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职能:流通手段)1.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有经济衰退的出现。四.信用工具
1.信用卡:是具有消费 转账结算 存取现金 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是一中信用凭证。
2.信用卡优点:存款 取款 消费 结算 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面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4.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五.外汇和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间的兑换比率。(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供求关系来视线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商品价格提高,出现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盛,商品价格下跌,出现或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1).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1).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2).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出于有力的地位。反之,处于不利的地位。(3).因此,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6.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格上下波动。7.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略(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替代品和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小。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大。
互补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生产扩大—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可支配的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2)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长快,消费增长也快。(3)对未来的收入越乐观,预支的可能性越大。(4)人们的收入差距越小,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越高。2.物价水平影响消费:物价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1)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下降,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能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3.其他因素:商品性能与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与保养、我国人口数量等等。4.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二.消费的类型
1.划分依据:按类型分:钱货两清消费、货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对象分: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按内容分:精神消费、物质消费。
2.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稀疏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4.恩格尔系数的影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着其他消费的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1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能够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到社会 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现实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不健康不可取心理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力之内进行消费,过于节俭也不可取,它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扩大。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为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
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来讲不是由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3.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
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发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1.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企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了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三.再生产: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现实原因:我国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展生产力(3.集中力量进行,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2.如何发展生产力:(四要素:路线、人才、技术、制度)
1.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3.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