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时间:2019-05-12 12:1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第一篇: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通过学习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范存丽和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陈凤伟专家的《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这一专题,使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学生的数感的教学策略。指出在培养小学生数感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更要让学生看到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及数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运用数,提升学生的数感。课后对我的感受颇深,此专题结合大量具体实例帮助我理解数感及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通过此专题学习,对我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学习摘记

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广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是在一定情境中对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探索一般。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要加强学生在数方面的数学思考力,让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数的相关知识及思考问题的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看到数,其次是要学生用到数。1.让学生看到数,而且要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数。

为了把数看得更清晰而更真切。对于数的大小,不能只是抽象地看,可以借助直观方式让学生看到数的大小。数在量中,看数的大小。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

(1)让学生学会带着量看数。

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从而认识到数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数概念有具体、深刻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创设有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概念。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时,可以带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1平方米、1公顷、1亩的大小,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和面积,如手指盖的大小、臂长、一拓的长度等;教学质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

(2)学生在对应中感受数的大小。将数的大小对应到可见之处。如学习数时,可以让学生看到数越大,气温越高,天气越热。数的高度越大,数越高。数越大,表示数的颜色越深。

(3)从大处着眼,看到数量级。让学生会数学地思考,不是仅仅要让学生急着算出数来。学生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对问题先有整体判断,知道大概是哪个数量级的,不急着精确。仅求精确会使数学窄化。

①感知数量级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知数量级的重要。可以通过一些题目让学生尝试。如:二年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时让学生填一填计数单位,填一填对生活中数量的感知(北师大版数学伴你成长)。

②感知数量级的变化

加或减带来数的大小变化,乘或除更快地带来数量级的变化,小数点移动会直接带来数量级的变化,成整10、100、1000„倍数地变大或变小。

(4)关注有意义地近似

①四舍五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近似。比如大件商品与小件商品计价时近似的程度有很大不同。

②取整。根据实际问题,加一或减一。如19人要过河,每条船最多可以乘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运用计算的结果。

2.让学生看到数的关系

数数间有确定关系,也有随机关系。数在量中,就成了数据。(1)数数关系。

单纯从数与数来看,两个数或几个数之间有大小关系,相等或不相等。

(2)数量关系。

生活中无处不在数量关系。教材中从传统的13种数量关系到现在不区分这些种类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数量关系直观画出来,用加减乘除运算来解决。

(3)量量关系。

将数量关系进一步抽象,从算术向代数迈进,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4)随机关系。

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中蕴含的随机关系。3.看数及关系的角度(1)分类看数

①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基数和表示顺序的序数。②小数:十进分数。

③分数: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④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在圈外看数

山外看山,更易观到山之全貌。圈外看数,更易看到数的特性。如史家小学刘颖老师教学与倍数相关的除法时,教师在教学中混进需要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给出信息,小明跳绳25个,小军跳绳56个,小芳跳绳8个,小红跳绳64个。让学生提问题,不仅有小军跳的是小芳的几倍这样的本节课涉及的倍数除法问题,还鼓励学生提出小军比小芳多跳了几下这样的减法解决的问题。避免学生一味地照葫芦画瓢,增强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3)看到整体

从圈外进入圈内看数,看数时看有大致感觉。看到数量级,看到一群数据所传递出的总体情况。

(4)排序看数 排序看数,有了顺序,也就心中有数。一组看得到的数放在一起,而且是按顺序放在一起,会让学生看得很清晰。

将几组数排序更容易发现统一规律。如《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纸条围三角形,学生汇报后教师把能围成三角形的三个纸条的长度记录在黑板上。多组数杂乱地放在那里,学生不容易发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而学生有排序试试看的想法后,把每组数据排序,再结合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对道理感知而来的直观猜测,学生更容易发现规律。

(5)一组一组地看数

将很多数分组来看,可以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如让学生写出32的所有因数,按顺序一对一对地写更容易写全。再如让学生写出由2、0、7、8四个数字能组成的四位数,学生按顺序一组一组地写更容易写得不重不漏。

再如数轴上跳8格1个单位,让学生把每个8看成1个单位,会使问题更简单。探索规律教学中,一个规律是一组,比如红、黄、蓝循环出现,则红、黄、蓝为一组,相当于循环小数中的一个循环节。让学生找到一组,学生也就找到了规律。

(6)看清开头之处

凡事开头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1”,什么是“2”,他们才更清楚自己的“几”是否正确。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中,切木头,切1刀后木头成2段;切2刀木头则成3段。开头的地方明白了,更容易后面进行抽象。在平移教学中,学生如果明白了什么叫平移了1格,再多几个格他们也就无所谓了。

(7)在沟通中看数

学生是带着以往的数学学习经验和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的;学生更容易理解直观形象的数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在教学中将学生多种多样的理解问题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沟通起来,会使学生的数学更简单。如学习除法竖式时,对学生而言,竖式是很抽象的,分小棒是很简单的。将二者沟通起来进行学习,学生更易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使得死记硬背的过程变得更有道理、熟悉而简单。

4.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运用数,提升学生的数感(1)让学生给数赋予情境

生活中有数,放过来,数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让学生给数赋予情境,促进学生数感的提升。

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给学生两个问题:让学生用1/3或2/5说话;让学生用1/3和2/5说话。学生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事例。

(2)让学生借助经验学习数学

很多数学中的概念、定律等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现象。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来学习。如学习循环小数时,学生可以借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往复进行学习。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借助词语的分配来学习,在课前先让学生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又概括地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合起来说与分开来说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而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正是合起来乘与分开来乘积相等。

(3)让学生形成先有大感觉的习惯

在运算时都可以让学生先估计运算结果大概是多少,计算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是否计算结果是否与估算结果相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要让学生看看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看结果是否有意义。形成习惯,有利于学生把握具体问题的数量级,在遇到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时,把握得更为准确。

(4)关注学生过程性经验的积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估计、选择、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很多过程性经验。如学生在解决跑步的实际问题中,模拟跑道画图,学生在跑道中标示路程时边标边调整。相信学生调整的经验,标示路程的经验会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肯定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想办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地思考。

在数感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看到数、思考数、运用数,增强学生把抽象问题变直观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运用数学的能力。我们在思考中前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地思考。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数感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数感培养

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

庞维科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数学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数感的培养是落实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也就是说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数感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数感的良性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培养学生数感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感

数感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如何阅读数学书呢 ?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数学概念、公式和例题,它们对理解新知识极为重要。阅读数学概念,一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二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三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懂得其适应范围。阅读公式要知道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要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牢记;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明白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正用、逆用、变用,阅读例题,一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二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和表达概简洁又符合书写格式;三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才能为学生培养良好数感开好头。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感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感。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数感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感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数感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数感。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感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感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感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和丰富了学生的数感。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感得到强化。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数感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数感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培养学生数感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培养数感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数感。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只要在教学中培养了良好的数感,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研修日志

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研修日志

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理解几何知识,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策略。听了范存丽的专题讲座,我认为应该着重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密切联系生活,建立空间观念

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不脱离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少的数学表象,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把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作为素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反映身边数学,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欲望。

2、注意引导观察,形成空间观念

观察是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活动。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离不开观察活动,因此,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使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如学习“圆柱体体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的表面,亲自动手摸一摸、分一分、摆一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形成表象,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清晰和正确的理解。

3、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物体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许多分析器官协同参与活动,形成和巩固空间观念。小学生的思维是具有一定具体性和形象性的,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过程,获得具体的描述性结论,初步形成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素质教育是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离不开想象和验证,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想象和验证的机会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所示方法推导公式,然后鼓励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还可用剪拼的方法,把圆形

第五篇: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通过网上研修学习,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班内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底蕴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网上研修来的很及时,网上研修内容很深刻,网上研修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作为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网上研修学习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多,盘点收获主要有以下诸多方面: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2、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3、教学中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中小学生来讲不是不可拥有的能力,但在实际上多数同学仍然存在依赖的心理,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就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是组内每一个人都能在相互启发,相互点拨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能与大家分享思维成果,分享学习成果的体验和收获。这就离不开我们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活动前的合理安排与适当的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添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

为了促进合作,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展合作技能。课堂上有意识对学生的进合作训练。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小组角色,承担小组任务,同时有目的地在小组活动中示范合作技巧和协调教学活动,确保小组专注于学习目标,使小组成员在教师言传身教带领下逐步学会合作的技能。

4、加强学习,不断网上研修,自觉走进新课程。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教师多听取学生和同事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老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网上研修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网上研修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对于一个教师,通过这次网上研修,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社会又应用于社会的一面。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通过努力,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数学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载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修日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大全]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数学是小学一门主要的基础课,数学课堂教学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手段。因此,加......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通过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得。尽管不曾谋面,但远程研修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全面提......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网络研修数日,时光虽短却重圆了我的学生之梦。我在感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收获着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天。专家的谆谆教诲,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充实......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如何备好数学课 提起备课,没有人比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更具有发言权的了。而教无定法,"如何使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改进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发布者:梁双琴发布时间: 2013-01-1421:37:32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

    研修日志小学数学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学科中的融合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学科中的融合 我是幸运的,在从教十余年中历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一路摸爬滚打走来,深感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数......

    上好课——教学策略(小学) 研修日志

    上好课——教学策略(小学) 研修日志通过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完了上好课——教学策略(小学版)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小学美术的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 课程改革的深......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一、具体做法: 1 、课堂阅读学习时有意积累。 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每学一篇课文时,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心揣摩文中的词句,如哪个词用得好,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