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小城镇建设
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因此只有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向优位小城镇聚集,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是“催化”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们通常讲发展县域经济,指的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使得县域范围内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达到全面发展。而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都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状况拮据等都可以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太多,农村人口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农业和农村人口,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县级财政的积累和平衡能力。县域财政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其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仍然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因此,工业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县域经济的主题。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是生成于农村特定的环境之中,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体制结构,特定的经济增长模式相结合,使中国农村工业化一开始生成时就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注: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分散经济结构与以外延扩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依赖于分散化经济结构高速增长的:分散化的投资体系、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和分散产业发展构成了我国农村初期工业化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工业的兴起,是农村经济改革后长期被压制的剩余劳动力强烈释放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基础设施薄弱、自身就业压力巨大、难以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状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不得不就地转移、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就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同时从农民自身来说,中国传统的求安求稳保守思想根深蒂固。从经济上讲,他们不愿完全放弃农业生产而去从事收入不稳定的非农产业。从感情上讲,也有些农民不愿放弃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家园。而分散办厂正符合农民的兼业生产要求及留恋故土的愿望。因而大部分的乡镇工业没有按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向一个地点聚集,而是十分自然地设立在本乡、本镇这样的社区之内。由于没有聚集机制的引导和强有力的行政规划,农村工业的投资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导向投资行为,表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分散化投资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总资源的分散配置,造成农村工业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在农村社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乡镇工业的存量资产难以向有利区位转移,使得乡镇工业之间彼此隔绝,缺乏经济联系,难以展开分工协作,不仅不能产生集聚效应,而且也未能分享城市经济的外部经济效益,造成农村工业更大的外部不经济。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规模的扩大一般是依赖于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投入的同时扩大,企业的高速增长多数是在维持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数量扩张,因此实质上是一种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以上两个特征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分散的投资体系衍生出分散空间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方式、分散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及分散化的企业组织。这种结果使得农村工业难以发挥集聚效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交易成本无法降低,从而限制了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二、县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化程度
(一)小城镇是县域网络的结点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其特点是:乡镇企业比较集中,商业、服务行业有一定的规模;非农业人口相对集中,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通讯事业有一定基础;一般是附近农村贸易的集散地,区位条件比较好,在水陆交通沿线;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乡头城尾,在管理上既具有城市的特性,又有农村的特点。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上述两个转移发生的时间与方式也不一样,就世界范围而言,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两个转移是同步实现的。在我国则不然,两个转移发生错位,并以农业劳动力转移先于农村人口转移为特点。这两个错位发展的结果使得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社会区域——小城镇有了突出的发展。
小城镇不是行政区划概念,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区形态,它既包括作为县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关镇和非城关镇的建制镇,也包括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建制镇,以及作为农村商品流通场所的农村集镇。县域网络就是以各类建制镇、中心镇和集镇为纽带编织而成的。
(二)小城镇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与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农村工业依托的基地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的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只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产品有了剩余以后,才出现零星的手工业。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才使手工业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和手工业始终是并行不悖的。而“男耕女织”就是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天然结合的形象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家庭手工业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新变化的发生条件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注:《三中全会以来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页。),加上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推行,使农民释放了长期受到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农业生产率的较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开化的剩余劳动力。在比较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民自然开始面向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城乡居民隔绝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农民仍然不能进城镇就业和定居。在这样情况下,兴办乡镇工业就成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个基地。因为工业生产不同于农业,它不是生物的再生产,而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产过程。因此,工业生产不像农业那样对土地有着直接依附性。当然,工业布点仍需要落实于特定的土地上。不过,工业生产所依托的土地不再是直接的生产对象。这样,工业生产也就有了较大移动性的可能。
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生产过程中又必然进行分工和协作,这就对工业布点地区的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道路、交通、上下水道、房屋、商业网点、信息网络等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备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厂坐落于便捷的交通要道上和布点于闭塞的小山村,其生产能力、经营效益肯定不同。
同时工业生产还必须与市场相联结。原料、生产设备、产品一是要尽可能就近提供和出售;二是要“来去”方便。为了便于采用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业化,更好地开展厂际分工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节省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和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设施,工业生产都程度不同地有着聚集的要求。乡镇工业也不例外,但在当时的体制约束下,乡镇工业不可能往城市集中,而坐落于农村社区的小城镇,正是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的以上这些本质特征,才吸引了乡镇工业向自己靠拢。小城镇成为乡镇工业选址的现实选择。
(三)必须选择优位小城镇作为重点聚集地
尽管小城镇是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乡镇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弱,极大地限制了乡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这就决定了乡镇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有一个区位选择问题。对于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国内外学者们已进行过大量研究和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注:Zhao,X.B.and,L.:Urba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ol of Urban Size in China.Urban Studies,Vol.32:4-5,pp.813-845,1995.),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和环境的效益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城镇规模越大,城镇的效益越好。尽管小城镇的规模小于城市,经济效益也不如城市,但在小城镇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规模效益问题。因此,在小城镇中,镇区人口规模不同,所拥有的各项经济指标也不同,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将呈递增趋势。
由于不同的小城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我们选择小城镇作为乡镇工业的聚集地,并不是说在我国近45000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都在本行政区域内平衡发展所有的建制镇和集镇,因为,这时的农村区域总体上资金还不充裕,不可能在区域空间上把有限的资金平均分摊使用。而是应该依据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原则,选择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紧邻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地处交通要道,市场前景较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作为“增长极”,有组织地向这些小城镇聚集,使它们最终发展成为小城市或进一步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而对那些在地理、市场和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竞争优势的小城镇,不应当对其大量投资,也不应鼓励人口和资金过多地向这些小城镇转移。
因此,就我国目前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农村工业聚集地应选择的区位是:
(1)县城及县级市市区。县城和县级市市区,在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本身具有工业布局的多重指向,特别是在市场、交通、通讯、科技、教育、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农村工业聚集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县城和县级市城区,目前的人口规模还是偏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备,经济不够繁荣,文化不够活跃,还不能真正起到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在现行的体制下,在大中城市户籍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等还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可以,而且也有条件在这些方面首先进行改革,县城和县级市也就成为农村工业聚集首选区位。
(2)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在一些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的县城之外,还有一些处在交通要道、市场条件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中心镇,也应当成为农村工业聚集的区位。中心镇虽然在行政建制上也只是建制镇,但因其具有优势区位,具有多重企业指向。它的发展能够辐射周围的几个建制镇,且它大多数位于县与县的交界处,它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交流,打破块块分割的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总之,要有重点地选择农村工业聚集的小城镇,使这些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一起纳入我国统一的规模层次体系,并按照各自的结构功能吸纳和配置资源,使一部分小城镇成为城镇体系中的新生成员快速发展。而众多的乡镇和村镇,则应继续保持其“乡土”特征,承担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并且在用地规模等方面受到严格控制。(注:方军:《三元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结构的系统转变》,《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三、必须培植优位小城镇的产业群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农村工业向优位小城镇聚集,必须形成产业群。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能够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二)产业群形成机制
增长极理论认为,产业群的形成是由于具有很高连锁度的那些推动型产业发挥作用的结
果。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推动性产业的作用,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一系列推动性产业。因此,按照增长极理论形成的产业群是由推动型产业起支配作用的产业的群集,这类产业群的形成是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来实现的。
而以波特为首的管理学派则认为所有的集群都能改善生产率。一个区位的繁荣和生产率不是在于企业在什么产业里竞争,而是它们如何竞争。企业在任何产业中,只要它用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无论产业是鞋业、农业或半导体业,都可以有生产率。波特认为,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分,都意义不大。他们认为“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技术,有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都能提高生产率,你可以通过制鞋致富,也可以种庄稼致富,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行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注: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集群有多种形式,取决于它们的尝试和精尖程度,多数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第一,一组公司,包括专业化的投入、零部件、机械和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
2、下游企业、生产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的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和其他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提供职业培训者,以及提供标准的机构。
3、商会和其他涵盖集群成员的团体。
根据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小城镇产业群的形成必须是县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结果。优势产业是指在本地区乃至在全国分工中具有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的产业,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一般就是这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它与主导产业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不管是优势产业还是主导产业,经过选定以后,都将通过制订产业政策,运用诱导手段,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通过各种波及方式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因此它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快、生产率迅速提高的产业;而优势产业强调的是利用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此外,主导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是根据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阶段;优势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某一局部的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依据的是该局部的阶段发展水平。
聚集经济是小城镇不同于农村地区的特征,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程度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因此,农村工业中应当聚集的是能够形成聚集体的优势产业和与优势产业具有紧密联系的辅助产业。农村工业聚集行业选择与确定的问题,就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合理选择与确定问题。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区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特色的地区优势的发展作为支撑。
因此,这里的关键是优势产业的选择,或有特色的工业企业的选择。选择和确定小城镇的优势产业,应该依据以下三条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相对价格基准、选择性竞争基准。这三个基准常常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
总之,通过培植优位小城镇产业群,才能提升优位小城镇的竞争优势,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也才能高速发展。^
第二篇: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浅谈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14春农村行政管理(专)***15 陈治旭 内容摘要: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村 小城镇 建设 问题 对策
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
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
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
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陈旧观念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长期以来,落后的陈旧观念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导致农村发展与城市化的步伐相差甚远。而这些观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导致人们对发展小城镇建设认识不高,信心不足;在指导小城镇建设中,表现为重镇容镇貌的治理,轻基础建设,重居住条件的改善,轻经济实力的增加,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
(二)资金不足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长期以来,很多乡镇财政只能保证职工工资的发放,致使小城镇建设配套设施跟不上,土地储备不足,利用土地生财的良性循环难以形成。目前,很多地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仅停留在向上级争取和招商引资上。由于乡镇招商引资比较困难,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主体大多以政府为主,许多项目只投入无收益,只建设不经营,资金不足的困扰越来越大。
(三)规划不当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不少地方刮起了建房热,建房面积越来越大,装修豪华,花样翻新,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尽管各级政府要求编制城镇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规划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经规划,就不能随意更改。
(四)协调不力,拖延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需多方配合,它从规划和审批要涉及不少单位和部
门,手续繁多,程序复杂。而目前职能部门之间配合不当,导致有的建设项目失去了机遇,拖延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树立富民建镇的思想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允许闯,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误的。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
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三)突出小城镇建设特色
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因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不可动摇,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质文明也会受到破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我们必须清醒
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在建设中必须解决陈旧观念、资金不足、规划不当、协调不力等主要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规划管理、广开财源、提高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参考文献:
[1]谭庆琏.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努力开创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新局面[J].村镇建设,2007(11).[2]戚盛豪,等.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6,22.[3] 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4]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
第三篇: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
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允许闯,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误的。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如果每个乡镇都是一张面孔,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出现“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城镇像农村”的状况,整个小城镇体系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
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新型市民的大学校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因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不可动摇,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质文明也会受到破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第四篇: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2012-05-28 14:07:37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打印】【关闭】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方式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宝清县七星泡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首批启动的48个试点之一(全市唯一省级试点)。两年来,我县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分批推进、突出重点”的发展原则,立专组、定专人、争专项,严把关、把紧关,建精品、提功能,形成了“领导围着项目建、部门围着企业建、上级围着基层建、一切围着群众建”的工作思路,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中排名前例。
一、做好“规划”:突出整体布局、突出统筹协调、突出长远发展
结合七星泡镇的区位、地缘、资源、人文等优势和实际,在经过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定位,前瞻性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确定了建设“规模适中,交通顺畅,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特点突出,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龙江东部商贸重镇、工业强镇”的发展定位,为七星泡小城镇建设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合理规划每一处细节。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宏观综合统筹安排,委托省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在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关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关系;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关系;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七星泡镇镇区2011年至2030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走外延发展、内部挖潜的路子,节约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方面,尽量利用荒地、非耕种地,严格限制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特别是需占用大面积土地的市场、小区,更要注意这一点。另一方面,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一些个人、单位闲置的土地资产进行盘活,统一使用。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老城镇改造,使之内部结构合理,寸土生金,防止无序无度扩张漫延。三是合理提高规划执行力。小城镇建设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建一个街也好,或一个小区也好,都要花费一定投入,建好了尽量不拆、不换。一方面,立足长远。树立超前意识,按照“三十年不落后”的思路,做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防止拆了建、建了拆,避免重复建设。在实施中,合理规划小城镇的未来蓝图,做到内部结构完善,充分体现小城镇的功能和特色。另一方面,立足当前。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实施项目建设,既要避免无序、粗放建设,又要做到“不凑合”,确保标准,集中力量,条件成熟一个就高标准建设一个,建设一个确保成功一个,稳固实现目标蓝图。
二、筹好“资金”:盘活现有资本、聚合民间资本、发挥区位资本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七星泡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探索建立了政府投资、民间资金和外资三轮驱动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将“散”钱聚“整”。面对资金紧缺的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筹资为手段、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在坚持公共事业整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按照“放开经营、公平竞争、有偿使用”的原则,多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了云鹏希望小学建设;积极推进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项目。同时,为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成为小城镇居民,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镇购房居住,使之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二是将“死”钱盘“活”。小城镇所在地往往是集镇的中心地带,较为繁华的商业
区。根据七星泡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盘活原有黄金地段,加快小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以开发促建设,以建设促开发,实行以地生财,以房带路,滚动发展,自求平衡。重点实施了永胜、鑫家园等住宅小区建设,使小城镇面貌得到改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将“小”钱放“大”。为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整合各方面资源,集合各方面资金,真正起到“小钱办大事”的良好效果。新建了长700米的七星步行街和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的七星广场;通过以建引建的方式,在七星大街两侧共开发6.4万平方米的临街商住楼,进一步繁荣了小城镇商业区。
三、搞好“建设”:严于质量标准、善于破旧出新、精于维护管理
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吸收、借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做法,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力度。一是高质量建设。按照“建精品、塑典型、造亮点”的工作要求,两年来全镇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项,重点完成了洪峰路施工设计和工程概算、洪峰绿地休闲园绿地主体建筑、七星广场等基础建设。在七星大街两侧栽植了绿化树木、绿化带,整治了排水干渠,设置了垃圾桶,安装了景观路灯,安排了专职清扫工人,规范了富盛小区牌匾风格和样式,这些市政设施的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七星泡镇的品位和档次,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二是高水平管理。为实现示范小城镇城镇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示范小城镇管理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七星泡镇实际,制定了《七星泡小城镇实施精细化城镇管理办法》,城镇管理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小城镇管理职责,为小城镇管理提供了长效机制保障。三是高力度治理。为保护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在全镇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采石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的联合行动,强力推进了荒山荒地造林、超坡地退耕还林和农田、河岸、村屯绿化工作,三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同时,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环评不合格的企业坚决拒之门外,对污染不达标企业坚决停产整改。
四、把好“定位”:打响项目会战、打造精品园区、增强社会福祉
支柱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线,需要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强化小城镇建设的产业支撑力度。一是扩大招商,落实项目。通过大力挖掘城镇资源潜力,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进一步健全了功能,优化了环境,增加了吸引力。吸引外地资本,使“外”资产变成“内”资产。几年来,共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达4.38亿元。成功辟建了永胜工业园区,目前褐煤提质、永胜红成砖业、隆鑫饲料三个项目已入驻园区。同时,与县一建公司达成协议,开发约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批大项目的落户,为加快七星泡小城镇建设提供强大的税收资金来源,也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来契机,为七星泡镇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是产业支撑,园区引领。创建了以巨宝为首的13万亩国家级大豆高产示范园区;以洪峰村为首的4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扩建了洪峰千亩葡萄示范区、东太千亩白瓜科技示范园、德兴千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和民主千亩烤烟示范基地。2011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42万亩,粮食总产达19万吨;新扩建了永发肉羊、永丰生猪、双北生猪和永胜生猪养殖小区,全镇畜牧小区达30个,全年畜牧业产值实现3.6亿元。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00万元。三是夯实基础,做强农业。在巩固烤烟、玉米、大豆、水稻和甜菜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白瓜、葡萄、花生、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积极争取政策,新建了新丰果树园区,扩大了红峰千亩葡萄园区、胜利果树种植园区,建设了民主村省级烤烟示范村,建
设了3万亩的旱田节水灌溉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为民谋利,普惠共享。2011年,七星泡小城镇共发放低保金270余万元,享受低保农民达2179人;共发放救助资金113万元,下发生活物资32吨,实施大病救助232户;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5.5万人,参合率达达到96%。成功合并了凉水、双北、胜利、新丰和西太学校为凉水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验收;完善村级文化图书室13个,建立村级卫生服务室23个,组织开展了全镇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七星泡小城镇的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建设用地难题,如置换用地较少、建设预留地少、小城镇拆迁难等;硬件薄弱难题,功能弱化、整体水平较低、管理效果不佳等;经济制约难题,支撑项目较少、建设资金不足等。
小城镇建设应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切实解决各类问题及困难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一是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按照“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要求,根据地域特色、经济要素和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地制定小城镇行政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摒弃遍地开花、整体推进的做法,重点发展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地理位置优越和对周边农村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小城镇,使其成为联结农村和县城的纽带。同时,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二是创新投资融资机制。财力不足是小城镇建设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应研究探索建立政府、民间和外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开辟出一条“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新路子。鼓励民间投资者投资小城镇收益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投资者以一定方式收回投资成本,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向市场。三是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城镇的规模、结构、功能和层次,决定着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应建立完善引进大项目的激励机制,调动全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积极创建工业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项目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向园区聚集;同时,要营造有利于项目引进和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外来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四是激活繁荣农村经济。根据本地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人口、技术和信息等功能优势,辐射带动当地经济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和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农业产业化的信息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切实抓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按照县城的标准进行匹配,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举办农民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外出务工的劳动技能。突出抓好农民道德素质教育,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形成文明的民风民俗。
第五篇: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推动办域经济发展
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推动办域经济发展
——***办事处典型事迹
**镇***办事处地处**北岸,县城西南城乡结合部。***国道和***国道、**铁路贯穿境内。**大道接引**高速出口过境。人口、商贸、资讯流量密集。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腾飞”总体目标,***办事处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良性互动、共同提升,为办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探索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争先创优为导向、以效能建设为核心、以全面考评为动力、以长效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作风建设模式。在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领导重视是我办机关作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的关键。办事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把其列入办事处工作重点之中,创造性地把办事环境作为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考评的主要评估标准,注重经济、环境和作风效能建设三者统筹考虑、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长期以来,办事处每月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工作,一是每周一、周三、周五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作风纪律学习,认真深入学习市县镇有关干部管理、促进作风转变有关文件、各项民政、农业惠农政策;二是在办村干部会上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要求村组干部给办事处机关干部量化打分,作为考评参考;三是每月月末对干部一月来的工作、纪律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打分,形成了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强化各项制度,狠抓作风建设。
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实施目标绩效考评,是提升机关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基层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机关作风就是办事环境,就是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抓机关作风建设主要从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着手,定位不断调整,目标不断提升,思路不断创新。经办事处研究,年初制定完善了《机关干部便民服务承诺》《机关首问负责制度》《机关值班制度》《干部责任追究制》《办事处干部“十要十不准”》《机关干部工作承诺》《微机室管理制度》《过错失误登记积分责任追究制》《财务管理制度》等十多项制度规定,用这些制度来约束、修正干部言行,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干部良好形象,促进办村科学发展。
三、致力争先创优,确立工作目标。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施目标绩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评出实绩、评出方向、评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争先创优。我们从一开始就把作风建设和绩效考评的“风向标”拨正定准,强调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实施绩效考评的着眼点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点是优化投资环境,要求办村“瞄准最佳、争先创优”,并提出了创建全镇最佳办事环境“六个最”(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水平最高、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成效最显著)的要求。鲜明的工作导向,极大地调动了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出机关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办村干部以创业的激情抢抓机遇,以创新的理念破解难题,形成了敢于争先、善于创优的生动局面。对上级安排的事务,力争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并上报信息;对待办事群众热情接待、细致服务,对待信访群众不推不诿、正面回答,各项工作争创一流、争做第一。办村坚决响应县镇的号召,顾全大局,服从指挥,主动沟通,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办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办事处党委连续几年被镇委、镇政府评为“先进办事处党委”、“综合工作先进办事处”。2010办事处党委被**镇委评为“先进办事处党委”,2011被**镇委评为“综合工作考核先进办事处”、“党建工作先进办事处”荣誉称号。多年来,机关支部涌现出一批批爱岗敬业先锋和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都是办事处党委、办事处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积极工作的成果。
四、注重学习,提升效能
按照市县镇关于干部作风建设要求,不断深入学习县镇有关作风建设文件精神,按照精神要求实施到工作行动中来,使学习和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在**镇委的总体部署下,我办在学习上做到了:机关干部工作笔记、民情日志、学习笔记“三本”齐全、记录完善、内容翔实,并且机关干部相互进行检查
评价改进;每名干部写**字左右心得体会*篇,制定整改措施;对学习不到位的干部,在检查评比后,要求立即改进,加深学习。通过半年来学习,干部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思想与时俱进,能积极服从镇办领导的安排,认真扎实落实工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进展。
五、求真务实,抓好目标绩效管理。
实施干部职工目标责任考核是一项难题,必须要与客观实际、不同的管理对象相适应。科学、管用的考评出动力、出生产力。我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建立健全了工作完成情况考评、机关干部考勤考评和综合评议“三位一体”的考核评比体系。
一是在考评方法上采用“三个结合”,坚持考核组工作实绩与考量作风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领导评价与村组评议相结合,保证了作风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持久性成效。
二是在考评实施上注重“三个环节”。
1、考评工作安排。综合考评采取日常考核、年终集中考评和综合评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日常考核、集中考评和综合评议分别占整个考核得分的15%、55%和30%。建立考核组对干部工作情况和遵守纪律考勤情况进行客观评议和考核打分。综合评议由办事处领导评鉴和村组评议构成。
2、考评等次确定。汇总考核组集中考评、领导评鉴和村
组评议三个方面的分值,按比例从三个小组中产生考核位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我们把绩效考评列最后1名的个人确定为提醒谈话对象,进一步体现考评的钢性,从而推动工作开展。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扬长避短、克难奋进、更好更快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建章立制,进一步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形成了日常工作高效率,中心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出成果,创新工作有亮点的良好氛围。展现了***“求实、为民、拼搏、奉献”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作风建设为契机,以思路的创新,效率的提升,目标的突破、效能的超越为重点,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把我办事处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更高层次,促进办域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