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上完一、二组课文用)
命题人:谢小宁
班级:姓名:成绩:
听力部分(5分)
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1、结合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的狐狸()的小鸟()的兔子
3、小猫向老虎挑战什么?结果怎样?(2分)
基础知识部分(30分)
一、下面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榛.子(zhēn)风筝.(zhēnɡ)鼻祖.(zǔ)敦.厚(dūn)B、韵.味(yùn)截.然(jiã)招徕.(lǎn)逛.街(kuán)C、娴.熟(xián)寺.庙(shì)挪.移(nuó)机敏.(mǐnɡ)D、薄.弱(báo)优雅.(yǎ)徘徊.(huí)幸.而(xìn)
二、读准字音,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4分)
āóēán()间传àúâàn()
三、比一比,在组成词语。(4分)
缎()番()辨()榛()锻()翻()瓣()捧()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分)
整齐()一()颜六色两()三刀不慌不()不()所措莫名其()()不转睛赞叹不()
五、按要求写句子(16分)
1、根据情境写名言警句:小明学习上遇到难题,但他又不敢去问老师,老师知道后引用《师说》中的话对他说:“‘’不懂就问嘛。”
2、照样子,合并句子。
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我把信写好。我把信寄了出去。
3、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缩句:
4、我们毕业了。
扩句:
5、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什么样子的都有。
改成比喻句:
6、用修改符号把下面句子中有毛病的地方修改过来。①参加比赛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②我的家乡是南昌市人。
③我国有世界没有的万里长城。
阅读部分(30分)
一、读《桃花心木》片断,完成练习。(10分)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给下列句子中带点词选择恰当的含义。(4分)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
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A、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B、不知哪一棵桃花心木苗会枯萎。C、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2、对文中画线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B、人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磨难,才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
3、理解画“(4分)
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巨大的能量”指()。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这是一种()的表达方法。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春来了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
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 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 秆)。分布在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嫩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 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 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分)
2、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4分)
3、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的地毡()的校园()的校服()的打工族()的叶子()的树木()的小草()的火车站
4、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4分)
5、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2分)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2分)
6、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2分)
口语交际(5分)
一个同学说小学生不能看电视,另一个说小学生看电视未必不好。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写一段连贯的话,说出自己的理由。
作文部分(30分)
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
要求:
1、把在六年小学生活中发生的事或想法写下来,2、语言通顺、听力材料
猫与虎斗智
从前,有只老虎很凶恶,动物们都很怕它,包括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兔子,只有小猫不怕它。
有一天,小猫向老虎挑战。老虎说:“你这个小东西,来到我这里干什么?打扰我睡觉。”小猫回答说:“老虎王,我是向你挑战的。”“哼!向我挑战?”老虎轻蔑地一笑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小猫说。老虎说:“什么条件?你说。”小猫说:“如果我赢了,你以后不要再欺负其他小动物了;如果我输了,我就天天给你送吃的。”老虎同意了。
下午,它们俩就开始比赛爬树。结果小猫赢了。老虎沮丧地回家了。从此,作为大王的老虎只好遵守诺言,不再欺负小动物了。
部分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一、A
五、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2、我把信写好寄了出去。
3、沙尘暴撕扯一切。
6、①“基本上”和“都”删除其中一个。②“的家乡”和“人”删除其中一个。③“没有的”改为“独一无二”或“绝无仅有”一类词。阅读部分:
二答案
1、春来了(意思答对便可)
2、不正确的字:矫秆穿毫
3、柔软鲜花盛开色彩鲜艳南来北往或精神饱满细嫩茂盛青青人山人海
4、花园小草树木火车站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略(意思答对便可)
6、拟人比喻
第二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测试题
命题人:谢小宁
班级:姓名:成绩:
听力部分(10分)
听老师读短文,完成练习。
1、你能写出你听到或想到的与“洁白如玉”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吗?()()()
2、短文先写太阳花的,再写太阳花的,最后写太阳花的。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4、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答:
基础知识部分(26分)
一、读拼音,写句子。(4分)
fěnɡǔsuìshēnquánbùpà ,yàoliúqīnɡbáizàirãnjiān.()
二、用“√ ”标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这些绿.(lùlǜ)林好汉隐藏在绿.(lùlǜ)树丛中。(2)新年到了,显出万象更.(ɡēnɡɡânɡ)新的气象,孩子更.(ɡēnɡɡânɡ)加高兴了。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2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观赏缘故祥细联想负荆请罪B.蔓延严厉飘扬棉花座无虚席
C.哀思打搅审阅漩涡舍本逐未
2、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句是()
A.写文章的步骤是“审题—选材—定中心—列提纲—起稿”。B.《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都是俄国作家写的优秀作品。C.《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就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D.《匆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电影对观众正如书报对()。农民对土地正如()对机器。开幕对闭幕正如开始对()。轮船对大海正如()对铁路。
严厉严峻严肃
1、只有()地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才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形势十分(),但李大钊仍然没有离开北京。
如果„„就„„只有„„才„„不管„„都„„
3、()善于调查研究,()能做出正确判断。
4、()明天下雨,我们()不去新华书店买书。
五、用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1、在毕业之际,请你给一直缺乏自信的许鑫同学写条赠言:
2、学校正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环保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晨,我漫步公园,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四个描写景色优美的词语。
六、按要求改句子(6分)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句: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的。
改为反问句:改为双重否定:
3、小姑娘高兴地对我说:“我有一本《新华字典》。”
改为转述句:
阅读部分(29分)
一、回忆学期所学,填空。(11分)
(1)《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孰.为汝.
多知乎?()()(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互相,互相(4)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5)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A.“树木的不确定”指()B.“人的不确定是”指()
二、认真阅读下文,仔细作答。(18分)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美丽、漂亮),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上,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刻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niâ)掉,空剩下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wō)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①。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贝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子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侯,就是一只(难看、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耀、资格、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好、完全、完整)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够、玩厌、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他们又发现了这一只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少见、稀少)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②”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③”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1、在文中()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表示。(3分)
2、划线句子①中的“这色彩和线条”指的是形状。(3分)
3、划线句子②中的前一个问号应读的语气,后一个问号应读(2分)
4、划线句子③中的“可怜”指这只贝;“可敬”指这只贝(2分)
5、这是一只怎样的贝?根据文中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的贝;()的贝;()的贝;()的贝
6、根据“一只贝”的品质,给文章选一个恰当的结尾。()(2分)
①好不容易寻找到两片瓦砾似的壳。他们把壳珍藏起来。②但,没有找到。
7、这只贝与其他贝的经历有什么不同?这只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口语交际部分(5分)
“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都会收到爸爸、妈妈等人送的许多礼物,同学们也喜欢互相比较谁收的礼物多,谁收的礼物贵重。你认为这样做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00字)
作文部分(30分)
我们就要步入初中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总有些人或事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令人回味、思念„„久久不能忘记。请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记人或叙事的记叙文,讲述你童年的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个难忘的人。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情,字数在400左右。
听力材料: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部分答案:
听力部分:
1、鲜红似火、金黄若金、光洁像蜡„„
2、茎叶花
3、前后照应
4、不但有的颜色而且有顽强的生命力。基础知识部分:
一、、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1、B2、D
四、读者工人结束火车
1、严厉
2、严峻
3、只有„„才
4、如果„„就
六、1、太阳光照射树林。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比泰山还重吗?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不能不比泰山还重。
3、小姑娘高兴地对我说,她有一本《新华字典》。阅读部分:
二、3、惊讶疑问
4、“可怜”指贝生前受尽折磨;“可敬”指贝用自己的血和肉磨制珍珠的行为
6、②
7、有用的不一定是漂亮的。
第三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B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命题人:谢小宁
班级:姓名:成绩:
听力部分(8分)
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文中的一个反问句是:
2、写出短文中表示动作的词(3个以上):、、3、对待铅笔头,我先前的态度是:,姐姐的态度是。通过姐姐的教育我懂得了的道理。基础知识部分(2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īnbïduànliànyōuyǎyǎnɡzūnchǔyōu()()()()
zhélǐjīmǐntánɡhuánɡkuánɡ fēnɡbàoyǔ()()()()
二、多音字组词(4分)
ánɡōnɡáū()曲ǎnɡînɡïǔ()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用音序查字法查“花”字,应先查音序()(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字典中,“花”字的解释有几种:①植物器官;②形状像花的东西;③颜色或种类错杂的;④用来迷惑人的;⑤作战时受的外伤;⑥耗费。“雪花”中的“花”应取第()种解释。请根据第⑥种解释用“花”组一个词()。
四、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表示手的动作的词语。(4分)
()手()手()手()手
五、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4分)
1、“勇敢沉着机智武断果断”这组词中不是一类的词是()。
2、“中秋节除夕春节重阳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列,最后一个应该是()。
3、“钢铁对坚硬”正如“棉花对()”。
4、“不知所措”的“措”的意思是()。
六、运用下面的词语写两句拟人句。(6分)
青松 白杨树 太湖 云彩 太阳 江水 月亮 群山1、2、阅读部分(32分)
一、回顾《匆匆》一课,按要求答题。(14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jǐn jì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 碗 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í nínɡ)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给画线的句子补充标点符号。(2分)
2、用“√”选出文中括号里的正确读音。(2分)
3、划去句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2分)
4、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个这样的词。(2分)
例:轻轻悄悄()()()()
5、作者描写日子来去匆匆,写得很具体,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仿文中画“”句子的写法写两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______。(豪迈,坚定,感慨)。(1分)
7、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2分)
(仪山禅师滴水和尚一举两得万物皆有所用)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6分)
3、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4、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标出。(1分)
5、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两得”指:“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3分)
6、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3分)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口语交际(5分)
按照提供的材料,补写出方方说的话,叙述要清楚,意思要完整。打电话: 方方:圆圆:“方方,我是圆圆。有事吗?” 方方:圆圆:“噢,怎么回事?”
方方:圆圆:“我找婷婷去,她会帮忙的。” 方方:
圆圆:“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五、习作(30分)
从下面所提供的题目中选择一个,根据所给的提示,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300。
1、《拜年》:新年期间你或随家人去亲友家走访,或在家接待了亲友来访。这中间一定发生过对你的思想有所触动的事。请选择写下来。
2、《我学会了》:在你的童年中你在别人的帮助或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做许多事情,也懂得了许多道理,如洗衣、骑车、游泳、尊重他人、关心同学、孝敬父母„„从中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具体写下来。注意叙述顺序,做到内容丰富、说理清楚。
听力材料
一个铅笔头
星期天早上起床后,我坐在院子里削铅笔,准备好做作业。
不一会儿的工夫,长的铅笔削好了,还剩下一个用得很短的小铅笔头。我按照拿铅笔的方法握了握它,太短不好握,心想:连握都握不住,更写不了字了,便不耐烦地顺手把它扔进土盆里。这个举动被在一旁洗衣服的姐姐看见了,她站起身,用围裙擦擦手,弯下身子,从土盆里把铅笔头拣起来。她一手拿起我削铅笔的小刀,一手把铅笔头按在桌上,在上面用力划,小刀插进笔杆。铅笔头裂开一道缝,她又拿起使劲一掰,铅笔开了膛,不长的一段黑铅露出来了。这时姐姐笑着对我说:“你看,这还能用,你不要轻易把它扔掉!”我不服气地说:“铅笔头用不了,现在剩下一段铅芯更写不了字了!”姐姐用手指了指我铅笔盒里的自动笔,说:“把笔芯装在那里,不就可以再接着使用了吗?”我顿时恍然大悟,深感姐姐比自己懂得多,就赶快把那段铅芯装进自动笔里,用它写起作业来。
这件事虽小,但对我教育很深。它告诉我,处处要想着“节约“两字才行啊!
部分答案:
听力部分:
1、把笔芯装在那里,不就可以再接着使用了吗?
2、站起身、擦擦手、弯下身子„„
3、不耐烦地扔掉,捡起再用,处处想着“节约” 基础知识部分:
五、1、武断
2、除夕
3、柔软
4、办法 阅读部分:
一、6、感慨
二、1、万物皆有所用
2、起因:仪山禅师让弟子打冷水。弟子把剩下的随手倒掉了。
经过:师傅见倒了剩水,对弟子进行教育。结果:弟子心有所悟,取法号“滴水和尚”。
3、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第4自然段;第三段第5自然段。
4、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5、“一举”指用剩水浇灌花草树木;“二得”指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何乐
而不为”的意思是:为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却不去做呢?
6、B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车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灯光》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围绕《灯光》记叙了在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表现了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课文篇幅不长,但几句教育已意义。更是篇典范的记叙文。新课标指出,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独立理清课文结构。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学《灯光》一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以次感恩先烈。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自身体验,体会联想部分,对记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由于教材性质决定,本课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课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相对较远,况且今天的生活多么美好,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些苍白无力。因此,在教学是,教师要善于波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把“读课文”和”感恩先烈” 融为一体,让课文内容更具有教育性,使学生能真正的学会“忆苦思甜”。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师提供一些好书、好影片,在教学中能够很好的突破重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情境渲染中,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边读边想,再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情感教育。
本课所需要的教具是:多媒体。
三、说教程
1、精心设计导言,引入新课
本课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那时候还没有电灯,这一事实,对于生活在今天的小学生犹如是天方夜谭,所以,设计一个像磁石一样的导语把学生的学习欲望牢牢的吸住则势在必行。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每当阴雨天是我们教室的光线就会很暗,这时我们就必须把什么打着啊!是电灯,此时此刻,大家对电灯所给予的亮光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早在1947年,当时中国还没有解放,有一个人为了大家能够生活在灯光的世界里,更能生活在幸福的国家里。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它是谁?当你看到这一切的事,你对灯和灯光有什么感情呢?我们把书打开,学习《灯光》(板书)这一刻,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
2、资助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大纲》要求,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经过近六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基本形成。《灯光》一课在两篇讲读课文之后出现,恰好为教师提供了训练的内容,更为学生提供了“试验田”。因此,我按照如下步骤来学习这篇课文:
1有的放矢,自学课文
2汇报成果,形成系统
3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第一步、有的放矢的自学课文的只得使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有
条不紊,思路连贯,并且清晰,避免盲目性。同学之间相互研究、讨论,既培养了素质能力,又从情感上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美德。我出示的学习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独立理清课文结构。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3学习革命先烈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
出示的思考题是:
1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全文是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2再读课文,讨论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3默读“阅读提示”,说一说在“阅读提示”中提出了几个问题?根据“阅读提示”所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4划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一遍,然后体会理解。
5通读课文,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第二步、汇报成果,形成系统
学生在一具有的自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依据所给的问题完全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将所学成果进行自我汇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一定的心理素质。关于任务的思想品质稍有难度,教师给予点播提示即可。
第三步、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待一切教学任务水到渠成后,激发学生思考,当你坐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的时候,你是否感激像郝副营长这样的为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灯光的世界里,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呢?你想对他们说些什麽?
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能将情感目标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知道感恩、知道努力学习、知道奉献,才对得起先烈们,再结合板书,我满怀激情的结束本节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中,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有所作为,才能报效祖国,才能让向列们的灵魂永生!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最优异的成绩告慰先烈们吧!
[板书设计]
灯光
一、回忆二、一件往事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二、教材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 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五)“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科大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8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能在朗读基础上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继续训练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3、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根据讨论的话题,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复习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恰当安排教学的序。要把握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
2.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全学期不少于全册教材的80%),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5.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