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第十二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1、看拼音写词语:(8%)
yun niang zi bei jing zhe fan lan xuan yao si nue qin bi cai yao2、根据拼音组词语:(4%)
载:zai()zai()畜:chu()xu()
二、根据下面各个成语的构成方式,照样子写成语:(4%)
无边无际()斤斤计较()左顾右盼()朝夕相处()
三、按要求换写句子的不同说法,不改变句子的原意:(6%)
理智的人都说读书要认真。
1、写成双重否定句:
2、写成反问句:
3、写成否定句:
4、改写成转述句:妈妈对我说:“今天我去镇里开会,中午不回来,别等我吃饭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作理解性填空:(36%)(共24格,每格均为1.5分)
1、作者在离别祖国时,对“黄土、青草、小岛、海水”等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 和。这种写法叫做。
2、《一夜的工作》,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更为突出地赞颂了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 的工作精神和 的生活作风。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作者 所写的《 》 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用 手法写的,他用 来比 进一步描绘了春风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
4、填写完整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后两句诗,并作回答:
尽,南 又一年。“尽”的意思是 ;“南”的意思是。这两句诗描述了 和。全首诗充分反映出诗人对,对沦陷区老百姓的 和对苟且偷安的。
5、《林海》一文中,老舍说“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这是他抓住“林”的 来写它像海的。
五、判断,给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打“ Ⅴ ”,给说法不正确的打“ Ⅹ ”:(8%)
(下面四道题中,你必须完整地改正其中两道错题,不然,作扣分处理)
1、“‘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在这里巧用相同的词语,借助不同的标点,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热情赞美。()
2、“喜阴的,就别多浇水;喜干的,就别多放在太阳地里。”这是老舍在养花中摸着了的 门道之一。()
3、“再接再励、刻骨铭心、坐无隙地、野性难训、如愿以尝”这5个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
4、“无论困难再大,我们都能克服,因为我们是坚强的革命战士。”话中的关联词语运用 正确。()
六、对已学课文的回顾,将有关内容填在横线上:
1、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看不见的大力士》说明了 的作用;《冬眠》 告诉了我们 ;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不仅赞美了 还赞美了 ;《题临安邸》充分表现了诗人 ;李广田的散文《花潮》,虽然只描述了他所见的海棠花开的盛景,但他的目的在于赞 美美妙的春光和。(6%)
2、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 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 出来了!
①加横线的句子是作者“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后的感叹,请你用“…… ”在文中 准确画出说明春光“饱满”的词句,抄写下说明春光“烂漫”的词句。(2% 2%)
七、阅读下面的小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的作业:(6%)
三个年轻的泥匠工人在一个工地上同砌一堵墙。有个干部模样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朝他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小调,他的笑容很灿烂,似乎没经过大脑思考地说:“我们呀!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呐!”
10年之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却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1、请你读懂文章后进行合理地推测,那三个泥匠工人10年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的原因是
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第三个人:
八、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第21位应聘者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爹,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父亲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恐怕不容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你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来找,再说,您也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人浮于事,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因为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父亲带着怀疑问。
“那些会动脑筋的人。”儿子回答说。
佛瑞迪在“事求人”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即使如此,那时也已经有20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试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动脑筋思索。于是他进入那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思索。在真正思索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小姐,请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她直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着一种高级职员的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笑了起来,并立刻站起来回身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上。老板看了,紧锁的眉头放松了,他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出决定。”
他是不是得到了工作?当然!这是他善动脑筋的应有结果。是的,一个会动脑筋思索的人总能把握住问题,并能解决它或者想出一种新的办法,给人以启发。佛瑞迪就是这样一个人。
1、文中“人浮于事”的意思是(2%)
2、佛瑞迪能找到工作的原因是(2%)
3、佛瑞迪在纸条上写的内容是(2%)
4、用“ // ”把文章分为三段。(6%)
5、这篇文章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2%)
6、请你合情合理地设计老板与佛瑞迪的连续两次对话。(请注意内容与标点)(4%)
老板问 佛瑞迪说
老板问 佛瑞迪说
九、作文:(100%)《说诚信事,做诚信人》
提示:本文限于两个事例的组合:①说别人的诚信事;②写自己的诚信事。注意过渡。要求:思想健康,中心突出,400个字以上。
六年级试卷:小学第十二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12%)每格1分;出现错别字就全扣。
① 酝酿 自卑 惊蛰 泛滥 炫耀 肆虐 揿瘪 菜肴 ② 装载 三年五载
畜生 畜牧
二、(4%)如:全心全意 默默无闻 东奔西跑 是非不分
三、(6%)每题1.5分。
⒈例:理智的人都不会不说读书要认真。⒉例:难道理智的人会说读书不要认真吗?
⒊例:理智的人都说读书不能马虎。⒋例:……说,今天她……别等她吃饭了。
四、(36%)共24格,每格均为1.5分。
1、热爱 留恋 借景抒情
2、对比 不辞劳苦
简单朴素
3、朱自清 春 比喻 母亲的手 春风 柔和可亲 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受
4、遗民泪 胡尘里 望王师 尽:完;流干。南:向南;朝南。
北方人民的境遇 盼望解救的急切心情 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同情 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5、辽阔无边
五、判断(8%)每题2分,对3道错题必需改正两题,不然,其中两题要扣4分。
1、(对)
2、(错)“阴”改为“干”,把后句中的“干”改为“阴”。
3、(错)励——厉 坐——座 训——驯 尝——偿(或把句后的“3”改为“4”)
4、(错)把“无论……都”改为“即使……也”
六、(10%)
1、(6分)压缩空气 动物冬眠的知识 美丽的春光 充满活力的儿童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社会的平和安详
2、(4分)饱满:①开满了密密层层的 ②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
烂漫:①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 ②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七、(6%)每一小题2分。(只要能扣住大意就可以了)
第一个人:不懂文明礼貌,没知识,缺乏文化素质修养,因此,这种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第二个人:懂礼貌,有头脑,有抱负,因此,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能做出成绩来。
第三个人:聪明活泼,有理想有远见,思维活跃,有创造力,因此,这种人能成大器。
八、1、想找工作的人很多,可是需要人做的事却很少。(人多事少。)(2%)
2、他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2%)
3、略(2%)
4、⑴ 1—5节 ⑵ 6—8节 ⑶ 末节。
5、写出一点即可:①做任何事都要善于动脑筋。②能针对问题善于想出新的办法来。
6、(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唯一答案。1分一句,但标点不规范要扣半分。)
例:老板问:“请问,你为何会选择我的公司来应聘?”
佛瑞迪说:“因为贵公司最有发展的前途。” 老板问:“你有什么理由这样肯定?”
佛瑞迪说:“我已做过市场调查,贵公司的产品是广大市民最信得过的,这就是一个
企业能永久生存的基础。”
第二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20%)
1.一个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4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六年级分得图书()本.2.把630本图书按3
3.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比例.
4.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5.圆的直径和它的面积()比例.
6.在比例式X: = :2中,X=()
7.走一段路,甲用4小时,乙用3 小时,甲和乙行走的速度比是()。2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8.在比例尺是110、1 米:40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11、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 宽相当于圆柱的()。
1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和是28立方米, 圆柱体的体积是().
1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一个圆柱底面半径的,圆柱的高与圆锥高的比是4:5,那么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5、一根1米长的圆柱体钢材,截去2分米的一段后,表面积减少25.12平方分米,原来这根钢材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二、选择题。(8%)
1、24个铁圆锥, 可以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个数是[ ]
A.12个 B.8个 C.36个 D.72个
2、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
A.正方体体积大 B.长方体体积大 C.圆柱体体积大 D.一样大
3、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 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 ]
A.3 B.6 C.9 D.274、如果A和B成正比例,B和C成正比例,那么A和C成〔 〕
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
三、判断。(12%)
1、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一定相等。()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16厘米。()
4、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5、三个圆锥体积的和正好等于一个圆柱体的体积。()
6、如果x 与y成反比例,那么3 x与y也成反比例。()
四、求未知数x(12%)
(1)3:8 = x: 2.4(2)x:5 = :0.5(3):x = 6
五、应用题(40%)
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分米, 圆柱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有一个圆柱形储粮桶, 容积是3.14立方米, 桶深2米, 把这个桶装满稻谷后再在上面把稻谷堆成一个高0.3米的圆锥.这个储粮桶装的稻谷体积是多少立方米?(保留两位小数)
3、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 横截面的半径是10厘米, 沿横截面的直径垂直锯开, 分成相等的两块, 每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4、一块长方形地,量得它的周长是48米,长和宽的比是5:3。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反面还有题)
5、用铁皮制作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分米的圆柱体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油多少千克?(保留整千克数)。
6、两根同样长的钢筋,其中一根锯成3段用了12分钟,另一根要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用比例方法解)
7、刘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40个,3小时可以完成,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完成任务,工作效率需提高百分之几?(用比例的方法解)
8、有AB两个容器,如图先把A装满水,然后倒入B中,B中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思考题。(10分)
某工厂四月份(30天)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平均每天要生产400个才能完成任务,实际上前6天就生产了3000个。照这样计算,完成原计划任务要用多少天?(分别用正、反比例解)
第三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中检测卷试卷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中检测卷试卷
一、常识填空。2%
1、CCTV字母符号代表。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需要火警帮助时,应拨打帮助时应拨打电话号码,遇到急病需要医院帮助时应拨打电话号码。
二、看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填空8%
zhēnɡ rïnɡkū wěijiã ránshū jíwú yuán wú ɡù()()()()()kǒnɡbùāi sīdǐng shângchōu yēbï bï shēnɡ jī()()()()()第一行五个词语的第一个字的音序按顺序排列:
三、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另一个读音组一个词。4%
提供(gînggōng)___________望洋兴叹(xìngxīng)__________ ..
矿藏(cángzàng)__________情不自禁(jīnjìn)__________ ..
四、根据词语之间意蕴的搭配说出一个成语。2%
(1)忘本三国演义洛阳刘禅()
(2)岁寒三友之一画画自信苏轼()
五、选择正确的解释。(3%)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
1、把下面的格言补充完整。(2分)
种树者必培其根,操千曲而后晓声,2、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1分)
没有我们的帮助,你怎么能完成这一项任务呢?
3、缩句:(1分)
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4、照样子写一句排比句。(2分)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5、修改病句:(2分)
(1)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新时代。
(2)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天然气。
七、将下列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3%)
()水珠听了,得意忘形,似乎自己真的变成了一粒粒珍珠。
()过了一会儿,太阳升高了,水珠被蒸发了,荷叶上只留下一块块泥印。
()荷塘里满是碧绿的荷叶,一张张像蒲扇似的荷叶,舒舒服服地铺在水面
上。
()有一个孩子看见这些水珠,便欢快地叫起来:“你们快来看呀,那荷叶
托着的水珠简直像一粒粒珍珠,多美啊!”
()有一天早晨,荷池里的鱼儿一打挺儿,溅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一颗颗
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好看极了。
()它对荷叶说:“看看,由于我的存在,才给你增添了光辉。人们到这里,八、回忆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13%(2.5+2.5+4+2+2)
1、在()的日子里,在()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
么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过去的日子(),被不都是来看我的吗?”荷叶微笑不语。
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了。节选自《匆匆》。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人固有一死,或(),或()。”为人民利益而
死,就();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
()。张思德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
节选自《为人民服务》。
3、近阶段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了很多人物的高贵品质,如:的李大钊,的周总理;也懂得很多道理,如学习《学
弈》知道了学习必须,绝不能,学习了《桃花心木》知道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能。
4、请写出“孰为汝多知乎?”句子的意思:
5、把王安石《元日》诗句补充完整。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曈曈日。
九、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7%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
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
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
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
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
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
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
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
—殴打。
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
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
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
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
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
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
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
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
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
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
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
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
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
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2%)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词语。(4%)
“我行我素”指的是。
“臂系千钧”指的是。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5%)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
为;“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我”不会打你,因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
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
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
为”:。
4、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3%)、、5、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3%)
十、自主题:10%
1、用四个成语分别替代下面四个“很多”(4分)
超市里商品的式样很多——(琳琅满目)花的品种很多—
—()公园里游人很多——(摩肩接踵)游
乐场游乐项目很多——()
2、用“严”字组词填入句中的括号里,不重复使用。(6分)
他瞪着眼睛,(严肃)地对我说:“干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
求,(严密)的组织,(严谨)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看你
能不能经受这(严峻)的考验。”
十一:作文30%
酸甜苦辣咸是人生五味,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无时不刻地体会着这人生五味,请选择其中一两味,把你的成长历程中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通过具
体的事件反映你所感受到的独特的成长中的味道。字数不少于450字。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
3、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4分)
1、《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指的是居里夫人的容貌。()
2、“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圆”的意思是实现。()
3、“积劳成疾”和“眼疾手快”中“疾”的意思相同。()
4、2005年12月10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
始中国
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骑者勒住了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
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进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进促使)他问道:“先
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使你却留住了
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了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这儿,结果会是
什么?”老人慢慢的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老人继续说道“我仔细
观察几位骑手,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
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的相当明显的。
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是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得到帮助。”那感人肺腑的评价深深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
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匆
忙),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说完这些,那名骑手 ——
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僵”用音序查字法应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2分)
2、请把文中不合适的词划去。(2分)
3、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模拟试卷
【积累与运用 · 阅读】65分完卷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7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A. 吞噬(shí)哄堂大笑(hōnɡ)寺院(sì)
B.间断(jiàn)婀娜(ē)万象更新(ɡēnɡ)
C. 分外(fân)张灯结彩(jiã)腊月(là)
2、找出每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其他字读音不同的一个。
(1)A.处事B.处置 C.处所D.处理()
(2)A.间断B.车间 C.间接D.反间计()
3、选择下列解释中正确的一个。()
A.和睦相处:睦,和好。彼此友好地相处。
B.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遭受了损害。
C.深邃:邃,深。课文中形容维吾尔族小伙子眼睛明亮、深沉、透彻。
4、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入下列①─④句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组是()
A.井然依然虽然迥然
B.迥然井然虽然依然
C.迥然井然依然虽然
①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②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③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
④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5、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民俗节日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C.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6、北京过春节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腊八除夕小年初一元宵
B.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
C.小年初一腊八除夕元宵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
B.“精兵简政”的意思是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C.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教育家。
二、填空题:
1、根据语境和音节填写词语。8分
亲爱的同学们,想到和老师zhāo xī xiānɡ chǔ()的你们就要离开,老师真的依依不舍,心中无比的juàn liàn()。希望你们成为有yuān bó()知识、健康tǐ pò()、ɡāo shànɡ()品格的人,希望你们带着老师的祝福和jiào huì(),飞向广阔的蓝天。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â,rùn wù xì wú shēng。
2、给下列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组词。(3分)
那()()()肖()()()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括号里。(4分)
美不盛收()随心所浴()惊心动魅()
快炙人口()独出新裁()精兵减政()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墨黑蓝蓝闪烁飘飞轻柔温暖
太阳给月亮写信。铺开天空()的信笺,用金灿灿的阳光,写下()的问候。()的云彩,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月亮给太阳写信。铺开天空()的信笺,用银亮亮的月光,写下()的问候。()的星
星,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5、我的积累。(6分)
① 甘瓜苦蒂,②写一句惜时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
③“邯郸学步”这一成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说
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其一人
二、阅读
(一)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
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
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
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
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是树,人()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
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
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 这一片断选自写的《》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分)
3、“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请在文中用“——”
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2分)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
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请举例说明。(3分)
5、“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6用“ = ”画出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谈谈你对句子的体会。(3分
7、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说些什么?(3分)
对家长说:
对孩子说:
(二)如果麦子没有考验20分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
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
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
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
罢了。”
1、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分
近义词:祈祷()反义词:仁慈()
3、给第③自然段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2、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之间。3分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
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3、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地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2分
4、依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把下面的话写具体:3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5、结合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1)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帝没有满足农夫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五十年里,农夫一直在祈祷什么?请用“------”在文中划出。2分
7、读了本文后,你突然明白了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