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敢于同命运做斗争 影评《一个都不能少》
要敢于同命运做斗争
——评《大红灯笼高高挂》
建旧时代,妇女的地位可谓十分低下,面对封建势力的压迫,她们能做的只是妥协、忍受折磨。她们也有过反抗,但换来的仅仅是惩戒,甚至是更加严厉的处罚。影片正是为我们讲述了旧时代妇女处于压迫下的典型悲剧。
导演为我们讲述了,大学刚读一学期的宋莲,因为父亲不幸早逝,家中供不起大学,无奈嫁给一有钱府中。府中的众多规矩无时无刻不束缚着宋莲,为了争取老爷的宠幸,宋莲与其他三位太太内斗起来,在饱尝人情冷淡后,宋莲不惜以假孕为借口吸引老爷,真相被查明,宋莲受到封灯的惩罚,在报复中丫头雁儿为了自己想成为太太的梦想而甘愿冻死。三少奶奶也因与高医生通奸而被老爷处死。在自责与恐惧中,宋莲被逼疯了·····
影片以宋莲与母亲的对话开头,镜头并没有给她的母亲,而是给了宋莲特写,观众看到的是宋莲的不屈与无奈,从一开始宋莲“女人不就这么回事”便为宋莲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对于人物的刻画,导演可谓煞费苦心,镜头没有出现命运的关键人物老爷的任何一个正面镜头。
但从老爷的语言中观众便可了解清楚他的特点:专制、霸道、对于女人的轻视、被抓奸后的不屑一顾,帝王般的命令所有人,深深的刻画在观众的心里。对于其他三位少奶奶,导演也从她们的谈话中进行了表现,大少奶奶的无奈与麻木,二少奶奶笑脸下的蛇蝎之心,三少奶奶的固执与叛逆。而对于府中的丫鬟与老婆子更多的是麻木表情的特写。
在影片中,有声源音乐吹灯声捶脚工具声,剪头发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凉恐惧的气氛,影片中的对话几乎都带着回音音效,给人一种空旷冷清感,更好的体现主人公心灰意冷的心情,让观众有一种对压迫的同情感。
在画面的表现中,导演以对称式构图为主,空镜头出现房屋以及灯笼,完全封闭的院落设计,表现出旧时期的封建束缚,仿佛牢狱一般,影片以消色为主,在消色的衬托下,张艺谋偏爱的红色显得如此醒目刺眼,红灯笼、红盖头、红衣服,体现出主人公对自由和打破封建束缚的渴望,红色象征喜庆,但在影片中悲哀、同情。
故事中的宋莲是一名女大学生,算是有文化的新新人,但在封建时代的压迫下,她却表现出无奈,她也有过反抗,如:假孕、剪掉二少奶奶的耳朵、把三少奶奶通奸的事情说出去、惩罚丫头雁儿,但这些却不是对自己命运的斗争,反而可以理解为争风吃醋,她没有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反正一心想讨好老爷的三少奶奶与高医生发生奸情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看到宋莲只会与三为少奶奶的勾心斗角,我们能给予的只是惋惜,她代表着一大群受苦受难的妇女,但她没有与自己命运斗争,对于压迫她们只会妥协,在压迫与束缚下度过自己的余生。画面最后出现的结婚场景,导演表现出同情也对被压迫妇女选择妥协的惋惜,又一场婚礼、又有一个人被捶脚、又一悲剧开始。
第二篇:《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根据施祥生的小说《天上的太阳》改编。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以纪录片式的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的拍摄手法、贫困的山村小学,这里面追求一种真实感。导演张艺谋无剧情安排的真实表达才是最感人的地方,促成了影片最成功的一处。
故事发生穷乡僻壤的广西水泉乡,水泉小学唯一的教师高老师,告假照顾病危的母亲,乡长便临时请了十三岁并只有小学水平的魏敏芝来做代课老师。高老师觉得她年纪小,可是无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嘱咐魏敏芝,每天给他们抄课文,准确清点人数。原本30多个学生,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个。临走时再三叮嘱要好好留住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可是高老师走后不久,明新红同学由于天生练就一双〝飞毛腿〞,被挑选到县里去,而顽皮小子张慧科又因家里欠债需到城里打工还债。魏敏芝眼见快守不住诺言,焦急万分,想尽办法到城里寻找张慧科。她到达城里后,却跟张慧科联络不上,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惊动电视台,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寻人”特备节目,在城里激起了一阵回响,最终山区的孩子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影片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来表现人物个性,魏敏芝是一个淳朴憨厚、热爱自己的学生、有点倔、极富责任心的。,影片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浪费镜头,比如她唱着跑调的儿歌,她追着村长要钱等。而学生对魏敏芝的感情也在一幕幕戏中展现微妙的变化,从魏敏芝刚
来时学生的好奇,因为张慧科与老师的争执而毁坏粉笔,到后来师生一起商讨去搬砖头凑路费找回张慧科,几十个学生和老师一人一口喝着一瓶可乐,到最后开心地和老师一起小心翼翼地在黑板上一人写一个字…
在演播室的时候,主持人让魏敏芝对着镜头跟张慧科说话,她看着镜头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眼眶湿润,抿了抿唇,抹去豆大的眼泪,哽咽着:“张慧科,你跑到哪去了?我找了你三天了,你都快把我急死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啊。”眼泪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来,呜咽着说不下去了。简短而普通的几句语言,却饱含着魏敏芝最真诚的情感,将她内心的焦灼,对张慧科的牵挂与担忧、自己进城后饱含辛酸的委屈等诸般感受,全都展露无遗。而电视那头的张慧科盯着屏幕,泪水滚落……
影片的最后一幕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回乡的汽车上,记者对他们的采访记者问道“你们对城里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张慧科回答 :“就是我去要饭……印象最深刻。”就几个字,足以让多少人心酸。一是捐赠仪式上接受城里好心市民捐的东西。虽然东西不多,却足够孩子们用他们未敢幻想过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一人写一个字,甚至可以多写两个,把魏老师也写上去,他们很开心。城里人也捐了很多钱,校长许诺会用这些钱来重新修一下学校。故事就在他们往黑板上写字的同时,开始上结束字幕:导演张艺谋。
故事的结局未知。虽然张慧科回去了,但他的家人,躺在床上他的生病的母亲,是否能够继续支撑那个穷困的家,这个家是否能让他
很好的完成学业。虽然不出意外,校长足够信守承诺,用那些钱盖了新校舍。高老师一个人,加上魏老师(也许她不再继续呆在那里),但可以肯定她会舍不得那些孩子。但加上她也只有两个老师,他们是否有能力利用抄课文这样的教育手段让这些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而不仅仅是让他们认几个字,会算几道数学题,这么简单。
一个都不能少,多少孩子想读书,却苦于贫困,多少孩子因为有书读而欣喜若狂,即使只是一个简陋的学校,几张破凳子,甚至还有那些晴天四面风的露天教室,几张石凳子,只要有书读,就能听到他们朗朗读书声,那是最震撼人心的呐喊。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能毁灭任何一点希望。
故事并没有把那些未知都圆满。在故事的最终,我们开始体会到导演的良苦用意。但对待这个故事,我们是否还能考虑更多,特别是真正和这些问题相关联的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感谢张艺谋,他没有让故事结束。而正是这种结尾,让我们在思考后给出了应有的态度。
这样的结尾,才是完美。
第三篇:《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颗美好的心
——看《一个都不能少》
县区:凤 翔 县
学校:页渠中学
姓名:李 俊 蓉
年级:七年级四班:指导教师:张 亚 玲
一颗美好的心
——看《一个都不能少》看了《一个都不能少》后,我有许多感触。
电影中的小魏老师真的很了不起,使人不得不钦佩她。她为了学生能够不惜一切,而她只有十三岁,十三岁还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她为了谋生,已经踏上了当老师的旅途。十三岁,也许在我们之中很多初一学生也十三岁.同样十三岁,为什么那位小老师就活得那么精彩,那么有意义?
她像一颗被狂风吹到石缝间的种子,顽强,坚韧,被过往的人践踏,但又坚强的拼搏着!
是的!她顽强!你看!他被售票员从公共汽车上赶了下来,她用坚强的毅力走到了城里。你听!她正在问:“你是台长吗?”“你是台长吗?”多么顽强啊!她的呼唤唤醒了台长,唤醒了人心!
再顽强的人也会落泪,但“英雄落泪不是罪”!在她做节目时,在她找到学生张慧科时,却是泪流满面!
生活是天气,风雨之后必定有彩虹!生活是调味瓶,有苦与酸,必有甜与乐!在她找到学生张慧科之后,她的所作所为打动了人们,人们为孩子们捐钱盖教室,为她的学生捐学习用品和教学用具。
啊!魏老师!你具有最无私的精神!最美的心灵!最纯洁的心!
县区:凤 翔 县
学校:页渠中学
姓名:李 俊 蓉
年级:七年级四班:
指导教师:张 亚 玲
第四篇:《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初中时,在亚洲电视看了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大陆普遍的失学现象是难以有切身理解的,我们的同情也只能是短暂的寄籍,透过无数次的学校集体捐款、参与义工活动、饥馑运动,对中国大陆有需要的人民伸出援手,仅此而已,谈不上有深刻的心灵震颤。在物质丰厚的社会,我们过着便利的城市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大部分人看不见更大部分的社会现实,而我就压根忽略了这部电影中的艰涩、朴拙的生活与面对着的许多没有实则经验的生活问题。《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一个切面,这样一个切面不偏不倚落在中国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上,而这个现状是非常可怕且严重的。初看这样的电影并没有甚么东西把我吸引过来,平时看的大制作多了,故对这样电影接触不多,但这绝不是我谢绝现实电影的口实,反而因为我对文化的深爱,在看完贾平凹、苏同、余华的一大堆文字后,对中国大陆贫困农村有更进一步的好奇与探勘的欲望。
电影的背景是中国河北一农村,一个老头儿(高老师)教一班穷苦的农村学生,因要请假回乡一个月,村长找来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担任代课老师,并答应给她工钱五十块。电影的故事结构极为简单,只有一条发展线,起点是其中一个学生因为她跑得快被拔尖去参加运动会了,魏敏芝硬是不给人,因为她答应了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她被拔去了,这件事令她的心就是放不下来;而另一个学生长张慧科到城里打工去了,又失了一个学生,魏敏芝一连不见了两个学生,不知如何向高老师交代好,于是就决定到城里找张慧科。故事因此由农村场景转移到城里去,展开了魏敏芝寻人的故事。故事十分简单,但所探讨的问题却极为沉重。首先,电影带出了一班纯真的农村儿童,他们没见过世面,在农村里受教,这里有一点很有趣,他们学的东西就是“抄课文”,这还是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的,抄完了再抄,我会问:“这样除了练字外,还能学到些甚么更实质的东西?”,因此可想而知,高老师的学历不高,他所教的就只是把课文一五一十地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一五一十地抄录,这就算一节课了。这让我难以想象,我们平时修的科目加上课外的有十多科之多,而且老师都经过极为严格的考核才能拿到文凭开课,师资优良,因此对于影片中的高老师的封建式教育觉得极之迂腐,但这或许就是电影所要反映的一个问题:农村教师的学历不足。而让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来当代课老师,这个问题也就更显而易见了。况且,以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带一班学生是不合理的,出了问题难以应付,而本身就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来,影片中,魏敏芝要到城里去找张慧科,没钱乘公交车出城去,因此领着一班学生去搬砖块赚取车费,这就是一个问题。
可见在当时旧社会钱对人们来说是非常贵重的。当时魏敏芝为了那50块钱,不惜去茫茫人海中找一个学生,就是为了高老师的话,一个都不能少。另外,影片所勾勒出来的城市面目也令人看了不安,尤其是中国大陆那种习惯成自然的上下级身份,即使是对一个乡村来的小孩子也是如此,影片中魏敏芝到电视台要见台长,那个接待处的女职员对她说话的口气和态度就表明了就种社会阶级性,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这活灵活现就是大陆社会上下级的例子。以前到内地我就有这样的一种经验,我们向一个蹲在路边的“公安”问路,他蹲着抽他的烟,完全把我们当透明的看;更不能容忍的一点是去厕所要收钱,而那个看门口的人口气又大,没钱滚开的嘴脸让我哭笑不得,也不就一元,不是我付不起,而是你不觉得这种现象十分可笑吗?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说:「我们是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有资源,有人口,八亿或者十亿,能够同心协力的话,我们在亚洲的情况,哪里会不及日本?由于长期的专制封建社会制度的斫丧,中国人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年代久远下来,使我们多数人丧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气,一切事情只凭情绪和直觉反应,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为价值,都以酱缸里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为标准。因此,没有是非曲直,没有对错黑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事物的认识,很少去进一步地了解分析。」这种「酱缸」文化即是所有中国人共有的弊病,从这部电影里你就能领教不少,或者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就能领教上不少不少不少了。
如想了解中国社会如今的怪诞,可去图书馆找专著来研读,可到研究所听讲师的漫长的讲座,或者更便利的方法是去看看余华的小说《兄弟》,那种中国社会由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光怪陆离,在这本小说中一露无遗。我不想在此谈中国社会问题,这种问题太沉重、太大了,大到我不能承受的程度,就交给大学的社会系去深讨吧。我们说到电影,电影是以一种纪录的形式呈现社会上的各形各色的问题,像我们身上的第三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指导老师:雷新丽
学 校:城关第三初级中学 班 级:七年级十六班 姓 名:马继燕
第五篇:影评《一个都不能少》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偏远的山村,一间破烂的教室,一张少了腿的讲桌,一位仅小学文化不会教书的临时代课老师魏敏芝,和一至四年级挤在一起读书学习的二十八名衣着破烂的山区学生。这就是水泉乡水泉小学的教学现状,这也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开始给我的印象。
《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在贫困山区小学教书的高老师,他的家人病重,不得已要回家一个月,村长找来魏敏芝临时担任代课老师,魏敏芝答应了高老师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叮嘱。班里一名女学生跑得快被选拔参加运动会了,不久,另一个学生张慧科因家里贫困到城里打工去了。班里一连失去了两个学生,魏敏芝不知该如何向高老师交代,于是下决心去城里找回张慧科的故事。
电影看完了,我被影片深深地感动了,魏敏芝寻找学生的执着。魏敏芝先是为去城里的车票钱想尽了办法:让学生凑钱,去砖厂搬砖,最后混车,被赶下车后步行„„终于进城了却被告知学生在火车站附近丢失了。她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定了找人的信念。去火车站广播寻人——不行;写寻人启事——不行;去电视台,不让进门。此时的魏敏芝像茫茫大海里迷途的孤舟,多么无助啊,但她还是没有放弃,她把希望寄托在电视台台长身上,为了等到台长,她在电视台门口逢人就问,饿了吃别人的剩饭,睡觉就倚着电视台门口的电线杆„„最后终于见到了台长。在电视台安排下魏敏芝参加了一期访谈节目,她的学生张慧科被找到了,并和她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学校里。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高老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
从魏敏芝寻找学生的艰辛过程中我看到了她的执着,一个代课老师的责任心,我们要学习她的这种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有漂亮的校园环境,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高素质的任课老师。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比他们好多少倍,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吗?我们的老师也处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就更有理由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简评:小作者从影片中感受到教师执着的责任心,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应该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