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时间:2019-05-12 12:1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学前教育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相对地不是处在同一平台上,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上也有差异,毫无疑问,幼儿园的课改成功与否对小学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交流沟通,如何在课改层面上搞好幼小教育衔接,我们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呼声和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就将此项工作再次纳入工作计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我们除了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生理、心理、知识准备以外,还做些具体实质性工作,具体做法有:

1.经常带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人民小学与我园仅一墙之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经常带幼儿看小学生早操、升旗、上课等活动,让幼儿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消除幼儿可能的畏惧心理,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2.幼儿园、小学互动开放课堂。

为更直观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幼儿园提出每天向家长开放课堂,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改革十分认同,但小学的课堂状况如何家长们不无担忧,在家长的已有经验中,小学的课堂与幼儿园的课堂截然不同,在小学老师的眼里,幼儿园也不外乎玩玩蹦蹦跳跳之类的娃娃家游戏。针对这个主要问题,我们主动和小学领导取得联系,让幼儿园与小学课堂互动开放,幼儿园经常邀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观摩幼儿园大班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家长及老师走进小学课堂,了解小学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参与了一些日常教学活动。许多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与小学课堂的互动开放表示赞赏,特别是在观摩小学课堂教学后,他们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类似的讨论、参观机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3.带幼儿园的小朋友进入小学课堂直接参与课堂活动

鼓浪屿有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差异仅是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广度、深度有所不同。我们带小朋友走进小学课堂,和小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亲身体验小学生的课堂,不要求他们立即从理解的层面去参与课堂,仅让孩子们从视觉、听觉上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现在,我园大班课堂教学活动和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已初步取得较为和谐的衔接,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材的变化,以及小学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的变革的结果。

第二篇: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背景下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背景下“追踪式”

教研方式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状述评与选题的意义

面对传统的教研模式与新课程、新要求的冲突,如何更新教研观念,变革教研模式,提高教研的质量和实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帮助教师有效实现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园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丰富教研形式,活跃研究氛围,切实改变我园的教育现状,提升教师们的学习意识、反思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促使教师们逐步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过渡,并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幼儿教育纲要》的出台,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改革掀起了新的浪潮。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的课题之一。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评价的多元化越来越深入人心。但由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间不够了解,造成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方式的脱节,以至于不少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产生明显不适应的状态。幼小衔接的问题困扰着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探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实质问题以及探寻幼小衔接的教育规律,了解并处理好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的阶段性及过渡时期的连续性,成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教师在实施幼小衔接教育中观念上、操作上存在很多的困惑,但目前还很少有系统的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成果。示范园姐妹园们对教研模式和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单独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通过一个教研模式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提出本课题,旨在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大班幼小衔接的内容、具体的要求以及衔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同时,通过研究,在追踪式教研的模式中创设教师研讨的平台,引发问题的探讨,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有效教研,把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师地位的变更以及教师基本专业理论的夯实作为探索的重点。

(二)关键词界定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在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接轨的系列活动。

“追踪式”教研方式:这种追踪式的教研形式,针对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不同层面的教师可参与追踪,对教学“问题”或“经验”展开一系列的追踪研讨,将实践、反思和总结融于一体,针对难点问题开展多次深入追踪过程,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二、研究目标:

1、积累并形成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背景下 “追踪式”教研方式的实践研究的经验。

三、研究内容:

形成“追踪式”教研的一般模式。

幼儿园大三班幼小衔接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的实践研究。积累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内容与教研实录。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改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在组建课题组重点攻关的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落实研究。在具体操作时,还将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现状与幼儿学习有效程度,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1)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方面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2)调查有效教学实施后的幼儿发展情况,为有效教学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方法

力求用最新的教育理论,解决有效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与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总中行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是本课题主要方法。

4、个案研究法

通过一些成功案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有关有效教学设计的与教学实施策略的规律。

5.经验总结法

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1、9-11)前期准备阶段

1.对本幼儿园教学实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进行本班“教研方式”的摸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以把握我班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进行必要性分析及突破口的寻找与确定。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立项报告与初步的研究方案。

阶段成果形式预计将有研究综述等

第二阶段:(2011、12-2012、4)行动研究阶段:

1. 制定形成“追踪式”教研的一般模式和“追踪教研记录表”。(2011、12月2012、2月)

2.以大三班为单位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2012、22012、5)

3.每两周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幼儿幼小衔接工作中的认识、实施等问题开展追踪式的教研,每次做好“问题的剖析”“策略的研究”“后期的跟进”“效果的分析”,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2012、22012、5)

4.围绕各阶段幼小衔接的内容,梳理与总结追踪式教研的策略,并收集活动方案。(2012、22012、5)

5.期末开展“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背景下 “追踪式”教研方式的实践研究“教师调查问卷,并做好调查分析。(6月)

第三阶段(2012、6)总结结题阶段

1.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2.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3.理课题研究期间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活动方案、教案、教研实录等),五.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一篇

2、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资料与教研实录。

第三篇:幼小衔接工作

皮亚杰(J.Piaget)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认知结构的构造理论,强调了认知结构在认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他关于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幼儿为中心,强调幼儿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幼儿,而是由幼儿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幼儿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在农村家长的观念中,幼小衔接的关键是知识的准备,家长总希望老师多教授一些一年级的知识,这种“填鸭式”知识灌输的落后观念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设置了障碍,由此,从家长和幼儿入手,做好农村幼小衔接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设良好环境,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1、创设物质环境

在家中创设一种适合孩子学习的条件,让孩子顺利的完成角色的转换。让每位家长都为孩子准备一张小书桌作为孩子固定的学习场所,由幼儿自己设计物品的摆放。这样就给幼儿一个自主的小天地,为入学后独立自主进行活动提供了前提。

2、创设精神环境

农村儿童的主动性差,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主动性的形成,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让家长在家中注意挖掘孩子的优点,及时肯定鼓励幼儿的良好表现,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另外,利用幼儿园的宣传栏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意义,营造出幼小衔接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成为幼儿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动机。幼儿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幼儿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成人应当注意为幼儿提供一定的辅导。

1、以“小闹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教师引导家长在家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作息时间,让小闹钟做幼儿的“定时伙伴”,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任务意识及时间观念,为幼小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幼儿园开展“小主人”活动

几个孩子共同在一起学习和游戏,幼儿自己做主开展什么活动和怎么开展。这种活动,打破了孩子封闭式的空间模式,创造了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老师通过几个孩子活动的观察照顾,更能有效地鉴别孩子存在的不足,加强知道学习。

三、建立鼓励制度,保证长效发展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幼儿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幼儿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为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一致性、连惯性,我们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定期组织“我长大了”“我是小学生”比赛活动

对比赛中的表现突出的小朋友我们会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鼓励活动的开展,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农村幼小衔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综上所述,幼儿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幼儿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以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家长和幼儿入手,对农村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实现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怎样充分发挥幼儿的建构知识能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

第四篇:“双减”背景下幼小教学如何进行衔接、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总结

“双减”背景下幼小教学如何进行衔接

【背景】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今年7月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幼儿宝宝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名小学生。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那么在语文教学领域要怎么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呢?在幼小衔接阶段课程的实施上,教师要敏感地把科学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并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意识,能随时随地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一、幼小教学衔接的现状

现阶段,我们应该对幼小教学衔接,对幼儿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清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幼小教师也开始对如何推动幼小教学衔接这一工作开始进行研究,而且,他们已经意识到幼小衔接涉及多个方面的变化,如学习环境、教学方法与行为规范等,对幼儿适应性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幼儿园与小学都将幼小教学衔接问题视作重点内容。

二、幼小教学衔接的对策

1、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和呈现要多样化,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就要面对枯燥的生字和数字加减等,那种单调的反复呈现、机械背诵缺乏新异性、刺激性,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学习,而不是排斥学习。

2、教会学生学会倾听与观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课堂上我们经常强调同学们用“耳朵仔细听、眼睛仔细看“就是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倾听和观察。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一些“有回答任务“的听故事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听和回答老师故事中有趣的问题,学生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讲的内容上来。这样,学生会很快形成较强的有意注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3、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课堂的教学的升华。

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独立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当天的全部作业。这样做既能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又可防止养成拖拉作业的坏毛病。

4、多利用激励性评价,引领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课堂上老师一个满意的微笑、欣赏的抚摸会让参与的同学满足和自信。

作业本上的一颗小小五角星会让所有同学向往那种成功的感觉。让刚刚入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夸奖鼓励中逐渐喜欢小学里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要向“沙里淘金“那样去发现他的优点,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一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对学校生活适应的有利时期,如果教师能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细致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将影响他一生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管理也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总之,幼小教学衔接设计具有多向衔接、全面适应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幼小教师需要在幼小教学衔接上投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不断反思幼小衔接的基础上结合幼儿个性特征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各教育合力结合来将幼小教学衔接完成,促进幼小衔接有效性的提高。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总结

为践行“双减”政策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引领全园教师在观察中理解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和特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11月8日至17日,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了集体教学园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游戏化教育为理念,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授课老师们认真选材,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教具。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在遵循《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围绕教材,聚焦课堂,给予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幼儿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得以充分体现,展示了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游戏化教学的技能。

教学活动结束后,各执教老师从各自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进行了剖析和反思,教研组组织各听课教师针对授课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课和集体研讨,既肯定了执教老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亮点,也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通过此次看、评、研的教研形式,教师们驾驭集体教学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次活动为教师们营造了互相学习、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也为全园教师搭建了交流研讨共成长的平台。“双减”政策出台,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该园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式,多举措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继续打造“阳光体育”“美术”等特色课程,落实“五育并举”,助力“双减”工作全面推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总结

在深入学习“双减”内容后,老师们又开始思考:“双减”政策下,家长和老师更要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的发展?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老师们分成“家长组”和“教师组”展开研讨,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可以努力的方向。

通过老师们研讨交流产生的思维碰撞,大家在互相学习和思考中总结出了几点:一是要注重孩子素质品德的培养,二是要重视孩子的个别化发展与探索的兴趣,三是要重视孩子的体能锻炼,四是要提升亲子陪伴的时间,五是要重视劳动教育。

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提升陪伴质量,重视亲子阅读,注重生活教育。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和指导,更要做好家园间的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和心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同游戏带给孩子的价值,支持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五篇:大班下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 立德 启智 博爱 发展 ●

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二期课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也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幼小衔接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满足孩子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二、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1.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不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三、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涿州市第二幼儿园

● 立德 启智 博爱 发展 ●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接受。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拥有这些能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总之,通过一年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相信我们的孩子,通过以后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肯定会更好的。

闫德存

2015年6月

涿州市第二幼儿园

下载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让孩子能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点击数:[2235] 作者:张国英(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中心幼儿园) 2009-03-30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李春雪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了,在常规的幼儿园教育当中,幼小衔接的工作就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大全)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

    幼小衔接工作(精选五篇)

    幼小衔接工作事项一、 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孩子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环境,要给孩子树立一种向往之情,新书包、新课本、新朋友,要鼓励孩子对学校的渴望,不能吓唬孩子,说一些......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 、当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的误区 1、提前进入小学化。如:写字、学拼音,取消游戏活动。 2、认为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就完成了幼小衔接工作 3、向毕业的......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上做好承续和连接,帮助幼儿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缓解幼儿在过渡期的种种不适应。使幼儿在入......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问题是我国幼教科研的热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