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5)2014届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史类)
2015年宁夏海南(黑吉辽宁琼豫晋新冀蒙滇甘黔青)高考考生必备用卷
新课标高考模拟试题汇编(数学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新课标 第五套)
数学试卷(文史类)(选自2014届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3、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x2y
210.过双曲线221(a0,b0)的一个焦点F引它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M,延长FM交y轴于E,若
abM为EF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B.C.3D.2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M1,2,N3,4,5,Pxxab,aM,bN,则集合P的元素个数为A.3B.4C.5D.6
11.若不等式3x2logax0对任意x(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
3
1111,1)B.(,1)C.(0,)D.(0,] 27272727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P是函数f(x)xlnxx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点P处的切线l交y轴于点
2i
1i
13133333A.iB.iC.iD.i
2222222
22.若i是虚数单位,则
M(0,yM),过点P作l的垂线交y轴于点N(0,yN).则
yN的范围是 yM
A.(,1][3,)B.(,3][1,)C.[3,)D.(,3]
x1
3.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40,则目标函数z3xy的最小值为
x3y40
A.4B.0C.4.若cos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2tantan2
212,tan223,13.已知角(0,),由不等式tan
2tantan22tan
4D.4
314
4,则sincos的值为 3
13115A.B.C.D.1
91818
,且a2,b1,则a与a2b的夹角为 3
25A.B.C.D.6633
66.若按右侧算法流程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则输入的N的值为
75.若向量a,b的夹角为
A.5B.6C.7D.8
7.直线xy20截圆xy4所得劣弧所对圆心角为
33tantantan33
tan4,归纳得到推广结论:
tan3333tan3
m
n1(nN),则实数m_____________ n
tan
14.甲、乙两位同学约定晚饭6点到7点之间在食堂见面,先到之人等后到之人十五分钟,则甲、乙两人能见面的概率为tan
_____________
15.已知A(0,1),B(0,1),C(1,0),动点P满足APBP2|PC|2,则|APBP|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16.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已知角A为锐角,且sinA4sinBsinC(225A.B.C.D.663
38.如图所示,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且这个空间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
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sinBsinC
2),m
则实数m范围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侧视图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an}满足an1an2,a12,等比数列{bn}满足.b1a1,b4a8.(I)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II)设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4972828
B.C.D. 939
32)cos(x)的一个单调递减区间是 9.函数fxsin(x36
21511141
5A.[,]B.[,]C.[,]D.[,]
66333366
A.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整理(第1页)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高中毕业学年,在高校自主招生期间,把学生的平时成绩按“
百分制”折算,排出前n名学生,并对这n名学生按成绩分组,第一组[75,80),第二组[80,85),第三组[85,90),第四组[90,95),第五组[95,100],如图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其中第五组、第一组、第四组、第二组、第三组的人数依次成等差数列,且第四组的人数为60.(I)请在图中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II)若B大学决定在成绩高的第4,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6名学生,并且分成2组,每组3人进行面试,求95分(包
括95分)以上的同学在同一个小组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Q为AD的中点.(I)若PAPD,求证:平面PQB平面PAD;
(II)若平面PAD平面ABCD,且PAPDAD2,点M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是的⊙O直径,CB与⊙O相切于B,E为线段CB上一点,连接AC、AE分别交⊙O于D、G两点,连接DG交CB于点F.(I)求证:C、D、G、E四点共圆.(II)若F为E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E,EG1,GA3,求线段CE的长.C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xt
3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
yt
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24cos30
(I)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II)设点P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x.(I)解不等式f(x1)f(x3)6;
(II)若a1,b1,且a0,求证:f(ab)af().PC上,且PM2MC,求三棱锥PQBM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
若点A1,2是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经过点B5,2(I)求证:为定值;
(II)若APQ的面积为2,求直线l的斜率.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R,函数f(x)ax(2a1)xlnx.(I)当a1时,求f(x)的极值;
(II)设g(x)ex1,若对于任意的x1(0,),x2Rx
b
a
201
5两种情况,情况一:B1,B2在同一小组有4种可能结果,情况二:B1,B2不在同一小组有6种可能结果,总共10种可能结果,所以两人在一组的概率为
数学试卷(文史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B4.C5.A6.B7.C8.C9.D10.D11.A12.A
二、填空题 13.n14.三、解答题
17.解:(I)an1an2,a12,所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则an2(n1)22n;----------------3分
n
105
……………………….12分
19.(I)PAPD,Q为AD的中点,PQAD,又底面ABCD为菱形,BAD60,BQAD ,又PQBQQAD平面PQB,又AD平面PAD,平面PQB平面PAD;----------------------------6分(II)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QAD
P
715.616.( 1622
A
B
C
PQ平面ABCD,BC平面ABCD,PQBC,又BCBQ,QBQPQ,BC平面PQB,又PM2MC,b1a12,b4a816,所以q
1122
VPQBMVMPQB332---------------------------12分
3233
20.解:(I)因为点A1,2在抛物线C:y22pxp0上,所以42p,有p2,那么抛物线C:y24x--------2分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x5,此时P5,2,Q5,2,A1,2
b4
8,q2,b1
则bn2n;-----6分(II)cnanbnn2n1,则Tn122223324
PAQA4,224,2250--------------3分
n2n1 n2n2
2n1n2n2----------9分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ykx52,k0,点Px1,y1,Qx2,y2
2Tn123224325
两式相减得Tn122223324
y24x,
yk(x5)2
420k8
y1y2,y1y2
有ky4y45k20,---------------------5分 kk
1616k5k20
整理得Tn(n1)2n24.----------------12分 18.解:(Ⅰ)因为第四组的人数为60,所以总人数为:
56030,0由直方图可知,第五组人数为:0.02530030人,又
6030
15为公差,所以第一组人数为:45人,第二组2
……………………….6分
1x1,2y11x2,2y2
人数为:75人,第三组人数为:90人
(Ⅱ)第四组中抽取人数:
604人,第五组中抽取人数:90
1x1x2x1x242y1y2y1y2
yy2yy
111242y1y2y1y2
416
y1y222y1y2y12y22
142y1y2y1y2
416
0
302人,所以95分以上的共2人.设第四组抽取的四人为90
A1,A2,A3,A4,第五组抽取的2人为B1,B2,这六人分成两组有
那么,PAQA为定值.------------7分
(II)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x5,此时P5,2,Q5,2,A1,2
对于任意的x1(0,),x2R,不等式f(x1)g(x2)恒成立,则有f(x1)g(0)即可.即不等式f(x)0对于任意的x(0,)恒成立.6分
SAPQ
4485162 2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PQ
x1x22y1y22
2ax2(2a1)x1
f(x)
x
(1)当a0时,f(x)
2
k
y1y22
180k232k16
-------------------9分 4y1y22
kk2
1x,解f(x)0得0x1;解f(x)0得x1 x
点A1,2到直线l:ykx52的距离h
4kk2
------------------------------10分
所以f(x)在(0,1)是增函数,在(1,)是减函数,f(x)最大值f(1)10,所以a0符合题意.(2)当a0时,f(x)
SAPQ
15k2k1k1,-------11分PQh842k
(2ax1)(x1),解f(x)0得0x1;解f(x)0得x1
x
满足:8
5k
2k1k12 4
k
所以f(x)在(0,1)是增函数,在(1,)是减函数,f(x)最大值f(1)a10,得1a0,所以1a0符合题意.(3)当a0时,f(x)
有k
1221
或k
12321
--------------12分
(2ax1)(x1)1,x21,f(x)0得x1
x2a
2x23x1(2x1)(x1)
21.(Ⅰ)当a1时,函数f(x)x3xlnx,则f(x).
xx
时,0x11,2
x1 解f(x)0得0x或x1;解f(x)0得
2a2a
a
所以f(x)在(1,)是增函数,而当x时,f(x),这与对于任意的x(0,)时f(x)0矛盾 同理0a
x,x21 得:f(x)012
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因此,当x
时也不成立.2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0].--------------12分
22.(Ⅰ)连接BD,则AGDABD,ABDDAB90,CCAB90
所以CAGD,所以CDGE180,所以C,E,G,D四点共圆.时,f(x)有极大值,并且f(x)极大值ln2; 24
………………………………..5分
(Ⅱ)因为EGEAEB,则EB2,又F为EB三等分,所以EF
当x1时,f(x)有极小值,并且f(x)极小值2.--------------------------4分(Ⅱ)由g(x)ex1,则g(x)e1,解g(x)0得x0;解g(x)0得x0
所有g(x)在(,0)是减函数,在(0,)是增函数,即g(x)最小值=g(0)0
x
x
24,FB,33
又因为FGFDFEFCFB,所以FC
8,CE2…………………….10分 3
23.(I)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3xy30;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14分(II)设点P(2cos,sin)(R),则
|2cos()5|
|(2cos)sin33| d
所以d的取值范围是[
532532,].-10分22
24.(I)不等式的解集是(,3][3,)5分
(II)要证f(ab)af(),只需证|ab1||ba|,只需证(ab1)2(ba)2 ba
而(ab1)2(ba)2a2b2a2b21(a21)(b21)0,从而原不等式成立.------------10分
第二篇: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扫描版
2015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原文中表述的是装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C(强加因果,原文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原因)
3.B(A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装饰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C项原文中人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D项过于绝对,夸大了装饰的作用。)4.B(领:领受,接受)5.A 6.C(朝廷是考虑到于敏中在朝为官很久,为官清廉于文无据。)
7.(1)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施政要领(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全力(尽力、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作为正总裁,主管这件事。(采分点:政要,古今异义词,翻译出施政要领等意思1分;寝,搁置1分;善,意动用法,认为……好1分;主,主管,主持1分;句意1分)
(2)现在大事将要完成,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福泽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他难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采分点:垂,将要,接近1分;乃,竟然1分;是,这或翻译出判断句式1分;宁,难道1分;句意1分)
8. 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答出一种情感给2分,两种情感给四分,三种情感给5分)
9. 宋诗用典抒情(1分),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陈诗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分)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1)答D给3分,答 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A项目的概括不全面,塑造人物以及表现战争的复杂残酷也是小说创作的目的。B项开篇没有细节描写。C项小说主人公形象有不同侧面,不是发展变化,而且“抗日英雄”是对人物形象的过分拔高。)(2)①遵守职业道德。剃头张有高超的技艺,却为了给同行留口饭,不肯使用“八音刀”。②朴素的爱国精神。拒绝成为中村专用理发师,为了保护游击队大义灭亲。(每个观点1分,结合材料分析2分)
(3)①小说介绍小剃头张人活络,朋友广,这是给地下党传递情报的条件。②在父亲拒绝为中村剃头时,主动承担这个工作,为获得情报提供可能性。③敌人扫荡游击队据点,游击队提前得到消息的情节,暗示了小剃头张为游击队提供了情报。
(4)示例一:①“剃头张”②“剃头张”是小说主人公。③小说情节全都围绕“剃头张”展开④“剃头张”身上表现出的朴素的爱国情怀是小说的主旨。
示例二:①“绝杀”②小说主人公剃头张用送终的刀工“绝杀”了自己的独生子。③暗示抗日军民对日本侵略者“绝杀”。④以“绝杀”为题,一语双关,更具匠心。12.(1)答B给2分,答 D给3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到了“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C项“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表述有误,原文是“他没有受太大的罪”。E项“孤军奋战”不准确,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2)①这段回忆表现了梅汝璈对自己年轻岁月的追忆,对自己坚持法理信念的追思。②通过梅小璈的回忆和评价,引出了梅汝璈所处的处境孤寂。③儿子的回忆,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描写具体鲜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严惩战犯以慰同胞,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②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张法治时代,先审后斩;依据收集证据审判;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头上。③坚持正义的精神。面对其他法官无罪的意见,梅汝璈据理力争,对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给予了相应的审判。
(4)①“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征,“孤寂”表明坚守这种信念的困境。②东京审判中,他力排众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为准绳,使战犯得到应有的判决。③新中国的学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为一种追忆。④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没有放弃对这种信念的向往,才会更加孤寂。
13.D(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类;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都不一样;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
14.C(A项承让是承蒙对方相让的意思,使用错误,不能说感谢对方承让;B项杂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个;D项语序问题,将不仅和甚至的内容调换。)15.B 16.例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部当时就大获成功的爱情喜剧,反应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精神。塑造了富有斗争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至少拆分出3重意思,各1分。句意表达2分)
17.略(考虑要点:观点鲜明,以评论为主,表达得体,字数)18.略
【文言译文】
于敏中,字叔子,是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第一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因为文章才华被清高宗知晓(了解),在懋勤殿当值,朝廷下诏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多次升迁做官到侍讲,主管山西的乡试,监督山东、浙江的学政。
乾隆十五年,于敏中在上书房当值。多次升迁做到内阁学士。乾隆十八年,他又去督查山东的学政。被提升做兵部侍郎。乾隆二十一年,为亲生父亲守孝,回归自己本宗守孝。过了一年,被征召做刑部侍郎。乾隆二十三年,过继的父亲于枋去世,他回家治丧。不久,于敏中的亲生母亲去世,他没有上报给朝廷。御史朱嵇上疏弹劾于敏中“两次的亲人丧事,他蒙骗混为一谈,毫不在意地去做官”并且说“朝廷的大臣和地方的官员不同,不应该夺情让他们做官”。皇帝下诏原谅了他。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被任命做军机大臣。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乾隆三十年,他被提拔做户部尚书。于敏中的儿子于齐贤,参加乡试没有考中。朝廷下诏因为于敏中长时间在内廷当值,仅有一子年龄已经到了壮年,特别加恩按照尚书的品级授予他荫生的身份。又因为于敏中的正室之前已经去世,特别加封他的妾张氏为淑人。
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晋升做文华殿的大学士,还像以前一样兼任户部尚书。当时朝廷下诏书征求散失的书籍,安徽学政朱筠请求开局搜求永乐大典中的古代书籍。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政治要务,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担任正总裁,主管这件事。
于敏中作为军机大臣很长时间,和朝外的官吏接触很多,通报消息。乾隆三十九年,太监高云从泄露朱批的道府记载,被交给大臣审问治罪。高云从说于敏中曾经向他询问过记载的内容,等到高云从买地涉及到诉讼的时候,他曾经请求于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皇帝当面诘问于敏中,于敏中承认了罪过。皇帝下诏书深切地责问他说:“内廷的大臣和太监有交涉,有一句话说到私人的事情,立即应当据实上奏使皇帝听闻。我正要嘉奖公正的人,重重地治你们这些人的罪过,怎么肯转而责怪那些参奏的人呢?于敏中你在我的身边服侍有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我为了这个原因隐忍着吗?于敏中你每天都被我召对,我什么话不和你说?怎么还至于转而向太监去探查询问消息?自从川省用兵打仗以来,你于敏中做事有功劳。大功告成的时候,我想要像张廷玉那样的例子,让你领受世代的职位。现在大事就要成就,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的福泽有限,不能领受我的深厚的恩德,难道还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免于治理你的罪过,交给部里严格的议罪。”部里商议是革职,皇帝下诏从宽处理,留任。乾隆四十一年,金川被平定,朝廷下诏嘉奖于敏中的辛劳,过失可以原谅,仍然让他在功臣之中,赐予他一等轻车都尉的官职,世袭罔替。乾隆四十四年,于敏中得了喘病,朝廷派遣医生看视,赐给他人参。于敏中死后。朝廷特意下诏书体恤,按照惯例拜祭安葬,在贤良祠祭祀,谥号叫文襄
第三篇: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总结
为了对初三的第一轮复习进行有效检验,也为下一轮复习进行“查缺补漏”。初三学生参加了期中考试。是一个定位考,是考生们中考前的仿真练习。它从考试形式上、试题结构上、题型分布和赋分比例上都尽可能地接近青海省的中考。考生们能够在此考试中暴露自己在复习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为下一轮复习找准方向。通过这次考试也能客观的反映出考生的实力与水平。1.从整体上看这张试卷
从整体而看,这张试卷既重视对数学的重点知识与技能结果的考查,也重视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总体上来说题型比较丰富、新颖、能够较为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考查出学生的学习水平。考查内容体现了基础性,突出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素材和求解方式上力求体现公平性;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各个方面的考查。从这次抽样来看,试卷难度为0.75,属于中档偏难,平均分为54.4,优秀率为4%、及格率为25%。2.试卷的整体结构
期中试卷选用青海中模拟题,与中考考题比较起来,结构相同、内容相近,在力求稳定的同时注意创新。本张试卷满分120分,总题量共28题,其中一 选择题1-8占(24分)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18-24分,但部分学困生只能拿到3-15分,这部分学生还有待加强联系,二 填空题占9-20题(30分)其中15-20题难度较大平均得分只有12分,除优秀生外其他同学只能做对4-6题,三解答题占(19分)21计算,22解不等式组,大部分都能得分,以后要加强部分同学练习,中考争取百分之90的同学都能得分,23函数题第一问大部分能做对,但第二问综合相似三角形求面积较难,大部分同学没能得分,我在今后的复习中会培养优等生及部分几格生练习,学会分析题目,灵活应用所学学知识,综合应用。第四大题(26分)24题矩形证明题有两问,第一问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分,但第二问很少有同学做对,25题关于圆的题有三问,其中第二问较难,得分很低,26题三角函数的应用,这道题难度不大,但由于复习不到位得分很低,我会在今后的复习中注重这一知识点,加强复习。第五大题(21分)27题数据处理概率题,这题同学们掌握较好,也较为简单,得分较高。28题二次函数,难度很大,共三问,第一问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分,二三问个别优秀生外,几乎得分为零。这类型的题注重让优秀生争取得分。试题注意到了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因而在总体上从易到难形成梯度,并且每类题型上也形成难易梯度,试题的出现从难度,分值,位置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后面的大题为了增加试卷的区分度,每题设计都有2--3问,且最后一问均有较高思维含量,因此全卷试题解答完整、准确,则需要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得高分不容易,这一点也和我们省的中考试题比较接近。在知识点的覆盖率上不再刻意追求,而是着重考查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主干内容以及应用性较强的知识。比如数与代数中的数式组合变形运算、方程、函数;空间与图形中的简单视图、空间观念、直线形、特殊四边形、圆,以及应用性较强的统计与概率知识,显示出重点知识在试卷中突出的地位,同时,发现、猜想、探究、归纳、推理等与素质教育相关的能力考查也在彰显,还注意到了避免偏题、怪题。3.试卷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整张试卷的试题表述简洁、规范,重视考查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理解、接收及加工处理能力,相应题目呈现的信息除了数学符号和文字,还大量使用图形、表格,扩展了题目传递信息的空间,丰富了题目的内涵.注意到试题的表述为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对参考学生较为公平。4.今后复习措施。
一、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为了防止学生的遗忘,第二轮中知识点的复习还是必要的,只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像第一轮复习那样详尽,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串联、并联,对比、类比形成知识体系。比如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我们可以归结为两点就可以了,即一定符号、二定绝对值;混合运算也只需要注意两点就行了,即一定顺序,二用法则;函数的问题,无论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还是反比例函数问题,其实只涉及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关系,图像特征,由自变量的值求因变量的值或由因变量的值求自变量的值;多边形问题,我们可以从容地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或进行判定;圆的问题我们只需要把握圆的轴对称性和旋转不变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由圆的轴对称性得出的,由圆的旋转不变性可以得到圆心角、弧、弦、弦心距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进而得到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弧长公式等等。
二、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解题是有技巧的,掌握解题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结合某个特定的题目,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技巧。比如常见的解题方法有:图表法、特殊值法、经验法、设问法、面积法、数形结合法等等。常见的解题思想有:整体思想、方程(建模)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
三、帮助学生规范解题的过程。解题过程必须规范、严谨,虽然书写解题过程时,没有必要写出依据,但解题者的思维中必须确保每一步都有理有据,不能想当然,必要的步骤千万不能省略而且要规范。
四、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我们不难发现中考试题中实践探索题、动态分析题等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既要训练思考、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否则学生一旦遇到新颖的或者文字较多的问题就手忙脚乱,不但影响本题的解答,还很可能影响到整份试卷的解答。
常见的专题有①评价决策题;②图表信息题;③阅读理解题;④图形变化题;⑤动手操作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⑦跨学科问题等。具体的题目,我们可以在教学资料或者中考试卷上找到。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看题要认真;不能把数字弄错了,要看清单位是否一致。(2)书写要工整;
(3)要随时检验解的合理性;
教无定法,复习当然也无定法。不过我们应当摒弃那种复习就是学生课下做题,老师课上讲题的做法。复习课也是课,是上课就要遵循上课的基本原则,要精讲精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和个性差异,要重视临界生的提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等。
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总结
王生芳
2014-5-13
第四篇: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备考
一模考试是中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与平时复习有效结合的载体,它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在中考第一轮复习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可以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调整第二阶段复习的重点和目标;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一些最新的思路和比较有价值的复习方向。从整张试卷反馈的各方面指标来看,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它与中考的精神会有多大的一致在这里不敢断言,但至少呈现出以下一些亮点: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1、试卷结构符合中考要求
试卷满分120分,选择为8小题,填空7小题,且每题为一空,解答题8小题。试卷难度系数稍难,安排有序,层次合理。试卷整体质量比较高,体现了省中考纲要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同时对第二轮中考复习指明了一些思路和好的策略。
2、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全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题覆盖面广,基本题如填空、选择部分以及计算、全等形证明、统计等都以常规题型为主,并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强调知识的直接应用,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既保证了大多数同学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又有一定的区分度,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
3、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全卷设置了具有显示情景式的实际问题如7、19、20题,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考查的知识点融入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4、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试卷以动点题为压轴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22,23 题图形较熟悉,问题设置也较简明,使学生入手容易,但得满分较难,需要较高的数学素养。本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堤高数学素养。
(二)答卷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一模考试共有特优32人,优秀216人。答题中存在问题,选择题第7、8题,填空题13、14、15题出错率教高,原因是学生对旋转、翻折、与圆有关几何问题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不足。
16、19题规范化上存在问题。22、23题失分严重,原因综合素质差,数型结合意识不强,不能整体感知几何图形,找不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缺乏分类讨论思想。另外答题中也存在没有认真看题,审题不清,在读题、审题环节上的马虎。
二、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专题的划分要合理,选择要准,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2、注重解题后的反思。解题之合要反思,从六个方面进行
(1)思因果:思考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了那些知识点、已知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哪些条件没有用过,结果与题意或实际生活是否相符等。
(2)思规律:思考所运用的方法,总结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迁移能力。
(3)思多解:思考多种解法,从中比较孰繁孰简,孰优孰劣,久而久之,就具备了对每一道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优的能力。
(4)思变通:对于一道题不局限于就题论题,而要进行适当变化引申,一题变多题,拓宽思路,提高应变能力,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5)思归类: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6)思错误:思考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
3、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4、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使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廉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易错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6、注意衔接,正视难题。由于中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生的任务,因此对那些与高中衔接紧密的知识,如方程、函数等内容都应认真复习,有时这部分内容还是高难题.不过任何难题都可以剖析成基本题求解,只要细心体会“划归处理”,把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非常规问题化为常规问题,总可以获得解题途径。
7、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信息汇总
1、二次根式归为实数,只考查根号下含有数字的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在考试中应该体现。
3、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考试卷子上有可能不再印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4、尺规作图、科学记数法两年一考。
5、课标删除的内容:有效数字、整式除法、梯形。
6、课标增加的内容: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切线的概念(包括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7、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必考查。
8、试题难度介于个13年和14年之间,试题素材来源于课本(书上出现过但没考过的)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窗产外雨搭等)。
9、整个初中数学约一百九十七个知识点,试卷考查一百二十个左右。10.选择题有可能改为10个.11、概率问题要弄清放回不放回、包括不包括。
12、填空题从14题、15题为压轴题,其中14题考查图形变换求面积(变换后含
有扇形),15题以折叠、翻折为主,体现分类讨论,一般两种情况。13、16题仍考查分式化简求值(整体代入没考过),有可能与分式方程结合,要注意验根。14、17题、18题可互换位置,14年17题与圆的结合很好。15、19题解直角三角形(找书中没考过的背景素材)。16、20题为函数与图形结合或函数的实际应用(2010年铁岭题可借鉴)。17、21题应用题难度要降低,不考二次函数的最值性和不等式组的解法,要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18、22题仍为几何探究问题(考查推理能力)。几何新定义没考过(如2007年宁波市的准等距点问题)应注意!19、23题是二次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考查方式和解题方法与近几年类似。
二初中 数学教研组
2018年5月
第五篇:2015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作文 审题立意
印度古谚说:“人要吃些粗粮。”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吃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缺少的营养成分。其实,不吃粗粮,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当然,长期过吃粗粮也不好。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或套作。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一、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有5个关键内容:
①“粗粮”的特点是口感差,吃来费力,但粗粮也有细粮不具备的营养成分;“粗粮”应该是对“细粮”的重要补充。
②“不吃粗粮”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吃精细粮食导致亚健康(精吃、偏吃、好吃),缺少粗粮中的营养成分(粗粮当中有营养),“生活中,很
多事情也是这样”——这是审题最关键的一句,比喻的意义就在这里。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应该适度“食用”。
③“要”,其基本意思是肯定,与“不”相对。
④“些”,少量,是比较得出的比例界定,是建立在和不吃、长期过食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写作中要有比较或能看出有比较,看出作者对“粗粮”、“细粮”二者比例的准确认定。意思就是不能完全否定“细粮”,但此处必须强调“粗粮”的重要性。
⑤考生可以从由此联系学习、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吃粗粮”来写,所写内容必须在“要吃些粗粮”的标题指引下行文。
“要求”则明确考生要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无论是“体验”还是“感悟”,都要与自选的文体相符。“要求”指明以“要吃些粗粮”为标题,“要吃些粗粮”是一个比喻,可指在人生中要注意正确对待、学习、听取、运用一些自己不喜欢、不好接受、费时费力但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等有益的东西,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分析其比喻义
1“粗粮”的本义:与“精细食物”(高档或精加工)相对的色香味较差(低廉或较原始)的食粮。整个标题的本义是:吃些粗粮身体健康。
2、比喻义:
(1)粗粮的比喻义:低级的、原始的、粗糙的、不起眼的、被忽略的、大众化的、普通的、微贱的、驳杂的、细小的、琐屑的……人或物。
(2)整个标题的比喻义:
除了要接触高档的、高尚的、高雅的、高品位的、上流的、精专的、个人偏好的、精美的、富贵的、单一的、伟大的、精英的、有当下价值的……人或物之外,还要接触与他们相对的东西,才能获得科学的、持久的、全面的发展。
标题作文的比喻义要通过作文反应出来,关键是要写好第一段:从本义到比喻义,要让读者看得出比喻的由来,同时明确的表明了观点。【优秀范文】
要吃些粗粮
生在富裕的年代,总喜欢大鱼大肉,对那些口感差的粗粮臵之不理,正是这样,我们就容易忽略了粗粮的营养价值,不吃粗粮,无以铸造完整的人生,养尊处优的我们要吃些粗粮。
要吃些粗粮,从失败中找到真谛。每个人都害怕失败,不愿接受失败。但恰好相反,单凭成功,缺少失败,那将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生。飞人博尔特在一次 200米比赛中落马了,但他讲冲过终点的那一刻,露出了笑容,即使他失败了,但他喜欢这次失败,正因这次失败,才让他找到成功的真谛,他不断调整战术,加练自己,最终使自己在以后的比赛中稳夺冠军。他就喜欢吃些粗粮,唯有在吃粗粮的过程中,才让他在失败中找到真谛,继续前行。
要吃些粗粮,从偏见中成就自己。让人背后无人说?有些人忍受不了别人对他的偏见或是说三道四,将别人臵诸死地。殊不知,这宝贵的偏见正是我们要吃的粗粮,从偏见中能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修身。美国总统奥巴马每天都要阅读及回信十篇民众来信,但其中大半都是在骂奥巴马是傻瓜。面对民众的偏见,奥巴马却欣喜地说:“我很喜欢。”正是因为这些偏见,才让奥巴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在各州的民望,成就了自己,巩固了位臵。偏见并不可怕,相反我们要感谢那些对自己存在偏见的人,正因他们,才让我们吃了些粗粮,不断改正自己,成就了自己。
要吃些粗粮,在困苦中磨难人生。养尊处优的我们,避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自然缺少了一种吃苦的精神。然而,缺少过困苦的磨难,就难以将支离的肉体塑造成人。回溯历史的沟渠,有那个成功不是从困苦中走过来?勾践的卧薪尝胆,红军的万里长征,鲁迅的弃医从文,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困苦磨难自己,铸造自己坚强的人格,不屈不挠,走向成功。虽吃粗粮很费力,虽遇困苦很痛苦,但这必是走向成功,锻炼自己的必然途径。
粗粮虽好,但不宜多吃。多吃了会营养不良,犹如困难多遇了会灰心丧志,偏见多遇了会性格扭曲,失败多遇了会意志消沉。只要及时吃些粗粮,及时让你纠正前进的方向,便足矣。
粗粮是失败,是偏见,是困苦,是种种口感差的东西,但我们终究还是要从吃些粗粮中办事,成材,成人。因此,在生活富足的年代,要记住,还是要吃些粗粮。
【评语】本文立意准确,分别将失败、偏见、困苦三个方面比作“粗粮”,论述它们可以给人成长以养分,所选材料典型。结构清晰,分析透彻。要吃些粗粮
纪伯伦曾道:“每一颗珍珠都是苦难在沙子周围建起的一座神殿。”正是有沙子有苦难,才有珍珠那圆润的光芒,而我们在生活中,也是需要有些粗粮才能更好地成长,绽放自己的光芒。
古时,勾践因战败而为夫差做马前卒,亲尝粪便受尽屈辱后回国,这可算得上这一国之君吃下的第一次“粗粮”,而勾践意识到这“粗粮”的重要性,卧薪房,尝苦胆,勤于政事,终于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没有从屈辱这粗粮中锋利的营养成分,勾践也许会“垂泪对宫娥”,要不就落个“落红满地归寂中”的下场吧。可见生活需艰苦的粗粮以佐味才能造就盛世强国的佳话,这也正是温总理常说的“居安思危”的缘故吧。
粗粮带给我们的成长也许不是那样直接,可以肉眼不可观的循环中,它又的确让我们更健康成长地更好,挫折这味粗粮也一样。萧伯纳曾经也只吃着“细粮”过关平淡无奇的生活,可他尝试了粗粮,当众演讲却因讲得太烂被人们哄下台去。他面红耳赤地吞下这些“粗粮”,批评指责下,他在这样的粗粮中重整自己,提高着自己,笔耕不辍,终成一代文豪。而那位写下《红
字》的作家亦如此,十几次退稿令他一步步成长,写作技艺也日臻成熟,一部《红字》,他吃下的粗粮让他不再是个“小卒”。
粗粮看似不养人,而可提供精粮所缺乏的营养。当一支《雀之灵》打动所有人,亦给自己的舞台生涯镀上一层成功色彩时,她却离开,到云南采风。在深山中生活,向当地人学习舞蹈,观察动物的形态和自然的律动,为了艺术的高峰,杨丽萍吞下了“粗粮”,若她囿于剧场演出的“精粮”,又怎有携《云南映象》如精灵神祇般回归的她呢?深山的生活让她对舞有了新的感悟,进而使她进入事业的又一高峰。
对于他们是这样,我们亦然,在温室的花朵们日益娇弱的今天,挫折教育这一粗粮也是时候拉入“小皇帝”们的食谱了。不发“头悬梁,锥刺骨”这般只“粗”不“细”,而要有些风风雨雨的历练让我们更茁壮的成长,以肩负起祖国未来的重担,对于一昧溺爱孩子的父母们,我要说:“请让孩子们吃些粗粮吧!”
冰心女士曾译过这样的句子:“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去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我要说:“愿大家食谱中的有足够多的粗粮,去造就一个健康的人生。”
【评语】本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用夫差屈居、萧伯纳体验批评和杨丽萍下乡三个材料证明观点,材料选择得当,分析透彻。文章多处引用名人名言,“引”起“引”收,恰到好处。评分:22+20+8=50
要吃些粗粮
苦难是天才的粗粮。上帝给了凡高一生的苦难,但在他死后历史尊称他为天才画家,他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价值连城。
失败是成功的粗粮。爱迪生并不认为一千次不成功就是失败,相反却认为他获得了一千种“不能成功的方法”。
屈辱是发愤的粗粮。越王勾践如果没有受尽吴王的羞辱和虐待,他或许是不会卧薪尝胆苦等二十年与吴再战终成霸业的。甚至,尊严之所以能昂首,恰恰是来自“歧视”这种粗粮的滋润。自强之所以能耸立,恰恰是来自“误解”这种粗粮的调理。无畏之所以能呼啸,恰恰是来自“打击”这种粗粮的哺育。
这么看来,上帝是不公平的。你若想使自己活得有精气神,就得从重压和苦累中吮吸粗粮营养,你支撑住了,你才能眼明腰直腿生风。你若想使自己活得再精彩一些,那就得在更大的险风恶浪的搏击中汲取粗粮的营养,你挺住了,你才有钢筋铁骨英雄胆。可是,上帝又是公平的,历史上又有哪一个仅靠吸食着安逸和享乐的乳汁躺在安乐窝里成了气候的?
原来,做人更有价值的粗粮许多竟是起初我们并不喜欢的东西。而这些叫人不喜欢的东西,恰恰给了我们冷面关怀般的粗粮。如一个冷漠而强大的对手,你在与他遭遇中品出了他路数中的玄机和纰漏。你不正获得了最为有益的粗粮!更多的时候,正是人间不平事,令你不满的窘境,却成全了你不屈的心灵和浩荡的志向。
人,生下来其实就在走向死亡,又在拒绝死亡。抵抗死亡的威胁最强有力的粗粮便是于艰辛磨炼中获得的创造思想和脱胎换骨的跨越与突破。弱不禁风坐吃山空的人即使长命百岁,其实他早已死矣。
倾听历史的回音,品味历史的真谛,最发人深省的粗粮正是那令人心灵震颤的动荡和对动荡的征服。平淡的乃至祥和的历史反倒让人一翻而过,不留什么痕迹。我们不能不承认,苦苦的粗粮营养更叫人理智,辣辣的粗粮营养更叫人清醒,酸酸的粗粮营养更叫人振奋。
既然说吃苦是最好的粗粮,那我们就要不断地向生活的难题挑战而使自己坚实。
既然说失败是最好的粗粮,那我们就要在不断的探究中悟得失败的真意而重新托举出苦心铸就的收获。
然说屈辱是最好的粗粮,那我们就要在不断让自己抬起头的同时让腰板更挺拔、头脑更睿智、心胸更宽广。
珍重好人生的粗粮,才能让人生的远行一路走好。
【简评】此文立意新颖,较深刻地论述了苦难、失败和屈辱是人成长、坚强、有作为的粗粮。思想发人深思,让人警醒。面对苦难、失败和屈辱,应该振作你的精神,勃起你的雄心,同这一切作殊死的较量和搏斗。走过苦难和艰辛的人才是坚强无畏的人,经历过失败打击而愈挫愈奋的人才是顶天立地的人,蒙受屈辱而仍孜孜奋斗的人才是伟岸高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