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充分就业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方法
——扎实开展充分就业农村创建工作
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
灵洞乡位于浙江省兰溪市东郊,行政区域70.2平方公里,有1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民人均收入达10268元,是金华市十强乡镇和省工业经济强乡之
一。自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以来,我乡按照市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村的文件精神,在市就业管理服务处的指导下,以村劳动保障站为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挖掘开发农村就业岗位,为村民提供各种用工信息,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截至目前,全乡有劳动能力人数12962人,就业人员12708人,就业率达98%,其中洞源行政村和杨高桥行政村就业率达到100%。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总结前段时间的创建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市《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兰政办发〔2010〕180号)要求,我乡党委、政府把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的重要工作来抓,与村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乡村两级《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 1
村活动的实施方案》及三年规划,并分别与各村签订了充分就业村创建活动责任书,将创建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人,细化、量化创建目标和任务,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所可依,行之有效。同时,严格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要求,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至目前已建成示范点16个,全部建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有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信息发布栏等必要的办公设施,20名专职保障员均有计算机上岗操作证,并统一各项工作职责与制度,张贴上墙,形成了创建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
二、宣传发动,夯实基础
为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至目前共计定期不定期的广播播放宣传1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创建动员会5场(次),出黑板报24块,悬挂宣传横幅16幅,张贴宣传标语80多条,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就业的积极性,增强了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及时组织村级平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劳动力就业、技能等基本情况,重点掌握“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建立统一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设立劳动力资源状况、劳务输出、就近转移、引导性培训、零转移农户等五大台账,坚持做到“家庭情况清、务工情况清、技能情况清、就业愿望清”四清,将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动态管理落到实处。对就业困难群体家庭开展了进家入户摸底调查,建立就业困难家庭联系卡,以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
免费职业指导服务,实施指导就业分类安置,夯实创建工作的基础。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深入调查发动、掌握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我乡适时推出了“五全”服务,千方百计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对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承诺,即时提供就业岗位,凡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优先用于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坚持做到“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实现动态消零。
一是“全面”服务。积极与市就业管理服务处“SYB”培训机构联系,大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汇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六位一体”的全面创业服务机制。至今已帮助30多位失业人员圆了自已的创业梦,当上了小老板,带动其他人员就业680多人,充分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是“全心”服务。充分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介中心的阵地作用,及时公布“周末集市”、专场招聘会信息,积极为村民搭建就业桥梁。同时全心搜集各类空岗信息,张贴在村政务公开栏内,或有针对性的送信息上门,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至目前已采集发布用工信息60多条,为398 位求职者进行了求职登记,帮助206人次找到了就业岗位。
三是“全力”服务。为做好托底安置工作,我乡利用新农村发展趋势和居民多元化生活要求,全力开发保洁、保绿、保养、保安等公益性岗位,至目前,全乡已帮助86名困难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再
就业。
四是“全能”服务。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覆盖面广、扶持力度大、针对性强,为把对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就业困难人员等好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就业困难人员身上,自去年6月份开始,我乡建立了“村级民生事务代办员”制度,即以大学生“村官”为首席代办员,为群众做好各项经常性民生事务。该制度推行以来,全乡共完成代办事务32项。石关村的杨卸妹在接过代办员帮其办理的“4050”社保补贴存折时,高兴的说:“我一直在外打工,根本不知道缴纳社保还有补贴,有了代办员,真是好啊!”
五是“全程”服务。为巩固帮扶成果,提高就业援助对象就业稳定性,各创建村还采取上门、电话联系或走访用工单位等形式,坚持对已就业的援助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了解他们就业处境,协调他们与用人单位的矛盾,对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困难人员,及时提供帮扶。跟踪服务措施的实行,确保了全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98%。
四、因地制宜,科学安排
在创建过程中,我乡最值得提倡和推荐的经验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按照“以村建业、以业强村、带动周边”的发展原则,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就业富民工程,铺就了“充分就业村”创建的星光大道。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解决劳动力。在发展特色农业上,我乡既有
面上的思考,更注重点上的布局——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发展城市“菜篮子”农业。通过科技扶持和产业化经营,现已形成上郭、下郭应时蔬菜,方村紫皮甘蔗等“一村一品”的格局。科普的渗透与传播,更是起到了以点带面、辐射农家的“强磁场”效应,目前大棚蔬菜种植已由以往单一的一茬向两茬、三茬向多茬延伸,种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甘蔗种植全面推广地膜育秧和大田地膜覆盖直播,已有14个甘蔗营销大户把生产的甘蔗组织销往沪、宁、绍、杭等地。据初步统计,全乡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已有220户创业成功,带动农民就业4400人。
二是发展规模工业转移劳动力。我乡蕴藏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拥有14家水泥生产骨干企业,6条现代化的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在全国25个省投资水泥产业168家,是浙中西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故有“水泥之乡”美誉。所以我们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做好企业用工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至目前规模工业和项目建设为全乡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其中洞源行政村700个,白坑行政村300个,杨青桥行政村500个,西山寺行政村300个。
三是发展招商引资业吸纳劳动力。积极利用石关村交通区位优势特出,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以建材项目为载体,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成了一批投资项目落户灵洞,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尤其是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发展迅猛,就业空间巨大,2010年招商项目为全乡直接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四是发展第三产业分流劳动力。洞源村拥有天然的森林资源优势,境内有有名的“六洞山”森林公园、“地下长河”、“赵四小姐祖居”等有名景点,立足这一地缘优势,我乡大力发展以旅游、度假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仅2010年该产业的发展就带动附近农户实现了1500万元增收。村民章锦昌办的农家乐,年创收30万余元,转移剩余劳动力10多人。
五是发展来料加工业消化劳动力。我乡毗邻义乌小商品市场,交通位置便利,为此我们乡党委、政府抓住机遇,为村民牵线搭桥,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务。目前全乡共有15个行政村、1797户家庭参与来料加工,加工人员达1902余人,2010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达1200多万元。杨青桥村已成为加工专业村,全村有510户农户,人口1529人,参与来料加工的有900多人。收入高的每年有上万元,低的也有4000元,近70%的村民因参与来料加工盖起了新房。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三日
退货或者换货:亲,请确保吊牌包装等都在,没受过其它外力影响,并不影响二次销售呵。地址是:上海闵行区浦江镇杜行东街42号朱月娇 *** ***
另请寄的时候一定写明您的旺旺ID号或者订单编号及退换货说明情况,方便我们查核,谢谢(我们不收到付件)
第二篇: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按照区、街道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关于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实施意见,以村就业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我村就业资源,充分提供各岗位用工信息,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我村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现结合本村实际,就我村争创“充分就业村”活动工作作如下汇报:
基本概况:
我村位于街道北部,常住居民407户,人口1489人,党员40名,劳动年龄段人数861人,有劳动能力人数855人,其中在校生87人,就业人员752人,就业率为97.91%;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产比例12%; “4050”人员240人,低保户17户。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村领导非常重视,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村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层层落实,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建立了创建工作组织网络。按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要求,配备了电脑等相关设备,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村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村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村建设工作列入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居民、构建和谐村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强学习,熟悉业务,积累工作经验
今年是创建工作的第一年,为积累工作经验,熟悉业务知识,我们参加了街道劳动保障站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了相关文件及基础知识,明确了服务内容,熟悉了工作方法,掌握了台帐管理。同时,通过交流学习,树立了“用心工作,服务于民”的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三、调查摸底,走访到户,夯实基础工作
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农村“低保家庭”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劳动力资源花名册、个人求职登记信息、用工单位招用工信息查询与备案信息台帐等 “七册一表”,其中全村劳动段年龄人数861人已全部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为了全面掌握村里无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村组织人员坚持每月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我村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摸清了这些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四、积极动员,多方协调,整合利用资源
针对村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村中能人带动输出,介绍从事一产的人员到企业工作。二是村里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4050”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从事一产的人员向二产、三产转移就业。三是积极收集空岗信息,介绍失业人员或从事一产人员到单位应聘。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联系协调工作。通过开展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广泛宣传,热情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村
广泛宣传充分就业相关优惠政策,使广大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群众为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人员参加街道劳保站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村民委员会 2010年11月9日
第三篇: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总结
梨洲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一、梨洲村概况
梨洲村地处四明山镇中心,为四明山镇政府驻地,下辖岭里、湖里、庙下、溪下、寺前、大岙、岩下山、灵溪、旦孔9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户数630户,总人口1584人,党员38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2人。设立党支部1个,支委委员3人。村民代表39人,设立村民委员会1个,村委委员3人,设立经济合作社1个,社管委员3人。现有耕地面积1535.7亩,(其中水田874.6,旱地661.1),山林面积17293亩,其中花木面积3500亩,茶叶565亩,毛竹1643亩,集体所有茶场230亩,杉木基地250亩,电站二座,装机575千瓦,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60.7万元,农民纯收入5871元。本村先后获得多项荣誉:2006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06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2007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2007宁波市旅游特色村、2008余姚市农家乐旅游先进单位等。
二、充分就业村创建领导班子成员 组长:卢苏明 副组长:王序益
成员:王兴国、王国存、李华兴、王建英、卢金菊、劳杰
三、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总结 按照镇便民服务中心部门要求,关于创建充分就业村实施意见,以村就业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我村就业资源,充分提供各岗位用工信息,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我村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现结合本村实际,对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进行简单总结:
我村为照顾贫困,低保家庭,帮助部分就业难村民解决就业问题自07年来就设置村公益性岗位。具体清单如下:
1、设立卫生清洁员9人,负责村内道路,厕所,垃圾箱的清理
2、设立治安办公室1个,夜间巡逻队员10人
3、村绿化修建员2人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确保工作到位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在“四明山镇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村领导非常重视,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由书记卢苏明任组长,村委会主任王序益任副组长,王兴国、王国存、劳杰等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村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层层落实,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建立了创建工作组织网络。按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要求,配备了电脑等相关设备,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村支委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村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村建设工作列入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居民、构建和谐村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强学习,熟悉业务,积累工作经验
今年是创建工作的第一年,为积累工作经验,熟悉业务知识,我村借鉴其他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组织村干部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基础知识,明确服务内容,熟悉工作方法,掌握台帐管理。同时,通过“业务工作现场会”,与“样板村”相互交流学习,树立了“用心工作,服务于民”的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三、调查摸底,走访到户,夯实基础工作
组织工作人员本村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农“低保家庭”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被征地农民人员花名册、个人求职登记信息、用工单位招用工信息查询与备案信息台帐等对村内低保户,残疾人进行登记入册。同时积极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收缴工作,截止去年全村参保人员1589人,低保与村伤残村民全部由村委出资一次性保险到位。为了全面掌握村里无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村组织人员坚持每月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我村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摸清了这些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四、积极动员,多方协调,整合利用资源
针对村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村中能人带动输出,介绍从事一产的人员到企业工作。二是村里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如:农家乐服务人员、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从事一产的人员向二产、三产转移就业。三是积极收集空岗信息,介绍失业人员或从事一产人员到单位应聘。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联系协调工作。通过开展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广泛宣传,热情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村
广泛宣传失地农民相关优惠政策,使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群众为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35人参加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充分就业村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创建充分就业村相结合,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理性的分析问题,耐心的听取意见,坚决的落实工作。使大多数的未就业村民能及时得到村充分就业小组的帮助。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村的充分就业村创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村两委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做好村充分就业工作,为村民的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和到位的技能培训,让梨洲村的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四明山镇梨洲村
2009年11月30日
第四篇: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村2011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按照**街道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关于创建充分就业村实施意见,以村就业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我村就业资源,充分提供各岗位用工信息,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我村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现结合本村实际,就2011年我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确保工作到位
1、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村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层层落实,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建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并配备了电脑等相关设备,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村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村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列入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村民,构建和谐村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强学习,熟悉业务,积累工作经验
今年是创建工作的第一年,为积累工作经验,熟悉业务知识,我村借鉴其他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联络员等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基础知识,明确服务内容,熟悉工作方法,掌握台帐管理,树立“用心工作,服务于民”的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三、调查摸底,走访到户,夯实基础工作 组织工作人员本村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农“低保家庭”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被征地人员花名册、个人求职登记信息、用工单位招用工信息查询与备案信息台帐等,对村内低保户、残疾人进行登记入册。
为了全面掌握村里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村组织人员坚持每月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我村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摸清了这些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资料录入电脑,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四、积极动员,多方协调,整合利用资源
针对村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门别类,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思索对策。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村中能人带动输出,介绍从事一产的人员到企业工作。二是村里多方协调,寻找了一些适合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帮助从事一产的人员向二产、三产转移就业。三是积极收集空岗信息,介绍失业人员或从事一产人员到单位应聘。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联系协调工作。通过开展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广泛宣传,热情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村
广泛宣传失地农民相关优惠政策,使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群众为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充分就业村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创建充分就业村相结合,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理性的分析问题,耐心的听取意见,坚决的落实工作。使大多数的未就业村民能及时得到村充分就业小组的帮助。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保持创建工作“六个清”,对本村内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要求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做到:“家庭情况清、就业意愿清、技能特长清、就业要求清、培训要求清、创业意愿清”。
2、积极做好对登记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推荐工作,为帮助失业人员掌握职业技能创造条件。凡愿意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推荐给劳动保障部门;凡愿意参加电脑培训、会计培训和其他技能培训的人员推荐给区定点的培训学校。
3、在开展我村日常就业帮扶的同时,积极推荐本村的登记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参加由街道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免费招聘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助这些人实现就业。同时,继续做好树立再就业典型和自主创业典型工作。
4、认真做好各项创建活动的文字、照片资料的积累工作,及时做好各类工作台帐。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细致耐心、业务熟悉、方式得当、程序规范。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村的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领导以及广大村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村两委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做好村充分就业工作,边实践、边学习、边提高,继续围绕“充分就业村”这一目标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推动就业工作向前发展,为充分发挥好村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而努力工作。
**村 2011.12
第五篇: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2008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天香桥村位于前应路南端,新城大道南延伸段,东与横河镇彭桥村相连,南与埋马村接壤,西与相士地村隔虞波江相望,西北为宜青桥村,东北为浒山街道隆兴村,为典型的城乡结合村。全村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430亩,山林450亩(其中杨梅林120亩,茶叶20亩);本村有农户949户,总人口2278人。自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以来,我村劳动保障服务站按照创建总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为民惠民工作。
天香桥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抓好政策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工作,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几年来,服务站有效地有效发挥了就业桥梁作用,使村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较充分地就业。
一、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了充分就业村工作小组,由村书记担任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其他村干部为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村充分就业工作小组坚持把就业工作列入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村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抓及“基础性”工作,为再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做好村失业人员调查摸底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掌握村就业状况,重点掌握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状况,通过上门走访的形式,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
(二)积极开展村服务工作。服务站成员要本着“服务进门、管理到人”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细致耐心、业务熟悉、方式得当、程序规范;服务要有内容、有台帐、有实效。
1.积极推荐各类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再就业培训,发动辖区内企业,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配合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2.实施再就业援助。重点帮助村内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对未就业人员找原因、想对策,根据其基本情况和需求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计划,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方式,进行对口帮扶,努力实现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3.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协助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和其他失业人员都能按规定享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
(三)健全村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建设,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按开办要求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建立健全规范的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解决就业能力问题
积极有效地帮助本村户籍劳动力参加劳动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做好培训的宣传、信息提供、报名等服务工作。近几年来,积极宣传,动员组织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快餐制作、计算机等专业技术培训班,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使下岗失业人员掌握了一门技术。这些技术人员通过村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已全部实现了再就业。
四、广泛宣传、提供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村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失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五、下一步打算
(一)大力开展空岗调查,围绕村“三大服务”为村就业模式,积极推荐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二)加大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失业人员掌握技能,实现就业。
(三)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协助失业人员选择创业项目,从而实现自主创业。
天香桥村村民委员会
2008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