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李佑才
2006年第6期 ——特别策划
目前,宜昌市农村共有劳动力147万人,第一产业可容纳约80 万人,另有富余劳动力67万人左右。“十一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批农民因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全市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3-4万人。到2010年全市至少有富余劳动力75万人,除去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20万人,还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55万人。能否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强化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占36%,高中文化占12.5%,中专和大专文化程度占1.5%。总体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缺乏,迫切需要强化培训。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技能。重点围绕农民转岗就业,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城乡界限,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体系,乡镇、村主要负责收集培训信息,组织参训人员,市县两级职业技术学校负责统筹安排培训,面向农村扩大培训规模,推荐学员就业;坚持“培训券”等直接补贴的做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适当的培训费补贴;支持用工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动态、先进经验、典型事例,更
新农民就业观念,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内部就业的本领。具体而言,要把握三点:一是更新培训内容。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培训农民骨干。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培训,帮助他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是创新培训方法。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在具体方式上,可以采取专家讲座、广播电视、典型示范、送科技下乡、外出学习考察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农业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实用技术培训成为农民运用技术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广辟渠道,拓宽农民就业门路。解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题,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农民就业门路。目前,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来源于农业内部收入,而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非农产业收入。如北京、天津、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000元以上,其中来自农业内部收入只有1300多元,仅占21.7%。因此,多渠道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尤其是组织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一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基地、产业化企业吸纳农民务工,从农业内部挖潜实现农民就业。近年来,我市水果、畜牧、蔬菜、水产、茶叶、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重点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三十”产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十大强势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带动、重点扶持等办法,壮大丰岛食品、稻花香、枝江酒业、湘宜水产、双汇食品等龙头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10家企业成为全省或全国的排头兵;加快建设十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监控范围,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十大农业精品名牌,积极培育宜昌蜜柑、秭归脐橙、采花毛尖、清江鱼、火烧坪蔬菜、安琪酵母、稻花香、枝江大曲、三峡苕酥等10大品牌,重点抓好茶叶、柑橘两大产业的品牌整合,推进规模经营。二是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当地转移就业容量,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在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加工、农村二、三产业等方面,研究优惠政策,落实帮扶措施,扩大发展规模,使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再立新功;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产业聚集和人口吸纳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小城镇创业和居住,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和增收门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三是放手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塑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采取多种办法把品牌叫响;加快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用工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工定向输出问题,探索建立农民工输出区域合作机制,形成劳务输出地、中介机构、劳务接收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固的劳务用工基地,以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稳定增收。
——创造条件,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造条件,扎实推进。一是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调,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统一协调和宏观管理;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就业目标考核体系;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实施意见,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研究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统计制度,采用科学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二是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取消清退农民工腾岗安置城镇下岗职工的行政干预,让劳动力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竞争择业。三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制用工单位为进城就业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同时加大农村弱势群体救助力度,逐步建立农村老年生活补助和“低保”制度。四是切实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把外来务工者作为城市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使农民工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待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作者系中共宜昌市委书记)
第二篇: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
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目标和
对策研究
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6年11月6日)
一、当前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十五”期末,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128.9万人(不含在校学生),其中,男性73.2万人,女性55.7万人;16-39周岁66.4万人,40-50周岁44.9万人,51-55周岁11.8万人,56-60周岁5.8万人。“十五”期间,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较高。“十五”期末,全市实现就业的农村从业人数达121.1万人,就业率为93.9%。其中充分就业107.2万人,占83.2%;不充分就业状态13.9万人,占10.8%;无业和失业状态7.7万人,占6.0%。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主要为非农产业。随着我市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较少,大都在二、三产业就业。全市121.1万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一产 1 的14.3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1.8%,从事二、三产业的分别为74.1万人和32.7万人,分别占总数的61.2%和27%。三是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本地就业为主。“十五”期末,我市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116.4万人,占96.1%,跨省、市流动的4.7万人,占3.9%。
(二)工作特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积极开展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锡委发[2004]7号)、《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4]20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锡委发[2005]30号)等重要文件,将城市就业中的一些具有普惠性、长效性的改革措施,结合农村工作特点向农村延伸。
一是把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就业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城市就业目标一起下达,同步推进各市(县)、区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指标列入各镇综合指标体系,建立起目标考核机制;市(县)、区都成立了由农办、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16个部门组成的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 2 领导小组,负责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起了工作协调机制;各市(县)、区、镇从财政经费、土地收益和集体资产收益中筹集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专项经费,建立起经费筹措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使农村就业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
二是把积极就业政策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我市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岗位开发、资金投入、平台建设、就业援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今年制定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中,按照苏政发[2006]24号文件的要求,我市把优惠政策向城乡其他需要帮助的对象扩展。对符合条件的“4045”被征地农民,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的对象范围扩大到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扩展到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
三是把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2004年,我市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末,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就业登记人数12.7万人,实现就业10.4万人。2005年起,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按季度进行动态维护管理。同时,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全市农村62个镇都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建立了劳动保障所,滨湖区、锡山区还在村一级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送到 3 农民家门口。
四是将城市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网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在市(县)、区各镇普遍建立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确定了100家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市公共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机构已开始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全免费服务。以市(县)、区各镇成人职校为就业培训的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壮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免费就业技术培训、有创业意愿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十五”期间,全市已培训本市农村劳动力17.4万人,其中技能培训8.5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达到65%以上,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平均每人接受2次免费就业技术培训。
(三)面临的矛盾和压力
我市虽然农村就业工作总体形势良好,但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还面临着以下矛盾和压力:
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和不充分性加大了就业压力。虽然我市有90%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但他们的就业总体上还不稳定,就业还不充分。有部分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未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有部分已经转向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尚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无业状态。“十五”期末,全市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的农村劳动力仍有13.9万,4 处于无业和失业状态的农村劳动力仍有7.7万,这两类人员总计达到21.6万人,占所有农村劳动力的16.8%,其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8.4万人(无业要求就业人数3.4万人,不充分就业要求充分就业人数5.0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限制了就业层次的提高。全市128.9万本地农村劳动力中,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的达到了109.1万人,占资源总量84.6%;从技能水平上看,虽然有64.2%的人自认为掌握了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职业技能,但主要是农业种植业技能和制造业、建筑业技能,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只占7.4%。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农村“4045”人员等四类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中,无任何职业技能的比例高达5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的现状,给本地农村劳动力提高就业层次带来了较大困难,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和转移领域限制在较低层次产业和辅助性岗位上,难以实现较高层次的就业。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必将越来越窄,“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将愈加突出。
三是观念落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步伐。本地一些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滞后,“等、靠、要”思想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致富、创业致富的意识相对于广东、浙江等地还不是很强。5 部分农村劳动力一方面抱怨自己没有技能,出去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加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此外,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工,这些来自于欠发达地区的民工对工资要求低,吃苦耐劳,占据了许多低层次产业的“苦、脏、累”岗位,他们在为我市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对本地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也带来了较大冲击。
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工作放到完善城乡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富民工程等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中去谋划,以城乡统筹为原则,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提高素质、开发岗位、完善体系、加强服务、保障权益”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用五年时间,实现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现代农业充分转移,重点帮助已实现产业转移的农村适龄劳动力提高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推动其劳动收入稳步增长,实现统筹城乡充分就业。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目标是:培训农村适龄劳动力15万人以上(年均培训3万人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实现就业10万人以上(年均就业2万人以上),6 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90%以上(详见附表)。
(三)实施步骤
2006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5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4%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3.5%以上。
2007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8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5%以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金保工程”、“镇镇通”工程的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2008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7%以上。市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88%以上。全市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现代农业转移比较充分;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显著增强。
2010年全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现代农业实现充分转移;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素质、技能和收入水平、就业稳定性与城镇劳动力接近,基本实现无差别就业。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就业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就业”战略。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纳入全市就业培训总体规划,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大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增强已经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对拟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开展劳动预备制、实用技能以及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有计划地开展创业培训,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创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制度,通过确立定点培训单位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市培训补贴与培训合格 8 率和促进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
二是抓好岗位开发,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三化”总方针,在抓好农业深度广度开发、深挖农业内部潜力、扩大一产就业容量的同时,加快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积极发挥二、三产业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工业逐步集中、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加快工业化、现代化形成大量岗位。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与安臵就业挂钩的协商机制,在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涉及用地的项目,把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条件。
三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按照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统一工作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逐步推进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通。鼓励发展专业性职业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公共就业机构与各类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共同发展和互为补充,形成以市、市(县)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龙头,以街道(镇)劳动保障(职业介绍)所为骨干,社会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合作伙伴,覆盖全市、布局合理、运行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
四是强化就业服务,积极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9 加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在农村行政村普遍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工作站,全面提升“镇镇通”工程的服务功能,完善市、市(县)区、镇、村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积极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镇、村。继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农村“4045”人员等四种对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岗位和信息援助、免费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援助、服务援助、政策援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援助活动,确保对辖区内就业困难援助对象的走访每半年不少于1次,每年开展职业指导1次以上,推荐技能培训或就业岗位2次以上。对于农村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只要本人不挑不拣,确保1个月内提供2次基本符合本人条件的就业岗位信息。对就业困难援助对象,只要不挑不拣,确保一周内安排就业。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兴办服务实体、创建再就业基地等形式创造一批社区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城乡就业困难人员上岗。
五是重抓权益维护,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环境。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等影响稳定就业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推进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各项制度,保护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按照城乡平等就业和保障的要求,对在本市单位就业的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推进措施
为了确保完成以上五项重点工作,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市将落实六项行动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把城镇就业、农村适龄劳动力就业、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就业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结合“金保工程”的全面上线,组织开展覆盖城乡的劳动力资源调查,健全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加强动态维护和跟踪管理,按季分析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全面准确掌握全市各类劳动力资源的总量、素质、结构,摸清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情况的底数。此项工作于2007年完成。在完善现行城镇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的同时,通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探索测算社会登记失业率。
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就业“五个一批”工程。农业内部消化一批,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型农业、现代观光农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工业领域安臵一批,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促进县(区)域经济和镇域经济的发展,使乡镇工业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吸纳一批,在发展商贸、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注重拓展现代物流、大型仓卖、边锁经营等新型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开辟新的渠道。各类企事业单位吸纳一批,出台一些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安臵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自主创业带动一 11 批,通过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积极创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扶持有创业愿望的农民自主创业。
三是全面实施“农民现代化、知识化”教育培训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普遍进行一次职业指导,并帮助从事一产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对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开展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对进入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和储备式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稳定性,使全市90%以上青壮年农民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1—2门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专业工种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农村种养殖专业户力争全部拥有农业绿色证。对农村低收入户(指人均收入不足市(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30%的农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每年提供2次以上免费技能培训。
四是加强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要求,整合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各类市场资源,启动新建市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投资9500万元用于市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新址建设,2006年启动,确保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到2006年底,全市市(县)区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三星级达标率90%以上;到2008年底,全市市(县)区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三星级 12 达标率95%以上;到2010年底,全市四星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不少于4个。
五是全面提升“金保工程”和“镇镇通”工程服务功能。投资6000万元用于“金保工程”建设,2006年内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一体化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依托“金保工程”,进一步完善镇和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2007年实现“金保工程”和“镇镇通”工程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通过专线实行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障等信息的“一体化”实时共享。进一步发挥网上职业介绍服务功能,通过网上职介渠道,畅通求职招聘信息,提高求职成功率。
六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维权保障制度。以依法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终止或解除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强化对企业工资的管理职能和工会推进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在城乡范围内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强势推进、政策有效扶持、人大政协监督、三方协调联动、企业依法实施”的生动局面。到2008年,实现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全市劳动合同基础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到2010年,实现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充分覆盖,全市劳动合同管理实现信息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工作制度,扩 13 大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在城乡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聘请专兼职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依法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的力度,以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城乡平等就业和保障的要求,对本市单位就业的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为特征,个人、集体、财政三方共担,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便于与城镇社会保险进行转换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全面覆盖城乡劳动力的社会参保率。
四、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的领导,市劳动保障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分管局长徐炯明同志任组长,局就业和失业保险处、培训处、就业管理中心、职介中心、培训中心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具体组织实施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责任部门为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各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也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区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合力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的稳步开展。
二是加强考核监督。进一步强化工作目标,将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目标列为政府对各市(县)、区的目标考核内容,并将各项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级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 14 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情况按季度进行通报,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区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的督查,平时抽查,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对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工作实绩显著的地区、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变择业观念,克服小富即安、怕苦畏难和等靠要思想,弘扬富而思进、劳动光荣和勤劳致富的社会风气,充分调动他们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广泛宣传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良好气氛。
第三篇:苏州市2009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充分就业社区
苏州市2009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
公 示
根据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苏州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行意见的通知》(苏府办〔2005〕99 号)、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2009年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的工作意见》(苏劳社就管〔2009〕30号)和苏州市就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苏州市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认定标准〉的通知》(苏就促办〔2009〕5号)文件精神,经苏州市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考评小组考评,拟评定7个乡镇为“苏州市2009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706个社区为“苏州市2009充分就业社区”、956个行政村为“苏州市2009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现公示如下:
苏州市2009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
(7个)
太仓市(2个): 浏河镇
双凤镇
吴江市(2个): 桃源镇
横扇镇吴中区(1个): 金庭镇
相城区(2个): 阳澄湖镇
黄埭镇
苏州市2009充分就业社区
(706个)
张家港市(75个):
花园社区 园林社区 梁丰社区 新城社区 东苑社区 振丰社区 前溪社区 向阳社区 明珠社区 聚龙社区 沙工社区 南苑社区 东湖苑社区 惠丰社区 西湖苑社区 庆丰社区 西门社区 龙潭社区 暨阳社区 长安社区 云盘社区 阳光社区 邵巷社区 万红社区 东渡社区 扬帆社区 通运社区 锦绣社区 横河社区 悦丰社区 体育社区 晨阳社区 乘航社区
泗港社区 悦盛社区 白鹿社区 景巷社区 东莱社区
塘市社区 南湖苑社区 东兴苑社区 大新社区 中兴社区
安定社区 中圩社区 中南社区 港口社区
海港社区
中苑社区 南沙社区 文星社区 富苑社区
市河社区
塍西社区 塍郊社区 天生港社区 中德社区
元丰社区
学前社区 德丰社区 中港社区 振兴社区
鹿苑社区
镇中社区 妙桥社区 三兴社区 海沙社区
镇北社区
滨江社区 合兴社区 乐余社区 兆丰社区
东沙社区
凤凰社区 西张社区
常熟市(80个):
枫泾社区
颜北社区
绿源社区
洪泾里社区
阜湖社区 漕湖社区
湖苑社区 迎春社区
花溪苑社区
藕渠社区 锦荷社区
琴湖社区
花溪社区
庞浜社区
青龙社区 荷花社区
环湖社区
杨荡社区
漕泾社区
衡山社区 昭文社区
虞东社区
虞园社区
兴隆社区
泰山社区 菱塘社区
报慈社区
甬江社区
常福社区
五星社区 闽江社区
李桥社区
星海社区
泰安社区
琴枫社区
兴福社区(虞山镇)
丁坝社区
张坝社区
清和坊社区 烟雨社区
西泾岸社区
花园浜社区
北门大街社区 西庄街社区 四丈湾社区
学前社区
报本社区
尚湖社区
莫城社区
谢桥社区
大义社区
山湖社区 兴福社区(虞山农场)
三峰社区
宝岩社区
唐市社区 芦荡社区
市镇社区(董浜镇)
徐市社区
何市社区 市镇社区(支塘镇)
任阳社区
梅李社区
赵市社区 珍门社区
淼泉社区
紫芙社区
辛庄社区
杨园社区 张桥社区
王市社区
福山社区
周行社区
冶塘社区 王庄社区
练塘社区
碧溪社区 东张社区
吴市市镇社区 浒浦集镇社区
太仓市(63个):
西区社区
梅园社区
德兴社区
长春社区
康乐社区 西郊社区
南区社区
东区社区
南园社区
县府社区 府东社区
弇山社区
群星社区
太安社区
利民社区 新毛社区
中区社区
桃园社区
伟阳社区
南郊社区 太丰社区
惠阳社区
东郊社区
华侨花园社区
太平社区
洋沙社区
朝阳社区
世纪苑社区 太东社区
太胜社区
香花桥社区 华盛园社区
西市社区 沙东社区 新北街社区
岳王社区 东市社区
利泰社区
直塘社区 归庄社区
西塔社区
银杏社区
王秀社区
玉影山社区 双凤社区
湖川桥社区
陆渡社区
浮桥社区 和平社区 牌楼社区
时思社区
老闸社区
茜泾社区
建红社区 六尺社区
和平花园社区
九曲社区
马北社区
高埝社区 复兴社区
河北社区
闸北社区
新塘社区
昆山市(97个):
红峰社区
玉峰社区
亭林社区
小桃园社区
仓基街社区 大西门社区 状元泾社区
里厍社区
虹桥社区
盆渎村社区 跃进路社区 朝阳门社区
严家角社区 正阳路社区 需浦社区 红旗社区 小澞岸社区
朝阳新村社区
震川社区
新阳社区 柏庐社区
采莲社区
新昆社区
东星社区
高板桥社区 花园社区
海峰社区
萧林社区
火炬社区
力量社区 紫竹社区
共青社区
长荣社区
西桥社区
胜利社区 娄苑社区
同心社区
新北社区
星海社区
白马泾社区 枫景苑社区
濂园社区
大同社区
新南社区
青淞社区 永盛社区
清水港社区
大学园区社区
泾河社区 紫藤社区平巷社区
美华社区
富华社区
西河社区
珠江社区 合兴社区
玉龙社区
樾城社区
西湾社区
司徒街社区 丽华社区
群益社区
兵希社区
夏驾社区
蓬朗社区 蓬曦社区
孔巷社区
上塘社区
下塘社区
石浦社区 巴城社区
玉石社区
芙蓉社区
农场社区
并蒂莲社区 陆家社区
育才社区
龙王社区
周市社区
新镇社区 陆杨社区
阳光社区
桂冠社区
康泾湾社区
白塘社区 中乐社区
毛厍社区
花桥社区
花溪社区
淀山湖社区 利民社区
石杨河社区
张浦社区
大市社区
南港社区 全功路社区
贞丰里社区
吴江市(55个):
水乡社区
西塘社区
北门社区
三村社区
二村社区 东门社区
城中社区
八坼社区
梅石社区
奥林清华社区 花园社区
里安社区
太平社区
工厂社区
荡口社区 桥北社区
新生社区
印染社区
新民社区
坛丘社区 南麻社区
镇西社区
镇东社区
莘塔社区
新区社区 金家坝社区
黎里兴黎社区
黎里振黎社区
黎里黎新社区
北厍社区
河西社区
南大社区
西塘社区
南新社区 新诚社区
梅堰社区
新建社区
桃源社区
青云社区 铜罗社区
砥定社区
镇南社区
石瑾社区
贯桥社区 屯村社区
鱼行社区
东溪社区
东新社区
七都社区 庙港社区
菀坪社区
横扇社区
沧浦社区
渔业社区 江陵社区
吴中区(78个): 白塔居民委员会
花苑居民委员会
下塘居民委员会 胥江居民委员会
同春居民委员会
翠坊居民委员会 香溪社区
藏书社区
长浜社区
保圣社区
子胥社区 洞庭社区
市镇社区
联盟社区
东埯湖社区
梅园居民委员会
新家社区
先锋社区
新南社区 新北社区
龙桥社区
龙西社区
蠡墅社区
龙南社区 新江社区
红庄社区
宝带社区
东湖社区
南石湖社区 碧波社区
南港居民委员会
桂苑居民委员会
阳光苑社区 商贸城居民委员会
龙翔社区
吴山社区
木林社区 溪上社区
国泰社区
马巷社区
戈湾社区
姜庄社区 双浜社区
徐浜社区
马巷社区
黄潦泾社区
徐浜社区 独墅湖社区
官浦社区
泾峰社区
泾苑社区
上巷社区 尧南社区
长沙社区
中心居民委员会
蒋墩居民委员会 小横山社区
嘉宝社区
北区社区
南区社区 东吴花园社区 澹台湖社区
宝带社区
苑南社区
南巷社区
苑东社区 西塘社区
月浜社区
龙苑社区
吴中苑社区
新苑社区 盘蠡苑社区
美之国社区
龙华苑社区
新景苑社区
水香苑社区
城西苑社区
东河社区
相城区(28个):
蠡口社区
南街社区
中街社区
北街社区
下塘社区 娄化社区
元和之春社区
凌浜社区
唐家社区
湖沁社区 娄北社区
朱巷社区
朱泾社区
姚祥社区
众泾社区
渭星街社区
玉盘家园社区
盛北社区
北渔社区 凤凰社区
金澄社区
沺泾社区
春嘉社区
埭川社区 东新社区
人民社区
徐庄社区
泰元社区
平江区(42个):
阊门社区
金 门社区
环秀社区
中街路社区
养育巷社区 学士街社区
西街社区 石幢社区
桃花坞社区
察院场社区 小公园社区
玄妙观社区
旧学前社区
装驾桥社区 香花桥社区
西北街社区
北寺塔社区
拙政园社区 东园社区
北园社区
纽家巷社区
大儒巷社区
历史街区社区
永林社区
娄江社区
齐门社区
东环社区 苏大北社区
相门社区 新湘苑社区
梅巷社区
官渎社区 苏锦社区
火车站社区
光华社区
幸福社区
花锦社区 金光社区
金星社区
大观名园社区
新塘社区 新天地社区
沧浪区(66个):
养蚕里第一社区
西大街社区
道前社区
瑞光社区 养蚕里第二社区
东大街社区
西美社区
玉兰社区 竹辉社区
佳安社区
金狮社区
吉庆社区
桂花社区 锦帆路社区
沧浪亭社区
滚绣坊社区
大公园社区 二郎巷社区
网师巷社区
百步街社区
钟楼社区 定慧寺巷社区
唐家巷社区
长岛社区
横街社区 宏葑社区
杏秀社区
里河社区
觅渡社区
杨枝社区 联青社区
翠园社区
葑溪社区
潼泾社区
三香社区 万年社区
新沧社区
胥虹社区
泰南社区
胥江社区 友联第一社区
新康第一社区
福星第一社区
姑香社区
象牙社区
友联第二社区
新郭社区
梅亭社区 友联社区
友联第三社区
双桥社区
南环第一社区 盘溪第一社区
内马路社区
湄长社区
南环第二社区 盘溪第二社区
大龙第一社区
解放社区
南环第三社区 大龙港社区
何家塔社区
金塘社区
兴隆桥社区 润达社区
南华社区
金阊区(41个):
彩香一村南区社区
彩香一村三区社区
三乐湾社区 信记社区
朱家庄社区
彩香一村四区社区
菱塘社区 西园社区
湖田社区
仁安社区
玻纤路社区
虎丘路社区 新庄新村社区
留园社区
来运社区
硕房庄社区 观景新村社区
嘉业阳光城社区
彩香二村南社区 彩香二村北社区
虹桥社区
双虹社区
彩虹社区 毛家桥社区
金夏社区
三元四村社区
滨河社区 运河社区
三元一村社区
白莲社区
采香花园社区 山塘社区
桐星社区
清塘社区
红星社区
茶花社区 曹杨社区
虎丘社区
西站社区
长泾社区
路南社区
工业园区(45个):
莲花一社区
莲花二社区
莲花三社区
莲花四社区 荷韵社区
莲香社区
联丰社区
葑谊居民委员会 东港家怡社区
东港家乐社区
苏安北社区
苏安南社区 官渎社区
泾园南社区
泾园北社区
金益社区 梅巷居委会
梅花社区
新苏居委会
车坊居民委员会 独墅湖居委会
团结居委会
葑塘居委会
斜塘居民委员会 群力社区
星湾居委会
东港二村社区居委会
徐家浜社区居委会
文萃路社区居委会
通园路社区居委会 张泾社区
高浜社区
新镇社区
青剑湖社区
东亭居委会 古娄一村居委会
古娄二村居委会
青苑社区
亭南居民委员会
唯亭社区居委会
园东社区
金苑社区 吴淞社区
浪花苑社区
新盛花园社区
高新区(36个):
馨泰社区
狮山社区
新升社区
何山社区
万枫社区 新狮社区
金色社区
横山社区
石湖社区
青春社区 白马涧第一社区
白马涧第二社区
西津桥社区
康佳社区 东浜社区
马浜社区
枫津社区
龙华社区
和祥社区 惠丰社区
永新社区
永莲社区
阳山花苑第一社区 阳山花苑第二社区
阳山花苑第三社区
阳山花苑第四社区 新鹿花苑社区
南津社区
北津社区
南庄社区 龙景花苑第一社区
龙景花苑第二社区 华通花园一区居委会
华通花园二区居委会
华通花园三区居委会
华通花园四区居委会
苏州市2009充分就业
(转移)行政村
(956个)
张家港市(153个):
城东村 城西村
城南村 赵庄村
包基村
勤星村 仓基村
范庄村
城北村
斜桥村
北庄村
范港村 章卿村
闸上村
新民村
五新村
杨港村
双鹿村 泗港村
万红村
农义村
老宅村
蒋桥村
农联村 李巷村
乘航村
河头村
西闸村
福前村 七里庙村 黎明村
河南村
河北村
陈东庄村 百家桥村 南庄村 晨新村 田垛里村
严家埭村
旺西村
汤联村 小城市村 长江村
巫山村
滩上村
渡口村
小明沙村
张家港村 长山村
山北村
柏林村
东山村
港西村
占文村 高桥村
新塍村
学田村
封庄村
朝南村
新套村 德积村
福民村
永兴村
双丰村
北荫村
朱家宕村 袁家桥村 三角滩村
韩山村
顾家村 横泾村 金村村 欧桥村
巨桥村
刘村村
牛桥村
花园村
何桥村 滩里村
红光村
店岸村
联兴村
向阳村
郁桥村 光明村
南港村
建设村
协仁村
西港村
西界港村 明星村
厚生村 新港村
登瀛村
耕余村
鼎盛村 永盛村
星火村 洪桥村
常家村
悦来村
福利村
乐余村
乐西村
永利村
红联村
东林村
红星村 东风村
永乐村
东联村
扶海村
向群村
双桥村 闸西村
登全村
东兴村
齐心村
常丰村
庆丰村 联丰村
红闸村
凤凰村
鸷山村
夏市村
高庄村 金谷村
恬庄村
杏市村
双龙村
双塘村
魏庄村 安庆村
程墩村
清水村 永联村
南丰村
民联村 东港村
海坝村
建农村
新德村
和平村
永丰村 新海坝村
长丰村 桥头村 段山村 龙潭村 新闸村 大新村
朝东圩港村 中山村
常熟市(188个):
东渔村
梦兰村
戈庄村
昆承村
苏锋村
渠中村 新造村
泯泾村
泰慈村
九里村
泰安村
浦浜村 东环村
大虹桥村
联盟村
合丰村
顶山村
大湖甸村 甸桥村
元和村
言里村
三瑭村
长瑞村
燕巷村 和甸村
三和村
东始村
安定村
明晶村
方浜村 毛桥村
翻身村
福圩村
新红村
常福村
勤丰村 小山村
蜂蚁村
压路机村
东联村
光明村
小义村 中泾村
常隆村
湖泾村
青莲村
新建村
宝岩村 洩水村
常昆村
横泾村
红石村
华阳村
昆南村 芦荡村
沙南村
苏南村
唐北村
唐东村
新湖村 北港村
东盾村
杜桥村
红沙村
黄石村
里睦村 陆市村
旗杆村
天星村
新民村
永安村
智林村 八字桥村
丰联村
何北村
何东村
何南村
蒋巷村 任南村
盛泾村
项桥村
徐政村
窑镇村
支东村 海城村
聚沙村
瞿巷村
梅南村
胜法村
师桥村 塘桥村
天字村
新丰村
寨角村
赵市村
珍北村 珍南村
双港村
陈塘村
芙蓉村
湖东村
康博村 李市村
联泾村
琴东村
苏家尖村
吴庄村
坞丘村 下甲村
小康村
紫霞村
常南村
东旺村
洞港泾村 合泰村
嘉菱村
金荡村
吕舍村
平墅村
双浜村 桃园村
旺倪桥村
卫家塘村
辛中村
杨中村
张港泾村 张家桥村
朱家桥村
邓南村
东戴坝村
东泾村
工农村 河口村
聚福村
龙墩村
南塘村
七峰村
三新村 汪桥村
望虞村
吴宗村
香桥村
新肖桥村
幸福村 徐桥村
虞南村
郑家桥村
常兴村
大河村
东桥村 福寿村
河金村
吉桥村
家鑫村
建华村
练南村 罗墩村
平湖村
山鑫村
翁家庄村
下庄村
新和村 新巷村
新鑫村
新裕村
颜巷村
鸳鸯桥村
张村村 白莲村
东江村
港南村
横塘村
浒西村
李村村 李袁村
留下村
太平桥村
万福村
溪东村
溪南村 溪西村
小市村
新苑村
新闸村
徐虎村
中南村 周家桥村
周泾村
太仓市(75个):
东林村
电站村
新农村
永丰村
胜泾村
花北村
小桥村
明星村
岳南村
涂松村 印北村
洪泾村
中荷村
松南村
胜利村 泰西村
香塘村
新建村
岳星村
塘桥村 半泾村
泥桥村
渠泾村
太星村
岳镇村
新华村
新联村
荡茜村
永乐村
王秀村 孙桥村
孟河村
新海村
雅鹿村
新明村 长洲村
黄桥村
庆丰村
凤中村
勤力村 泥泾村
新湖村
新卫村
新闯村
洙桥村 横沥村
红庙村
洙泾村
三港村
陆公村 和平村
庵弄村
荷池村
新邵村
浪港村 三里村
杨林村
时思村
鹿新村
红星村 先锋村
方桥村
新仓村
老闸村
三市村 绿化村
浮桥村
七丫村
东仓村
新闸村 闸北村
浏南村
万安村
张桥村
新塘村
昆山市(145个):
盛庄村
新成村
兵东村
陆家泾村
邵泾村 马塘村
通辉村
小连村
庙灯村
赵厍村 大公村
江浦村
南渔村
新乐村
广福村 杜桥村
五联村
共青村
燕桥浜村
姜巷村 马庄村
景村村
南星渎村
大众村
群星村 唐龙村
上岸村
东泾村
金城村
集善村
顺扬村
新胡村
天福村
蓬善村
古南村 陆家村
邹家角村
泗桥村
车塘村
夏桥村 合丰村
陈巷村
新开河村
巴城湖村
武神潭村 茅沙塘村
龙潭湖村
联民村
红杨河村
东岳村 凤凰村
东阳澄湖村
马料江村
华社村
方港村 西南村
正仪村
阳澄湖村
黄泥山村
绰墩山村 武城村
市北村
东明村
平庄村
朱家湾村 珠泾村
新镇村
东方村
新塘村
许家村 超英村
小泾村
陆桥村
斜塘村
周巷村 金华村
大直村
七桥村
吴加村
三家村 新塘村
星金村
新龙村
白米村
林庄村 安头村
大市村
尚明甸村
南姚村
赵陵村 西宿村
南湾村
前进村
大潭村
陶桥村 吴桥村
西横村
大唐村
庄巷村
善浦村 萧墅村
石北村
石浦村
支浦村
歇马桥村 新潭村
马巷村
余项村
年沙村
陆家桥村 盛家埭村
施家泾村
杨湘泾村
永新村
双护村 度城村
红星村
兴复村
安上村
新杨村 虬泽村
盛塘村
红霞村
计家墩村
张家厍村 阮家浜村
孟子浜村
陆泾村
联湖村
周家浜村 顾家浜村
卫星村
狭港村
南前村
袁甸村 长云村
全旺村
高勇村
云南村
复兴村 祁浜村
龙凤村
双庙村
南湖村
龙亭村
吴江市(215个):
友谊村
南刘村
农创村
直港村
友联村
新营村 石铁村
黑龙村
联民村
汤华村
联团村
吴模村 梅里村
长安村
芦荡村
南厍村
练聚村
江新村 杨扇村
东港村
幸福村
群铁村
大谢村
茅塔村 坝里村
圣塘村
红洲村
荷花村
北角村
黄家溪村 胜天村
西白洋村
渔业村
沈家村
龙北村
七庄村 庄平村
永平村
寺西洋村
桥南村
前跃村
兴桥村 人福村
北旺村 坛丘渔业村
溪南村
双熟村
南塘村 坛丘村
郎中村
龙桥村
盛虹村
永和村
乌桥村 建南村
大胜村
方联村
黎阳村
汤角村
杨文头村 汾湖村
三和村
史北村
永新村
华莺村
红旗村 蚬南村
雄锋村
莘南村
黎星村
伟明村
三好村 群众村
元荡村
梅墩村
秋田村
龙泾村
汾湖湾村 沈家港村
东联村
城司村
高新村
莘西村
黎花村 东方村
元鹤村
星谊村
大潮村
银杏村
长胜村 青石村
大长港村
群星村
金联村
联丰村
中鲈村平西村
上横村
顾扇村
莺湖村
端市村
胜墩村 庙头村
联合村
双浜村
龙南村
三官桥村
平安村 秋泽村
新南村
仙南村
贤胡村
严东村
迎春村 开阳村
陶墩村
大德村
新和村
梵香村
新蕾村 民益村
广福村
杏花村
新亭村
利群村
富乡村 水家港村
九里桥村
戴家浜村
瑾下浜村
桃花源村 文民村
宅里桥村
永乐村
新乐村
兴华村
三扇村 勤幸村
双阳村
贯桥村
前港村
曹村村
林港村 花木桥村
联星村
蠡泽村 龙降桥村
朱家浜村
大船港村
桃花庄村
齐心村
新幸村
北联村
叶建村
田厍村
湘溇村
三港村
文安村
合心村
屯南村 肖甸湖村
白蚬湖村
九里湖村
屯溪村
庙港村 望湖村
长桥村
东风村
东庙桥村
群幸村
沈家湾村 隐渎村
菱田村
丰田村
双塔桥村
吴溇村
吴越村 开弦弓村
陆港村
盛庄村
丰民村
光荣村
开明村
联强村
荣烂村
太浦闸村
沧州村
戗港村
王焰村 四都村
同芯村
叶家港村
安湖村
新湖村
菀南村 诚心村
星字湾村
庞山村
凌益村
西联村
花港村 柳胥村
凇南村
三里桥村
清树湾村
姚家庄村
庞北村 庞南村
仪塔村
厍浜村
同兴村
栅桥村
叶明村 方尖港村
叶泽村
吴中区(70个): 西跨塘村
姑苏村
灵岩村
天平村
尧峰村
金山村 五峰村
天池村
善人桥村
甫港村
澄北村
澄东村 甫南村
澄湖村
甫里村
淞南村
淞浦村
新峰村 东欣村
箭泾村
马舍村
合丰村
湖浜村
碧螺村 三山村
莫厘村
渡桥村
潦里村
吴巷村
渡口村 太湖村
陆巷村
新潦村
灵湖地
牛桥村
采莲村 石舍村
石塘村
陆舍村
湖桥村
浦庄村
东吴村 界路村
石庄村
迂里村
府巷村
福利村
邓尉村 香雪村
冲山村
渔港村
蒋东村
庭山村
林屋村 秉常村
石公村
东村村
元山村
缥缈村
张桥村 旺山村
新路村
长远村
新齐村
新湖村
上林村 郁舍村
梅舍村
舟山村
香山村
相城区(69个):
莫阳村
秦埂村
胡巷村
塘角村
渭西村
渭南村 骑河村
渭北村
西湖村
凤凰泾村
凤阳村
盛泽荡村 莲花庄村
新北村
鹅东村
丰泾村
漕湖村
芮埭村 庄基村
石桥村
灵峰村
盛泽村
莲港村
旺巷村 聚金村
沈桥村
花倪村
花溇村
乐安村
黎明村 清水村
新泾村
北前村
消泾村
车渡村
渔业村 戴溇村
枪堂村
十图村
岸山村
陆巷村
沈周村 圣堂村
北庄村
生田村
胡湾村
木巷村
大庄村 占上村
长泾村
裴圩村
潘阳村
青龙村
鹤泾村 三埂村
胡桥村
西桥村
金龙村
新巷村
方埝村 新埂村
何家角村
四旺村
迎湖村
项路村
华阳村 倪汇村
卫星村
汤浜村
金阊区(8个):
路北村
民主村
新渔村
张网村
申庄村
新城村 新益村
富强村
高新区(33个):
新丰村
石湖村
市桥村
西村村
秀岸村
马山村 新桥村
上山村
石帆村
西京村
太湖村
山旺村 吴公村
保卫村
下山村
青灯村
阳山村
淹马村 姚市村
中村村
新苏村
长巷村
黄区村
姚江村 大寺村
树山村
街西村
东泾村
北窑村
同心村 颜家村
航船浜村
青峰村
公示时间:2010年1月5日至2010年1月11日。如有需要反映的情况,可与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联系。联系电话:65314585。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一月五日
第四篇: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关于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农业内部转化,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政府部门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力度的加大,阻碍农民进城各种制度的逐步废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较宽裕的空间和有利条件。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据统计,====年底,全市农村共有人口==.==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其中劳动力约为==。=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户均劳动力=人。全市现有耕地面积==.====万亩,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为=.=亩,按现有农业耕作水平,每农村劳动力人均=亩耕地就可充分就业计算,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万人。近年来,随着各级各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以非公经济为重点的经济的大力发展,现行用工制度的改革放活,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据劳动部门统计,截止====年==月止,全市累计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万人,占全市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总数的==.==%,为有效增加
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一)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
空间。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咬住发展不放松,不断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市一批优势规模工业逐渐成长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年经济综合实力步入全省十佳行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域优势的进一步凸显,不仅浓厚了邵武的经济创业氛围,极大地激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而且使城区显现了大量非正规就业岗位,给外出打短工、季节工、临时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年以来,我市引进===万元以上生产型项目===个,这些项目的开工生产为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就业注入了推力。从劳动部门提供的数据看,====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万人,====年为=.===万人,====年为=.===万人,====年=—==月为=.==万人。
(二)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条件。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大部分受过技校、中专、普高以上的技能或文化教育,已转移就业的=.=万人中,==%以上属于这年龄段的劳动力;二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开展的“农广大”、“阳光工程”、“再就业培训”等活动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如沿山镇====年至====年间,共出生====人,接受过技校、中专、普高以上教育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
(三)政府部门的服务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为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各乡镇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通过适时发布用工信息,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开办劳动就业培训班,召开企业用工恳谈推荐会等一系列有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阻碍农民进城制度的废除,增添了城市吸引力。一
是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让农村劳动力放下“包袱”轻装进城;二是教育收费改革,使跟随进城的农民子女有校就读,解决了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三是以往一些歧视农民工的做法正在逐步消除,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同城区人口一样的平等待遇。
二、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素质和观念的制约。一是素质因素制约。农村劳动
力能否实现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文化素质高的适应性强,能胜任多种角色,较容易转移就业;文化素质低的在转移中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作业面被限制在极小范围,其转移就业难度大。据统计,在目前全市农村现有劳动力中,尚有==%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部分人由于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难以转移就业。以沿山镇为例,在全镇现有劳动力=====人中,就有====人,占劳动力总数==.=%的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没有实际技能,而无法实施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观念因素制约。相当部分农村劳动力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重土安迁、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而不愿向外转移。
(二)家庭责任和转移成本的制约。许多壮年农村劳动力
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他们承担着赡养父母照顾父母,抚养子女教育子女的责任义务,一旦外出务工,必定给家庭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家庭一起随迁,一个家庭的吃、住、行、子女教育费用等开支将大于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这些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三)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近年
来,一些分割城乡的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松动,但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社会就业管理形成的先城镇、后农村的政策惯性仍在起作用。
“农民与市民”同岗不同筹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部门环境制约。
目前,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而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尚缺乏有效机制和办法。三是教育制度的制约。近年来,教育制度虽然作了一些改革,如取消借读费,但由于城区学校规模与日渐增长的学生数不相适应,教育基础设施承受能力不足,许多农民工子女不能就近上学,这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思路
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一项时间较长的历史任务和系统工程。从我市实际情况分析,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引导扶持,发挥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
充分就业。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左右的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让广大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充分就业,就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充分就业。一是加大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山地资源是邵武优势,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要鼓励劳动力充分利用山地优势和发挥个人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发展毛竹,种植短、平、快的工业原料林,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通过对山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转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二是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和扶持以发展种养、加工为一体、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共同体,既能保证农民有稳定收入又能稳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四是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增添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二)扶持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通过扶持农产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产业等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就业。同时要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让他们享有国有大企业优惠政策,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本身规模不大,资本构成不高,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也要求不高,和大企业相比,他们能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如下沙镇现有中、小企业==多家,招收当地农民工====人,解决了约占全镇==%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拓宽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劳动力
异地转移。城市化是人口迁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最根本途径。邵武要抓住被国务院规划为全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一契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把城市功能设施配齐,进城门槛放低,快速做大城市规模,形成城市的集聚效应,促使邵武成为真正的闽西北物流集散地和农村劳动力集散地。
(四)统一部署,部门协作,提高政府服务的有效性。一
是组建领导机构。统一安排调配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三是创新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确保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移工作的人、财、物,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最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二是制订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转移培训计划。发挥各部门特长优势,分工协作,根据农民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三是创新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确保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