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

时间:2019-05-15 01:4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

第一篇: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

摘要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通化市二道江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的了解,从农村女性自身素质、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角度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有效保障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女性劳动力 就业问题 浅析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通化市二道江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通化市二道江区下辖3镇1乡、2个街道、20个行政村,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25人,农村劳动力14732人(其中男性劳动力为8276人,女性劳动力约为6456人),行政区面积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96亩。由于二道江区耕地面积少,农村人口相对有限,土地显得过剩,因此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受到影响;再加上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女性自身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女性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障碍。近年来,随着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加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当地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缓解农村压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也初见成效,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仍不容乐观。截止2009年底,二道江区实现农村女性劳动力累计就业14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05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分别为436人和715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仍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因此,要把解决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工作提上日程。基于通化市二道江区的实际,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

(1)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素质因素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是最根本的因素。一是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限制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目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有所提高,但农村女性相对农村男性而言,受教育的程度仍存在一定差距。通化市二道江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大多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无一技之长,面对如今企业招工门槛的不断增高,农村女性劳动力无论在年龄、文化素质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不能满足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其参与就业的机会则少之又少。二是农村女性劳动力思想过于陈腐和保守,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大多数农村女性劳动力认为女人把家庭照顾好了,到外面创业是男人的事情,“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她们安于现状,缺乏长远打算,对就业考虑的少,对外出打工顾虑重重,抗风险能力弱,这就给农村女性劳动力积极转移和从事非农产业造成极大障碍。

(2)农村女性劳动力家庭环境因素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家庭中承担着生育义务和繁重的家务劳动,这将占去农村女性劳动力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她们强烈的依赖家庭,她们无任何就业理念和想法,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一日三餐”、收拾房前屋后等琐碎劳作,缺乏自立自强、改变现状的意识,她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局限在仅有的家庭环境中,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

(3)社会因素分析。一是政府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关注相对较少,未能从全局出发客观认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二是在就业服务方面,重视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统一规范的制度,没有提出能够优化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政策;三是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大都是自发行为,主要依靠亲缘、地缘等关系网络,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从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无序流动;四是缺少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实际和当地实际的各类技能培训,培训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就业渠道狭窄;五是各类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能力薄弱,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迫使企业更倾向使用高素质的人才,而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就业的大环境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

3.1 基于“生产发展”的分析

二道江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低的现状,势必会影响该区的整体就业形势,势必会对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不利于该区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进而阻碍新农村建设步伐。

3.2 基于“生活宽裕”的分析

农村劳动力较好就业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农村生产发展注入生产性资金。二道江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低,造成农民家庭收入减少,增加农民生活负担,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从而导致整体生活水平的下降。

3.3 基于“乡风文明”的分析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乡风文明建设。就业率低,农村闲散女性增多,就导致她们的交往网络较狭窄,使其在接受新观念、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缺乏进取精神,长此以往,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3.4 基于“管理民主”的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女性的参与。而女性要想参与基层建设,必须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日积月累形成的。由于农村女性就业率偏低,导致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女性人数减少,进而不利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保障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意识,重视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意识,树立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观念,使之从根本上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家庭的稳定,也关系到当地农村社会的稳定。二是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当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依托企业和职业培训实体,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主抓培训重点,健全培训体系,开展适合当地农村女性劳动力特点的美容美发、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等培训班,让农村女性劳动力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切实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

(2)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积极就业。一是政府部门应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鼓励措施,重点扶持能够吸纳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乡镇企业,结合企业经营特色,以增加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二是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自主创业。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岗位毕竟有限,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这不但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对增强她们自主创业意识,树立自主创业典型,进而拉动整个地区就业岗位的增长也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3)不断完善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当地政府应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平台。如,在区内或乡镇建立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专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同时,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当地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更全面、更具时效性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苏群,刘华.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4):39~42.[2]朱秀杰.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约束机制――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南方人口,2005(1):18~25.[3]侯俊香,牛习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出路.经济论坛,2004(2):113~114.[4]黄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7):198~202.[5]程绍珍.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影响的研究.中华女子学报,1998(3):38~41.

第二篇:丰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丰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格局被打破,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也随之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几年,丰台区各乡(镇)、村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为农村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岗位,但就业安置难问题仍是十分突出。

一、基本情况

到2003年6月底,丰台区6个乡(镇)7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57529人,劳动力79308人。其中,男性劳动力42771人、女性劳动力36537人;就业者6333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9.9%;没有就业者(待业或失业)1597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1%。

没有就业的15972名农村劳动力中,男性8837人,占55.3%,女性7135人,占44.7%;持有一般职业资格证书者3132人,占19.6%,持有转岗转业训练结业证书者2420人,占15.2%,没有任何职业证书者10420人,占65.2%;35岁以下者6025人,占37.7%,36~45岁之间者5380人,占33.7%,46岁以上者4567人,占28.6%;初中以下学历者11467人,占71.8%,高中学历者4324人,占27.1%,大专以上学历者181人,占1.1%。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三低”现象十分突出,一是专业技能偏低,二是知识结构偏低,三是年龄偏低。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原因

1.随着城市发展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农民失去原有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失业现象明显。近几

年,丰台区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快速推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明显。但是,随着大量土地回收和企业搬迁,农民就业和增收面临着很大压力,那些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农民,在没有新的劳动岗位前,都处于失业状态。在四环路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卢沟桥乡、花乡人均土地由0.10公顷减少到人均0.06公顷,人均减少0.05公顷,富余劳动力从1994年的6108人,上升到2003年的10368人,增加了4260人,增长比例达69.7%。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必将有更多的农民面临再就业的问题。

2.乡镇企业发展陷入低谷,安置劳动力功能弱化。多年来,丰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由

乡镇企业来提供。现在,那些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乡办村办企业,大多设备陈旧,产品落后,经营机制僵化,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经营处于困窘,并关停并转了一大批。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乡镇企业资金密集度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劳动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兴办新的企业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企业用地问题。近几年,关于绿化隔离地区内3%~5%的产业用地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反响强烈的普遍问题,主要反映在企业用地少和绿色产业项目的界定问题上。

3.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农村劳动力回流增加。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外地劳动力大量涌入北京,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外地工肯吃苦、工资成本低,这无疑给本地农民就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本区许多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农民由于经受不住市场竞争的考验,纷纷返回原籍,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同时,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以及外来人口的竞争,许多原来在乡办企业就业的农民也在近几年回到了本村。区内河东三个乡近年就有

近万名自谋职业的村民要求回集体就业,无疑给劳动力安置本来就十分困难的村集体又增加了负担。

4.农民陈旧的就业观念、过高的期望值和偏低的素质技能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由于历史原因,京郊农民就业一直依靠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农民都愿意到集体企业工作,“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不愿意到个体私营企业工作,更不愿意做脏活、苦活、累活、管理严、待遇差的活。多数服装加工、餐饮、保安、保洁等岗位都被外地工占据,本地农民不屑于干这种脏、苦、累的活,不肯付出太多的辛苦,对工作报酬的期望值高于自身的价值,从而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多年来,农村劳动力一直和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技能单一,文化水平偏低,且绝大多数在就业前没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缺乏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没有能力满足用人单位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的需要。

5.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尚未形成,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在乡镇政府职能及管理机构中,过去没有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机构改革前,劳动力就业工作有的乡是由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人保劳资科代管,有的乡是由劳动保护监察科代管,还有的是由组织部代管。目前,各乡镇社保所尚处于筹备阶段,各项工作都还没有开展。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一遇到企业减员增效,首先裁减掉的是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农民工的待遇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上,缺乏类似城镇失业登记的农民失业登记,也没有统一的就业服务机构,农村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来年,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再就业问题,采取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就业技能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

1.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发展新型产业,着力解决从传统产业退出的农民的就业问题。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了一大批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二是大力发展了管理规范、档次较高的建材、家具和花卉市场,较好地解决了一批农民的就业问题。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农业。近年建成的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南宫高效农业园、青龙湖公园和温泉水世界,安置了当地600多名劳动力。四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河西两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了苹果、葡萄、大桃、大枣的采摘项目,带动了部分村农民就业。

2.以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为契机,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农民顺利转岗。在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各乡、村在实施绿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了一批绿色产业项目。比如大井的体育公园、万泉寺的经济林和石门水上公园等绿色项目,不但获得了绿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且妥善安置了500多名劳动力。

3.以城市建设为契机,发展物业管理等服务业,提供适合于本地农民的就业岗位。目前旧村改造进度加快,已有26个村开工建设。在旧村改造中,各村积极抢占物业管理市场,把物业管理作为安置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把安置劳动力作为和开发商谈判的主要内容。在建成的几个社区里,有的小区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队,有的小区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安全联防队等,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卢沟桥乡东管头村承揽了丰益花园的物业管理工作,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上岗培训,已有240人在小区物业就业。随着开发的进展,将还能解决几百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4.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第二产业继续推进以“三项工程”即乡镇工业小区、资产重组和二、三产业专业村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活动的开展。目前,“三项工程”已成为区乡镇企业职工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近几年,重点加强了白盆窑工业小区、王佐中心镇工业小区、长辛店长兴工业园的建设。到2003年6月底,白盆窑工业小区入驻企业16家,累计完成总投资1.51亿元,吸纳当地300人就业。

5.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各乡镇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区政府从支农资金里面专门拨出5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补助。各乡镇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到三季度,已取得劳动部门承认的资格证书的学员累计达3107人,其中当年取得证书的学员有1420人,还有600多人正在参加培训。王佐镇庄户村是其中的典范,三年来共举办各种培训班53期6000人次,投资160万元建设了三个公交车站,目前已有600名村民在公交就业,在苗木、园田大棚安排400多名村民就业,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鼓励自谋职业,共安置富余劳动力2144人,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

四、加快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一些设想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事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及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1.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工作的领导。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向,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为主线,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与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

2.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的关键要靠经济增长来拉动,要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力度。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引导企业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按照“一五五”发展战略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快速启动现有的产业用地,提高被保留的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产,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多做贡献。要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和地域优势,重点发展几个劳动密集型的二产、三产企业,切实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开发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卫星城建设,调整生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要改革农村融资和投资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充分调动各个层次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各级政府要努力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贯彻落实个

体私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到丰台落户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针对农村劳动力择业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缺乏的实际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区、乡、村要共同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和切实举措,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对有求职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共同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指导,加强供求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工作,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洽谈会。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就业以及向城区二、三产业合理转移。

4.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凡符合有关规定且有求职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可到乡镇职业介绍所进行就业登记。要加快全区城镇与农村地区之间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沟通,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管理台账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等基础性工作,并每月更新,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信息咨询,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在企业用工上先城镇后农村的限制,逐步改变农民合同工与城市职工在工资福利及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要大力推进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并逐步过渡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积极推动乡镇职业介绍所的建设工作,形成区县、乡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组织管理网络。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初探

2006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3)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是导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缓解“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根据《潼南人才论坛》要求并结合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潼南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本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慨况

1、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4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

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素质欠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男女性别比为114.3︰100.0。(2)农村劳动力大龄化。在农村劳动力中,16—22岁的劳动力占10.3%,23—30岁的劳动力占15.6%,31—40岁的劳动力占26.2%,41—50岁的劳动力占20.5%,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7.4%。23—40岁年龄段的壮劳动力占41.8%,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7.6%,劳动力呈现大龄化的特点。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4)、农村劳动力缺少专业培训,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中,仅有6.7%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多达93.3%的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3、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经济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少。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依次减少,分别为6280元、6039元、5741元;而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渐次增加,分别为9.4万人、13.6万人、20.2万人。

以总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的密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多。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每百人中乡村劳 2 动力的人数分别为36.7人、47.5人、51.2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人口中乡村劳动力的密度减少。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分别为3.2%、5.8%、11.2%,劳动力文盲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上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分别为8.1年、7.2年、6.8年,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就业现状看,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农业内部就业隐性失业严重,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劳动收益低下。其中,农村和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问题。

1、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

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又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内部就业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

以潼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测算为例:潼南县失业比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1996年潼南县开展的第一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住户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登记,我们以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近年的变化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3 数量进行了测算。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人员比重占2.5%;1—2个月的占7.3%;2—4个月的占8.6%;4—6个的占7.4%;6个月以上的占74.2%。由此可以看出,1996年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推算全县折算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87074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量*(2.5%*12+7.3%*10.5+8.6%*9+7.5%*7)/12 1997年以来,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县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变化。2005年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达到了432397人,比1996年末减少11403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减少39406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003人。假设几年来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及机械化程度等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没有变化,那么潼南县目前农村失业半失业劳动力约有84853人,占潼南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20.1%。如果考虑上述影响农业劳动力需要因素的变化,则潼南县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在8万人以上,占潼南县城乡劳动力就业总量的14.7%,有富余劳动力在25万人以上。

2、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压力大。

目前城镇已经累积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从全国来看,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大。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调查资料假定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6.44%为充分就业率,那么2003年我国52376万城镇人口(含建制镇)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应当为29560万人。扣减城镇人口的从业人数后,2003年我国城镇失业劳动力约有4000万人,失业率约为13.5%。

今后几年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我国80年代后半期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开始成为劳动适龄人口,新增劳动力数量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后几年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将达到历史峰值,每年大约有2400万人。其中,每年有200多万大专院校学生毕业。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但就业并未同步增长,出现了徘徊状态;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政策的促进下,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就业保持了同步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的前提下,全国二三产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大约为1000万个左右,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有1400万个新增劳动力缺乏对应的新增就业岗位。

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一产业,非农化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在2005年潼南县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产业的劳动力占71.5%,从事二产业的劳动力占7.9%,从事三产业的劳动力占20.6%。从具体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0899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1.5%,工业7285人,占1.7%;建筑业26887人,占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3207人占0.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6854人占1.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业2354人占0.5%;其他产业76816人占17.8%。潼南县2005年农村从业人员非农化就业率为28.5%,与东部地区的42.7%相比,低14.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当地农村,异地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中,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劳动力占73.6%,在县内乡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6%,在市内县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3%,在重庆市外就业的劳动力占17.5%。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异地就业率为26.4%。而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占98.7%,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占95.2%。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就业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05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从业人员的非农化就业率分别为36.4%、31.8%和24.8%,呈现梯度降低的规律;而异地就业率分别为16.2%、26.3%和32.4%,大致呈现逐步上升的特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较低,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尤其艰巨。

4、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特征决定其就业质量不高。从非农化就业的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强度很大,就业状况容易受行业波动的影响。从非农化从事的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就业的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从非农化就业的载体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或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打工,或从事小规模的自营劳 6 动。

非农化就业不充分。在自营劳动方面,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竞争激烈,业务量严重不足。在外出务工方面,就业不充分。由于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处于动态失业状态;因项目完工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从解除劳动协议到重新找到工作存在的时间差,这部分农民工处于时段性的失业状态;在产品和劳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以销定产成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手段,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等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期间也存在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2005年潼南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工作时间为8.2个月,其中,有6.1%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有14.6%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为3—6个月。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权益缺保障。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载体是私营及外商投资等非国有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高经营目标。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和为农民工办理劳动保险,为随意解雇农民工和侵占农民工权益提供方便。由于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是频繁发生的经营现象,农民工就业不稳定也随之发生。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采取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不增加工资、工伤后不合理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歧视甚至虐待农民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2005年12月,潼南县的农民工中,有71.6%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和享受劳动保险的待遇。

5、农村劳动力劳动收益低下。

2004年,在农业内部就业方面,被调查的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获得的纯收入为2748元,相当于潼南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2284元的22.3%;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业内部从业人员收入的4.5倍。在非农产业就业方面,2004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5342元,相当于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43.5%;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务工和自营劳动收入的2.3倍。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裕,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迟缓,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我国已进入了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今后几年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趋于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原因如下:

(一)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

工业化水平低,从总量上决定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96美元,告别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的数十倍,如美国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7000多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2003年我国农业的比重占14.6%,非农产业的比重占85.4%;与世界发达国家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足。

在非农产业结构中,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业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二产业的比重为52.3%,三产业的比重为33.1%。与世界发达国家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二产业拉动就业的作用远远不及三产业,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未能发挥出来。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为5639人,较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4157人多35.7%。从1991—2003年的情况看,二产业增加值保持高速增长,而就业却未保持同步增长,就业弹性很低;这13年间中有3年的就业反而出现了负增长。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虽低于二产业,但就业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就业弹性系数较高。工业化进程未兼顾劳动力就业,抑制了就业需求的扩大。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导致就业非农化滞后于工业化。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85.4%,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50.9%。从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考察,两者工业化与就业大致是同步的。我国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世界发达国家的95%以上的水平约低45.0个百分点,甚至较亚洲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的这一比重也比低几个百分点。按1991—2003年非农化就业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我国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要达到发达国家95%以上的水平,还需要30多年时间。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1、城镇化进程缓慢,决定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缓慢。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迟缓,制约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进程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口城镇化率低。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40.5%,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各国平均的48%的水平约8个百分点。

(2)人口城镇化率缓慢上升。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1979—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国家60%以上的水平,还需要20年时间。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的增加值率为85.4%,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率44.9个百分点;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率为50.9%,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就业率10.4个百分点。

2、农村小城镇聚集人口的效能不足。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小城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培植支撑产业和完善城镇功能需要一 10 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二次创业的困难时期,很多乡镇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效益下降,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在未来可以预期的较长时期内,小城镇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人口聚集效能不足。

3、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大城市制定了限制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条件,如规定迁入人口在务工的城市必须工作几年以上、拥有房产、学历在本科以上等,成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难以跨越的门槛。虽然大中型城市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较多,但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就业竞争仍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大中型城市消费水平较高,而农民工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承担本人及家庭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4、城镇化进程迟缓,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城镇化既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转变,同时也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城镇化能够为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庞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城镇化进程迟缓,抑制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表明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没有伴随工业化进程进入城镇,从而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消费为例,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2.3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农村居民。

(三)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 11 移渠道不畅通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还没有真正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就业,让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市场有序流通。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未能与城市劳动力公平地分享同等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优先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扶持政策。在就业培训、就业推介、自主创业和自营劳动的优惠等方面,农村劳动力均被排除在外。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处于无人关心状态,自营劳动却更多地遭受工商、税务、城管、街道等管理人员歧视性的严厉对待。

劳动力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低下,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在思路方面更多地强调非农转移而不注重农村内部挖潜,过度依赖向外地、特别是向大中城市转移而不注重利用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培植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方式方面,更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而非引导和服务职能,如下达硬性的转移数量等。在组织方法方面,缺乏全国统筹、上下沟通、部门协调、区域合作,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各地独自为战。在具体措施方面,没有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如基础设施、中介机构、法律法规等。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订单培训、定点培训等长效机制发育不良。

缺乏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就业风险和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政府服务方面,缺乏类似于 12 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劳动力有序转移发挥的作用不够。截止200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通过政府组织外出的劳动力仅占3.3%。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在现有的中介服务组织中,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劳动力就业中介服务市场还比较混乱,坑害农民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呈现不对称性。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平台不完善和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两个方面。目前全国还缺乏一体化的劳动力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及时发布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劳动力对供求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亲友了解和盲目外出形式,导致劳动力就业风险和成本偏高。潼南县2005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55.4%的劳动力是自发外出,41.3%的劳动力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外出。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元经济格局下形成的就业惯性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已经确立了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优势地位,竞争性就业中农村劳动力在人缘、信息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与较好的职业无缘,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轻农”意识有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的思维惯性,一部分城镇居民仍然存在“轻农”意识,从心理上一定程度地排斥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农民工权益缺乏法律保障。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供给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我国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司法队伍人员不足,执法不力。社会对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关心不够,缺少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农民工法律知识贫乏,自我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不强。在此法律环境下,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没有惠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顾虑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后,在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难以真正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存在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体系中。

(四)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就业。据潼南县统计局2005年12月调查,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占劳动力就业的73.8%。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如潼南县米心镇响水村外出农村劳动力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94%;二是技能缺乏,如米心镇响水村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证书人数甚少,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2%;三是技能培训兴趣不高,不但自己不肯花钱和花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就连政府免费为其举办的技术职能培训班兴趣也不大。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外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障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就业就无法跟城市人竞争。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严重 14 大于需求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受到市场需求和自身素质的双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择业范围狭窄,一方面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另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难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不平衡、经济与社会不同步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全局性问题。

(一)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从劳动者数量方面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行业差距扩大

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潼南县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为3970元,相当于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15441元的25.7%,相当于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27127元的14.6%。1997—2004年潼南县非农产业与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之比由427.1∶100.0扩大到526.9∶100.0,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了34.9%。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强化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内部富余劳动 15 力过多,潼南县三分之一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表明潼南县农村存在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问题。如果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减少一半,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提高一倍,人均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7540元的水平;这部分减少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按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计算,2005年潼南县生产总值将增长32.8%,达到71.9亿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导致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就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配的基本方式,就业结构与社会财富结构的严重背离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2004年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8.1%,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8.8%;非农业从业人员占潼南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9%,而非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1.2%。农村和农业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量,与创造的社会财富严重不匹配,这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并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落后与城乡差距的扩大。

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1978—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0%,而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4.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较城市居民低1.5个百分点。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的39.2%。农民收入以不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城 16 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78年的176.9∶100.0扩大到2005年的255.2∶100;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差距由1978年的90元扩大到2005年的4902元。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严重滞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助长了城乡差距的扩大,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社会财富的人均占有水平,拖累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商业繁荣程度严重低于城市,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为缓慢。根据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调查,1997—2003年乡镇(不含县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7.2%,较同期县城以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年均递增速度9.3%低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很低,2003年乡村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987元,是县城以上城镇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78元的11.5%。占重庆市总人口77.8%的乡村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8%;占重庆市总人口22.2%的城市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1.2%。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制约内需的扩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占全国总人口72.1%的乡村人口由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成为低收入人口,购买力薄弱,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对我国实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战略构成了决定性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根据调查,潼南县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77元,是城镇 17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54元的34.3%;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1%,较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41.6高1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199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递增了5.7%,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递增速度7.2%低1.5个百分点。

经济的落后必然延缓社会的进步。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福利、卫生、生活环境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也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个人发展的投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2005年潼南县农民用于教育的开支仅176.4元,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26.3%。农村与城市分别在较为独立的社会体系中演进,一方面是城市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是农村社会的缓慢发展和落后,但农村的落后最终会延缓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居民收入出现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因素。据测算,2005年潼南县按城乡家庭收入分组计算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6,社会贫富差距已经进入了容易滋生社会不满情绪的严重状态。从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已经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但也是社会矛盾容易激化、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如何妥善解决社会矛盾、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不利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18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支点,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在区域分布、城镇规模、所有制性质、产业类型和企业规模等方面表现出五个特点:

1、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在市外。2004年全国农村转移出乡外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省)外的劳动力4770万人,占外出劳动力的51.0%。调查的潼南县2005年外出劳动力就业人员中,转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占外出农村劳动力的55.4%,其中:广东39.4%;浙江8.0%;福建5.5%;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3.3%;转向西部的地区比重为41.1%,其中:四川7.5%,新疆7.5%,西藏1.7%;转向国外的比重为0.2%。

东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人数最多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扶持,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借助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时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依靠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第三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由于劳动力需求旺盛,东部地区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地区。19 2005年潼南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55.4%,转移到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3.3%,转移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41.1%。

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东部地区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步减少,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潼南县当年新增加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的人数占42.6%,转移到中部地区的人数占3.1%,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占54.3%。当年新增加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超过东部地区高1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已成为潼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热点地区,在2005年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低于东部地区14.3个百分点。

2、从近期看,大中型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但从长期看,小城镇吸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将有效增强。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中型城市与小城镇在人口聚集能力上的差距很大,大中型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远远超过小城镇。2005年潼南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人数占35.8%,转移到地级市的人数占21.6%,转移到县级市的人数占27.3%,转移到建制镇的人数占12.4%,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人数占2.9%。

但是,在可预期的十到二十年内,我国大中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都难以接纳农村需要转移的庞大的人口及劳动力。近年来,20 全国大力实施“经济强镇工程”,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城镇。只要因地制宜地大力扶持,假以时日,小城镇建设吸纳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效果必将发挥出来。

3、私营、个体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国有经济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资料反映,全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9%;国有单位自1996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4098万人,年均减少585万人。全国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2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集体单位自1992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2506万人,年均减少228万人。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逐年大幅度增加。私营、个体所有制自1992年始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大增强。1992—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68万人增加到199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8.1%;个体单位从业人员从692万人增加到226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9.2%;混合所有制等其他非国有单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的从业人员达到了1222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49.3%。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发展飞速,将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据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非国有经济约创造了1850万个就业岗位,消化了国有和集体单位减少的8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后,还为城镇净增加了 21 10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

4、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所在。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体力劳动或服务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缺乏资金技术,适宜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我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为他人打工或自营劳动,绝大多数从事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载体。

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重大。2005年我县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达到了61.4%;其中,从事工业的劳动力达到了31.2%,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达到了26.4%。

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潜力所在。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近几年来,全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逐步增多,1997—2005年平均每年新增了800万个就业岗位。

5、中小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载体。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单位主要是中小企业。据潼南县统计局调查,2005年末在潼南县为法人或自然人打工的农民工中,在企业规模不到20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34.9%,在企业规模100—499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 22 12.8%,在企业规模达到500人以上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17.2%。

中小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据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2003年全国2262个企业的专项调查资料调查,2003年各类企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上年增长了5.0%。其中,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仅增长了4.4%,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增长了8.2%;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高出大型企业近4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2005年潼南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1万人,占全县乡村非农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了27.4%。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有四条:

1、劳动力转移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扩大劳动力需求,减少农村人口及劳动力;通过推进就业市场化,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畅通转移渠道。

2、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手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大量农业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仍然会滞留于农业。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供给过剩且素质低下。劳动力素质是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人口增长及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就业矛盾。农村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实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仍会滞留大量的人口和富余劳动力。为了缓解就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社会公平,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

1、大力推进工业化,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是决定非农产业规模与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因素。加快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行扩大就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工业化,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非农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调节作用。要 24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加大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投资,解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走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粗放经营方式向经济效益型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实行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大力促进非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全国GDP应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非农产业应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队伍庞大的基本国情,发展经济和结构调整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劳动力就业。我国应实行增加就业的产业政策,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就业。大力发展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就业潜力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重大作用。

大力推动所有制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与中 25 小企业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主要载体。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鼓励自主创业,进一步支持私营及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问题。特别是要在资金、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2、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我县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城镇化具有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巨大作用,同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发达国家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几乎都是走的发展大中城市的路子。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乡村人口,大中小型城市要吸纳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已给城市的经济社会 26 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并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城市病”。虽然农村小城镇目前人口聚集效能不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看,小城镇建设将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重要出路。因此,推进城镇化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选择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加快农村人口城市进程和劳动力转移。

科学规划,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网络的合理布局。结合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根据可持续的要求,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乡镇一级的建制镇以省级为总体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县(市)各自为政,遍地开花,频繁撤并造成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的规划一旦确定,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建设的连续性。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经济发展、不顾资源环境条件盲目扩张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规模,避免城市盲目扩张衍生的“城市病”和“后遗症”;中小城市和城关镇功能齐全,发展潜力大,人居环境好,人口聚集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应鼓励发展;农村小城镇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应大力扶持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加快发展。

以培植支撑产业为中心,大力扶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要以扩大就业和聚集人口为目标,结合城市网络布局通盘规划小城镇的功能与主导产业定位。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引导资金、27 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小城镇聚集并实现合理配臵,大力培植小城镇的特色经济和支撑产业。结合当地的物产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和民间投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推动乡镇企业进行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造,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将外出农民工回乡办企业纳入各级政府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范围,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兴办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

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步伐,废除歧视性规定,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城市要降低接纳农民落户的门槛,废除外来人口必须达到某种文化程度或必须在当地有房产等歧视性规定,特别是中小城市更要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凡在城市当地务工两年以上并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子女可在居住地登记当地居民户口。县城和农村小城镇应取销一切准入限制,敞开大门接纳农民迁入定居。改善农民工及家庭人口的生存发展环境,农民工户口变更后享有当地居民所有的权利,可享受当地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待遇。同时,农民工变更户口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应退出原籍的承包地,交由原籍的农村合作社处理,使这一群体彻底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3、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

目前仍有一些非市场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配臵中的作用,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纳入统一的就业市场化和社会化轨道,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加快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力提供信息、培训、代理、就业等一条龙服务。要引导全社会彻底破除城市人口优先就业的惯性思维,树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观念,培养市场竞争意识。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简化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和跨地区就业的各种手续。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国家统一规定收费项目和标准,禁止有关单位向农民工乱收费。

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应与城镇从业人员一样享有相同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法》,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劳动监察体系和队伍,尽快构建和 29 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府监督及社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帮助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受理农民工请求付给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缴纳保证金被骗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权、财产权利的案件,向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劳动法》的宣传力度,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人权意识和依法自我维权的能力。

建立与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快捷方便的劳动力供需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用工单位与劳动力达成劳动协议的效率,降低双方的盲目性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并尽快联结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方便供需双方双向择优选择。信息的来源由有关部门先行对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进行资格审查,再发布到信息网络,并提供用工单位与劳动力基本情况的证明。为了提高用工信息的成功率,基层政府应切实关心农民的利益,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用工单位的要求,并与之达成可行的用工协议,组织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4、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1)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3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出发,废除教育产业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从及早培养农民子女入手,实现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收入微薄的农民家庭的子女全部接受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特别是要解决好城市农民工的子女入学问题,允许农民工子女凭暂住证按城市学生的同等标准就近入学。

(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宽进严出,对毕业学生免费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认真制定和落实转岗培训补助政策,筹集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补助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可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体规划和财力情况,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

作者:向祖奎

工作单位:潼南县统计局

通信地址:潼南县统计局

邮政编码:402660 联系电话:44576598(手机:***)

第四篇: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座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和体现。但是,不同国家的城市发展、就业问题具有不同的特征,这是由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用政治文化制度决定的。因此,本文对进一步加强我市对经济社会热点、难点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我市“三农”问题,提出增强农民就业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增长的有关政策和建议,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汕头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至2010年底,全市总人口51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36万人,占总人数67.94%。在农业人口中,乡镇及以下402.92万人,占99.53%,可见我市农业人口基本集中在乡镇及以下单位。全市农村劳动力235.2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2.36%。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101.23万人,女性152.03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和45%;按年龄分:39岁以下有98.22万人,40岁及以上有84.07万人,各占58.2%和41.8%;按受教育分,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人数为134万人,占76.36%,接受高中(含中等、中技)教育的51.42万人,占22.5%,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9.83万人,占7.11%。

二、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在解决农村劳动就业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虽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出路困难增大。我国整体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时期,我市生产经营活动不正常,经济发展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市农村劳动力既未能在本地得到更多就业机会,又难以“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就业空间,劳动力人数骤增,对本已不容乐观的我市就业形势产生了更大的压力。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我市虽素有“海滨邹鲁”美称,文化底蕴不薄,但农村广大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仍然十分低下。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属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79%,达到154万人。相对于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数量偏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且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尽快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三)、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我市农村劳动力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工作岗位干不了,而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体力型特别是苦、难、脏、累工种又不愿意干,如城市环卫、搬运工等工种。二是就业竞争意识薄弱,缺乏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我市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大都通过亲朋好友帮忙介绍,相当部分因观念陈旧影响,不敢也不想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双

向选取择,使他们无法较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丧失一些合适的就业机会。三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改革开入后,我市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相当部分还过上小康甚至富裕生活,部分农民因而产生了安图享受的思想,不愿外出务工吃苦。

三、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建议和意见

(一)、进一步调整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虽然我市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均耕地面积仅有0.46亩,但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达56万人,占36%以上,农业仍然是我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最重要的领域。因此,在目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特别加入WTO后,外国农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如何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减负增收问题,应是当前及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重点。

(二)、推进汕头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从我市乡镇人员从事乡镇企业工作人数达55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35.01%,可以看出乡镇企业由于劳动密集度高,解决就业能力远高于城市企业,是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虽然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正处在大调整中,我市乡镇企业生产也受不同程度影响,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下降,但总体仍比其他企业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首先要花大力气发送我市的软、硬投资环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经济正常发展。对乡镇

企业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产品适销对路的乡镇企业;要指导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努力改变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城市工业“同构化”问题,走与城市工业在结构上互补的路子;同时要注意解决好乡镇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安全和企业对环境污染问题,努力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发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作用,为我市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三)、大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工业化进程。适时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从依靠乡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这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所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必然集聚更多的人口和第二、三产业在这里“生要、开花、结果”,必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对大中城市造成的巨大人口压力。自2000年以来,按照国家计委制订的《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和省计委的有关规定,努力争取将我市的城镇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其中峡山镇已被国家计委列入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单位,获得国家计委补助拨款200万元,莲上镇也被列入示范项目计划,得到资金补助;同时,峡山、莲上、和平、两英、东里等已被省计委列入小城镇健康发展试点镇,将可得到上级的资金和政策等方面支持。从调研中我体会到,实施农村城镇化新战略,关键要解决

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集中规划建设县、镇两级乡镇工业区,促使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对现有小型、分散的工业区和工业用地要重新进行布局和功能调整,严格限制其发展;第二,要合理规划城镇规模与结构。要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规模适当等原则,优先发展中心镇,积极稳妥推进其它小城镇发展,促其协调发展;第三,要有计划地转移农村人口。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要注意处理好农村人口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等问题,只有从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具体情况出发,重点考虑土地、环境、劳动就业等综合承受能力,科学地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农村人口转移的数量与速度,才能促进农村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转移

发展与就业

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转移中的拉力与推力

一.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彻底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19%的人口,其中有4亿是农民。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不断深化中。其中,女性劳动力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移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社会群体,她们兼有农民身份、工人职业、妻子和母亲角色等多种特征,相比于男性劳动力,其转移意愿受经济、文化、家庭等更多因素的影响,在城乡转移中受到更多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规模逐渐增大,但是总体来看,转移规模仍然远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农村男性劳动力就业率为84.9%,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率为82.1%。

二.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对其自身的好处

(一)农村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推力

中国发展城镇化以来,大量的农村男性劳动力通过外出打工转移出了农村,与此同时,女性则更多地留在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都表现为“农业女性化”,即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基本是女性。在“农业女性化”的同时,由于农业资源短缺,/ 6

生产技术提升,使得土地对劳动力的需要有限,从而出现了女性劳动力投入的低效用甚至负效用,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边际产量趋低,造成农村女性劳动力过剩,从整体上影响了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为了实现更大的边际生产率,农村剩余女性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城市工业中。

(二)城市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拉力

1.经济收入方面

经济发展在城市与农村间的区域差异日益显著,相比与农村滞后的农业经济,城市中的市场经济更具活力与潜力。农村女性劳动力通过进城打工能够提高经济收入。事实上,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一些年轻的农村女性更是将外出务工视为了摆脱农村、实现转移和经济独立的机会。

2.家庭情感方面

对于已婚农村女性而言,丈夫和子女的流动对促进她们的转移有着推动作用。

跟随丈夫外出打工,除了增加收入,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家庭的破碎。据调查,在 2012 年务工的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中,其配偶务工的比例是 71.8%,没有务工的比例是 28.2%。

除此,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现在很多农村子弟都会尽可能的入城读书。而有些母亲,一方面为了支持孩子教育开销,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纷纷跟随孩子进城打工。这也一定程度的促进了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的转移。

3.个人发展方面

传统意义上,农村女性从事以家庭为中心的劳务和农活,并未被视作一种能获得经济收入的工作,她们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进入城市工作,不仅增加了农村妇女对外界的接触机会,也加大了她们对家庭做出的经济贡献,从而提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

此外,农村妇女进入城市后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增强自我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实现了其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

三.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遇到的障碍

(一)城市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推力

1.工作方面

一方面,受传统性别规范影响,大部分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掌握技能少,而部分已婚女性还需要照顾孩子,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很差。另一方面,相比农村男性,农村女性在城市中具有的社会资源更窄,她们能够获得的就业信息更少,搜寻到合适工作的几率也就更小。总的来说,农村女性在城市中的就业情况具有就业口径窄,职业层次低,工作条件差,工资收入低,保障不到位,职业流动大等特点。低质量的就业是促成女性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2.生活方面

其一,相比于男性劳动力,居住地的卫生条件对于女性劳动力具有更大的影响。受工资水平和生活习惯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居住环境普遍很差,近四成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并且居住地点不稳定,经常随着工作的更换而更换。其二,女性身体素质比男性

更差,更容易患病,而在城市的医疗体制下,“看病难”“看不起病”无疑成了众多在城务工女性难以跨越的鸿沟。其三,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也为农民工子弟接受公共教育设立了障碍,使很多农民工子弟只能在教学条件令人堪忧的民办学校学习。这使得很多农村女性劳动力没办法将孩子带着身边,于是只能回到农村。

3.情感方面

由于社会的历史偏见和自身的素质局限,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城市的生活、工作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这种歧视,导致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对城市的隔阂感大于归属感。工作和住所的双重不稳定又使农村女性劳动力对生活缺乏安全感,而身处异地他乡,没有亲人关怀则让她们感到孤独寂寞,渴求情感关怀。

(二)农村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拉力

1.家庭责任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照顾老人和管理孩子一直是女性对于家庭的责任。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多农村已婚女性无法离开农村,即使离开了农村,一旦老人病重或孩子需要教育,就又会回流。据调查:外出女性中8.47%认为在打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子女上学;而回流女性中60%是因为孩子要上学,家中没人带。对于丈夫也未转移,仍在农村的妇女,外出务工的情感成本就更高了,也就更不容易离开农村了。

2.农村兼业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女性而言,在农村从事一些非农行业或是兼业也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那她们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就较高了。但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而言,并不具备在家乡创业的条件,她们也可能会先外出打工,储备资金、经验和技术,再回到农村创业,在家乡开工厂或发展养殖业等,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更多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这也是现在普遍鼓励的一种方式。

四. 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一)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政府相关机构应该帮助农村女性劳动力正确合理的认识自我,进而树立起新型的就业观。鼓励她们积极接受各类学习培训,从长远的眼光来促进自我的发展。除此,还应该引导农村女性建立市场观,将自身放在劳动力大市场中,从社会需求出发认识完善自我。

(二)完善信息网络,发展女性劳动力市场服务组织

出于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社会资源有限的考虑,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帮助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服务组织,把劳动力市场中适合她们的信息传播给她们,帮助她们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

可以结合农村已婚女性转移情感成本高的特点,就近发展适于农村女性转移就业的产业。比如,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退城进乡,为农村已婚女性提供了“离土不离乡”的低成本转移方式,帮助其提高收入的同时兼顾家庭和孩子。

(四)为农村劳动力夫妻共同流动提供条件

夫妻双方共同流动能有效减少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感情成本和心理压力,促进农村劳动力个体迁移向农村劳动力家庭整体迁移转变。之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和住宿条件无法满足农村夫妻共同流动的需求。然而在近年来的“用工荒”之后,部分企业开始尝试着为农村夫妻劳动力提供更人性化的独立宿舍,甚至帮助他们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些制度应该是可以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李艳春、滕怀文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32.张丹、李菊、王国辉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 193 位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调查 劳动保障世界 2013

3.郑洁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与工作转换行为——基于江西省浮梁县的调查分析 浙江大学2013

4.田东芳 人力资本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针对山东省嘉祥县的实证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刘 霞 城市化进程中的山东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问题 理论学刊 2009

6.周复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X村为个案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下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

    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思考 摘 要: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她们加强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条件以及现实困难,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永嘉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调查与思考

    目前,永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方式上盲动无序、地区差异十分显著等现象尤为普遍,矛盾非常突出。一、 当前永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金星彤 2012-9-27 21:19:56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5期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的差异性特征显著,导致劳动力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女性劳动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女性劳动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为切实做好市妇联关于开展2011年主题调研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提升文旅集团女员工工作。现进行女性劳动就业问卷调查,请您填写以下内容: 1、您的年龄 a.......

    农村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1991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一些地区实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探索不同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具体途径、实现方式和政策措施,建立与......

    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

    xx镇关于农村劳动力情况调研报告 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切实理清我镇农村劳动力状况,我镇积极按照xx县就业局要求,针对我镇男16-60周岁、女16-5......

    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词:农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