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魔鬼交易员观后感
《魔鬼交易员》观后感
课余百度了一下“涉及金融的电影”,然后这个犀利的电影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然后就下载观看了这部“学习银行业基本操作的实战教案”。这是一部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作,也是在金钱挂帅时代毫不掩饰地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主流电影。本片以全球金融大户的新加坡为背景,描写的股市“王牌”交易员尼克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导演用他一贯强而有力的戏剧手法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同时借角色的行径来质疑现代人面对金钱诱惑而普遍出卖灵魂的道德问题。也将“股市如战场”这一命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合当前经济领域的种种黑幕,这部影片仍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对爆发的金融危机有这反思意义。
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名叫尼克·利森的英国巴林银行的一位普通职员,一心想当交易所里的交易员。在金融界发迹的故事。刚进银行施展才华的机会就来了,他先是被派往雅加达处理一笔搁置已久的债券纠纷。这样的任务对于尼克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事情很快平息。幸运的是,他在那里还邂逅了年轻美貌的莉莎,二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家庭开支让尼克更加努力地工作,凭借自己的小聪明,他很快发现利用客户的闲置资金进行周转是一个发财的手段。在一次股票亏空后,尼克重施故技,形势不容乐观。还好,他所持有的瑞星指数一路上扬,总算填平了损失。
妻子得知此事之后大惊失色,尼克答应不再冒这样的风险。尼克因为惊人的交易额被认命为巴林银行驻新加坡期货公司总经理,成了同行们羡慕的对象。不久之后,更成了交易所里的“王牌”交易员。尼克的交易越做越大,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为此,他设立了一个错误账户,为的是暂时存放那些错误的交易,但渐渐地,错误账户在尼克手中改变了用途。他把自己失败的交易记入其中,用以掩盖损失。随着职位的升高,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整日忙于工作,无意中忽略了新婚不久的妻子。直到莉萨因疏于照料小产,尼克才意识到这一事实。
但一切已经晚了,尼克的赌局越开越大,以至于无法收拾的境地。他每天做着欺上瞒下的事情,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终于,在一次公司查账中,尼克的错误账户曝光。这次他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失去一份工作,而是在监狱中度过余生。在一切无法挽回的败局下,尼克与莉萨选择了逃亡。正在他们得意可以成功逃脱时,警察出现在了飞机上,尼克被捕。由于多项罪名的指控,尼克被判了六年有期徒刑,但在新加坡的监狱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在监禁四年后,他获得了释放。但此时,他美丽的妻子莉萨已经移情别恋了。全剧终。
看过电影,再来审视9月份的瑞士银行事件。瑞士银行日前称,该行一名驻伦敦的交易员奎库·阿多博利在未经上级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动用银行自有资金进行交易,造成高达20亿美元的损失。31岁的阿多博利是瑞银设在伦敦的“Delta One”(德尔塔1号)金融衍生品部的职员。瑞银的这个“Delta One”部门本来就有点神秘兮兮,在这次事件曝光前鲜为外界所知。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密切跟踪一些基础资产(比如白银)的证券进行投资交易。阿多博利的岗位内容包括做“对冲”,即下注一笔上涨交易的同时,下注一笔下跌同样幅度的交易来做对冲。如此,无论走势如何资金都能全身而退。但阿多博利在擅自动用资金下注美国和欧洲的股指时,恰恰没有利用反向交易来做止损控制。更为恶劣的是,为掩盖亏损,他在交易账目上,录入伪造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对冲交易。
作为因违规交易造成银行巨亏的“魔鬼交易员”,阿多博利不是第一人,他的前辈有一堆。全球金融海啸发端时,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被揭出擅自操作造成银行72亿美元的交易亏损。而更为“知名”的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造成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巴林银行
破产的尼克・里森了,里森用篡改银行电脑记录方法“掩亏”,案情败露后一度潜逃。巴林银行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里森让英女王在该行的存款也打了水漂。
这些金融业的魔鬼交易员,“作祟”身手令人咋舌,各有绵长而深邃的“成鬼”心历,他们的恶迹不但倾覆了他们自己,也倾覆了众多无辜者的命运。巴林银行倒闭后,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彼得・诺里斯后来“缩身”成了伦敦市郊一家小电影院的老板。有一天,小电影院正在放映根据里森在狱中完成的《我如何搞垮巴林银行》一书拍成的电影,放映员跑来告诉诺里斯,一个长得很像里森的人就坐在电影院里。电影散场的时候,诺里斯看得清清楚楚:不是“很像”,那人就是里森。而那一天,距巴林银行宣布破产已有5年。这一幕,可能连好莱坞的金牌编剧也要叹为观止。
魔鬼交易员,金融界的噩梦。从阿多博利回溯,魔鬼交易员的黑名单可以拉出长长一串。而这黑名单的不断延展,则一再提示着金融机构的治理问题。是怎样的推手,让他们成了魔鬼?每个人心里都有“魔鬼交易员”在作祟,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遏制住这种邪念。我想说的是看过这部电影,感慨很多,学习到的东西也很多。
第二篇:魔鬼交易员观后感
《魔鬼交易员》观后感
上周老师组织大家一起观看了这个被强力推荐的影片《魔鬼交易员》,看完之后感触很多,学习到的东西也很多。它的故事情节大概是:
一个名叫尼克·里森的人,是英国巴林银行的一位普通职员,一心想当交易所里的交易员。刚进银行他先是被派往雅加达处理一笔搁置已久的债券纠纷并在那里结识了莉莎,二人随后结为夫妇。家庭开支的巨大让尼克更加拼命地工作,他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很快发现利用客户的闲置资金进行周转是一个发财的手段。在一次股票亏空后,尼克重施故技,形势不容乐观。幸运的是,他所持有的瑞星指数一路上扬,总算填平了损失。
尼克因为惊人的交易额被认命为巴林银行驻新加坡期货公司总经理,成了同行们羡慕的对象。不久之后,更成了交易所里的“王牌”交易员。尼克的交易越做越大,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为此,他设立了一个错误账户,为的是暂时存放那些错误的交易,但渐渐地,错误账户在尼克手中改变了用途。他把自己失败的交易记入其中,用以掩盖损失。随着职位的升高,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整日忙于工作,无意中忽略了新婚不久的妻子。直到莉萨因疏于照料而小产,尼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一切为时已晚,尼克已经泥潭深陷,以至于几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他每天做着欺上瞒下的事情,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终于,在一次公司查账中,尼克的错误账户曝光。这次他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失去一份工作,而是在监狱中度过余生。在一切无法挽回的败局下,尼克与莉萨选择了逃亡。正在他们得意可以成功逃脱时,警察出现在了飞机上,尼克被捕。由于多项罪名的指控,尼克被判了六年有期徒刑,但在新加坡的监狱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在监禁四年后,他获得了释放。但此时,他美丽的妻子莉萨已经移情别恋了。
这是一部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作,也是在金钱挂帅时代毫不掩饰地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主流电影。本片以全球金融大户的新加坡为背景,描写的股市“王牌”交易员尼克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导演用他一贯强而有力的戏剧手法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同时借角色的行径来质疑现代人面对金钱诱惑而普遍出卖灵魂的道德问题。也将“股市如战场”这一命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合当前经济领域的种种黑幕,这部影片仍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对爆发的金融危机有这反思意义。
从这部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巴林银行之所以倒闭,是由于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让里森既直接从事交易又担任交易负责人,两种职能未能完全分开。而监督巴林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却没有发现这个致命的弱点,这是巴林银行倒闭的一个核心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2)松散的内部控制
3)业务交易部门与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不明
4)代客交易部门与自营交易部门划分不清
5)奖金结构与风险参数比例失当
6)缺乏全球性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7)对超水平的业绩没有保持高度的警惕。
8)盟友通常会忽略彼此工作上的危险信号。“光环效应”、过度的信任对发现
风险极为不利。
9)在有关涉案人员之间传播信息,将会增加风险。保密是舞弊调查的根本。
10)常规报告一般化,没有足够的监督力度,不能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内审报告
没有对潜在问题进一步核实与追踪,没有对问题进行应有的警惕。
11)不注意风险变化,通常会使组织受到舞弊行为的破坏。对交易所的提示没有
认真分析与总结。
12)宁可接受检查与权利制衡,以免留下舞弊的空子。特别是期货、金融股指等
有业务。
13)有利益之间的组织之间不能共享有关信息,如不同区类似部门之间等。但这
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的情度上又有利于发现舞弊行为。
14)忽视对风险提示、举报、内部审计所提的管理建议,将是一个红旗标志区。
巴林银行的倒闭,还在于里森下注的不是一般的金融产品,而是金融衍生品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在于能够用少量的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能够获取高收益。运用不当,将损失惨重。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没有错,然而参与其中必须有严格的授权和制度约束。里森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炒作,就是在未经授权和缺乏监督的状态下进行的。据说,里森曾被英国银行界誉为“金融界”的骄子,是年轻有为的代表,但正是这些头脑灵活、锐气十足的年轻人为了取得超额的利润和奖金,变得贪婪无比,投身到金融衍生产品中去。事实证明,在银行经营中,人是关键的,然而制度更关键。这带给我们很多教训:
1)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特别是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巴林银行已经有200多年的经营历史,理应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2)必须建立衍生工具交易的严密的内部监管制度
3)应加强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
4)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监督
管理
5)管理层必须对其所经营管理的业务有充分的认识。
6)银行内各项业务的职责必须确立并明示。
7)利益冲突业务的隔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8)必须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可能的业务风险。
9)内部审计或稽核部门应当迅速将查悉的内部控制漏洞报告最高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后者应尽速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以上就是我观看这次影片的感受。尼克一次又一次的泥潭深陷,最终使巴林银行破产,自己也受到因有的惩罚。希望它可以为我们敲响警钟,可以真正的吸取到它的倒闭所带来的深刻的教训。
第三篇:《魔鬼营业员》观后感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
近期在先生的指导下观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魔鬼营业员》,又名《我如 何弄垮巴林银行》。总的来说我对此电影没有过多过深的思考,只不过慢慢回想起先生说过的一些理念,这些在电影中能够反映出来的理念。下面我就结合先生所说的理念来谈一下这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一些感想,以及总结一下我近期在投资理财学习班上的所学所感。
首先,这是一部小人物做了大事件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我们出身多么卑微,也能做出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来,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当然我不是赞成尼克·利森的做法,但是他的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尽管尼克·利森出身在一个泥瓦匠的家庭,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追求自己更高层次的生活,也就是进入大名鼎鼎的巴林银行工作。从正面来看,尼克·利森完全是为了自己职业上的发展,才渐渐变成一个金融衍生出来的赌徒,正是上司们的器重,同事们的羡慕让没有人监督他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我记得他说过在这些疯狂的游戏中他没有为自己谋求过一点点的利益。这说明了什么?在这赌博中缺少了个人的利益因素,他是在用自己的前途在赌。但是这个赌局也的筹码未免也太大了。他失去了他难得的工作,同时也失去了他的家庭。也许如果没有日本的地震让他买的期货亏损,有可能让他会陷得更深。
然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决不能变成一个金融衍生出来的“赌徒”。人都有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指“ 眼、耳、鼻、舌、身、意”,贪欲包含在六欲中的“意”欲中。我记得先生说过:“市场给你多少你就拿多少。”我认为先生的话很像老子思想里面的“无为”、“无欲无求”的理念。我也很赞成,“钱是带血的东西”如果在我们这个市场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原则,不贪、无求那么也就是股票中的真谛了。我觉得这个概念,也适用于人的发展。做任何事都不能太“决绝”,有一个“度”,可能有人会因为自己的贪欲而把握不了这个“度”,尼克·利森就是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贪欲而泥足深陷,无法自拔的。
其次就算自己在某个领域很有成就,也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家人。这其实和先生所说的“不能忘本”有一定的契合。尼克·利森因为沉醉于自己设计的迷局中,怕被上司查到自己的罪过而整天提心吊胆,将自己的妻子置之不理,妻子也因为
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而流产了。这里面有一些“宿命”的感觉。作为一个玩股票的人来说,不能够忘记讲自己领进门的先生导师,不能忘记先生所说的一些启迪人生的话语。而作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亲人,先生导师,因为我们所学会的东西都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他们是我们人生途中重要的财富。
最后,错误被掩盖得越多,在错误的道路上就会走得越远。尼克·利森以为侥幸没有被上司查出自己的违规行为,一次又一次的“走运”让他越陷越深导致无法自拔。也许尼克·利森知道自己的行为时错误的,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逃脱,让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最终把屹立不倒巴林银行推下了深渊,同时也把自己的幸福生活推下了深渊。也许当他第一次把错误输入错误账号时被上司查到,只亏一些小钱,可能让他还有继续工作的机会。上司的监督能够使他不敢去触碰那根“高压线”。总的来说,我们要好好学习分析技术千万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班上学习了三周了,感觉自己还是很有收获的。首先真心感谢这里有一个经验丰富,久经战场的先生导师。他的经验和视野是我们整个学习班的财富。这里还有很可爱的同学,在我们之中已经出现的非常好学、有一定基础的学员了,所谓“火车开得开,得靠车头带”嘛。我也希望能够变成这么一个车头。电影终归是电影,教会我们很多的关于做人做事方面的东西,但是,没有实际的股票操作的技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多学学,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的掌握基本的技术分析能力吧。二我们要做的,首先要学会画线,认识90种基本图形,熟读江恩二十八条交易规则。然后再深入地了解市场,分析大盘及个股。这各种情况下都要有支持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信念。最后能得到多少就只看市场了,看市场能够给多少,你能够取得多少吧。就像先生所说的一个故事:每到一年一度的马哈鱼繁殖的季节,总会有一些聪明的熊在上游的某个位置等待马哈鱼跳上岸的时候抓住他们。一只聪明的熊总是能够在正确是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出现在正确的地点。而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聪明的熊。
通过这次观看《魔鬼营业员》,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做人做事方面的东西。
第四篇:电影流氓交易员观后感
只差一点我就会成为英雄
流氓交易员是西方金融市场中,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代表机构进行交易的交易员。这些流氓交易员的行为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最后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1995年,巴林银行,这家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破产了,曾经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拥有200多年优异的经营历史,却没能逃过破产的结局。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个惨痛的结局,却出自于一个普通的证券交易员尼克李森之手。
电影以轻松明快的音乐开场,渐进式的讲述了一个残酷而又有趣的故事: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李森之手。李森未经授权在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从事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亏损6亿英镑,这远远超出了该行的资本总额(3.5亿英镑)。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这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
期货交易员难免会在交易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情况。因此,他们一般都会开设一个特殊帐户,用以暂时存放那些错误的交易,等待适合的行情出现时再挽回损失。但是,错误帐户在尼克李森的手中改变了用途,他把自己失败的交易记入其中,用以掩盖损失。结果,为了赚
回赔掉的钱,尼克李森的赌局越开越大,以至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境地。
尼克李森利用欺骗的手段使巴林银行蒙受了8亿6千万英镑的巨额亏损,从而把巴林银行推上了死亡之路。尼克李森事件并非偶然。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中,大投资者侵犯小投资者利益,中介机构损害客户利益,上市公司欺骗股东的事情时有发生。
与其说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贪婪 不如说是人的赌性,男主角在第一笔错误交易亏了两万英镑的时候选择了观望 直接导致亏空到了六万,他和手下的雇员说股市是一个big casino,他和女主角说只差一点、只差一点我就会成为英雄。也许,差的真的就是这么一点。
影片中,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是尼克李森的违规操作。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巴林银行作为传统的商业银行,其高级管理者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风险一无所知,完全听信尼克李森,导致公司内部无人可以监督控制他的行为。另一方面,负责审计巴林银行倒闭前一年的会计师事务所曾专门去新加坡调查过尼克李森,但是没有在当地检查任何证据,没有尽到作为审计公司应尽得职责。所以总的来说,巴林银行的倒闭,主要的错不在尼克李森, 而在公司缺乏一个有效地内部控制系统,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没有尼克李森,也会有一个人至巴林银行与倒闭之境。
对今日的银行业而言,不仅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同时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还应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观影后,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对尼克李森上司彼得诺里斯的专访,虽然现实中新加坡和英国法院的联合调查表明,巴林事件完全是尼克?李森个人所为,巴林银行的管理层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彼得诺里斯依然认为,巴林银行的破产与其内部管理的混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彼得诺里斯说:“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很多教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要想当然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是正直、诚实的,这就是人类本性的可悲之处。多年来,巴林银行一直认为雇佣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都信奉巴林银行的企业文化,都将公司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中。而在李森的事件中,我们发现他在巴林银行服务期间一直是不诚实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都应该从李森事件中吸取教训,意识到用人的风险所在。巴林银行存在着内部管理机制的诸多不足,一直没有及时发现李森的犯罪行为,而当发现时却为时已晚。所以,我认为教训是,应该随时保持极高的警惕性。
第五篇:“魔鬼公路”观后感
“魔鬼公路”观后感
这个短片讲的主要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存在一个所谓的“魔鬼公路”。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每当车经过这里的时候,经常性地会发生掉下悬崖的事,导致车毁人亡。而究其原因,警察调查之后,发现车祸的原因主要是眼睛的错觉。在大峡谷中,它有着不一样的地貌,在路的中间存在一个U型弯,而U型弯两侧路的高度不一致,小轿车司机很容易忽视这段悬崖公路的U型弯,将两条路看成了一条路,在路上不停地加速,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个学交通学道路桥梁的一个大学生,作为一名可能的未来道路设计者,在我看来,设计一条道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十分熟悉道路设计规范,因为这是设计一条道路的基本原则。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道路工程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道路工程设计是一项既系统又复杂的活动,设计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分析现代城市道路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所形成的各种特点。而且,现代公路的设计不仅仅需要那种简单单调的,而更需要那种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次,从魔鬼道路来看,在研究这个道路的时候,人们模拟这个路段把视觉转到出事司机行车的方向,模拟驾驶员的视线的时候,他们能够发现前方的路况,可是当再次压低视线的时候,发现这是一条完整的公路,眼前的公路和山谷对面的公路连接在了一起,悬崖和弯道消失了。可是这并不是魔鬼道路形成的原因,众所周知,司机在离悬崖较远的地方会引发错误的视觉,但当车靠近悬崖的时候,驾驶员一定会看到路面的状况,纠正自己的误判,而且路边还有路牌。实际上两段公路是在一条延长线上造成视觉重合和路面高度差造成的。而路标也是由于视觉的欺骗导致了它的消失。所以我们在设计道路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视错觉会引起行车错觉,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视错觉标线。因此,在设计道路的同时,设计者应该了解视错觉的原理,有效地利用视错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和识别能力,提高道路安全性,确保交通安全。
总之,在设计道路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问题,并且多多实践。
21712205 殷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