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宁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长宁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刘市长:
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刘市长一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我县调研工作。我谨代表中共长宁县委、县县政府对刘市长一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将长宁的基本县情及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长宁的基本县情
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始建于唐初,因历史上“蜀每有事而长宁独晏阳自保,民族和睦相处,长久安宁”而得此名,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汉、回、苗、彝、满、藏、哈尼、傣9个民族。全县辐员面积999.6平方公里,辖8乡10镇。有汉、苗、彝等9个民族,总人口43万人。县境内山川秀美、生态宜人、资源富集、物华天宝,拥有享誉中外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蜀南竹海及两个国家AA级旅游区梅硐石林和佛来山景区;拥有竹林面积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99%,2006年被国家林业总局评为“中国竹子之乡”;盛产竹笋、竹荪、脐橙等农产品;岩盐、磷、硫、煤、白云山、石灰石、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享有“西南地质博物馆”之美誉。县城是“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是蜀南竹海的重要景区和支撑中心,是宜宾市的卫星城市和后花园。1
江泽民、李鹏、吴邦国、曾庆红、曾培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长宁、视察竹海,给予了长宁人民巨大的关心和鼓舞。
二、长宁县就业再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贯彻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今年以来,县委、县府将就业促进行动和农民工培训行动纳入了全县“十大惠民行动”,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今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30人,占目标任务2910人的4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7人,占目标任务1100人的49%,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93人,占目标任务403人的48%。
一是实施再就业救助工程,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建全了救助对象档案,开设了再就业救助窗口,设立了救助电话, 优先安排救助对象就业。组织开展了“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建立了副县级以上实职领导、县级43个部门和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每户至少1人实现了再
就业。积极鼓励“零就业”家庭成员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在县农贸市场增设菜摊位、在街道路口增设擦皮鞋摊位等用于优先租用给“零就业”家庭成员。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清退聘用的退休人员,努力开拓保绿、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用于优先安臵“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充分发挥县劳动力市场的职能作用,收集和集中一批职业岗位信息,不定期组织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免费为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二是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搞好就业再就业服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抓好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技师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80人,组织开展创业培训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有效促进了就业再就业。
三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全县范围内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以“宣传就业再就业新政策、落实社保和岗位补贴、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服务”为工作目标,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培训、送补贴”为主要内容的“2007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四是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对农民工开展慰问援助。县委、县府于2月11日在县府710会议室召开返乡民工迎春座谈
会,县委刘立云书记、县府曾健县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与农民工进行了亲切交谈;认真清理各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工资兑现情况,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现一起,纠正解决一起。
五是开展春运民工有序流动。继续做好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县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民工有序流动工作重要性,在县城客运站口开展了春运民工有序流动宣传活动,发放《长宁县县委、县府致外出民工的一封信》、《务工必读》、《求职实用手册》及各类用工招聘信息2000余份。
(二)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全面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5700人,占目标任务13000人的44%,其中,获证人数3800人,占目标任务8600人的44%。
一是建立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劳动力市场为依托,进一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将农民工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在每个行政村购买一个公共服务岗位,设立劳务开发信息员,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提供政策咨询、择业指导、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出行票务、办理进城求职登记证明等相关服务。
二是加强力度,强化培训,帮助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
积极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今年来,先后在开佛乡、竹海镇、硐底镇开展了“送培训下乡”活动。
最后,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促进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第二篇: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提纲
**区人民政府
(2009年6月17日)
各位领导:
**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改善民生,促进民富为主线,以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为重点,以实施城乡劳动力培训工程为手段,以开展“三进三送”活动为载体,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辖十街一镇,32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现有11个街(镇)劳动保障事务所,45个社区(村屯)劳动保障工作站,105名社区(村屯)劳动协理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基本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场地、工作六个到位。全区现有从业人员77656 人,失业人员3549人。今年以来,就业再就业实现1272人,完成年任务的49%,其中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2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几年来,我区一直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政府联系群众、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全区十项
利民工程之一进行重点督办。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全区就业再就业形势,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汇报有定性,督导有目标,全区上下呈现出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多措并举,落实政策。一是针对我区流动人口多、基础数据变化大的情况,不定期对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家庭情况进行详细摸排。今年上半年,入户调查居民56469户、164776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二是依托驻区企业,合理匹配资源,为城镇失业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实现了共驻双嬴。区政府在实施“6281” 战略发展规划和“建设龙江工业强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区通过上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41个,形成了经济建设与就业工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崭新格局。三是采取“政府运作”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举措,多渠道收集域外用工信息,实现异地就业898人。四是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引导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和自主择业。今年已为680名灵活就业人员申报了社保补贴。
(三)立足载体,强化服务。一是按照“办公信息化、人员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区公共职业介绍和培训中心机构建设。区职介和培训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份,该中心配备了电子显示屏,设立了求职登记、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档案管理等绿色窗口,为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搭建了对接平台。二
是今年已举办了两期劳动用工现场招聘会,成功职介325人。三是切实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已有8个社区实现了创建工作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社区就业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四是深入开展“三进三送”活动,把援助内容落实到人头,将工作做到就业困难群体家庭中。
(四)开展培训,注重实效。我区建立了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民办技校和农民工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就业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采取“定单式”和“以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模式,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办两期就业再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分别培训学员271人和 149人,合格率和就业率分别为95%、92%和89%、81%。
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仍有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大龄人员,受用工单位招聘条件的限制,较难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下步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6281”战略发展规划,坚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民富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积极的优惠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机制,推动就业。我区将进一步抓好三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穿、责任
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以“三进三送”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就业成果,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是广辟渠道,增加就业。在扶持各类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广泛收集域外用工信息,积极稳妥地开展劳务输出,形成多元化劳务输出格局。
三是搞好培训,促进就业。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有针对性的做好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四是创造条件,扩大就业。做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小额(双扶)贷款等扶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为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就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力市场用工秩序。
各位领导,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区将紧紧围绕“6281”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载体,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2006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2006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中国共产党XX市委督查室并市政府督查室:
按照《中国共产党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查2006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的通知》(X委办〔2006〕XXX号)要求,现将我市2006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落实情况
(一)工作情况
19月,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59人,完成工作目标4000人的88.98%;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966人,完成工作目标2200人的89.36%;帮扶508名“4050”就业困难对象实现灵活就业,完成工作目标500人的101.6%;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2400名,完成工作目标2750人的87.2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5%,实现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的工作目标。按照目前工作进度,能够确保完成上级今年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大秘
书网.dami
shu.,(二)工作措施
为落实各项工作目标,我市主要采取了“现场招聘会推荐一批、职业介绍指导一批、劳务输出外出务工就业一批、职业技能培训转岗一批、再就业政策扶持一批”等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落实工作责任。按照《中国共产党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计划的通知》(渝委办发〔2006〕10号)的工作部署,我市各级各部门与市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落实了责任。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和“一号民心工程”,分解制定目标任务,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树立和宣传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待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帮助和促进他们艰苦创业、自主择业。四是广辟就业渠道。通过“再就业援助月”和春季、秋季、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形式,共举办现场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42场,先后组织市内外46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15000余个就业岗位。五是狠抓劳务输出。采取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并重的原则,依托驻嘉兴、乌鲁木齐、广州劳务输出办事处,向浙江、上海、北京、广东、新疆等地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市建立了市—乡镇—村社—劳务经纪人四级组织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网络,形成了劳务输出信息发布快捷、组织动员迅速、各级各部门相互支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打造了“XX拾花工”,“XX缝纫工”、“XX机加工”等劳务输出品牌。六是切实搞好培训。利用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培训、扶贫开发培训,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劳动力开设了电动缝纫、数控车工、电工、焊工、中式烹调等10多个培训专业,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并开展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后续支持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了就业稳定性。七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了以工会、司法、劳动、农业四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参与维权的“4+X”联动维权机制,在输入地开展维权服务。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工伤纠纷处理难问题,提出了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新思路。今年已为赴新疆拾花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确保了拾花工在工作中遇到事故伤害时,能及时依法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措施
目前,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4000余个,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隐性失业人员存量有万余人,每年新增就业人员6000人。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军转干部及随军家属、大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就业再就业难,农村大龄劳动力转移难。二是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加大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整合培训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发挥培训作用。
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为确保《中国共产党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05〕28号)精神落到实处,我市组织参加了培训学习,研究制定了贯彻办法和实施细则,出台了配套文件。通过媒体宣传、到企业宣传和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将政策宣传纳入日常工作中,做到了政策宣传不留死角。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向企业和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十万余份。1-9月,新增小额担保贷款622万元,帮扶引导880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兑现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154.2 万元,帮扶1873名“4050”人员通过灵活方式实现再就业;为2809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78.92万元,帮助324户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
今后,我市在实施就业再就业政策过程中,将对低保人员申报就业后,在一定时间内,对民政部门核减的低保金给予全额就业补贴,然后再按比例给与就业补贴,以解决低保人员就业后不主动申报就业,就业补贴工作开展难问题。
三、资金到位情况
今年上半年,XX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275万元,社区平台建设资金170万元;我市投入就业再就业资金50万元,保障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1—9月,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经费559.922万元,其中:发放大龄职工基本生活费4.261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51.1万元,岗位补贴3.1万元,职业培训补贴47.25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3.7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及奖励53.961万元,送温暖7.69万元,代缴养老保险7.22万元、医疗保险7.99万元,投入平台建设费132万元,大型招聘会、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劳务输出等各项工作经费121.63万元。
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设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开展岗位收集、就业安置、跟踪服务、沟通协调、政策咨询、维权服务、招商引资等工作。二是加强社保平台建设。今年上半年,在合溪镇、石溪乡、骑龙乡、冷水关乡、民主乡新建了5个社会保障服务所,并按 “六个到位”的要求,建立了社保工作大厅,设立了工作窗口,落实了工作人员,配置了办公设备。通过试运行,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已延伸至工作平台。今年底前将再建5个社保所,并尽快投入运行。三是强化劳务培训。建立需求—培训—输出的链条,开展对口培训,使务工人员真正掌握1—2门劳动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四是完善创业机制。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使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变“民工潮”为“创业潮”。五是创新保障机制。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维护务工人员的权益。
目前,我市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未形成城乡覆盖的就业服务网络,社区工作平台与劳动保障未建立统一的服务网络,工作平台服务手段还较为滞后。今后,我市将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就业的思路,研究制定统筹失地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等办法,规范就业、促进低保渐退的联动机制。
五、2007年工作计划
2007年,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00人,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2000人,帮扶“4050”人员500人实现灵活就业,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为此,我市将在XX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做好“五个一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劳务输出,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技能培训,探索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第四篇:06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2006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2006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中共XX市委督查室并市政府督查室: 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督查2006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的通知》(X委办〔2006〕XXX号)要求,现将我市2006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目标落实情况(一)工作情况
19月,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
业人员3559人,完成工作目标4000人的;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966人,完成工作目标2200人的;帮扶508名“4050”就业困难对象实现灵活就业,完成工作目标500人的;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2400名,完成工
作目标2750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实现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的工作目标。按照目前工作进度,能够确保完成上级今年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大秘 书网.dami shu.,(二)工作措施 为落实各项工作目标,我市主要采取了“现场招聘会推荐一批、职业介绍指导一批、劳务输出外出务工就业一批、职业技能培训转岗一批、再就业政策扶持一批”等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落实工作责任。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计划的通知》(渝委办发〔2006〕10号)的工作部署,我市各级各部门与市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落实了责任。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和“一号民心工程”,分解制定目标任务,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
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树立和宣传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待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帮助和促进他们艰苦创业、自主择业。四是广辟就业渠道。通过“再就业援助月”和春季、秋季、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形式,共举办现场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42场,先后组织市内外46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15000余个就业岗位。五是狠抓劳务输出。采取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并重的原则,依托驻嘉兴、乌鲁木齐、广州劳务输出办事处,向浙江、上海、北京、广东、新疆等地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市建立了市—乡镇—村社—劳务经纪人四级组织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网络,形成了劳务输出信息发布快捷、组织动员迅速、各级各部门相互支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打造了“XX拾花工”,“XX缝纫工”、“XX机加工”等劳务
输出品牌。六是切实搞好培训。利用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培训、扶贫开发培训,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劳动力开设了电动缝纫、数控车工、电工、焊工、中式烹调等10多个培训专业,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并开展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后续支持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了就业稳定性。七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了以工会、司法、劳动、农业四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参与维权的“4 X”联动维权机制,在输入地开展维权服务。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工伤纠纷处理难问题,提出了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新思路。今年已为赴新疆拾花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确保了拾花工在工作中遇到事故伤害时,能及时依法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措施 目前,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形势严峻。近
年来,我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4000余个,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隐性失业人员存量有万余人,每年新增就业人员6000人。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军转干部及随军家属、大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就业再就业难,农村大龄劳动力转移难。二是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加大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开发力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整合培训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发挥培训作用。
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为确保《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05〕28号)精神落到实处,我市组织参加了培训学习,研究制定了贯彻办法和实施细则,出台了配套文件。通过媒体宣传、到企业宣传和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将政策宣传纳入
日常工作中,做到了政策宣传不留死角。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向企业和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十万余份。1-9月,新增小额担保贷款622万元,帮扶引导880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兑现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万元,帮扶1873名“4050”人员通过灵活方式实现再就业;为2809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万元,帮助324户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今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县级单位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今年,县政府下达城乡劳动力新增就业再就业总数为2.5万人,其中城镇为9000人(市目标任务为4000人),农村为1.6万人。截止6月底,完成情况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326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7816人,就地转移2601人,完成任务城镇为36.3%,农村为65.1%,完成总任务为54.7%。
二、主要做法
(一)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年初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各经济主管部门及各个开发区,半年、年终全面考核。列入县政府工作评价体系内容之一。
(二)落实政策扶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文件、电视、报纸、印发宣传材料、开展咨询活动等把有关政策交给广大城乡劳动者。二是争取资金对城乡失业、失地、失海及富余劳动力实施培训免费或补贴,推进技能促就业计划,共培训8147人,应补资金300万左右,培后就业率达64%。三是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享受对象4672人,应补资金360万。四是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做好职业介绍补贴的有关工作,全县4000余人,涉及资金16万余元。
(三)加强就业服务及职业培训平台建设。在克服地方财政无力支持、人员缺乏、基础设施不具备等困难情况下,通过多方争取、逐个推进、强力规范,建立健全乡镇劳动保障所和**镇社区工作站,实施“镇镇通”工程,使就业服务管理覆盖全县;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审批5个民办非企业培训学校,总数达36个,基本满足城乡劳动者对培训的需要。
(四)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台帐。组织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做到人员底数清,大力开发县内外就业岗位,总数达2万个以上,组织大型招聘会两次。开展对就业管理、职业介绍和培训机构三次检查,督促增强人员素质、加强场所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
三、存在问题
(一)扶持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由于地方财政无力支持,各项补贴不足,整体工作难以上规模、上水平。地方资金不配套,也影响省补资金足额到位,就业再就业举步维艰。同时,群众意见较大,由此产生上访问题较多。
(二)少数乡镇、部门重视不够,工作不力。上半年有9个单位未完成序时任务,其中有四个乡镇,一个开发区、一个主管部门没有上报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
(三)就业稳定性差。临时就业占就业人数70%以上。
四、下半年打算
(一)继续强化目标管理,并落实责任制度。
(二)努力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三)继续开发就业岗位,并把创业培训作为重点推进,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强化权益保护,促进稳定就业。
(五)扎实抓好“五个充分”方案的实施,把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