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选修1-2: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高中物理选修1-2 第3章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第一次揭示了()
A.质子比电子重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C.α粒子是带正电的D.可以用人为方法产生放射性现象
解析:选B.由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可知B正确. 2.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解析:选C.人们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3.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B.原子内有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卢瑟福原子理论正确
解析:选CD.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故C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D正确.
414.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2713Al+2He→X+0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B.10n是质子0n是中子
28C.X是14Si的同位素D.X是3115P的同位素
解析:选BD.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X是3015P,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0n为中子,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5.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真空中光速为c,当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放出的能量是()
A.m3cB.(m1+m2)c
2C.(m3-m2-m1)c2D.(m1+m2-m3)c2
解析:选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总质量减小了,即质量亏损Δm=(m1+m2-m3).依据质能方程可知,放出的能量为ΔE=Δmc2=(m1+m2-m3)c2.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206D.铀核(238 92U)衰变为铅核(82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解析:选BC.半衰期是由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的,跟元素的化学状态、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A错;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10n
10238206→11H+-1e,B对;根据三种射线的物理性质,C对; 92U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82Pb的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124,因而铅核比铀核少10个质子,22个中子.注意到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故α衰变的次数为x=8次.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定β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2x-y+82=92,y=2x-10=6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7.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9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牛胰岛素,为了证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跟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晶是同一种物质,在合成过程中掺入放射性14C.然后把搀入14C的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混合到一起,经过多次重新结晶后,得到了放射性14C分布均匀的牛胰岛素结晶,这就证明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完全融为一体,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从而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合成牛胰岛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那么在人工合成过程中掺入14C起到的作用是()
A.扩散作用B.组成元素
C.示踪原子D.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解析:选C.通过检测14C衰变发出的射线,才能确定人工方法合成的牛胰岛素是否均匀分布在牛胰岛素结晶里,14C是示踪原子.
8.(2012·浏阳一中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
B.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较,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C.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可以减小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解析:选BD.实验证明在α、β、γ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故B正确.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可能吸收能量,也可能放出能量,故A错.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与外部因素无关,即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故C错.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故D正确.
29.原子核AZX与氘核1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A.A=2,Z=1B.A=2,Z=
2C.A=3,Z=3D.A=3,Z=2
241解析:选D.该核反应的方程式为:AZX+1H→2He+1H,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A=4+
1-2=3,Z=2+1-1=2,故正确答案为D.10.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A∶mB为()
A.20∶31B.31∶30
C.1∶2D.2∶1
解析:选C.本题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的规律可以求解.设A和B原来的质量均为m,则20天后有
1t151T14mA=m2=m2,mB=m2=m2.ABt
1m21m则.mB12m21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2384A.23892U→ 90Th+2He 是α衰变
4171B.147N+2He→ 8O+1H 是β衰变
341C.21H+1H→2He+0n 是轻核聚变
082D.8234Se→36Kr+2-1e 是重核裂变
解析:选AC.α衰变是放射出氦核的天然放射现象,A正确;β衰变是放射出电子的天然放射现象,而B项是发现质子的原子核人工转变,故B错;C项是轻核的聚变,D项是β衰变现象,故C对D错.
12.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11213115121H+ 6C→ 7N+Q1,1H+ 7N→ 6C+X+Q2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X是3B.X是42He,Q2>Q12He,Q2>Q1
3C.X是2He,Q2<Q1
D.X是42He,Q2<Q1
解析:选B.由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得X为42He,所以选项A、C均错误;又依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Q=ΔE=Δm·c2可知选项B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质子并猜想了中子的存在;德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X射线;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__________指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联系.
答案:卢瑟福 伦琴 贝克勒尔 爱因斯坦
14.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3-1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
图3-
1解析: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弱;β射线带负电,穿透能力一般;γ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综上所述,综合题意可知:a射线应为γ射线,b射线应为β射线.
答案:γ β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2011·高考天津卷)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碳11作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20 min,经2.0 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解析:核反应方程为
141114 7N+1H→ 6C+2He
设碳11原有质量为m0,经过t1=2.0 h剩余的质量为mr,根据半衰期定义有
m1τt11202=220≈1.6%.m011114答案:14 7N+1H→ 6C+2He 1.6%
16.(12分)现在的核电站比较广泛应用的核反应之一是:
023511431 92U+0n→ 60Nd+Zr+3(0n)+8(-1e)+ν
(1)核反应方程中的ν是反中微子,它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试确定生成物锆(Zr)的电荷数与质量数.
(2)已知铀(U)核的质量为235.0439 u,中子质量为1.0087 u,钕(Nd)核质量为142.9098 u.锆
-核质量为89.9047 u;又知1 u=1.6606×1027 kg.试计算1 kg铀235大约能产生的能量是多
少?
解析:(1)锆的电荷数Z=92-60+8=40,质量数A=236-146=90;核反应方程中应用符号9040Zr表示.
1000(2)1 kg铀235的核数为n=×6.02×1023(个),不考虑该反应中生成的电子质量,一个铀235
核反应发生的质量亏损为Δm=0.212 u,1 kg铀235完全裂变放出的能量约为E=nΔmc2=
8.12×1013 J.答案:(1)40 90(2)8.12×1013 J
第二篇:选修3综合检测题
选修3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50分)
瑞典北部边陲有个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且地广人稀。当地人用一块块冰砌成圆形的小屋,名曰“冰砌旅馆”,吸引大量年轻人投宿。据此回答1—2题。
1.年轻人到“冰砌旅馆”旅游的目的是()
A.增长知识B.科学研究C.探险寻古D.娱乐消遣
2.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
A.民俗活动B.名胜古迹C.旅游纪念品D.住宿
2011年杏子成熟的季节,许多济宁市民到乡镇杏园摘杏、买杏。据此回答3—4题。
3.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消费者主要是()
A.外国游客B.农业旅游的经营者C.城市居民D.广大的农民
4.静心垂钓,瓜果采摘,看农家景,我们可把它归属于农业旅游类型中的()
A.农业观光型B.农业科技示范型C.生态农业D.农村民俗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时,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其中,国庆“景绣中华”游行方阵的彩车集中展示全国各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景绣河山、风土人情和60年来的地方成就。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能体现省区美好自然风光的是
A.北京之歌B.振兴乐章C.草原飞虹D.三秦新韵
6.下列主题词与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A.钱江明珠——上海B.壮乡欢歌——云南
C.花开盛世——湖南D.岱青海蓝——山东
下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7—8题。
A.B.C.D.A.B.C.D.A.B.C.D.A.B.C.D.二、综合题(共50分)
“母爱圣地——乳山,人间仙境——蓬莱,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好客山东欢迎您”2011年李老师暑假在家,被央视播出的旅游广告所感动。于是他决定对山东进行自驾车考察旅游。其考察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第三篇:高中物理选修3
高中物理选修3—1磁场 磁场·磁现象的电本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2了解磁性材料及其应用。2通过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讲述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科学假设的提出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验结果。安培假说已经得到实验的证实假说上升为理论——安培分子电流理论。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 磁铁的磁场也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三、教具 1演示软磁铁被磁化的实验 铁架台条形磁铁软铁棒大头针。2演示磁性材料的实验 电源通电螺线管可被轻绳吊起的小磁针塑料棒铜棒铅棒软铁棒硅钢棒扬声器磁电式仪表继电器变压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几种方法可以产生磁场 回答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2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二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 磁极和电流能够同样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又是那么相似这些现象使我们想到磁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是不是有相同的起源
第四篇:高中物理静电场全章教学案人教版选修3-1-1
第四节 电势能、电势(2课时)
重点: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难点: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结合课本图1。4-1(右图)分析试探电荷q在场强为E的均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功的情况。
(1)q沿直线从A到B(2)q沿折线从A到M、再从M到B(3)q沿任意曲线线A到B
结果都一样即:W=qELAM =qELABcos
【结论】:在任何电场中,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与重力做功类比,引出: 2.电势能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能。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写成式子为:WABEPAEPB
注意:
①.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②.电场力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电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而它们的总量保持不变。
③.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 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
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都为正。
④.求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A具有的电势能EP等于将该点电荷由A点移到电势零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的。即EP=W ⑤.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⑥电势能零点的规定
若要确定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应先规定电场中电势能的零位置。
关于电势能零点的规定:P19(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
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电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有做的功。如上式若取B为电势能零点,则A点的电势能为:
EPAWABqELAB
3.电势---表征电场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度
通过研究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得出。参阅P20图1。4--3(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表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2)公式:Epq(与试探电荷无关)
(3)单位:伏特(V)
(4)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势顺线降低。(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用心
爱心
专心
(5)零电势位置的规定: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即电势的数值决定于零电势的选择.(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4.等势面
⑴.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⑵.等势面的性质:
①.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跟等势面一定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③.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④.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
⑶.等势面的用途:由等势面描绘电场线。
⑷.几种电场的电场线及等势面 注意:①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
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
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②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
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
第五节、电势差(1课时)
重点:理解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定义式。
难点: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通过对重力场中的高度、高度差和电场中的电势、电势的差值进行类比,并结合P18图1、4-1分析得出:
1、电势差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用UAB表示。
(2)公式:UABAB 或
UBABA ① 所以有:UAB=-UBA ②
注意:电势差也是标量,可正,可负。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电荷Q在电场中从A移动到B时,静电力做的功WAB等于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之差。推导:WABEPAEPBqAqBqABqUAB
所以有:
WABqUAB 或 UABWAB③ q
即: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力做的功与试探电荷Q的比值。注意: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位置有关
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课时)重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难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ABEd
即: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乖积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P26问题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也可以写做:EUAB d用心
爱心
专心
它的意义为: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的比值。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P27问题 注意:
(1)上式的适用条件:匀强电场;
(2)d为匀强电场中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等势面间的距离)。(3)电场强度与电势无直接关系
①.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不为零取决于电势零点。如: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电势相等,是一个等势体,若不选它为电势零点,导体上电势就不为零。若选它为电势零点,则导体电势就为零。(结合说一说)
②.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如: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某点定为电势零点,但该点电场强度不为零,无穷远处场强和电势都可认为是零。
③.电场强度相等的地方电势不一定相等,如在匀强电场中场强相等,但各点电势不等。而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处处相等,电势也相等。
④.电势相等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相等。如在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电场中,两电荷连线的中垂面是一个等势面,但场强不相等。而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处处相等,电势也相
第七节、电容器与电容(1课时)重点: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难点:电容器的电容的计算与应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板书】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比于U。
容器,C(类Q=CU,Q正(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Q(2)公式:C
U
用心
爱心
专心
(3)单位:法拉(F)还有微法(F)和皮法(pF)
1F=10-6F=10-12pF(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①. 保持Q和d不变,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越大,电容C越小; ②. 保持Q和S不变,d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越小.③. 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越小电容C增大.(2)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CSS
介质 Cr 4kd4kd 第八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课时)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规律
难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力学及本章前面相关知识
要点:动能定理、平抛运动规律、牛顿定律、场强等。
(二)新课教学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平衡、加速和减速)
⑴.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合力为零时,即∑F=0时,粒子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该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⑵.若∑F≠0(只受电场力)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带电粒或减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打入正电荷(右图),将做匀加速设电荷所带的电量为q,板间场强为E 电势差为U,板距为d, 电荷到达另一极板v,则
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qUqEL 粒子到达另一极板的动能为:Ek1 2mv22由动能定理有:qU1(或qEL1 对恒力)2mv2mv2静止状态或
子将做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若初速为v0,则上列各式又应怎么样?让学生讨论并列出。
◎若打入的是负电荷(初速为v0),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可能如何,请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不计重力,且初速度v0⊥E,则带电粒子将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复习:物体在只受重力的作用下,被水平抛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为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详细分析讲解例题2。
解:粒子v0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沿电场方向匀速运动所以有:Lv0t
①
2电子射出电场时,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偏移的距离为: y
1② at2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加速度:aFeEeU
③ mmmd1eUL由①②③得:y2mdv0
④ 2代入数据得:y0.36m 即电子射出时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离0.36m 电子射出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不变仍为v0,而垂直于电速度:
场方向的eUL
⑤ mdv0veUL故电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为:tan ⑥ 2v0mdv0代入数据得:=6.8°
vat【讨论】:若这里的粒子不是电子,而是一般的带电粒子,则需考虑重力,上列各式又需怎样列?指导学生列出。
3.示波管的原理
(1)示波器:用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电子仪器。其核心部分是示波管
(2)示波管的构造: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
(3)原理:利用了电子的惯性小、荧光物质的荧光特性和人的视觉暂留等,灵敏、直观地显示出电信号随间变化的图线。
(三)小结:
1、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两条主要线索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一个综合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质点动力学相同,它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等力学规律.研究时,主要可以按以下两条线索展开.
(1)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用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等.这条线索通常适用于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2)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定理
根据电场力对带电粒子所做的功,引起带电粒子的能量发生变化,利用动能定理或从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经历的位移等.这条线索同样也适用于不均匀的电场.
2、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两类重要的思维技巧(1)类比与等效
电场力和重力都是恒力,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与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类比.(2)整体法(全过程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成对出现的,把电荷系统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不必考虑其间的相互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章末综合检测(二) 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检测(二)
乡村和城镇
一、选择题
读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布图,图中的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
m而设计的。据此回答1~3题。
1.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A.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D.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2.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出现在()
A.城市西南部
B.城市东南部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西北部
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各功能区是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B.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
C.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用地面积比例是最大的D.城市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位置
解析:1.C 2.A 3.B 第1题,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特点进行判断,功能区①位于城市中心,应该是商业区;功能区②分布于商业区外围,且面积大,应该是住宅区;功能区③位于城市边缘,应该是工业区。第2题,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城市为欧洲西部沿海城市,西南部靠近沿海,位于上风向地带,有公园,因此最可能形成高级居住区。第3题,随着城市功能增多,规模扩大,各类功能用地日趋分化,从而形成较为明显的功能区;在各功能区中,住宅区的面积比例是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往往形成商业区,但并不是所有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区。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目前,一般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4.B 5.A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第5题,经济适用房等区位选择,其主导因素在于土地价格低廉,一般在远郊地价低廉。
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甲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
A.非农业人口增加
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
C.城市规模增大
D.城市等级扩大
7.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挤
C.城市内涝
D.住房紧张
解析:6.C 7.C 第6题,由图甲可知,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增大,而耕地面积减少。第7题,由图乙可知,城镇化主要对降水量、径流量产生影响,由于城镇化致使地表硬化面积、建筑面积增加,植被减少,降水下渗减少,使降水在短时间汇集,造成城市内涝。
读近2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回答8~9题。
年份
江西(城镇人口比重)
安徽(城镇人口比重)
1990
20.40%
17.84%
2000
27.67%
27.81%
2010
44.06%
43.01%
8.与安徽省相比,20年来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速度是()
A.城镇化水平一直较高,城镇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镇化速度一直较快,城镇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镇化水平一直较低,城镇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镇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镇化速度较快
9.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解析:8.D 9.B 第8题,从表中资料可知,与安徽省相比,江西省前十年城镇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镇化速度较快。第9题,城市就业机会多是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拉力”因素。
2017年6月23日,北京市设置了更多的“潮汐车道”。“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则反之。读图完成10~11题。
10.“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
A.交通拥堵的路段
B.道路的中央车道
C.车道较多的路段
D.车流量较少路段
11.有关“潮汐车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
B.可以拆除道路中央的隔离设施
C.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D.可以减轻北京市城市交通污染
解析:10.D 11.A 第10题,“潮汐车道”主要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车流量较少的路段不宜设置,故选D。第11题,“潮汐车道”既可以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也可以不设置隔离护栏,车辆运行速度加快,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故选A。
1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
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
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
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
解析:选B 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13.C 14.A 第13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第14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取水方便,因此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第(2)题,山区地区,地形崎岖,坡度大。聚落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主要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发育,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第(3)题,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
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二 如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漫画提示“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可分析得出答案。第(2)题,“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第(3)题,抓住材料一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
答案:(1)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
(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