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

时间:2019-05-12 12:0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

第一篇: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看的书籍之一,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前读书时,总是关注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比如说刘备、曹操、孙权、关羽、诸葛亮等等。这一次读时,我意识到书中不仅塑造了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也同样值得一提。

唐朝魏征说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句话深刻反映出人民的力量。历史不仅需要大人物,更需要小人物,正是千千万万的小人物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历史。在大人物功成名就的背后,还有很多小人物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是惨痛的代价。《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小人物,他们不仅起着推动历史的作用,而且还为大人物形象的刻画做铺垫。他们有的名字只出现过几次,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提到。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小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小人物中有一个最大的群体,就是使者。使者是受命出使,奉命办事的人,他们被笼统地称为“使者”在小说中出现过多次。人们只知道他们是使者,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使者的命运完全受政治因素控制,两方交好,使者就有可能受重赏;两方交恶,使者就会有生命危险。使者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打小报告”,所以做使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使者们的生活。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中,陆逊为麻痹关羽,增其骄心,遣使者馈其礼物。关羽看了书信后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这个使者运气很好,如果关羽没有麻痹大意,看出东吴的目的的话,这个使者的命运就不一定会是怎样了。

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中,刘备要得绵竹,降者法正替他给刘璋写信招降。其略曰:“昨蒙遣差结好荆州,不意主公左右不得其人,以致如此。今荆州眷念旧情,不忘族谊。主公如能幡然归顺,量不薄待。望三思裁示”。刘璋看完后大骂法正,接着传信的使者也跟着倒霉。非但没有被打赏,而且“逐其使者出城”。这就是小人物,一封信就能够影响他的命运。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中,陈宫截到刘备给曹操的回信,信中曰:“奉明命欲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丞相兴大帅,备当为前驱。谨严兵整甲,专待钧命”。吕布大怒,大骂“操贼焉敢如此”,并将使者斩首。这个使者比上一个还要倒霉,因为一封信而掉了脑袋。小人物的命运就是这样,被政治影响、控制。

使者不仅有着传信的任务,有时候还担负着打小报告的“重任”。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中孙策中箭卧床休息,忽闻张有使者自许昌回,于是孙策便把他叫来问话。使者说:“曹操甚惧主公;其帐下谋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策曰:“郭嘉曾有何说?”使者不敢言。策怒,固问之。使者只得从实 :“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孙策听后大怒,于是不待疮愈,便欲商议出兵。孙策通过使者了解情况,看来使者虽然地位低微,但是作用还是很重要的。使者的“小报告”关系到主上的决策,所以小人物也是不可忽视的。

小人物的身份虽然低微,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每一个人都有尊严,这个尊严是不可侵犯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维护自己的尊严,这里我 1

想举的例子是范疆、张达。提到这两个人也许有人会咬牙切齿,因为就是这个人杀死了一代勇将张飞。人们喜欢张飞之因为他率直、勇猛、嫉恶如仇。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生性残暴,他的一生也毁于残暴二字。话说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东吴所擒,关羽父子宁死不屈,皆遇害。张飞因关羽之死而悲痛,滥罚将士。张飞命令军中三日之内准备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其帐下两名末将范疆、张达说:“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把他们绑在树上,各打了五十鞭,并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两个人一合计,与其等着被杀,不如先杀了他。于是便趁着张飞睡觉时杀了他,割下首级,夜投东吴。张飞当着众将士的面责罚他们,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们的人格尊严,而且还放言如果他们完不成任务就要杀了他们。所以范、张做出这种事情也算是“逼上梁山”的。他们的举动虽然是为了保命,也是维护尊严的一种体现。他们也因为如此在史册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再比如说吕布身边第一谋士,陈宫。吕布只是一介莽夫,有勇无谋,多亏他身边有陈宫一直出谋划策。无奈吕布刚愎自用,最终死于曹操手中。陈宫也被曹操活捉。曹操惜其才华,想收为己用,陈宫却执意要死。他大骂曹操:“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他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深深打动了我。后人有诗赞叹他“生死无二志,丈夫何伟哉!”,这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

很多人看小说时,总是关注大人物,却忽略大人物身边、身后的小人物。正是这些小人物的衬托才让大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很多小人物在大人物身边,默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小人物虽然名字只出现一两次,但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却不一般。

“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小说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官兵三英战吕布”中,曹操招兵买马,与袁绍、孙坚、公孙瓒等一起攻打董卓。然而董卓的大将华雄很勇猛,俞涉、潘凤等先后死于他的刀下。袁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时关羽毛遂自荐,愿挑战华雄。袁术听说他在公孙瓒手下当弓手,大怒,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关羽听后只是简单地说了句:“如不胜,请斩某头”。曹操教酾酒一杯,让关羽喝了再战。关羽云:“酒且斟来,某去便来”。不多时便斩了华雄,这时酒还温着。从这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英勇和自信。作者先渲染华雄如何勇猛,诸军如何紧张,然后再写关羽“温酒斩华雄”,把关羽的威武形象衬托的生动鲜明。这一回里,我们第一次看到关羽战场上的英勇和神速,虽然正史中华雄并不是为关羽所杀,但小说中华雄为关羽形象的塑造作出来巨大的贡献。所以,华雄可以说是关羽的一号男配角,是众多小人物中的一颗关键的棋子。

再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三顾茅庐”。话说徐元直走马荐诸葛,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第一次“顾茅庐”是听见农夫唱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听出此歌不一般,便问道是谁作的,农夫说是卧龙先生作的。然后刘备打听诸葛亮住处,听说他不在家,于是返回。第二次“顾茅庐”听见一个少年唱歌:“凤翱翔于千切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刘备听到后误以为他是诸葛亮,上前便拜,谁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无奈返回,路上遇见一个老者。老者口中吟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刘备听到后曰:“次真卧龙矣!”谁知这又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安排诸葛亮的出场,先后用农夫、诸葛均、黄承彦来做铺垫。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文如其人”,农夫、诸葛均、黄承彦都或唱或吟过诸葛亮的诗,所以让刘备产生误会。读者在看到刘备求才若渴的同时,也在众多人物的衬托下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诸葛亮的非同凡响。历史中的诸葛均、黄承彦或许是个“大人物”,但作者在小说中他们却被塑造成衬托诸葛亮的小人物。诸葛孔明还没出山,人们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大人物”,这全是配角们的功劳。所以小人物无也不要轻视,没有朴素绿叶就衬不出鲜花的娇艳,没有“往来争荣辱”的小人物就没有“非梧不栖”的大人物。

前面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历史上每一次变迁都是成千上万的小人物发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个部分。无论是那一部分都离不开群众,是群众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小说篇末有古风一首,诗中写道:“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这几句反映了当时的战乱和民不聊生。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无论是哪个朝代,最苦的还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真正的小人物。小说中除了写到相对而言作为配角的小人物外,也写到了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玄德携民渡江”。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话说诸葛亮火烧新野又水淹曹军后,曹操大怒,欲取樊城。孔明主张放弃樊城,进军襄阳。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百姓听说后,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于是扶老携幼,滚滚渡河。人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之所以能成就大业不仅有诸多“大人物”的辅助,还有成千上万的“小人物”——老百姓的支持。百姓的支持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所以百姓的作用也不容轻视。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小人物。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作品中的一份子,共同构成了这部宏伟的史诗性作品。“成者王侯败者寇”,三国政治中本无所谓好人无所谓坏人,都只是各为其主罢了。而小说中为了尊刘抑曹,虚化了大量情节。虽然有些人物历史中并不存在,甚至有的人连名字都弄错了(比如说杀掉张飞的范疆,原名是范强),但这丝毫不影响小说的艺术性,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出不同的个性。

近年来有个词很流行,叫做“美国梦”,大概意思是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只要肯努力,每个普通人都有成为大人物的机会。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升华——做最好的自己。华雄做了最好的自己,虽然他没打过关羽,但他尽力了。陈宫也做了最好的自己,因为他宁死也不改其节。小人物虽然身份低微,却不卑微。做好自己,小人物就会变成大人物。这次重读三国,我意识到读书时不要总是盯着主要人物,也要多关注周围的次要人物,从小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学懂很多东西。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最伟大的小人物。

第二篇: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分析

在《三国演义》的教学和研究中,有一个习惯性的错误:说《演义》“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建国以来出版的几种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如此叙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学史、小说史、辞典,仍然沿袭此说。以讹传讹,实不可不辨。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说法,其实源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那份《三国志宗僚》。但这里却包含一连串的错误:第一,《三国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学者们并未仔细点数,只是约莫估计一下,便提出“四百多个人物”之说,即使是对《三国志宗僚》而言,也是不准确的。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三国志宗僚》大致抄录自陈寿《三国志》目录(包括纪、传和附传),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汉方面的陈祗、卫继、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涣、张范、凉茂、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温恢、郑浑、仓慈、阎温,东吴方面的孙虑、孙霸、孙奋、士燮、贺齐、钟离牧、胡综等等,根本就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第三,同样重要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也根本没有列入《三国志宗僚》,如蜀汉方面的陈式、邓良、樊建、费观、高翔、胡济,曹魏方面的陈骞、陈泰、邓敦、丁斐、董寻、郝昭、桓嘉、蒋干,东吴方面的乔国老、大乔、小乔、丁封、全端、全怿、沈莹、张布、张悌、赵咨,其它政治集团的何进、皇甫嵩、韩馥、张济、樊稠、韩暹、杨奉等,都是如此;至于《三国演义》虚构的许多人物,当然更不可能列入《三国志宗僚》。由此可见,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之说乃是粗枝大叶的产物,完全是错误的。那么,《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呢?在《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出版)的《人物》部分总共列出1258个词条;除去28个互见条目(如“阿斗”、“后主”、“先主”等),实际介绍《演义》写到的人物总共1230个。这些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有姓有名,总计大约1000人;极少数没有姓名者,也与其它人物有明确的亲属关系。因此,正确的说法是:《三国演义》一共写了1798人,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约1200人,确实是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有的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人物性格缺乏发展变化,有的人物渲染夸张过分导致失真。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第三篇:《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1、赵云 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 赵子龙单骑救主,赵云截江夺阿斗,赵子龙计取桂阳

2、关羽 性格;正气凛然。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

关云长刮骨疗毒,玉灵泉关公显圣,汉寿侯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云长败走麦城

3、张飞 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

当阳吓死夏侯杰,义释严颜,怒抽邮督。

4、刘备 性格;体恤民情,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

刘备接任徐州牧,白帝城先主托孤,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

5、诸葛亮 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

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见木象魏都破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6、太史慈 性格;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

7、曹操 性格; 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目光敏锐

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杀杨修 杀华佗

8、庞统 性格;敢于冒险 自负 倔强 自信 沉着 丑陋

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

9、吕布 性格;有勇无谋 忘恩负义刚愎自用莽撞 唯利是视

三英战吕布 吕布戏貂蝉辕门射戟濮阳烧曹操

10、袁绍 性格;文武双全 多疑 优柔寡断好谋无断

发兵讨伐董卓,成为诸侯军的盟主 混战中势力扩大成为兵将最多的豪强

11、甘宁 性格;勇猛刚强 忠心耿耿 勇往无前 智勇双全

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

12、周泰 性格;胆气绝伦 服事恭敬 胆气倍人

讨黄祖有功。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

13、董卓 性格;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 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

董卓乱政

14、陶谦 性格;刚直 在官清白,无以纠举 狂放不羁

陶谦三让徐州

15、陆逊 性格; 文武兼备,风流儒雅,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 治国,品质高尚。

擒杀关羽,夺取荆州,16、周瑜 性格;心胸狭窄、妒贤忌能

周瑜打黄盖

17、张辽 性格; 脾气刚烈 果敢 勇猛 智谋过人 处乱不惊

威震逍遥津

18、许褚 性格;智勇双全 粗犷 不善用计

太祖讨伐黄劭、何仪,褚生擒仪

19、鲁肃 性格; 老实 忠烈办事仔细

单刀赴会 草船借箭

20、马超 性格;枪法凶狠 武艺高强

许诸裸衣斗马超 马超飞挑灯夜战

第四篇: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主要故事梗概专题

诸葛孔明——空城计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听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大开城门,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怕城中有伏兵,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刘备——携民渡江

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令其次子刘琮接替荆州牧,刘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在新野也呆不下去了,只得逃出来,因舍弃不下新野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因此就带上百姓一起转移,渡过长江往襄阳而去,因不受收留,只得再次转战江陵,在途中百姓苦不堪言,刘备军队由于百姓的跟随速度极慢,但刘备不愿弃下百姓,最终曹操追兵大至,刘备损失惨重。

赵云——单骑救主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等人走到当阳县,被曹兵截住。摆脱曹兵的追赶,赵云发现不见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军中寻找。终于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将阿斗托付给赵云,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抱起阿斗往外冲,连杀50员曹将。曹操见赵云勇猛,传令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降关羽,派张辽游说关羽,关羽为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暂降曹操。后来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

由于没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杀孔秀、韩福、卞喜、王植、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陆逊——火烧连营

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败蜀军。吕布——辕门射戟

袁术在淮南欲进取吕布所占据的徐州,但因刘备屯驻小沛,恐刘备和吕布联合起来对抗,于是派大将纪灵先去攻打小沛,并预先带了厚礼送给吕布。这时,刘备也写信求助于吕布。处在举足轻重地位的吕布,却已看破了袁术的野心,于是一面收了礼物,一面却在徐州设下酒筵,分别下书请纪灵和刘备赴宴。席间,吕布说明要为他两家解和,并且施展本领箭射画戟,威胁纪灵不得不收兵复命。于是袁、刘的战争,遂暂时中止。

张飞——义释严颜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三国演义》描述严颜后来成为黄忠的副将,跟随其出战,屡立功劳。

张飞——大闹长坂桥

刘备弃新野,走樊城,带着黎民百姓逃亡,行到当阳,曹操追兵大至,刘备军队大乱,将领失散,亲眷不知去向。赵云杀入敌阵,三进三出,单骑救出阿斗,逃到长坂桥,张飞在桥上,命令军队在树林中扬起尘土作为疑兵,自己立马站在桥头,曹兵追至,不敢近前,张飞大喝三声,曹将夏侯杰惊落马下,吓退曹军。

黄忠——定军山

曹将张郃攻打葭萌关,老将黄忠向诸葛亮讨令拒敌,诸葛亮因他年老而不允,黄忠当场舞刀、断弓,于是讨得令箭杀退张郃,并乘胜攻占曹军屯粮之天荡山。黄忠愈战愈勇,又智斩敌大将夏侯渊,夺取了曹军重镇定军山。经过此战,黄忠名气大增,别列为五虎将之一。

曹操——暗杀董卓

大司徒王允心怀旧主,想除掉奸贼董卓,但苦无对策,便假借宴请朝中忠义之士前来祝寿为名,与各人商议擒董卓之策。众人听了,皆放声恸哭。唯曹操大笑,说众人不去想对策,只在此恸哭,怎么能除掉董卓。王允问曹操有何计,曹操说用献刀为名,暗杀董卓,于是王允将自己收藏的宝刀送给曹操。第二天,曹操去见董卓,对董卓说马慢,董卓命吕布去选择良马送与曹操,董卓侧身与榻上,曹操正欲刺杀,把刀间,董卓见衣镜之中曹操拔刀,立即斥问曹操,此时,吕布也回来了,曹操跪地举刀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然后夺马飞奔而去。

曹操——割发待首

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已代。”

第五篇:三国演义人物(最终版)

曹操:他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关羽: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乃至今后华容道“义”释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

刘备: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

周瑜:周瑜是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不允许别人比他聪明,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

鲁肃: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人物。但他也同时是满腹经纶之人。

司马懿:诸葛亮的知音,也是诸葛亮唯一的一个对手,只有他能与诸葛亮斗智。他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人,他为三国鼎立做了完美的收场。

张飞:刘备的三弟,他对两位大哥十分尊敬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却有些鲁莽,但这也正是他讨人喜爱之处。

下载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国演义人物总结

    一、刘备 (一)外貌特点:双耳垂肩,目能自视其耳,双手过膝。 (二)主要性格特点:忠厚善良,仁义重情;胸怀大志;礼贤下士,思贤若渴。 (三)典型情节: 1、刘备携民渡江: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范文合集

    1.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

    三国演义人物读后感

    近日,我读完了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个个有声有色。故事始于东汉末年的黄黄巾大起义,终于三国归晋。这段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其中,我最欣赏的是......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1、 2、 3、 4、 5、 6、 7、 8、 9、 曹操:孟德献刀、煮酒论英雄、官渡败袁绍、跣足迎许攸、挟天子以令诸刘备: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

    三国演义人物对比解读

    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比 内容提要:对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技巧。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得......

    《三国演义》人物系列(一)

    《三国演义》人物专题(一)“义绝”----关羽 形象:丹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 桃园豪杰三结义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情节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一、“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