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最终版)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极为必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一边,不能只照顾到前面,大学生个人价值、能力的实现,应兼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此次,对学院的问卷调查中,以大三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出100份调查问卷,实收100份,回收率达到100%。
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我院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在被问及自己的专业是否具有优势时,15%的学生选择了很有优势,很具竞争力,这些学生98%为理科学生;6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3%的学生选择了处于劣势,不具竞争力。其中,处于劣势的原因,48%选择了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不够壮大;21%的认为学校地处环境信息闭塞。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多与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联系,提供一些用人单位的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动向与前景等)、就业指导(提高面试技巧、应聘成功率,建议增加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加快信息量的流通,增加就业指导报告会,介绍最新招聘信息和市场需求,多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在回答就业途径的选择时,65%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校园招聘和人才招聘会;也有38%的学生尝试网络招聘;此外,广建人际网络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另有31%选择报纸;11%选择电话求职。可见,对于求职的方式和途径,我校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就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择业时,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即将毕业的学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呢?。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13%的人选择1000-1500元;42%选择1500-2000元;21%的人选择2000-3000元;11%的人选择3000元以上;8%的人选择4000元以上;另有5%选择1000元以下。其中,3000元以上和四千元以上者97%为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50%集中在1500-2000元,38%集中在2000-3000元;12%愿意接受1000-1500元甚至更少。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
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67%的人选择了沿海开放城市;17%选择家乡;11%选择内地省会城市;3%选择国外;只有2%选择去西部边远地区。择业考虑时,35%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51%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9%选择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设计,自我选择;2%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从国家需要。问及主要看中公司哪个方面,选择公司发展前景的有72%,选择工资高低的有51%,选择公司重视人才程度的30%。求职时,个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85%认为个人实际能力最重要;32%的人认为面试第一印象很重要;有28%的人选择专业方向;此外,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和实践经验占16%,政治面貌、性别和户口略微不被重视。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
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前去应聘的毕业生门可罗雀,无法吸纳所急需的人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2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达1000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是我国吸纳大学生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常具有更多的创新和个人成功的机会,更强的生产革新和产品更新能力,而且它们的就业岗位的成本比大企业低得多。因而,中小企业的人力成本较低,发展空间广阔。更何况中小企业求贤若渴,人才需求量大。大学生能去这片广阔的天地开拓事业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我国加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大学毕业生数量和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地区之间人才供求结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基层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还十分迫切。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就业,这些地方也是最需要各类人才的地方。基层是年轻人经受锻炼、接受考验、磨练成才的重要场所。到基层工作是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择业观念,调整择业方向,树立到基层以勤奋创业、建功立业的观念,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
签定就业协议时,51%的人选择2年;20%的人选择1年;22%的人选择3年;5%的人选择一年以下;2%的人选择3年以上。关于大学生违约问题,有72%的学生认为可以违约,但学校应该规范;22%的学生认为不能违约,要注重大学生和学校的信誉;但也有6%的学生觉得可以随便违约学校不应限制。作为一名大学生,签定《就业协议书》后要诚实守信,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违约。如果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违约,可按照下列程序办理。首先向已签约的用人单位提出违约理由;其次经用人单位同意后,向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第三持用人单位同意违约的信函和已签定的《就业协议书》交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经审查并向学校承担违约责任后,再领新的《就业协议书》。
另外,对于新出台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审核评分规则》,只有24%的同学选择了解;76%的同学对此并不熟悉。此次实行评分制度将对毕业生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像个人成绩过去只要追求合格即可,但现在必须追求优秀;在奖励表彰一项,注重了学生课业和社会活动的全面发展,学生要想在这一项拿高分,应该从大一阶段开始就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并且有争当学生干部的意识。由于新的评分规则比以前的硬性指标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学生如果在某一方面失分可以从其他方面补回来,例如有些毕业生可能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不高,但如果他有创业的实践或是发明专利,一样可以有加分。据悉,有关部门近日将公布“标准分”,也就是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申请上海市户籍的基本资格分,申请者各项要素累计分值高于标准分即可办理上海市户籍。
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无论正视与否,现实都是客观存在的。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态度是脱离现实,逃避社会。现实是客观的,既有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有不利于自己的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这将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分析与调查报告
这次寒假回家,和同学交流,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大家都开始关注就业了,我们口中所谈论的不再是那些衣服,奢侈品了。更多的人开始把眼光放在这几年的就业形势上。所以寒假和同学走访了几个保定有名的人才招聘会场以及人才中心,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有了危机感,不再觉得自己未来可以不经奋斗,就一片大好了。同时,各个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就大学生就业的几个热点问题,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大学生需求方面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中国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
再次,我觉得应该从大学生本身找原因。作为企业,他所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肯定是建立在员工能为他提供经济效益。显然,能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那么一个本科生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据调查:1.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另外,现在大学生的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吃皇粮、捧铁饭碗”人才教育。大学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党政社团、国家事业、国有企业单位计划分配,工资有一定标准并稳定提高,除了国有企业外,工资来源为财政经费,在过去大学生毕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分配到这些单财政还负担得了。现在,党政社团、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有企业每年也要减出几百万人来。现在还有很多人能从这种思想中走出来。
对于以上问题,首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政府要网开一面,各部门要降低注册登记企业的门槛,缩短开办企业的时间,减少开办企业的审批手续,减免开办企业的各种收费,放开较多的行业让中小企业进入;在企业开办后。银行应当积极地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较多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政府和银行可推出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杜绝政府各部门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这样才能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理想与现实错位、创业意识较差,择业观与现实性存在着矛盾,直接影响到就业。具体表现在: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社会生活的估计往往失之于简单或片面;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把知名企业、大公司、外资企业作为理想的择业目标,不屑于到基层、民营、私营施展才干的机会;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一味追求个人利益,重地位、重名誉,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
业期望值,以至后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显然,大学生所表现也来的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有根本的改善。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性的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正确地在市场中定位,把市场需求和自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目前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每位大学生都应该正视就业问题,正确认识就业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等教育不仅让人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对社会的适应性。受教育而就不了业,就算不上人才;如果是人才,不就业更是浪费。作为大学生,所想的应该是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实现自己追求的价值。今天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应当树立起“哪里有用武之地,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择业观念。大学生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就业观,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转变。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自我,这是最根本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眼界打开一点,把眼光放长一些,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这是最为务实的做法。生存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首要问题,离开了生存,一切将无从谈起。要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移,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比较客观的态度是勇敢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找一份工作,一边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一边根据现实状况和兴趣特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以市场为导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建立,这使广大毕业生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选择职业成为可能。从总体上说,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各行各来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就业困难只是暂时和结构性的,要解诀这一问题,需要广大毕业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就业观念天地宽。
毕业生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和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清晰定位。要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不挑三拣四。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待遇的单位发挥才智和作用。并以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及以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须知(重要!!!)
2012届毕业生就业须知
各位同学,因大家在外实习无法具体一一联系,现我就大家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出解答,请认真仔细阅读:
1,、2月底我将第一次不完全统计就业协议,请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尽快把协议以快递或邮寄的方式寄到学校,邮寄地址:南京江宁区龙眠大道180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夏青 收),5月回校论文答辩,6月回校办理毕业手续时也可交协议。
2、请未缴清学费或住宿费的同学尽快回校缴清,5月前不缴清者毕业时不发放毕业证书。关于就业协议:
1)就业协议上甲方即用人单位盖章必须是单位人事公章,其他财务章,部门章等等均无效。
2)就业协议一式四联,签订协议时,必须在第一连上填写,第三联上必须是复写字迹,千万不可直接在三联上填写。另上交只需交第三联(学校)。
3)协议必须妥善保管,如遗失或者填写错误,可在网上下载正规格式的全日制劳动合同,样板如下:http:///sipweb/files/contract1.doc(不同地区可修改标题,如南京市就改成南京市全日制劳动合同)。
4)签订协议时,一定要写清聘用期限和具体工资待遇,学校要求每月工资不低于1200元,如不准备在改单位长期工作(半年以上),请不要将毕业生双向推荐表原件交于用人单位,可交复印件,签订协议时,可酌情填写聘用期限,如需换工作单位,可与单位友善协商解决,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5)协议签订后尽快上交,协议与毕业证书无任何挂钩,但是就业协议与毕业生档案、报到证、户口息息相关,不及时上交协议的同学无法及时办理档案派遣,无法办理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另外协议上交时间与最后优秀毕业生评比相关。
6)自主创业的同学,或者于他们合作创业的同学,及时与我单独联系处理
7)专转本、专接本的同学,如顺利通过,则按规定上交录取学校通知书复印件或专接本录取证明,如没有被录取,则按规定还是要按时上交就业协议。
8)档案派遣地分两种,一种是派回原籍,另一种是派遣到用人单位。如果是派遣到单位,你可以和单位签协议,然后档案派遣到家里,或者有些同学不准备在本单位长期工作另有安排,等到派遣时候你换了新单位,档案也可以签到今后正式工作的单位。原则性上要求大家档案都派遣回家乡。除非你确定长期在这家单位工作,并且用人单位具备接受你档案的能力(向学校提供接收证明),才能把档案派遣到用人单位。
9)报到证根据协议的上交分批办理,5月前上交的7月初左右可以拿到办到证和户口迁移证。
10)江苏经贸就业网站,上面有最新的就业信息 请大家密切关注!!!
第三篇:不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别样选择
不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别样选择
王先明 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2004级
随着200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铺开,校学工部近来开展的就业讲座活动周,使我们大家都对大学生就业观有了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发现因为大扩招而引发的就业难现象已经显出端倪。面对这僧多粥少的局面,许多人也许已经在思考,除了就业,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答案当然是“有”。不就业,就是近年来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选择,虽然相对于成千上万的就业大军来说,他们只占到很小的比例,但这种逐年上升的趋势却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选择“另类”、“特别”,更因为这种选择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择业观念。
不准备就业者的四种选择:
选择一:考研
考研,是不就业者的首选目标。伴随着本科生扩招,研究生扩招,更让考研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热升温。“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面对着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如找机会多充实自己的“本钱”,为将来就业找一个更高的起点,这几乎是所有考研者的心理。我问了一些考研的师兄师姐,问他们为什么不就业而愿意用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准备考研,他们倒显得很轻松,“之前也不是没想过找工作,但是看以前的就业情况都不怎么合意,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干什么呀,所以就铁了心考研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我。现在这个社会多读点书总是好的,而且找工作也要求个质量,随便找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觉得委屈不是?”,我想这个想法也是大部分考研者的普遍心态的反映,但是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跟风者也不在少数。考研的确不失为暂时转嫁就业危机,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资本的好途径。可以肯定地说,考研热在今后的几年里还会是不就业族的首选。然而,又有很多人提出,难道考研不是就业吗?
选择二:出国
除了考研,出国是不就业者的另一种热门选择。成绩优异的大学毕业生,正在努力地背单词,考GT(GER和TOFEL),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外大学的奖学金申请中,就业这个问题,他们中很少有人在意。就是成绩不算好,只要家里有钱,也能通过中介自费出国。毕竟人才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在很多人眼里,出国已经与前程似锦划上了等号。就算学不到很多专业知识,至少能把个外语弄熟。为了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目标,很多人都甘心情愿的放弃工作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所牺牲掉的,在留学成功以后将以平方倍回报回来,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应该就是他们的想法了。选择工作,选择“保研”,对个别人来说是就意味着平淡,也许安定,但失去挑战,他们不甘心就这么过下去,到国外的顶尖大学深造才是他们追逐的梦。现在的中国有多少人做着这样的梦,无法统计,但它至少反映了一种新的选择:为了自己的前途,勇敢出国一搏,也许有些鲁莽,却体现新一代大学生渴望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愿望。
选择三:创业
比之前两项,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因为创业需要启动资金,需要技术,绝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是没有太多钱的,能拿得出技术成果的大学生更是少数。人们对大学生办的企业注入资金也是顾虑重重。对于现在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经济利益已经不是最看重的方面,他们更注重对经验的积累,创业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就是要当老板,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比起前几年那些为了创业而辍学的大学生来说,现在大学生的创业观明显要成熟许多。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创业“点子”里,除了那些高科技的成果外,还广泛涉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服务行业。这证明大学生创业的视角更广,更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已成为他们新的追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些创业的学生中,也能出一两个比尔·盖茨似的人物。
选择四:自由职业
以前被人们视为不务正业的自由职业,现在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就业与不就业本就不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自由职业的存在,本身就向我们展示着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方式,以及越来越宽广的生活空间。选择自由职业,对我们来说只是意味着多了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尤其是现代的大学生,许多人对于“铁饭碗”这种用词已经不那么在意,学习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理想、快乐、自由,如果我能得到理想、快乐和自由,就是选择了自由职业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些大学生的家庭虽然富裕,但他们是独立的,他们只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他们的父母对此也不过多的干涉。自由职业,也许是现在最酷的生存方式吧。
“不就业”一族的出现反映了今日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他们不再死死抱住学校和教育机关不放,敢于放弃“铁饭碗”,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同时我们也看到,近两年来社会整体就业环境日趋宽松,虽然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真正有实力的人才来说,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选择余地。毕业时选择就业还是不就业,只需要一点无畏的勇气就可以做出决断。因为,即便选错了,依然会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不就业,还需慎重!我们佩服这些选择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们的勇气,就像有人形容的,这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敢想敢做,勇于挑战未来,对个人发展有充分自信的年轻群体。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选择的弊端,在选择不就业时,大学生们应该再多一份慎重。加大就业压力
不就业,看上去是缓解就业危机的一种方式,但是考研,并非每个人都考得起,出国也不是每个人都出得去,毕业生因考研或找到的工作不理想,轻易办理缓就业而加入了这一群体,在就业压力日增的环境下,放弃已有的就业机会与下一届毕业生竞争,将使自己就业难度更大。虚荣、“跟风”不利个人发展
当考研、出国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就会使有些人看不清楚位置,而匆匆忙忙地被卷了进来,也许他们并不适合出国、考研,却因为虚荣而“跟风”加入其中。他们为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活着。在他们看来,只有攻读研究生或者出国,才能持续这种荣誉。而工作总是意味着平凡和单调,甚至是默默无闻,有沦为无名小辈的危险。抱着这种思想读书的学生,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生命真正的意义。
综观四种不就业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毕业生不就业是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为后盾的,这无疑延长了父母辛苦的时间。当然这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也许没有什么,而且只要儿女有好前程,父母也是乐意的。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富裕的家庭,不就业就会继续加重父母的负担,不论是考研上培训班,还是出国,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有的父母为了送子女读书可以说砸锅卖铁了,尽管他们心甘情愿,但是作为儿女,难道不该有些孝心吗?如果能自己赚钱供自己读书不是更好吗?求学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对此还是慎重选择为好。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
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
奖惩情况
2009年春学期获学习标兵
2009年春学期获爱校优秀学生
2009年秋学期获学生干部表扬
2009年秋学期获三好学生
2010年春学期获三好学生
2010年春学期获优秀学生干部
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1、2011.3——2011.4在校参加护理展示会表演,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2、2011.5——2012.4 在南宁市第一人医院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基本掌握了临床操作技能,能做到学习严谨虚心学习。
技能描述
在实习中我掌握了许多护理操作技能,如会阴冲洗、徒手心肺复苏、接生、等等
就业意向
本人希望毕业后能在广西或广东范围内就业。
自我鉴定
在校期间遵守学纪校规,不旷课不早退,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而且认真学习了医学相关学科,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医护人员,我深知责任重大,在校期间,也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锻炼,努力从各方面摄取知识来丰富自己。
作为一名班级干部,我尽心尽力为班级和同学服务,赢得了同学的好评,曾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同时,由于自己较热爱体育运动,多次参加院系的一些体育比赛,在比赛中不仅锻炼了健康的身体,更培养了自己坚强自信的性格,以迎接未来激烈的竞争。
实习期间,我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再这里我熟练我的护理操作技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用我全副的耐心和爱心护理病人,使病人得到良好的照顾,早日康复。在医院实习期间本人担任实习组的组长,[莲 山课 件 ]带领实习组同学认真负责的完成医院交给我们的实行任务,在实习期间大家都无差错事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时,在医院实习中认识了许多其它学校的护生,增加了与其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我喜欢实习,虽然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而不疲。
签名: 黄xx 2012年11 月1日
第五篇: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融教学与社会实践于一炉的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人的一生影响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此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它以马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我们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正是此门课程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础,让我们正确的去认识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让我们都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我认为此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南,对于提高我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正确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
我感觉每个大学生在初进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迷茫,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突然变了一种身份,于是我们开始在这个偌大的圈子内,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方向。我们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使我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对我们来说,唯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当我们以天之骄子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松一口气,不再刻苦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宠,形成自私自大心理,这使我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价值取向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学习松弛,自私自利、不肯付出、敬业意识薄弱,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等。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大学生,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可是我相信每个学校都会有。每天都看到太多光鲜的面孔在校园里穿行,游弋于教室酒吧,网吧,迪厅,他们夜夜笙歌,他们寻欢作乐,他们把大把大把的青春扔在电脑游戏里,扔在迪厅酒吧里,他们学着一切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孩子那样挥霍,他们交朋友、借钱应付恋爱开销,拿着父母给的几千元学费却年年都有功课不及格,拿着父母挤出来的几百元生活费心安理得的花,以维持自己的面子,支撑自己的虚荣心。而身后,有两张包涵期待的脸,有两双望眼欲穿思念的眼神,有两个含辛茹苦的父母,日日夜夜想着盼着,然后辛苦劳作着,想着争气的儿子女儿,盼着他和她出人头地,起早贪黑的为那上万元甚至更多的学费生活费而日夜劳作。这些父母有的是在农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家徒四壁;或者父母都没有工作,半夜两点起来做些早点;或者在城市里摆点小摊,一分一里的与人争,还有忍受城管时不时的暴力执法。他们一年到头也不会买什么新衣服,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去过任何娱乐场所。我想:这个时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让我们引咎发问,引导着我们去认识自己和正处处理周边的大事小情。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所必需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我们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从成为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我觉得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生动而活波的,老师从我们的心理实际出发给我们传经授道,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很多清新的气息。当我看到很多同学那么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当我看到我们不同院系的同学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震撼,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会融合和大胆,老师对我们成绩的肯定是令我难以忘怀的。此门课程的开设是贴近大学生心理实际的,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对思想道德与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这个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
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
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加强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我们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要有塑造自己理想人生的热切愿望。
第二,要有识别是非善恶的足够能力。
第三,要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融教学与社会实践于一炉的,社会实践,人生修养的基础;是推动人生修养的动力;是检验人生修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是人生修养的根本目的。通过选修学习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进行了一次洗礼。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接受了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以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我深知自己的肩负的使命。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续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做生生不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小年强,则国强;小年弱,则国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