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2014年4月自考00031心理学试题
全国2014年4月自考00031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这个学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心理学
2.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科学方法的标准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和
A.可靠性 B.独特性
C.可检验性 D.系统性
3.学生正在教室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来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指向他,这种心理活动称作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识注意 D.随意注意
4.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和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自身的觉知
C.对过去的觉知 D.对将来的觉知
5.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
A.刺激强度 B.神经冲动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适应现象 D.知觉规律
7.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核心为
A.复述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8.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是
A.敏感性 B.灵活性
C.洞察性 D.再定义性
9.3~7岁儿童更多运用的思维种类是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0.为了发现儿童的潜能,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通常采用的心理测验是
A.智力测验 B.性向测验
C.成就测验 D.水平测验
11.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2岁组的全部项目,他的比率智商是
A.100 B.110
C.120 D.140
12.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称之为
A.匮乏动机 B.高级动机
C.成长动机 D.成就动机
13.关于情绪的功能,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A.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B.情绪只影响心理健康,不影响生理健康
C.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
D.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操作效果
14.一个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其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5.在认知类型中,根据大脑左右半球差异而划分的认知风格类型是
A.冲动型与沉思型 B.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C.主动型与被动型 D.系列型与同时型
16.支配型的人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人成为好搭档,这反映出人际吸引中
A.接近性原则 B.相似性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熟悉性原则
17.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尊重需要 D.情感需要
18.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与攻击的关系是
A.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 B.攻击不一定是挫折的结果
C.挫折会引起多种可能的反应 D.挫折与攻击无关
19.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公正阶段的年龄是
A.8~12岁 B.12~14岁
C.8~10岁 D.10~12岁
20.人的感知觉发展最早的是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触觉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认知
22.随意注意
23.群体凝聚力
24.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26.简述功能固着性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27.简述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8.简述成就动机的特征。
29.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
30.简述中年危机的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
3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复习策略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32.运用“大五人格”理论,谈谈如何开展职业选择。
33.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很多人因此而产生焦虑,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谈谈如何应对焦虑。
第二篇:全国2014年4月自考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自考赢家制作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00
3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这个学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心理学
正确答案:D(2分)P10
2.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科学方法的标准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和【】
A.可靠性 B.独特性
C.可检验性 D.系统性
正确答案:C(2分)P5
3.学生正在教室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来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指向他,这种心理活动称作【】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识注意 D.随意注意
正确答案:B(2分)P27
4.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和【】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自身的觉知
C.对过去的觉知 D.对将来的觉知
正确答案:B(2分)P22
5.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
A.刺激强度 B.神经冲动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正确答案:C(2分)P45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适应现象 D.知觉规律
正确答案:C(2分)P50
7.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核心为【】
A.复述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自考赢家制作
正确答案:C(2分)P85
8.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是【】
A.敏感性 B.灵活性
C.洞察性 D.再定义性
正确答案:D(2分)P122
9.3~7岁儿童更多运用的思维种类是【】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B(2分)P108
10.为了发现儿童的潜能,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通常采用的心理测验是【】
A.智力测验 B.性向测验
C.成就测验 D.水平测验
正确答案:B(2分)P155
11.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2岁组的全部项目,他的比率智商是【】
A.100 B.110
C.120 D.140
正确答案:C(2分)P132
12.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称之为【】
A.匮乏动机 B.高级动机
C.成长动机 D.成就动机
正确答案:C(2分)P173
13.关于情绪的功能,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
A.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B.情绪只影响心理健康,不影响生理健康
C.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
D.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操作效果
正确答案:B(2分)P183
14.一个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其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正确答案:B(2分)P192
15.在认知类型中,根据大脑左右半球差异而划分的认知风格类型是【】
A.冲动型与沉思型 B.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C.主动型与被动型 D.系列型与同时型
正确答案:D(2分)P189
16.支配型的人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人成为好搭档,这反映出人际吸引中【】
A.接近性原则 B.相似性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熟悉性原则
正确答案:C(2分)P228
17.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尊重需要 D.情感需要
正确答案:C(2分)P217
18.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与攻击的关系是【】
A.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 B.攻击不一定是挫折的结果
C.挫折会引起多种可能的反应 D.挫折与攻击无关
自考赢家制作
正确答案:A(2分)P266
19.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公正阶段的年龄是【】
A.8~12岁 B.12~14岁
C.8~10岁 D.10~12岁
正确答案:D(2分)P301
20.人的感知觉发展最早的是【】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触觉
正确答案:D(2分)P292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认知
正确答案:(3分)P12
所谓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22.随意注意
正确答案:(3分)P28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3.群体凝聚力
正确答案:(3分)P235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
24.自我意识
正确答案:(3分)P307
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P77
(1)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1分)
(2)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1分)
(3)接触机会的限制,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得到的信息形成了刻板,又由于缺乏直接接触的机会.因而印象难以改变;(1分)
(4)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常与人们的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1分)
(5)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1分)
26.简述功能固着性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正确答案:P119
(1)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功能固着性。(2分)
(2)人们在表征物体时总是按照物体的传统功能,不会变通,在问题解决时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情境。(2分)
(3)有时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
27.简述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自考赢家制作
正确答案:P135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2分)
(1)增长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1分)
(2)稳定阶段: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1分)
(3)衰退阶段: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1分)
28.简述成就动机的特征。
正确答案:P171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2分)
(2)具有坚定信念;(2分)
(3)正确的归因方式。(1分)
29.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P221
(1)信息源;(1分)
(2)信息;(1分)
(3)通道;(1分)
(4)目标靶;(1分)
(5)反馈;(1分)
(6)障碍;(1分)
(7)背景。(1分)
【答对其中5个得满分】
30.简述中年危机的表现。
正确答案:P312
(1)人到中年无奈容颜衰老,功能衰退;(2分)
(2)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空巢”父母感到孤独、失落;(2分)
(3)事业的巅峰期后,对未来没有期待。(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
3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复习策略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正确答案:P102
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
(1)复习的时间: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及时复习可以较大限度地控制遗忘,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必须进行系统的不断的复习。另外可以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3分)
(2)复习的次数: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3分)
(3)复习的方法:较好的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还应尽量地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地进行记忆,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自然就使记忆的效果得到增强。(4分)
32.运用“大五人格”理论,谈谈如何开展职业选择。
正确答案:P19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1)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2分)
(2)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2分)
自考赢家制作
(3)开放性: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2分)
(4)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2分)
(5)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2分)
这五种人格特质也被称为“大五人格”,可以通过NEO-R人格调查表来测定。
33.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很多人因此而产生焦虑,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谈谈如何应对焦虑。正确答案:P275
(1)认清焦虑状况。克服焦虑的第一步,要先认识焦虑症状,以及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
(2)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 ③做记录。(2分)
(3)学会放松自己。焦虑会让我们觉得紧张、担忧和激动,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2分)
(4)运用想像减轻焦虑。想像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然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2分)
(5)进行理性思考。看看自己面对焦虑情景时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考模式,这些思考模式常常引发无谓的焦虑,试试换一种新的思考方式。(2分)
(6)接受专业治疗。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到了干扰正常的生活,就得求助于正规咨询机构的治疗。(2分)
【答对其中5点得满分】
第三篇: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公关心理学自考试题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关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克己复礼”思想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子
2.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方礼仪的一些特点,这说明礼仪具有()
A.约定俗成的规范性 B.推陈出新的继承性
C.民族地方的特殊性 D.由表及里的功能性
3.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即()
A.礼仪的主体 B.个人主体
C.礼仪的客体 D.个人客体
4.对人们的形象起到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作用的是()
A.内在修养 B.仪表
C.行为方式 D.社会地位
5.男子穿西装时,衬衫、西服领带、鞋袜全身颜色不应超过()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6.英国人的馈赠禁忌是()
A.高级巧克力 B.名酒
C.香水 D.百合花
7.参加各项公共关系活动,应按邀请上标明的时间或预先约定的时间准时抵达。我国的习惯是()
A.提前二至三分钟抵达 B.提前八至十分钟抵达
C.晚二至三分钟抵达 D.晚八至十分钟抵达
8.正式谈判过程中,在双方分歧问题上,各自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的阶段称为()
A.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明示阶段 D.协议阶段
9.一般来看,一次谈判成功的是()
A.中期谈判 B.短期谈判
C.长期谈判 D.超短期谈判
10.上级对下级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的文件是()
A.命令 B.决定
C.通知 D.指示
11.海外信函信封的书写要求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写在()
A.第一行 B.第二行
C.第三行 D.第四行
12.参加涉外开幕典礼的主要人员的排列方式应为,面对主席台时,()
A.主人排列在左边,客人排列在右边 B.主人排列在右边,客人排列在左边
C.主人排列在中间,客人排列在两边 D.主人排列在两边,客人排列在中间
13.按展销会内容分,每年春秋两季的广州商品交易会属于()
A.综合性产品展销 B.专项展销
C.室内展销 D.露天展销
14.组织赞助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
A.赞助教育事业 B.赞助体育运动
C.赞助社会慈善和福利事业 D.赞助文化生活
15.赞助调研应该首先考虑本组织的()
A.组织程序 B.经济情况
C.组织规模 D.经营政策
16.国际上一些重大事项往往采取的洽谈方式是()
A.第三地点洽谈 B.主座洽谈
C.客座洽谈 D.主客座轮流洽谈
17.洽谈是重要的商务活动,又可称为()
A.商谈 B.谈话
C.谈判 D.会谈
18.下列关于中国人生价值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是万物之灵 B.仁者爱人
C.重义轻利 D.上帝造万物
19.泰国人见面时双手合掌于胸前,行()
A.十字礼 B.合掌礼
C.合十礼 D.合手礼
20.加拿大的国名别称是()
A.木材之国 B.森林之国
C.花生之国 D.枫叶之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礼仪的构成要素包括()
A.礼仪的主体 B.礼仪的客体
C.礼仪的媒体 D.礼仪的表意
E.礼仪的环境
22.在西方,礼服可分为()
A.正式礼服 B.非正式礼服
C.半正式礼服 D.晚礼服
E.晨礼服
23.交际礼仪的内容具体包括()
A.邀请与应邀礼节 B.见面礼节
C.交际时间与空间 D.宴请礼节
E.馈赠礼节
24.从参加谈判的人数上划分,谈判可分为()
A.混合谈判 B.单独谈判
C.组织谈判 D.团体谈判
E.外交谈判
25.书写感谢信应该注意的礼仪有()
A.尽量用手写 B.尽量打印
C.内容简洁 D.感谢面广些
E.用纸须慎重
26.举办新闻发布会的“由头”及时机有()
A.确定新闻价值 B.确定最佳时机
C.确定公众 D.确定联系范围
E.确定经销商
27.洽谈的礼仪规范有()
A.重视信誉,塑造组织形象 B.要以礼相待,坚持平等原则
C.要讲究文明,注重谈话礼节 D.要实事求是,注重提问方式
E.要将心比心,多替对方着想
28.认为左手是肮脏的,在接递名片时,只能用右手的国家有()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缅甸
E.朝鲜
29.“大藏经”主要包括()
A.经 B.典
C.律 D.令
E.论
30.中国主要传统节日有()
A.元宵节 B.元旦
C.端午节 D.女儿节
E.重阳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礼貌
32.礼仪修养
33.化妆礼仪
34.谈判
35.礼宾次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委婉语使用的艺术。
37.撰写各类文件时需注意哪些礼仪?
38.如何确定展销会工作人员?
39.简述内部交往礼仪的功能特点。
40.公关人员对外交往时应遵守哪些礼仪原则?
五、论述题(10分)
41.试述交际的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42.2008年10月,A公司由董事会组织召开股东常会,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数总计为2000人,该公司认为根据股东大会实行多数表决权原则,遂按所持股份多少通知了其中持股较多的1001人参加大会。会议召开前,该公司要求所有记名股票股东必须将股票交存于公司,否则不得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由公关部经理主持。
2008年12月,该公司由监事会提议又召开了一次股东常会。
问题:(1)A公司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
(2)未被通知到会的股东若对股东会议决议不满,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四篇:北大心理学自考-应用心理学试题
应用心理学试题10-11年
2012-09-29 14:12:42|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应用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10022)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5t')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17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陆志韦B.陈大齐C.周先庚D.陈立
2.心理动力学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华生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
3.认知疗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是
A.格式塔疗法B.个人中心疗法C.合理情绪疗法D.厌恶疗法
4.同某种疾病或后果有特异相关性的行为变量或个体条件叫
A.健康保健因素B.遗传素质C.健康条件D.健康风险因素
5.按照认知疗法的观点,要求事物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发展的不合理的认识叫做
A.绝对化要求B.夸大后果C.主观主义D.过度泛化
6.因为观察者的个人动机或期望等原因导致认识过程出现偏差或失误的现象叫
A.观察者失误B.观察者应激C.观察者偏差D.观察者素质
7.人们往往根据可利用或可获得的知识、概念和事件来达到简捷认知的策略叫
A.简捷认知策略B.可用性启发C.先入为主策略D.第一印象作用
8.在压力情景下,内控者比外控者的运动成绩
A.更稳定B.更不稳定C.更糟糕D.一样
9.个体自身的特点会影响个人空间的范围,研究显示,外向、好交往的人个人空间
A.和脾气比较暴躁的人相同B.和内向的人在公共场合时一样大
C.比较小D.比较大
10.为分辨证据的真伪,有一种办法是让人回忆有关事件的全部记忆,过一段时间后再让他回忆一次,通过这样反复尝试回忆,往往会出现一些额外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同催眠下的回忆相似。这种现象叫
A.晕轮效应B.恢复情景测验C.可催眠性D.实验记忆增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美国匹兹堡大学推销学院院长斯科特是
A.首先制定心理量表的心理学家B.美国第一位应用心理学教授
C.工业心理学之父D.第一家心理咨询公司的创建人之一
12.人格障碍的类群包括
A.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的B.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的C.以观点新颖、独特为特点的D.以紧张、退缩为特点的13.在进行个体咨询时便于运用自我控制的技术有
A.塑造法B.渐隐法C.代币法D.行为契约法
14.在学校运用心理动力疗法时,对于年龄较低的学生较常用的方法有
A.游戏疗法B.艺术疗法C.正强化D.负强化
15.应用测谎仪测谎的关键是要编制相应的测谎问题,在编制测谎问卷时可利用
A.控制问题技术B.测谎技术手册C.犯罪知识技术D.测谎问卷编制手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在进行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基本机制除正强化和负强化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17.运动员在训练中常用的放松方法除逐步放松法和自发训练法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18.在体育运动中,个体是否紧密认同团队的正式目标,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是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表现出来的是________凝聚力,个体是否看重彼此的交往,是否喜欢其他成员,这表现出来的是________凝聚力。
19.人们感到拥挤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受到了他人的侵犯。
20.员工的报酬可分为两大类,以现金方式支付的酬劳叫________报酬;以员工的福利支付的报酬叫________报酬。
21.交通情境包括人、车辆、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2.社会支持和社会接触
23.虚假人才外荐
24.体育运动中的手段性攻击
25.锻炼成瘾
26.人力资源管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精神分析治疗中用到的技术主要有哪几种?
28.预防青少年吸烟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29.健康心理学家解释人肥胖原因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30.简要说明在学校进行团体咨询时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实施过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生活适应良好的标准有哪些?
32.试述体育比赛中的观众效应(包括观众特点、社会效应和主场优势效应)。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应用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1002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真正让心理学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是19世纪初加尔创立的A.颅相学B.催眠术C.麦斯麦术D.人差方程
2.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魏特默B.闵斯特伯格C卡特尔D.斯科特
3.靠着帮助来访者将情绪困扰理性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B.厌恶制约法C.代币法D.合理情绪疗法
4.学校心理咨询师为遇到特殊困难的学生个人或群体提供的咨询服务被称为
A.应性咨询B.规划性咨询C.辅导课程D.组织协调
5.监狱对犯人的治疗中,系统地利用学习原理,增加所希望的行为出现的频率,或者减少问题行为的频率,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
A.环境治疗B.小组咨询C.行为矫正D.心理宣泄
6.因为他人在场,促进了个体的行为能力或水平的现象被称为
A.社会支持B.主场优势效应C.社会促进效应D.社会懈怠效应
7.动物占领、标定和包围一块属于自己的栖息地的行为是
A.攻击行为B.领地行为C.敌意行为D.保护行为
8.由有关专家通过研究某种工作遇到的典型事例(成功或失败,高效或低效,喜悦或烦恼),从而分析该项工作对人的基本要求,此种工作分析方法是
A.直接观察法B.面谈法C.问卷法D.关键事件法
9.在工作样本测验中,对特定工作任务进行动态模拟,参与者可以看到“实况”案例,看到自己行为后果的方法是
A.无领导小组讨论B.公文筐 测验C.商业游戏D.情景模拟
10.劳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感知信息、处理信息,它既不消耗太大的体力,也不消耗太大的智力,这种劳动被称为
A.感知劳动B.认知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临床评估的主要方式除了会谈评估外,还包括
A.智力评估B.实验评估C.人格评估D.行为评估
12.B型行为模式的特点
A.缺乏时间紧迫感B.缺乏竞争意识和敌意C.性格内向D.享受生活
13.假释之所以受到欢迎,主要是因为
A.给犯人以希望和机会B.有利于犯人重新过渡到正常的社会
C.有助于监狱管理D.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
14.环境心理学的主要学术根源是
A.生物学B.心理学C.建筑学D.环境科学
15.人们在产生自利性偏见时的表现是
A.将好的结果归结于外在因素B.将好的结果归结于内在原因
C.将坏的结果归结于外在因素D.将坏的结果归结于内在原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移情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来访者以其隐藏在内心中对别人的爱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叫做___;另外一种是来访者把内心的恨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叫做___。
17.所谓健康,是指生理、___和___方面都康宁完好的状态。
18.学校咨询的重点应当是发展性的指导和咨询,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___和___的发展。
19.霍兰德的人格结构观中,人格可以划分为___、___和角色相关行为等三个层次。
20.人们从事锻炼的理由大致可分为两大类:___和___。
21.医学和心理学把人眼睛辨别物体的敏锐程度称为___,或称为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2.应用心理学
23.A型行为模式
24.观察者偏差
25.人力资源管理
26.催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抑郁症的主要病征是什么?
28.吸烟为什么容易成为长期不断的行为?
29.什么是体育运动中的倒U理论?
30.什么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如何对其进行治疗?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在罪案调查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目击证人证词的准确性?
32.在招聘过程中,如何通过工作样本法进行人员的筛选?
第五篇:2011年高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要以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在研 究过程中尽量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他们
造成不良影响。这一原则是 【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日文版出版于 【 】
A.1962年 B.1972年 C.1982年 D.1992年
3.美国的教育和心理学家根据教育目标把学习分为: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技能学习的是【 】
A.加涅 B.梅耶 C.皮亚杰 D.布卢姆
4.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映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 【 】 A.关键期 B.最佳期 C.敏感期 D.加速
期
5.语言文学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
人为的联系的学习称为 【 】
A.认知学习B.智慧学习C.情感学习D.意义学习
6.桑代克于20世纪初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发展了学习的“联结说”又称为【 】
A.尝试错误说 B.行为习惯说 C.接近条件作用学说 D.经典条
件反射学说
7.从心理结构而言,每个游戏都具有两种成分,认知和 【 】
A.动作 B.情感 C.学习D.心理 8.游戏准备包括: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 【 】
A.游戏表情 B.游戏言语 C.经验准备 D.动作准备
9.道德品质的培养 【 】
A.从培养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开始 B.从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开始
C.从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开始 D.可有多个开端
10.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是【 】 A.社会性 B.社会化 C.社会合作 D.社会性学习
11.在《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一文中明确提出创造性是健全人的本质之一的是 【 】
A.马斯洛 B.卡特尔 C.皮亚杰 D.华莱士
12.在教育活动指导中,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模式是【 】 A.呈现模式 B.行动模式 C.探究模式 D.观察模式
13.用来评价儿童的身体意识、手的灵活性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的儿童发展状况鉴别工具是【 】
A.学前语言量表 B.房-树-人测验 C.动作活动量表修订本 D.皮
博迪图画词汇测验
14.能提供关于特定儿童的日常活动与进步的书面计划与记录的个别评价方式是 【 】
A.活动记录 B.发展状况鉴别 C.协约 D.鉴定
15.幼儿园人际互动的核心是 【 】 A.师幼互动 B.幼幼互动 C.师师互动 D.
幼儿与环境互动
16.关于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负向功能,以下错误的表达是 【 】
A.不利于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 B.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不利于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D.不利于提供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
17.最有名的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系统的提出者是 【 】 A.弗兰德斯 B.瑞安斯 C.
郝基斯 D.特里斯
18.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客观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反映的是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 【 】
A.私有性心理 B.主观性心理 C.虚荣性心理 D.补偿性心理 19.1898年,博霍农对381名独生子女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的是 【 】
A.对偶方式 B.征询意见的方式 C.两难故事的方式 D.削
弱刺激的方式
20.对子女进行良好教育的根本性原则是 【 】
A.以儿童教育儿童 B.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C.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
合 D.规范与自由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奥苏泊尔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 A.接受学习B.机械学习 C.情感学习D.发展学习 E.意义学习
22.观察学习的完整过程涉及四种成分,即 【 】
A.知觉 B.注意
C.保持 D.动作再现 E.动机
23.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 【 】
A.知觉需求 B.缺失需求
C.成长需求 D.动作需求 E.动机需
求
24.我国幼儿园通常把规则游戏又分为 【 】
A.创造性游戏 B.音乐游戏 C.体育游戏 D.智力游戏 E.结构游戏 25.皮亚杰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几个阶段为 【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E.无
律道德阶段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_________与教育的心理现
象及其基本规律。
27.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28.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9.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称为____________。
30.游戏理论“补偿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
31.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地学习方式。它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__学习。
32.目前最著名、应用最广的创造性测验是____________。
33.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应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是____________。
34.以保教结合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育侧重点,把教育活动划分为生活教育
活动、____________和教学活动三大类。
35.亲子互动的层次一般可划分为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运动教育” 37.观察学习 38.显性的教育活动情境
39.角色认知 40.家庭互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2.富有游戏性的活动情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3.运用强化评价法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评价手段时一般应注意什么问题?
44.简述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述操作学习与语言学习特点的不同。46.结合课程决定论和教学设计论对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解,教育活动设计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C 3.D 4.A 5.D 6.A 7.B 8.C 9.D 10.
B 11.A 12.A 13.C 14.C 15.A 16.D 17.A 18.B 19.B 20.
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BE 22.BCDE 23.BC 24.BCD 25.A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学习27.学习 28.奥苏泊尔 29.学习动机 30.弗洛伊德 31.创造性 32.
托兰斯创造性测验
33.自我表现材料 34.游戏活动 35.健全的教育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37.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38.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外显地、直接地对幼儿产生影响的教育活动场景。
39.在三种内隐心理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指互动双方行为主体对自身及对方在互动进程中所
应扮演角色的理解与选定。
40.家庭成员间行为与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①相似性。②原有的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点1分,简单解释2分)42.①一批熟悉的同伴、玩具或者可引发儿童兴趣的操作材料。(1分)②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协定。(1分)③最低限度的指导性行为或介入行为。(1分)④创设友好的氛围,使儿童能够感到舒适和安全。(1分)⑤制定计划,降低儿童疲劳、饥饿、患病或紧张经历的可能性。(1分)
43.①适度。②尽量引导幼儿从自身体验中得到奖惩。③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1点1分,简单解
释2分)
44.①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动因是履行事务性职能而非关注情感。②师幼互动的主导形态是教师主导而非幼儿主导。③师幼互动的行为的主导内容是传授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存规则规范。④师幼互动主体的主导行为是高控制、高约束对高服从、高依赖。(1点1分,简单解释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①在学习方式上:操作学习是以内、外部动作来获得经验的学习,即“动作——经验”,学习动作是学习的载体。言语学习通过语词理解,是“语言——经验”,语言是学习的载体。(3分)②学习内容上:操作学习的知识、技能是言语学习所无法获得的,如游泳、舞蹈等。言语学习的内容是操作学习的深化,或者说,是概括了的操作学习的内容。(3分)③在学习过程结果上:操作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是获得主体的经验。儿童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有一定的被动性,是获得他人
经验。(3分)(适当论述1分)。
46.①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发展为目的,它应有针对性的指向某一部分幼儿。(2分)②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2分)③其基本原理必须以幼儿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相关理论观点为基础。(2分)④应包括长期和短期两种目标(2分)⑤其完成必须有系统的方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