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导论调查报告-关于社区组织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全
关于社区组织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题前概述
国家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迎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复合型和专能应用型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社会问题与公共需求长期存在和不断增长。这就对社区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对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
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作为社区组织的一种形式,它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1980年重新公布。以此为依据,居民委员会首先在市辖区和下设区的市被设立,以后又逐步在镇和乡政府驻地的小集镇被设立。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使得居委会的存在更加具有法合法性。
资料查询
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4、向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调查对象
黄华榶居委会的主任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调查目的了解社区居委会的组成机构,人员分工,听取社区工作人员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认识与需求以及技能要求状况
调查方式
主要通过查阅资料、针对性访谈这两种方式
调查情况
我们通过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收集。之后在我们公管专业师兄的介绍和预约下我们成功联系上了黄华榶居委会负责人的一位主任并表明我们的身份及将要到访的目的。于2010年11月10日,我们如期来到黄华榶居委会该主任的社区,并见到了她,开始了我们的访谈。
以下是访谈的详细内容:
我:请问你们居委会都有哪些部门?
主任:都不分什么部门的,每个人的工作范畴不是硬性规定的。再说,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时候都是一起处理的。
我:那你们的职位分配是怎样的?
主任:主任、副主任,都由居民选举,不由上级直接派任。
我:那么这个社区的居民对你们的工作是否了解?
主任:居民们对我们的工作都不太了解,有时候上门去调查的时候他们就
问一下呗,我:既然居民对你们工作不了解,那你们平时工作是不是很艰难?
主任:也不会,居民们也会体谅我们的,毕竟人力物力有限,但有时候居
民之间也会有一些矛盾,这也是工作的难点之一。
我:那请问您,你们居委会的成员刚进来的时候是否具有相应的技能? 主任:没有,哪里来的什么技能,我们都是进入居委会才开始学习相应的技能,每个人刚进来的时候都对居委会的工作很生疏,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懂得处理我们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
我:那你们刚进入居委会时是不是很难适应工作?
主任:是啊,我们刚进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不过都是这样的,边做边积
累经验,但我们只有9个人,平时工作量大的时候,真的很难熬。我:那现在你们做了这么久习惯了吗?现在还觉得辛苦吗?
主任:当然辛苦,我们居委会这么少人就要管理一个社区的人很多时候都
忙不过来,经常要加班。
我:那你们想过要加派人手呢?
主任:当然想过,不过很难啊。
我:那你们想不想找一些有对应居委会管理技能的人才来加入居委会方
便管理呢?
主任:想,当然想,如果有相应技能的人来加入我们居委会,就更容易管
理我们的社区,也能够更专业的解决居民的一些问题,减轻我们的工作量和难度,社区的秩序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
我:那你们需要有什么技能的人才呢?
主任:技能都不太需要的,但如果要的话,应该需要社工专业的学生的和
实干一点吧。
我:哦,原来是这样,那么你们对你们所需要的人才是否急切?
主任:有当然最好啦,有了这类的人才我们的工作就会轻松一点,效率也
会更高,因为我们现在居委会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这些技能,刚才也说过我们都是进来居委会才学习怎样管理的;但是没有这些人才我们也能坚持下去,虽然这样我们的工作会辛苦一点,既然我们选择居委会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我:那么请问您对我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多少认识?
主任: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我只认识一点,不太深入,我只知道这个专
业应该是关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吧,例如是教育、电力、环境之类吧。我:可能是这个专业是新开的,您不太认识。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包
括社区管理也就是居委会管理的知识。那您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的人才是否合适居委会的工作呢?
主任:如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真如你们所说的有关于我们社区管理的知识的话应该可以适应我们的居委会的工作,只要你们够聪明,肯学习,肯努力一定的能够很好的融入我们居委会这个大家庭的。
访谈分析
一、与主任交谈中得知,居委会
1、一般工作人员少,工资略低;但事情繁多而琐碎;
2、由于缺乏具有管理知识的员工,因而居委会内只有大概的职能分工,组织内部的分工不合理,使得居委会的一些工作很难开展,且办事效率较低;
3、需要的是一些有一定社区管理经验的人,且人员一般是不调动的,大多
为永久性职务。
二、社区工作人员
1、最好能说流利的该地方言以便更好地体现亲民形象;
2、有在基层社区事业单位独立解决具体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要有很好的耐心以及责任心。
三、虽然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人才确实很适合社区管理这个工作,他能使得社
区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和更有效率。但由于社区管理这份工作的待遇过低,事务繁琐过于枯燥单调,这些要求对于现在少经风雨吹打的90后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访谈心得
1、由于今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小型管理理念需要得到更新与替代。作为迎合经济发展需要而新兴的公共事业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赶上了好机遇。
2、社区工作的琐碎性和枯燥性要求我们应该具备不怕苦不怕累,既有耐心又有高度责任心的美好品质。这是对我们公管人提出的一个思想修养高度的要求,需要我们去加强。
3、由于社区人员较少,要想将来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学应增强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区的工作中。
访谈感想
这次的调研工作让我初步了解到了社区组织对我所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这有利于我们去正确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为将来学成后步入社会工作起到了一个探明作用。同时小组一起调研分工也让我体会到管理分工、团队合作以及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篇: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
查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教改00
1姓名:李军平
学号:1011005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大三上学期已经过完,很快就到大四求职的时间了,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现在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业职场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为了充分地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我们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全面、广泛的市场调研,以就业为导向,特此借大三的寒假就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做下调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认真思考自己在今后的专业学习阶段应该学些什么,怎么学习。怎样使自己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对今后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
一、职业前景展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如大连机床集团、华录电子、一汽集团大连柴油机厂、主营塑钢门窗的实德集团、制造大型起重及港口设备的大重集团都拥有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毕业生,随着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日益扩大。
本专业服务面向大连装备制造业,生产一线的电气产品维修工、电子电气产品制图与制板员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岗位的测试员、工艺员。电气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电气产品生产线的工艺技术指导、生产一线的管理及产品检验工作;生产线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维修工作;电气产品装配、维修、售后服务工作;电气产品研制、开发、消化、吸收工作。
面对如今的大学生的求职热潮,求职、就职的前景却并不十分乐观。第一,如今的大学生过于高估自己,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实际地位,弄到最后往往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所以,就业前摆正自身正确位置是首当其冲的。第二,人才观念发生变化。以往的“学历通行证”、“学历敲门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各个公司开始更注重实际性和实用性。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李经理认为,对企业而言,用大专生更经济,用一个本科生,年薪大概在5万元左右,而大专生只要2.5万元足已,而且有的大专生比本科生还要干的好,进了公司之后就不看你的敲门砖了而是你的真实水平,实际的动手能力,因此除非岗位特殊需要,企业一般都不需要高学历人才,人职匹配最重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专业方向工作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专业能力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能力。
2、具备从事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系统运行维护、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熟练使用手工焊接工具,具备手工焊接、拆焊的能力;
4、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选用能力;电子装配、制作能力;
5、利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调试、维修简单电路的能力;
6、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设计线路板并进行仿真;
7、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能对单片机系统设计应用
8、能够设计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编制各流程工艺文件和工具、设备操作规程;
9、具备自动插件机、波峰焊接机、自动在线检测设备、回流焊接机和SMT等常见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
10、具备生产线元件成型、焊修、调试等各工位的操作能力,能够在工艺技术方面指导操作工人;
11、能够进行产品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
12、具备基本的生产管理能力,具有独立工作、着眼全局的整体观点和追求综合效益的管理素质;
13、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能力;
14、具备电气工程行业的职业规范、质量第一的观点、安全生产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5、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
16、能根据原理图或产品调试说明书对设备安装、调试;
17、能正确判断及排除SMT设备的常见故障
(二)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方法能力
1.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2.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不断崛起,国际贸易壁垒的消失等因素的影响,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衡量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使人才交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造成一些走俏专业人才奇缺。
(1)、人才需求数量骤减,供求总量不平衡
在经历了2004年的供求高峰过后,人才市场迎来了 “低谷”。企业所提供的求职岗位逐渐减少,而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却随着高校前几年的扩招逐年增加,出现供远大于求的趋势。
(2)、人才市场供需不协调
各类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心态基本是一样,在进行招聘时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大多是这些企业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因此,在计划的时候,往往偏重于动手能力,而不看重学历。企业真正在管理岗位重用的是经过在基层锻炼后逐级提拔起来的,而不是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但是每一年都有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多数企业就不可避免的选用许多大学生进入生产线,结果必然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但必需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且有两至三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更受欢迎。
(3)、求职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企业需求岗位更多的是集中在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及服务领域,而求职者所提供的专业则侧重于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这些岗位往往需要求职者具备基本的经验及动手能力,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四、社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评价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带着激情去工作等。这些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与此相对应,对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和缺乏团队精神。显然,这样的就业环境,给毕业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同台参与竞争,施展才华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人就会遭用人单位反感的。
总体而言,各类企业对广大大学毕业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同时,他们也客观地指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以及就业质量
(2)、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浮气躁,不愿意接受基层的锻炼,对自身认识不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心理较为严重。
(3)、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反映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
五、人才需求调查的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才供需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相适应的。面对人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应使我们既能学得一技之长,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顺应社会的择业观念
在校期间,我们要通过各种主题集体活动和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实事求是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忘自大,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自强不息,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面对一切困难。我们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主动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中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
价值。
(2)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学习中要通过努力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握学习规律,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弥补单一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和专项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不仅要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学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锻炼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产品的生产、设备维护、生产管理、技术开发、营销服务等岗位工作,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通过这次人才需求调查,发现经过了基础理论强化特别是基本技能重点强化训练的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需求量是巨大的,因为他们迎合企事业的实际岗位需求,而且我院现开设的专业也适应社会未来十年人才需求规律,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电子、电气工程、市场营销、汽车制造、电子商务等专业仍是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现在应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坚持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不断线;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院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按照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系统的、紧贴生产一线要求的实践训练,要初步培养出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我们学生适应现代企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导论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其农村基础实力薄弱,发展水平不高,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黑龙江省农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诸如居民点分散、居住地占地多,以及对取暖供暖的特殊性等。黑龙江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正文:
1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 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村镇“脏、乱、差”问题突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畜禽养殖污染 加剧,农村面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一些乡镇企业违法排污,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危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农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逐步推进,广大农村居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环境状况。
2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过程中,黑龙江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2.l缺乏基于长远考虑的农村环境与设施建设规划
总体来看,农村地区规划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目前尚没有制定全国农村环境保护长远 规划,农村环保工作缺乏全盘性、战略性、长期性的考虑,各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对环境的考 虑仍不够,而且越向村镇一级行政单元延伸,这种问题越为突出。近期,通过进行实地调查 表明,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99%,即使个别村庄已制定规划,通常也没有涉及到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居住区与养殖区分离等环境问题。
2.2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城乡复合污染加剧
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大多数养殖场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许多规模化养殖 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的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黑龙江省是农业大 省,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以及废弃农膜残留是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施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城市工业企业“三废”超标排放,直接威胁到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特别是污水灌溉使农田环境污染加剧,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一些农村地区己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据调查,黑龙江省大面积农田被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同时,乡村工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三废”偷排、漏排等现象十分普遍。
2.3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在扩大
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 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少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 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也正如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全省农村环境污染特点和趋势分析从污染成因上看,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即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超量使用;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等。从全省农村环境质量上看,黑龙江省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成因。从污染对象和污染类型上看,主要有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产品残留三大类型。从全省农业污染区域分布特征上看,城市周边近郊和蔬菜区重于农区;水田区重于旱田区;经济作物区重于粮食产区;种养业生产结构单一区重于非单一区;河
流卜游区重于上游区。农业面源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有些地方的地表水环境容量已经饱和,并且超出了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2.4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黑龙江省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业和农村的环境保 护与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在环境管理体制上出现了“真空”现象。这一点在全省农业环境保 护方面也明显地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康乏,环境保护职 责权限分割,缺少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多头管理,没有形成合力。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立法滞后,指标不一,管理不善,监督不力。还未形成统一的管理 体系。同时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问题表现为: 宣传形式呆板单一,群众学习、了解知识的渠道不畅。一方面,宣传方式陈旧,缺乏生机与 活力;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看报、看电视、看电影难的情况仍然存在。
从总体情况看,由于对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重视、不普遍、不深入,加之农民整体 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地方的农民仍保留传统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 生产方式,对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 生态文明村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势必制约着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3.l财政倾斜,市场化运作,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投入保障
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政策,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省和市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尽快制定出更多的适合于农村的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基础条件。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近期内,要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围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水、农药化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二是要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三是要加人县级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的力度,乡镇和农村可有条件的推广湿地处理模式。四是要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鼓励集中养殖,集中建立畜禽粪便无害化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减少分散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要尽快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基础、项目投入为补助、社会投入为补充、农民投入为主体的资金机制,形成政府引导投入一市场效益回报一农民自觉投入的良性循环。
3.2完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保障作用,扭转人治化,加强法治化,推动黑龙江省农村地 区人居环境建设市场化进程。由此,转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忽视环 境效益,社会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就显得尤 为重要。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 的领导,重视基层环保机构建设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是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极其重要的内容,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真正把农村环境污染防 治工作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树立农村环境管理新理念,开创管理新模式,逐步 建立起层次清晰、结构严紧、责任分明、目标明确的组织体系。同时要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 设,各乡、镇要尽快组建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且要 聘请村级环保协管员,延伸环保管理链,实施县、乡、村三级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健全农村 公共物品法律保障机制,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村民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不同层次的农村公共物品由哪级政府负责以及相应的考核评定办法和对称的财权,有效 克服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上存在的“不作为、难作为和乱作为”问题。
规范管理体制,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为了在黑龙江农村地区有效实施人居环境建设相 关法律,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除继续完善排污许 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 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兽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健 全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提高我区基层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 觉悟,使其能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严格依法办事,作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全省 范围内,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布局、工程立项,土地征用流转、生态移民、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 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必须清晰地界定农地的产权,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各项权益。突出市场调节作用,建立占用耕地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保护耕地的经济补偿机制,建立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制度。利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完善耕地保护的目标责任制。新村镇的规划,尽量安排在荒山荒坡,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确要占用耕地的,要采取“占一补一”的办法垦复耕地,对拆除的土坯房、破旧厕所和猪牛栏圈等地方,能复耕的尽量复耕;不能复耕的,集体统一收回,并按规划标准流转给需建房的农户。
3.3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和完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 责任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把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 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统一。
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区直各有关部门应各 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应做好综合协调 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应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 与管理,做好农村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3.4加强舆论引导,重视科技创新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舆论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舆论推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强大的 舆论氛围。要重视基础教育和科普教育,开展农业及农村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为黑龙江农 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保护农村环境意 识新农村建设要有新的价值理念、新的生产模式、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态文明,要通过报 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保护农村环境,建设资源 节约刑和环境友好型农村的良好氛围,特别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使各级领导干 部和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安全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身体健康 的大问题。同时也要让农民感受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和危害程度,增强危机感、紧迫感 和责任心,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 动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尽职尽力,并在参与中受益。
总之,通过研究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则可以进一步保障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农村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实现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才能更顺利地推进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并没有终止,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下一步如何成熟并推广,实现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需要做更多的研究,笔者将继续关注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蔡为民,唐华俊,陈佑启,张凤荣.2004.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资源科学[J]
2、陈秉钊,李京生,吴志强等.2006.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IM].北京:科学出版社.3、陈才.200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J1.东北亚论坛.4、陈秀山,张可云.2003.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122一128.5、陈友华,赵民.2000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6、冯之浚2004.循环经济导论IM】.人民出报社,145一182.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班级:20080951
学号:2008095108
姓名:张秋月
完成日期:2010.12.8
第四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认真落实“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旅行社、酒店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等,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建设目标。
调查内容:当前旅游业发展前景、旅游人才需求状况、旅行社、酒店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深度座谈、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方法。调查时间:2011年3月11日——2011年4月6日
被调查者:旅行社、酒店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调查人员: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物流系旅游管理教研室教师 报告内容:
一、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资料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收回15份,个别访谈8份。
2、数据分析
1)岗位及人才规格的调查分析
B.旅行社及相关行业
2)本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或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只选取百分比高的课程,其中打星
3)本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和较好的培养方式调查情况分析
6)本专业的对资格证书要求的调查情况分析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主要就行业发展动态、旅游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当前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地域旅游业发展前景
岳阳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素有“湘北门户”之称。岳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岳阳交通体系完整,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由南而北贯通全国;城陵矶港口通江达海;航空运输已列入规划。特别是2009年底武广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岳阳与武汉、珠三角城市的时间距离,为岳阳开辟了更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为岳阳市旅游业持续稳步的发展提供了永久的动力。
“十一五”期间,岳阳市将构建以楼、岛、湖为核心,以湘楚文化旅游线为主体,以洞庭生态和湘阴休闲之旅为左翼,以神秘临湘和平江红色之旅为右翼的蝴蝶形旅游空间格局;重点建设名楼名水旅游区、民俗古村旅游区、龙舟文化旅游区,逐步开发洞庭生态旅游区、神秘临湘旅游区、平江红色旅游区、湘阴休闲旅游区;深度开发和全面完善洞庭观鸟、龙舟竞渡、团湖采莲、汨水漂流、寻爱君山岛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岳(阳)常(德)高速,打通长沙—张家界—常德—岳阳—长沙的环形旅游线;依托武(汉)广(州)客运专线,加快武汉、广州客源的进出速度;立足“天下水,天下楼”的资源优势,全力推广“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旅游总体形象,办好节赛活动,做大、做强、做响洞庭湖旅游品牌;主动与旅游热点城市合作,共同开发长沙—岳阳—韶山湘楚文化游、重庆—宜昌—岳阳长江三峡游、长沙—张家界—岳阳名山名水游、岳阳—武汉—南昌三大名楼游、岳阳—赤壁—荆州三国古迹游等区域性旅游精品线路。
2010年,市长黄兰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面落实《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推动岳阳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升温,逐步建成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岳阳已成为湖南省主要的旅游区与华中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二)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1.人才培养规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旅行社导游,计调,销售;景点景区讲解服务和旅游商品销售和高星级饭店客房、餐饮、前厅等基层服务,领班、主管等基层督导管理,中层管理和饭店营销等工作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2.职业岗位群:(1)旅行社: 导游、计调、营销;(2)高星级饭店:客房、餐厅、前厅服务、领班、主管、营销;(3)景区景点:讲解服务、旅游商品销售。
(四)职业岗位群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知识是: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礼仪知识,导游业务知识,旅游营销知识,管理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会计知识(包括人民币识别、点超、会计凭证的填写、填制会计报表、做账与报账等)。酒店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知识是: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理论知识,礼仪知识,菜肴、酒水知识(大酒店的急需人才:点菜员),酒店营销知识,酒店管理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知识(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讲,作为酒店的中层管理,要能看懂财务报表,懂成本核算等财务知识)、酒店英语(特别是涉外酒店,英语沟通能力好就等于成功了80﹪,涉外酒店的成功=英语+做人+做事)。
2、能力要求
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员工最重要的能力是: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与英语口语),旅游接待能力,产品销售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完善能力。
通过对酒店的调查发现,企业认为员工最应该有的能力是:客房、餐饮操作能力,对客服务能力,点菜技巧,商务服务能力,前厅接待能力,办公室接待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行政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完善能力。
3.素质要求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是:(1)思想素质,主要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年轻的女孩子,能抵御酒店一些客人的诱惑)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保护好酒店的财务、客人的财物),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特别是职业忠诚度。(2)身体、心理素质,一般来说,服务行业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既要求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较强健的体魄,能适应紧张高强度的工作;并且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应急技巧。(3)基础文化素质,包括文、史、地、政策法规等。(4)交际礼仪素质,旅游行业综合性、开放性强,是一个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行业,行业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有良好的礼仪素质。(5)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职业理论。
(五)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的方面
1.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包括对职业的认同感、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职业忠诚度的培养。2.加强体能训练,培养吃苦耐劳精神。3.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受挫折能力。4.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5.加强沟通应变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6.酒店加强形象气质塑造、语言表达、酒店英语口语等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或措施 1.加强专业教育
①专业教育目的要明确。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树立信心;让学生从分了解职业岗位及要求,培养职业意识、确立学习目标、准确职业定位并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②引入行业标准,将新版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作为一门课程。
③专业教育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假期实践、企业观摩与实践等,除了开设相关的课程外,可请企业专家讲座。
2.课程设置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
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手段、根本途径。根据调查中显示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一线岗位服务能力、基层管理能力。课程应按以下模块设置:公共课模块、岗位能力课模块(旅行社导游、计调及外联;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厅服务员、酒店部门主管、领班;景点服务员)、选修课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拓展发展能力、通用技能、人文素养)。
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指教学中突出职业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在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技能,通过酒店真实案例和酒店真实情景模拟加强教学的效果。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旅游行业比其他行业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培养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应有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形式(专业认识实习、课堂实训、实验室模拟实习、旅游企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等);各实践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考核制度等。
5.根据旅游行业季节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假期,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商贸物流系旅游管理教研室
二0一一年四月十日
第五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一、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旅游业的三大主要支柱是旅行社、酒店和景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也是旅行社、酒店和旅游景区。有研究报告指出,与旅游业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行业和部门有109个之多,而且外延还在扩张。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全世界境外游客的总数将达到10亿人次,2020年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上个世纪末旅游业已经超过了汽车业、钢铁、石油等产业,旅游业在全世界的整个生产总值中现在大约占10%的份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路透马德里1月18日电---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秘书长塔勒布 瑞法依(Taleb Rifai)周一表示,该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旅游业将增长3%-4%。
2009年,我国的旅游业将会面临一定的机遇,同时也会有很大的桃战。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一是国际市场的冷清。二是国内市场的火爆。
首先,从入境旅游市场来看,受国际金隔危机的影响,入境旅游市场将面临继续低谷状态。并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国外居民收入还有可能继续下降。这将导致国际旅游需求和消费的缩减。所以入境旅游市场可能会较冷的情况。其次,出境旅游,出境旅游将面临增长滞缓的可能,如果金隔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缓慢,则国内经济形势及国家政策将会不支持出境旅游市场的高增长。各种出国考察和商务活动将受到严格的控制。这使得出境旅游市场将面临低谷。
其次是国内旅游市场,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刺激旅游投入的总方针下,旅游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将会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将对提高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的丰富,将会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以此来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并且,国家为配合扩大内需政策的需要,确保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陆续提出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地震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计划”、“藏区旅游发展推动计划”,“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入境旅游发展计划”,“上海世博会全球推动计划”,“全国十万导游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的计划。来推动和鼓劲福利旅游、乡村旅游、农民旅游、商务考察旅游。这
将会对国内旅游市场带来较大的机遇。
再有,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的政府及团体都会围绕“六十大庆”这一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国庆的八天假期,也会为旅游市场的活跃起到一家的促进作用。还有就是奥运效应将在09年有一个飞跃,北京现在成为许多农村人的向往的地方,自从国家大力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现在的农民已经富裕起来了,坐一趟飞机,去一趟北京已成为他们的一种心愿和向往了,那么09年的“低价旅游”将有可能成为他们出游的最好时机了。因为受金隔危机的影响,许多酒店宾馆、景点和航空公司都会出现大幅下降。还有国际油价和劳动力价格、原材料的下调。旅游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刺激农村人出游欲望。还有一个也比较重要的原因,不知是否正确,我们也不愿意提到它,那就是地震,现有的农村人也看得很开,辛苦一辈子,赚了点钱,也许那一天一震,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现在的生活好了,也不愁吃穿了,不要把钱留到棺材里去,所以都想出去走走看看我国的大好山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部份人群动起来后将在旅游市场占据相当大的.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加。由于农村地区的旅游投资产出快、劳动力价格低廉,农村地区由旅游投资带来的就业人口增加比城镇更为明显。另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直接就业1人带动间接就业4.3人,但我国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特征较为明显,带动就业人数相比其他国家更为显著。2008全国20691家旅行社,新增加971家,同比增长4.92%。其中,国际社增加132家,同比增长7.18%;国内社增加839家,同比增长4.69%。据有关部门预计,未来10年,中国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近百万人,而中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15万名左右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紧缺。从这方面来讲,旅游业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职旅游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形势
1.2009年,全省旅游市场开发风生水起,好戏连台。
2009年,是湖南旅游业“动作”频发的一年抢抓机遇,做大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瞄准国内游和省内游市场,旅游部门已经或即将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强力撬动旅游内需。
元月,在全国率先启动“湘景·湘游—湖南人游湖南”、“湘景·湘约—中国人游湖南”系列活动,将百万旅游消费券、千间免费客房、万张景区门票免费提供给公众;
3月,联合省委宣传部启动“坚定信心保增长—走进市州”暨“春游潇湘”大型采访,对各地旅游进行精彩报道;
5月,推出“锦绣潇湘红五月,快乐湖南自驾游”,引来省内外万台自驾车畅游湖南;
6月,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幕,红色浪潮席卷湖南;
9月,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盛装迎宾,引发全省旅游狂欢;
10月,举办“秋韵潇湘”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和“与祖国同喜庆暨看世博?游潇湘”主题活动;
12月,借助武广高铁开通,推出“体验梦幻高铁,免费畅游潇湘”主题活动,高铁游湖南一时风靡。
3、红色旅游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加快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出游能力迅速上升,旅游活动空间不断向外围扩展,对下代的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推介,导致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被称作全国独一无二的伟人故居“金三角”。几十年来,湖南“红色”景区经久不衰。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故居在过去的40年里共接待中外游客多达5000万人次。
4、经济快速增长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未来几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与国内外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将显著改善,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十一五”期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继续得到宏观政策的支持。
三、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景点开发进人新一轮的热潮,由以前的政府主导开发转为以企业资金为主承包开发和经营,并且集中在中小型景点、休闲度假型景点,因此,就迫切需要一
批旅游地景区经营管理人才,能以景区为中心开展促销活动,通过经营和策划,树立旅游地品牌形象,这对高校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目前旅游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据调查,目前旅游市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来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向文化考查型、生活体验型转变。市场发生了变化,但旅行社还没有做好准备,但哪家旅行社率先开发文化考察团、生活体验团,哪个旅行行社就会占领市场先机。虽然金融危机明显影响到了旅游业,但只要经营对路、开发适合游客的需求的新的旅游产品,未来的旅游业还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旅游已不再是那种全陪导游一路陪着观花的马队走一遍就行的旅游,它需要导游人员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有更高的服务水平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业总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相对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来说,专业旅游人才显得十分紧缺。要求学生具备旅游行业的基本管理知识、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组织、决策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和主要国家的风俗习惯、交往礼仪;熟练应用外语、计算机管理和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主要岗位有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人员、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导游业务有关人员、宾馆、旅游管理人员、酒店营销人员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旅游行业将全面面对旅行社的竞争。失去了政策保护伞的民族旅游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而旅游人才的竞争将是这场角逐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一批原有的旅游从业人员会因不适应现有的旅游业的发展而被淘汰出局。对于出入境旅游来说,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旅游专业水平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和交际能力。因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人才对于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