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模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赏析: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内容来自http://,另推荐谜语网http:///
第二篇:《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四、朗诵
听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
推荐学生朗诵
老师给些朗读建议
五、上阕分析
提问:给上阕分层,每层讲的什么?
明确:
第一层: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
点拨:前三句的词序和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
请学生体会“独立”一词的表现力。
“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第二层: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
由“看”统领,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
“领字”的常识:领字又叫“一字逗”。它只有一个字,常冠于一句或数句之上而又不断开,诵读时只作语音上的小小停顿。主要由副词和动词充当。
提问:毛泽东看到哪些景物?
林江舸鹰鱼万类
这些景物有没有共同特点,请用一两个词来形容。
视觉上的开阔,心灵上的跳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里,我们就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了,秋天在众多文人墨客眼里,是“悲”的代名词,在我国古典诗词里,古人多怨秋、悲秋,把秋写得萧杀悲凉,如“自古逢秋多寂寥”“万里悲秋常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为何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闹?
毛泽东具有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这首词中的秋天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这些景物是带上毛泽东主观情感的意象。
这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湘江秋景图不仅与毛泽东的激昂情怀与乐观精神息息相关,也离不开诗人自己深厚的炼字功底。我们再来具体赏析一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拟人手法。
漫江碧透:江水的清澈
百舸争流:拟人手法
鹰击长空:显示出雄鹰的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飞)
鱼翔浅底: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游)
万类霜天竞自由:拟人手法。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都)
小结:这幅秋景图,选景典型、色彩绚丽、视角多样(上下、远近)、第三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提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的仰天发问,可以看出毛泽东具有怎样的情怀?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总结上阕,朗读。
六、下阕分析
上片中,作者记游、写景、思索,面对生机盎然的秋景生发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作者则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并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提问: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投影显示史诗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提问:赏析重点字词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中流击水”的典故:《晋书 祖狄传》:祖狄中流击楫而誓曰:“祖狄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名词。在这里表现了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总结: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七、总结全词。
该词上阕重在写景,描绘了一幅生机蓬勃的寒秋图。下阕重在回忆,展现出一群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形象。无论是写景还是回忆,都穿插着作者复杂的情感在里面。有热爱壮丽河山的欣喜之情,有面对黑暗中国的愤怒之情,有面对峥嵘岁月的激情,有立志改造旧世界的豪情。这些情感之间的联系是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在这首词中,毛泽东始终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八、拓展阅读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思考:上阕作者借战地黄花表现了战斗者怎样的心情?
豪迈、喜悦的心情。
下阕中为什么说秋光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作者实际赞美什么?
因为秋光虽不及春光和煦、温情,但秋光自有一份豪迈、博大、强劲的伟力。赞美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cn/beik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1344
第三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精品教案)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的】
2、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和欣赏,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设想】
1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2、启发式导读。
按诗词阅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的主要过程为:读释——串解——赏析——悟旨,期间,利用课文注解和教学幻灯片材料作为辅助手段,师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均是其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了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立志,早成才。
毛泽东诗词,我们在初中里已学过《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二、解题和背景介绍:
1911年,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主题曲)。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到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经长沙赴广州接办 1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水陆洲、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追述往事,写下了这首词。
三、全诗导读
上阕导读:
第一层(第一个整句)
【读释】
1、寒秋:深秋。2湘江北去:湘江,源出于广西灵山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汇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为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串解】
提问: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明确: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赏析】
提问:从上阕看,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几条?
明确:其一,点明时令;其二,交代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其三,引出作者;其四,作出铺垫(A、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图”作铺垫;B、为下文“万类„„”的哲理作铺垫)。短短十二个字,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还要注意:“独立”、“寒秋”二词的巧妙: “独”字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应,说明作者形独而心不独。“寒秋”,秋深有寒意,因为深秋,所以枫叶才会“红遍”;因为深秋,江水才有“碧透”之状;因为深秋,才觉“长空”,才能赏雄鹰搏击。可见,这些匠心独运的字词,要从宏观来把握,方悟其妙。“独立寒秋”,表面是切合时令特点和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是“反弹琵琶”,“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第二层(第二、三个整句)
【读释】
1、万山红遍:万山,指湘江两岸岳麓山和附近的许多山峰。红遍:红尽之意。
2、漫江碧透:漫江,满江,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用一个“漫”字来写它,可谓恰到好处。碧,极言江水之清;碧透,即江水碧绿之极;透,同“遍”意相近,程度副词。(一说:“透”,言水清。)
3、百舸争流:舸,大船;百舸,许多船。争流,争着行驶。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宇宙成物;霜天,秋天;竞,竞相,争。
【串解】
远望许多的山上,重重叠叠的枫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般;近看碧绿至极的湘江上,无数的船只在争着行驶。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鱼儿在清澄的江水里自由轻快地游动,宇宙间的万物,都在这深秋的时节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提问:这个“看”字,总领几句?诗人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湘江秋色图”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
1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
2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浓,“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锤炼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古诗词的欣赏,捕捉关键性的词语作分析,是一种重要方法,其技艺往往体现在用词上,而用词的技巧又往往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锤炼上。)
远望——万山红遍(高)[群山]
近看——漫江碧透(低)[江水]
仰视——鹰击长空(高)[长空]
俯视——鱼翔浅底(低)[水面]
动作之劲——“争”“击”“翔”
色彩之浓——“红遍”“碧透”
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算
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类别之齐——动物、植物、人物、环境
[扩展]由实而虚,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
由眼前自然景物到所有自然景物
由自然景物到自然界的主宰——人
这是感情的升华,物我同一,诗情与哲理同一。
第三层(第四个整句)
【读释】
1、怅寥廓:怅,感慨;寥廓,宇宙的广阔。大千世界。
2、苍茫大地:苍茫,旷远迷茫。
3、谁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升沉,消长,兴衰。
【串解】
面对这勃勃生机的一派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赏析】
联系时代背景,深悟“问„„浮”句的含义。这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该由谁主宰,这世界,这国家的命运该由谁来掌握?透过这一非同寻常的询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虽问而不答,但答案可悟,下阕结尾,予以呼应,显章法之谨严。
【悟旨】
“主沉浮”是诗人及其同伴的远大理想,是诗人革命一生的主线,年轻时确立的这一理想,成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也是词意升华的表现。过渡语:上阕写“今日之游”,描眼前之景,提出“谁主沉浮”之问;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之峥嵘,回答“谁主沉浮”之问。
诗人是在思考谁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个问题中转到回忆往事的。
下阕导读:
第一层(第五、六两个整句)
【读释】
1、携来百侣曾游:携,同;来,助词,无意,又如:“归去来兮辞”;侣,革命战友,百侣,很多伴侣。
2、峥嵘:原指山势高峻,词中指不平凡。
【串解】回忆过去,曾经与许多战友在这里浏览聚会,度过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赏析】从上阕的“独”游,联想到过去的“百侣曾游”,前后呼应,过渡自然,别具深义。“峥嵘岁月”引起下文的忆述。
第二层(第七、八句)
【读释】
1、恰:正当。
2、风华正茂:茂,盛也;风采才华正盛。
3、书生:同学。
4、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当;遒,强劲有力。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点,评论;江山,国家天下大事;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6、粪土: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粪土,视„„为粪土。万户侯,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串解】那时,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斗志旺盛,经常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一般。
【赏析】 一个恰字领起,像上阕的被领起部分一样,用铺陈的手法,使诗句连贯而下,非常有气势,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推向一个高潮,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读着这几句,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在岳麓山上,湘江水旁,慷慨激昂,陈述志向的情景。这种气势多么豪迈,这种气势多么磅礴!
【悟旨】忆往昔,意在话今朝,诗人铺陈昔日情景,意在用艺术的形象,回答上阕的“谁主沉浮”。
第三层(第九句)
【读释】
1、中流击水:中流,江心水深处;击水,游泳。作者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之句。
2、遏:阻止。
【串解】还记得么?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飞速前进的船只。
【赏析】用询问,引出诗人及战友们当年搏击波浪的画面,使词的收尾谊迈有力,富有气势,整首词昂扬激越的风格在结尾处越发充分表现。寓意深刻,含蓄隽永。一“击”一“遏”,其实力至强,其神至壮,刻划出主人的激昂情态和英武精神。
【悟旨】诗人收篇句的寓意,在回答上阕的询问:“到中流击水”的英豪就是“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到中流击水”实际上喻示他们必将是革命狂澜的掀起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小结:
1、主题思想: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作者及其战友们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2、写作特点:
(1)用词精当,写景传神。
(2)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3)前后呼应,布局严谨。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第四篇: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教案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教案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中学于红霞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
¨
1、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
2、鉴赏词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
1、理解毛泽东,真正领会词人博大的胸襟以及鉴赏词的方法。
教学设想:
¨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气氛和词人博大的胸怀。
¨
2、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词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方法:
¨朗诵法、点拨、讨论、合作探究、讲析相互结合的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二、简绍词的有关知识 :(学生介绍,师补)
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
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词的分类: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三、介绍写作背景:(生介绍)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四、指导朗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舸(gě)怅(chàng)寥(liáo)廓(kuò)遒(qiú)遏(â)
五、教师读词的上阙:
1、词上阙的分析:
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这首词以“长沙”为题,不妨看成一篇记游之作,那么作者是如何记游的呢?
2、教师范读前三句──“起句”:
⑴ 问:作者在这里向我们交代了此游的哪些情况?
时间:深秋。
地点:橘子洲头。
游者:独。
⑵ 教师点拨:前三句的词序和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
学生调整语序,说出大意:
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独立”一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
(3)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
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4)用散文化语言描述画面:(生)
3、教读中间七句──铺叙:
⑴ 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
中间七句。
⑵ 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
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⑶ 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 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4、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
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学生默读这七句,并想象作者描绘的图景,配合展示多媒体图片)
8、通过对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比较: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
小结:“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9、教读最后三句──“煞尾”:
⑴ 指名说出大意:
面对广阔的宇宙,作者深深思索,向苍茫的大地发问,这一切升沉究竟由谁主宰呢?
教师小结: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这是作者由观览景物进入理性的思考,是“独立”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家向旧社会,旧秩序的挑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片中,作者记游、写景、思索,面对生机盎然的秋景生发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作者则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并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阅读“起句”
1、指名朗读。
2、将这两句恢复成正常的语序:
明确: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
3、小结:这两名是作者总写过去的日子。
三、阅读铺叙
1、导入 :“携”、“忆”、“记”怀人忆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1、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2、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期,主
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3、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4、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2、讨论:“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3、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朗读提示:要读出情志。
4、总结:这七句是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分写。
五、阅读煞尾:(后3句)全班齐读:
手法:情中显志
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生: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师:用散文化语言描述?
师:主要内容: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
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总结:
这首词上阕写景,用精当、形象的词语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景色,以设问结尾,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结尾仍用设问句,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祖国的命运和革命未来应该由博大胸怀、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来主宰。作业[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这首词,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
文。
(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上阕 雄奇壮观之景 以写景抒心中之情
下阕 刚健有力之行 借叙事传人物之神
第五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姓名:王影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21103022032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一如这首词一样《恰同学少年》是一部红色经典青春励志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以及改造旧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他们发奋读书学习,关注社会发展,心系祖国动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传统,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发,胸怀天下。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震撼着我,激励着我。现在的我与当时的他们年龄相仿,他们的胆识与气魄让我深感敬佩。如果时空穿越我愿与他们一起度过那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恰同学时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那时的毛泽东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家庭的孩子,家境贫寒,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尚难解决,求学之路更是坎坷艰难。庆幸的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免收了学杂费,才让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纵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学费发愁。我们的学习环境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上了大学的我们学习能力却在逐步丧失。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现在的努力而寄未来的希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我们生活安逸,往往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杨昌济在为同学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问了每个同学的理想是什么,有的说想做战国时的大将关羽,有的想做老师,有的想顶立在天地之间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可是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不会在像小时候一样做着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梦,可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毕业后能做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不敢在轻言了。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看完《恰同学少年》让我对毛泽东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曾经也是那么的狂放不羁与离经叛道。他爱读书爱学习爱提问爱思考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还有他那一呼百应的魄力,和特立独行的作风——在风雨中锻炼,迎着风雨歌唱,用冷水洗澡。这种越是风霜雨雪越是敢于挑战的勇气与毅力不得不让人钦佩。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在湖南第一师范院校的几年十分耐人寻味,他和他的同学们满怀崇高理想,一起登岳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们关心国事;他们忧国忧民,指说江山社稷大事;他们爱憎分明,激浊而扬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常形之于文字;他们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地痛斥他们的行为。
令我佩服的还有毛泽东的师生情谊。他与杨昌济的师生情谊,与黎锦熙的师生情谊都是值得歌颂的。他们的师生情是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尊师重教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从小学就接受到的思想,可是就连这种小学教育我们没能学好,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有些同学见到老师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尊师最起码的要求我们都没有做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同样我也敬佩毛泽东和他同学之间的友谊,不管是毛泽东为了帮朋友顺利考入第一师范而代写入学考试试题还是萧子升帮他练字,还有他数理化不及格时蔡和森的真切教导,都让我们对他们纯洁的友情深感敬畏。他们之间的交往从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都是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这样的友情在这个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翁,我们已成年已经明白什么是责任,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自己我们都该勇于承担起属于我们的那份责任,好好读书认真学习,珍惜大学四年时光,学有所成。毕业后的若干年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