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11年)
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11年)
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11)56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1)5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限于 下列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交通、海洋、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
其他事业单位。
(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范围。
(三)对于部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增挂企业“牌 子”)的事业单位,在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如明确按事业单 位属性管理,可纳入改革范围,今后工资(津贴、奖金)福利退休等 待遇统一按照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规定规范管理,不得“两头占”。
列入范围中,凡因受处分〈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以及立案 审查仍在审查期间的人员,暂不参加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待结 案后再研究确定。
县以上城镇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参照事业单 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执行。具体办法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
二、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 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 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下同)。
(一)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 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
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 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 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 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详见附表1至3)。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 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详见附表1至3)。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 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 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各类各级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是:
1.专业技术岗位。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 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 级岗位1级。
2.管理岗位。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 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 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3.工勤技能岗位。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 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三)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 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1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地区附加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对于教育部门的绩效发放,原则上大学高于中学8%,中学高于义务教育阶段(幼儿)10%。
(四)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 补贴。按照国家规定,我省工作人员均不列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 津贴范围。
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对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 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倾斜。国家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实行统 一管理。
三、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一)岗位工资的实施。
1.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 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O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 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 资标准的人员,需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 员,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 员,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 员,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含小学三级教 师,下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拉聘 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用为正高级专 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为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 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 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 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2.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下同)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部级正职 岗位的人员,执行一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部级副职岗位的 人员,执行二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四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 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 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 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 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 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岗位(职级j下同)按干部管理权限由聘 用(任命,下同)机关(单位)确定,单位机构规格为副厅级、副处 级、副科级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按实际聘用的职级进行套改。
3.工人。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 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 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 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 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对岗位总量、结构比例 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进行管
理。
(二)薪级工资的实施。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 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详见附表4至6)。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 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 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 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的计算截至2010年6月30日。
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 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所聘岗位的 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接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 工作人员见习期或初期执行期满后薪级工资标准的,执行相同学 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期或初期执行期满后的薪级工资标准。
(三)绩效工资的实施。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我 省适时制定全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意见。各地区、各部 门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 绩效工资分配的具体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在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 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 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 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
(四)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实施。
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对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 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倾斜。此次改革时,我省事业单位特殊 岗位津贴补贴仍按国家现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今后,国家对事 业单位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将实行规范管理,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 贴补贴政策和规范管理办法,规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标准 和实施范围,明确调整和新建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条件,建立动态 管理机制。除国务院和国务院授权的人事部、财政部外,任何地 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固和提高标准。
第二篇: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11
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11年)
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11)56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1)5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G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交通、海洋、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
其他事业单位。
(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范围。
(三)对于部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增挂企业“牌 子”)的事业单位,在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如明确按事业单 位属性管理,可纳入改革范围,今后工资(津贴、奖金)福利退休等 待遇统一按照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规定规范管理,不得“两头占”。
列入范围中,凡因受处分〈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以及立案 审查仍在审查期间的人员,暂不参加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待结 案后再研究确定。
县以上城镇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参照事业单 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执行。具体办法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
二、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 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 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下同)。
(一)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 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 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 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 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详见附表1至3)。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 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详见附表1至3)。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 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 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各类各级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是: 1.专业技术岗位。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 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 级岗位1级。
2.管理岗位。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 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 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3.工勤技能岗位。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 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三)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 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1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地区附加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对于教育部门的绩效发放,原则上大学高于中学8%,中学高于义务教育阶段(幼儿)10%。
(四)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 补贴。按照国家规定,我省工作人员均不列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 津贴范围。
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对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 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倾斜。国家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实行统 一管理。
三、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一)岗位工资的实施。
1.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 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O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 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 资标准的人员,需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 员,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 员,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 员,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含小学三级教 师,下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拉聘 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用为正高级专 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为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 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 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 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2.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下同)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部级正职 岗位的人员,执行一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部级副职岗位的 人员,执行二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四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 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 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 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 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 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岗位(职级j下同)按干部管理权限由聘 用(任命,下同)机关(单位)确定,单位机构规格为副厅级、副处 级、副科级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按实际聘用的职级进行套改。
3.工人。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 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 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 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 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对岗位总量、结构比例 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进行管理。
(二)薪级工资的实施。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 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详见附表4至6)。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 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考核不计 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 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的计算截至2010年6月30日。
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 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所聘岗位的 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接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 工作人员见习期或初期执行期满后薪级工资标准的,执行相同学 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期或初期执行期满后的薪级工资标准。
(三)绩效工资的实施。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我 省适时制定全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意见。各地区、各部 门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 绩效工资分配的具体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在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 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 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 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
(四)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实施。
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对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 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倾斜。此次改革时,我省事业单位特殊 岗位津贴补贴仍按国家现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今后,国家对事 业单位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将实行规范管理,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 贴补贴政策和规范管理办法,规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标准 和实施范围,明确调整和新建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条件,建立动态 管理机制。除国务院和国务院授权的人事部、财政部外,任何地 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固和提高标准。
四、工资分类管理的实施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 的不同类型,实行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 和标准,绩效工资根据单位类型实行不阔的管理办法。
绩效工资作为事业单位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工资收入构 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更好地体现激励 功能的主要途径,又是实行工资分类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事业单位新的分类办法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前,我省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单位现行经费拨款形式分类核定。
对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即原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绩 效工资总量暂按本单位工作人员上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 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对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即原差额 拨款)和经费自理〈即原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 分别高出一定幅度。另外,对原属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 位,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前,其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活工资)比 例高出30%的部分,此次暂可一并纳入绩效工资的总量核定范圈。
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可适当增加绩 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事业单位,相 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同时,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 事业单位,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
五、正常调整工资办法
(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白2011年7月1日起,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 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 标准o
1.岗位工资O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2.薪级工资。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 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 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 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具体办 法另行制定)。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基本 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具体方案由人事部、财政部拟 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六、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 献的一流人才,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 准。
2.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 津贴,具体办法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3.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等为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国家将另行制定。
4.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 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 制度。具体办法国家将另行制定。
5.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 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国家将另行 制定。
(二)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制定指导意见,选择有条 件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 配办法,结合考核合理确定其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 入与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规范事业单位主要 领导的收入分配,并加强监督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事 业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我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分配 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办法,将根据国家的指导意见适时制定。
七、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
(一)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新参加工作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试用)期。见习(试用)期工资标准分别为:初中毕业生970元,高中、中专毕业 生1025元,大学专科毕业生125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1485元.获得 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 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770元。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和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不执行见习(试用)期,参加工作后实行初期工资待遇。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 生初期工资标准为177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 为1845元。
上述人员见习(试用).期或初期工资执行期满后,其岗位工资 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初中毕业生执行1级薪级工资标准,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2 级薪级工资标准亏大学专科毕业生执行5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本 科毕业生执行7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9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硕士学位的 研究生执行11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14 级薪级工资标准。
上述人员依据上述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如未达到其所聘岗位 起点薪级工资标准的,执行所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 常增加薪级工资。事业单位各类毕业生见习(试用)或初期工资执行期满后,所在单位应及时聘用到相应岗位。
(二)工人。
新参加工作的工人啻均实行试用翔。试用期满后按照不同的 学历分别实行不同时间的见习(学徒、熟练)期C试用期、见习(学 徒、熟练)期及其期满后工资待遇洋见附农70
八、相关政策
(一)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中小学教师、护士的岗位工 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提高10%。
(二)对在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农林科技人员,此次改 革后,继续按《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农牧渔业部林业部财政部 关于加强农林第一线科技队伍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3)74 号)的精神,相应浮动或固定薪级工资。
(三)军队转业干部按本人现聘岗位(职务);套改岗位工资和 薪级工资。如现聘岗位低于转业时部队原职务的,可根据其现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岗位套改工资,并执行相应的津贴补贴待遇。
(四)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退役运动员按本人现聘岗位(职务)套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所聘岗位并参考本人原体育津贴水平和同等条件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
(五)这次套改增资,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统一按 30%计算。单位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高出30%的部分,套改后纳 入绩效工资总量,由单位根据改革后本单位制定的绩效工资分配 实施方案统一分配;对于部分特殊岗位人员享受的“特殊岗位工 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的津贴,如此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仍在 特殊岗位,可暂时予以保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六)事业单位未聘及缓签聘用合同人员参加此次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套改时,先按其未聘及缓骋前的岗位套改基本工资,并 以此作为计发其未聘及缓聘期间生活费的基数。生活费的计发办 法是:未聘及缓聘期限在12个月以内的按不低于75%计发;期限 在13个月至24个月的按不低于65%计发;期限超过25个月及以 上的按不低于50%计发。绩效工资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酌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停发。
按上述办法计发的生活费标准,最低应不低于单位所在地人 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未聘及缓聘人员被重新聘用的,按照所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 人员重新确定工资待遇。今后也按此办法办理。
七)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且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的人员,仍保持荣誉的,这次套改时薪级工资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 适当高定。被授予国家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在本人套改薪级工资的基础上高定2级;被授 予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可在本人套改薪级工资的基础上高定1级。
(八)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受行政降职或撤职处分的,按新聘岗位套改工资,薪级工资 低定1至2级。其中,受降职处分的,薪级工资低定1级,受撤职 处分的,薪级工资低定2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留用察看 处分以及受到劳动教养或被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等 行政、刑事处罚期满后由单位接收并分配了正式工作的,按现聘岗 位套改工资,薪级工资低定3级,如降低后的薪级工资低于所聘岗 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所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
(九)地质、测绘、交通、海洋、水产、民航等行业事业单位中野 外、水上作业工作人员及飞行人员的工资标准另行制定o
(十)体育运动员仍实行体育津贴奖金制度,具体办法另行制 定。
(十一〉截至2∞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到达 离退休年龄的人员(经组织批准留用的除外),不实行新的收入分 配制度,适当增加离退休费。
九、加强收入分配调控
(一)建立工资分级管理体制。
国家主要负责制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政策和工资标准,对各类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进行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合理调控 地区间、部门问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我省主要负责制定贯彻落实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合理调控省内地 区间、部门间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制 定的分配政策,调控本地区、本部门不同单位间的收入水平,加强 对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监督管理。
(二)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
国家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意见和工作人员兼职 兼薪管理办法,完善事业单位收入中可用于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 资金管理政策,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纳入国家调控范围,规范收 入分配秩序。
(三)加强工资收入支付管理。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 核算办法》规定,设立专门账簿进行核算管理。事业单位发放给 工作人员的收入一律纳入专门账簿核算,不得账外列支。事业单 位要建立工作人员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工资支付应以银行卡的形 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
(四)严肃收入分配纪律。
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入轨后,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要严 格执行国家和我省的政策规定,一律不得随意改变收入构成中各主要成分的功能作用及实施办法,一律不得在国家和省收入分配 政策以及工资列支渠道之外,直接或变相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加强对事业单位 收入分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 手段,加大对违反政策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政出多门、资金 渠道混乱的现象,维护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
十、经费来源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由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和 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
十一、实施时间
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十二、组织实施
全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省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 施。各省辖市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 贯彻实施。省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省人事厅、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中央各部门(少数部门除外)所属驻江苏事业单位,由我省统一组织实施并进行管理。省属驻各地事业单位按照原工资管理体制贯彻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工资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严格执行政策,不得擅自出台和变通工资政策。各 省辖市在贯彻实施后,要及时将本地区的实施情况报送省人事厅、财政厅备案。
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由各单位申报,经主 管部门审核后,按照管理权限分别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 事部门审批。为进一步加强工资管理,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工资关 系,今后事业单位工资正常管理也按此规定执行。
本实施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意见
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意见
同志们: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其它事业单位(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已分别部署实施)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刚才,艳春、春青同志分别就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按照会议安排,就如何稳妥做好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xx年,国家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省政府分别于2011年8月、2011年3月,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河北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分步在全省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今年11月底,省政府又出台了《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并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就我省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国家和省部署开展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人社、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正式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数量及工资收入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对绩效工资情况进行了反复测算分析。通过深入细致地专题研究,市政府分别于2011年1月和2011年7月下发了《关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秦皇岛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办法》,规范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在职和退休(退职)人员共34464人的绩效工资总量、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已全部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实践证明,实施绩效工资从制度上解决了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存在的差距问题,有效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水平,对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四篇: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意见
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意见
同志们: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其它事业单位(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已分别部署实施)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刚才,艳春、春青同志分别就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按照会议安排,就如何稳妥做好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XX年,国家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省政府分别于2011年8月、2011年3月,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河北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分步在全省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今年11月底,省政府又出台了《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并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就我省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
国家和省部署开展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人社、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正式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数量及工资收入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对绩效工资情况进行了反复测算分析。通过深入细致地专题研究,市政府分别于2011年1月和2011年7月下发了《关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秦皇岛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办法》,规范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在职和退休(退职)人员共34464人的绩效工资总量、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已全部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实践证明,实施绩效工资从制度上解决了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存在的差距问题,有效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水平,对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当前,在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应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县区和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上级精神和政策没有深入研究,有些部门会签文件时存有拖延现象,有些县区的相关部门不能够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推进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大。二是畏难情绪严重。部门和单位对落实绩效工资工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怕因打破平均分配得罪人,怕影响职工稳定,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精神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看,各县区基本上是将固定发放的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补贴单列发放后,剩余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按人平均分配的办法发放,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按绩施奖的初衷,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展缓慢。我市于7月15日下发了《秦皇岛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办法》,要求各县区抓紧制定出台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年底前兑现绩效工资。但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工作进展迟缓,市直公共卫生单位基础绩效工资和绩效工资总量及各县区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报批滞后(11月28日刚开始报批),县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至今没有开始审批,影响了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益服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政治体制运行、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的实质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可以充分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凝聚合力,狠抓落实,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度,努力把这项大好事抓紧办好。
二、依据政策,规范运作,稳慎推进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方针已十分明确,即“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提出要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对改革的原则、政策也都作了详细规定,是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确保顺利推进。
(一)要按照时限要求抓紧组织实施。省政府明确要求我省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要在2011年元旦前落实到位,可以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进度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抓紧部署落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认真抓好事业单位调查摸底和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培训工作,于12月10日前制定我市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完成报省审核备案。各县区的实施办法也要在12月10日前上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在受理后2个工作日内提出修改意见并审批备案。
(二)要认真做好津贴补贴、奖金项目的清理。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制定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立即着手,集中力量,全面清理核查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奖金项目。实施绩效工资后,各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违反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人社、财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严肃处理。
(三)要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合理确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是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首要环节。各级各部门要本着保持不同县区、不同类别事业单位合理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及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后的工资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首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要考虑清理核查后的津贴补贴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对绩效工资水平明显偏低、公益性较强的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的事业单位,根据当地财力给予支持,逐步提高其绩效工资控制水平;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事业单位,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适当倾斜。人社、财政部门要加强统筹、严格审核,防止出现相互攀比现象。
(四)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这是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关键环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参照外地好的经验做法,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既要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又要防止分配不公或差距过大,尽可能减少矛盾。为保证分配的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必须经过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并在本单位公示。
(五)要统筹事业单位职工与相关群体的收入水平。规范提高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要统筹考虑城乡低保对象、企业离退休职工等相关群体收入待遇,绝不能出现不稳定问题。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要给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标准与机关和已实行绩效工资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大体相当,让他们能够共享发展成果。退休人员补贴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定相关补偿机制。
(六)要不断研究完善政策措施。事业单位类型多、情况复杂,需要我们边实施、边总结、边探索、边完善。县区政府和市直各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班子,借鉴先进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对如何健全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如何与事业单位分类、转企改制等改革相衔接,如何妥善处理编制外人员工资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要符合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相衔接,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做到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确保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完成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任务。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抓紧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主管领导要吃透政策,深入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层层召开动员会,把政策讲清楚,把意义说明白,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时间安排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思想发动到位、目标落实到位,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中来。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实施绩效工资负总责;各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实施绩效工资负主体责任,要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组织指导;各事业单位对实施绩效工资负全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抓好政策落实。各级人社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全力抓好我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组织实施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监察、审计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超标准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各有关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督促各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实施绩效工资的有关政策,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市政府研究解决,争取尽早完成工资兑现工作。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加强对各县区和市直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对全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各县区也要加强督导调度,每10天向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报一次进展情况。
(四)要加强舆论引导。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非常敏感。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组织实施中,要加强政策宣传、认真做好解释工作,积极主动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宣传工作要以正面引导为主,不能人为炒作,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密切关注社会各个方面的反应,研究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一旦发现苗头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本单位,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同志们,做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及部署,扎实工作、团结协作、执行政策、严肃纪律,确保我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平稳推进,顺利实施,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
赣府厅发[2010]51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一O年七月十六日
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财政厅
为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决定在省直除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时间
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二、清理核查津贴补贴
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外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取消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核准津贴补贴水平。清理核查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财政、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单位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各事业单位要做好清理规范津贴补贴自查工作,如实向主管部门上报津贴补贴发放情况。
三、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绩效工资总量为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清理核查后确定的
津贴补贴加上原国家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即上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各主管部门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省财政部门核定其所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内,再逐个核定所属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省财政部门备案。
(二)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并根据合理调控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差距的需要,制定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标准线。具体标准为:在南昌市区单位年人均2.2万元、驻设区市单位年人均1.8万元、驻县(市)单位年人均1.6万元。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逐步调整基本标准线。
(三)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
要调整的,须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批准。
四、绩效工资的分配
(一)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可占绩效工资比重50%一60%,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单位类别、岗位职责和经费来源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的具体比重、项目和标准以及分配方式和办法由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二)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各行业主管部
门要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考核的指导。各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倾斜,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召开职王(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征得多数人同意。分配办法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公开。
(四)省直其他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由主管部门根据对单位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单位主要领导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要保持合理的关系。根据单位类别、层级、效益等因素,原则上控制在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绩效工资水平1.5—3倍的幅度内。
五、相关政策
(一)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发放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货币化补贴等省统一发文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文件要求,在规定标准和范围发放的,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二)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不含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纳入单
位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省直其他事业单立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离休人员的补贴水平,按中纪发[2008]40号文
件精神执行;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水平,按照本实施意见确定的统一标准执行。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
(四)实施绩效工资后,省直其他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突破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六、经费保障与财务管理
(一)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依据单位上实际发放津贴补贴水平分别由财政和单位负担。在单位自行努力平衡的基础上,单位在职人员实际发放津贴补贴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线的,由省财政分两年补足到位。2010年在昌单位补足到年人均1.5万元、驻设区市单位补足到年人均1.2万元、驻县(市)单位补足到年人均1.1万元;2011年按标准补足到位。在职人员实际发放津贴补贴水平等于、高于基本标准线的,所需经费由单位自行安排。
(二)在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单位退休人员按统一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生活补贴统一标准为:在昌单位年人均1.65万元、驻设区市单位年人均1.35万元、驻(市)单位年人均1.2万元(各职级标准见附件1、2)。
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所需资金,根据其单位在职人员上的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采取由财政承担或财政和单位共同承担
两种方式解决。其中:单位在职人员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线的,其单位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分两年到位。2010年在昌单位达到年人均1.2万元、驻设区市单位达到年人均1万元、驻县(市)单位达到年人均0.9万元;2011年按标准补足到位。在职人员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等于、高于基本标准线的,其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由省财政和单位按不同比例共同承担(具体承担比例见附件3),一步到位。
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实际发放水平高于统一标准线的部分可予以保留,资金由单位继续安排。
(三)省直财政部分补助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按有关规定执行。(四)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按省规定发放的1 993年工改保留津
贴、粮食补贴、职务补贴、菜篮子补贴和生活补贴等月人均350 津贴补贴,按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办法,这次省财政对单位计算补资金时应进行冲抵。
(五)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经费应专款专用,按照《财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规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绩效工资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单位工会经费、集体福利费和其他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和核算。
(六)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发放津贴补贴必须在统一设立的绩效工资专户列支,未经专户核算、擅自发放津贴补贴的作违纪处理。
七、组织实施
(一)省直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行业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具体办法,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并做好所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工作。
(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三)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把握政策和程序,指导和督促省直其他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绩效工资的有关政策。(四)绩效工资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在实施过程中,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确保绩效工资平稳实施。(五)本实施意见所指其他事业单位,包括:
教育(不含义务教育学校)、卫生(不含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交通、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督机构事业单位等。
(六)各市、县(区)可参照本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报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参照本实施意见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由单位自行安排。附件:1.省直其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表 2.分两年到位的省直其他事业单位2010年退休人员
生活补贴标准表
3.财政和单位承担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资金比例表 赣府厅发[2010]51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一O年七月十六日
江西省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财政厅
为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决定在省直除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时间
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二、清理核查津贴补贴
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外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取消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核准津贴补贴水平。清理核查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财政、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单位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各事业单位要做好清理规范津贴补贴自查工作,如实向主管部门上报津贴补贴发放情况。
三、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绩效工资总量为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清理核查后确定的
津贴补贴加上原国家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即上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各主管部门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省财政部门核定其所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内,再逐个核定所属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省财政部门备案。
(二)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并根据合理调控省直其他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差距的需要,制定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标准线。具体标准为:在南昌市区单位年人均2.2万元、驻设区市单位年人均1.8万元、驻县(市)单位年人均1.6万元。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逐步调整基本标准线。
(三)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须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