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看程政转贴的一篇文章,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已经把IE的基本理念都陈述出来了,不自觉地惭愧起来,原来自己还没有认真地读过这本IE的巨著。本来是IE里面基础中的基础,都应该读的。
今天看了一点计件工资制,觉得晦涩难懂,而且很容易溜号,就先放下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我先看了工厂管理这一章。觉得写得很经典。
文章前面主要描写什么是好的管理。管理管理,大家都在研究,都在搞,但是什么是好的管理呢?文章中说不是企业业绩好,不是挣钱多。而是:较高的工资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的结合。
较高的工资是从工人角度考虑,他们可以拿到比其他工人更多的工资;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从雇主角度考虑,他们可以用比其他雇主更低的成本雇佣工人创造价值。看似很矛盾,实际可以这么理解:一方面工人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高效率地创造价值,比其他工人的效率可以高出2~3倍,雇主给工人超过其他工人30%~100%的工资以回报和鼓励工人的劳动,工人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雇主又相对得到了低廉的劳动力。——这也许包含着工人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得到满足,用经济学上的投资风险理论解释,他们厌恶风险,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得到较高的效用。而相对他们得到的报酬来讲,他们可以被激励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雇主就是需求风险型投资者,他们就得到了这两条效用曲线之间的那一部分受益。
这并不是说雇主是多么的残酷地剥削工人,他们本身能够激励工人也是他们本身的价值所在,他们给工人提供工作机会,让工人能够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赢得自己的生活资料;另外雇主激励员工,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让员工成为更加优秀的员工,超越自己;再有,雇主利用资源,付出自己的创新和承受风险带来的成本,为社会创造价值,给人们提供产品等生活资料,综合以上,他们理应得到报酬。
用泰勒的理念来衡量现代的企业,也会发现企业的优秀与否,也可以用这个规则衡量出来。创造出丰田生产方式的丰田汽车,还有应用单元生产方式提高了利润的佳能公司,他们都是通过管理层对管理的创新,激励起员工的自我发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使得他们有非常好的员工队伍,组成高效高产的生产系统,他们可以用不多的员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都高度的重视员工,认为员工是企业的原动力,给与企业员工合理的报酬,分享企业的成果,还普遍采用终身雇佣制,重视员工的培养,从员工角度,他们也在企业中得到了相对其他企业的员工的更多的工资和收入。这两方面在这两个企业里真正的实现了结合。
举几个反例,我实习过的公司。一家丹麦和一家德国企业,行业内都是领先企业,产品卖得很好,利润也高。但是实习中我看到,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猜忌,甚至不合作,对立。员工得不到他们可以得到的更高的工资,成长不成更优秀的员工;企业得不到相对低廉的劳动、高效率的生产系统而创造出的更多的利润。双方都有些失败~
泰勒的管理原理至今仍然有其生命力,不愧是管理科学之父。但是想想丰田和佳能,也许科学管理原理可以在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更多一些,就会更加适用于现代的企业。不知道后面的章节会不会提到,毕竟现代的市场导向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比如丰田就把降低成本作为其改善的主要出发点,因为在供大于求的现代买方市场,价格已经不是由企业来定,而是市场规定的,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取得更高水平的利润。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22008-01-08 15:20
把书读完了,趁着没有忘,写一些自己的看法。上一篇好像主要写了科学管理的愿景,就是工人得到较高的工资、管理者得到低廉高效的劳动力。这篇接着写。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读。简单的道理,但是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也许是那个年代的本质,但是对现在的企业也有启发意义。)
书中明确了企业的目的:工人和管理部门双方的重要目标都应该是培训和造就企业内的每一个人,以使得他们能以最高效率从事与他们天赋能力相适应的最高级工作。这样工人的能力就发挥出来了,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最终被大众享受到。
工人创造价值,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企业作为社会的价值创造机器,就是要让这部机器运转高效,高质高产地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价值。
描述一下不科学的管理现状:工人磨洋工、与管理者进行博弈,不努力完成任务而是编着法的让自己和别的工人不把效率发挥出来。管理者用各种手段“鞭打”工人劳动,面目狰狞,威逼利诱……这一幅景象活生生的就是通常描述的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
书中用一个影像反衬了生产中的现状:球场上,每个队员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奋力进球,力争为自己的球队赢得荣誉,球队获胜的时候,每个队员都欢欣雀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这些队员换下球衣,穿上工作服进入工厂就开始以蜗牛的速度,笨拙的操作开始工作,生怕自己多干一些。整个工厂死气沉沉,慢吞吞的吐出黑色的烟,仿佛病入膏肓的患者,苟延残喘。
看到这里,不免钦佩泰勒的洞察力,把非常相近又在结果上截然相反的两个例子联系起来。自己的思维也被打开。为什么同是一个组织,一个可以让成员们拼命努力,而另一个却正好相反,甚至让成员用尽脑子与之作对?5个为什么:
为什么球场上你们那么努力?不努力自己就要失误。
为什么不能失误?失误就要丢分。
为什么不能丢分?丢分球队就会输。
为什么不能输?输了自己就会难堪,而如果赢了自己就会有荣誉。
为什么要有荣誉,不要难堪?因为荣誉给我满足感,而难堪正好相反。
为什么不努力工作?因为别人都不努力工作。
为什么别人不努力工作,自己就不努力工作?因为努力不努力大家都拿着一样的薪水。后面的问什么好像不用问了,拿薪水就会有满足感,而一定的薪资水平下,当然是做得越少越有满足感,即使是相对的。
这有计日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原因,泰勒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具体管理者规定一天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数量。达到这个数量就按照较高的单件工资计算当天工资,如果没有达到规定数量或者合格品数量没有达到,就按照较低的单件工资计算当天工资。工人会发现如果能够完成任务,将得到较高的工资,相反亦反。这样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恶意磨洋工的问题。
另一方面,应该区别对待工人,有的人能力有限,无法完成规定任务。如果把几个能力差别较大的人放在一个组里工作,这样无异于大锅饭,难有效果。如果区别开不同类型的工人,有能力胜任的自然会得到较高的回报,能力差的就应该考虑其他岗位,这样不用一刀切,提高了工人积极性,也给管理者筛选人员提供参考。
这样说可能有人认为太残酷,泰勒书中说道,有能力的人就应该鼓励他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而让那些能力稍差的人影像其积极性,甚至影响其得到应有的财富才是残酷的;对于没有能力胜任工作的工人,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走上富裕道路的途径。有道理,不是吗?
再详细分析一下磨洋工的机理。1,人的本性:惰性;2,制度造成:一刀切的标准支付
工资(计日工资),有变化幅度的计件工资(当管理者发现工人可以做更快的时候,就会觉得支付工人的工资过高而降低单件产品的支付工资。这也让工人牢记不要让管理者知道自己竟就能做多块)。3,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
对于懒惰。我想薪水是一方面,另外人们都有不服输的精神,佳能已经验证过。将一条效率较低的生产线与一条速度快的生产线放在一起生产,低效的生产线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制度上,则要摒弃落后的工资制度,采用先进的如差别计件工资制。更要摒弃管理人员压榨工人的思想。工人理应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工资,高效率生产带来的效益不能只由管理者得到,应该与工人分享。
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则真真切切涉及到了IE的应用。想必工作研究和功效学的内容在此可以派上用场。
先写到这里,看来还得有一篇才能把我想说的都倒出来。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3(完)
2008-01-09 16:00
泰勒既然把书名取为管理科学原理,自然是给管理者看的一本科普读物,也自然给管理者一些可以遵循的科学方法。
首先,从工人角度考虑。他们的能力有限,无法完成改善并实施,必须由管理人员的工作,协调;工人每天应该得到上级的帮助(包括工作计划),指导,既无强迫命令又不放任自流;工人应该被区别对待,而不是大班组似的一刀切管理,这样才能发挥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有创意的工人应该受到重视,奖励并认真对待其创意;工人应该尽快得到物质奖励,而不是几个月后才拿到奖励。
这些要求也就指出了管理人员应该改进的方向。
在过去(泰勒出书之前),管理者把生产效率提高的责任分配给工人自己,泰勒要求按照科学管理的原理,管理者与工人分担责任和义务,各负其责,而且管理者应该更多的承担重要的工作。
管理人员的责任/工作:
1,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
工作研究要设计出可提高效率而不增加疲劳的工作方法。书中提到了铁铲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工人每铲铲21磅时候,每天能够完成最大的铲运量。每次产运过重,工人容易疲劳而不得不越来越多的休息;每次铲得过少,则一天完不成任务。为了达到每天的铲运量,针对不同的物料设计了不同大小的铁铲,密度较小的煤粉用较大的铁铲,密度较大的铁矿石用较小的铁铲,保证每铲接近21磅。书中还有吉尔布雷斯的砌砖设计。
至于生产计划,工人须被分配一天按照一定强度设计的劳动量和完成标准,工人完成了任务则会产生巨大的满足;另外工人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任务后,要保证给与合理的高工资,并保证这种增长是持久的。这样设计,使得有能力的工人长期保持以一定速度工作,而非劳累各过渡,而是越加幸福和富裕。
工作设计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代替主观经验来思考,这也和大野耐一的思想一致:不要靠经验,而要实际计算。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选择各自的工作,并各尽其能地进行自我培训。
人尽其位,物尽其用。合格的工人可以在这个岗位健康、轻松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否则应该安排更合适的任务给他。
要有老师对工人进行指导,使其学会并认真贯彻定义好的工作。
3,与工人密切合作,确保工作按所制定的科学原则做。摒弃博弈的思路,把工人看作
工厂的重要财富和一分子。
4,管理者与工人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在过去,管理者几乎把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职责都推给工人。
以上4点就是管理者的新任务。
以下是泰勒总结的科学管理的要素:
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
协调,而不是分歧;
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
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
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赋予最大化,而不是贫困。
读书笔记就是这些,这本经典名著,非常值得阅读。
第二篇: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专题
《科学管理原理读》-----读书心得
裴佳佳
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科学的管理对其是极其重要的。科学的管理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最近拜读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对泰勒的泰勒的思想体系与精髓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将对从书中了解到的思想进行概述。
首先,任何的原理和方法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古典理论中的科学管理同样也不例外。由于经济发展,工厂规模扩大,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下,工人“磨洋工”严重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切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必须从问题的原因分析入手,造成工人“磨洋工”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思维,这种观念认为如果工人们全力以赴的工作,对整个行业是极不公平的事情。因为会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其二,管理体制不合理,雇主与雇员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再加上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只能让工人感到多生产是对自己的不公;其三,所有工艺全凭工人的经验完成,没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指导,管理者也未承担计划和指导的职责。对此,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以科学手段代替工人经验,而其精髓则是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个人之间的协作,主张双方平等的分担每天的职责。泰勒以大量的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首先举了搬运生铁工人和铲运工的例子。挑选了工人之后,通过反复的实验测算出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并研究出了每一个动作,细节,工具的合理化标准,同时有专人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结果显示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有了极大提高。而这些实验中也充分显示了科学管理与通常管理的本质区别之所在:
1.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都提出了科学的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的方法,是工具和作业条件合理化,标准化。
2.科学挑选工人,对之进行培训教育,使之成长成才。
3.与工人亲密合作,确保所有工作均按预先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
4.管理者与工人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这些都大大改善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之后,分别以伯利恒钢铁公司的矿砂铲运,吉尔布雷斯在砌砖行业的时间研
究,以及自行车钢铁检验女工为例,从工人的工作动机入手,进一步明确了上述看法。研究看来,工人的工作动机有个雄心动机和经济动机两大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激励举措也就有两点,其一,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激发工人的雄心壮志。其二,提出了差额工资制,强调奖励必须在任务完成后立即兑现,才更有激励作用,这也就点明了科学管理机制的两个重要因素——任务与奖金。而这些案例也有利佐证了上面所说的科学管理的四项内容。
同样,通过对金属切割机实验长达数十年,耗资巨大的研究中,也证明了这一科学管理机制不仅适用于简单工艺,对于高技术工艺和工人而言,同样适用。所有取得的效果不是由于一类管理机制比另一类更优越,而是以一套管理原则替代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原则,而原则的本质就是之前泰勒总结的科学管理的四项内容。
书中不仅就原理本身进行阐述和例证,同时对这一原理指导的工作下,涉及到雇主工人以及第三方——消费者利益的公平性给予了肯定。但同时泰勒也指出在试图很快地把原来的管理制度变革新的管理制度时,管理者要冒一定风险,因为这包含对所有管理精神状态和习惯的彻底改变,通过对工人逐步教育和引导并以直观教学方式说服方法,按步推进,过快过急只能给企业带来危机。
由泰勒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科学原理的提出,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艰难形成的,而其后,他们也在不断经受着各种考验。如此科学的管理理论,对当今我们的管理工作仍然适用,并且指导作用巨大。对于这样来之不易的科学,我们更应该很好的领会其中精髓,学会合理运用及创新改进,这才对得起先驱们的不懈努力。
如果真正掌握了科学管理的精髓,你会对它产生兴趣,并且你会发现管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管理更是一门艺术,需要你慢慢的体会,细细的雕琢。最终才会形成一件最完美的艺术品。
第三篇:《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科学管理原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当代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都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泰勒的科学管理主张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原来经验的方法,对工人进行科学选择和教育培训,要求管理者和工人紧密合作,主要目的在于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实质即追求财富(利润)的最大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思想非常具有进步意义,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更是有跨越式的进步的。
泰勒第一次把知识运用到工作的研究、分析和设计上。泰勒努力的动力不是企业效率不是为了工厂老板创造更多的利润,直到泰勒去世,他都说生产力提高的受益者不应该是工厂老板,而应该是工人。然而在他那个时代,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劳资关系紧张,他的思想其实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的。
泰勒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而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目的。“因为财富的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科学管理是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
泰勒的科学管理告诉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科学地探索,形成科学的理论,科学地指导实践,而不是一味的遵循已经固有的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泰勒清楚的指出用科学的方法取代一切旧的管理方法,是顺应人类发展的,因此是非常成功的。
泰勒确实是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一个重要时代的领路人,泰勒的科学管理确实是管理上的重大变革,它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科学管理原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科学管理理论中能有效提高管理质量的部分。
第四篇: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首先感谢高总向我推荐了这本由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撰写的《科学管理原理》,如今的图书市场上管理类书籍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新的概念和名词层出不穷。在这个管理理念不断被刷新和转换的时代,想要提升和学习的我时常感到困惑,找不到管理精神的皈依。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明白许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效的,这本书举证了落后的管理模式的弊病,泰勒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研究总结出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原理准则。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一百多年前泰勒的这本《科学管理原理》的推出奠定了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石,是每个管理者必看的管理书籍。我个人觉得《科学管理原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条原则:
第一,管理者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管理者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第三,管理者与工人在工作中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第四,管理者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的均分。
通过逐个分析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四条原则,结合本人在企业内部的工作经验,现基分析如下:
一、在工作中提高科学技术的含量,利用工具提高工作的效率。不能一味瞎干蛮干,要善于观察,发现更多的方法,利用更好的技术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一点在我们的分拣结算中尤为重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员工累不说还容易犯错。
二、对工人们入职前的挑选、入职后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除了对我们的工人进行专业工作方面的培训,我们还可以根据情况对我们的工人进行适当的文化教育。对我们食行生鲜企业的文化教育和传播可以使工人树立企业荣誉感,对提高我们的企业形象,提升我们的品牌信誉都会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我们的一些办公室人员进行办公软件的培训等。
三、与工人们的亲密合作是管理者的基本义务。管理者要下到基层与工人们合作,在工作中了解工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从整体上来说,管理者与工人们之间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大大的激励鼓舞工人们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团结凝聚企业的力量,对企业的管理及组织开展的工作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我们的管理者经常亲临到车间工作现场就会发现很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虚心听取工人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我们食行生鲜的工作计划,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我们的工作成本支出。
四、有些工作是工人们无法完成的,管理者必须要完成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这是管理者最基本的职责。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当承担比工人更大的职责,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使企业更好的运营不断的扩大,所以管理者要比工人承担更繁重的工作责任。
在品读本书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强调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满足目前新生企业中个性化、快速变化的需求要求。科学管理原理主要强调的是如何提高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但如何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呢? 所以,《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里所总结的好的因素我们可以继承发扬,比如对于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实事求是,不能浮夸,不能掺入半点虚假。但一味的提高效率扩大产能绝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道路,我觉得应结合不同时代的不同企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探索最适合我们自身企业的的科学管理方法。
总而言之,品读本书之后,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深有体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疏忽与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戒骄戒躁,踏实,沉稳,努力学习,不断向我们企业发展方向靠近,不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此再次感谢高总能推荐此书,让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给了我更多的管理理论指导,一定不负众望,争取做公司有用的人。
-------------王蕾
第五篇: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带着一种困惑:一百年前的管理书怎么现在还有人愿意读?它到底在说什么?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还有帮助吗?… …
阅读随笔: 泰勒 1856年~1915年;《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科学管理坚信: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这一最大需求和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标是可能的。 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根治效率低下的良药在于系统化的管理,而不在于收罗某些独特的或不同寻常的人物。毋庸赘言,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及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应该是管理的两个首要目标。过去人是第一位的,未来,体制是第一位的;在好的体制下发掘第一流的人才,并在系统管理之下,发挥作用; 补救低效能的办法是系统化管理,不在于独立的人;
公司能给出高工资,员工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在乎谁先谁后,关键是要达成共识,并使双方都能做到; “磨洋工”对雇主雇员都是一种悲哀;因为对谁都没好处,最终使企业倒闭,各走各的路,无端浪费人生宝贵的时间; 科学管理原理有四个基本组成要素: 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第二,科学地选择工人。第三,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养。
第四,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 从每个工人的每项操作中,都可以归纳出科学规律来。任务和奖金这两个因素就构成了科学管理机制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正是各个要素的集成,而非个别要素,构成了科学管理: 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
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
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
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能在通常的工资外,另加百分之几的工资;这些任务的定额都是精心计算出来的,要求即迅速又仔细,但又不伤工人健康;科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这种预先计划的任务做准备,并使之落实;
例如:铲掘工管理模式:
1、有一套严格、科学的制度规定;
2、配备所有干活的工具;
3、每天2张单,分配当天的工作且知道前一天的工作结果;
4、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纸的颜色不同,完成情况不同;
5、分组管理;
如果工人经常完不成,就派老师(熟练的工人)教他、开导、帮助和鼓励他,同时研究他当一个好工人的可能性;给他改进的机会;如果有更适合的工种可以更换;
雇员利益结合着雇主的利益;
制度的改变一般需2~3年,甚至4~5年;需要过程? 变革应从单个典型开始,然后推而广之;
裂变链:投入资源----改变管理方法----产量成倍地长----管理成本下降----竞争力增长----市场扩大----雇主财富增长----工人收入增长----人的幸福指数提高;
每个工人系统地培训和训练很重要; ……
粗读之后,回味本书所描述的内容,有些顿悟;读书前的一些疑惑似乎有了答案,但不
知是否理解的对;
一百年前的管理书怎么现在还有人愿意读?
“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 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这一最大需求和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标是可能的。”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实现双赢,这是本书的“灵魂”,也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除非人类大脑的源程序发生改变;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之变为现实;
它到底在说什么?
“在更复杂的制造企业中,事实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完成企业的工作,才能为工人和雇主带来永久的最大化财富。” 管理者应进行持续改善,以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资源进行投入;“最低”理论上有,但实际无法操作计算,所以持续改善成了当今制造管理的主题,也是精益生产的灵魂。只有不断的持续改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持续改进是永恒的主题。
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还有帮助吗?
1、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员工是公司的财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的个体,他们也追求着个人的财富;只有当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都达到最大化时,公司的利益才能持续地保持最大化:意识上的统一是基础;
2、高薪酬与低工时(高效率)是一致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提升员工效率,在提升公司效益的同时,改善员工的收益;管理者的职责意识;
3、大多数情况下,现场存在着的“等待”与“动作”的浪费,如果不深入现场观察,则无法发现这些浪费;如果没有对作业的详细内容进行时间的管理,而只是粗矿的管理,则必然有 “磨洋工”的机会;要改变现状,就要深入基层,优化过程;
4、要让员工充分地认识到:“磨洋工”对雇主雇员都是一种悲哀;因为对谁都没好处,最终使企业倒闭,各走各的路,无端浪费人生宝贵的时间;危机意识的理解;
5、管理者应研究并设计出高效的作业方法,而不是让员工自己选择作业方法;对设计出的方法,应由管理者对员工培训教育,确保员工理解并按照新方法进行作业;好的管理方法也要有好的贯彻方法;
6、应为员工提供可以指导现场的老师,也帮助员工进行持续改善;对员工的培养和培训可以融入平常的工作中;
7、对于计划,管理者应该有科学的数据进行分析、组合与归纳;除“工作”以外,其余的“动作”则应尽量消除或从工人手里移出来,例如转运、寻找工具、判断下一个要生产什么等;要安排好相应辅助岗位的工作;
8、无论什么方法,都要真正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求真务实,把过程改进列为重要的工作职责;管理者应把重点放在分析、识别、发现更好的管理方法,不断改进管理思路,优化管理过程上,而非到处“救火”;只说不练,没用;重点不清,将导致“瞎忙”;
9、变革应从单个典型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变革也不能盲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