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农技站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要载体
乡镇农技站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依靠力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做好“三农”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历来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非常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乡镇农村人员,我认为:必须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真抓实干,发挥农技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巨大作用。
一、以民为本,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要充分认识农技站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学习好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科技知识,探索新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拓宽为农民群众的服务领域,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
二、积极配合当地镇委镇政府的工作。农技站在接受上级农业部门的正确领导的同时,紧紧依靠镇委镇政府的工作安排,配合做好农村的各项中心工作。争取各方大力支持,围绕农业技术这个中心,提高装备水平,强化推广手段,发改善工作环境,全力做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三、密切联系村委会工作。农技站要深入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地头第一线,与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干部一起,走村进户,举办培训班,办起技术推广示范点,把技术培训作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做好良种良法推广,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团结,树立良好形象。要切实加强农技站内管理,领导干部团结一致,转变干部作风,与群众打成一片,发扬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精神,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把党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兑现给农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专题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热点材料1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于2012年2月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热点材料2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热点材料3
一袁隆平再创超级稻记录
2011年9月19日,农业部验收组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据了解,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
1.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高科技企业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 1
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3)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经济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
3.科技兴农
科技兴农即把科学技术具体运用于农业、农村、农民,以解决“三农”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增收。具体措施主要有:
(1)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抓好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和相关机制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引创结合,加大特色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相关科技攻关。
(3)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
(4)加强科技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5)加强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
(6)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7)大力组织实施品种优化工程与技术更新工程。
(8)加快农业科技载体建设。
(9)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想想答题思路
一、选择题
1.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是因为()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当前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③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④科学技术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思考提示】通过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是因为可以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发展才是解决好中国所有
问题的关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2011年9月19日,农业部验收组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据了解,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这说明()
A.我国已经迈人发达国家行列
B.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D.创新能力决定国际竞争力
【思考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通过科技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说明了科技的重要性,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C、D.项虽然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我国国情。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3.尽管农业科技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提高到目前的53.5%,但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一80%的水平。上述材料说明()
①我国整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②必须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③我国还没有实现小康生活④国家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思考提示】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本身体现出的道理是①透过①可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②④,从国家的角度说明我们的做法。.虽然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我国已步入了小康生活,只是低水平、不平衡的小康。所以③的说法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4.2012年2月12 F×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辉煌》的文章。文章指出:农业、农村、农民,被党中央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9个“一号文件”重农兴农、强农惠农。“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业不强,中国不强。”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集中力量办了很多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很多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粮食连年增产,收入连年增加,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三农”工作连续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请你回忆: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我国农村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2)请你思索: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3)请你献策:为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献计献策。
【思考提示】第一题开放性较强,可围绕衣食住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符合题意即可。第二题可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题开放性也很强,可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可结合衣食住行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和睦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③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④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⑤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重视科技和人才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走科技兴农之路等。
第三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共临淄区委 临淄区人民政府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临淄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8.24亿元,较上年增长4.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3亿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1元,增长7.5%。农业科技贡献率也由上年的62%提高到65%。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先导,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建设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我区农业发展的新机遇。自去年8月份,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管委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搞好了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5万亩,重点建设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园、高效种植园、现代化畜牧养殖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四个功能园区,各个园区协调配套,有机统一,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上,一是注重抓了政策制定和宣传。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从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最佳优惠条件,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市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目前已有千余人次参观考察开发区,咨询投资政策,洽谈合作项目。二是加强了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协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现已进入实质性研究项目两项,还有几个科研项目正在商讨之中,为我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区内主干道路、供电设施、办公及科技培训中心等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招标建设中,为进区项目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目前,15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兔巴哥”系列膨化食品、乳制品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400多万元;高科技低温脱水食品、授粉熊蜂周年繁育等8个项目正式签约并准备动工,总投资1.7亿元。另外,波尔山羊养殖、生物肥加工、啤酒添加剂等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
二、依靠科技,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发展高效农业,我区始终坚持“市场为先、科技为要、效益为本”的原则,实施科技带动,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全区农业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主导产品的品质及加工增值能力。在积极引导东部乡镇蔬菜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同时,对西部乡镇立足高起点、大规模、快速度,大力实施“瓜菜西移”战略,并不断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搞好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收到了以点带面、推动蔬菜持续发展的效果。2001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保护栽培面积占80%以上,年蔬菜总产量达16亿公斤,实现收入15亿元。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点,突出抓了畜牧小区建设,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全区已建成畜牧小区50多处,生猪存栏9.5万头,年出栏肥猪13万头,家禽存养490万只,尤其奶牛得到较快发展,存栏量突破4000头,比去年增加一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在科技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下,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正在朝着布局合理、产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用科技打造名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WTO的加入,名牌已是产品流通的“通行证”,是“命牌”。对此,我区把创名牌、树名牌当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创汇农业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一是突出抓了“良种工程”,在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品种,培育传统特产的同时,积极开发、引进、推广粮食、蔬菜、果品、畜禽、花卉等名、优、稀、特、新品种,特别是以淄博维生种苗公司等农业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新品种58个,改善了农产品品质,逐步培育创出了“绿帝”、“绿彩王”、“紫姑娘”等蔬菜名牌,畅销国内外。二是狠抓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注重把蔬菜标准化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并在皇城设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西红柿之乡”、“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蔬菜生产出口基地”。三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利用信息网络,狠抓了国内国际蔬菜市场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先后加入了“农业部信息网”和“中俄商贸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并建立了临淄蔬菜信息网站,及时了解国内外蔬菜市场行情信息,在上海、呼和浩特、牡丹江等城市设立了蔬菜直销市场和销售办事处,随时了解外地蔬菜市场需求品种、数量、价格和商检标准,为产销两地牵线搭桥,传递信息,搞好服务。去年,全区90%的蔬菜实现外销,外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并通过满洲里等边贸口岸向俄罗斯、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蔬菜1200万公斤,创汇18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42%.四、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年来,我区始终把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作为整个农业投入的重中之重,并把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放在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上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投入政策。每搞一亩大棚滴灌,区财政无偿奖励200元;对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规模达到200亩以上的,给予投资总额一年的贷款贴息或相应数额的奖励;对从事畜牧良种繁育,年提供优质奶牛胚胎1500枚以上,年繁育“三元”杂交仔猪1万头以上的,给予投资总额三年的贷款贴息或相应数额的奖励;对济青高速路两侧各500米内发展高效经济林带,每亩无偿奖励300元。2001年区农发资金用于农业的科技方面投入达48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元左右,其中仅淄博维生种苗有限公司年内向社会培育优质蔬菜秧苗1300万株,区政府无偿扶持180万元。由于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开发性生产。全区已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0处,其中蔬菜27处,畜牧50处,林果33处。同
时,全区从事农业开发性经营的农业企业已达56处,固定资产均在100万元以上,经营范围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运销业等,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整体水平和效益的提高。总之,我区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和兄弟区县还有很大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主线,在农业企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上做文章,在农业项目带动、龙头企业拉动上下功夫,实施“科技、市场、名牌”三大战略,大力发展创汇、创税农业,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尽快使其成为示范区和辐射源,推动我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使我区农业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产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增长4%,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2亿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0元,增长7.5%。工作中,一是抓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质高效创汇、创税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尽快形成临淄的农业产业优势和特色。种植业推广适销对路的特色品种,不断提高质量、档次。畜牧业上,重点发展奶牛和肉食牛,把畜牧业当作一个大产业来抓,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这个产业成为我区继蔬菜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二是抓科技。突出抓好“良种工程”,在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品种的同时,积极开发、引进、推广粮食、蔬菜、果品、畜禽、花卉等名、优、稀、特、新品种,并积极试验示范和引进推广大棚菜微滴灌、高效养殖、配方施肥和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等先进适用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率。三是抓龙头项目。重点在蔬菜、畜牧、林果、食用菌等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和运销上作文章,下大力气建设蔬菜水果脱水和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拉动我区农业的升级和换代,促使农业向高效型、创汇创税型和国际化迈进。四是抓市场。在巩固原来直销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新的优势互补的直销市场,建立起具有临淄特色的市场网络,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及时销,效益好。同时采取“挂、靠、联”等方式依托区内外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国外蔬菜及畜产品销售市场,努力提高我区创汇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五是抓名牌。重点在蔬菜无公害生产上下功夫,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指导农民付诸实施。并引进和推广生物肥和生物防治技术,尽快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增设必要的检测设备,逐步实行产品“准出证”,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第四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共临淄区委 临淄区人民政府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临淄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8.24亿元,较上年增长4.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3亿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1元,增长7.5%。农业科技贡献率也由上年的62%提高到65%。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先导,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建设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我区农业发展的新机遇。自去年8月份,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管委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搞好了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5万亩,重点建设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园、高效种植园、现代化畜牧养殖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四个功能园区,各个园区协调配套,有机统一,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上,一是注重抓了政策制定和宣传。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从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最佳优惠条件,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市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目前已有千余人次参观考察开发区,咨询投资政策,洽谈合作项目。二是加强了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协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现已进入实质性研究项目两项,还有几个科研项目正在商讨之中,为我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区内主干道路、供电设施、办公及科技培训中心等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招标建设中,为进区项目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目前,15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兔巴哥”系列膨化食品、乳制品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400多万元;高科技低温脱水食品、授粉熊蜂周年繁育等8个项目正式签约并准备动工,总投资1.7亿元。另外,波尔山羊养殖、生物肥加工、啤酒添加剂等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
二、依靠科技,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发展高效农业,我区始终坚持“市场为先、科技为要、效益为本”的原则,实施科技带动,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全区农业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主导产品的品质及加工增值能力。在积极引导东部乡镇蔬菜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同时,对西部乡镇立足高起点、大规模、快速度,大力实施“瓜菜西移”战略,并不断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搞好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收到了以点带面、推动蔬菜持续发展的效果。2001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保护栽培面积占80%以上,年蔬菜总产量达16亿公斤,实现收入15亿元。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点,突出抓了畜牧小区建设,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全区已建成畜牧小区50多处,生猪存栏9.5万头,年出栏肥猪13万头,家禽存养490万只,尤其奶牛得到较快发展,存栏量突破4000头,比去年增加一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在科技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下,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正在朝着布局合理、产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用科技打造名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WTO的加入,名牌已是产品流通的“通行证”,是“命牌”。对此,我区把创名牌、树名牌当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创汇农业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一是突出抓了“良种工程”,在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品种,培育传统特产的同时,积极开发、引进、推广粮食、蔬菜、果品、畜禽、花卉等名、优、稀、特、新品种,特别是以淄博维生种苗公司等农业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新品种58个,改善了农产品品质,逐步培育创出了“绿帝”、“绿彩王”、“紫姑娘”等蔬菜名牌,畅销国内外。二是狠抓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注重把蔬菜标准化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并在皇城设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西红柿之乡”、“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蔬菜生产出口基地”。三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利用信息网络,狠抓了国内国际蔬菜市场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先后加入了“农业部信息网”和“中俄商贸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并建立了临淄蔬菜信息网站,及时了解国内外蔬菜市场行情信息,在上海、呼和浩特、牡丹江等城市设立了蔬菜直销市场和销售办事处,随时了解外地蔬菜市场需求品种、数量、价格和商检标准,为产销两地牵线搭桥,传递信息,搞好服务。去年,全区90%的蔬菜实现外销,外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并通过满洲里等边贸口岸向俄罗斯、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蔬菜1200万公斤,创汇18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42%.四、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年来,我区始终把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作为整个农业投入的重中之重,并把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放在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上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投入政策。每搞一亩大棚滴灌,区财政无偿奖励200元;对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规模达到200亩以上的,给予投资总额一年的贷款贴息或相应数额的奖励;对从事畜牧良种繁育,年提供优质奶牛胚胎1500枚以上,年繁育“三元”杂交仔猪1万头以上的,给予投资总额三年的贷款贴息或相应数额的奖励;对济青高速路两侧各500米内发展高效经济林带,每亩无偿奖励300元。2001年区农发资金用于农业的科技方面投入达48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元左右,其中仅淄博维生种苗有限公司年内向社会培育优质蔬菜秧苗1300万株,区政府无偿扶持180万元。由于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开发性生产。全区已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0处,其中蔬菜27处,畜牧50处,林果33处。同
第五篇: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乡党委XX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农技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促进我乡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全乡没有发生一起涉农乱收费行为,惠农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一年来,建立了湖边贺冬华养猪基地,清水村贺富才养鸡专业合作社,xx村罗建国油茶种植基地,山口垅村花卉苗木基地,巩固并发展了棠市、和源等现代化渔业基地。
全乡没有耕地撂荒现象,更没有连片撂荒的,农民种田积极性很高。全面完成了年初下达的粮食生产播种面积15000亩,单产465公斤,总产7000吨的目标任务,全乡冬种油菜8775亩,蔬菜800余亩,覆盖率达95%以上。
一年来,认真及时搞好了动植物防疫服务,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没有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危害而造成重大损失,没有引发农户上访。
全乡拥有大小农机具100多台,完成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5%以上。全乡完成土地确权颁证率95%以上,没有因土地确权造成农户上访。
全乡一年来农户土地确权有序流转近7000亩,及时发布信息及报送农业局备案。
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建立了农产品监管对象数据库,开展了日常巡查并有巡查记录。
完成了查班任务,蔬菜农残查测30度批次、猪(牛)尿样瘦肉精速测近50批次。
一年来,新增了“高锶矿泉水”一个,建立健全了“三资”管理机构,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
规范使用票据,审批程序到位,村级财务按时报账并上传“三资”管理平台,资产资源及时更新并上传平台,按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建设。
一年来,通过科技示范培训,新型农民培育等培训农民6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