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管理是一个难以预知的冒险过程,组织面临的环境是多变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非易事,正如自然界多变的环境一样,变化是永恒的,要适应环境,跟上时代与时俱进,要求人必须终身学习。企业组织要生存、成长、长寿,也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而且要比其他企业学得更快、更好。由此,在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Peter Senge指出,要对克服各种障碍建立学习型创新组织,它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
当今社会,中国正极力建造一个新型社会主义社会,创新,便成了21世纪的主旋律,同时。创新也是管理中最流行的词语。我们现在要求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让每个管理者都清晰得认识到,我们不能生活在“坐山吃山、依水吃水”的状态下,天然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仅仅依靠全部开发出资源、消耗完能源,我们从何而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喜欢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管理——创新。世界在巨变,时代在飞速发展。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变革、推陈出新、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改变,都是不可取的。不论什么时代,世界上总有一部分人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创新,这也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所以,适应环境持续不断得变革创新,是个人、企业、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管理。
摘录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19世纪末,在英国的庄园里生活着山雀和知更鸟两种鸟,山雀是比较多而普通,而知更鸟长得很漂亮且稀少。在庄园里飞来飞去的这两种鸟都掌握了一种技术,它们都会在敞口的奶瓶的表面上喝奶油。然而到了20世纪中旬,送奶工就把瓶口用漆封了起来。山雀的数目很多,有的山雀发现把漆封啄开窟窿就能吃到奶油,渐渐地整个山雀群都学会了这招,而美丽的知更鸟到现在还是不会。人们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知更鸟没有社会系统,也缺乏群体生活的习惯,它们是一种领域意识很强的动物。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山雀,总是群体活动,形成的社会系统能够使它们学习和分享群体内任一只山雀的新发现。【20世纪的管理科学】这个简单的小故事,说明了组织学习能力创建、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有三位重要的学派大师:变革中的导航者和“企业文化之父”——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会念咒语的“长寿公司”的维护者——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以及“学习型组织的教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管理心理学大师的人格魅力与创新思想】
沙因从组织文化研究,他在解释每个组织独特文化形成的过程之前,首先强调:“变化是永恒的!”“变化”和“稳定”就像硬币的两面,是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的两个过程。在稳定和变化的框架结构里,沙因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没有学习,组织将无法存活。同时,沙因认为,用于保持和稳定现有文化为动机的学习,不同于组织遭遇内外环境变化时用于促进改革的学习。
传统观点认为,决策完全是决策者运用其积累的知识,而德赫斯认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德赫斯说:计划不是高层管理者制定出来的,而是管理者和员工通过群体学习,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即改变对竞争者、市场、顾客等的固有看法,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能力的动态过程。针对组织学习的过程,他强调学习的群体行为,强调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传播与共享。如果能有效的共享,那么一个组织的知识总和将远远大于个体知识的总和。正如之前提到的那个小故事,山雀总是在进行群体活动。
第二篇:“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
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2.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
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内容及其新发展。
第三篇: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
—2011年经信委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辅导材料
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
不久前,参加学习型组织创建研讨会,深感许多单位,特别是一些企业对组织的学习型化认识尚有偏颇。这些认识,不利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根据本人的理解、认识与实践,就学习型组织作如下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适用于各种组织的宏观管理理论。微软公司用它指导企业管理,新加坡用它指导政府管理,日本大阪府用它指导城市管理,我国同济大学用它指导学校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大师公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彼得·圣吉。1991年,以圣吉为主任的MIT“组织学习中心”正式挂牌运作,这个中心吸引了20多个企业参与学习型组织的实验,获得了可观的成绩;1992年,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发表;1994年圣吉等人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是作者继《第五项修炼》及其“实践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在《变革之舞》中,作者首先揭示出所谓变革就是成长因素(促进变革)和抑止因素(阻碍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些著作综合了系统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生态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和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化、系统化。
关于学习型组织,圣吉在1992年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首次整体概括出来,即:学习型组织是全体组织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并持续增长学习力的组织;是能让组织人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通过学习能产生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能力的组织。国内有学者这样定义,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迷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学习型组织有六个要素: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建立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如何塑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圣吉提出了五项修炼的学说,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顺应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被国际企业界誉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学习型组织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不是企业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知识资源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已成为每一个企业不断适应变化、战胜挑战、在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的必然选择。同时,学习型组织理论也对企业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学习型组织理论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理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圣吉在1998年为《第五项修炼》中译本所作的序中已经有所阐述。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其代表性的观点和理念也因此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2001年5月15日,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的开幕式上,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我国政府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上海、长春、大连、常州等诸多城市先后提出并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践活动,上海宝钢、内蒙古伊利集团、四川新希望集团等知名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都在努力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医院、学习型车间班组、学习型工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职工……,一时间,“学习型”成了世纪之初中国的流行词。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科学管理理论,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质是引入或实行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的科学管理。因此正确理解、把握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成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观
善于不断地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团队学习或组织学习,是基于团体成员个人学习基础之上的组织学习,目的在于克服组织智障,提高组织智商。这个理论认为,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体组织,惟有不断开发能力,才能使企业或组织达到所要获得的成效。这里的学习既有广义的学习,也包括狭义的学习。其核心理念是:全员学习。即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人人都要通过学习来不断地认识和克服自身的缺陷或不足,实现自我超越;人人都有学习的必要,人人都有尚待开发的潜能。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全程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贯穿于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个人的一生,而不能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来,也就是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作为毕其一生的常态,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工作学习化的一个模型是工作决策—决策反思——行动—行动反思——文字化——经验共享——工作决策,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以学习型组织作为努力方向的社会组织,从领导者到普通成员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和确认新问题,以问题、失误引导学习,注重信息反馈、反思和共享。
终身学习与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
断学习。学习型组织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即狭义的学习,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也就是广义上的学习,其目的是克服团体智障,萃取集体智慧,强化组织智能;换言之,就是让团体成员彼此间的思想和智慧相互交融,通过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互动过程,产生更高的思想认识和更多的集体智慧;也就是使一个人的体会或感悟可以逐渐递升为组织知识,一个人的知识、智慧可以逐渐演进为组织智能,并使组织智能大于组织中个体智能之和。
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倡导者们断言,现在及未来成功的企业将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learning)速度的竞争,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比别人学得更快,使企业内部的变革速度大于外部变革速度。英特尔的总裁格鲁夫说,当今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化(change),学习型企业将致力于让L≥C。正如摩尔定律的一条: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永远休息。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主要特征
一是人员精简,使每个员工都具有一专多能的本领,创造出组织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二是结构扁平化,以区别于传统的纵向多层次的体制,即从最上一层决策层到最下一层操作层,中间隔着许多层次的体制。这样的体制会造成机构重叠,不能使企业协调高效运转。“学习型企业”结构是扁平的,从最上决策层到最下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能够形成一个互相学习、整体互相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进而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三是富有弹性,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
四是能不断地创造自我,创造未来,即有能力超越自我,不断提升组织和员工的境界,使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
五是善于不断地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这里说的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培训等狭义上的学习,而是在系统研究组织、作业项目或产品基础上的广义上的学习。
第四篇: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
“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征文启事
作者: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8
2《学习时报》从创办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成功举办了数届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城市论坛,社会反响强烈,并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更是要强化学习,正如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的:“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为进一步推动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时报》特开辟“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专栏,旨在探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弘扬学习型组织的典型经验。为此,面向国内外征文。征文基本要求如下:
一、征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典型案例除外)。
二、请 将 征 文 直 接 发 到 邮 箱xxxzzllysj@126.com,并写清:作者(或联系人)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邮
编)。
三、征文一经入选,征文的著作权归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联系电话:010-62805980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
2013年9月
第五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 1、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2、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是基石才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3、21世界将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个人和团体为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
1、理论产生的背景
工业经济时代前期的企业管理是权力控制型,是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力为特征,对上级负责的垂直型单向线性系统。它强调“制度+控制”,使人“更勤奋地工作”,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利润的目的。它对生产、工作的进行和有效指挥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工业经济后期,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时代以后,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在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都在探寻一种更有效的能顺应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即另一类非等级权力控制型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他是一位杰出的技术专家,是20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第一部通用电脑“旋风”创制小组的领导者。他开创的系统动力学是提供研究人类动态性复杂的方法。所谓动态性复杂,就是将万事万物看成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仿佛是永不止息之流。1956年,佛瑞斯特以他在自动控制中学到的信息反馈原理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的存货问题时有了惊人的发现,从此致力于研究企业内部各种信息与决策所形成的互动结构,究竟是如何影响各项活动的,并回过头来影响决策本身的起伏变化的形态。佛瑞斯特既不做预测,也不单看趋势,而是深入地思考复杂变化背后的本质——整体动态运作的基本机制。他提出的系统动力学与目前自然科学中最新发展的混沌理论和复杂理论所阐述的概念,在某些方面具有相通之处。1965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的新设计》 的论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这是关于学习型企业的最初构想。
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作为佛瑞斯特的学生,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更理想的组织。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彼得•圣吉进入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佛瑞斯特,研究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理论、认识科学等融合,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组织概念。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他指出现代企业所欠缺的就是系统思考的能力。它是一种整体动态的搭配能力,因为缺乏它而使得许多组织无法有效学习。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现代组织分工、负责的方式将组织切割,而使人们的行动与其时空上相距较远。当不需要为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负责时,人们就不会去修正其行为,也就是无法有效地学习。
该书一出版即在西方产生极大反响,彼得•圣吉也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大师,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一套完整的修练的确立,实际上宣告整个管理学的范式在彼得?圣吉这里发生了转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少学者认为,《第五项修炼》以及随后的《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的问世,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组织的共同愿景(SharedVi-sion),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
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现在,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Learning)与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已经成为当今中外企业管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十年以来,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西方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文献呈直线增长态势。不仅有很多论文发表,而且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不仅有理论探讨,而且有大量的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并且出现了一些咨询公司专门辅助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与理论界相呼应,大批优秀企业也纷纷表示了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趣,有的还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辅导项目,如美国的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摩托罗拉(Motorola)、康宁(Corning)、AT&T、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欧洲的塞恩斯钢铁(SheernessSteel)、罗福(Rover)、ABB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初露锋芒。
实际上,学术界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纵观理论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期
最早关于组织学习的论述可追溯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中的个人学习上,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钱德勒(Chandler)、阿吉瑞斯(ChrisArgyris)、萧恩(Schon)、马奇(March)、辛尔特(Cyert)等。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80(2)成长期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组织学习研究缓慢发展的时期。
8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与关系提出了质疑,如莱维蒂(Levitt)和马奇(March)于1988年、休伯(Huber)于1991年分别发表文章,回顾了美欧主流研究学派,一些杂志如《组织科学(OrganizationalScience)》
也
出
版
特
刊,或
发
表
评
论
文
章(Cohen&Sproul,1991;Meindl,Stubbart,&Porac,1994)。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组织学习的研究领域,突破了一些思想束缚,而且对组织学习过程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这一时期,研究重点也开始由早期重视组织中的个人学习转移到组织中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连接上。如休伯和巴尼特(Barnett)分别于1991年、1994年对有关组织学习的文献进行了富有远见的综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们对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界限的认识。休伯给学习下了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学习过程模式,为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组织学习奠定了基础,并起了巨大促进作用。其它重要研究还包括科恩(Cohen,1991)、科内等(Corner,Kinicki&Keats,1994)、哈里斯(Harris,1994)以及费罗(Fiol,1994)。科恩论述了心理学研究对于人们理解组织学习的作用,并着重讨论了“学习转移”(transferoflearning)过程和程序化记忆与陈述性记忆在转移中的作用。科内等人探讨了战略决策环境,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并行过程模式”,使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再次概念化:并行流动伴随着特定点的交换。而哈里斯则认为,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集体学习、组织学习,都可以统一纳入公司文化框架中去。费罗探讨了有趣的“统一的多样化”(unifieddiversity)问题,她仔细研究了个人解释信息的过程以及人们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中如何共处。
在组织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注意到理论整合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如巴尼特比较了不同学派对组织学习的定义、概念和过程分析,认为各派的论述尽管各不相同,但各学派理论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存在整合发展的可能性。他们的努力使人们开始注意理论间的整合和协调,以避免进一步走向分散。
(3)兴盛期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这一巨著的出版如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弹,激起了人们对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研究的热潮。在此之后,不仅大批学者陆续加入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行列,而且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更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敢于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的需要与参与大大促进了对组织学习的研究,使其扶摇直上,一跃而成为当今最热闹的研究领域之一。
2文献综述 在组织学习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大分支:一是传统的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Learning)研究,主要侧重探讨组织中的学习行为;另一枝是蓬勃兴起的对所谓“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如何促进组织学习以及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二者也构成了类似两个阵营或领域。根据ChrisArgyris(1999)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是实践导向的、描述性的,主要由咨询顾问和实践者传播,而“组织学习”则由深具怀疑精神的学院派学者主导。二者动机不同、受众不同,采取的语言也不同。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确实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后者也拓宽了前者的研究范围,并为其提供了实践资料。文献综述
在组织学习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大分支:一是传统的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研究,主要侧重探讨组织中的学习行为;另一枝是蓬勃兴起的对所谓“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如何促进组织学习以及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二者也构成了类似两个阵营或领域。根据Chris Argyris(1999)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是实践导向的、描述性的,主要由咨询顾问和实践者传播,而“组织学习”则由深具怀疑精神的学院派学者主导。二者动机不同、受众不同,采取的语言也不同。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确实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后者也拓宽了前者的研究范围,并为其提供了实践资料。
◎ 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
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而言,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真正引起人们对于学习型组织研究和实践的热潮,是在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从1990年开始,对学习型组织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彼得•圣吉研究团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从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起步,陆续推出了学习型组织构建模型(Learning Organization Architecture)、持续变革的挑战(Dance of Change)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南,并结合不少先进公司的组织学习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Argyris(1999)认为,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主要发端并体现在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 systems,即工作生活质量或工业民主运动)、组织战略、生产管理(如动态制造)、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等领域。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简单总结一下学习型组织研究的概况:
(1)从组织学习研究的范围上看,可以分为对于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间的学习等四个层次。对于个人学习的研究主要基于生物、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机理和应用;对于团队学习的研究,重点在于团队的构建、团队成员相互关系以及对学习的促进和影响;对整个组织层面上的集体学习的研究。
与此同时,约翰•马修斯等人研究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在马修斯等人看来,经济学习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展开,第一级学习发生在组织内部,而第二级学习发生在组织之间。当不同组织结成紧密而长期的关系时,供应商公司和他们的客户公司之间相互学习。
(2)从组织学习过程划分,不同学者提出了各种模型,例如第三型学习(巴特森,1972,1992)、双循环学习模式(Agyris,1978)、学习的四阶段模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贝图安•安托尔,1997)、OADI循环(Kim,1993)、适应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Senge,1990)、刺激反应模型(Hedberg,1981)以及科尔布(Kolb,1976,1984)提出的“具体经验”、“思考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和“积极试验”四阶段论等多种理论。
(3)从构建学习型组织模式和要素方面,彼得•圣吉(1990,1994,2000)提出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架构以及持续变革的过程等;瑞定:第四种模型。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对支持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要素,例如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战略、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和技术等,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弗里德曼(Victor J.Friedman)、萨德勒(Philip Sadler)、泰尼奥(Risto Tainio)等人、德林库斯(Andreas Drinkuth)等人、安托尔(Ariane B.Antal)等人分别研究了个体、领导、董事会、工会、外部顾问对组织学习的影响(2000)。
(4)从知识的形态和转移方面,最著名的分类方法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1993)及其转化关系的论述以及博拉尼(1996)关于模糊知识和明晰知识的划分。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团体的特殊关系,或者某种特别的程序、规范、流程以及决策方式之中,甚至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与协作关系之中(David Garvin, 1993)。隐性知识更有战略价值。野中阐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分为四个过程(SECI):社会化、外在化、联系、具体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基础——Ba(大体上就是“场所”的意思)。根据最初由日本哲学家西田木太郎(Nishida Kitaro,1933,1970)提出、由清水(Shimizu,1995)加以发展的认为知识要有一个背景环境才能生存的观点,巴被定义为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巴的创造和再创造是个关键(Nonaka and Konno, 1998)。休伯(1991)提出了组织学习过程在于知识的获取、分配、解释和存储四个阶段,也是从知识流动角度解释组织学习。
(5)学习型组织实践研究。最著名的组织学习实践社团是美国MIT的学习中心(SLOW)、野中等学者对日本企业组织学习的研究等。从目前学习型组织在实践应用方面的主要应用而言,可以从不同的学习层面(从个人到组织网络)、学习类型、学习模式、学习过程等不同纬度进行分类(Peter Pawlowsky,2000),主要管理工具包括:情景规划、团队学习、学习实验室、深度会谈、知识地图等。另外,IBM、Lotus等技术产品供应商也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工具软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学习型组织在实践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些教授、咨询专家和学习型组织行动者也获得了大量源于实践的成果。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包括大卫•加尔文(David Garvin, 2002)、迈克尔•马奎特(Michael Marquardt,2002)以及大卫•马瑟森(David Matheson)、埃蒂纳•温格(Etienne Wenger)等。
◎ 对组织学习的研究
组织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亦十分繁多。从不同角度来看,可将组织学习划分为不同类型:从学习活动来看,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组织学习专家大卫•加尔文(Garvin D.A., 1993)把组织学习活动归纳为五种类型,即系统地解决问题、试验、从过去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以及在组织内传递知识;从知识流程来看,组织学习包括获取知识、传播、解释、赋义、记忆存储与使用等环节;从学习的深度上讲,组织学习包括从局部调整到彻底改革之间各种类型。小到在生产工艺上的一点改进,大到进行战略调整、过程重组、组织变革,都是组织学习的结果与表现;从学习的渠道、方法来看,可将组织学习分为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从行动中学习与从过去经历中学习;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等;从学习范围来看,组织学习包括个体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联盟学习等不同层次。
兰登堡课题组自1994年到2000年,来自十几个国家的30多位学者共同进行了“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研究。在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迪尔克斯等人,2000)中总结了主要社会科学,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历史学,有关组织学习的研究进展及其相互影响。帕沃夫斯基(Peter Pawlowsky, 2000)总结了管理科学中的组织学习,认为迄今为止的文献可以划分为五个理论组:(1)组织决策和适应视角;(2)系统理论视角;(3)认知和知识视角;(4)文化视角;(5)行动-学习视角。
彼得•帕沃夫斯基(Peter Pawlowsky, 2001)给出了管理科学范畴内的组织学习概念框架(如下图所示)。
纵观有关组织学习的研究历史,笔者认为,主要研究流派有以下四种:
l(1)权变理论 对于组织学习概念的传统解释就是基于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把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系统,组织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因此,组织学习就被视为这种调整-适应过程的一种主要方式(如Cangelosi and Dill, 1965;Cyert and March, 1963;Meyer, 1982;Hutchins, 1991)。
l(2)社会心理学 组织学习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继而深入到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例如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这里,基本假设是组织把内外环境用自己的参照系(frames of reference)来解释。这方面最有名的一个观点是威克的相互作用原则(Weick’s enactment, Weick, 1979),即组织成员对组织环境形成了集体看法。这些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有助于形成集体语言,并由此形成统一的经验和见识。l(3)信息论 这是从知识、信息的角度来研究组织学习。它把组织视为获取知识、分配、解释和储藏知识的过程。因此,组织学习就是使组织知识不断扩展、改善的演进过程。在组织中,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系统,如战略规划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非正式的信息渠道和沟通网络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领域,近年来“知识管理”研究与应用发展非常迅猛。代表人物有野中郁次郎、达文波特,思维比(Sveiby)等。
l(4)系统动力学 是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则来理解组织学习过程。在这里,最重要的假设是:人群组织具有“动态复杂性(dynamic complexity)”的特点,这使得以简单因果关系构造的模型不再适用(Senge, 1990)。因此,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如正反馈、负反馈等)可以得以应用,以便展示社会现实是由一系列复杂因果关系构成的。由此可得,组织学习首先必须被视为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的过程,然后才可以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Morgan, 1986)。MIT斯隆管理学院的一些学者对系统动力学理论在组织学习方面的应用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佛瑞斯特、圣吉(Senge,1990, 1994)、德格(de Geus, 1988)、斯塔(Stata, 1989)以及科姆(Kim, 1993)等。这一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其系统性、实用性、有机性等特点。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五项修炼实践篇(Fieldbook)》、《变革之舞》等。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的脉络
笔者认为,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发端于系统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四大脉络,逐步整合汇聚成以“第五项修练”为代表的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对话以及知识管理、领导力等相关成果。
然而,时至今日,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并未形成十分成熟、广为接受的、定型的结论,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甚至在最基本的语义定义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分歧。笔者认为,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进一步明确和统一关于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特征与判断标准。它必须合理、可行、易于操作,并有广泛的代表性。
深入研究组织学习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组织状况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描绘出具体的组织学习模式或过程。整合不同学派对组织学习的论述,较系统地论述组织学习的内容与模式; 深入探讨影响组织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整合相关理论与实务,给出各种理论、工具与方法的适用范围。人们需要清楚的行动指南,必须有具体的行动建议,而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定理或理念中。
加强实证研究,确定衡量组织学习的标准或尺度。结合我国国情,寻求建立学习型组织较适当的方式。
◎ 第二阶段
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与深入实践,该理论也受到了企业界与管理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而获得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在第二阶段中,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三个:
(1)丰富与充实: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均将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生成与涌现出新的成果,得到了极大丰富与充实。例如,近年来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思考的理论框架,促进了组织管理范式的转变;社会学、生态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它们的研究成果在组织与管理科学领域的应用,还有更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也丰富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框架。
(2)融合:学习型组织将迅速与其他学科或企业管理分支流派相融合,如知识管理、组织变革管理、创新、企业文化、质量管理、流程优化等,并涌现出了大量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也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落地”。
(3)实践:理论与实践将更紧密地结合和相互作用。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还可能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由于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年轻的科学领域,更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因此,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紧密双向互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学习型组织理论综述
著名学者罗宾斯在他的《组织行为学》中讲 到:7 0年代,企业热衷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 用,8 0年代企业开始热衷于企业再造 ,9 0年代中期,积极推广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当今 世界,大概每八个月就会产生一种新理论。但是真正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100年来只有35种。而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可称 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自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出版《第五项修炼》,十多年来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实践方面也 色彩纷呈。下面仅就本世纪初的文献资料做以下总结。
目前这一理论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概括起来基本上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为什么创建学习型组织?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怎样构建学习型组,即如何学习?该理论与其它管理理论的联系;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扩展。下面分别介绍。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指出, 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管理的新时代。在这时代, 知识越来越比资本、土地等其他东西值钱。21 世纪的人, 不仅仅 是泰罗和法约尔看成的“经济人”、梅奥看成的“社会人”、马斯洛看成的“自我实现的人”、麦格雷戈提出的X-Y 理论及此后的超Y理论看成的“复杂的人”, 也不仅仅是70 年代戴维斯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中强调的“组织中的人”、80 年代公司文化兴起后, 把企业人看作为“文化人”, 而是能系统思考的、不断自我超越的、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积极参与组织学习的、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 不仅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 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的“学习型”的人。
其次,人类自我发展的需要。21 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 并根据这一特征, 分析了教育在21 世纪的作用—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教育不再是发展的手段, 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21 世纪的发达社会, 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谋生, 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美国2000 年教育战略》中写着: “今天, 一个人如想在美国生活得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 还须不断学习, 以成为更好的家长、邻居、公民和朋友。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 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人的发展, 需要学习型组织。
再次,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的需要。增强企业生命力,延长其组织寿命,已成为世界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同类企业的关系由单纯竞争转向共生化.学习型组织是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内在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管理新模式,也是组织生命周期内在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管理模式是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为基础,以职能分工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为特点,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把“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化、信息化结构,形成多个以任务或合同为对象的有关职能创造型团体,并使这种团体成为最基本的组织学习单位。组织所有的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作战来达到,最大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机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责。
最后,企业人才开发的需要.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企业而言,人才是最关键的.在大多数企业存在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较低的前提下, 亟待研究面向未来建立学习型组织, 以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
二、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许多作者都给出了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不同定义。其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可能是Senge的定义:“能持续地扩展自己的能力以开创未来的一种组织”(Senge1990)但这一定义过于宽泛。1993年,Garvin提出,要使管理者能从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中获取更大的价值,就必须有一种更为具体的定义。因此,他给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一个善于创造、获取和转化知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体现新知识与新见解的组织。” Garvin的观点仍不够完善,因为其中没有包含“组织结果”这一概念。如果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结果仅仅是“扩展企业的能力”或“调整企业的行为方式”,那么相信没有多少企业会愿意为此投资。
冯奎先生则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创造性的能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他强调学习型组织应当鼓励职工个体学习和自我超越。
张声雄认为学习型组织有以下六个要素:a.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b.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引进知识;c.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组织文化;d.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重在共同愿景时学时新;e.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意义,重在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生价值;f.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重在提升应变能力。
阿吉瑞斯将组织的学习定义为“发现和改正错误的过程”"。组织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从以前的成功或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等方法来获得更强的适应和创造能力。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学习方式。企业必须不断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管理学家称这一过程为“桑特亚那回顾”,他曾经告诫人们:忘记过去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他将重蹈失败的覆辙。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却对自己的错误讳莫如深。并非所有的学习都可以从自我分析中得到,组织学习理论也强调向他人学习,向那些成功者学习。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加尔文认为,组织学习活动包括:系统地解决问题、试验、从自己的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以及促进组织内的知识扩散等五个主要方面。
彼得•圣吉: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他认为,在这种组织里,你不可能不学习,因为学习已经完全成了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在学习型组织里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的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前提。没有个人的学习与进步,同样也没有组织的学习与进步可言。然而,学习型组织更强调团队和组织的学习圣吉指出,在一些团体中个人的智商都在120 以上,何以集体的智商却只有60,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团体的学习。团队中的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使团队整体绩效大幅提高,而且使团队中的成员成长更快。所以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指 的是“个体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它能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2)组织与个人均善于学习,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 它主要有4 点含义:“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尤其是团体学习,意味着组织既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3)组织结构扁平化 传统的企业组织通常是金字塔式的,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则是扁平的.这样的体制,能够加强上下级的持续沟通.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4)弹性的组织结构 学习型组织边界的界定建立在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因而与传统组织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法定”边界的界定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比较而言,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柔性的、具有很高适应性的结构形式
(5)具备不断自我创造的能力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在学习型组织中,团体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团体本身应理解为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 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相结合.团队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
前两点是对组织中的个体提出的要求,其后两点是对组织结构提出的要求,也是学习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土壤,即“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也是许多学者提出的“技术或支持系统”。最后两点基于群体动力学理论和团队管理,突出了共享和开放的重要性。简言之,圣吉所构想的学习型组织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个体在心智和境界上的自我超越,建立起基于组织目标的共同愿景并以它指导行动。这需要个体的不懈努力,同样需要组织环境的培养,特别是组织文化的熏陶,组织愿景的推动。第二次飞跃是组织系统思考(或系统智慧)的实现。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理想状态和内在属性。他与“以组织为单位的个人学习”完全不同。后者无异于知识的复制和分散。
所以,一个学习型组织应该能营造团体学习的氛围,实现知识的快速获取和传播、共享和创造,并及时转化成组织的群体智慧从而最终导致组织效果的改进。有一句格言很好地反映了这一观点——“更好的知识带来更好的行为,而更好的行为又带来更好的绩效”。当然,正如个人的学习可以终身持续一样,学习型组织也是一个动态的“在建工程”。也就是说,学习型组织应该是一种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引用邓小平的一句名言就是:白猫黑猫,抓得耗子就是好猫。最重要的是明确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善于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他描述都是对这一特性的期望或构想,可概括为八个词:个体,团队,系统,共享,反思,知识,持续,新行为。
一、怎样构建学习型组织,即如何学习。
张声雄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L(learning)>S(search),L侧重的是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其结果是使组织成员掌握更多的信息,使事实真相更加明确。S则往往是带着问题去思索,强调深度,其结果往往带有专业性和默会性,难以共享。他 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十个步骤:步骤一:评估组织的学习情况。步骤二:增进组织学习积极性。步骤三:使学习能持续发展步骤。四:奖励冒险步。步骤五:使员工成为学习资源。步骤六:把学习引入工作步骤七:通过学习由大家描绘出组织发展远景,并成为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步骤八:将组织远景融入生活。步骤九:系统思考。步骤十:明示未来努力的方向。我认为第五点:使员工成为学习资源很有创新性。员工彼此之间就是相互学习的最大资源,倘若能善加运用,往往可以大大提升组织效能。为此,可先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使之深入反思他本人的各项能力与专长,再通过学习小组的资源目录帮助员工了解彼此的才能,并据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在组织学习方面,他提出三点要素:a.信息获取与反馈;b.反思(对自己或对本组织);c.共享(包括信息和思成果)。我觉得这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
邱昭良近期经常提及四个转变,包括思维的转变(获取、知识、信息)、行动的转变(练习掌握新的技能与行为)、结果的转变(改变原有的状态)以及心灵的转变(心智模式的改善)。这构成一个循环。知识--技能--结果--心智。
关于个体学习他认为: “学习”包括“学”和“习”两项工作。“学”是把不会的“学会”,是“知新”,“习”就是鸟不断重复振动翅膀,即将“学会的”不断重复,是“温故”,所以,“学习”包含“知新”然后“温故”的两个动作。他在〈如何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一文中指出:首先,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本质在于发现新的事物、掌握新的技能。人 们必须恢复学习的快乐本质,只有体味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做到习惯学习、终身学习。其次,学习与实践不可分离。传统的学习观普遍偏重于知识、原理获得的“学”,而忽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习”;学习型组织倡导 “学”与“习”的平衡。如同彼得圣吉所说:“学习应导致行为的改变,不应只是获得一些新的信息,或者产生一些新的构想而已。”换句话说,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扎波夫,1988)。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也体现了这一属性。再次,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只有对自己有用的才是知识,对自己没用的只是一些信息。当代关于个体学习研究最为令人瞩目的理论是学习的“建构理论”,即学习的过程是把外部的“知识”(准确地应该称之为“信息”)架构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与其融合,成为自己的知识。后者不是对前者原封不动的复制,而是一种在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上生成的新知识,包含了大量自己的“理解”。因此,学习的过程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最后,倡导终身学习与十倍速学习。生物进化系统显示了一种被称为“红后效应”的现象:你必须竭力奔跑才能保住同一位置。Intel公司总裁葛洛夫也指出,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入十倍速时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适应 这种变化,每个人都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我认为“学”在某种程度上小于“习”。因为已知的永远小于未知的,正如笛卡儿所言,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更多。尤其在今天,“知识爆炸”之说不无道理。面队错综复杂的信息和知识,最主要的不是“收购”,而是“整理”,是不断的筛选和提炼。这是一种本领。
关于组织学习,他提出了 “组织鱼模式”理论。认为组织学习由四部分构成:观念、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以及行动。这一模式不仅指明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成“部件”,而且形象地描绘了各“部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恰似一条鱼,因此称之为“组织学习鱼”。“鱼头”——观念。
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成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并树立矢志 不渝 的坚定信念,它是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灵魂”。
“ 鱼身”——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学习机制也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组成部件,是“组织学习鱼”的“躯干,它包括适用于组织学习各个层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鱼鳍鱼鳞——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
组织结构、战略、制度、知识管理、人员和技术是组织学习的辅助系统,它们的恰当配置可以极大地促进与保障组织学习的顺利运行。因此,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驱动机制。“鱼尾”——行动起来,提倡学习要有持续的行动。“水”——企业外部环境。正 像 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组织学习也离不开组织面临的大环境。我认为这一理论模型较为形象的描述了学习型组织的一般要素。将组织看成由各部分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同时没有忘记外部环境的作用。但缺少了操作描述,是以一种近乎静止的观点看待“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的,因而在构建时也就往往从要素着手,而不是从过程着手(与圣吉的观点比)。
圣吉指出 :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以下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重点介绍第三项修炼,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基本途径有 1.培养共同语言。如共同价值观、共同兴趣、共同使命等。共同语言是可以培养的,包括归纳组织内小团体的共同语言与将组织制定的官方语言强制性地灌输给员工等方法。2.开展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一个群体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为了达到良好的团队学习效果,应注意以下 4 个问题:(l)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汇集众人的思想火花,并将之升华成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队智力。(2)开展团队学习需要既具有创新性又协调一致的行动,即需要团队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默契。(3)不能忽视本团队成员在其他团队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
(4)团队学习需要练习 3.进行深度会谈
深度会谈可以敞开每个人的内心,闪光点。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强调三个词:自我超越(基础),团队 学习(途径),系统思考(结果)。他认为,个人心智模式的修炼只是为系统思考做准备。组织要达到的目标是超乎于个体学习力总和的系统学习力及其学习效果。“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立足点在于,使组织如何减少内耗,避免内部成员的力量相互抵消,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能力(彼得·圣吉在书中讲的是“群体智慧”)和竞争力
曾任彼兹堡大学教授、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威廉·金为我们提供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六条策略,这些策略同样可以用来为组织的学习活动注入新的活力。①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策略②知识产权管理策略③个人学习策略④组织学习策略⑤知识管理策略⑥创新策略。
1.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策略。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对于与知识有关的任何其它企业战略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如果采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这一策略来创建学习型组织,就要建立数据库、查询能力、交流能力及其它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元素。这类企业通常会建立一个先进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以保障和促进集体学习、信息共享、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实现。当然,大多数实施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策略的企业会激励企业的员工去熟悉和使用新的软件和系统。它们还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培训、用户支持等手段以提高员工和小组使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能力。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而非直接追求学习目标的实现。2.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知识产权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显性(编码化的)知识资产,如专利、品牌、产品配方、研究报告、商标等,以创造附加价值的活动。需要建立对显性知识进行提炼与传送,并建立知识库。推行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会实行一种财务上的激励,以鼓励个人或小组创造知识产权的价值并有效加以利用。与信息系统策略相类似,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并不注重于发展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和系统以奖励个体员工创造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的行为。3.个人学习策略
个人学习策略强调个人的培训与教育。其重点在于提升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本的价值。通过企业所属大学教育、管理开发培训、在职培训、学徒培训或是建立各类非正式的指导项目等机制,企业可以实现其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机会的最大化。个人学习策略的概念基础是: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传播,而隐性知识的传播“无法被编码,只能通过其应用来了解、通过实践来获得”,特别是存在于专家思想的那部分知识。这一策略通常既包括正式培训,也包括能使个人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及实践来获取知识的在职培训。其实施过程和系统由一系列经特别设计的教育和培训项目构成,目的在于使成人学习的效果最大化。4.组织化学习策略
组织化学习的重点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注重“社会系统学习”,使企业在知识、价值观、规范的标准、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共享,以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中眼前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因而这种策略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创建“社会资本”的过程。适用于组织化学习策略的绩效评估包括产品开发、项目实施、订单处理等。确保这一策略取得成功的文化,应该是一种习惯于变化、甚至渴望变化的文化,一种将“未来振荡”最小化的文化,一种强调“成人教育式”的文化。
5.知识管理策略
知识管理策略的重点在于对基于特定任务的专业知识的获取、解释及传播。这类专业知识具有针对性、相关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它在本质上主要是隐性的。“核心”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隐性知识可以部分地显性化。确保知识管理策略取得成功的文化是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而这种知识共享的文化也许是一种最难创建的文化,因为它要求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社会共识转化为欣赏与奖励知识共享。6.创新策略
支持这一策略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具有下述这些特性:容忍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的失败、重视新点子的产生(即使不加以实施)、“跳出思维框框”的意愿、推迟新主意的评价直到其发展成熟。
四、与其它管理理论的联系。
1.与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组织为从高层管理者到一般员工的组织内所有成员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机会,并具备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运用的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型组织可以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之一。21世纪所需的人才是具有创新与思考的学习力的员工,而非劳力员工。企业必须随时转型,进入新的产业或调整产业结构,除了原有员工的知识和技术可能变得不适用之外,从彼得原理也可以知道每一个人在组织中都会不断地晋升,一直达到能力不及的位置,因此,企业必须鼓励员工终身学习与多元学习。目前从企业对培训投资力度的持续增加情况,可以看出正朝着这个趋势前进,培训着重在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去芜存菁后,才能将劣势提升至优势,也因此人力资源的训练与发展变成非常重要的工作。知识管理的行为学派也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员工要掌握以后可能会在工作中运用的新理论, 就必须为他们建立相应的培训课程, 提供必要知识储备研究自身的经验教训。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 人真正内心感到恐惧的是两件事:“未知”与“改变”。要克服与战胜上述的两大恐惧,学习是唯一能预知未来、顺应变化的最佳方式。
2.与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 国内著名学者马家培教授(1998,1999)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层,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学习型组织要依靠并重视知识管理的作用。这一点可从从大卫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善于创造、获取和转化知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体现新知识与新见解的组织”看出来。法拉普罗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他还认为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一定分类进行组织;内部化是指知识的转移,即从外部知识库中筛选、提取人们想得到的与特定用户有关的知识;中介化是指为知识寻找者找到知识的最佳来源;认知化则是将以上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这也同样是学习型组织应该首先做到的。
3.与系统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着重研究的是一个古老的系统论命题,即在当今的企业组织中,如何使“系统大于部分之和”的问题。企业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一个企业组织就像一个独立的个人,其内部结构、总体思维方式和整体素质都会影响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这一观点可以看成是对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强调总体的能力----企业自己的智慧和判断,自我学习和适应。可以说,即使组织内的每个人都在学习,也不等于组织在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提醒我们,在企业和单位的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考察组织下属的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因为很多时候,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影响了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25年以上的时间。当前我们尤其需要克服急功近利和政绩工程的思想,扎扎实实地把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各项工作逐步开展下去。
五、学习型组织的扩展。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这主要是因为“组织”的范围非常广泛。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适用的范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1.国家管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国家管理中。新加坡和欧盟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学习型的国家,将自己的政府建设成学习型的政府;而欧盟在1998年就已经提倡将欧盟各国都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社会。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也提出了构造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一个国家的管理一定要学会本着一种不断学习的原则,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不断的进步。2.学习型城市城市
早在1999年,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就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城市。正是得力于这样的指导方针,上海这几年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也积极向着学习型城市的方向努力。3.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同样能为企业的成功提供动力。美国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股票市值的总和,这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建学习型企业理论的实施。我国有很多企业也实现了向学习型企业的转变。比如伊利集团、山东莱芜钢厂、江苏油田、南京凤凰台饭店等等。
4.学习型学校。当今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专门研究学习型组织的机构有三个,包括美国的MIT、上海同济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这些研究机构正在积极致力于把自己的学院建设成学习型学院。这些学院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很高,他们对学习型的学院的建设充满了热情。
5.学习型家庭。上海市现在每年都要评出一批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而且可以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奠定基础。
国内不少单位和组织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时,普遍都把“学习”界定为个人(或组织成员)的学习,提出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业务学习、甚至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的学习等等。必须说明的是,这样的界定仍然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同“学习型组织”中所说的“学习”有一定区别,因为这种界定有一个大前提——“学习”的主体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学习。可以说这种界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涵义,有望文生义之嫌。根据党的十七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新一轮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高潮正在各地兴起。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首要的是进一步普及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让党员、干部、职工都能明了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来源
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形态的转变催生学习型组织。早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郎提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提案,其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并论述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1968年美国学者赫斯钦斯出版了《学习型社会》一书,指出所谓学习型社会,是指社会所包含的各种“细胞”都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当时,他们所描述的学习型社会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关键在于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接受终身教育。然而没过5年,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步伐加快,不仅使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革。低技能的工作越来越少,高技能的工作逐步增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提出了要创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从此,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了世界的一个潮流。
理论的日臻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支撑着学习型组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取代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确立,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逐渐成为共识,用制度加控制迫使人勤奋工作的管理思想遭到挑战。这就为组织的发展引入人的自身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最初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佛瑞斯特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这种企业的特点是: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员工由从属关系转向伙伴关系,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知识。以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继承了佛瑞斯特的研究成果,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迎合了当代管理界探索发展、寻求创新的需求,成为企业应对挑战、赢得竞争的一项选择。学习型组织理论也走向成熟,从而在世界广泛传播。美国提出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过渡,英国建立了以“产业大学”为龙头的社会化学习体系,欧盟发表了《终身教育白皮书》,日本全面启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新加坡推进“学习型新加坡”建设。
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深入促进了这一理论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在全球学习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也正在步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成功的组织发展模式风靡世界,不能不引起国内学术界、管理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探索从计划经济形成的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突围的过程中,学习型组织必然成为一条可选择、可借鉴的新路。中央领导同志和一些领导机关、社会团体的重视,也是这一理论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01年12月中央党校举办了首届学习型社会论坛。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03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启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要求“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领导同志不仅大力倡导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建设,还身体力行,以自身模范行动带动全党全社会的学习。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8次,每次学习都是从执政兴国、谋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注重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与经验。中央领导同志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坚持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内到社会,一个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热潮逐渐形成。
柳恩铭博士评价国内外学习型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
(2011-12-24 09:18:07)
转载▼ 标签:
学校管理理论 分类: 学校管理理论 国内外学习型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
柳恩铭博士
一、国外研究的综述
自从上个世纪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彼得·圣吉教授专著《第一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问世,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带来了管理学届的一场新的革命,世界许多知名的企业甚至政府,都引入了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使企业或者政府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微软公司,比尔盖茨以学习型组织理论用来指导企业发展,已经和正在把微软公司创办成为一个典型的学习型企业。新加坡政府以这种理论运用来指导政府管理,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府”的政府提升战略。日本用这种理论指导城市管理,提出要把大阪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这些实践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关于学习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最早研究者仍然是彼得·圣吉,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教育篇》应该是最早、最正宗的学习型学校管理思想的研究;不过该书更多的是用“五项修炼”的方法,提出了指导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的方向性意见,缺乏可操作性的策略。
英国学者Southworth于1994年发表一篇名为《学习型学校》(The Learning School)的论文,他指出“学习型学校”应具备下列特征:第一,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第二,教师应不断学习;第三,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习;第四,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第五,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因此,学习型学校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教职员的相互学习、学校组织的学习和学校领导者的学习等综合分析其特性。
最近翻译过来的美国学者关于学习型学校管理思想研究的几本书,反映了国外研究的最新成果。美国学者保罗·克拉克著、铁俊等翻译的《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系统》(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以美国文化为背景,研究了学习型学校的特点和建设思路,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学校应当坚持的四条原则:第一,建设性思维,小步前进的原则。第二,从建设学校共同愿景的高度,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原则。第三,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建立知识生产与分享系统的原则。第四,学校领导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转折的原则[1]。应该说该书对学习型学校的定义比较科学,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思路也抓住了学习型学校的本质特征。但是研究者认为,这四条原则用来指导中国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则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层面的指导意义。
美国Sylvia M.Roberts、Eunice Z.Pruitt著的《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数),通过对现有学习共同体范式的研究、原理、理论基础进行了概括,将建构主义领导模式应用到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中,考察了有效的专业发展需要的校长、教师,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合作评估和其他改革教学的合作途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出在学校中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和技巧。本书阐述了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学习共同体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影响,特别有创新意义的是提出了教师“团队学习”的7种模式:通过分权学习、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活动进行学习、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团体学习、通过课堂观摩学习、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职业档案进行学习等,该书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给学习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美国Shirley M.Hord 主编,胡咏梅等翻译的《学习型学校的变革——共同学习,共同领导》(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重点研究“共同学习和团队学习”的策略,不过切入的角度是管理,告诉学校管理者如何领导“学习型学校”的“团队学习”。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起因、特点、所面临的挑战、对策、经验、成就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大量的图表、案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美国学者Richard Dufour, Robert Eaker著的《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通过对20世纪后半叶的教育改革进行简要的概述,对比了企业模式为特征的传统学校组织和专业学习共同体,提出了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四个基石以及一系列可以用来评估有效性的问题。作者着重研究了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校长、教师、家长及普通教职工的作用,同时提供了很多具体案例。对国内教育界人士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美国学者Christopher A.Simon 著,徐玲等翻译的《学校运营——从行政型与学习型组织视角分析》(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作者以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描绘了美国公立学校百余年来的历史与现状,又以翔实的数据来说明公立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对美国的择校运动及其表现形式(教育券和特许学校)发表了真知灼见。作者认为,择校的本质是用自由市场的方法将竞争引入学校之间。公立学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形势,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地适应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并与所在社区相互配合和协调,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条件所带来的压力和束缚,维持学校的核心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成为合格的人才)与核心技术(聘用一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职员工)的运营。这样,公立学校才能持续,良好地发展。本书因为比较了行政型和学习型组织的运营模式,尤其具有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综述
中国台湾中正大学魏惠娟教授2002年8月出版了《学习型学校——从概念到实践》一书,在华文世界是比较系统地阐述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的著作,该书从整体的观点,先简单地阐述了学习型学校是什么及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学校,再从个案的经验,提炼出了打造学习型学校的策略。分析了学习型理论产生的背景,构建了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两所学校作为例子,阐述了打造学习型学校的实践方案。其局限性,表现在这个理论架构,本身缺乏系统思维方法,实践分析比较多。形而上的问题解决不全面,理论本身不够完善,没有比较准确回答学习型学校的概念、本质特征等原则性问题,提出的策略也不能完全适合大陆的学校。
中国台湾学者张明辉《营造“学习型学校”Learning School》一文,研究了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组织理念上的密切联系,尝试着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导入学习型学校,并且非常系统地研究和思考了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行为方式。首先分析了学习型学校的特征,提出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教师员工合作学习打造教学文化的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模式,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并从整体的角度分层次论述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的领导者学习、教职工学习、学生学习的策略等等,也深刻地阐述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时代意义。是难得的一篇既有理论创新也有实践探索的优秀论文,对我们研究学习型学校的管理颇有启发。
大陆学者胡振坤2003年11月发表在《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的论文《学习型学校的理念与建构》
一文,提出了学习型学校是引发学生真正学习的场所,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在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领导的学习、团队的学习及其构建的学习共同体等一些重要的观点,缺陷是对学习型学校的概念定义不够准确,基本特征分析比较狭窄,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林育红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的《学习型学校》是对国内外研究学习型学校成果的概括和提升,在学习型组织本土化、专业化方面有一些突破。互联网上发布的顾敏的《建构学习型、创造型学校组织的策略》,提出了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策略。建构学习型、创造型学校组织的策略是:第一,营造学习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第二,确立学习与创新的目标和要求。第三,提供学习与创新的条件和机会。第四,创设学习与创新的舞台和机制。这一类文章,应该说互联网上可以下载很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这类文章的立论基石仍然是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只不过是披上了“学习型组织”的外衣,用很多过去的经验和措施,来解释学习型学校这个新名词。
三、国内进行学习型学校管理实践情况
国外尚没有哪一所学校明确宣布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整体改革实验,因此在实践方面,本书重点介绍国内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实践成果。
中国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把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用于指导学院管理,提出要把继续教育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学习型学院”,在中国高校中是最早提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同济医科大学不仅因为其明德研究所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具有重大贡献,也是国内高校中进行创建学习型学校实践的先锋。
天津市14中学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实践中独辟蹊径,从“做学校型校长”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建设学习型学校,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方略。校长陈立鸿通过反思校长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得出做学习型校长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关键,并总结出了“构建共同愿景——学习型学校建设之基,构建团体学习机制——学习型学校动力之源,构建自我超越环境——学习型学校活力之本”的建设思路。
集美中学,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和理想,对学校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整体改革。以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突破口,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并不断实现从传授学科到传授智慧的教学目标回归及再升华。全校教师争做教育家、研究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形成有机统一体。
近十年来,学习型学校已经和正在逐步成为许多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所选择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学习型学校的管理理论也正是在这种探索性的实践中逐步得到认识、认同和发展。
四、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评价和分析
国外学者对于学习型学校的理论研究,因为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政策环境的差异,直接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方法来指导中国的学习型学校建设,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一样,发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和学习型学校建设理论,也有与中国的教育管理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必须解决好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的“本土化”的问题。
国内研究,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教育管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崴教授,将学习型组织理论用于指导教育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台湾的魏惠娟女士和张明辉先生,此外林育红、胡振坤、顾敏先生对学习型学校的理论研究也有一些独创性的见解。
国内在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实践中,存在着数量和质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认同和接受学习型学校的理念的校长越来越多,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大,但是实践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误区之一,最为普遍的一个共性的错误就是没有区分学习型学校的“学习”和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的本质区别,把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解为强调人们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主要是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工作的工具,因此学习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认为强调组织内人人都学习知识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正含义。这种直接而片面的理解,容易对人产生误导:学校不就已经是学习型组织了吗?其实学校未必都是学习型组织,甚至绝大部分不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无疑是人类组织理论的伟大创新,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往往因为一知半解,而出现似是而非的“学习型学校”。
误区之二,忽视了组织结构的有机整合,学习型学校比之于传统学校,决不仅仅只是结构的扁平化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全体成员的生命潜能得到了有效激活,学校组织或者说学校系统中的每个成员是组织发展的能动者而不是被动者。
误区之三,很多学校在进行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整体改革实验中,强化制度文化,弱化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情感态度,这样做的结果真的是“南辕北辙”,表面上用制度约束了人们“学习”,其实质是把组织引向僵化,最终走向了学习型学校的反面。
误区之四,不少实验学校过分强调了“校长”的作用,而忽视了群体智慧的发掘。误区之五,有些实验学校过分强调用刚性目标来激发人们为之奋斗,而忽视了学校本身的核心价值观和整体向心力的建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国内研究总体情况是有的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论研究,有的比较重视实践探索,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系统解决:第一,传统意义上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与学习型学校所倡导的“学习”之间的区别;第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学习型学校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三,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如何建设学习型学校。其中第一个问题最终要回答的是什么是学习型学校;第二个问题最终要回答的是学习型学校与其他学习型组织相比、与传统学校组织相比有什么本质特征;第三个问题解决的是学校内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如何从一种管理思想转变为一种教育管理实践,也就是系统提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策略。这三个问题正是本书试图解决的难题